寺河矿“2·2”瓦斯爆炸事故
- 格式:docx
- 大小:13.07 KB
- 文档页数:2
寺河矿“12·2”瓦斯爆炸事故水、火、顶板、瓦斯与煤尘,在危害煤矿安全生产的五大“恶魔”中,瓦斯当是主角。
据统计,死亡3人以上的煤矿事故中瓦斯事故的比例接近70%,死亡10人以上的煤矿事故中瓦斯事故的比例达到90%以上。
煤矿瓦斯事故,不仅量多,而且其危害也大,容易造成群死群伤,对矿井造成严重破坏,给国家和人民财产造成巨大损失,在社会上造成广泛的负面影响。
我国煤矿中,相当一部分矿井是高瓦斯矿井,561处国有大中型矿井中,就有高瓦斯矿井277处。
近年来,虽然随着科技进步和安全管理水平的提高,有些矿区在治理瓦斯方面积累了一些经验,取得了较好效果。
但是,从整体上讲,瓦斯还没有得到根本掌握,瓦斯事故依然较为频繁。
2003年,全国煤矿发生瓦斯事故596起,死亡2118人,其中一次死亡10人以上的瓦斯事故33起,死亡766人。
2003年,全国发生一次死亡30人以上特别重大事故14起,煤矿就占了7起,其中瓦斯事故6起,死亡325人。
在这6起瓦斯事故中,有4起事故尤其引人注目:2003年2月24日14时55分,贵州水城矿业集团公司木冲沟煤矿发生瓦斯爆炸事故,当班井下有353人作业,其中296人安全升井,18人受伤(4人重伤),39人死亡。
2003年5月13日,安徽淮北矿业集团芦岭煤矿井下二水平发生瓦斯爆炸事故。
爆炸范围涉及一个采煤面和两个掘进面,当班井下有114名作业人员,其中86人死亡,9人重伤,19人轻伤。
2003年8月14日12时40分,山西阳泉煤业集团三矿裕公井扩二区南六掘进工作面在排放瓦斯过程中发生瓦斯爆炸事故,28人死亡。
2003年11月14日11时44分,江西丰城矿务局新建煤矿1010回采工作面发生瓦斯爆炸事故,51人死亡,5人轻伤。
上述4起瓦斯事故之所以引起人们的特别关注,一方面是这4起事故都发生在国有重点煤矿。
众所周知,国有重点煤矿安全条件相对较好,机械化程度相对较高,管理基础相对扎实,安全生产工作要比其它煤矿重视得多,抓得也比较紧;另一方面是这4起瓦斯事故都是特别重大瓦斯事故,共造成204人死亡,13人重伤,42人轻伤,不仅给发生事故单位的职工造成了心里阴影,更重要的是在全国造成了负面影响。
山西晋城煤业集团寺河矿“2.1”特大瓦斯爆炸事故直接原因的认定报告(专家组)山西省“晋城煤业集团寺河矿‘2.1’特大瓦斯爆炸事故”调查专家组,在调查组的领导和技术组的指导下,依据有关技术规程、规范对该事故进行了调查分析研究,对事故的直接原因进行了技术认定分析。
通过事故现场实地勘察、调查相关设施和设备状态、查阅相关原始资料、询问有关人员等工作,在认真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本技术认定报告。
一、矿井及东二盘区概况(一)矿井概况山西晋城煤业集团寺河矿,始建于1996年底,2002年投入生产,属国有重点煤矿,投产当年生产原煤201万t。
后经改扩建,2004年生产原煤801万t,2005年山西省煤炭工业局核定寺河矿年生产能力为1080万t,2005年实际生产原煤1019万t。
矿井生产许可证、采矿许可证、安全生产许可证、工商执照、矿长资格证、矿长安全资格证等六证齐全,属合法矿井。
2005年8月份矿井瓦斯等级鉴定结果:绝对瓦斯涌出量479.72m3/min,相对瓦斯涌出量22.30m3/t,瓦斯等级为高瓦斯矿井。
矿井东区测定的3#煤层原始瓦斯压力为0.29MPa,煤层瓦斯含量为9.03m3/t,煤层透气性系数为56.74~195.39m2/MPa2.d,瓦斯放散初速度40~45,煤的坚固性系数为1.4~1.5。
根据2004年煤炭科学研究总院重庆分院对寺河矿煤尘爆炸性和煤炭自燃倾向等级鉴定结果,矿井无煤尘爆炸危险,自燃倾向分类为三类即煤层不易自燃。
矿井东二盘区巷道布置见附图1。
矿井为斜、立井盘区开拓方式,综合机械化开采,共有9个井筒。
矿井为近水平煤层,可采煤层有三层,分别为3#、9#和15#煤层,分煤层划分水平,主采煤层3#煤层作为第一开采水平。
目前矿井为单水平开采,仅开采3#煤层。
盘区布置为分区条带、多巷布置方式。
矿井分为东、西、北三区。
现开采的东区共三个盘区,分别为东一、东二、东三盘区,其中东二、东三盘区同时生产,东二盘区布置一个备用综采工作面、两个掘进工作面,东三盘区布置一个综采工作面、两个掘进工作面。
寺河矿二号井“11·14”锚杆钻车钻臂伤人事故1、基本情况寺河矿二号井15#煤1102 巷为15#煤一盘区回风大巷,设计施工长度282 米,于2011 年10 月19 日开工掘进,到11 月4 日事故发生前已掘进147.8 米。
事故现场为下山掘进,坡度约10 度;巷道不平,右帮比左帮高;底板潮湿打滑。
该矿刚使用锚杆钻机9 天。
2、事故经过2011 年11 月13 日21 时40 分,寺河矿二号井综掘二队14 日夜班职工在队交接班室召开班前会,当班出勤17 人,值班干部张某强调了安全注意事项,班长章某进行了岗位分工,职工按“五想五不干”流程进行了岗位发言。
13 日23 时50 分,夜班职工到达15#煤1102 巷与上一班职工进行了现场交接班,然后按分工进行作业。
司机焦某负责操作锚杆钻车,班长章某、副班长马某、工人杨某、郝某负责打右帮锚杆,副班长李某、职工车某、秦某、肖某负责打左帮锚杆,跟班干部闫某在机组后监督指挥协调,电工王某负责看风机,另有三名职工负责挂隔爆水袋、三名矿建新工人负责运输支护材料。
14 日1 时许,左帮已打注完三根帮锚杆,把左侧钻臂抬平往回收了一点,离开左帮500mm 左右,副班长李某和配合拿钻杆秦某站右帮观看支护情况,工人肖某在前、车某在后联网,当班安检工亢某在机组左侧进行现场监督,右帮章某、马某、杨某、郝某在打注最后一根底帮锚杆。
钻车机组突然发生侧滑,左侧钻臂回扫挤住了在此联网的肖某。
现场作业人员听到肖某喊叫后,立即移开钻车,将肖某救护上井送往集团公司总医院救治。
经集团公司总医院检查诊断,确认为肖某右侧肋骨骨折、气胸、右肺挫伤。
3、事故原因(1)负责左帮支护的副班长李某违反《液压钻车操作规程》第四条第一款规定,在左帮支护完后未将钻车左臂完全收回,锚杆钻车发生侧滑后,将左帮联网的职工肖某挤伤,是造成这起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
(2)该工作面作业环境不好,下山掘进,坡度大、地滑、巷道不平,特殊环境下作业未采取防滑的有效安全措施,是造成这起事故发生的一个主要原因。
矿井通防典型事故案例分析煤矿生产管理中,安全是头等大事,而“一通三防”工作又是安全生产的重中之重,关系到职工的生命健康安全,关系到矿井的安危,关系到企业的长远发展。
矿井通风能够供给井下足够的新鲜空气,有效控制和排出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有毒有害气体,为工作地点提供良好的气候条件。
确保通风系统稳定可靠是防止出现瓦斯积聚、自然发火事故的基础。
煤矿企业随着采场面积的不断扩大,开采深度加强,采掘接续紧张,采空区面积扩大,可能出现因一巷多用、串联通风、风量不足和采空区漏风等造成瓦斯异常涌出和煤炭自燃事故。
山西晋城寺河煤矿瓦斯爆炸事故2006年2月1日,山西省晋城煤业集团所属寺河煤矿发生瓦斯爆炸事故,造成23名矿工遇难,另有53人一氧化碳中毒。
该矿通风系统为多风井分区抽出式通风,共有4个进风井,5个回风井。
矿井总风量56000m3/min,为高瓦斯矿井。
矿井设计生产能力400万吨,2006年核定生产能力1000万吨。
事故原因:事故发生前一天,矿井对东二盘区进行通风系统调整,封闭2306 1巷以南所有已掘巷道。
但调风方案没有经过科学分析论证,在不应该进行密闭的区域实施了密闭作业,导致在2306 1巷以南巷道区域和2303工作面相关巷道区域形成9万方的瓦斯库。
另外,在施工密闭时未严格按措施断开金属网,造成封闭区域有导电体直接进入的安全隐患。
2月1日中班,川煤九处施工队在2306 1巷密闭附近放炮起底作业,放炮工使用非标准且有破口的放炮母线挂在金属网上违章放炮造成事故。
事故教训:放炮工违章使用有破口的普通照明电线挂在金属网上,致使放炮瞬间高压电通过金属网传至爆源点附近放电产生火花,引爆瓦斯。
另外,寺河矿部分调风决策失误,调风方案没有经过科学分析论证,留下安全隐患。
现场对重大安全隐患认识不足,安排人员在密闭区附近放炮作业。
对职工自救器使用培训不到位,现场存在有职工感到憋闷自行取下已戴好的自救器而中毒现象。
煤层瓦斯是腐植型有机物在成煤过程中生成的,以游离或吸附状态存在于煤岩体孔隙和裂隙中。
寺河煤矿事故反思总结 进入三季度,我矿根据安全生产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的安全理念,通过“小活动反复 看责任是否留有空挡、管理是否留有漏洞;通过“小细节仔细看现场是否留有隐患;通过“小 案例持续保障安全不出事故。
通过不断夯实安全根基,为矿井转型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安全基础保障。
小活动营造安全“大氛围“回风暗斜井风筒多处出现破口现象;94225 巷轨道端头无阻车 器……我矿特别小分队团青李东在检查整改落实情况后在 OA 上对未进行整改的问题进行通 报。
“6 月份计划完成回采煤量 10.4 万吨任务,实际完成 11.3 万吨,超计划 0.9 万吨;计划 完成掘进 1838 米任务,实际完成 1704 米;亏计划 134 米。
综掘二队考核分 91.84, 差额 8.16……组成的管理小组对上月主要生产指标完成情况和各 单位工作绩效进行了公示。
7 月以来,矿特别小分队活动共 10 次,查出各类隐患问题 61 条,井下覆盖率达 100%。
主要对各采掘头面、重点工程的工作进展和现场管理进行了全面检查,特别对轨道大巷主 水仓处车场扩帮、回风暗斜井等工程进行了现场跟踪检查。
地面上多次联合相关科室对基建施工进行了督导检查,针对地面各岗位人员如绞车房、主 扇房、锅炉房以及科队所有值班等人员进行督查十余次,发现问题均已按三定形式下发。
“小细节夯实安全“大基础“151212 巷由于距离远,同时局部地方有坏扣,造成皮带跑 偏;压风自救箱有一处漏风;151211、151212 巷道中因钻探打钻低洼处积水多。
综掘二队青年张海雷班长在交接-班时仔细填写隐患卡。
“97102 巷皮带机头有一个灭火器合格证未贴胶带防潮; 151305 泵站沙箱沙量不足; 97103 巷隔爆水袋有一水量不足……矿特别小分队成员团青李东在防灭火检查中认真记录下所发现 的问题。
矿特别安全小分队根据动态检查办法, 不定期组织检查小组人员深入井下各工作面开展安 全大排查行动。
【警醒】这三年来,全国九起典型瓦斯事故案例分析瓦斯爆炸历来都是煤矿生产中最严重的灾害之一。
我国最早的煤矿瓦斯爆炸是1603年发生在山西省高平县唐安镇一煤矿的瓦斯爆炸事故。
20世纪60年代以来,由于大型高效通风机的投入使用,自动遥测监控装置的使用和采取了瓦斯抽放等一系列技术措施,瓦斯爆炸事故已逐渐减少,但还是不能完全杜绝。
因此,掌握瓦斯爆炸的原因、规律和防治措施极为重要。
一、山西省阳泉市寺家庄煤业“1.7”较大瓦斯爆炸事故1.事故单位简介:寺家庄矿井隶属阳煤集团,位于昔阳县境内。
矿井设计生产能力为500万t/a,矿井为煤与瓦斯突出矿井。
2.事故经过:2013年1月7日15:05分,17名工人在15112工作面切巷内正在打锚索眼,10#横贯密闭墙正在抹面,突然内错尾巷内部发生瓦斯爆炸,10#横贯处密闭墙料石抛出,将通风队5名工人和途径此处的1名工人埋压,同时冲击波激起的硬物击中切巷溜煤岗位工后脑致其死亡。
事故共造成7名工人遇难,其余10人安全升井。
3.事故原因:由于内错尾巷6~12#横贯密闭区域瓦斯大量积聚,15112工作面在切巷施工顶板锚索钻孔时,钻杆穿过瓦斯积聚区域,因钻杆接头断裂处旋转摩擦产生火花,引起瓦斯爆炸。
4.事故教训:(1)“安全第一”理念树立不牢,没有处理好安全与生产的关系,存在重生产、轻安全、赶时间、抢衔接的问题;(2)在技术管理、技术措施制定上不严、不细,现场安全预想不到位;(3)施工过程中没有对周边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判断,并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4)干部作风漂浮,深入现场不扎实,对于关键环节、关键部位,把关不严,甚至出现缺位现象;(5)安全监管存在漏洞,对重点安全工程监管不力,没有从技术措施、施工现场、工程质量等各个环节进行全程有效的监管,没能及时发现重大隐患的存在。
二、贵州马场煤矿“3.12”重大煤与瓦斯突出事故1.事故单位简介:马场煤矿隶属于贵州水城矿业股份有限公司控股的格目底矿业有限责任公司,该矿位于贵州省大方县马场镇境内,设计生产能力45万t/a,服务年限20年,按突出矿井进行设计和管理。
Most people, most of the time, can only rely on themselves.简单易用轻享办公(页眉可删)
山西省寺河煤矿“12.14”瓦斯爆炸
事故
一、事故经过
1985年2月14日早8时半,跟班电工兼瓦斯员乔某与另外二名工人下井,察看井下情况后,发信号让井上合闸送风、抽水。
由于井上电路短缺一相,风机、水泵不能起动,乔在井下检交了电钻,并在距回风巷掘进头15米巷道冒顶处检查了瓦斯。
9时左右返回并底,见罐笼仍不能起动,便又去到顶板冒落处,查看需要几根木料文护。
就在这时,矿自备发电机起动发电,坑口主任李某等5人下了井。
9点半坑口主任李某让乔上并联系送风、抽水、下料.乔上井后先到绞车房联系了下木料事情,然后到风机房合闸,由于刀闸盒保险丝不标服,合闸两次均烧了保险,乔正准备找电工处理时,井下发生了瓦斯爆炸,时间大约是g点50分,在井下作业的坑口主任李某等7人遇难身亡.
二、事故原因
1.停产停风,造成瓦斯积聚并达到爆炸浓度井下随意打火抽烟,引起瓦斯爆炸.。
寺河煤矿瓦斯爆炸事故2006年2月1日19时02分,山西省晋城煤业集团公司寺河煤矿发生局部瓦斯爆炸,造成23人遇难,53人受伤(其中重伤6人)。
事故发生后,国务院领导做出重要批示,要求全力抢救伤员,做好善后工作,一定要查明事故原因,吸取事故教训。
晋城煤业集团公司是国有重点煤矿企业。
寺河煤矿是高瓦斯矿,1993年经原国家计委批准立项,1996年开工建设,2002年竣工投产,设计能力400万吨/年,2005年经山西省煤炭工业局核定能力为1080万吨/年。
主井为斜井,副井为立井,盘区式开拓,中央和分区混合式通风。
寺河煤矿事故发生在交接班过程中。
经初步了解,造成事故的原因是:寺河煤矿在东二盘区2307回采工作面安装设备时,封闭的采区巷道内发生局部瓦斯爆炸(原因正在调查),冲击波摧毁3道密闭墙,致使在2307工作面四条进风巷道内的作业人员一氧化碳中毒,造成人员重大伤亡。
为吸取这起事故教训,进一步加强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特别是切实落实节后停产检修矿井恢复生产的安全措施,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现将有关事项通报如下:一、加大煤矿安全监管监察工作力度,坚决杜绝超能力、超强度、超定员生产1.各级政府煤矿安全监管部门、煤矿安全监察机构要加强对煤矿企业特别是对国有重点大矿的安全监管监察力度。
要加强对煤矿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情况,特别是企业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履职情况的监管监察,促使企业强化安全责任。
要加强对煤矿年度生产计划、生产能力、实际产量情况,采掘关系、开拓部署、工作面布局情况,以及劳动组织情况的监管监察,严防超能力、超强度、超定员组织生产。
2.煤矿企业要加强对瓦斯的抽放和监测监控,坚决杜绝各类瓦斯超限。
要将瓦斯超限作为事故进行认真追查,分析造成瓦斯超限的原因,落实解决问题的办法,严防瓦斯超限导致事故发生。
3.加强对井下各类通风设施的管理和检查。
各类煤矿特别是高瓦斯及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必须严格按照《煤矿安全规程》的有关规定,加强对各类封闭的监督检查和管理,防止封闭不严、出现漏风等现象的发生。
2005年矿难事故一览2005年1月7日河南省渑池县矿难4死。
2005年1月12日河南省宜阳县矿难10死10伤。
2005年1月16日重庆南川市矿难12死。
2005年1月21日辽宁省调兵山市矿难9死4伤。
2005年2月14日辽宁省阜新市矿难213死1失踪。
2005年2月17日云南省富源县矿难24死14伤3人失踪。
2005年2月26日重庆市铜梁县矿难2死2伤。
2005年3月9日,山西交城发生矿难,28人遇难,69人生死不明。
2005年3月10日,山西灵石发生矿难,6人遇难。
2005年3月14日,黑龙江七台河发生矿难,18人遇难。
2005年3月17日奉节县苏龙寺煤矿发生特大瓦斯爆炸事故,19名矿工遇难。
2005年3月19日山西朔州细水煤矿发生爆炸事故,造成72名矿工遇难。
2005年4月5日重庆合川矿难确认23人死亡。
2005年4月24日吉林市蛟河奶子山腾达煤矿发生透水事故,30人失踪。
2005年5月12日,四川攀枝花金江畔海煤矿发生瓦斯爆炸。
2005年5月16日内蒙古煤井爆炸,造成5人死亡、7人重伤。
2005年5月19日河北省承德市暖儿河煤矿发生特大瓦斯爆炸事故,45人死亡5名被困。
2005年6月8日娄底市资江煤矿303采区四石门发生瓦斯爆炸21人遇难。
2005年6月22日繁峙县义兴寨金矿松洞沟零号脉王全全洞发生爆炸,造成矿井下37人死亡。
2005年7月11日新疆阜康矿难83名矿工遇难。
2005年7月14日广东兴宁矿难16名矿工遇难。
2005年7月14日奉节金泉煤矿发生瓦斯爆炸3人死亡。
2005年7月19日陕西铜川市瓦斯爆炸26名矿工遇难。
2005年8月1日,四川大竹县田坝煤矿发生透水事故5名矿工被困,生死不明。
2005年8月2日河南省禹州市兴发煤矿矿难26人遇难。
2005年8月3日,邯郸县康庄乡桃顶山煤矿井下发生特大火灾事故,13名矿工全部丧生。
2005年8月7日,广东省梅州市兴宁市黄槐镇大兴煤矿发生透水事故,123名工人被困井下。
寺河矿瓦斯爆炸事故文件管理序列号:[K8UY-K9IO69-O6M243-OL889-F88688]寺河矿“12·2”瓦斯爆炸事故水、火、顶板、瓦斯与煤尘,在危害煤矿安全生产的五大“恶魔”中,瓦斯当是主角。
据统计,死亡3人以上的煤矿事故中瓦斯事故的比例接近70%,死亡10人以上的煤矿事故中瓦斯事故的比例达到90%以上。
煤矿瓦斯事故,不仅量多,而且其危害也大,容易造成群死群伤,对矿井造成严重破坏,给国家和人民财产造成巨大损失,在社会上造成广泛的负面影响。
我国煤矿中,相当一部分矿井是高瓦斯矿井,561处国有大中型矿井中,就有高瓦斯矿井277处。
近年来,虽然随着科技进步和安全管理水平的提高,有些矿区在治理瓦斯方面积累了一些经验,取得了较好效果。
但是,从整体上讲,瓦斯还没有得到根本掌握,瓦斯事故依然较为频繁。
2003年,全国煤矿发生瓦斯事故596起,死亡2118人,其中一次死亡10人以上的瓦斯事故33起,死亡766人。
2003年,全国发生一次死亡30人以上特别重大事故14起,煤矿就占了7起,其中瓦斯事故6起,死亡325人。
在这6起瓦斯事故中,有4起事故尤其引人注目:2003年2月24日14时55分,贵州水城矿业集团公司木冲沟煤矿发生瓦斯爆炸事故,当班井下有353人作业,其中296人安全升井,18人受伤(4人重伤),39人死亡。
2003年5月13日,安徽淮北矿业集团芦岭煤矿井下二水平发生瓦斯爆炸事故。
爆炸范围涉及一个采煤面和两个掘进面,当班井下有114名作业人员,其中86人死亡,9人重伤,19人轻伤。
2003年8月14日12时40分,山西阳泉煤业集团三矿裕公井扩二区南六掘进工作面在排放瓦斯过程中发生瓦斯爆炸事故,28人死亡。
2003年11月14日11时44分,江西丰城矿务局新建煤矿1010回采工作面发生瓦斯爆炸事故,51人死亡,5人轻伤。
上述4起瓦斯事故之所以引起人们的特别关注,一方面是这4起事故都发生在国有重点煤矿。
2014年晋煤集团14起瓦斯超限事故案例寺河矿二号井“2·19”151305工作面瓦斯超限事故一、事故经过2014年2月19日早班,综采一队值班干部曾家宇班前会布置了当班工作任务,并强调了当班安全注意事项。
随后,当班跟班队长赵栋玉、班长王晋强到达151305工作面,检查完工作面情况后,班长王晋强安排机组司机闫立青、陈春良开始割煤,首先机组由机头向机尾正常割煤。
12时许,机组割透机尾进刀,进正刀停在90#架处,机尾开始收顶。
12时30分,收顶结束后,机组向机头正常割煤,割至30-38#支架时,34#-37#支架处煤质酥松,发生片帮(长6米、高1.2米、厚0.8米),造成瓦斯瞬间集中涌出,导致151305采面联络巷瓦斯超限断电(外断),最高瓦斯浓度1.06%(13:03分-13:04分);导致151305采面T2超限断电(外断),最高瓦斯浓度为1.07%(13:09分-13:10分)。
二、事故原因1、工作面34-37#支架底板出现矸苞,煤层变酥、变薄后,煤壁发生片帮,造成瓦斯瞬间集中涌出,导致T1、T2、联络巷探头报警断电,是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
2、综采一队对151305工作面煤体、煤质发生变化重视程度不够,也未提前考虑类似事故发生,并采取针对性的防范措施,内部管理存在漏洞,是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
3、现场安检员、瓦检员安全责任心不强,现场把关不严,是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
4、通风科作为矿井“一通三防”主管业务科室,对采煤工作面通风瓦斯问题上存在漏洞,是发生瓦斯超限断电事故的主要原因。
5、安检科未认真履行现场监督、检查责任,现场把关不到位,也是事故发生的管理原因。
三、防范措施1、综采一队要认真吸取事故教训,增强瓦斯防范意识,提高对工作面回采酥煤的重视程度,立即会同业务科室制定工作面遇酥煤防治瓦斯超限专项措施,并严格按措施执行,杜绝类似和其它事故的发生,确保安全生产。
2、通风科要加强业务保安责任,立即制定、完善综采工作面遇软煤施工措施,切实为基层区队排忧解难;相关科室要加强现场监督检查,排查安全隐患,为基层区队的安全生产保驾护航。
寺河矿二号井“11·14”锚杆钻车钻臂伤人事故1、基本情况寺河矿二号井15#煤1102 巷为15#煤一盘区回风大巷,设计施工长度282 米,于2011 年10 月19 日开工掘进,到11 月4 日事故发生前已掘进147.8 米。
事故现场为下山掘进,坡度约10 度;巷道不平,右帮比左帮高;底板潮湿打滑。
该矿刚使用锚杆钻机9 天。
2、事故经过2011 年11 月13 日21 时40 分,寺河矿二号井综掘二队14 日夜班职工在队交接班室召开班前会,当班出勤17 人,值班干部张某强调了安全注意事项,班长章某进行了岗位分工,职工按“五想五不干”流程进行了岗位发言。
13 日23 时50 分,夜班职工到达15#煤1102 巷与上一班职工进行了现场交接班,然后按分工进行作业。
司机焦某负责操作锚杆钻车,班长章某、副班长马某、工人杨某、郝某负责打右帮锚杆,副班长李某、职工车某、秦某、肖某负责打左帮锚杆,跟班干部闫某在机组后监督指挥协调,电工王某负责看风机,另有三名职工负责挂隔爆水袋、三名矿建新工人负责运输支护材料。
14 日1 时许,左帮已打注完三根帮锚杆,把左侧钻臂抬平往回收了一点,离开左帮500mm 左右,副班长李某和配合拿钻杆秦某站右帮观看支护情况,工人肖某在前、车某在后联网,当班安检工亢某在机组左侧进行现场监督,右帮章某、马某、杨某、郝某在打注最后一根底帮锚杆。
钻车机组突然发生侧滑,左侧钻臂回扫挤住了在此联网的肖某。
现场作业人员听到肖某喊叫后,立即移开钻车,将肖某救护上井送往集团公司总医院救治。
经集团公司总医院检查诊断,确认为肖某右侧肋骨骨折、气胸、右肺挫伤。
3、事故原因(1)负责左帮支护的副班长李某违反《液压钻车操作规程》第四条第一款规定,在左帮支护完后未将钻车左臂完全收回,锚杆钻车发生侧滑后,将左帮联网的职工肖某挤伤,是造成这起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
(2)该工作面作业环境不好,下山掘进,坡度大、地滑、巷道不平,特殊环境下作业未采取防滑的有效安全措施,是造成这起事故发生的一个主要原因。
寺河矿洗煤厂末煤仓瓦斯燃烧事故文件管理序列号:[K8UY-K9IO69-O6M243-OL889-F88688]寺河矿“8·9”洗煤厂2#末煤仓瓦斯燃烧事故1、基本情况寺河矿洗煤厂共有5个末煤仓,每个末煤仓直径15m,储煤深度23m。
为了除尘,每个煤仓安装有2台除尘器,下部为除尘装置,上部为抽排风机,通过一根直径450mm的钢管排出仓外。
根据国家环境监测部门的规定,需在煤仓除尘器排风管道上开直径80mm孔安装环保监测探头,洗煤厂根据要求,计划用气割的方法在排风管道上开孔,并制定了烧焊措施,决定在2002年8月9日8:30—11:30施工。
气割前2#煤仓煤位距仓口2m左右,由于该仓洗末煤没有流向,已在仓内储存约34小时。
2、事故经过2002年8月9日早班,寺河矿洗煤厂按计划对2#末煤仓除尘器排风管进行气割,安装监测探头,厂部决定由技术副厂长刘志刚负责,并现场跟班指挥,李晚屯为气割技术负责人,罗元为安全负责人。
8月9日8点洗煤厂烧焊措施审批后,刘志刚将措施带回洗煤厂交给了技术负责人李晚屯,李晚屯又转交给了钳工班班长刘字亮,刘字亮接到措施后,安排罗元为烧焊负责人,并派周晋生协助气割,随即将措施交给了罗元。
洗煤厂从8点开始做烧焊前的准备工作,11:10准备好。
同时,通风工区接到洗煤厂烧焊措施后,安排刘小占为烧焊专职瓦检工,并向其贯彻了烧焊措施。
刘小占约8:00左右到达洗煤厂末煤仓,检查了1—5#仓的瓦斯,瓦检仪辅助管伸入仓口下约1米,各仓瓦斯浓度分别为0.18%、0.24%、0.16%、0.42%、0.22%。
此时,洗煤厂还没有做好烧焊的准备工作,刘小占又到洗煤厂其它各地点检查瓦斯,于10:40返回末煤仓,又对烧焊地点附近瓦斯进行了检查,浓度为0.4%。
在瓦检员还未对2#仓内的瓦斯进行检查的情况下,11时15分,刘志刚上到2#末煤仓,问刘小占能不能开始烧焊,刘小占说能。
此时,刘志刚、刘小占按措施要求用水将烧焊地点下的地板浇湿,罗元便点着了割枪,调试好火焰开始在预先画好的圆圈上气割,刚烧了一个1mm左右的小孔,就发生了瓦斯燃烧事故,造成2人面部轻度烧伤,随后立即送医院治疗。
寺河矿102014S巷冒顶事故1、冒顶情况冒顶的14S巷是寺河矿首采工作面的回风巷,巷道设计长度1665m(从开切眼到停采线)。
2002年9月28日,该矿发现冒顶(何时冒落的至今不清楚),冒顶区域距东轨大巷1495m,冒落长度23.50m,目测(看到的范围内)最大高度3—5m,冒顶区域南端距首采工作面的距离2002年10月5日测得为353.3m。
2、原因分析1)地质条件方面该巷道煤层直接顶为泥岩,厚度为0.1—5.84m,平均厚度2.73m。
冒顶区的现场勘测情况:冒顶区域的地质条件较为复杂,直接顶较厚,为泥岩,看到之处厚度达3m以上,不排除冒顶区域内部的直接顶的厚度更大。
泥岩的特性:易风化,遇水发生膨胀、破碎等现象。
2)设计方面该巷道的设计依据是引用北京开采所根据正常条件提供的支护参数,巷道为煤层顶板时,顶部锚杆每排6根,锚索2排,锚索长度7.3m;巷道为岩石顶板时,顶部锚杆每排5根,锚索1排,锚索长度5.3m。
该巷道从底板爬到顶板时,该矿便简单地按照这一设计进行了顶板支护,忽视了开采设计中提到的遇到顶板破碎时应缩小锚杆的间、排距的条件,造成了在顶板岩石破碎的情况下降低顶板支护强度的事实。
3)规程、措施及施工方面⑴该巷道的作业规程和补充措施中存在自相矛盾之处;①作业规程中,正文规定帮锚杆间距1000mm,但规程附图中间距为900mm;②措施中,正文规定右帮使用玻璃钢锚杆支护,但附图中为圆钢锚杆。
⑵实际施工中与规程、措施不符的地方:①《14S巷补充措施》中,要求14S巷的破碎段内,应当将锚杆的排距缩小为800mm,并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增补锚索。
现场施工时,14S巷冒落段以南的巷道,锚杆排距仍然是1000mm,锚索的数量也没有增加;②设计中规定,锚索施工紧跟迎头;规程中规定,锚索滞后迎头距离不大于15m;措施中规定,锚索滞后迎头距离不大于20m。
而实际施工中每天打注锚索一次,掘进进度达20m以上,有时高达30m。
寺河矿“12·2”瓦斯爆炸事故
水、火、顶板、瓦斯与煤尘,在危害煤矿安全生产的五大“恶魔”中,瓦斯当是主角。
据统计,死亡3人以上的
煤矿事故中瓦斯事故的比例接近70%,死亡10人以上的煤矿事故中瓦斯事故的比例达到90%以上。
煤矿瓦斯事故,不仅量多,而且其危害也大,容易造成群死群伤,对矿井造成严重破坏,给国家和人民财产造成巨大损失,在社会上造成广泛的负面影响。
我国煤矿中,相当一部分矿井是高瓦斯矿井,561处国有大中型矿井中,就有高瓦斯矿井277处。
近年来,虽然随着科技进步和安全管理水平的提高,有些矿区在治理瓦斯方面积累了一些经验,取得了较好效果。
但是,从整体上讲,瓦斯还没有得到根本掌握,瓦斯事故依然较为频繁。
2003年,全国煤矿发生瓦斯事故596起,死亡2118人,其中一次死亡10人以上的瓦斯事故33起,死亡766人。
2003年,全国发生一次死亡30人以上特别重大事故14起,煤矿就占了7起,其中瓦斯事故6起,死亡325人。
在这6起瓦斯事故中,有4起事故尤其引人注目:
2003年2月24日14时55分,贵州水城矿业集团公司木冲沟煤矿发生瓦斯爆炸事故,当班井下有353人
作业,其中296人安全升井,18人受伤(4人重伤),39人死亡。
2003年5月13日,安徽淮北矿业集团芦岭煤矿井下二水平发生瓦斯爆炸事故。
爆炸范围涉及一个采煤面
和两个掘进面,当班井下有114名作业人员,其中86人死亡,9人重伤,19人轻伤。
2003年8月14日12时40分,山西阳泉煤业集团三矿裕公井扩二区南六掘进工作面在排放瓦斯过程中发
生瓦斯爆炸事故,28人死亡。
2003年11月14日11时44分,江西丰城矿务局新建煤矿1010回采工作面发生瓦斯爆炸事故,51人死亡,5人轻伤。
上述4起瓦斯事故之所以引起人们的特别关注,一方面是这4起事故都发生在国有重点煤矿。
众所周知,
国有重点煤矿安全条件相对较好,机械化程度相对较高,管理基础相对扎实,安全生产工作要比其它煤矿重视
得多,抓得也比较紧;另一方面是这4起瓦斯事故都是特别重大瓦斯事故,共造成204人死亡,13人重伤,42人轻伤,不仅给发生事故单位的职工造成了心里阴影,更重要的是在全国造成了负面影响。
要搞好煤矿安全生产,首先要杜绝重大伤亡事故;要杜绝重大伤亡事故,首先要杜绝重大瓦斯爆炸事故。
为了
接受特大瓦斯爆炸事故教训,我们有必要对2003年国有煤矿发生的4起特大瓦斯爆炸事故进行全面剖析和反思,以便达到举一反三,防微杜渐,杜绝同类事故再次发生的目的。
一、直接原因
1.水城矿业集团木冲沟煤矿“2·24”特大瓦斯爆炸事故的直接原因
水城矿业集团木冲沟煤矿井下41118工作面位于四采区西翼第五亚阶段,工作面走向长570米,倾斜长162米,采高2.7米。
该工作面2003年1月5日开始生产。
在工作面进风巷、回风巷与探煤巷交叉处分别设有
3个瓦斯监测探头。
41118工作面回风巷在改接瓦斯抽放管路,安装三通和T型管时,由于停抽41118工作面上隅角瓦斯,上隅角瓦斯在全风压作用下大量涌向回风巷,造成瓦斯浓度上升到爆炸界限。
井下作业人员所用矿
灯失爆产生火花引起瓦斯爆炸,局部煤尘参与了爆炸,造成35人死亡,4人下落不明,18人受伤。
2.淮北矿业集团芦岭煤矿“5·13”特大瓦斯爆炸事故的直接原因
淮北矿业集团芦岭煤矿井下Ⅱ104采区位于矿井二水平中部,开采10层煤,是8、9层煤的解放层,该采
区走向长630米,倾斜宽670米,剩余可采储量180万吨。
这个采区有一个回采工作面(Ⅱ1046)、两个掘进工作面(Ⅱ1048切眼、Ⅱ1048风巷)。
采区内有7个瓦斯传感器。
Ⅱ1046采煤工作面遇到断层,留设断层煤
柱后工作面跳采。
断层煤柱前的采空区老顶来压垮落,导致采空区内高浓度瓦斯被挤压,通过Ⅱ1046采空区和Ⅱ1048风巷之间隔离柱上的多个孔洞冲入Ⅱ1048风巷,造成瓦斯积聚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电钳工拆卸
Ⅱ1048风巷控制刮板输送机电磁启动器(QCI—120型),打开了接线腔上盖板,在老顶来压过程中,煤及矸石落入接线腔内,造成带电端子短路产生火花,引起瓦斯爆炸。
在爆炸过程中Ⅱ1046工作面局部煤尘参与了爆炸,造成86人死亡,9人重伤,19人轻伤。
3.山西阳泉煤业集团三矿裕公井“8·14”特大瓦斯爆炸事故的直接原因
阳泉煤业集团三矿现有三对矿井,裕公井是其中之一。
该矿为煤与瓦斯突出矿井,瓦斯绝对涌出量每分钟
92.78米3。
采用混合式联合通风,裕公井井下K7210准备工作面切眼已掘进140米,断面为14平方米,8月8日该切眼停工停风后,在盲巷口用临时木板墙封闭,至8月14日封闭6天,切眼内积有瓦斯量约1600立方米,平均瓦斯浓度81%左右。
2003年8月14日6时,三矿裕公井调度与通风联系排放二区K7210准备工作面切眼
瓦斯,通风区调度在接到裕公井调度联系电话后,通风队长安排了8点班排放瓦斯。
裕公井在联系排瓦斯后没
有通知所及队组,准备队仍然安排3人在回风巷接127V信号线,掘进队安排9人在13横贯处清浮煤,补打锚索锚杆。
此外,还有生产科1名技术人员跟班现场协调,矿安监处一名安监工督查13横贯丁字口补打锚杆工作,排瓦斯的28kW局扇安设在切眼对面最后一个横贯内。
在通风队有关人员排放瓦斯过程中,准备队电工在回风
违章带电倒接127V信号线引起火花,造成瓦斯爆炸事故,28人死亡。
这起特大瓦斯爆炸事故是阳泉煤业集团
建企以来死亡人数最多,事故性质最严重的一起事故。
4、江西丰城矿务局新建煤矿“11·14”特大瓦斯爆炸事故的直接原因
新建煤矿是丰城矿务局4对生产矿井之一。
瓦斯等级鉴定为煤与瓦斯突出矿井。
新建煤矿井下1010工作面进风(运输)顺槽在掘进过程中,曾于2003年6月14日和7月27日发生煤与瓦斯突出,形成了1号和2号突出孔洞。
在对1010工作面运输顺槽2号突出孔洞进行密闭前,没有清理完突出浮煤,密闭墙没有按设计要求施工,密闭不严,没有采取有效的防止自然发火的措施,导致密闭内突出浮煤氧化自燃,煤炭自燃引燃孔洞
内积聚的瓦斯,造成瓦斯爆炸,51人死亡,5人轻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