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计算机基础
- 格式:docx
- 大小:24.36 KB
- 文档页数:6
对每章的“选择题”和“填空题”必须尽量做一遍,记忆答案。
第1章绪论一、选择题1.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的英文缩写名为(A)。
A.ENIAC B.EDV AC C.EDSAC D.MARK-I2.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芯片组成的微型计算机属于现代计算机的( D )。
A.第一代产品B.第二代产品C.第三代产品D.第四代产品3.早在现代计算机诞生100多年以前,就提出了程序控制设计方案的科学家是(B)。
A.莱布尼茨B.巴贝奇C.图灵D.阿塔纳索夫4.世界科学家(C)奠定了现代计算机的结构理论。
A.诺贝尔B.爱因斯坦C.冯·诺伊曼D.居里5.曙光5000A计算机属于(A)。
A.高性能计算机B.微型计算机C.工作站D.小型计算机6.利用计算机来进行人事档案管理,这属于(B)方面的应用。
A.数值计算B.数据处理C.过程控制D.人工智能7.物质、能量和(B)是构成世界的三大要素。
A.原油B.信息C.煤炭D.水8.计算机辅助设计简称(D)。
A.CAT B.CAM C.CAI D.CAD二、填空题1.电子计算机主要是以(所采用的逻辑元器件)来分代的,第一代电子计算机采用(电子管)作为电器元件,第二代采用(晶体管),第三代采用(中、小规模集成电路),第四代采用(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2.第一台电子计算机是(1946)年诞生的,当时主要用于(科学计算)。
3.世界上最先设计的存储程序计算机是(EDV AC),首次实现的存储程序计算机是(EDSAC),第一台商用计算机是(UNIV AC-I),第一台运算速度达每秒1亿次的计算机是(CRAY-I)。
4.图灵提出了理想计算机的通用模型,人们称这种模型为(图灵机),图灵还设计了著名的机器智能测试标准,被称为(图灵测试)。
5.信息技术常被称为4C技术,其核心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
三、问答题1.写出下列英语单词缩写的含义。
ENIAC:电子数字积分计算机(Electronic Numerical Integrator and Calculator)ACM:美国计算机协会(Association for Computing Machinery)IBM:国际商用机器(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公司PC:个人计算机(Personal Computer)IT: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AI: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EC:电子商务(Electronic Commerce)OA:办公自动化(Office Automation)2.计算机的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各个阶段的主要特征是什么?按所用的逻辑元器件的不同,现代计算机的发展经历了4代变迁:(1)第一代电子计算机(1946年~1958年)第一代计算机的主要特征是采用电子管作为计算机的逻辑元件,其主存储器采用磁鼓、磁芯,外存储器采用磁带、纸带、卡片等。
目录•计算机概述与发展历程•计算机系统组成与工作原理•操作系统基础与应用•办公软件应用技能培养•计算机网络基础与互联网应用•信息安全意识培养与防范措施计算机概述与发展历程01计算机是一种基于微处理器的智能电子计算机器,具备高速运算、存储和处理数据的能力。
02计算机具有自动化、高速度、高精度、高可靠性、强记忆力等特点。
03计算机的应用已经渗透到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成为当代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
计算机定义及特点计算机发展历程回顾第一代计算机(1946-1957年)电子管时代,体积庞大、功耗高、可靠性差。
第二代计算机(1958-1964年)晶体管时代,体积缩小、功耗降低、可靠性提高。
第三代计算机(1965-1970年)集成电路时代,进一步提高了计算机的运算速度和可靠性。
第四代计算机(1971年至今)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时代,计算机的性能和可靠性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科学计算利用计算机进行数值计算、数据处理和模拟仿真等。
信息技术包括信息处理、信息存储和信息传输等。
人工智能利用计算机模拟人类智能行为,实现语音识别、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等功能。
计算机网络实现计算机之间的互联和通信,构建各种规模的网络系统。
多媒体技术利用计算机处理、存储和传输多媒体信息,如音频、视频、图像等。
嵌入式系统将计算机技术应用于各种专用设备中,实现智能化控制和管理。
当代计算机技术应用领域计算机系统组成与工作原理输入设备将人类可读的信息转换为机器可读的信号,如键盘、鼠标等。
输出设备将机器内部的信号转换为人类可读的信息,如显示器、打印机等。
存储器用于保存和访问数据,包括主存、辅存等,如RAM、ROM、硬盘等。
运算器执行算术和逻辑运算,是计算机的核心部件之一。
控制器控制计算机的各个部件协调工作,包括取指、译码、执行等操作。
01系统软件提供计算机运行的基本环境,包括操作系统、编译器、数据库管理系统等。
02应用软件针对特定需求开发的软件,如办公软件、图像处理软件等。
课程名称:大学计算机基础授课对象:大学一年级新生课时安排:16课时教学目标:1. 使学生了解计算机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和分类。
2. 掌握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基本组成及工作原理。
3. 熟悉操作系统、文字处理、电子表格、演示文稿等基本应用软件的使用方法。
4. 培养学生运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 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及工作原理。
2. 操作系统、文字处理、电子表格、演示文稿等基本应用软件的使用方法。
教学难点:1. 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关联。
2. 复杂应用软件的高级操作。
教学准备:1. 多媒体教室、计算机、投影仪等设备。
2. 教学课件、教材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计算机的发展历程和在我国的应用现状。
2. 引导学生思考计算机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作用。
二、计算机基本概念及发展历程1. 讲解计算机的基本概念,包括硬件、软件、操作系统等。
2. 介绍计算机的发展历程,从第一代电子管计算机到现代计算机。
三、计算机硬件及软件组成1. 讲解计算机硬件的基本组成,如CPU、内存、硬盘等。
2. 讲解计算机软件的基本组成,如系统软件、应用软件等。
3. 分析硬件和软件的关联,阐述计算机系统的工作原理。
四、操作系统1. 介绍常见的操作系统,如Windows、Linux等。
2. 讲解操作系统的主要功能,如文件管理、进程管理、内存管理等。
3. 简要演示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
五、文字处理软件1. 介绍常见的文字处理软件,如Word、WPS等。
2. 讲解文字处理软件的基本功能,如文档编辑、格式设置、打印等。
3. 演示文字处理软件的高级操作,如样式、目录、表格等。
六、电子表格软件1. 介绍常见的电子表格软件,如Excel、WPS表格等。
2. 讲解电子表格软件的基本功能,如数据录入、公式计算、图表制作等。
3. 演示电子表格软件的高级操作,如数据透视表、条件格式等。
七、演示文稿软件1. 介绍常见的演示文稿软件,如PowerPoint、WPS演示等。
《大学计算机基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计算机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和应用领域;(2)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原理和硬件设备;(3)学会使用操作系统进行基本操作;(4)掌握计算机的基本软件工具的使用方法。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讲解、演示和实验,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的基本知识;(2)通过实践操作,培养学生使用计算机的技能;(3)通过小组讨论和实验,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2)培养学生积极学习计算机知识的习惯;(3)培养学生遵守计算机伦理和信息安全意识。
二、教学内容第1讲计算机概述1. 计算机的概念和发展历程2. 计算机的分类和应用领域3. 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原理第2讲计算机硬件1. 计算机硬件的分类和功能2. 微型计算机的硬件系统3. 计算机的性能指标第3讲计算机软件1. 计算机软件的分类和作用2. 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功能3. 常用软件工具的使用方法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计算机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操作方法;2. 演示法:展示计算机的操作过程和软件工具的使用;3. 实验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计算机,巩固所学知识;4.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问题,培养学生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考察学生的出勤、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2. 实践操作考核:评估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操作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 期末考试:测试学生对计算机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
五、教学资源1. 教材:《大学计算机基础》教材;2. 课件:制作精美的PPT课件,辅助讲解和展示;3. 实验设备:计算机教室,配置相应的软件和硬件设备;4. 网络资源:利用校园网,提供在线学习资源和辅导。
六、教学安排第1讲计算机概述(2课时)第2讲计算机硬件(2课时)第3讲计算机软件(2课时)第4讲操作系统(3课时)第5讲计算机网络基础(3课时)第6讲常用办公软件的使用(2课时)第7讲计算机多媒体技术(2课时)第8讲计算机编程基础(2课时)第9讲数据库基础(2课时)第10讲计算机信息安全(2课时)七、教学策略1. 针对不同的学生群体,调整教学内容和难度,使学生能够适应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学习;2.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计算机知识;3. 采用案例教学法,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计算机应用能力;4. 鼓励学生参加计算机相关的竞赛和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第一章计算机及信息技术概述1.电子计算机的发展历程①1946年2月由宾夕法尼亚大学研制成功的ENIAC是世界上第一台电子数字计算机。
“诞生了一个电子的大脑”致命缺陷:没有存储程序。
②电子技术的发展促进了电子计算机的更新换代:电子管、晶体管、集成电路、大规模及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电子计算机发展时间:➢第一代 1946-1958 电子管计算机,主要应用科学计算和军事计算➢第二代 1958-1964 晶体管计算机,主要应用于数据处理领域➢第三代 1964-1971 集成电路计算机,主要应用于可科学计算,数据处理,工业控制等领域➢第四代 1971年以来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深入到各行各业,家庭和个人开始使用计算机2.计算机的类型按计算机用途分类:通用计算机和专用计算机按计算机规模分类:巨型机、大型机、小型机、微型机、工作站、服务器、嵌入式计算机按计算机处理的数据分类:数字计算机、模拟计算机、数字模拟混合计算机3.计算机的特点及应用领域计算机是一种能按照事先存储的程序,自动、高速地进行大量数值计算和各种信息处理的现代化智能电子设备。
(含义)A.运算速度快运算速度用MIPS(百万条指令每秒)来衡量,是计算机性能的指标之一B.计算精度高应用于数值计算C.具有逻辑判断能力信息检索、图形识别D.记忆性强E.可靠性高、通用性强应用于数据处理、工业控制、辅助设计(CAD)、辅助制造(CAM)办公自动化。
应用领域:1)数值计算(主要是科学研究等数学计算问题)2)数据及事务处理(非科技方面的数据管理和计算处理)3)自动控制与人工智能(多用于航空航天领域)4)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辅助制造(CAM)、计算机辅助教学(CAI)5)通信与网络4.计算机发展趋势:巨型化、微型化、网络化、智能化1、光计算机2、生物计算机3、量子计算机5.常用的数制位权:在数制中,各位数字所表示值的大小不仅与该数字本身的大小有关,还与该数字所在的位置有关,我们称这关系为数的位权。
计算机基础∙大学计算机基础笔记∙计算机的发展经历了机械式计算机,机电式计算机和电子计算机三个阶段。
∙英国数学家巴贝奇曾设计了一种,程序控制的通用分析机。
∙第一台现代电子计算机是ABC( 阿塔纳索夫-贝瑞计算机)在1939年10月研制的∙1945年,美籍匈牙利数学家冯,洛伊曼,发表了,一个全新的存储程序式通用电子计算机设计方案,1946年他们又提出了,更为完善的设计报告,电子计算机装置,逻辑结构初探。
∙电子计算机的电子元件经历了四个阶段,分别是1946年到1953年的电子管,1954年到1963年的晶体管。
1964年到1970年的中小规模集成电路以及197年至今为止的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第一台微型计算机是,美国人爱德华罗伯茨,在1975年发明的牛郎星计算机。
∙1981年8月12号,IBM公司推出了第一台,16位个人计算机IBM PC。
∙DRAM∙是动态随机访问存储器。
ROM 只读存储器∙一九八五年六月长城0520微机,是我国大陆第一台自信研制的pc兼容微机。
∙计算机主要组成部件,是采用半导体集成电路芯片。
∙我们大致可以,将兼容理解为。
产品符合某一技术规范的特定要求两个不同厂商的产品,如果能够再同一环境下应用,我们通常说他是金融的硬件产品的价格,不好,一般可以通过驱动程序和补丁程序解决软件产品不兼容,一般通过软件,包括产品升级解决∙内存是微机的主要技术指标之一,其容量大小和性能直接影响系统运行的情况∙我们大致可以,将兼容理解为。
产品符合某一技术规范的特定要求两个不同厂商的产品,如果能够再同一环境下应用,我们通常说他是金融的硬件产品的价格,不好,一般可以通过驱动程序和补丁程序解决软件产品不兼容,一般通过软件,包括产品升级解决∙可靠性指微机的规定的工作环境下和恶劣的工作环境下稳定运行的能力∙危机的主要性能指标有以下四种1.CPU字长2.时钟频率3内存容量 4.外部设备配置∙点阵打印机的打印速度慢,噪音大,主要耗材为色带,价格便宜,激光打印机的打印速度快,噪音小,主要耗材为下一步价格贵但耐用,喷墨打印机噪音,小,打印速度次于激光打印机,主要耗材为墨盒∙市场上常见的打印机大致分为喷墨,打印机,激光打印机和,针式打印机,按打印颜色来分,打印机有单色打印机和彩色打印机,按工作方式来分,可分为击打式打印机和非击打式打印机,击打式打印机,常为针式打印机,这种打印机,正在从商务领域,但出非击打式打印机,常为喷墨打印机和激光打印机。
∙在微机系统中主要有两种类型的显示器一种是传统的CTR(阴极射线管)显示器,ctr显示器采用模拟信号显示,因此显示效果好,色彩比较靓丽,另一种显示器是LCD液晶显示器,lcd采用数字显示方式显示效果crt显示器差∙主机与外部设备之间的接口称为输入输出接口,简称为i,杠,o 接口。
∙你们,总线是危机中各种不见之间共享的意图公共数据通信线路。
∙光盘用于记录数据,光盘驱动,用于读取数据光盘的特点是记录数据,密度高,存储容量大,数据保存时间长。
∙闪存和硬盘都是以区块为单位进行数据读写的。
∙闪存具备动态,随机访问存储快速存储的优点,也具备硬盘永久存储的特性,生存,可利用现有的半导体工艺生产,缺点是读写速度将,动态,随机访问,存储器慢,而且擦写次数也有限。
∙静态随机访问存储器(SRAM)一般应用在cpu内部作为Cache(高速缓存)∙内存可分为随机访问存储器(RAM)和只读存储器(Rom) RAM又分为静态随机访问存储器(SRAM)和动态随机访问存储器(DRAM)∙内存由大量的半导体存储单元组成,每个存储单元存放1位(bit)二进制数据,八个存储单元称为一个字节,内存容量是指,存储单元中的字节数,通常与kb mb gb作为单位,其中,8bit=1byte,1024b=1kb。
∙外部存储,的采用的材料和工作原理更加多样化,因此他的,容量要求大,价格便宜,更重要的是,外全中的数据在断电后不会丢失,外城的,存储速度相对于内存要慢得多,但存储的数据很稳定,停电后数据不会,丢失。
∙根据工作原理,内存分为两类,一类是dram动态随机访问存储器,另一类是sm静态随机存储访问,这两类都是随机访问的方式,读写速度也高于其他类型的存储器,但是两类存储器断电后,都会丢失其中的数据一般,安装在计算机主板上。
∙能够直接与CPU进行数据交换的存储器,称为内存与CPU间,健杰交换数据的,存储器,称为外祖文。
∙主板质量,主板制造质量的高低,也决定了硬件系统的稳定性。
主板的主要工作主板的主要功能是传输各种电子信号部分芯片业负责完成一些外围数据∙总线是计算机中各种部件之间共享的一组,公共数据传输线路。
∙目前主要采用风冷散热方式和热管散热方式,解决cpu的发热问题。
∙CPU处理器市场只有低幼类图书,三单元1×2元,一次处理二进制数据的位数。
∙目前英特尔公司的CPU产品有酷睿至强和灵动灰系列,是,英特尔公司的主流产品,其性能高于灵动系列,是不要用于微机和笔记本微机,至强系列,主要面向于PC服务器,性能优越,价格偏高,运动系列主要用于平板危机,它的性能比酷睿第一,弹发热量小功耗低,支持,无线通信等。
∙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系统,包括硬件系统家软件系统硬件系统里面等为主即将外设,文件系统里面分为系统软件家应用软件,然而。
∙一个完整的戏,计算机系统,包括。
∙计算机硬件系统,包括cpu系统,主板系统,内存系统,显示系统,外存系统,音频系统,网络系统辅助系统等。
∙英特尔公司创始人之一的戈登摩尔,于1965年在总结,存储器芯片的增长规律时指出,微芯片,上集成的晶体管数目,每18个月翻一番。
∙等北桥芯片主要负责内存与cpu的数据交换及显示数据,与cpu 数据的交换,对主板而言,北桥芯片的好坏决定了,主板性能的高低,南桥芯片负责,数据的上传与下,送,bIOS芯片的,关系到硬件系统与软件系统的兼容性。
∙摩尔定律指出,集成电路芯片上的晶体管数目,每18个月翻一番。
∙数据传送指令,将数据在内存与cpu之间进行传送,数据处理指令,对数据进行算术逻辑或关系运算,程序控制指令,控制程序中指令的执行,无条件转移,无条件转移调用自己,在全区返回停机的,输入输出指令,用来实现,外部设备与主机之间的数据传输,其他指令,对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进行管理的。
∙指令的数量与类型有cpu决定指令,一条指令通常是由操作码和操作数量部分组成,一台计算机的所有指令的集合,称为该计算机的指令系统。
∙存储程序是冯罗伊曼设计的核心思想程序是,从解决某一事,系问题而设计的指令序列成,指令设计及调试过程,称之为程序设计。
∙使命是人们对计算机发出的,用来完成一个最基本操作的工作命令,是由计算机的硬件来执行的,在计算机中指令是采用二进制,是信息数字化更容易实现,并可以用二值,逻辑,元件来进行表示和处理,它与数据在代码形式上并无差别,都是由零和一组成的二进制代码,只是各自约定的含义不同。
∙CPU的主要工作是与内存系统或输入输出设备之间传输数据,进行算术和逻辑运算,通过逻辑判断控制程序的流向,cpu的性能高低,往往决定一台计算机性能的高低。
∙凡是能够兼容ibm为,pc的微机产品,都称为pc机,pc机。
∙计算机的发展经历了机械式计算机,机电式计算机和电子计算机三个阶段。
∙计算器,称为计算,分数,逻辑单元是计算机进行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的部件。
∙冯诺依曼结构计算机主要包括,输入设备,输出设备,存储器,控制器和运算器。
∙现在计算机的基本工作原理是由冯。
诺依曼1946年首先提出来的∙嵌入式系统的主要特征是,一类系统,内核,小二专用性强,三系统精简四五台存储。
∙嵌入式系统一般由嵌入式计算机和执行装置组成。
∙嵌入式系统是一种为特定应用而设计的,专用计算机系统,嵌入式,将微处理器设计和制造在某个设备内部的意思。
∙平板微机是微软公司02年推出的新式危机,是一种小型的,方便携带的个人计算机,最典型的是ipad。
平板飞机的应用软件专业性强∙苹果微机的外形,漂亮时尚,图像处理速度较快,但是软件与pc 微机不兼容,没有兼容机价格偏高普及率很低在我国主要用于美术设计,视频处理,出版等行业。
∙苹果微机采用基于UNIX的Mac OS X操作系统。
∙PC服务器的硬件配置一般较高,内存容量一般较大,硬盘也采用,高转速和支持热拔的scsi(小型计算机系统接口)硬盘,它采用冗余电源,pc服务器主要用于网络服务器主机,对图片和多媒体功能几乎没有要求,但对,数据处理能力和系统稳定性有很高的要求。
∙PC服务器往往采用机箱或机架等形式。
∙笔记本危机主要用于移动办公,具有短小轻薄的特点,一般具有无线通讯功能,它的软件系统与台式微机是兼容的。
∙台式微机主要用于企业办公和家庭应用,它的应用软件,最为丰富,有较好的性价比。
∙凡是能够兼容IBM PC机的飞机产品都被称为PC机,桌面微机采用英特尔和amd公司的cpu产品,这两个公司的cpu产品往往兼容英特尔公司早期的80X86系列CPU产品,因此,也将采用这两家公司CPU产品的危机,称为X86系列微机。
∙1971年11月,英特尔公司提出的MCS-4微机系统是最大的微机概念,人们将装有微处理器芯片的机器称为微机 RAM是随机存储器∙从计算机的结构和计算机的组成,都不足以对计算机的类型的进行划分。
∙计算机朝着大型化和微机化两个方向发展,大型计算机主要,作为服务器微机,主要用于客户机。
∙早期人们将计算机按照运算速度进行分类。
∙计算机的类型有,大型计算机,微机,嵌入式系统。
∙控制器主要用于控制程序和数据的输入和输出以及各个部件之间的协调问题,存储器主要功能是存放运行中的程序和数据冯诺依曼结构计算机中的存储器是内存单元,其中有成千上万个内存单元,每个单元一组二进制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