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常见的病句病因一览表
- 格式:doc
- 大小:25.50 KB
- 文档页数:9
修改病句常见的六种病因修改病句常见的六种病因:一、主谓不一致1. 原句:学生们在课堂上发表了他们的观点,老师们对他们的观点给予了肯定和鼓励。
修改后:学生们在课堂上发表了他们的观点,老师们对这些观点给予了肯定和鼓励。
2. 原句:公司的发展需要各个部门和员工共同努力,只有这样才能取得成功。
修改后:公司的发展需要各个部门和员工共同努力,只有这样才能取得成功。
二、动词时态错误1. 原句:昨天我去超市买了一些食物,结果发现忘记带钱包了。
修改后:昨天我去超市买了一些食物,结果发现忘记带钱包。
2. 原句:他们一直在努力,希望能够达到他们的目标。
修改后:他们一直在努力,希望能够达到自己的目标。
三、冗余与啰嗦1. 原句:我个人认为这个问题确实非常的重要。
修改后:我认为这个问题非常重要。
2. 原句:这个故事是关于一个男孩和他的小狗的,他们之间的友谊非常深厚。
修改后:这个故事讲述了一个男孩和他的小狗之间深厚的友谊。
四、词语使用不当1. 原句:他非常的喜欢吃辣的食物。
修改后:他非常喜欢吃辣的食物。
2. 原句:他用了很多时间来准备这个报告。
修改后:他花了很多时间来准备这个报告。
五、句子结构混乱1. 原句:工作辛苦,但是我很满意。
修改后:虽然工作辛苦,但是我很满意。
2. 原句:她喜欢看电影,也喜欢听音乐。
修改后:她既喜欢看电影,也喜欢听音乐。
六、主题一致性问题1. 原句:我喜欢旅行,因为可以学习不同的文化和结识新朋友。
修改后:我喜欢旅行,因为旅行可以让我学习不同的文化和结识新朋友。
2. 原句:他对音乐很感兴趣,因为可以表达自己的情感。
修改后:他对音乐很感兴趣,因为音乐可以帮助他表达自己的情感。
以上是常见的修改病句的六种病因及其修改方法,希望对您的写作有所帮助。
通过避免这些常见错误,可以使文章更加准确、流畅和易于理解。
同时,我们也应该不断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丰富词汇,提高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清晰度。
小学病句修改大全病句,顾名思义,就是指有毛病的句子。
修改病句就像医生给病人看病一样,首先要做出正确的判断,找出句子的毛病,然后把它改过来。
因此,修改好病句,要做到:第一,对句子的“病”要看得准;第二,对句子的“病”要“对症下药”;第三,修改后,要再读一读,看是否“康复”。
小学生常见的病句有以下几种病因:(1)滥用关联词语。
句子中出现关联词误用,滥用,残缺或不搭配等现象,表意不准确。
列如:“不但太阳离地球太远了,而且我们看上去只有一个盘子那么大。
”(2)概念不清。
主要指大概念和小概念分不清。
如:“全体师生和少先队员都参加了这次植树活动”。
(3)词语重复。
句子中所用的词语重复了,显得罗嗦,累赘,影响句子意思的表达。
如:“这是一个很好笑的笑话。
”(4)成分残缺。
即句子中缺少构成句子的基本成分,意思表达不完整,不明确。
如:“在这次辩论会上,大家很好。
”(5)词序颠倒。
一般情况下,一句话里的词序是固定的,词序变了,颠倒了位置,句子的意思就有变化,甚至造成病句。
如:“一年有四个春夏秋冬季节。
”。
(6)前后矛盾。
句子中出现了自相矛盾的现象,意思不明确。
如:“我估计他这道题一定做错了。
”。
(7)指代不明。
代词运用不当。
使句意不清楚。
如:“王新和张西并肩走着,突然,他拍了他一下,一溜烟地跑了。
”。
(8)用词不当。
由于对同义词理解不清,就容易在同义范围大小,褒贬等方面用得不当,特别是近义词,关联词用错,造成病句。
如:“我们一定要紧密勾结,互相帮助。
”(9)词语搭配不当。
至句子中某些词语在意义上不能相互搭配或者是搭配起来不合理,违反了语言习惯。
如:“我军击落敌军飞机多架和坦克多辆。
”。
(10)比喻不恰当。
如:“雨点像一个个铁球落下来,砸得房顶劈劈啪啪地响。
”。
(11)不合事理。
不合事理是指句子意思不合常理,违反常规。
如:“汽车在崎岖的山路上飞快的行驶。
”。
(12)分类不当。
分类不当是指将不属于同一属类的事物放在一起。
小学生常见病句归类一、成分残缺:句子缺少必要的成分,如主语、谓语、宾语等。
即句子不完整。
例如:1.读了《革命烈士诗二首》后,受到了深刻的教育。
2.在教室里,都在认真的听课。
3.通过这次活动,提高了同学们的环保意识。
(缺少主语)二、搭配不当:即句子的主要成份之间,附加成份和主要成份之间搭配不当。
句子中的词语搭配不符合语言习惯。
例如:1.春天的苏州是一年中最美的季节。
2.我看见了他的心思。
3.他的意见我完全同意。
(“意见”和“同意”搭配不当)三、前后矛盾。
一句话必须合乎事理不能自相矛盾。
例如:1.我的回家作业基本上全部做完了。
2.广场上到处是五颜六色的红旗。
四、语意重复:句子中表达相同意思的词语或句子重复出现。
例如:1.他个人独立地完成了这项工作。
(“独立”和“个人”重复)2.他个人独立地完成了这项工作。
(“独立”和“个人”重复)3.我一定要改正不好的缺点。
4.他经常回想过去的往事。
五、不合逻辑:句子的意思在逻辑上讲不通。
例如:1.所有的金属都是固体。
(实际上,金属在高温下可以是液体2.商店的货架上摆满了葡萄、苹果、梨和水果。
六、语序不当:句子中的词语顺序不符合语法规则。
例如:1.主语和谓语顺序颠倒:会议明天开。
----修改:明天开会议。
2.状语位置不当:他昨天去图书馆了书借。
----修改:他昨天去图书馆借书了。
3.定语和中心语顺序颠倒:一位学生的老师。
----修改:一位老师的学生。
5.修饰语和被修饰语顺序颠倒:我买了一件红色的新衣服。
----修改:我买了一件新红色衣服。
6.关联词位置不当:虽然他很努力,但是没有通过考试。
----修改:他虽然很努力,但是没有通过考试。
7.动词和宾语顺序不当:他书读了很多。
----修改:他读了很多书。
8.介词短语位置不当:对于这个问题,我有一些看法。
----修改:我对于这个问题有一些看法。
七、形容不当:病句中的“形容不当”通常指的是形容词使用不恰当,导致句子的意思不准确、不自然或者不符合语境。
病句病因归纳修改病句,指对一句有语病的句子进行修改,使其不改变原意,句子更通顺。
病句病因归纳有哪些呢?下面是店铺整理的病句病因归纳,欢迎阅读病句病因归纳1一、语序不当1.这里,昔日开阔的湖面大部分已被填平,变成了宅基地,剩下的小部分也在以10%的速度每年缩减着,令人痛心。
(全国Ⅰ卷) 解析:例1“每年”应放到“10%”前面。
二、搭配不当1近年来,我国专利申请一年比一年多,专利申请的持续快速增长,表明国内研究开发水平和社会公众专利意识在不断提高。
(全国Ⅰ卷) 解析:例1中“社会公众专利意识”与“不断提高”不能搭配,可改为“研究开发水平不断提高,社会公众专利意识不断增强”。
三、成分残缺1、济南惨案纪念钟于4月28日凌晨从广州运抵济南,至此,济南惨案纪念园的布展工作全部完成,5月3日将开门迎客。
(山东卷)2、由于对滩海地区的地质条件整体认识存在误区,导致了勘探队多次与遇到的油层擦肩而过。
(安徽卷)解析:例1,2为主语残缺,例⑴可在“5月3日”前加上“纪念园”。
例⑵“由于”、“导致了”两词可删去其中一个。
四、表意不明(歧义)1.市政府关于严禁在市区养犬和捕杀野犬、狂犬的决定得到广大市民的热烈拥护和支持。
(江西卷)2.王林呆在实验室里半个月,好像与世隔绝了,所以他回到家,强迫着自己看了十天的报纸。
(广东卷)解析:例1“严禁”的宾语是个联合结构,到底要不要捕杀野犬、狂犬呢?表意不明。
例2“看了十天的报纸”有歧义,是看了“十天报纸”,还是看了“十天的报纸”?表意不明。
五、句式杂糅1.在质量月活动中,他们围绕以提高产品质量为中心,进行了综合治理,尤其加强了对工艺流程、验收程序的监控。
(宁夏、海南卷) 解析:例1应改为“围绕提高产品质量这个中心”或“以提高产品质量为中心”。
六、不合逻辑1.人与人之间总会有不同的邂逅和相逢,正是不同的人的生活轨迹不停地相交,才编织成这大千世界纷繁的生活。
(全国Ⅰ卷3) 解析:例1“邂逅”的意思是偶然遇见,与“相逢”在语意上重复,二者不能并列,可去掉“邂逅和”。
常见的病句的病因分类1.词语搭配不当。
至句子中某些词语在意义上不能相互搭配或者是搭配起来不合理违反了语言习惯。
如:“我军击落敌军飞机多架和坦克多辆。
”。
2.指代不明。
代词运用不当。
使句意不清楚。
如:“王新和张西并肩走着突然他拍了他一下一溜烟地跑了。
”。
3.词序颠倒。
一般情况下一句话里的词序是固定的词序变了颠倒了位臵句子的意思就有变化甚至造成病句。
如:“一年有四个春夏秋冬季节。
”。
4.比喻不恰当。
如:“雨点像一个个铁球落下来砸得房顶劈劈啪啪地响。
5.词语重复。
句子中所用的词语重复了显得罗嗦累赘影响句子意思的表达。
如:“这是一个很好笑的笑话。
”(1)滥用关联词语。
句子中出现关联词误用滥用残缺或不搭配等现象表意不准确。
列如:“不但太阳离地球太远了而且我们看上去只有一个盘子那么大。
”6.概念不清。
主要指大概念和小概念分不清。
如:“全体师生和少先队员都参加了这次植树活动”。
7.成分残缺。
即句子中缺少构成句子的基本成分意思表达不完整不明确。
如:“在这次辩论会上大家很好。
”8.前后矛盾。
句子中出现了自相矛盾的现象意思不明确。
如:“我估计他这道题一定做错了。
”。
9.用词不当。
由于对同义词理解不清就容易在同义范围大小褒贬等方面用得不当特别是近义词关联词用错造成病句。
如:“我们一定要紧密勾结互相帮助。
”。
病句常见的八种病因病句,指在表达意思时出现语法错误或语义不清晰的句子。
在写作中,病句是让读者难以理解作者意图的常见问题。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病句的出现呢?接下来,我们将探讨病句常见的八种病因。
一、主谓不一致主谓不一致是导致病句出现的常见原因之一。
比如:“他们的观点有不同,都有他们的理由。
”这里的“观点有不同”与“都有他们的理由”之间的主谓不一致,造成了句子结构不完整,影响了句子的表达效果。
二、时态错误时态错误也是病句常见的病因之一。
比如:“昨天我看见他在街上玩,他告诉我他现在在忙。
”这里的“昨天我看见他在街上玩”和“他告诉我他现在在忙”之间出现了时态不一致,表达混乱。
三、逻辑混乱逻辑混乱也是导致病句出现的原因之一。
比如:“学生应当好好学习,不然就很难取得成功。
”这里的“不然”没有明确的逻辑关系,造成了句子表达不清晰。
四、成分不平衡成分不平衡也是造成病句的病因之一。
比如:“她不但热爱读书,而且努力工作。
”这里的“不但热爱读书”和“而且努力工作”之间的平衡不够,表达效果欠佳。
五、语序混乱语序混乱也是病句的常见原因之一。
比如:“她纤细的身影在阳光下优雅地晃动。
”这里的语序过于混乱,造成了句子表达不流畅。
六、词语搭配不当词语搭配不当也是导致病句出现的原因之一。
比如:“他感到很生气,冲口而出的话伤害了她的心。
”这里的“冲口而出的话”和“伤害了她的心”之间的词语搭配不当,影响了句子的准确表达。
七、标点符号错误标点符号错误也是病句的常见病因之一。
比如:“明天是周五所以我们要举行聚会。
”这里缺少了逗号,使得句子逻辑关系不清晰,难以理解。
八、语言表达不当语言表达不当也会导致病句的出现。
比如:“他们的倔强与自信让人无法拒绝。
”这里的“无法拒绝”表达不当,给人造成歧义。
综上所述,病句常见的八种病因包括主谓不一致、时态错误、逻辑混乱、成分不平衡、语序混乱、词语搭配不当、标点符号错误以及语言表达不当等。
避免这些病因的出现,可以有效提高句子表达的准确性和流畅性,使读者更容易理解作者的意图。
小学语文常见的八大病句类型修改方法及解析在小学语文学习中,病句的修改是一项重要的内容。
正确地识别和修改病句,不仅有助于提高我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还能让我们的写作更加清晰、准确。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小学语文常见的八大病句类型及其修改方法。
一、成分残缺句子里缺少了某些必要的成分,意思表达就不完整,不明确。
例如:“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开阔了眼界。
”这个句子就缺少主语,应该删去“通过”或“使”,让“这次活动”或“我们”成为主语。
再比如:“他出生在一个农民家庭里,从小就养成爱劳动。
”这句话缺少宾语,应在“爱劳动”后面加上“的习惯”。
修改成分残缺的病句,首先要仔细读句子,找出缺少的成分,然后有针对性地进行补充。
二、用词不当由于对词义理解不清,就容易在词义范围大小、褒贬等方面用得不当,特别是近义词、关联词用错,造成病句。
比如:“他做事很冷静、武断。
”“武断”是贬义词,用在这里不合适,应改为“果断”。
又如:“因为我喜欢养花,而且养了许多花。
”“因为”和“而且”搭配不当,应把“而且”改为“所以”。
遇到用词不当的病句,需要结合具体的语境,理解词语的意思,选择恰当的词语进行替换。
三、搭配不当在句子中某些词语在意义上不能相互搭配或者是搭配起来不合事理,违反了语言的习惯。
例如:“在联欢会上,我们听到悦耳的歌声和优美的舞蹈。
”“听到”与“优美的舞蹈”搭配不当,应把“和优美的舞蹈”改为“,看到了优美的舞蹈”。
再如:“我们要不断改进学习方法,增加学习效率。
”“增加”与“学习效率”搭配不当,应把“增加”改为“提高”。
修改搭配不当的病句,要注意词语之间的合理搭配,多积累一些常见的搭配组合。
四、语序不当在一般情况下,一句话里面的词序是固定的,词序变了,颠倒了位置,句子的意思就会发生变化,甚至造成病句。
比如:“语文对我很感兴趣。
”应该是“我对语文很感兴趣”。
又如:“我们要认真克服并善于发现学习上的毛病。
”应该是“我们要善于发现并认真克服学习上的毛病”。
改为: 病句十种病因及习题修改病句:结构不完整,语句不通顺,内容有毛病的句子就是病句。
1、用词不当:狮子是一种猛烈(凶猛)的动物。
无论什么人违反纪律,就(都)要受到批评。
2、搭配不当:战士们冒着雨和(踩着)泥泞继续前进。
3、成分残缺:我们要学习白求恩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 。
4、重复啰嗦:他经常一贯保持艰苦朴素的作风。
改为:他经常保持艰苦朴素的作风。
5、自相矛盾:队长笑嘻嘻的脸上露出了严肃的神情。
改为:队长的脸上露出了严肃的神情。
6、词序混乱:吴厂长介绍了许多陈师傅的先进事迹。
改为:吴厂长介绍了陈师傅的许多先 进事迹。
7、指代不明:小强和小明边走边谈,他告诉他作业已经做完了。
改为:小强和小明边走边 谈,小强告诉小明作业已经做完了。
8、分类不当:菜市场里有冬瓜、黄瓜、西瓜、苦瓜等许多新鲜蔬菜。
改为:菜市场里有冬 瓜、黄瓜、苦瓜等许多新鲜蔬菜。
9、不合事实 (互相矛盾中的一种) :平静的河面上, 一只小舟迎着狂风慢慢驶向岸边。
平静的河面上,一只小舟慢慢驶向岸边。
10、修辞错误:李小军做起数学题来像狐狸(猴子)一样精明。
习题一:一、词序颠倒。
1•语文对我特别感兴趣。
2 •我把两件新旧毛衣送给灾区的小朋友。
3 •我们进行了讨论并且听了老红军的报告。
二、用词不当,搭配不当。
1 •乌云和大雨一起从天空中倾泻下来。
2 •黄继光不但壮烈牺牲了,而且他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3.“六一”节那天,同学们穿着新艳的衣服和红领巾到学校参加庆祝活动。
三、成分残缺。
1•每个小学生都应该上课专心听讲的好习惯。
2•老师讲了孔繁森救助藏族孤儿。
3.经过普法教育,使觉悟普遍提高了。
四、指代不明。
1•老师把王虹和晓敏喊到跟前,对她说:“上课要积极发言。
”2.小丽和小华一起去上学,她在路上捡到一个钱包。
3.王晶和潘影约定,星期六下午她到她家去打羽毛球。
五、前后矛盾。
1•老师详细而又简略地解答了同学们的问题。
2•上星期日休息,我们班全体同学参加了读书活动。
小学语文:修改病句先找病因,大体上就这七种修改病句也是考试中常见的题型,对小学生来说,也是较难掌握的题型。
其实这类题也是有规律可循的,找到规律就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修改病句首先要找到病因,只有找到病因了才能知道怎么修改,常见的病句的病因有:(1)缺少成分,(2)用词不当,(3)搭配不当,(4)意思重复,(5)次序混乱,(6)前后矛盾,(7)分类不当。
常见的大体上就这七种,接下来的几天了维恩老师会把这七种病句的特点和解题方法一一整理出来分享给大家。
第一种:缺少成分。
修改病句。
(1)最近,学校开展了“争做雏鹰小标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在庆祝“六一”国际儿童节的日子里,多么幸福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全校大扫除活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题思路:我们都知道,句子的主要成分是主语、谓语、宾语,这是不能缺少的,不过现在对于小学生已经不讲这些句子成分了,怎么给学生讲呢?我给学生讲的就是主要词语,我给学生讲缩句的时候就讲到过,分清主要词语剩下三个就够了,就是剩下“谁干什么”或者“谁怎么样”(当然,这只是大多数情况,个别情况除外)。
在修改这类病句时,也可以用缩句的方法。
第一句:先把它缩句,“学校开展”后面没有了,很显然缺少了“开展什么”,这就是缺少成分,加上合适成分的就行了,那么加上什么词呢?一般来说就是“开展活动”,修改后就是“最近,学校开展了‘争做雏鹰小标兵’的活动。
”第二句:同样用缩句的方法,“多么幸福”,很显然,缺少了主语“谁”,加上表示人称的词就行了,修改后就是“在庆祝“六一”国际儿童节的日子里,我们多么幸福啊!”第三句:还用缩句,“全校活动”,很显然,缺少表示动作的词,加上就行了,修改为“全校开展大扫除活动。
常见病因病句分析表①词性误用②指代不明③搭配不当④褒贬不一⑤生造词语⑥复数词叠用①他对热忱的观众表示非常的歉意。
②小明追上小华,他约他去看电影。
③在松亭往上,路更险了。
④我和他都住在五楼,他常上窜下跳。
⑤学习光勤不奋,是不行的。
⑥群众们干劲很高。
①名词“歉意”用作形容词。
②“他”指代不明。
③“在……往上”搭配不当,“在”应改为“从”。
④“上窜下跳”是贬义词,用在此处不当。
⑤“勤奋”不能拆开。
⑥“群众”已表多数,不能再加“们”。
①成分残缺②成分搭配不当③误用虚词④语序不当⑤句式杂糅⑥成分多余⑦前后冲突⑧否定不当⑨重复堆砌⑩并列不当①我们沿着中山路大街,没有多少时间,就到体育馆了。
②妇女们插的秧,又密又齐,又快又美丽。
③对于青年的思想工作问题,已引起有关领导的关注。
④每个同学将来盼望成为有用的才。
⑤复句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单句成。
⑥饭莱都被做热了。
⑦班里同学基本都交作业了。
⑧到今日莫非还有谁否认地球不是围绕太阳转的?⑨个体户登上舞台,这可算破天荒第一回。
⑩这家小百货店出售日用品和肥皂、牙膏等。
①缺谓语,“街”后应有“走”。
②主谓错配不当。
③误用介词“对于”。
④“将来”与“盼望”次序颠倒。
⑤“包括”与“组成”两个词语不能搭配⑥“被”字多余。
⑦“基本”与“都”冲突。
⑧三个“否定”仍是否定。
⑨“破天荒”与“第一回”语意重复。
⑩“日用品”与“肥皂,牙膏”是从属关系,不能并列①关联词错用②缺少关联词③关联词搭配不当④关联词位置不对⑤分句次序不当⑥滥用关联词①尽管寒冷酷暑,我们都坚持早晨的熬炼。
②我们在各项工作中,要有冲天的干劲,要有科学的精神。
③只要常常熬炼身体,才会不断增加体质。
④我不但拥护他,而且从前反对过他的人也拥护他。
⑤长跑不但可以熬炼意志,而且可以熬炼身体。
⑥由于天要下雨,所以你出门要带伞。
①误用连词“尽管……都”。
②缺少表“递进”的关联词。
③“只要”应改为“只有”。
④“我”与“不但”应调换。
⑤两个分句的次序应颠倒。
辨析并修改病句一、语序不当不同的语序可能表达不同的意义。
语序如果不当将会使表意不明等。
语序不当主要有以下种情况:句子成份顺序不当、定语状语词序不当、主客体颠倒、分句位置不当。
1.多项定语次序不当(多项定语的一般顺序是:领属性定语、表时间或处所的短语、指称或数量短语、动词或动词性短语、形容词或形容词性短语、名词或名词性短语。
)2.多项状语次序不当(多项状语的一般顺序是:表目的或原因的介词短语、表时间或处所的名词或介宾短语、表范围程度频率的副词、表情态或方式方法的形容词或动词、表对象的介宾短语。
)3.定、状混淆位置不当例:(1)如何进行人事制度改革的问题在全校教工中热烈地引起了讨论。
(2)教师应该激发学生学习的充分的主观能动性。
4.定语、中心语位置颠倒:例:这个国家石油的生产,长期不能自给。
5.虚词位置不当(1)副词位置不当例:我们如果把这本书不认真读好,就谈不上读别的书了。
(2)关联词语位置不当例:他不能严格要求自己,能力即使再强,也不能委以重任。
6.并列成分位置不当例:任何一种文明的发展都是与其他文明碰撞、融合、交流的过程,完全封闭的环境不可能带来文明的进步,只会导致文明的衰落。
7.分句位置不当:例:为支援灾区人民,村里的人宁愿献出大米,也要自己吃玉米面。
8.主客颠倒例: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对于许多日本企业家是不陌生的。
二、搭配不当搭配不当一般包括主语和谓语搭配不当、动词和宾语搭配不当、附加成分与中心语搭配不当、主语和宾语意义上搭配不当以及前后照应错误。
1.主语和谓语搭配不当例:我觉得这个答复,和对这些问题的调查处理,都是一种不负责任的态度。
2.动词和宾语搭配不当例:《三国演义》这部小说出色地塑造了汉末刘备、关羽、张飞等人的英雄事迹。
3.主语和宾语意义上搭配不当例:我们坚信有这么一天,中国的工业和农业终会成为发达的国家。
4.动补搭配不当例:旅客过安检的时间,将从目前的10分钟缩短至1分钟,缩短了10倍。
常见病句病因1、用词不当例如:(1)他把节俭下来的钱捐给了灾区。
(2)伊朗厨师可能是不熟悉我们的炊具的用法,也许是由于心情紧张,反正是把烤羊肉没有做好。
2、搭配不当例如:(1)狂风和暴雨哗哗而下。
(2)几声鸟从幽谷中传来,打破了沉寂的环境。
(3)中学时代打下的坚实的基础知识,为他进一步自学创造了条件。
(4)秋天的北京是美丽的季节。
(5)只有恪守学术道德,就会消除学术腐败,净化学术界。
3、成分残缺例如:(1)通过学习,使我提高了认识。
(2)中国人民正在为建设一个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
(3)这个集团目前已成为拥有11个专业公司、2个研究所、3个生产厂,现有固定资产8500万元。
(4)我国鸟类工作者经过十余年的考察,已查明先后在贵州高原鸟类多达417种。
(5)新加坡的竹节虫不仅体色几乎和竹子一样,体形上在安静时完全像一根树枝。
4、成分赘余(1)我们初中学生,一般地说,我们都有自学能力。
(2)欢迎领导到我校光临指导。
(3)大家响应上级的号召,又快又好地进行施工任务,争取提前完成工程。
(4)玲玲用不干净的、没有消毒的纸擦伤口,结果伤口发炎了。
(5)他们一起收拾一番,就各自分道扬镳了。
(6)从那以后,这个原本平静的家里,不时发生使人不安的怪事出来。
5、结构混乱(1)在这次校运会上,作为代表队的我们班一定要有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为班集体争得荣誉。
(2)我们来了的消息传开了,村里的妇女、老人和孩子许多都跑来看我们。
(3)这次班会对怎样提高学习效率问题也交换了广泛的意见。
(4)一位优秀的有20年教学经验的国家队的羽毛球教练。
(5)在休息室里许多老师昨天都同他热情地交谈。
6、表意不明(1)王新和李强赛跑,经过一段激烈的竞争,他终于取得了胜利。
(2)请你代我买两张北京到西安的往返飞机票。
7、不合逻辑(1)由于今天是公园里游园活动的最后一天,因此游人寥寥无几。
(2)他是多少个死难者中幸免的一个。
(3)图书馆增添了需索文学作品,如《语文知识指南》《教师语文大全》《辞海》等。
病句的病因有哪些病句病因都有哪些修改病句,指对一句有语病的句子进行修改,使其不改变原意,句子更通顺。
病句病因都有哪些有哪些呢下面是整理的病句病因都有哪些,欢迎阅读病句病因都有哪些1(1) 成份残缺。
即句子不完整。
如:读了《革命烈士诗二首》后,受到了深刻的教育。
是谁“受到了深刻的教育“呢没说出来。
这个句子应该补上“我“或“同学们“一类词语。
(2) 搭配不当。
即句子的主要成份之间,附加成份和主要成份之间搭配不当。
如:春天的苏州是一年中最美的季节。
把这个句子简缩后就可看出,“苏州是季节“,显然不通。
只要改成苏州的春天是一年中最美丽的季节,就通顺了。
(3) 前后矛盾。
一句话必须合乎事理不能自相矛盾。
如:我的回家作业基本上全部做完了。
回家作业要么是“基本上“做完(还有少量没做),要么是“全部“做完(一点儿都没有剩下)。
又说是“基本上“,又说是“全部“显然是矛盾的,两种说法只能保留一种。
(4) 重复罗嗦。
有些句子形容词用得过多,意思重复,甚至改变了原意。
把句子多余的词语删去,句子就明白简洁了。
如:我一定要改正不好的缺点。
“缺点“当然是“不好的“,把“不好的“删去句子就简洁了。
(5) 不合逻辑。
如:商店的货架上摆满了葡萄、苹果、梨和水果。
因为“水果“包括了葡萄、苹果、梨等,不能平列一起,所以应该把“水果“删去。
(6) 词序不对。
即句子里的词语排列的先后不合适。
如:他完成了一次又一次的艰巨任务。
调整为“他一次又一次完成了艰巨任务“。
(7) 形容不当。
如:王老师讲完故事,教室里响起排山倒海的掌声。
教室里不可能出现“排山倒海“的掌声,形容不当,可改为热烈的掌声。
病句病因都有哪些21、课外活动时,操场上表现出一片生气勃勃的景色。
2、市少年宫举办了科技成绩展览会。
3、昨天,刮了一夜的大风。
4、小红在会议室里各抒己见。
5、我敢保证,这次校运动会我们可能得冠军。
6、我好久没有听到小明清脆的歌声和高兴的笑脸。
7、全校所有的师生基本上都参加了“六一”晚会。
病句的常见病因讲解修改病句,指对一句有语病的句子进行修改,使其不改变原意,句子更通顺。
病句的常见病因有哪些呢?下面是店铺整理的病句的常见病因,欢迎阅读病句的常见病因1(一)实词使用不当1、单音词和双音词选用不当。
例1:这儿的河流,流程都不太长,但水量很丰,流势很急。
例2:大坝拦挡住河水,一个人工湖形成了。
2、选错近义词。
例:雨滴和汗水混大一起,他们的衣服湿透了。
3、代词用错。
例:我们明明知道先进单位的缺点,却不认真地帮助它,反面毫无原则地掩盖它,这是不负责作的表现, (二)虚词使用不当1、用错介词(最容易用错的介词是“对”、“把”)例:谷神星这个名词,可能对我们不太熟悉。
2、用错连词。
例:你知道我也十分爱好吹笛子,而且吹得很槽。
3、助词使用不当。
助词使用不当,主要是结构助词使用不当例:他们是我们乡第一个上名牌的大学的学生。
(三)成分残缺1、缺主语。
例:通过学习,使我们提高了认识。
由于曹雪芹所处的时代和阶级的局限,不能不在他的作品中有所反映。
2、缺谓语。
例:中国人民正在努力为建设一个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
3、缺宾语。
例:北京市百货大楼从市场需要出发,不断扩大商品。
4、缺定语,这种语病较为少风,但也还是没有,例:让大学生自谋职业,让大学生们自己去开拓生活,实在是个好办法。
(四)搭配不当1、主谓搭配不当。
例1:中学则代的那些问学的愉快笑容和爽朗的歌声,至今还在我的耳边回响。
例2:我的身体、业务水平比一年前提高了许多。
2、动宾搭配不当。
例1:清明前后,xx部队派了800多人次,参加郊区植树劳动。
病句的常见病因21.____此次率团访美,受到美国朝野和广大侨胞的热烈欢迎,这不仅因为他是中国,而是他本人对中国改革开放的重大贡献。
2.参加广交会的中国公司经理们得到共识:在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能否保证产品质量,是求得生存、获取发展的关键。
3.禁止在铁路线路两则二十米以内或防护林边放牧,凡因上述行为造成铁路交通事故的,铁路运输企业不承担赔偿责任。
小学作文常见病句类型成因及对策小学作文中常见的病句类型、成因及对策如下:一、主谓不一致1.病句类型:主语与谓语在数量或性质上不匹配。
中文示例:我和我的朋友们都喜欢去公园玩。
英文示例:Me and my friends all like to play in the park.2.成因:对主语与谓语的关系理解不清,或者忽视了主语是复数还是单数。
3.对策:确保主语与谓语在数上一致,如使用“we”代替“me and myfriends”。
二、句子成分残缺1.病句类型:句子中缺少必要的成分,如主语、谓语或宾语。
中文示例:跑了很长时间,觉得很累。
英文示例:After running for a long time, feeling very tired.2.成因:表达不完整,或受到口语表达习惯的影响。
3.对策:检查句子是否完整,如有需要,添加缺失的成分。
三、用词不当1.病句类型:选用了不合适的词汇,导致意思表达不清或错误。
中文示例:他的衣服很贵重。
英文示例:His clothes are very expensive.2.成因:对词汇的含义和用法理解不够深入。
3.对策:注意词汇的准确性和恰当性,选择更贴切的词汇。
四、语序混乱1.病句类型:句子中词语或成分的位置错乱,导致意思表达不清。
中文示例:我昨天去了商场,买了一双鞋子红色的。
英文示例:I went to the mall yesterday and bought a pair of red shoes.2.成因:对句子的结构理解不够,或者受到母语表达习惯的影响。
3.对策:学习并理解句子的正确结构,注意词语和成分的排列顺序。
五、语法错误1.病句类型:句子结构不符合语法规则。
中文示例:我学习很好,但是我不想去上学。
英文示例:I study well, but I don't want to go to school.2.成因:对语法规则掌握不够扎实,或者受到口语表达的影响。
小学常见的病句病因一览表1.会唱《国际歌》了。
2.园丁认真花园。
3.小敏认真完成。
4.国庆节晚上,我俯瞰辽阔的夜空,思潮起伏。
5.张清和李辉出席了学校举行的数学竞赛。
6.四(1)班同学收集了大量废纸,称了一下,有500克重。
7.在“学雷锋,争三好”的主题队会上,同学们争先恐后地在这次队会上发言。
8.除夕之夜,月光泻在地上,大地像镀上了一层银。
9.赵萍一担任少先队中队长,就处心积虑想把工作搞好。
10.阳春三月,从地里小草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满地都是。
11.小华在“六一”前夕带上了红领巾,心里无比高兴。
【答案】1、大厅里摆满了看演出的观众。
病句类型:用词不当。
“摆满”改为“坐满”。
2、校园里生满了白的、红的、黄的等五颜六色的花。
病句类型:用词不当、语义重复。
“生满”改为“开满”;去掉“白的、红的、黄的等”。
3、我站在操场上,仔细地看着练习身体的同学们。
病句类型:用词不当。
“练习”改为“锻炼”。
4、我们班取得了竞赛第一名,大家的心里露出了胜利的喜悦。
病句类型:搭配不当。
“心里”改为“脸上”。
5、小组讨论会上,大家的发言很猛烈。
病句类型:用词不当。
“猛烈”改为“踊跃”。
6、异口同声地说:“赞成!”病句类型:成分残缺。
改为:大家异口同声地说:“赞成!”7、在老师的教育下,他明确了学习态度。
病句类型:搭配不当。
“明确”改为“端正”。
8、我爱看《小蜜蜂》、《小溪流》、《小学生学习报》等课外书。
病句类型:归类不当。
去掉“《小学生学习报》”。
9、改革开放以后,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富强。
病句类型:用词不当。
“富强”改为“富裕”。
10、春天的景色我觉得十分美丽。
病句类型:词序颠倒。
改为:我觉得春天的景色十分美丽。
11、老师要求同学们明确学习目的和学习态度。
病句类型:成分残缺。
“学习态度”前添加“端正”。
12、你必须一定要认真负责。
病句类型:语义重复。
去掉“必须”。
13、李老师上课时对我们的态度非常严格。
病句类型:搭配不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