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小学防溺水教育课件
- 格式:pptx
- 大小:8.52 MB
- 文档页数:43
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溺水事故的危害,提高安全意识。
2. 学习防溺水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增强自我保护能力。
3. 培养学生在遇到溺水情况时能够采取正确的自救和互救措施。
教学重点:1. 溺水事故的危害性。
2. 防溺水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3. 自救和互救方法。
教学难点:1. 让学生深刻认识到溺水事故的危害。
2. 掌握自救和互救的正确方法。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准备:1. 课件PPT2. 演示用的救生圈、救生衣等道具3. 相关案例视频或图片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教师展示溺水事故的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注意。
2.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溺水吗?溺水事故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哪些危害?3.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总结。
二、溺水事故的危害1. 教师讲解溺水事故的定义和特点。
2. 通过数据或案例,让学生了解溺水事故的危害性。
3. 强调溺水事故对个人、家庭和社会的影响。
三、防溺水基本知识1. 教师讲解防溺水的基本原则和注意事项。
2. 介绍如何选择安全的游泳场所。
3. 强调不私自下水游泳,不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
四、防溺水技能1. 教师演示救生圈、救生衣的正确使用方法。
2. 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3. 强调游泳时要注意的安全事项,如不盲目跳水、不潜水等。
五、自救和互救方法1. 教师讲解溺水时的自救方法,如保持冷静、呼叫救援、利用漂浮物等。
2. 学生模拟练习自救动作。
3. 教师讲解互救方法,如拨打急救电话、寻找救生工具等。
4. 学生分组练习互救动作。
六、总结与反思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2.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谈谈自己对防溺水安全的认识。
3. 教师强调安全意识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宣传防溺水知识。
七、课后作业1. 请学生回家后向家人宣传防溺水知识。
2. 请学生收集关于溺水事故的案例,下节课分享。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掌握以下知识:1. 溺水事故的危害性。
2. 防溺水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一、课件目标1. 让学生了解溺水事故的危害,提高安全意识。
2. 学习防溺水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增强自救互救能力。
3. 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遵守防溺水安全规则。
二、课件内容第一部分:溺水事故的危害1. 溺水事故的统计数据- 全球每年约有37200人因溺水死亡,其中儿童占很大比例。
- 我国每年约有5.7万人因溺水死亡,其中儿童占很大比例。
2. 溺水事故的危害- 生命安全受到威胁,甚至丧失生命。
- 身体健康受损,留下终身残疾。
- 家庭破碎,给亲人带来无尽的痛苦。
第二部分:防溺水基本知识1. 溺水的原因- 不熟悉水性。
- 不会游泳。
- 水下时间过长。
- 意外事故。
2. 防溺水的基本原则- 遵守安全规则。
- 加强安全意识。
- 学习游泳技能。
- 注意水下安全。
第三部分:防溺水技能与自救互救1. 防溺水技能- 游泳技巧:学习蛙泳、自由泳等基本游泳姿势。
- 水下憋气:练习水下憋气时间,提高自救能力。
- 水下漂浮:学习水下漂浮技巧,延长在水下的时间。
2. 自救互救方法- 自救:遇到溺水情况,要保持冷静,尽量保持呼吸顺畅,寻找漂浮物或抓住水下物体,等待救援。
- 互救:发现他人溺水时,不要盲目下水救人,可采取抛掷救生圈、竹竿等物品进行救援。
第四部分:防溺水安全规则1. 不到无安全保障的水域游泳。
2. 不私自下水游泳。
3. 不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
4. 不在无家长或教师带领的情况下游泳。
5. 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
6. 不在水中嬉戏打闹。
7. 不熟悉水性的学生不擅自下水施救。
第五部分:案例分析1. 案例一:小明在河边玩耍,不慎掉入水中,幸好有同学及时发现并施救。
2. 案例二:小红在游泳时,遇到危险,通过学习到的自救技能成功脱险。
第六部分:总结与反思1. 总结:通过学习防溺水知识,我们提高了安全意识,学会了自救互救技能,掌握了防溺水安全规则。
2. 反思: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时刻保持警惕,遵守安全规则,确保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