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我设计的服装
- 格式:ppt
- 大小:7.52 MB
- 文档页数:28
课题:我设计的服装教材分析:本课的学习不仅要求学生利用现成的材料设计服装,而且要求在制作方法上突出多样性与创新性。
在这一方面,教材里所呈现的作品具有很乏的借鉴价值。
教学目标:1、学习讨论经典服装设计作品中的造型、色彩、图案等设计元素与形式原理的有机结合,并注意其功能性。
2、尝试根据设计意图选择利用废旧媒材进行初步的服装设计和制作活动。
合理使用工具和制作方法,体验设计和制作的过程,发展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3、养成勤于观察、敏于发现、善于借鉴的行为习惯,增强以设计和工艺改善环境与生活的意识。
教学重点:选择适合的媒材及制作方法,实现与服装设计创意的有机结合。
教学难点:媒材的选择与服饰的联系,创意设计的视觉表达。
教具准备:服装设计作品欣赏多媒体课件。
学具准备:搜集服装历史资料及图片资料、铅笔、彩色水笔、各种布头、毛线、剪刀,胶水、胶带等。
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前不久,我校师生进行了一次别开生面的表演,大家想看看么?(播放课件)就是服装秀,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衣服的知识,自己动手做一做。
(板题:我设计的服装)二、欣赏、交流、学习1、课前我们小组内进行的调查,商场里的服装玲琅满目,你会因为什么而选择它?2、古时候的人穿的衣服和我们一样么?(课件欣赏)最早是遮挡身体和保暖用的,实用性是衣服最主要的功能,但在人类的历史中我们不难发现,审美需求变得越来越重要,服装不仅仅是用来遮体御寒,还要装饰美化的作用。
3、在我国服装是如此发展,世界各国也是一样,他们都有本民族最具特色的民族服饰,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播放课件)4、到了现代,全球服饰变得越来越接近,这得益于交通、通信行业的迅猛发展,那么现代服装设计时因注意哪些方面呢?看看下面一组图片来感受下吧。
5、想不想了解设计师笔下的服装设计图?(课件播放)三、思考、讨论1、看了这么多的设计稿,同学们也想试试了吧。
思考你要选择的材料。
2、老师也想给自己设计一套职业装,在做的时候要注意衣服的颜色搭配,结构的准确。
人教版美术六年级下册《第8课我设计的服装》说课稿5一. 教材分析《第8课我设计的服装》是人教版美术六年级下册的一课。
本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学习服装设计的基本知识和技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审美能力。
教材中提供了各种各样的服装设计案例,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和实践,掌握服装设计的基本方法,并能够运用这些方法设计出自己独特的服装作品。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他们对服装有着浓厚的兴趣,并且在生活中也会关注时尚潮流。
然而,学生对于专业的服装设计知识和技巧可能还不够了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生动的案例和实际操作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逐步引导他们掌握服装设计的方法。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了解服装设计的基本知识和技巧,学会使用线条、色彩、面料等元素进行服装设计。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和实践,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和审美能力,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认识到艺术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对美术学科的兴趣和自信心。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掌握服装设计的基本知识和技巧,能够独立完成一件服装设计作品。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运用创新思维进行服装设计,使设计作品具有独特性和个性。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与手段:1.讲授法:通过讲解服装设计的基本知识和技巧,让学生掌握相关概念和方法。
2.示范法:通过实际操作演示服装设计的过程,让学生直观地了解设计方法。
3.小组合作法:学生分组进行合作,相互交流和讨论,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4.评价法:通过自评、互评和他评,让学生了解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提高自我改进的能力。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一些时尚的服装图片,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出本课的主题。
2.讲解:讲解服装设计的基本知识和技巧,包括线条、色彩、面料等方面的内容。
3.示范:进行一次实际的服装设计操作演示,让学生直观地了解设计过程。
人教版美术六年级下册美术第8课
我设计的服装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服装设计;
技能目标:能用画笔表现出自己要设计的服装;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激起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教学难点:能用画笔表现出自己要设计的服装;
三、教学准备:
老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创作油画的工具和材料;
四、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服装设计吗?我们如何进行服装设计?
师: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去尝试一下吧;
师:(板书)《我设计的服装》;
二、说一说:
师:课件出示课本第14页的几幅作品的图片,请同学们认真观看后,结合课文内容说一说,这些作品有哪些特点?你的感受又是什么?
生:认真观看后,结合课文内容积极讨论;
师:巡视指导;
生:积极举手回答;
师:及时总结。
三、试一试:
师:现在请同学们根据刚才观察的情景,利用手中的画笔, 创作一幅服装设计图;
师:然后到讲台上进行作品展示;
生:认真进行创作;
师:巡视指导;
生:积极举手上台进行作品展示;
师:对同学们的作品及时进行点评;。
《我设计的服装》精品教案一、教材分析本课属于设计应用领域,本课的学习不仅要求学生利用现成材料设计服装,而且要求在制作方法上突出多样性与创新性。
在这一方面,教材里所呈现的作品具有很大的借鉴价值。
通过这一美术活动,激发学生对服装设计的乐趣,感受服装设计的视觉美,自信的参与服装表演展示活动,领悟美术在实际生活中的独特价值。
二、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服装设计的三大元素——造型、色彩、材质等简单知识。
了解衣服的装饰和设计方法,学习用多种材料装饰、设计制作花衣服。
技能:学习运用彩纸、废旧材料等多种材料来设计制作花衣服。
2.通过欣赏、观察、探究等手段,运用折、卷、撕、粘、组合、镂空等技法,设计制作花衣服。
培养学生敢于想象、宣扬个性,勇于实践的创新精神,形成设计意识,提高动手操作能力。
3.通过设计造型活动,引导学生学会关注生活中的美,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体验设计制作的乐趣。
三、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学习用多种废旧材料设计、制作衣服。
2.教学难点:利用多种材料巧妙设计有创意的衣服。
四、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1.游戏导入教师语言:老师将手中的纸剪三下,再折一折,变成了什么?板书:2.出示课题教师语言:今天我们要一起去感受设计服装。
课题:《我设计的服装》(二)讲授新课1.介绍服装的文化服装的发展及演变欣赏一组图片,了解服饰的演变及功能。
人类历史也是一部灿烂的服装史,服装使人和动物有了区别。
A.远古时代的人们穿什么材料做的服装?(树叶、动物皮毛等,配饰为天然美石、鱼骨、贝壳等)服装对他们的主要作用是护体、遮羞、御寒。
B.到了有历史记载的年代(如唐朝),人们穿什么材质的衣服?(布匹、绫罗绸缎等)再到现在的文明社会,人们穿着又有什么变化?(服装材质种类繁多,款式多姿多彩)服装的主要作用又多了一项——装饰。
教师语言:中国人称自己为“衣冠王国”。
《易书》上就这样写:“皇帝尧舜垂衣裳治天下,益取自乾坤!”是说衣服的形制是取天意而定,是神圣的!那最早出现的服装是什么样子的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欣赏图片。
第8课我设计的服装【学习领域】造型表现【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1.学习讨论经典服装设计作品中的造型、色彩、图案等设计元素与形式原理的有机结合,并注意其功能性。
2.尝试根据设计意图选择利用废旧媒材进行初步的服装设计和制作活动。
合理使用工具和制作方法,体验设计和制作的过程,发展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3.养成勤于观察,敏于发现、善于借鉴的行为习惯,增强以设计和工艺改善环境与生活的意识。
【教学重点】选择合适的媒材及制作方法,实现与服装设计创意的有机结合。
【教学难点】媒材的选择与服饰的联系,创意设计的视觉表达。
【教学准备】教师:服装样式、服装设计效果图等。
学生:卡纸、报纸、包装纸等,工具材料。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对比欣赏拓展视野课前,老师让大家搜集有关服装发展、设计方面的知识,请同学与大家一起交流。
1.服装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最早是遮挡身体和保暖用的,后来它演变成为一门艺术,不仅可以满足人们的日常需要,还装饰美化人们的生活。
2.查找了关于服装的相关资料:服装是一种身份地位的象征,一种符号,它代表个人的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因此,自古国君为政之道,服装是很重要的一项,服装制度得以完成,政治秩序也就完成了一部份。
所以,在中国传统上,服装是政治的一部份,其重要性,远超出服装在现代社会的地位。
古代的服装,依穿着场合,主要可分为:礼服、朝服、常服三类,每类又可分几种,原则是地位愈高的人,可以穿的种类愈多,可以用的颜色愈多。
引导解决问题:1.服装设计中影响外观美的主要因素是什么?2.款式设计包括哪些方面的设计?3.各方面设计时要注意些什么?4.色彩设计主要有哪几类。
二、分析技法发现方法现代服装被称为人类的第二皮肤,它代表个人的品位,不同的场合,要穿相应的服装,如:运动装、套装、工作装、校服等。
现代社会服装的功能、样式更是多姿多彩,从功能上分有礼服、职业装、学生装、休闲装、泳装等,种类有:男装、女装、童装,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一般要根据不同的场合穿相应的服装,如:开运动会或上体育课时要穿运动装;平日上学要穿有衣领或有袖的服装,以示对老师、同学的尊重;在家休息可穿家居服、休闲服;陪爸爸、妈妈参加别人的婚礼,要穿礼服,这时我们可穿中国传统的服装。
人教版美术六年级《我设计的服装》教学设计及反思人教版美术六班级《我设计的服装》教学设计及反思课时:2课时课型:综合探究教学目标:1、学问:通过争论回族服装及民族服装,能从服装的颜色、款式、材料等不同角度进行审美思索。
让同学初步了解我国古代服装和我国各民族服装的进展,培育同学喜爱祖国、爱护文化遗产的思想情感。
2、技能:了解服装设计的基本学问,通过服装设计激发创新意识。
让他们体会到亲自设计服装的乐趣。
3、情感:让同学通过练习来表达自己的共性,丰富他们的校内生活,培育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力量。
教具学具预备:课前老师让大家搜集有关服装历史、服装进展、设计资料及制作的相关服装课件、各种彩色纸、报纸、发光材料、及各种废旧材料、(废光盘、毛线、气球、塑料袋等)剪刀,铅笔、彩色水笔、胶水、双面胶带等。
教学思路:用回族服装导入引出民族服装古代服饰特点总结服装的三要素(颜色、面料、款式)再次总结消失代服装的装饰部位和手法产生设计冲动设计讲评教学重点:培育同学的创新精神和实践力量教学难点:引导同学对服装进行大胆的设计、制作。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引导阶段:(一)导入:老师身穿一身回族服饰走进教室,问同学们:今日老师的穿着和平常有什么不同。
同学:老师平常穿的职业装和休闲装,今日穿得回族服装问:老师穿的这种民族服装适合在什么场合穿?同学:平常或回族盛大的节日简洁介绍回族服饰回族服饰的主要标志在头部。
男子们都宠爱戴用白色制作的圆帽。
圆帽分两种,一种是平顶的,一种是六棱形的。
讲究的人,还在圆帽上刺上精致的图案。
回族妇女常戴盖头。
盖头也有讲究,老年妇女戴白色的,显得雪白大方;中年妇女戴黑色的,显得庄重高雅;未婚女子戴绿色的,显得清爽秀丽。
那么、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又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古国,历代的服装样式和各民族的服装真是颜色斑斓。
我国有56个民族,他们的服装文化可是我国服装百花园里的奇葩,每个民族各具特色现在我们就来观赏一下:回族、蒙古族、维吾尔族、藏族、壮族、朝鲜族、白族、彝族、傣族、高山族)现在我们来做一个小嬉戏:连线(在黑板出示7幅图片,给出相应的民族名称,请小组同学连连看。
第8课:我设计的服装课时2-3课时学习领域:综合探索教学目标:一、知识层面:激发学生对学生着装问题的兴趣,引导他们从服装的色彩、款式等多元角度进行审美思考,以提高学生的着装美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二、技能层面:让学生了解服装设计的基本原理和知识,并通过实践激发其创新意识。
三、情感层面: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加深他们对祖国传统艺术及生活的热爱。
教学重点:赏析不同类型的服装作品,运用所学的服装设计理论进行设计实践。
教学难点:在服装设计实践中,如何巧妙融合传统与民间图案,创新设计出独具特色的服装作品。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穿着传统服装作为示范,准备服装设计作品欣— 1 —赏多媒体课件,搜集少数民族的图片资料。
学生准备:搜集服装历史与图片资料,准备绘图工具(铅笔、彩色水笔等),以及制作服装所需的材料(布头、毛线、废光盘、气球或彩纸,剪刀,胶水、胶带等)。
课件内容:1.展示古代服装历史图片,让学生了解我国服装文化的历史脉络。
2.展示现代服装分类图片,引导学生分析不同服装的风格特点。
教学评价:观察学生是否积极与同伴交流服装设计构思,考察其参与度和合作能力。
评估学生设计的作品是否具有独特性和创意,检查其是否能独立完成服装效果图的绘制。
分析学生的服装作品是否巧妙利用材料特性,达到预期的视觉效果,评价其创新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教学过程:活动一:情景引入六人一组的学生端坐,为接下来的学习任务做好准备。
本环节的设计意图在于通过展示以传统图案装饰和设计的服装,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
老师将在自己的衣服上粘贴剪纸图案,并询问学生:“看看老师的衣服有何独特之处?为什么独— 2 —特?”接着,老师解释这是利用我国民间剪纸图案进行的设计,并鼓励学生思考:“你们想不想也尝试设计自己的服装?”由此引出今天的课题:“我设计的服装”。
活动二:欣赏、交流、学习1.课前,老师布置了搜集有关服装发展、设计方面知识的任务。
现在,请各小组代表上台,与大家分享所搜集的资料。
《我设计的服装》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1. 学生能够通过观察、讨论、设计实践等方式,对服装的基本概念和设计元素有更深入的理解。
2. 学生能够发挥想象力,结合个人喜好和兴趣,设计出一款独特的服装。
3. 学生能够尝试不同的材料和表现手法,增强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二、作业内容:1. 小组讨论: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服装的基本元素,如款式、颜色、图案、材料等,并分享各自对服装的看法和喜好。
2. 个人设计:每个学生根据小组讨论的结果,结合自己的兴趣和喜好,设计一款独特的服装。
可以参考网络上的图片和信息,但不得抄袭。
3. 材料准备:学生需要准备一些基本的服装材料,如布料、线、扣子、丝带等,并尝试不同的材料和表现手法,如剪裁、缝纫、编织等。
4. 作品展示:学生将设计完成的服装作品带到课堂,进行展示和交流,分享设计理念和灵感来源。
三、作业要求:1. 作业需要独立完成,不得抄袭。
2. 小组讨论时,学生需要积极参与,积极发言,表达自己的看法和创意。
3. 作品需要体现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不得过于简单或过于复杂。
4. 提交作业时,学生需要提交设计图纸和成品照片,并附上设计理念和灵感来源的说明。
四、作业评价:1. 评价标准包括创意性、实用性、美观性和材料选择等方面。
2. 评价方式包括教师评价和同学互评相结合的方式。
教师评价主要针对学生的设计和表现能力进行评价;同学互评则主要针对作品的创意性和实用性进行评价。
3. 评价结果将作为期末成绩的一部分,以鼓励学生在作业中发挥自己的创意和能力。
五、作业反馈:1. 学生提交作业后,教师将对作业进行整理和分析,了解学生的完成情况和学习效果。
2. 对于完成情况较差的学生,教师将进行个别辅导和帮助,提供改进建议和指导。
3. 对于完成情况较好的学生,教师将给予肯定和鼓励,并建议他们在后续的课程中继续发挥自己的创意和能力。
通过本次作业,学生将能够深入了解服装的基本概念和设计元素,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意能力,尝试不同的材料和表现手法,增强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六年级美术下册教案-《第8课我设计的服装》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能够了解服装的种类、设计、色彩、面料等方面知识。
2.能够通过观察、感性认识和理性思考,设计出自己喜欢的服装。
3.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和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1.了解服装设计的基础知识。
2.能够进行基础的服装设计和手工制作。
教学难点1.进行服装设计时的创意思考和表达能力。
2.手工制作的细节和注意事项。
教学准备1.PPT演示。
2.色纸、剪刀、胶水、彩笔、针线等绘画和手工材料。
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PPT演示:介绍服装设计的定义、种类、发展等相关内容。
2. 教学内容1.观察分析:老师通过图片、视频等方式让学生了解不同种类的服装和他们的特点。
2.创意思考:老师为学生提供一幅人物插画,鼓励学生通过想象、分析、判断和表达,进行自己的服装设计。
3.手工制作:学生用色纸、剪刀等材料按照设计图进行服装的手工制作。
3. 教学方法•观察和分析:通过图片、视频等方式呈现不同种类的服装,让学生进行观察和分析,进而认识到服装的基础知识和设计特点。
•创意思考:通过给学生提供人物插画,让学生进行自主思考和创意表达,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想象力。
•手工制作: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创意进行服装的手工制作,培养学生的手工制作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4. 效果展示•学生展示:让学生将自己制作的服装进行展示,让其他同学进行评价和交流。
•教师点评: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引导学生进行优化和改进。
5. 课后作业•创作练习:让学生再次进行服装设计和手工制作,练习和巩固本节课的知识和技能。
教学总结通过这节课的教学,学生们了解了服装设计的基础知识和技巧,经过创意思考和手工制作,提高了他们的动手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想象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鉴赏能力。
《我设计的服装教学》反思《我设计的服装》教学反思任桂香《我设计的服装》是小学美术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五课的内容。
主要涉及到设计和应用领域。
本课的学习目标分为三大方面:1、知识与能力:了解不同朝代服饰特点,感受中国古代服饰之美。
2、过程与方法:学习设计、制作服装,培养学生的设计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艺术及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重点是赏析服装的作品,学习设计、制作服装。
在这一节课中我主要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一、欣赏《巴黎时装周时装秀》,引出课题。
二、1、欣赏我国不同朝代的服饰。
2、欣赏现代设计师的作品。
3、欣赏环保创意时装。
4、总结设计服装的方法:剪、折、卷、贴……5、归纳服装设计的三大要素:面料、款式、颜色。
6、教师提出创作要求和提示。
创作要求:请每个小组选出一名模特,然后为他设计一款新颖别致的服装。
创作提示:(1)、你想为他设计什么样款式的服装?(2)、准备选用哪些材料,用什么方法来制作?7、小组交流构思创意。
说一说各小组的设计方案。
三、学生设计制作。
四、展示评价。
1、DIY服装秀2、学生互相评价,交流自己的看法。
教师评价,并推选出“最佳造型奖”、“最佳创意奖”、“最佳团队奖”、“绚丽夺目奖”。
通过执教实践,学生们课堂活跃、勇于参与让我振奋,他们的创造力让我惊喜,我在以下几个方面做了努力:1、创新题材,打破了以往以技能为主的学习形式,让学生了解我国服装艺术的发展,使服装艺术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从中挖掘出服装艺术的文化内涵。
2、充分利用多媒体,将课件尽量做到图片质量高、具有视觉冲击力。
3、课前准备充分(为此我上网查阅了大量的资料),课件的制作,材料的积累,教学过程等都有了充分的准备。
4、课前注意创设情境,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5、改变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尽量引导学生自主思考探索,注意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6、教学中并不做完整的示范,给学生留有思考与创新的空间。
7、作业展评方式要新颖,符合新课改精神,容易调动学生参与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