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测量工作流程图
- 格式:xlsx
- 大小:12.51 KB
- 文档页数:1
工程施工管理流程图1.1 施工管理阶段流程图
2.1工程施工(质量、进度、成本、安全)控制动态图
3.1 工程质量保证体系工作流程图
4.1
5.1 工程质量控制程序
1)单位工程质量控制基本程序(图5-1)2)开工基本程序(图5-2)
3)分包单位资格审查基本和序(图5-3)
4)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审批基本程序(图5-4)
不同意修
改后再报
5)工程测量放线签认基本程序(图5-5)
6)工程材料、构配件和设备质量控制基本程序(图5-6)
7)工程预检、隐检,检验批、分项、分部工程签认基本程序(图5-7)8)工程质量问题及工程质量事故处理基本程序(图5-8)
9)单位工程验收基本程序(图5-9)
10)工程项目保修阶段验收基本程序(图5-10)
6.1 工程进度控制程序(图3-1)
7.1 工程成本控制程序
1)工程款支付基本程序(图7-1)2)竣工结算控制的程序(图7-2)
8.1 合同管理的程序
1)工程变更管理的基本程序(图8-1)2)工误延期管理的基本程序(图8-2)
3)工程洽商控制及签认的基本程序(图8-3) 4)费用索赔管理的基本程序(图8-4)
5)合同争议调理的基本程序(图8-5) 6)违约处理的基本程序(图8-6)
7)工程暂停及复工管理的基本程序(图8-7)。
项目施工控制测量的作业流程控制测量贯串于项目建设的全过程,一般分为三个阶段:勘察设计阶段的控制测量,工程施工阶段的控制测量、交付运营后的控制测量。
工程施工过程的控制测量流程如下所述。
1、交接桩施工单位中标后,建设单位会迅速组织设计、监理、施工单位进行现场交接桩。
这期间施工单位作为接桩单位,需注意以下要点:1.1要向设计院了解清楚接桩类型,平面、高程控制网桩点的等级、坐标高程系统,全标段和相邻标段搭接桩点总数量,按交桩资料逐一接桩。
交接桩时让尽量多的技术人员参与,以便复测、加密时能提前熟悉线路、点位。
1.2接桩时逐点查看桩点有无丢失、松动、标志完好,并用红色布条作出醒目的标志,做好点之记,记录好桩点的位置、地形。
如有缺失、松动、破坏,可要求设计院补测。
1.3接桩后及时保护,容易遭到破坏的桩点要做醒目的标志防护起来。
1.4看懂交桩资料,明确控制网等级、坐标系统、投影面高度。
控制点,平曲线、竖曲线,逐桩坐标完整。
特别是控制网等级和坐标系,平曲线与建筑物轴线的关系,如线路中线与桥墩、桥梁中线,线路中线与隧道中线的关系。
1.5如实签署《交接桩纪要》,并妥善保存好。
2. 交接桩复测2.1 交接桩复测的必要性交接桩复测是正式开工前必需的完成的一项工作,是开工报告里的一项重要内容。
从设计院埋桩、定测至项目开工一般要经历较长的时间,此期间由于各种原因可能造成桩点破坏、位移、下沉,同时也为了避免设计院交桩错误或施工时用错桩点,确保不因设计桩点而发生任何差错,做到万无一失,施工前需对设计院移交的全部控制桩点、水准点进行复测。
2.2 制定交接桩复测方案一般来说,交接桩复测工作时间非常紧迫,特别是工程刚上场,现场布置、便道选线、征地拆迁等都离不开测量工作,而上场后测量的主要精力应放到交接桩复测和控制网加密的工作上面。
这些工作,需要我们测量主管在人员、时间等方面进行统筹安排。
交接桩复测方案的制定从总体上要把握的原则就是按设计院布网的方式、方法,同网型、等精度复测,复测值与设计值较差在规范限差之内时,采用设计值,局部大型结构物如隧道桥梁需高精度控制网时,可建立独立网,局部可改变设计值。
控制测量指导方案(一)施工控制测量工艺流程图(二)施工控制测量方法及要求本作业指导书是针对施工控制测量的特点和作业需要编写的,服务范围是二等以下施工平面控制网、平高控制网、高程控制网的建立和控制点加密。
使用本指导书进行测量作业,应遵守《国家三角测量规范》、《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测量规范》等规程规范。
如业主有特殊要求的,按业主要求执行。
一、准备工作1.收集资料1.1广泛收集测区及其附近已有的控制测量成果和地形图资料。
(1)控制测量资料包括成果表、点之记、展点图、路线图、计算说明和技术总结等。
收集资料时要查明施测年代、作业单位、依据规范、平高系统、施测等级和成果的精度评定。
成果精度指三角网的高程、测角、点位、最弱边、相对点位中误差;水准路线中每公里偶然中误差和水准点的高程中误差等。
(2)收集的地形图资料包括测区范围内及周边地区各种比例尺地形图和专业用图,主要查明地图的比例尺、施测年代、作业单位、依据规范、坐标系统、高程系统和成图质量等。
(3)如果收集到的控制资料的坐标系统、高程系统不一致,则应收集、整理这些不同系统间的换算关系。
1.2收集合同文件、工程设计文件、业主(监理)文件中有关测量专业的技术要求和规定。
1.3准备相应的规范:《国家三角测量规范》、《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GPS测量规范》、《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测量规范》。
1.4了解测区的行政划分、社会治安、交通运输、物资供应、风俗习惯、气象、地质情况。
例如了解冻土深度,用以考虑埋石深度;最大风力,以考虑觇标的结构;雾季、雨季和风季的起止时间,封冻和解冻时间,以确定适宜的作业月份。
2.现场踏勘携带收集到的测区地形图、控制展点图、点之记等资料到现场踏勘。
踏勘主要了解以下内容:2.1原有的三角点、导线点、水准点、GPS点的位置,了解觇标、标石和标志的现状,其造标埋石的质量,以便决定有无利用价值。
业 主 提 供总承包施工单位监理工程师审批监理工程师查验总承包施工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工程师查验接下页建筑工程施工测量工序流程图一、施工测量前期准备规划总 平面图单位工程 施工图三 者 (合 一) 统 一转发规划部门(灰测绘单位 成果资料人员上岗证、仪器检定 证实测方案B2-1(编制、审核、审 方案批)不同意线)验线合格通知单业主现场交桩(规划验线合格)测 绘单位实测单位工程楼座桩依据一、 二、工程定位测同 意注:B2-1(A1监)工程技术文件报审表量工程定位桩、外控 (高程、平面)网、 桩位保护标识工程定位测量成果资料1、 B2-2 施工测量放线报验表2、 C3-1 工程定位测量记录资料规程 测量规程工程定位测量 成果资料不同意3、 测绘成果查验记录4、 平面定位复测记录5、 高程查验引测记录6、 平面定位控制桩布置图7、 原始地面方格网标高(视合同)8、 测绘成果(平面、高程)单三、土方施工前测量工同 意作技术组 土方开挖图(编制、审核、审批)外控桩 现场放的降水井位、桩位、基坑上口线B2-1 降水、护坡、基坑 B2-2 井位、桩位、上口线 不同意同意注:B2-2(A2 监)施工测量放线报验表监理工程师查验施工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工程师查验接下页高程意四、土方施工测监理同意注:C5-4交接检查记录量若土方开挖、降水、护坡桩为分包方施工则需进行交接C5-4测坑上、桩头位移观测点实测坑上护坡桩桩头预留位移观测点位移量位移基准点抄基坑立壁上留点(腰桩)距基坑底整米数标高值或高程点交——移交单位接——接收单位见证-总包或监理单位位移观测成果资料:①B2-2②位移观测成果基础依据高程引测记录:三个外控桩腰桩按±0.00负整米数值投测主控轴线基坑下口线、集水坑、电梯井位置线及坑底、集水坑、电梯井底高程①B2-2②高程引测记录五、垫层施工测量实测坑底高程地基验槽测量记录:(C5-5)附件①B2-2②坑底下口线平面图③坑底、集水坑底、电梯井坑底高程不同意同意注:C5-5地基验槽检查记录(工程技术用表)投测主控轴线外控桩腰桩(高程)基础垫层施工前:垫层外轮廓边线,集水坑,电梯井上、下边线及标高桩;基础垫层上:基础底外轮廓线、集水坑、电梯井、垫层标高、基槽断面尺寸和坡度测10.0×10.0m梅花状垫层标高桩垫层上(基槽验线)测量成果资料:①B2-2;②C3-2;③平面自检(交接检)记录(自存);④垫层上实测不同(自存)同意注:C3-2基槽验线记录监理工程师查验总承包施工单位总承包施工单位 监理工程师查验接下页监理同意六、防水保护层施工测量腰桩 (高程点)外控桩腰桩 (高程点)防水卷材上做 3.0m ×3.0m 踏饼(标高)投测主控轴线基础板底线:(主体生根线) 墙、柱轴线、边线、梁边线、集 水坑、电梯井上、下口边线、基 础外边线(视情况)基础板底测量成果资料1、 B2-22、 C3-33、 C3-44、 标高复测记录 (自存)实测防水保护层上高程 抄测基础顶标高线资料规程 测量规程基础板底测量成果资料不同意 同 意七、基础(楼层)面施工测量投测主控轴线5、 保护层上实测高程6、 平面自检(交接检)记录(自存) 注:C3-3 楼层平面放线记录 C3-4 楼层标高抄测记录外控桩高程点基础(楼层)砼面:墙、柱轴线、 边线,借线,门窗洞口线(垂直度 偏差),集水坑、电梯井、设备线实测砼板面高 程基础(楼层)砼面测量成果资料: ①B2-2; ②C3-3③平面自检(交接检)记录(自存)④基础(楼层)砼面实测高程(自 存) 不同意提醒业主,配合测 绘单位首层规划验线首层规划验线成果 单与工程规划位置、 尺寸不符找原因向 业主汇报 首层规划验线 成果单与工程 规划位置、尺 寸一致同 意监理工程师查验总承包施工单位总承包施工单位监理工程师查验同意使用八、楼层(墙、柱)标高(建筑+0.500m 或+1.000m )线抄测引测三个标高点高程点 三个抄测楼层墙、柱:建筑标 高+0.500m 或+1.000m 线楼层标高抄测成果资料: ①B2-2; ②C3-4; ③标高复测记录(自存)不同意同 意九、建筑物垂直度、标高总高测量记录(结构完及竣工)阳角屋顶同点首层基准点首层高程点① 阳角屋顶双向垂直度偏差值 ② 外檐屋顶距散水顶面高度外檐屋顶高度建筑物垂直度、标高总高测量成 果资料(结构完工及竣工) ①B2-2; ②C3-5不同意提醒业主,配合测 绘单位竣工规划验 收竣工规划验收成果 单与工程规划位置、 尺寸不符找原因向 业主汇报竣工规划验收成 果单与工程规划 位置、尺寸一致。
海堤工程施工测量方案1.施工测量流程图施工准备→控制点移交复核→测设控制网→控制网报验及复核→施工控制→施工复核2.施工基线、水准点布设首先对业主提供的测量范围内有关施工基线和控制基点基本数据进行校核,在规定时限内将校核结果经书面形式报告监理工程师。
根据业主和监理工程师提供的最终正式的三角网点和水准网点资料,按照一级导线、四等高程测量标准引测施工基线及水准点。
全部测量数据和放样参数经监理工程师批准,同时提供所需的辅助测量人员和测量仪器,在监理工程师的监督下,对照测量,准确无误后才投入使用。
施工中加强对控制点的保护,以保证控制点不被破坏,并定期校核。
施工基线主要采用全站仪进行测设。
采用轴线网测量的方法建立平面控制系统,以业主提供的最终正式的三角网点为基准点,基线点墩布置在地基稳定且不受交通影响的地方。
以业主和监理工程师提供的水准点为基准,将标高引至基线点墩上,经复核和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后,作为施工现场使用的基准高程。
3.海上定位定位测量方法采用动态实时差分GPS(RTK)技术,现用Trimble5700,该型号GPS以其全天候、高效率工作性能,和准确、可靠的工作精度等优点,在我公司水工施工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完全可以满足该工程的海上施工的定位规范要求。
Trimble5700 静态定位精度:5mm+1ppm,动态定位(实时差分定位RTK) 10mm+1ppm。
而且该GPS随机软件可以随时准确进行84坐标、54坐标、当地坐标以及施工坐标的相互转换。
动态实时差分GPS定位方法:在岸上设立永久性基准站,每艘定位船上安装两台Trimble5700移动站,利用Trimble海测成图软件HYDRO Pro或中海达仪器公司的《海洋成图软件》对定位船进行实时动态定位。
假设基准站距移动站20Km,则定位精度为10mm+20Km×1ppm=30mm,最大误差不超过50mm,完全可以满足施工规范要求。
在施工过程中,依据施工图,预先在微机上设制好施工区域,抛石堤、排水板、土工布等的平面位置图,(用不同线条形式来表示轴线、坡肩、坡脚等)。
101节施工准备阶段流程图102节施工准备阶段的主要监理工作内容201节原始地面表土清理施工工序质量检验控制流程图工序检查项目检测用表203节填土路堤施工工序质量检验控制流程图工序检查项目检测用表204节填石路堤施工工序质量检验控制流程图工序检查项目检测用表205节土方路堑开挖施工工序质量检验控制流程图工序检查项目检测用表206节石方路堑开挖施工工序质量检验控制流程图工序检查项目检测用表208节袋装砂井施工工序质量检验控制流程图工序检查项目检测用表210节碎石桩施工工序质量检验控制流程图工序检查项目检测用表212节砂砾垫层施工工序质量检验控制流程图工序检查项目检测用表213节浅层换填施工工序质量检验控制流程图工序检查项目检测用表214节预压路堤施工工序质量检验控制流程图工序检查项目检测用表215节加筋路堤施工工序质量检验控制流程图工序检查项目检测用表303节填隙砾石(矿渣)基层和底基层施工工序质量检验控制流程图工序检查项目检测用表304节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和底基层施工工序质量检验控制流程图工序检查项目检测用表305节水泥土基层底基层施工工序质量检验控制流程图工序检查项目检测用表306节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工序质量检验控制流程图工序检查项目检测用表310节土路肩施工工序质量控制流程图工序检查项目检测用表311节路缘石铺设施工工序质量控制流程图工序检查项目检测用表工序检查项目检测用表工序检查项目检测用表403节承台细梁工程工序质量检验控制流程图工序检查项目检测用表404节墩柱、墩身工程工序质量检验控制流程图工序检查项目检测用表405节墩、台盖帽工程工序质量检验控制流程图工序检查项目检测用表407节先张法预制梁施工工序质量检验控制流程图工序检查项目检测用表410节悬臂浇筑法箱梁施工工序质量检验控制流程图悬臂浇筑施工顺序:0#块(起步块)浇筑→两侧平衡对称块(悬臂挂篮)浇筑→合拢段浇筑,监理流程也分三部分。
路基施工程序流程图1、摊铺平整:采用推土机和平地机平整。
层面平整,中间稍高,做成2~4%的横向排水坡,以保证路基在施工过程中排水畅通。
填土宽度每侧可超填20~30cm,待以后刷坡时将超填部分切除。
2、洒水或晾晒:填料含水量控制在最佳含水量2%限值范围内,超出时应洒水或晾晒,洒水用洒水车喷洒,自然晾晒。
3、碾压:碾压机械采用震动或压路机,当填料含水量在试验界限范围之内,压实工作才能进行。
碾压应从低处向高处碾压,前后两次轮迹重叠20~30cm,压实时应不断地进行平整,以保证均匀一致的平整度,碾压遍数根据试验来确定,根据填料的种类和粒径情况选择最适宜的碾压遍数与碾压速度。
4、检测:本标段拟采用三级检测制。
施工队自检、项目经理部检查、监理工程师检查三级形式。
检测内容包括压实设备类型的选择,最佳组合方式,碾压遍数与碾压速度。
每层填料的松铺厚度,材料含水量和压实度等。
路面底基层施工工艺框图1、测量待施工石灰土的基底高程,清除土路基上的垃圾、有机物及草皮等。
然后进行填前碾压,使其密实度达到规定要求,并开挖临时排水沟,以保证工作面不集水。
2、用自卸汽车运载符合标准的粘土按梅花形间距卸土,再用推土机和平地机按测定的标高将土整平,用压路机稳压一遍后检测布土量,有出入,应增加或刮除。
3、在布好的土层上用白灰划出方格灰线,计算出每个方格的石灰用量,用数量及松铺厚度双向控制石灰用量,布灰由人工进行,一定要均匀。
4、拌和机从边向中间依次翻拌,拌和次数不少于两遍,先从拌和段起点边线向内逐次耕到中心,从中心向外逐次绞耕到两侧边线,如此反复两遍,每次拌和重叠翻拌三分之一,翻拌时设专人跟随拌和机随时检查拌和深度,配合操作员调整拌和深度。
5、在灰土整形约50M时即可开始碾压,用8T碾稳压必须重轮在前,自路边向路中央匀速碾压。
6、碾压时用12T以上压路机,自路边开始向路中心碾压4~6遍,压实度即可达到或接近要求,否则尽快补充,灰土整理后应及时碾压,当天碾压成型。
工作流程1、办公室接收上级承揽的工程项目,填写工作任务单并下发到外业部主管部门。
2、外业主管部门根据工作任务单合理安排相应工作到各外业组长。
3、外业组长接收工作任务单后,首先搜集查找相关资料,然后按照工作任务单要求积极组织生产。
4、各外业组长负具体责现场工作,每项工作完成必须经甲方签字确认,无甲方人员时,公司外业主管签字认定;外业组长负责编写详细的施工日志,要求填写内容与工作任务单内容一致。
5、外业结束后,交由外业主管,检查验收后签字认定,并经内业主管认定签字进行工程的确认。
6、内业主管认定后,交由办公室认定签字,安排绘图与编写技术报告工作。
(房产由内业主管与房产管理共同签字)。
7、图纸及报告生成后,经主管审批后交于办公室。
8、办公室收到最终签证单后,填写工程量统计表及合同工作范围,出工程结算单。
9、办公室负责最终的报告装订、盖章,并经公司领导同意后联系甲方交付报告,同时管理各种文件、单据的存档及扫描等工作。
外业工作细则1、外业工作管理人员要仔细阅读工作任务单内容,理解工程要求及目的,合理安排具体工作。
2、地形测量前必须确定控制系统,测图范围及测图比例尺。
3、出外业前必须仔细检查本次工程需要仪器设备的完好率,电池是否有电,各种连接线齐全,三角架、跟踪杆完好;确认交通工具的安全性能。
4、外业组长负责工程现场与甲方联系及具体工作安排,确保每项工作安全顺利快速的完成。
5、外业组长现场负责外业工作人员的安全,仪器设备的安全使用,交通工具的安全等。
6、工程放样工作必须提前与甲方联系,确认外业工作时间。
7、按甲方要求的控制系统进行实地放线。
8、进入工地放线,必须遵守建设工程的安全规范与工地的具体安全要求,劳保用品穿戴整齐规范,提高安全意识,加强自我保护。
9、放线完成需现场填写放线工作任务单,经甲方负责人签字确认完成工作量。
10、放线工作任务单必须及时交回公司管理部门。
11、放线前必须检查所需物品是否齐全,如油漆、锤子、木桩、控制点钉子等,如果甲方特殊需要撒灰线要携带白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