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
- 格式:doc
- 大小:42.50 KB
- 文档页数:3
浅谈医院扩建施工期间对环境的影响分析及环保措施前言改善人民的就医条件,提高医疗服务水平,为地区经济建设服务是每家医院的创建核心。
因此,根据医院的经营规模现状,对院区进行相应的扩建也是医院发展的必经之路。
医院扩建虽然对提高就医环境和医疗水平有很大帮助,但在扩建施工过程中对环境所造成的影响也不容忽视。
为科学、客观地评价项目建成后对环境所造成的影响,按照建设项目管理程序的规定,扩建项目必须进行环境影响评价,从环保角度认证建设项目的可行性。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是我国进行环境管理的主要措施之一,是强化环境管理的主要手段。
对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其主要目的在于:通过环境影响评价,了解项目所在环境质量现状;针对项目特点和污染源特征,评价项目的建设和运营可能对周围环境造成的影响程度及范围;评价项目的环保设施和污染防治措施的技术、经济可行性;根据项目环境影响结果提出环境保护对策和污染物排放问题控制指标;完善项目的环境管理制度和环境监测制度,使项目所在区域的环境质量得到有效的保护;为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进行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以下就某医院分院(以下简称A医院)扩建项目的实际情况对本文进行阐述。
1.医院现状简介A医院始建于2003年,该院总占地面积约50亩,建筑面积15000平方米,固定资产近6000万元,开设病床150张,在职职工120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110人。
在卫生技术人员中,主任医师11人,副主任医师30人,主治医师29人,护理人员40人。
医院设有内、外、儿、妇等基础科室,骨科、脑系内外科、重症监护、传染科等专科,已发展成为集治疗、预防、科研、教学为一体的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
由于院区容量狭小,患者“住院难”;同时门诊部、住院部接纳能力不能满足目前的就诊需求;院区内的人流、车流也过于拥挤。
故决定对院区在原址内进行扩建,扩建后病床数可达到1273张,日接待门诊量可达3000人次,计划总建筑面积120000平方米,总投资约2.6亿元人民币。
1本项目在建设期会对当地社会环境带来一些负面影响,为了保护环境,避免和减轻不利影响,本评价特提出缓解和补偿措施方案,充分发挥项目建设带来的正面社会影响。
本项目建设施工期环境可能产生的影响主要有:施工弃土;施工引起的扬尘;施工机械及运输车辆排放的废气;施工机械的冲洗废水;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施工泥浆水及建造垃圾;施工机械噪声及振动;建材运输对交通的影响。
施工期的主要污染源及污染物见表1- 1。
虽然施工期产生的这些影响是局部的,短期的,随着施工的结束这些影响也将消失,但施工的文明程度体现了一个城市的精神,物质文明和现代化程度。
表1—1 项目建设施工期主要污染源和污染物建造施工阶段主要污染源主要污染物围场、平整土地生活垃圾、施工垃圾尘、噪声、阶段推土机、铲车、运输卡车NOx 、CO、HC 挖土、基础施工裸露地面、土方堆场、土方装卸过程、尘、噪声、污水、阶段道路扬尘、建材堆场等NOx 、CO、HC厂房构筑阶段建材堆场、建材装卸过程、车辆行驶道路扬尘等运输卡车尘、噪声、N O x、C O、HC建造物内外装饰锯木机尘、噪声设备安装阶段风镐、冲击钻等施工现场污水主要来源于:·混凝土工程采用浇筑,施工时产生的泥浆污水;·露天堆放建造垃圾和弃土,在雨天受雨水冲洗产生的污水·施工期因挖土、混凝土搅拌等使用机械设备,该设备和维修中可能发生渗油、渗漏或者通过雨水冲刷而产生的污水;·工地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
建设期的施工排水其中主要含混凝土块、石子、泥沙等形成的泥浆水以及工地雨水承接雨水形成的地面径流。
施工泥浆水和工地雨水若不经处理,直接排入城市下水道将造成下水道阻塞,使区域排水不畅,造成阴沟水上翻和地面积水,严重时影响区域环境和城市交通等。
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污水,主要指暂时食堂、厕所等产生的生活污水.食堂废水中含有大量的动植物油和有机污染物,厕所污水中除含有大量氨氮外还含有大量的有机污染物和细菌。
一、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1、大气环境影响分析(1)施工扬尘工程施工期间,运输车辆行驶、施工垃圾的清理及堆放、人来车往、堆料场装卸材料等均可能产生扬尘。
其产生量在有风旱季晴天多于无风雨季,动态施工多于静态作业。
施工场地的扬尘主要是由运输车辆行驶产生,约占扬尘总量的60%,与道路路面及车辆行驶速度有关,限制车辆行驶速度和保持路面清洁是减少汽车扬尘产生量的有效手段。
洒水是抑制扬尘产生的简洁有效的方法,若施工期对路面每天洒水4~5次,可使扬尘减少70%左右,对施工场地实施洒水,可有效控制施工扬尘产生量,TSP污染范围将缩小至20~50m范围内。
施工扬尘的另一种重要产生方式是建筑材料的露天堆放和搅拌作业,这类扬尘的主要特点是受作业时风速大小的影响显著。
因此,禁止大风天气作业及避免露天堆放是抑制这类扬尘的有效途径。
本项目施工期严格按照《成都市建设施工现场管理条例》(成人发〔2016〕38号)和《成都市空气质量达标规划(2018-2027年)》(成府函〔2018〕120号)进行施工有关要求施工,采取封闭施工现场、地面硬化、推行绿色施工和装配式建筑施工方式、定期对地面洒水、设置喷淋、冲洗等防尘降尘设施;采取密闭运输,禁止风天渣土作业,建筑垃圾应及时清运等一系列措施后,可大大减少施工扬尘对环境空气的影响。
为进一步加大扬尘的污染防治力度,建设单位进一步落实以下施工要求:①风速四级以上易产生扬尘时,暂时停止土方开挖,及其他易产生扬尘的作业。
②施工场地不得设置搅拌机或人工搅拌,有效避免了扬尘的产生。
③施工期间严禁抛撒建筑垃圾,建筑垃圾应及时清运并在指定的垃圾处置场处置,不能及时清运的,在施工工地设置临时垃圾堆放场地进行保存。
④施工场地运输车辆驶出前使用冲洗设施冲洗轮胎,防止携带泥土驶出施工现场。
⑤运输沙、石、水泥、土方、垃圾等易产生扬尘物质的车辆,采取封闭运输作业,严禁撒漏。
同时,施工单位必需严格按照《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灰霾污染防治的通知》(川办发〔2013〕32号)和《四川省灰霾污染防治办法》中的相关要求加强施工场地扬尘的控制,全面督查建筑工地现场管理“六必须”、“六不准”的执行情况,即:必须打围作业、必须硬化道路、必须设置冲洗设施、必须湿法作业、必须配齐保洁人员、必须定时清扫施工现场;不准车辆带泥出门,不准运渣车辆冒顶装载、不准高空抛撒建渣、不准现场搅拌混凝土、不准场地积水、不准现场焚烧废弃物。
工程施工工作背景分析一、施工环境的分析1. 施工地点的位置和环境:施工地点的位置与周围环境直接相关,要考虑到其对施工的影响。
比如,施工地点是否容易交通,是否容易取得供给,周围环境是否有污染源等因素。
2. 地形和地质条件:地形和地质条件对施工的影响很大。
比如,在山区施工和平原施工的难度就会有很大不同。
3. 天气:天气会对施工进程产生直接的影响。
比如,下雨天施工会受到很大的阻碍,而炎热的天气也会给施工带来不便。
4. 周边环境:周边环境包括周边建筑物、人口密集程度等。
这些因素会影响施工过程中的安全和效率。
二、工程特点的分析1. 工程规模和施工要求:工程规模和施工要求是施工的基本特点。
比如,大型工程需要更多的人力和物力投入,施工难度和施工周期也会相应增加。
2. 工程类型和工程难度:工程类型包括住宅建筑、商业建筑、公共建筑等,每种工程类型都有其特定的施工要求和难度。
3. 材料和设备要求:不同的工程需要使用不同的材料和设备,这些材料和设备对施工的质量和进度也会有很大的影响。
4. 施工时间和施工周期:施工时间和施工周期是对工程进度的要求,也是衡量施工效率的重要指标。
三、施工条件的分析1. 人力资源:人力资源是施工的基础。
有足够的合格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对于保证施工进度和质量至关重要。
2. 物资供给:物资供给对施工的顺利进行至关重要。
是否有足够的材料和设备可以直接影响施工的进程。
3. 技术水平:施工中需要使用的技术水平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不同的工程需要不同的技术水平支持,技术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施工的质量。
4. 资金投入:资金是支持施工的重要保障。
有充足的资金投入可以保证施工的正常进行,否则将会影响到施工的质量和进度。
综上所述,工程施工的背景分析是施工前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
只有充分了解施工环境、工程特点和施工条件,才能有针对性地制定施工计划和施工方案,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最终实现工程的高质量、高效率完成。
高标准农田项目施工环境影响及对策一、水污染问题及对策分析该项目施工期间水污染源主要为施工的冲洗废水及施工人员的少量生活污水。
施工过程中石料等建材的冲洗废水是间歇排放,废水量不稳定。
若不采取措施,将会造成施工现场污水横流,对周围环境造成一定影响。
为此,施工时,要注意文明施工,尽可能减少冲洗用水和排水,在施工现场建冲洗水沉淀池,收集施工废水,废水经沉淀后,重复用于施工用水,既可节约水资源,又可减轻对周围地表水环境的污染。
二、环境空气污染问题及对策分析本工程施工期的大气污染源主要为施工场地裸露的地表在晴天大风气象条件下,容易形成风蚀扬尘,其产生量与风力、表土含水率等因素有关。
另外,施工人员临时生活炉灶排放的烟气,建筑材料运输和装卸产生的扬尘,土方运输时车辆行驶产生的扬尘,建筑材料堆场产生的风蚀扬尘,混凝土搅拌产生的水泥粉尘等。
其影响程度和范围均有限,而且是短期的局部影响。
为预防和减轻施工扬尘对周期环境空气的不利影响,在工程初期“三通一平”后,即应根据建设方案对各污染源和扬尘点,采取以下防治措施。
进场道路应适时洒水抑制扬尘,防止和减轻道路扬尘对环境的影响;对易产生粉尘的散装物料运输车,根据物料的具体形状采取密封或围护措施,防止散装物料在运输过程中洒落引起扬尘污染。
对散装物料应设置简易料棚,易避免露天堆放造成风蚀扬尘,装卸物料时应尽量降低高度以减少冲击扬尘污染。
为减轻施工现场生活炉灶排放的烟气对大气环境造成的影响,施工的临时生活炉灶尽可能使用液化石油气作为燃料,或就近在附近企业职工食堂就餐。
三、生活垃圾的影响及对策工程施工时,施工人员的食宿将会安排在工作区域内。
这些临时住宿地的水、电以及生活废弃物若不做出妥善的安排,则会严重影响工程建设地区的卫生环境,尤其是在夏天,施工区的生活废弃物乱扔轻则导致蚊蝇孳生,重则致使施工区工人暴发流行疾病,严重影响工程施工进度,同时使附近的游客遭受蚊、蝇、臭气、疾病的影响。
因此应对产生的生活及建筑垃圾应分类收集,妥善处理。
环境影响分析表七一、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本项目租用荣乐合欣已建厂房,项目施工期进行环氧树脂地坪涂刷等装饰工程后进行设备安装。
施工期主要污染物为装饰扬尘、生活污水、装饰及设备安装噪声、生活垃圾等。
1施工期的大气环境影响分析施工期废气主要包括打孔等装饰工程产生扬尘和环氧树脂地坪涂刷时有机溶剂挥发。
装饰扬尘采取保持室内湿润、通风措施;有机废气采取选择环保型环氧树脂漆,提醒施工人员佩戴好口罩和手套,同时保证施工场地通风良好等措施后,项目施工期产生的施工扬尘产生量较小。
对周围环境影响小。
2施工期的地表水环境影响分析施工期废水主要为生活污水。
生活污水产生量为1.6m3/d,在采取经荣乐合欣已建预处理池收集处理达《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三级标准后排入园区污水管网,经毛家湾污水处理厂处理达《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78-2002)中一级A 标后排入锦江措施后,项目施工期产生的废水不会对周围地表水环境造成明显影响。
3施工期的声环境影响分析项目施工噪声主要来源于各种建设机械施工设备产生,经采取合理安排施工等措施后,厂界噪声可以达到《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相关标准要求,对周围环境影响小。
4施工期的固体废弃物影响分析主要为工人装饰垃圾、废包装材料、油漆涂料空桶和施工人员生活垃圾。
项目生活垃圾经项目收集后由环卫部门统一收集处理;废包装材料经收集后外售于废品收购商;装饰垃圾送至政府指定堆放场堆放;油漆涂料空桶在场内危废暂存间暂存后定期交由有资质单位处理。
因此,项目产生的固废得到合理有效的处置,不会对周围环境造成影响。
二、运营期环境影响分析1地表水环境影响分析本项目排水主要为员工办公生活污水(含食堂废水)、员工洗手废水、拖把清洗废水、纯水制备反冲洗水、设备清洗废水和粉尘处理装置废水。
其中:办公生活污水(含食堂废水,食堂废水先隔油)、员工洗手废水和锅炉废水经出租方已建预处理池处理后通过园区污水管网近期送入毛家湾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后排入锦江;远期排入西南航空港组团工业集中发展区第六期工业污水处理厂;拖把清洗废水、部分设备清洗废水、检测仪器清洗废水和粉尘处理装置经项目新建的污水处理设施处理后直接进入园区污水管网近期送入毛家湾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后排入锦江,远期排入西南航空港组团工业集中发展区第六期工业污水处理厂;纯水制备过程产生的清净下水直接排入雨水管网。
城市道路路面工程施工对环境恢复的影响分析概述:城市道路路面工程施工是城市发展和交通改善的必然结果。
然而,施工过程中可能对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
本文将从空气质量、噪音污染、水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等方面,评估城市道路路面工程施工对环境恢复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以减少环境负担。
一、空气质量影响:1. 施工期间挥发有机物(VOCs)的释放:路面施工过程中使用的沥青、胶结剂等材料会释放挥发性有机物,对空气质量造成污染。
2. 扬尘与颗粒物排放:施工期间土壤扬尘以及交通运输中产生的颗粒物排放,会使周围空气质量下降。
应对策略:1. 使用环保材料:在施工中选择低挥发性有机物含量较低的材料,并使用具有较佳环保性能的粘合剂和沥青,减少对环境的损害。
2. 水洒降尘:对施工现场进行适时的水洒降尘措施,减少施工所引发的扬尘问题。
3. 定期清理路面:加强对施工区域周边的路面清扫和清洗,减少颗粒物的积聚。
二、噪音污染:1. 机械设备噪音:施工中使用的机械设备和工程车辆会产生噪音,给周围居民带来困扰,破坏生活质量。
2. 施工作业噪音:施工现场的作业人员、机械设备和车辆的运动声音会产生噪音,影响周围环境和居民。
应对策略:1. 措施得当的施工计划: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尽量避开住宅区的居民休息时间,减少噪音对居民的干扰。
2. 噪音隔离屏障:在施工现场周边设置噪音隔离屏障,减缓施工噪音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3. 使用低噪音设备:选用低噪音的机械设备和车辆,减少施工活动带来的噪音污染。
三、水环境影响:1. 施工废水排放:施工中产生的废水可能含有有机物质和悬浮物,一旦排放未经处理,可能对周围水体造成污染。
2. 地下水位下降:施工期间可能会破坏地下水体的平衡,导致地下水位下降,为周边生态环境带来潜在风险。
应对策略:1. 废水处理设施:建立合适的废水处理设施,对施工期间产生的废水进行处理,确保废水排放符合环境保护要求。
2. 控制施工区域水量需求:合理规划施工区域的用水需求,并控制施工用水量,减少对水资源的过度利用。
公路项目施工期环评要点分析公路建设是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在公路建设的过程中,环境保护问题是一个重要的议题,公路施工期的环境影响评价是保障建设规范和环境友好型建设的重要手段。
本文将分析公路项目施工期环境影响评价的要点以及具体实施过程。
一、公路施工期环境影响评价的主要要点(一)环境影响评价的范围和对象公路施工期的环境影响评价主要涉及的环境要素包括大气、水、土壤、声环境、生态环境等方面。
同时,需要对施工所处的地理位置、自然条件、人类活动等进行综合评价,分析施工对环境的影响范围及程度,评估环境风险等情况。
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流程包括项目初步评价、环境评价报告编制、公示和评议、审批等步骤,其中编制环境评价报告是环境影响评价的关键环节,需要具体考虑公路施工对环境、生态造成的潜在影响,提出对策与措施,以确保施工的规范性和环境友好型。
(三)施工期环境影响及对策分析公路施工期对环境主要的影响包括:土地利用变更,对生态环境造成直接影响;开挖、填方、平整工程等涉及大量土方工程,对土壤、景观等环境产生影响;施工机械、交通运输、施工作业声响等污染会对周边居民、野生动物等造成影响。
因此,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对策和措施,减少施工对环境、生态环境的影响,保护周边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
(四)环境保护措施施工期环境保护措施是公路施工的重要环节,具体包括:保护生态环境,保证施工活动的环境安全;治理沉降,保证施工期间路基的稳定性;节能环保,提高公路施工项目的节能参数,促进环保节能;建立环境监测系统,对施工期各阶段的环境因素进行实时监测,确保施工期间环境监管的及时性和精准度。
(一)初步评价初步评价主要是通过分析公路建设项目的性质和规模,评估其可能对周围环境和生态系统产生的影响。
初步评价采用综合研究和分析的方法,形成评价结论,为环境评价编制提供必要的理论和技术基础。
(二)环境评价报告编制(三)公示和评议在环境评价报告编制完毕后,需要进行公示和评议,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这一步骤常常可以提高环境评价报告的实效、科学性和公信力。
4 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4.1 施工期环境空气影响分析施工期扬尘产生的主要环节为:场地平整、土方挖掘、建筑垃圾、建筑材料的运输。
扬尘量的大小与施工现场条件、管理水平、机械化程度及天气诸多因素有关,是一个复杂、较难定量的问题。
因此本次评价采用类比现场实测资料进行综合分析,施工场地的扬尘情况类比北京市环科所对施工扬尘所做的实测资料及石家庄市环境监测中心对施工场地扬尘进行的实测资料。
扬尘情况见表4-1、表4-2。
表4-1 北京建筑施工工地扬尘污染情况(mg/m3)表4-2 石家庄市某工地近场大气TSP浓度变化表由表中可见:(1)建筑施工扬尘较严重,当风速为2.5m/s时,工地内的TSP 浓度为上风向对照点的1.9倍。
(2)石家庄市近5年春季平均风速为2.08m/s,对比表4-1和4-2可知,施工扬尘随风速的增加其影响范围有所增加,但影响范围一般在其下风向约150m以内。
针对施工期扬尘较严重的环境问题,正日小区新建工程在施工期拟采取如下控制措施:(1)在施工过程中,作业场地将采取围挡、围护以减少扬尘扩散,围挡、围护对减少扬尘对环境的污染有明显作用,当风速为 2.5m/s 时可使影响距离缩短40%。
在主干道两侧的施工现场周围,连续设置不低于2.5m高的围挡,在一般路段应连续设置不低于1.8m的围挡,并做到坚固美观。
围护高度可按略高于建筑物高度设置为宜。
(2)在施工场地安排员工定期对施工场地洒水以减少扬尘量,洒水次数根据天气状况而定。
一般每天洒水1~2次;若遇到大风或干燥天气可适当增加洒水次数。
施工场地洒水与否对扬尘的影响较大,表4-2表明:场地洒水后,扬尘量将减低28%~75%,大大减少了其对环境的影响。
(3)对运输建筑材料及建筑垃圾的车辆加盖蓬布减少洒落。
同时,车辆进出、装卸场地时应用水将轮胎冲洗干净;车辆行驶路线应首选外环路,尽量避开居民区和市中心区。
(4)使用商品混凝土,尽量避免在大风天气下进行施工作业。
土木工程施工期环保措施效果分析在当今社会,土木工程建设蓬勃发展,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便利。
然而,施工过程中产生的环境污染问题也日益凸显。
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采取有效的环保措施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土木工程施工期常见的环保措施及其效果进行详细分析。
一、土木工程施工期的主要环境问题土木工程施工期通常会对周边环境造成多方面的影响。
首先是扬尘污染,在土方挖掘、物料运输和堆放等过程中,大量的尘土会飘散到空气中,不仅影响空气质量,还可能对周边居民的健康造成威胁。
其次是噪声污染,施工中的机械设备如钻孔机、起重机等会产生高强度的噪声,干扰周边居民的正常生活和工作。
再者是水污染,施工中的废水若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可能会污染周边的河流、湖泊等水体,破坏水生态环境。
此外,施工还可能导致土壤侵蚀、固体废弃物堆积等问题。
二、常见的环保措施1、扬尘控制措施为了减少扬尘污染,施工单位通常会采取一系列措施。
例如,在施工现场设置围挡,减少尘土的扩散范围;对施工道路进行硬化处理,并定期洒水清扫,保持路面湿润,降低车辆行驶时产生的扬尘;对土方和物料进行覆盖,避免风吹扬尘;在施工现场安装喷雾降尘设备,通过喷雾的方式吸附空气中的扬尘颗粒。
2、噪声控制措施针对噪声污染,施工单位会选用低噪声的机械设备,并对设备进行定期维护和保养,确保其正常运行,减少异常噪声的产生。
合理安排施工时间,避免在居民休息时间进行高噪声作业。
在施工现场设置隔音屏障,降低噪声的传播。
对于一些特殊的高噪声设备,还会采取加装消声器等措施。
3、水污染控制措施对于施工废水,会设置沉淀池、隔油池等处理设施,对废水进行沉淀、除油等处理,达标后再排放。
生活污水则接入市政污水管网,统一处理。
在施工现场还会加强对化学品和油料的管理,防止其泄漏进入水体。
4、土壤保护措施为了防止土壤侵蚀,会在施工区域周边设置排水沟和护坡,减少雨水对土壤的冲刷。
对于裸露的土地,会及时进行绿化或者覆盖,避免土壤直接暴露。
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及污染防治措施:一、废水施工期废水主要为施工废水和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
本项目输电线路塔基施工过程中使用商品混凝土,不进行现场搅拌,施工期间会产生少量冲洗废水、养护废水等建筑施工废水,这些废水产生量较少,经简易沉淀处理后可全部回用,不外排。
严禁施工废水乱排、乱流,做到文明施工。
施工过程中严格把控固体废物、废水等处置,严禁将施工垃圾、生活垃圾、施工废水等倒入地表自然河道或挖坑掩埋。
施工人员生活污水产生于施工人员住所,本项目施工人员来源于周边乡镇或者租用就近居民现有生活设施,生活污水依托既有污水处理设施进行处理,因此,施工生活污水不会对工程区水环境质量产生影响。
项目输电线路跨越南河1次,跨越河流段不涉及饮用水源保护区和珍稀鱼类保护区,本项目不在河流中架设杆塔,不涉及涉水施工,跨越处采取一档跨越,且高于河流百年一遇洪水位,杆塔施工和线路架线均不占用河道。
施工期间禁止施工废污水和固体废物排入水体,通过加强施工管理,严禁在水域内清洗机具、捕鱼、渣土下河等破坏水资源的行为,不在河边设置取弃土场、施工营地、牵张场等设施,采取一档跨越,不在水中立塔,施工期间禁止施工废污水和固体废物排入水体,本项目建设不会影响南河被跨越处的水体功能。
综上所述,项目施工期产生的生活污水和施工废水均可得到有效处置,对周边地表水环境影响轻微。
二、废气(1)施工扬尘本项目施工对大气环境的影响主要为施工扬尘。
基础开挖、车辆运输等产生的施工扬尘主要集中在施工区域内,在短期内将使局部区域空气中的TSP增加。
线路施工集中在塔基处,施工点分散,各施工点产生的扬尘量较少。
本项目施工应按照《四川省建筑工程扬尘污染防治技术导则(试行)》【川建发(2018)16号】中的要求采取相应的扬尘控制措施,大风和干燥天气条件下对施工区域进行洒水降尘,如遇雾霾天气,建设单位应执行《四川省打赢蓝天保卫战实施方案》(川府发〔2019〕4号)和《四川省施工场地扬尘排放标准(DB51/2682-2020)等相关要求,强化施工扬尘措施落实监督,在一级预警情况下应采取停止基础开挖等措施。
环境影响分析(表七)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本项目为技改项目,在原有车间旁新增租用成都市飞鹰消防器材有限公司闲置车间进行技术改造。
本次技改项目进行设备安装后进行生产,其在建设前其厂房处于空置状态,未进行其他生产。
目前项目施工期已结束,经调查,项目施工期间无遗留环境问题,也无居民投诉等现象发生。
营运期环境影响分析一、大气环境影响分析1、评价等级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18),大气评价工作等级采用附录A推荐模型中估算模型分别计算项目污染源的最大环境影响,然后按评价工作分级判据进行分级。
根据工程分析的计算结果计算排放主要污染物的最大地面空气质量浓度占标率Pi与占标率10%的最远距离D10%,其中Pi定义为:式中:P i—第i个污染物的最大地面空气质量浓度占标率,%;C i—采用估算模式计算出的第i个污染物的最大1h地面空气质量浓度,mg/m3;C0i—第i个污染物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1小时平均值),mg/m3。
一般取GB30 95中1h平均质量浓度的二级浓度限值;如项目位于一类环境空气功能区,应选择相应的一级浓度限值;对该标准中未包含的污染物,使用5.2确定的各评价因子1 h平均质量浓度限值。
对仅有8h平均质量浓度限值、日平均质量浓度限值或年平均质量浓度限值的,可按2倍、3倍、6倍折算为1h平均质量浓度限值。
评价等级按下表的分级判据进行划分,最大地面空气质量浓度占标率Pi按上述公式计算,如污染物数i大于1,取P值中最大者P max。
同一项目有多个污染源(两个及以上)时,则按各污染源分别确定其评价等级,并取评价等级最高者作为项目的评价等级。
表7-1大气评价等级确定表评价工作等级评价工作等级分级判据一级Pmax≥10%二级1≤Pmax≤10%三级Pmax﹤1%根据本项目的废气排放情况,采用HJ2.2—2018推荐的AERSCREEN模型计算,计算结果见下表。
表7-2大气评价等级计算结果表污染源污染因子最大落地浓度(ug/m3)最大浓度落地点(m)评价标准(ug/m3)占标率(%)D10%(m)喷塑排气筒TSP0.62433469000.06937%0喷塑、喷漆排气筒VOCs 3.32974612000.277475%0由表7-2可知,从本项目最大地面浓度占标率的最大值为Pmax=0.277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