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发(1982)62号文件
- 格式:doc
- 大小:24.00 KB
- 文档页数:3
老干部工作部分文件摘编稿件来源:老干部局发布时间:2007-01-12 12:02:02访问次数:1250字体:【大中小】一、老干部工作的职责和人员配置1、职责宣传贯彻中央有关老干部工作的方针政策,管理老干部的安置、服务工作。
中组发[90]5号文件:老干部工作是党的干部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充分认识做好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研究解决工作中的重大问题。
党委和政府的负责同志,要亲自过问老干部工作,应每年定期或不定期的召开老同志座谈会,沟通思想,倾听意见,加强同老干部的联系。
要注意发挥老干部工作领导小组对老干部工作的协调作用。
指导有关部门做好老干部工作。
苏委发[83]8号:各级党政主要负责同志,也应当经常关心,予以检查督促。
各级财政、民政、人事、卫生、基建、物资、商业等有关部门要密切配合,共同做好老干部工作。
中发[82]13号文件:对离退休的老干部的服务工作,应由他们离休退休时所在的工作单位负责。
国发[78]104号文件:离休退休干部……就地安置的,由原工作单位管理;易地安置的,分别由接受地区的组织、人事和民政部门管理。
宁委发[87]30号文件:离休干部的具体管理和服务工作,实行“统一指导,分级管理,原单位负责”的原则。
2、机构人员配置国发[82]62号文件:离休干部所在单位,要根据需要,建立健全老干部机构或确定专人负责,做好老干部服务工作。
苏委发[83]8号文件:凡有离休干部的单位,要根据需要,配备专职干部,负责老干部工作。
在干部配备上,要注意选择对老干部有深厚感情,作风正派,会做思想工作和服务工作的同志来承担,以便切实把这项工作做好。
宁委发[87]30号文件:离休干部30人以上的单位要配备3人以上的专职干部,10人以上要配备1至2人,10人以下的要有人兼管。
人员编制在单位总编制内调剂解决。
二、政治待遇国发[82]62号文件:老干部离休后基本政治待遇不变,生活待遇略为从优。
离休政策干部离休条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参加革命工作时间,二是离休年龄。
国发〔1978〕104号、国发〔1980〕253号、国发〔1982〕62号三个文件是离休工作的三个基础性文件,随后中央和省又下发了一些补充规定,概括起来:参加革命工作时间和离休年龄的规定是:(一)参加革命工作时间1、原劳动人事部劳人老〔1982〕10号文件规定:1949年9月30日前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军队的干部;1949年9月30日前在解放区参加革命工作并脱产享受供给制待遇的干部;1949年9月30日前,在敌战区从事地下革命工作的干部;在东北和个别老解放区,1948年底以前享受当地人民政府制定的薪金制待遇的干部。
2、1948年底以前入党的农村党员,1949年1月至9月选拔为享受薪金制待遇的干部。
(劳人老函〔1984〕8号)3、凡按中央组织部《关于建国前参加革命工作时间问题座谈会纪要》(中组发〔1988〕10号)文件将参加革命工作时间改为建国前的半脱产干部。
(中央组织部组厅字〔1991〕4号)4、原非我在职工作人员进入我党开办的各类学校、训练班学习后分配工作的人员。
(中组发〔1982〕11号)5、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之际,加入各民主党派的成员,一直拥护中国共产党,坚持革命工作的其参加革命工作时间可从一九四九年九月二十一日算起。
(中组发〔1985〕1号)6、建国前是解放区机关工勤人员和公营企业、事业单位的工人享受供给制待遇,以后提为干部的。
(劳人老〔1983〕20号)7、建国前起义的“两航”人员,现在是干部的(含已退休的),可享受离休待遇。
“两航”起义人员中,建国前就已参加筹划起义工作的(有确凿证据),应按地下工作人员对待,可享受离休待遇。
(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厅字〔1985〕340号)8、1937年7月6日前参加革命工作的老工人(包括一九三七年七月六日以前参加中国共产党和共产主义青年团的工人),已经退休的,其待遇可改按离职休养的规定办理,并从批准之日起执行。
劳动部、财政部关于贯彻《国务院关于企业离退休人员增加离退休金的通知》中有关具体问题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劳动部(已撤销),财政部•【公布日期】1992.06.13•【文号】劳险字[92]15号•【施行日期】1992.01.01•【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离退休人员管理正文*注:本篇法规已被《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废止部分劳动和社会保障规范性文件的通知(二)》(发布日期:1999年8月3日实施日期:1999年8月3日)废止(原因:按劳部发[1995]325号、劳部发[1996]346号、劳部发[1997]226号等文件执行)劳动部财政部关于贯彻《国务院关于企业离退休人员增加离退休金的通知》中有关具体问题的通知(1992年6月13日劳险字(92)15号)《国务院关于企业离退休人员增加离退休金的通知》(国发[1992]29号)规定,从1992年1月起,在现有离休、退休金的基础上适当调整企业离休、退休人员的待遇。
现对有关具体问题通知如下:一、现有基本离休、退休金包括:按国务院国发[1978]104号文件、国发[1982]62号文件、国发[1983]141号文件、国发[1986]26号文件和原劳动人事部劳人险[1983]3号文件规定计发的离休、退休金;按国发[1979]245号文件规定的副食品价格补贴;按劳动部、人事部、财政部、全国总工会联合下发的劳字[1988]42号文件规定的生活补贴;按国发[1989]83号文件和财政部等五部委[1991]财综字第44号文件规定增加的离休、退休金。
未参加1985年工资改革的离休、退休人员,还应包括按国发[1985]6号文件规定的生活补贴。
二、企业职工在1992年1月1日以后离休、退休和退职的,在国家现行基本养老金计发办法改变前,按国发[1992]29号文件和本通知的办法相应增加离休、退休金和退职生活费。
离退休人员各项待遇政策基本政策原则老干部离休退休以后,一定要很好地安排照顾,基本政治待遇不变,生活待遇还要略为从优,并注意很好地发挥他们的作用。
这应当成为我们党和国家的坚定不移的政策原则之一。
(中发[1982]13号)政治待遇对于一切离休退休的老干部,他们的政治待遇,包括阅读文件、听重要报告、参加某些重要会议和重要政治活动等等,应当一律不变。
(中发[1982]13号)在举行重大庆祝会、纪念会等,要请离休干部的代表上主席台或荣誉席就座。
(劳人老[1982]10号)离休干部的政治待遇,原则上按同级在职干部的待遇阅读机要文件、听重要报告、看必要的学习材料以及参加重要的政治活动和会议。
对因病或年老体弱行动不便的离休干部,在不违背保密制度的原则下,老干部部门指定专人赴离休干部住地送阅重要文件或口头传达重要会议精神。
(国办发[1983]39号)为了体现党和国家对离休干部政治上的关怀,使他们及时了解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大好形势,有利于发挥力所能及的作用,根据各地经验,在他们健康条件允许和本人自愿的情况下,可以适当组织参观工农业建设项目的一些活动。
(劳人老[1983]18号)离退休费待遇■1983年全民所有制企业、事业单位和国家机关、群众团体的退休、退职职工,自1983年8月起,其退休费、退职生活费的最低保证数在现行标准的基础上提高5元。
过去已经退休和按照国发[1978]104号文件规定退职的职工,其退休费、退职生活费的最低保证数,自1983年8月起,也按上述规定执行。
(劳人险[1983]60号)■1985年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的离休、退休人员,除按国发[1982]62号文件和国发[1978]104号文件规定享受的待遇和副食品价格补贴外,从1985年5月1日起,每人每月发给17元生活补贴费。
企业单位根据自己的负担能力,对离休、退休人员每人每月发给12-17元的生活补贴费。
(国发[1985]6号)■1989年在解决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在职人员工资问题的同时,相应解决离休、退休人员的待遇问题。
老干部工作政策业务知识的问答43. 中组发[2020]10号文件提出,依照中央的要求,做好企业离休干部特别是国有改制和破产企业离休干部的效劳管理任务,实在做到三有,请问是哪三有?答:离休干部的事情有人管、任务无机构担任、所需经费有保证。
44.请说出我国新民主义革命的四个时期?答:大革命时期、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束缚和往常期45.〔填空题〕中发[1982]13号文件提出:老干部离休退休以后,一定要很好地布置照顾,〔〕不变,〔〕还要略为从优,并留意〔〕,这应当成为我们党和国度锲而不舍的政策原那么之一。
答:基本政治待遇、生活待遇、很好地发扬他们的作用46.离退休干部病故,一次性抚恤金怎样计发?答:按自己生前最后一个月享用的国度规则的基本离退休费为基数,计发20个月基本离退休费。
47.依照中央的要求,稳固和完善离休干部〝三个机制〞要坚持的原那么是什么?答:单位尽责、社会统筹、财政支持、增强管理48. 如何确定抗日和往常期在依据地、束缚区、游击区参与中国共产党的同志参与革命任务的时间?答:抗日和往常期,在依据地、束缚区、游击区参与中国共产党的党员,1953年底以前选拔为脱产干部,不时坚持革命任务的,其参与革命任务时间,可以从入党之日算起。
49.请对我党地下革命任务人员停止准确表述?答:地下革命任务人员是指经我党组织决议,接受党的义务,在国民党、日伪统治区以地下社会身份为掩护,主要从事地下革命任务,并不时坚持革命任务的人员。
50. 〔填空题〕辽委发[2004]4号文件明白要求,各级财政部门要坚持把处置离休干部离休费、医药费作为应尽的职责,保证落实到〔〕、〔〕、〔〕和〔〕的全进程。
答:预算编制、预算执行、决算审查和资金管理51. 如何确定依据地、束缚区公立学校正式教员的参与革命任务时间?答:依据地、束缚区公立学校的正式教员,凡一向听从人民政府调动,其参与革命任务时间,从其在公立学校任教之日算起。
52.老干部任务人员需求提高哪四种才干?答:政策运用才干、效劳管理才干、调查研讨才干和革新创新才干。
离退休干部关心的若干问题解答1.干部离休的条件有哪些?1982年4月《国务院关于发布老干部离职休养制度的几项规定的通知》(国发[1982]62号)规定:干部离休的条件是,对建国前参加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革命战争、脱产享受供给制待遇的和从事地下革命工作的老干部,达到离职休养年龄的,实行离职休养的制度。
已经退休的干部,符合上述条件的,应当改为离休。
1982年12月《劳动人事部关于发布〈贯彻国务院关于老干部离职休养规定中具体问题的处理意见〉的通知》(劳人老[1982]10号)对上述规定作出解释:可以享受离休待遇的老干部是指,1949年9月30日前参加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革命军队的;在解放区参加革命工作并脱产享受供给制待遇的;在敌占区从事地下革命工作的。
在东北和个别老解放区,1948年底以前享受当地人民政府制定的薪金制待遇的干部,也可以享受离休待遇。
2.怎样理解“供给制”和“包干制”?1982年12月《劳动人事部关于发布〈贯彻国务院关于老干部离职休养规定中具体问题的处理意见〉的通知》(劳人老[1982]10号)和1983年5月《劳动人事部印发〈关于贯彻国务院关于老干部离职休养规定中具体问题的处理意见的问题解答〉的通知》(劳人老[1983]20号)规定:个人生活部分凡享受以下供给制的,属于“供给制”:⑴伙食按规定享受小灶、中灶、大灶;⑵服装、棉被等生活用品;⑶极少的普通津贴费。
这三项是个人享受供给制的完整概念。
凡按当时地方人民政府规定的标准,同时享受以上三项供给的,方可认定为供给制。
实行部分供给、部分工资制(含包干制),可视为供给制。
除此之外,其他支付形式不属于供给制。
在供给制的基础上,增加必需的城市生活费用,合并计算,包干使用,称为包干制,也称包干供给制。
3.怎样理解建国前干部的“参加革命工作时间”?1982年9月《中共中央组织部、劳动人事部印发〈关于确定建国前干部参加革命工作时间的规定〉的通知》(中组发[1982]11号)规定:建国前干部的“参加革命工作时间”,是指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脱离生产以革命工作为职业,或经我党组织决定,接受党的任务,以公开社会身份为掩护,实际从事地下革命工作的时间。
劳动人事部印发《关于‘贯彻国务院关于老干部离职休养规定中具体问题的处理意见’的问题解答》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劳动人事部(已撤销)•【公布日期】1983.05.16•【文号】劳人老[1983]20号•【施行日期】1983.05.16•【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离退休人员管理正文劳动人事部印发《关于‘贯彻国务院关于老干部离职休养规定中具体问题的处理意见’的问题解答:》的通知(劳人老(1983)20号1983年5月16日)自劳人老〔1982〕10号文件《贯彻国务院关于老干部离职休养规定中具体问题的处理意见》发布以来,各地陆续提出了一些问题,要求予以解释。
经征求部分省、市和部、委老干部部门同志的意见,并与财政部等有关部门研究,我们拟制了《关于‘贯彻国务院关于老干部离职休养规定中具体问题的处理意见’的问题解答》,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附:关于《贯彻国务院关于老干部离职休养规定中具体问题的处理意见》的问题解答一、关于离休条件问题1.问:《处理意见》第一条提出:“在东北和个别老解放区,一九四八年底以前享受当地人民政府制定的薪金制待遇的干部,也可以享受离休待遇。
”其中“个别老解放区”和“当地人民政府制定的薪金制”怎样理解?答:凡一九四八年底以前解放的地区,都可视为个别老解放区。
由这些地区的人民政府规定的薪金待遇办法,即为当地人民政府制定的薪金制。
也包括经人民政府认可的其他薪金待遇。
2.问:建国前是解放区机关工勤人员和公营企业、事业单位的工人,享受供给制待遇,以后提为干部的,可否办理离休?答:可以。
3.问:一九四八年底以前在东北和个别老解放区享受当地人民政府制定的薪金制待遇的工人,以后提为干部的,可否办理离休?答:可以。
4.问:什么叫包干制?建国前实行包干制的干部,可否办理离休?答:在供给制的基础上,增加必需的城市生活费用,合并计算,包干使用,称为包干制,也称包干供给制。
退休人员福利待遇制度一、离休、退休、提前退休(退职)条件1、离休:根据国发(1978)104号文件、国发(1982)62号文件、劳人字(1982)10号文件规定,1949年9月30日前,参加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革命军队;在解放区参加革命工作并脱产享受供给制待遇的。
在东北和个别老解放区,1948年底以前享受当地人民政府制定的薪金制待遇的干部。
2、退休:干部男年满60周岁,女年满55周岁,参加革命工作年限满10年。
工人男年满60周岁,女年满50周岁,连续工龄满10年。
3、提前退休:①男年满50周岁,女年满45周岁,连续工龄满10年,经劳动鉴定部门鉴定完全丧失工作能力。
②从事井下、高空、高温、特别繁重体力劳动或其他有害身体健康的工作,男年满55周岁、女年满45周岁,连续工龄满10年(本规定也适用于工作条件与工人相同的基层干部)。
③因工致残,评残定为1-3级。
4、退职: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又不具备退休条件的。
二、离休待遇和退休、退职费的发放1、离休待遇:离休后原工资照发。
1937年7月6日前;1937年7月7日至1942年12月31日;1943年1月1日至1945年9月2日期间参加革命工作的,分别增发本人两个月、一个半月、一个月的工资作为生活补贴,1993年模拟在职人员套改增加了离休费的,生活补贴的基数为基本工资;未比照在职人员套改增加离休费的,生活补贴基数为本人标准工资和国家规定增加的生活补贴。
2、工作人员退休后,工作年限满20年为起点,计发基数为80%,工作年限每增加1年加发1%的退休费,最高不超过原工资的100%;工作年限满10年不满20年的,其退休费按本人原工资(含活的部分)的70%计发;因工致残退休,生活需人扶助的,退休费低于计发基数的90%以及生活不需人扶助的低于计发基数的80%的,分别按计发基数的90%和80%计发;患二、三期矽肺病的退休费低于90%的按90%计发。
3、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人员工作年限满30年,在吉林省工作满15年,退休后可享受100%退休费待遇。
关于重申确定建国前干部参加革命工作时间和办理离休的有关政策规定的通知浏览次数:1461 发布时间:2006-06-15 信息来源:中共江西省委组织部字号调节:【】保护视力色:【】各地、市、县(区)委组织部,各地、市、县(区)人事局,省委各部门,省直各单位:几年来,我省各级组织、人事部门在党委和政府的领导下,认真贯彻执行中组发(82)11号、(88)10号和国发(82)62号等有关文件的政策规定,在确定建国前干部参加革命工作时间和办理离休的工作方面,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
鉴于当前有些政策规定在理解和执行中宽严掌握不一,致使工作中出现一些不平衡,造成相互攀比。
现就有关政策规定重申如下:一、要严格执行有关确定建国前干部参加革命工作时间的政策规定1、认定和更改建国前干部参加革命工作时间,原则上应以本人在“文革”前档案中填写的自传、简历和干审结论作为主要依据。
个别确需调查的,应尽可能从有关证明人的档案和组织上保存的历史资料中加以印证。
凡个人索取的证明材料一律无效。
学历证明和抄引他人的回忆录以及地方史志,只能作为参考。
2、审批我党为吸收干部而开办的短期干训班,应以有关历史资料为主要依据,具体要符合五条:一、建国前开学的;二、学员应是属非我在职工作人员;三、办班性质和目的是我党为吸收干部而开办的;四、学习内容是以政治理论为主;五、学员结业后随即分配干部工作。
在审理办班目的时,要将干训班与集中留用人员学习改造思想、在职人员的培训、以及其他非吸收干部为目的各类培训班严格区别开。
3、建国前参加革命工作,建国后因各种原因间断了工作时间的,除落实政策以及有关文件明文规定可以连续计算工作时间的以外,一般都应以重新参加工作之日算起。
4、关于相当乡一级行政村的问题,经查阅我省有关建政的历史资料表明:全省在当地解放至建国前没有建立相当乡一级的行政村。
因此,不能把当时区以下暂未设立乡政权的村,就认为是相当乡一级的行政村。
人事部关于离退休人员待遇有关问题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人事部(已撤销)•【公布日期】1992.02.02•【文号】人退发[1992]3号•【施行日期】1992.02.02•【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离退休人员管理正文人事部关于离退休人员待遇有关问题的通知(1992年2月2日人退发<1992>3号)《国务院关于调整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龄津贴标准的通知》(国发<1991>74号)下发以后,不少地区和部门在调整离退休人员待遇方面,提出了一些具体问题,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一、按照国发<1982>62号和国发<1989>82号文件规定,每年享有一个月、一个半月、两个月离休费总数生活补贴的离休干部,这次增加的离休费,可作为计发“生活补贴”的基数。
今后,凡是按国家规定增加的离休费,均可照此办理。
二、按照中央组织部、劳动人事部组通字<1985>44号文件精神,离休干部这次调整待遇后,其离休费分别达到原行政十四、十八级工资数额的,不能按行政十四级、十八级对待享受局、处级待遇。
三、按照国发<1989>82号文件规定,享受退休费最低保证数的退休人员,这次增加的退休费基数,按现行办法打折扣后,可与原享受的退休费最低保证数合并发给。
四、未参加一九八五年工资改革的离退休人员,这次增加离退休费基数的办法,应按在职人员计发工龄津贴的办法办理。
五、符合国发<1978>104号文件规定条件的退职人员,原则上可参照退休人员的办法增加退职生活费基数,具体办法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中央、国家机关各部门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六、原工作单位机构性质发生变化的离退休人员,原则上与原工作单位在职人员执行同一文件规定。
劳动人事部关于发布《贯彻国务院关于老干部离职休养规定中具体问题的处理意见》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劳动人事部(已撤销)•【公布日期】1982.12.10•【文号】劳人老[1982]10号•【施行日期】1982.12.10•【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离退休人员管理正文劳动人事部关于发布《贯彻国务院关于老干部离职休养规定中具体问题的处理意见》的通知(劳人老(1982)10号1982年12月10日)我部制定的《贯彻国务院关于老干部离职休养规定中具体问题的处理意见》,已经国务院批准,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附:贯彻国务院关于老干部离职休养规定中具体问题的处理意见为了贯彻国发〔1982〕62号《国务院关于老干部离职休养制度的几项规定》(以下简称《几项规定》),对老干部离休的有关具体问题,提出以下处理意见:一、《几项规定》第一条可以享受离休待遇的老干部是指:一九四九年九月三十日前,参加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革命军队的,在解放区参加革命工作并脱产享受供给制待遇的;在敌占区从事地下革命工作的。
在东北和个别老解放区,一九四八年底以前享受当地人民政府制定的薪金制待遇的干部,也可以享受离休待遇。
如何确定干部的参加革命工作时间,另行规定。
个人生活部分凡享受以下供给制的,属于“供给制”:(1)伙食按规定享受小灶、中灶、大灶;(2)服装、棉被等生活用品;(3)极少的普通津贴费。
实行部分供给、部分工资制的(含包干制),可视为供给制。
除此之外,其他支付形式不属于供给制。
建国前享受过供给制待遇,也享受过薪金制待遇的,按享受供给制待遇对待。
二、根据《几项规定》第一条退休改离休的干部,从一九八二年四月改发其原工资。
在国发〔1980〕253号《国务院关于老干部离职休养的暂行规定》(以下简称《暂行规定》)下达以前退休的专业干部,抗日战争时期参加革命工作的科研、高教、翻译、工程技术、农业技术的九级,文艺十级,卫技十一级以及相当于行政十八级以上的;符合《几项规定》离休条件的解放战争时期参加革命工作的科研、高教、翻译、工程技术、农业技术的六级,文艺、卫技的七级以及相当于行政十四级以上的,由退休改为离休后,从一九八0年十月份起改发其原工资。
离休政策干部离休条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参加革命工作时间,二是离休年龄。
国发…1978‟104号、国发…1980‟253号、国发…1982‟62号三个文件是离休工作的三个基础性文件,随后中央和省又下发了一些补充规定,概括起来:参加革命工作时间和离休年龄的规定是:(一)参加革命工作时间1、原劳动人事部劳人老…1982‟10号文件规定:1949年9月30日前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军队的干部;1949年9月30日前在解放区参加革命工作并脱产享受供给制待遇的干部;1949年9月30日前,在敌战区从事地下革命工作的干部;在东北和个别老解放区,1948年底以前享受当地人民政府制定的薪金制待遇的干部。
2、1948年底以前入党的农村党员,1949年1月至9月选拔为享受薪金制待遇的干部。
(劳人老函…1984‟8号)3、凡按中央组织部•关于建国前参加革命工作时间问题座谈会纪要‣(中组发…1988‟10号)文件将参加革命工作时间改为建国前的半脱产干部。
(中央组织部组厅字…1991‟4号)4、原非我在职工作人员进入我党开办的各类学校、训练班学习后分配工作的人员。
(中组发…1982‟11号)5、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之际,加入各民主党派的成员,一直拥护中国共产党,坚持革命工作的其参加革命工作时间可从一九四九年九月二十一日算起。
(中组发…1985‟1号)6、建国前是解放区机关工勤人员和公营企业、事业单位的工人享受供给制待遇,以后提为干部的。
(劳人老…1983‟20号)7、建国前起义的“两航”人员,现在是干部的(含已退休的),可享受离休待遇。
“两航”起义人员中,建国前就已参加筹划起义工作的(有确凿证据),应按地下工作人员对待,可享受离休待遇。
(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厅字…1985‟340号)8、1937年7月6日前参加革命工作的老工人(包括一九三七年七月六日以前参加中国共产党和共产主义青年团的工人),已经退休的,其待遇可改按离职休养的规定办理,并从批准之日起执行。
关于离休、退休、退职的条件和待遇若干问题的解答(一)什么是离休?国家关于干部办理离休依据的主要文件是什么?"离休"一词从广义上讲,即为离职休养。
但是从劳动人事管理的特有含义解释,是指党中央、国务院为妥善解决好新老干部的交替,对建国前参加革命工作,并符合离休条件的老干部,由国家给予从优安置的一种制度。
干部离休制度,国家曾有过多次规定,目前执行的主要文件是国务院1982年4月10日发布的《国务院关于老干部离职休养制度的几项规定》。
(国发[1982]62号)。
(二)什么是"老干部"?老干部泛指:凡进入老年时期的干部,都可称为老干部。
但在国务院关于离休制度中所称的老干部是指建国前参加革命工作,并符合离休条件的干部而言。
(三)在有关干部离休规定的文件中提到的"供给制"、"包干制"以及"个别老解放区"、"当地人民政府制定的薪金制待遇"、"由组织委派"等概念应如何理解?根据劳动人事部劳人老[1982]10号和劳人老[1983]20号文件的规定,"供给制"是我党在革命战争年代和建国初期党政机关和军队革命工作人员实行的一种分配制度。
个人生活部分凡享受以下供给内容的,属于"供给制":1.伙食按规定享受小灶、中灶、大灶;2.服装、棉被等生活用品由公家发给;3.禽极少的普通津贴费。
实行部分供给、部分工资制的(含包干制)可视为供给制。
"包干制"是在供给制的基础上,增加必要的城市生活费用;合并计算,包干使用,称为包干制,也称包干供给制。
"个别老解放区",凡1948年底以前解放的地区,都可视为个别老解放区。
"当地人民政府制度的薪金制待遇"是指个别老解放区人民政府规定的薪金待遇办法以及人民政府认可的其他薪金待遇。
劳动人事部《关于颁发老干部离休荣誉证有关事项的规定》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劳动人事部(已撤销)•【公布日期】1982.10.18•【文号】劳人老[1982]4号•【施行日期】1982.10.18•【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离退休人员管理正文劳动人事部关于颁发老干部离休荣誉证有关事项的规定的通知(1982年10月18日劳人老[1982]4号)遵照国发(1982)62号文件《国务院关于老干部离职休养制度的几项规定》第四条规定,我部制订了《关于颁发老干部离休荣誉证有关事项的规定》,已经国务院批准,现发给你们,请照此执行。
关于颁发老干部离休荣誉证有关事项的规定为了表彰老干部的历史功绩,根据国务院关于老干部办理离休手续后授予“老干部离休荣誉证”(以下简称“荣誉证”)的规定,现对颁以荣誉证的有关事项规定如下:一、国发(1982)62号《国务院关于老干部离职休养制度的几项规定》第四条规定,“老干部离休荣誉证”由国务院统一制定,委托离休干部所在省、市、自治区人民政府或中央、国家机关的部委授予。
也可以根据情况,由行署和县一级的机关代授。
老干部(人事)部门承办授予“荣誉证”的具体事宜。
授予“荣誉证”时,举不举行仪式,由各地区、各部门自定。
二、填写“荣誉证”的几个具体问题:1.贴相片处由离休干部所在的省、市、自治区人民政府或中央国家机关的部委加盖钢印(没有钢印的,可用同级政府或部委的办公厅钢印代替)。
自行编号。
2.发证日期填写批准干部离休的日期。
3.批准离休和接受安置单位的名称要写全称。
为简化手续,可不盖印。
4.原职务一项,应填写批准离休时的职务。
5.未定工资级别的,“工资级别”一项可不填写。
6.一律用墨笔填写,字迹要清楚。
三、发现伪造和骗取“荣誉证”者,须及时褫夺,并严肃处理。
四、各级人民政府老干部(人事)部门,要协同有关部门及时表扬和宣传离休干部中的好人好事,树立敬老尊贤的社会风尚。
国发(1982)62号
颁布日期:19820410 实施日期:19820410 颁布单位:国务院现将《国务院关于老干部离职休养制度的几项规定》发给你们,望遵照执行。
附:国务院关于老干部离职休养制度的几项规定
第一条对建国前参加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革命战争、脱产享受供给制待遇的和从事地下革命工作的老干部,达到离职休养年龄的,实行离职休养的制度。
已经退休的干部,符合本规定的,应当改为离休。
第二条老干部离休的年龄为:中央、国家机关的部长、副部长,省市自治区党委第一书记、书记、副书记和省市自治区人民政府省长、市长、主席、副省长、副市长、副主席及相当职务的干部,正职年满六十五周岁,副职年满六十周岁;中央、国家机关的司局长、副司局长,省市自治区党委部长、副部长和省市自治区人民政府厅局长、副厅局长、地委书记、副书记和行政公署专员、副专员及相当职务的干部,年满六十周岁;其他干部男年满六十周岁,女年满五十五周岁,身体不能坚持正常工作的,可提前离休;确因工作需要,身体又能坚持正常工作的,经任免机关批准,可适当推迟。
老干部离休,由所在单位按照干部管理权限,报任免机关批准。
第三条老干部离休后基本政治待遇不变,生活待遇略为从优。
一九二一年七月一日到一九四九年九月三十日各个革命时期参
加革命工作的老干部,离休后原工资照发。
一九三七年七月六日以前参加革命工作的老干部,按本人离休前标准工资,每年增发两个月的工资,作为生活补贴。
一九三七年七月七日到一九四二年十二月三十一日参加革命工作的老干部,按本人离休前标准工资,每年增发一个半月的工资,作为生活补贴。
一九四三年一月一日到一九四五年九月二日参加革命工作的老干部,按本人离休前标准工资,每年增发一个月的工资,作为生活补贴。
一九四五年九月三日到一九四九年九月三十日参加革命工作的老干部,不增发生活补贴。
行政八级和相当于八级以上(含八级)的老干部离休后,不增发生活补贴。
享受上述待遇的离休老干部,一律不再发给任何形式的奖金。
老干部离休后的生活补贴,自批准离休之日起按年发给。
已经离休的老干部(包括退休改离休的干部),从本规定下达之日起按年发给生活补贴。
第四条老干部办理离休手续后,由国务院委托离休干部所在的省、市、自治区人民政府或中央、国家机关的部委授予“老干部离休荣誉证”。
“老干部离休荣誉证”由国务院统一制定。
第五条离休干部所在单位,要根据需要,建立健全老干部工作机构或确定专人负责,做好为老干部服务的工作。
第六条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过去有关规定与本规定不一致的,以本规定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