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跨境货物包装与流通加工业务..
- 格式:ppt
- 大小:1021.50 KB
- 文档页数:64
第1章跨境电商物流管理认知一、选择题1.ABCDE2.ACD3.BCDE4.ABCD二、名词解释1. 物流:指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
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
2. 跨境电商物流:指网上平台销售的物品从供应地到不同国家地域范围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
三、简答题1. 简述跨境电商与物流之间的联动关系。
答:跨境电商与物流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1)物流是跨境电商的重要环节;(2)跨境电商的发展为物流发展提供了机遇;(3)物流是跨境电商发展的关键因素。
2. 简述跨境电商物流的发展趋势。
答:(1)信息平台统一化趋势;(2)业务流程标准化及模块化趋势;(3)物流解决方案定制化一体趋势;(4)技术及设备的集成管理趋势;(5)业务方式多元化趋势。
3. 简述跨境电商物流管理的目标。
答:跨境电商物流管理就是使各项跨境电商物流活动实现最佳的协调与配合,以满足跨境电商高效率和全球化的特点,进而达到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产品质量强化的目标。
【案例实训】我国跨境电商物流发展面临的机遇:(1)物流业地位的提升,为我国跨境电商物流发展提供了原动力。
(2)跨境电商稳健发展的行业环境,有利于我国跨境电商物流的发展。
(3)发达国家跨境电商物流发展经验,为我国跨境电商物流的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
下一阶段发展建议:加快信息平台统一化步伐,强化业务流程标准化、模块化和物流解决方案定制一体化操作、加大技术及设备的集成管理和业务方式多元化建设。
第2章跨境电商物流模式及其网络构成一、选择题1.A2.B3.B4.B5.A6.A二、名词解释1、保税港区:是指经国务院批准,设立在国家对外开放的口岸港区和与之相连的特定区域内,具有口岸、物流、加工等功能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
2、海外仓:从狭义方面,海外仓是指建立在海外的仓储设施;从广义方面,在跨境贸易电子商务中,海外仓是指国内企业将商品通过大宗运输的形式运往目标市场国家,在当地建立仓库、储存商品,然后再根据当地的销售订单,第一时间作出响应,及时从当地仓库直接进行分拣、包装和配送的一种先进的物流模式。
第一篇物流总论第一章物流概述第二章物流的分类与形式第一章物流概述本章关键词:物流、商流、物品、物流学、第三利润源、现代物流理念。
复习思考题:1。
举例说明流通产业在社会经济中的地位. P2-32.如何理解商流与物流之间的关系?P43.如何理解物流的概念与内涵?P6-104。
请简要说明物流活动的构成。
P11—125.什么是物流的生产性和社会性?P136.请简要说明“物流学"的课程定位。
P157。
结合实际说明物流的地位与作用。
P15-168。
“黑暗大陆”和“第三利润源”的内涵是什么?P17-189。
为什么说“物流是市场的延伸”?P1810。
物流系统与物流一体化理念的区别在哪里?P19—21第一节商流与物流一、流通产业在社会经济中的地位1。
流通是连接生产和消费的纽带;2。
流通对生产的反作用;3.流通是国民经济现代化的支柱.二、流通的内容1.商流;2.物流;3.信息流和资金流。
三、商流与物流的关系1。
商流与物流的统一;2。
商流与物流的分离;四、商流与物流分离的表现形式1。
结算程序引起的商流与物流分离;”信汇“、”电汇“;”托收承付“;”三角结算“2。
购销方式引起的商流与物流的分离;预购;赊销;分项付款3。
期货市场形成引起的商流与物流的分离;4.电子商务环境下商流与物流的分离。
第二节物流的概念一、物流概念的起源;1915年阿奇·萧《市场流通中的若干问题》1974年鲍尔索克斯《后勤管理》等二、“物流”称谓的由来;1956年早稻田大学宇野正雄PD”物的流通”,,于70年代末直接引入二战期间,美军建立了“运筹学”丰富了“后勤学”,于80年代初引入三、物流的定义;1。
历史上的物流定义:日本通商省物流调查会;日本早稻田大学西泽修;日本专家汤浅和夫;1976美国物流管理委员1/ 10会;美国察尔斯·塔夫;1985加拿大物流管理协会CALM;1985美国物流管理协会CLM;1994欧洲物流协会;1998美国物流管理协会2.对物流的通俗解释:“物流”泛指手持资料实体在进行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在空间有目的的(从供应地向接收地)实体流动过程。
广东省技工学校文化理论课教案(首页)(代号A-3)共4页第页组织教学:班委清点人数,登记考勤,做好课堂教学准备。
(5分钟)旧课复习:复习配送中心的核心业务(进货作业、订单作业、拣货作业、补货作业、配货作业、送货作业、退货作业)的相关概念以及配送中心作业总流程。
(10分钟)新课引入:以提问的形式开篇,“配送中心的核心作业我们已经学习完了,配送中心除了日常的核心作业外,还有没有其他作业呢?”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如果货物包装破损换新,或者50个箱装的货物改成20个零散的货物包装,或者货品缠膜防潮,这些包装更换更新以及货物的防护算不算配送中心的作业呢?”总结引导出流通加工作业、装卸搬运作业。
以提问导入课题,并进行分析讲解,深入学习流通加工作业(5分钟)新课内容:运用课件图片介绍,理论授新等方法讲授流通加工作业相关知识。
第三章配送中心其他业务§3-1 流通加工作业一、流通加工的定义(介绍法、讲授法)(25分钟)流通加工,是指产品在从生产地到使用地的过程中,根据需要进行包装或分割、计量、分拣、刷标志、挂标签、组装等简单作业的总称。
它与生产加工最大的不同是注重物品在生产后、流通或使用前的整理,因此又称加工整理。
第页流通加工是为了提高物流速度和物品的利用率,在物品进入流通领域后,按客户的具体要求进行的加工活动,即在物品从生产者向消费者流动的过程中,流通加工以促进消费、维护产品质量、提供流通效率为目的,对物品进行一定程度的加工,它与一般的商品流通、生产加工相比有很大的差别。
流通加工是通过改变或完善流通对象的形态来实现“桥梁和纽带”的作用,因此流通加工是流通中的一种特殊形式。
流通加工与生产加工的差别1.加工对象不同流通加工的对象是商品,而一般的生产加工的加工对象是原材料或半成品。
2.加工程度不同流通加工所进行的一般都是简单加工,是对生产加工的辅助和补充,不能替代生产加工。
生产加工是复杂加工,商品的加工大部分过程由生产加工完成。
第一,二,三,四,五,六,七,八章课后题目答案及重点1,2,3,4,5章为第一部分,6,7,8章为第二部分第一部分:第一章:国际物流概述一简述国际物流的含义1国际物流:是指货物(包括原材料、半成品和制成品等)及物品(包括邮品、展品、捐增物资等)在不同国家件流动或转移。
2.国际物流广义理解:是货物在国家间的实体移动。
国际物流狭义理解:仅是与另一国国际贸易相关的物流活动,如货物集运、分拨配送、货物包装、货物运输、申领许可文件、仓储、装卸、流通中的加工、报关、国际货运保险、单据制作等。
3.国际物流是国内物流的延伸,是国际贸易的必然著称部分,各国间的相互贸易最终要通过国际物流来实现,而国际分工的细化和国际贸易的增长将带动和促进国际物流的发展。
二简述国际物流的特点:1.国际物流的经营环境存在着较大的差异2.国际物流的系统广泛3.国际物流运输主要方式具有复杂性4.国际物流必须依靠国际化信息系统的支持5.国际物流的标准化要求较高。
三简述国际物流在20世纪的发展经历的阶段:第一个阶段:20世纪50年代,国际物流发展的准备阶段。
第二阶段:20世纪60年代,国际物流设备、工具大型化阶段。
第三阶段:20世纪70年代,国际物流包装集装箱化、集装箱船、集装箱港口快速发展阶段。
第四阶段:20世界80年代,国际货物多是联运、自动化搬运、装卸技术发展阶段。
第五阶段:20世界90年代,物流信息化时代。
四国际物流的基本分类:根据不同的标准,国际物流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按照货物流向,可以分成进口物流和出口物流。
凡存在于进口业务中的国际物流行为被称为“进口物流”,而存在于出口业务中的国际物流行为称为“出口物流”。
2.按照不同国家所规定的关税区域予以区别,可以分为国家建物流与经济区域渐物流。
3.按照国家进行货物传递和流动方式,国际物流又分为:国际商品物流、国际军火物流、国际邮品物流、国际援助和救助物流等。
****涉及国际物流业务并和国际物流有关的企业有:国际货运代理、国际船舶代理、国际物流公司、国际配送中心、国际运输及仓储和报关行等。
跨境电商整体流程一、跨境电商的简洁跨境电子商务是指分属不同关境的交易主体,通过电子商务平台达成交易、进行支付结算,并通过跨境物流送达商品、完成交易的一种国际商业活动。
跨境电商比单纯的境内贸易电商所涉及的工作环节或工作要件多很多,它包括商品引入、线上平台、线下门店、境外物流、保税仓储,报关报险、订单配送、结算结汇、营销推广及售后服务等等。
由此跨境电商市场上派生出许多第三方专业服务服务公司,比如:境外物流、保税仓储,报关报险、订单配送、结算结汇等等。
如果将上述环节委托第三方专业公司来完成的话,那么组建跨境电商工作的核心内容就是商品引入、线上平台和线下体验店了。
二、跨境电商的现状跨境电商正处在“风口”。
去年跨境进口交易额接近6000亿元,较2008年增加16.6倍,年均复合增长率59.71%。
去年我国跨境电商平台企业超过5000家,境内开展跨境电商的企业超过20万家。
跨境电商是新时期下应运而生的时代产物,具有减少中间环节、降低信息成本、便捷支付等优势,有利于促进交易效率的显着提高。
跨境电商融合了跨境和电商两个核心要素,通过电商平台实现分属不同关境交易主体的商业活动。
与传统外贸相比,跨境电商添加了电商这个新基因,是在信息化时代充分应用互联网技术手段,实现传统外贸信息化、网络化和智能化的重要途径;与国内电商相比,跨境电商拓展了跨境的新空间,是在全球化时代将电商拓展至全球大市场,实现更高开放水平的重要发力点;随着我国居民收入的提高,跨境电商是在新消费时代更好满足国内居民对更高品质生活的需求,以消费升级需求引领产业升级的重要抓手。
当前跨境进口电商业务形态1、进口供应链分销平台:海豚B2BC2、垂直电商:聚美、蜜桃、洋码头3、国内电商平台:天猫、京东(含自营)4、分销商入驻第三方平台开店:B2C或C2C5、个人创业平台:如微店现在广大进口电商在整个生态圈里面扮演的几个角色,无非分为五类:第一类,供应链,起点是做B出身给卖家提供货,如海豚网。
第一章物流与物流学【案例分析】顺丰智慧物流管理揭秘一、教学目的通过对本案例的分析,使学生了解顺丰的物流体系管理,进而理解物流管理的革新的重要性。
二、参考分析思路(1)顺丰的物流管理与同行业物流公司相比,具有哪些方面的优势?顺丰是中国领先的综合快递服务提供商,也是一个具有网络规模优势的智能物流运营商。
经过多年的发展,公司建立起为客户提供综合物流解决方案的能力,与其他物流快递相比,顺丰有以下优势:第一,拥有强大的智慧物流管理体系。
能够做到:比同行优先发货、更好的维护顾客、更早的处理积压待发货商品等等。
第二,优秀的仓储管理模式。
顺丰在全国建成并投入使用仓库14个,包括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武汉等重点城市,旗下四千多个自营的快递服务网点已经与仓储配送仓库进行对接,形成标准化仓储管理体系。
第三,强调服务质量管理。
通过对大数据分析和云计算能力的不断应用和优化,顺丰能够准确地预测各地区、各行业的业务量,甚至对城市、行政区域、甚至每个配电网络和每个调度员的准确度都有所提高,有效地实现了更加合理、高效的资源总体配置。
(2)请结合案例,探讨顺丰智慧物流管理成功的基础是什么?智能化升级是物流行业的必然趋势,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将为物流行业带来新一轮的产业革命,成为物流行业降本增效、技术创新的关键利器。
智慧物流是通过大数据、云计算、智能硬件等智慧化技术与手段,提高物流系统思维、感知、学习、分析决策和智能执行的能力,提升整个物流系统的智能化、自动化水平,从而推动物流的发展,降低物流成本、提高效率。
智慧物流包括两大特点,第一是互联互通、数据驱动,第二是深度协同、高效执行。
顺丰智慧物流管理成功的基础体现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拥有科技研发团队。
智慧物流体系的形成需要AI推动物流转型的四大核心要素(数据、场景、技术和算法)、五大战略(成功用例、数据生态、技术工具、无缝接入工作流程和开放的文化和组织),这都依靠顺丰的科技实力。
重点与难点(*号表示难点)第一章概述1.运输的概念、功能。
概念:运输是指人或物借助运力在空间上产生的位置移动。
所谓运力,是由运输设施、路线、设备、工具和人力组成的,具有从事运输活动能力的系统。
中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GB/T18354-2006)中对运输的定义:用设备和工具,将物品从一地点向另一地点运送的物流活动。
其中包括集货、分配、搬运、中转、装入、卸下、分散等一系列操作。
功能:(1)空间效用。
运输的功能主要是实现物品远距离的位置移动,创造物品的“空间效用”,或称“场所效用”。
(2)时间效用。
运输除创造空间效用外,还创造时间效用,具有一定的存储功能。
运输过程中需要对物品进行保管和维护,客观上具有存储功能的作用。
2.配送的概念及其与运输的异同点。
【概念】1、定义国家标准《物流术语》(GB/T18354-2006)对配送的定义:“在经济合理区域范围内,根据用户要求,对物品进行拣选、加工、包装、分割、组配等作业,并按时送达指定地点的物流活动。
”日本《物流手册》对配送的解释是:“与城市之间和物流据点之间的运输相对而言,将面向城市内和区域范围内需要者的运输,称之为配送”2、配送定义中的要点配送定义包括如下要点:(1)以用户需求为出发点。
满足用户的多方面需求。
(2)“配”与“送”的有机结合,以“送”为主。
(3)在经济合理的范围内进行。
(4)处于末端的线路活动,直接面对用户【相同点】运输、配送都是线路活动。
运输主要是线路活动,实现物品的位置移动。
配送以送为主,也是线路活动。
但还要辅以加工、组配、包装以及其他增值服务。
【不同点】配送虽以送为主,但还包含了拣选、加工、包装、配货、配载等点活动,因此是线活动与点活动的结合。
主要区别:(1)活动范围不同;(2)功能差异;(3)运输方式和运输工具不同3.※运输的三个基本原理。
(*)4.运输系统的构成要素。
1.运输线路2.运输工具包括铁路机车、公路机动车、船舶、飞机等。
第一章运输管理概述学习目标:1.理解运输的概念及其分类2.熟悉运输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3.掌握现代运输体系的构成4.理解运输需求的概念、特征及其影响因素5.理解运输供给的概念、特征及其影响因素6.理解运输市场的概念及其特征7.掌握运输的基本原理8.了解运输化理论第一节——物流运输和经济的关系运输定义:1.用设备和工具,将物品从一个地点向另一个地点运送的物流活动。
其中包括集货、分配、搬运、中转、装入、卸下分散等一些列操作。
2.运输是人和物借助运输工具实现在空间上的移动或位移。
运输的特点:①运输不生产有形的产品。
②运输不改变运输对象的性质。
③运输队自然的依赖性很大。
④运输是资本密集型产业。
⑤运输是“第三利润”的主要源泉。
运输的方式:运输的范畴:干线运输、支线运输、二次运输、厂内运输。
运输的作用:集货运输、配送运输运输的协作程度:一般运输、联合运输运输中途是否换装:直达运输、中转运输铁路运输、公路运输、水路运输、航空运输和管道运输。
货物运输对象:货物形态:包装货物(箱装、桶装、袋装)、裸装货物、散装货物货物性质:普通货物(清洁、液体、粗劣)、特殊货物(危险、易腐冷藏、贵重、活的动植物)货物重量:重量货物、体积货物货运量大小:大宗货物、件杂货物、长大笨重货物运输业的特点:1.交通运输企业的生产特点:①运输生产是在流通过程中进行的②改变运输对象(客、货)的空间位置,并不创造新的产品③运输生产过程中同时被消费掉④由几种运输方式共同完成⑤各种运输方式虽然使用不同的技术装备,具有不同的技术经济性能,但生产的是同一的产品,它对社会具有同样的效用⑥在运输费用中,没有原料消费,固定资产(运输设备)的折旧和工资是运输的主要费用2.交通运输企业的管理特点:①交通运输是具有一定垄断性质的行业②交通运输业不仅要讲求经济效益,还要注重社会效益和公益效益③交通运输企业生产范围线路长、面广,管理幅度大④各种运输方式或各个运输企业之间的协作要充分协调好,才能保证运输生产的连续性⑤交通运输生产布局和综合运输布局,不仅受国家客观政策影响较大,而且受国民经济其他部门的布局和自然条件影响较大⑥交通运输企业的安全生产显得特别重要运输与国民经济:1.运输业是社会生产的必要条件,而且它不是消极地、静止地为社会生产服务的2.运输费用在生产费用中占很大的比重3.运输业担负着社会产品和商品流通的任务4.运输业在平时为经济建设服务,战时为军事服务运输的空间效用:运输最基本、最重要的功能,就是实现了物品的空间位移,创造了空间效用。
跨境电商整体流程一、跨境电商的简洁跨境电子商务是指分属不同关境的交易主体,通过电子商务平台达成交易、进行支付结算,并通过跨境物流送达商品、完成交易的一种国际商业活动。
跨境电商比单纯的境内贸易电商所涉及的工作环节或工作要件多很多,它包括商品引入、线上平台、线下门店、境外物流、保税仓储,报关报险、订单配送、结算结汇、营销推广及售后服务等等。
由此跨境电商市场上派生出许多第三方专业服务服务公司,比如:境外物流、保税仓储,报关报险、订单配送、结算结汇等等。
如果将上述环节委托第三方专业公司来完成的话,那么组建跨境电商工作的核心内容就是商品引入、线上平台和线下体验店了。
二、跨境电商的现状跨境电商正处在“风口”。
去年跨境进口交易额接近6000 亿元,较16.6 倍,年均复合增长率 59.71%。
去年我国跨境电商平台企业超过2008 年增加5000 家,境内开展跨境电商的企业超过20 万家。
跨境电商是新时期下应运而生的时代产物,具有减少中间环节、降低信息成本、便捷支付等优势,有利于促进交易效率的显著提高。
跨境电商融合了跨境和电商两个核心要素,通过电商平台实现分属不同关境交易主体的商业活动。
与传统外贸相比,跨境电商添加了电商这个新基因,是在信息化时代充分应用互联网技术手段,实现传统外贸信息化、网络化和智能化的重要途径;与国内电商相比,跨境电商拓展了跨境的新空间,是在全球化时代将电商拓展至全球大市场,实现更高开放水平的重要发力点;随着我国居民收入的提高,跨境电商是在新消费时代更好满足国内居民对更高品质生活的需求,以消费升级需求引领产业升级的重要抓手。
当前跨境进口电商业务形态1、进口供应链分销平台:海豚B2BC2、垂直电商:聚美、蜜桃、洋码头3、国内电商平台 : 天猫、京东(含自营)4、分销商入驻第三方平台开店:B2C或 C2C5、个人创业平台:如微店现在广大进口电商在整个生态圈里面扮演的几个角色,无非分为五类:第一类,供应链,起点是做 B 出身给卖家提供货,如海豚网。
【课程思政案例】《国际物流》:立德树人深挖教学内容,信义忠诚彰显思政元素一、课程简介《国际物流》作为物流管理专业的专业课,旨在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从国际物流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日趋成熟的理论及基础知识,包括国际物流的发展及与国际贸易的关系、国际物流系统与网络、国际物流服务与管理等,同时特别强调学生对国际物流主要功能的业务操作(采购、包装、仓储、流通加工、装卸搬运、货物的通关、运输与保险安排)、国际物流主要形式(铁路联运物流、海运物流、空运物流、集装箱和多式联运物流、保税物流、跨境电商物流)的业务流程和作业技能掌握,并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要求学生熟悉国际物流的基本概念,把握国际物流的特点与发展趋势,全面掌握国际物流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融会贯通,学以致用,学会运用国际物流的理论和方法分析解决实际问题,为今后从事国际物流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能够在国际物流中,通过适当控制和科学组织,促进物资或商品的合理流动,使国际物资或商品的流动路线最佳、流通成本最低、服务最优、效益最大。
二、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一)明确课程思政目标秉承立德树人的教学理念,在教学过程中将专业知识和“一带一路”倡议有机统一,潜移默化地融入课程思政要素,培养学生怀忠诚、讲信义,激发学生的使命意识、担当意识和爱国情怀,对树立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起到了引领作用。
具体如下:1.大国情怀,心怀天下。
关心国际形势,厚植基础知识,公忠为国,爱国爱民,秉公去私,以攻克私,崇德重义,修身为本,进一步实现家国的和谐统一。
2.信义忠诚、职业素养。
掌握国际物流作业中的各项操作技能,提高公平、爱国、敬业的专业素质,忠实履行行业的基本道德要求,培养“遵守程序、业务规范、办事诚信”的职业素养。
3.关注国力,实力爱国。
引导学生引领国际视野,思考问题、分析问题,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提升自身的学习能力和专业能力,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水平和政治觉悟等素养。
(二)明确知识目标知识目标方面,能够充分了解国际物流与国际贸易的区别与联系,了解国际物流相关的法律法规,能够对我国在国际物流领域的具体问题有较深的理解能力;能够运用基本理论知识来识别、阐明、分析、研究、探索当前国际物流主要问题,特别是目前我国在国际物流作业过程中出现、存在的实际问题;充分挖掘思政内涵,从育人角度进一步开发课程价值,充分利用专业课程的思政教育资源,通过对知识传授和价值引导的结合,引导学生在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中,增强爱国情怀、文化自信,树立正确的三观和职业素养。
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课程标准一、概述(一)课程定位与作用课程的定位:《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是电子商务专业、物流管理专业及其他相关专业的的一门必修课程。
课程的作用:介绍现代物流管理基础知识、基本理论,重点讲述电子商务下现代物流管理的各种理论和实践操作,使学生了解物流相关的各种理论知识,掌握物流相关操作技能。
为提高学生物流方面的素质,增强物流理论与实践能力打下基础。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要求学生熟练地、系统地掌握现代物流管理基础知识、基本理论,掌握现代物流管理相关方法和技能,并能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判断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以后从事相关的物流相关工作打好基础。
与其他课程的关系:先导课程是《物流管理基础》,后续课程为《物流综合实训》。
(二)课程设计思路按照“以工作岗位需求为出发点,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化专业课程体系”的总体设计要求,依据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特点和职业能力形成的规律来设计、确定课程的知识、技能等内容。
学习程度要求主要使用“了解”“理解”“掌握”等用语来表述。
“了解”用于表述事实性知识的学习程度,“理解”用于表述原理性知识的学习程度,“掌握”用于表述技能的学习程度。
二、课程目标(一)知识目标> 理解电子商务的概念和特点。
> 熟悉电子商务的功能和运行模式。
> 掌握现代物流的概念、特点和分类。
> 理解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的关系。
> 理解电子商务物流的概念和特点。
> 理解运输、仓储、包装、装卸搬运和流通加工的概念、作用和分类等相关知识。
> 掌握运输、仓储、包装、装卸搬运和流通加工合理化的概念及其合理化途径。
> 理解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的概念、作用和分类。
> 熟悉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的模式和合理化途径。
> 理解电子商务物流配送中心的概念、特点和分类。
> 掌握电子商务物流配送中心的功能和作业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