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统计年鉴2016全国区社会经济发展:主要农作物播种面积
- 格式:xlsx
- 大小:16.61 KB
- 文档页数:6
分析影响中国农业总产值的因素摘要: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它关系到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可以说,农业对我国的综合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就目前形式来说,“三农”问题已经成为举国上下关注的焦点。
在近些年中,农业总产值出现了一些波动,并对我国的经济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所以,就此现象,我们进行了一次研究,并希望在此次研究中,我们能通过使用计量分析的方法找出影响农业总产值变动的因素及其它们在这些变动中所起的作用,并对出现这些现象做出合理的解释。
关键词:农业总产值、农业从业人员、户均生产原值、耕地面积、农业机总动力、灌溉面积、化肥施用量正文:一、问题的提出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近几年我国经济一直有着快速稳定的发展,但对外贸易和出口不断扩大的同时,农业问题一直都是政府工作中的重中之重,能否解决我国的农业问题,对于我国经济的长远发展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
因此对于农业总产值问题的研究,以及与农业总产值相关的因素分析显示出重要的作用。
二、经济理论依据迄今为止,已经有许多学者对农业总产值的影响惊醒了各种模型分析和研究。
其中主要有:农作物播种面积、化肥施用量、政府的农业生产和事业财政支持、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数、农业的收入、经济增长等对农业总产值的影响。
农业总产值是指以货币表现的农、林、牧、渔、副业全部产品的总量,它反映一定时期内农业生产总规模和总成果。
农业总产值的计算方法通常是按农、林、牧、渔业产品及其副产品的产量分别乘以各自单位产品价格求得;少生产,周期较长,当年没有产品或产品产量不易统计的,则采用间接方法匡算其产值;然后将四业产品产值相加即为农业总产值。
目前,制约我国农业总产值提高的主要因素有:1、耕地资源日趋减少 2、自然灾害增加 3、农村青壮劳动力减少 4、粮食生产成本持续增加。
此外,影响农业总产值提高的因素还有农业制度的合理性、农业的资金投入、农业的基础设施水平、农业机械化水平、农田水利、农业交通运输情况以及作物另种等下面,我从农业从业人员、农村家庭居民生产性固定资产原值、耕地面积、农机械动力、灌溉面积、化肥施用量几个方面分析对我国农业总产值的影响。
第23卷第2期2021年1月猱艺科枚Journal of Green Science and Technology基于超效率DEA 模型的地区农业循环经济效率评价研究蒋硕凡1,李晶洁1,杨富贵彳(1.天津商业大学 理学院,天津300134;2.广州工商学院 基础教学部,广东 佛山528138)摘要:指出了农业循环经济是我国经济绿色发展的重要一环,对我国地区农业循环经济效率进行准确有效评价有助于促进该领域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根据我国各个地区农业经济的特点,构建了地区农业循环经 济评价指标体系,创新■地将超效率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EA )运用到农业循环经济效率评价领域,解决了现 有传统DEA 方法难以区分有数效率值的问题。
在$匕基础上选取2016〜2018年中国31个省市农业数据,对我国地区农业循环经济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大部分省市三年农业效率稳步提高,同时浙江、黑龙 江、山东、吉林等地三年效率平均值鬆大于1.5,效率较好;新疆、宁夏、甘肃、云南等地三年效率平均值低于0. 8,效率相对较低。
关键词:超效率DEA 模型;农业循环经济;效率评价中图分类号:F32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21)02-0247-041引言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充足的物质保障。
进入21世纪,我 国农业迈入“高成本”时代而农业生产效率却逊于发达 国家。
我国农业基础竞争力薄弱的根源是资源、劳动力、农业机械、科技等短板。
为此我国提出了促进农业 循环经济的战略。
农业循环经济是采用农业资源减量消耗、农产品多次利用和农业有机废弃物资源化的闭合 循环生产模式的工业型农业。
它是把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和农业废弃物通过产业链有机地组合在一起,形成 资源低投入低消耗,产品互为原料、多次使用,废弃物再利用,实现废弃物资源化的周而复始的循环经济体系。
在产业体系中,农业是与自然界关系最密切的产业。
专题9 农业【2024年高考真题精选】(2024年全国乙卷)2014年我国某科技公司在新疆建立了研发基地,研制适用于大规模棉花生产的无人机。
为推广产品,该公司先组建专业服务团队为农夫供应无人机服务,后以极低的价格出租无人机,最终才销售无人机,同时对农夫进行技术培训。
无人机的运用,大幅度削减了人工成本,变更了新疆传统农业生产方式。
据此完成1题。
1.无人机的运用主要可以帮助棉农提高棉花的A.产量B.质量C.利润D.价格【答案及解析】1.C由材料可知,无人机的运用,大幅度削减了人工成本,降低成本,故能提高利润,C正确;无人机的运用能降低成本,可能会降低棉花价格,D错误;无人机的运用提高了劳动生产效率,但不能干脆提高棉花的产量和质量,AB错误。
故选C。
(2024年广东卷)长江流域、黄河流域和西北内陆地区是我国三大产棉区。
2024年,新疆棉花产量占全国和世界总产量分别达87.3%和20%以上,机械采摘率已达69.8%。
表1反映三大产棉区不同时段面积和单产对棉花产量的贡献率变更。
据此完成2—4题。
2.从自然因素考虑,影响三大产棉区棉花生长的共性条件是A.丰沛的降水B.昼夜温差大C.足够的光热D.肥沃的土壤3.三大产棉区中对棉花产量贡献始终以面积为主导的是A.长江流域棉区B.黄河流域棉区C.西北内陆棉区D.三大棉区皆是4.近年来新疆棉花产量在全国占比进一步增大主要得益于①土地资源丰富②沙漠化强度减弱③机械化水平高④气候暖湿化加强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及解析】2.C 读题可知,长江流域、黄河流域及西北内陆地区在棉花生长期均有着足够的光热条件,是三大棉花产区棉花生长的共性条件。
C正确;西北内陆地区降水较少,A错误;长江流域昼夜温差并不大,B错误;西北内陆的土壤并不肥沃,D错误;故选C。
3.C 从图中可以看出,三大产棉区中,西北内陆棉区自1950年以来,面积始终比较大,且单产贡献率较低,因此对棉花产量贡献始终以面积为主导的是西北内陆棉区,C正确;ABD错误;故选C。
我国农业区主要粮食作物化肥施用情况分析作者:俞书傲樊爽爽来源:《经济研究导刊》2023年第23期摘要: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水平的不断提升,农业生产普遍采用集约化发展模式。
但化肥尤其是氮肥在农业生产中的过度施用,对农业环境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农业面源污染已然成为水体富氧化的主要原因。
基于此,以全国平均水平为对照指标,采用“区域化肥(氮肥)施用负荷”和“化肥(氮肥)施用相对适宜度”评价化肥和氮肥施用对我国九个农业区的环境影响程度,作为不同地区化肥和氮肥施用的参考,是科学、合理施用化肥,缓解我国农业环境压力的重要举措。
关键词:化肥施用量;氮肥施用量;施用负荷;相对适宜度中图分类号:F32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23)23-0027-04近几十年来,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趋势向好,农业生产普遍呈集约化发展模式,即通过使用化肥、农药、杀虫剂以及农业机械化提高粮食作物产量。
其中,化肥尤其是氮肥在农业生产中的投入,对作物增产有不可或缺的作用,研究表明,施用化肥使作物单产增幅55%—65%(Muhammad,2021)。
但化肥尤其是氮肥在农业生产中的过度施用,对农业环境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据《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数据》(2020)显示,农业源是总氮、总磷排放的主要来源,来自农业的氮、磷排放量分别为141.49万和21.20万吨,分别占总氮、总磷排放量的46.5%、67.2%。
可见,农业面源污染已然成为水体富氧化的主要原因(李万青,2014;杨巧云,2021)。
2018年我国农用化肥施用量(折纯)5 653万吨,其中,氮肥2 065.43万吨,磷肥728.88万吨,钾肥590.28万吨,复合肥2 268.84万吨。
一、我国农业区主要粮食作物化肥、氮肥施用现状分析根据《中国综合农业区划》,按农业生产条件、特征和发展方向及行政单位的完整性,将全国划分为九个农业区,即黄淮海平原区、北方干旱半干旱区、东北平原区、云贵高原区、华南区、四川盆地及周边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青藏高原区、黄土高原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