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中的小学 ppt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37.35 MB
- 文档页数:11
我心中理想的小学语文课堂我心中理想的小学语文课堂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
三年前,当我投入到新课程教学中时,“语文课堂如何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这个问题一直萦绕心际;“一堂课讲才有语文味?”成了我在语文实践教学中探究的问题。
而今,重读新课标,反思新课程之际,我愿将自己努力构建“我心目中理想的课堂”的一些思考与尝试进行阐述,以期与同仁分享。
我心目中理想的语文课堂是真实的课堂,是趣味课堂,是灵动的课堂,是诗意的课堂。
一、真实的课堂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因此,语文课堂教学一定要立足学生,以学生发展为本,把课堂还给学生;要着眼文本,融入文本;要重视背诵积累,追求真实有效。
真实的课堂要让学生的是有意义的。
初步的意义是他学到了新的知识,再进一步的是锻炼了他的能力,他在学习中有良好的积极的情感体验,并产生进一步学习的强烈要求;最重要意义是他越来越会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真实的课堂是有效率的。
课堂面向全体,学生积极参与,大家都有事情干,学生通过教学,都发生了一些变化,整个课堂气氛是活跃的,内容是充实的,能量是大的。
真实的课堂要有生成性。
这节课不完全是预设的,而是在课堂中有教师和学生的真实的、情感的、智慧的、思维的、能力的投入,有互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既有资源的生成,又有过程状态的生成。
真实的课堂是常态性的,有待完善的。
它无需课前大量的准备,课堂是常态的,课堂中有思想的碰撞,有相应的讨论,师生能相互生成许多新的东西。
且课堂不可能十全十美,是有缺憾的,有待完善的,它可以经过师生改进而完善。
真实的课堂是师生平等对话共同努力的教学过程。
在过程中,教师水平得到提高。
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完善,是能够真正享受到教学作为一次创造过程的全部欢乐和智慧的体验。
真实的课堂是真正回归语文,体现了浓浓的“语文味”。
大班美术《我心中的小学》教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引导学生思考谁是最受欢迎的人,并通过平时的观察抓住人物的特征。
能力目标:引导学生用绘画、拼贴或拓印等方法来表现心目中最尊敬的人。
情感目标:1、通过绘画,培养学生对社会建设者们的热爱和尊敬之情。
2、引导学生回忆生活中的形象3、指导学生创作一幅《我心中的老师》的绘画4、通过绘画,联系师生之间的感商培养师爱生,生敬师的良好师生关系教学重点:指导学生用绘画、拼贴或拓印等方法来表现心目中最尊敬的老师的肖像。
表现我的老师,生动表现“心中”的老师的形象教学难点:既能表现出人物的基本特征,又能运用自己喜欢的表现方法。
教学建议:1、能否把我心中的老师表现清楚2、能否突出主题,画面生动有趣3、能否把握画面,并配合好相应的环境、背景4、能否与同学交流自己创作的作品教学实施建议:1、课前准备教师准备相关范图、儿童画等,学生准备油画棒水彩笔等2、课堂教学引导阶段:教师出示一幅学生的作品,启发学生看看、说说画上表现的人物是什么职业,为什么?开展阶段:小组交流“我心中的老师”是什么样的?(学生谈自己心中的老师,鼓励学生大胆说自己对老师的真实感受,以及对老师的期望)画面交流:教师运用准备好的画面(2-3个不同性别,表情、动作的教师形象)以及3-4 个画面背景,让学生来搭配以下“哪个老师的形象搭配哪种背景合适,为什么?”让学生说一说,是否发现背景不同可以反映教师的科目的区别,不同的表情能否表现人物的情绪、状O分析范画:分析课本中的范画,“老师,我喜欢这样的您,最害怕。
”让学生谈谈那个同学为什么这样画,鼓励孩子画己心中的老师,写出给老师的心里话。
布置作业:教师归纳学生的评述,提出创作要求,学生完成创作后与同学进行交流。
教具、学具准备:1、教学辅助课件、画纸、记号笔、胶带、手工制作的人物作品等。
2、绘画用具。
教学过程:(一)导入阶段:(二)尝试阶段:师:你们能不能像老师一样抓住人物的特点,为画张像好吗?看看老师长什么样?有什么主要特征?生:圆圆的脸、小眼睛、有两个小酒窝,爱穿一套休闲服。
大班美术《我心中的小学》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美术教材第四章《我们的世界》,详细内容为第三节《我心中的小学》。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描绘出自己心中理想的小学形象,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绘画表达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小学的基本组成部分,如教学楼、操场、升旗台等。
2. 培养学生运用线条、颜色等绘画元素,表达心中的小学形象。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激发他们对小学生活的向往。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绘画元素,表达心中的小学形象。
重点:让学生了解小学的基本组成部分,培养他们的绘画表达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画纸、彩笔、水粉等。
学具:画纸、彩笔、水粉、调色板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1)通过PPT展示小学生活图片,引导学生谈论对小学生活的向往。
(2)邀请学生分享心中理想的小学形象,激发他们的想象力。
2. 讲解与示范(10分钟)(1)讲解小学的基本组成部分,如教学楼、操场、升旗台等。
(2)示范如何运用线条、颜色等绘画元素,描绘心中小学的形象。
3. 实践环节(15分钟)(1)学生根据讲解和示范,开始绘画自己心中的小学。
(2)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指导绘画技巧。
4. 作业点评与展示(5分钟)(1)邀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心得。
(2)教师点评作业,给予鼓励和指导。
(1)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绘画表达的重要性。
(2)布置课后作业,鼓励学生继续创作。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我心中的小学》2. 板书内容:(1)小学的基本组成部分:教学楼、操场、升旗台等。
(2)绘画表达方法:线条、颜色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学生绘制一幅《我心中的小学》的画作。
2. 答案要求:(1)画面包含小学的基本组成部分。
(2)运用线条、颜色等绘画元素,表达心中的小学形象。
(3)作品富有创意,能体现学生的个性。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在绘画过程中的表现,了解他们对小学的认识和绘画表达能力的提升。
2024年《我心中的小学》幼儿园大班主题教案(精选5篇)《我心中的小学》幼儿园大班主题教案篇1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运用观察、比较和讲述的方法,学习比较小学和幼儿园的不同。
2、引导幼儿尝试自己整理文具,建立对小学初步的感性认识。
3、激发幼儿想做一名小学生的愿望。
4、让幼儿能在集体面前大胆表演、表现自己。
5、愿意与同伴、老师互动,喜欢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过程:一、谈话导入,激发经验。
1、出示哥哥姐姐在小学活动的照片。
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些照片,我们来看看这是哪儿?他们在干什么?”2、教师请幼儿讲述参观小学后的发现,并指导幼儿相互交流讲述自己的调查表。
①师:“我们也参观了小学,现在请你来说说你参观小学后新发现。
”(幼儿轮流表述,其他幼儿注意倾听别人的发言。
)②“小朋友说了很多有关小学的情况,那我们拿出调查表,把你记录到的情况讲给你的小伙伴听听吧!”(幼儿相互交流表述,教师加以引导)3、游戏:对对碰。
师:“大家说了很多幼儿园与小学的情况,现在我们来玩一个好玩的游戏——对对碰。
找一个朋友碰一碰,碰什么呀?就是刚才大家找到的幼儿园与小学的不同的地方。
”教师与幼儿玩游戏。
二、教师引导幼儿按有关时间、环境、教师、学生类的,分组交流、比较、记录、汇报小学与幼儿园的不同之处。
1、分组记录、汇报。
师:“大家找了这么多不同,那我们分成小组,根据不同的内容记录在一张大表上。
每6人一组,每组自选一个记录员,大家一定要看清楚桌上的标志再记录。
”(幼儿自由分组记录)2、请每组的代表讲述这一组的记录情况,其他幼儿注意倾听别人发言,有没说到的地方可以加以补充。
3、教师总结幼儿园与小学的相同之处,指导幼儿与听课教师互动,增加幼儿自己的信息量。
师:“大家马上就要上小学了,小学的老师和幼儿园的老师一样,都希望我们健康快乐的成长。
今天来了许多老师,那我们去问问她们对我们有什么更好的建议呢?”4、幼儿讲述自己得到的建议。
三、整理小书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