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美学——第四章 自然景观与审美鉴赏——山岳景观
- 格式:pptx
- 大小:26.14 MB
- 文档页数:12
世界奇观旅游文化———山岳景观山岳景观旅游文化,是指自然山岳资源,通过人们对它品评、认同的“人化”过程,对其赋予了附会文化的内涵,并经过人们对它的塑造,成为吸引人们游览、观赏的自然景观旅游资源,所展现的一种自然山岳旅游景观资源的文化形态。
山岳景观的欣赏维度包括山岳美、山岳知识、山岳文学、山岳象征等。
作为旅游资源文化的山岳景观,吸引游人的不仅是它外在的物质形态,更主要的是它传达给游客的那种深厚的文化寓意和美好的文化感受。
山岳是仁者的象征:山岳是仁者的象征,表现为历代人们对山岳的崇拜和景仰。
崇敬山岳的观念一直就是中华文化的人文精神,山岳本属于自然物质世界,然而在传统文化中,它被附会了世代积淀的文明,被赋予了自然物质意义以外的诸多含义,使原本自然物质的景观,具有了深层次的象征意义。
在我国通常把山岳看作仁者的象征、圣者的象征、宗教文化的象征,孔子在《论语》中提出“仁者乐山”,《韩诗外传》对此的解释是:山岳“生万物而不私,育群物而不倦,出云导风,天地以成,国家以宁,有似夫仁人志士,此仁者所以乐山也”,这也概括了中国历代人们对山岳是“仁者”象征的认同。
山岳是圣者的象征:原始先民,最初都是从山林中走出来,他们对巍峨壮观的山岳,高入云霄的峰峦,滋长万物的山体,产生崇敬甚至顶礼膜拜,把山岳看作“圣者”的象征。
在这种心理作用下,又产生了各种各样的神话传说。
神话传说的传播深入人心,反过来又加深了山岳的神圣性,所以世界各地的民族就有了“圣山”之说。
山岳是宗教文化的象征:宗教从我国创立或传入时起,就纷纷占领名山,吸收中华山岳文化的精髓,将山岳文化同宗教文化融为一体,相得益彰,使人们一提到某座名山,就会联想到某一宗教,甚至就成为该宗教的象征。
山西五台山、四川峨眉山、浙江普陀山、安徽九华山是我国的四大佛教名山,分别供奉文殊、普贤、观音、地藏菩萨,这些名山每年都吸引着海内外众多的游客。
下面以泰山作为范例从几个不同的方面来进行说明:山岳美:山岳美是指自然山岳通过人们对它的“人化”认同过程,所展现的外在形态美和内在的意蕴美,并为人们所感受的一种自然山岳的文化美,这也是自然旅游资源文化中表现山岳景观美的一种文化形态。
试论旅游资源审美与欣赏学号:XXXXX 班级:XXXXX 姓名:XX关键词:山岳旅游资源审美欣赏摘要:中国是一个有着广漠国土的国家,地貌类型丰硕多彩,山海湖泊超级壮丽,飞瀑流泉数不胜数,气候复杂多样,天气景观千变万化,因此造就了千姿百态、丰硕多彩的自然景观。
山岳是旅游资源中最丰硕的资源之一,中国有着许多自然美的典型山岳景观和渗透着人文景观美的山地。
中国的山岳旅游文化博大精深,活着界旅游资源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智者乐山,仁者乐水”山与水从来就是中国人永恒不变的谈论话题。
中国人给予华山“华山论剑”的冠绝,给予衡山“五岳独秀”的美名,又誉称黄山“天下奇”,更是以“泰山北斗”形容不可动摇之地位。
可以说,中国人已经与山岳同为一体,,山岳旅游自然也就成为“公共旅游”时期的一个亮点。
上暑假我去了张家界旅游,在那里深深的被张家界的山给迷住了,张家界的山太美了,美的无法用语言来表达。
那些山太形象生动了。
在张家界的群山之间有一座形似“仙”字的山壁,绝壁万仞,如一道天然的屏风,横亘城南的天际线,这就是张家界之魂——天门山.天门山主峰米,是张家界海拔最高的山,距城区仅8千米,因自然奇观天门洞而得名,也是张家界最先被载入史册的名山。
拔地擎天的天门山,山势陡险峻拔,景色雄奇壮丽,其山顶相对平坦,丛林覆盖率达90%,被人誉为世界最美的空中花园。
1999轻型飞机穿越天门;2006俄国勇士吻别天门;2007蜘蛛人徒手攀越天洞;2008驾控勇士挑战天路。
天门山,一个奇迹的诞生地,一个惊喜的扩容点,美丽张家界的新传奇!大庸有座天门山,隔天只隔三尺三,谁人得道上天去,坐桥要取顶,骑马要下鞍。
上天门山参观游览,不可不去天门山顶一观。
天门山顶古称“云梦绝顶”,是天门山的制高点。
站在顶上,居高临下,视野开阔,环视周围,晨观日出红山,夕观日落熔金,大小景点,一览无余。
其座落在张家界以南,雄踞在永定区天门山乡与大坪乡之间,与七星山、雄壁岩毗连,距市区仅十千米,距蜚声海内外的张家界国家丛林公园也只有40千米(全数是柏油路)。
旅游美学第一章建筑审美1、什么是旅游美学?旅游美学是研究在人类旅游活动中,旅游者(审美主体)对旅游景观(审美客体)的美学观赏、体验和评价,分析旅游中存在的各种审美关系,从中总结其规律性的一门新兴学科。
2、学习美学的现实意义对从业者而言,它让我们了解什么是美,什么是丑;让我们知道该怎样鉴赏旅游资源,从而引导游客进行审美,同时,更重要的使我们知道该怎样去创造美,创造什么样的美才能“得到游客的芳心”。
从消费者角度而言,学习旅游美学可以帮助和引导游客审美,让游客得到更多的美感,产生对旅游景点的极大的兴趣,以便形成最终的良性循环。
从经营者角度而言,学习旅游美学可以通过满足消费者的审美需求,从而为消费者创造出更多的美来;从而最终实现经营者的经济利益。
3、建筑的定义建筑是人们用石材,木材等建筑材料搭建的一种供人居住和使用的物体,如住宅,桥梁,体育馆等等。
广义上来讲,园林也是建筑的一部分。
4、实践践理性精神和宗教神灵精神实践理性精神是平面铺展和匀称且又是等级分明;土木材料和石质材料;装饰颜色(中国喜欢用原色,西方则追求迷乱、朦胧、神秘和惶惑)。
5、中国的抬梁式、穿斗式和干栏式6、中国古建筑的特征:完整的木构架体系、整齐而又灵活的整体布局、优美的艺术形象:(1)丰富多彩的建筑造型(2)绚丽而又雅淡的色彩3)精美的雕刻装饰7、开间的定义:四根柱子围成的空间称间,是中国古建筑空间组合的基本单元。
建筑物迎面间数称开间或面阔.建筑物的纵深间数为进深。
一般都为单数。
最高级为开间九间,进深五间;北京故宫太和殿,北京太庙大殿开间为十一间。
8、牌坊牌坊,是封建社会为表彰功勋、科第、德政以及忠孝节义所立的建筑物。
也有一些宫观寺庙以牌坊作为山门的,还有的是用来标明地名的。
又名牌楼,为门洞式纪念性建筑物,宣扬封建礼教,标榜功德。
牌坊也是祠堂的附属建筑物,昭示家族先人的高尚美德和丰功伟绩,兼有祭祖的功能9、华表古代宫殿、陵墓等大型建筑物前面做装饰用的巨大石柱,是中国一种传统的建筑形式。
简述山岳景观的类型有哪些山岳景观除自然美之外,往往还含有丰富的文化遗存构成自然和人文的巧妙结合。
山岳景观是构成中国风景名胜区的主要类型,是游览的主要对象。
下面由店铺为大家整理的简述山岳景观的类型有哪些,希望对大家有帮助!山岳景观的类型有哪些之一、四大旅游名山在中国的旅游名山中,知名度最高的是安徽的黄山,明代旅行家徐霞客两次登临,并留下:“东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的名句。
江西的庐山以著名的避暑胜地及历代名人特别是国共两党留下的人文景观而著称。
福建的武夷山素有“奇秀甲东南”之誉,以独特的“碧水丹山”闻名遐迩。
浙江的雁荡山则以“寰中绝胜”和“东南第一山”驰名中外。
1、安徽黄山黄山在安徽省黄山市,秦称黟山,唐天宝六年(747年)改现名。
主峰光明顶海拔1841米,最高点莲花峰高1873米。
在154平方千米的风景区内,有72峰各逞奇秀。
古今游人称奇松、怪石、云海、温泉为“黄山四绝”。
主要景点有玉屏楼、始信峰、天都峰、慈光阁、半山寺、温泉、排云亭等。
2、江西庐山庐山位于江西省北部,北望长江,东临鄱阳湖。
庐山主峰为海拔1474米的汉阳峰,全山景区面积广达282平方千米。
春如梦、夏如滴、秋如醉、冬如玉,气候宜人,四季可游。
由于雨量充沛,气候湿润,山间植被茂密,凉爽宜人,盛夏时平均气温不足23℃,为避暑胜地。
3、福建武夷山武夷山位于福建武夷山市南15千米处,方圆60多千米,有36峰、99岩、72洞、108景。
峰岩峭拔,曲水多姿,风景奇秀。
九曲河随着奇峰盘旋;虎啸峰犹如猛虎下山;大王峰巍峨威武,似乎不可一世;玉女峰娇娆娟秀,美如仙女娇姿。
古人曾用“武夷山水天下无,层峦叠嶂皆画图”的诗名来描绘武夷山的奇秀风光。
4、浙江雁荡山雁荡山位于浙江省乐清市境内,因“山顶有湖,芦苇丛生,结草为荡,秋雁宿之”而得名“雁荡”。
雁荡山素有“海上名山”、“寰中绝胜”之誉,古为我国“东南第一山”,以“山水奇秀”驰名中外。
景区总面积450平方千米,有500多个景点,分灵峰、灵岩、三折瀑、大龙湫、雁湖、羊角洞、显胜门、仙桥八个景区,其中“二灵一龙”被称为“雁荡三绝”。
试论旅游资源审美与欣赏学号:XXXXX 班级:XXXXX 姓名:XX关键词:山岳旅游资源审美欣赏摘要:中国是一个有着广阔国土的国家,地貌类型丰富多彩,山海湖泊无比壮丽,飞瀑流泉数不胜数,气候复杂多样,天气景观千变万化,因而造就了千姿百态、丰富多彩的自然景观。
山岳是旅游资源中最丰富的资源之一,中国有着许多自然美的典型山岳景观和渗透着人文景观美的山地。
中国的山岳旅游文化博大精深,在世界旅游资源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智者乐山,仁者乐水”山与水历来就是中国人永恒不变的谈论话题。
中国人赋予华山“华山论剑”的冠绝,赋予衡山“五岳独秀”的美名,又誉称黄山“天下奇”,更是以“泰山北斗”形容不可动摇之地位。
可以说,中国人已经与山岳同为一体,,山岳旅游自然也就成为“大众旅游”时期的一个亮点。
上暑假我去了张家界旅游,在那里深深的被张家界的山给迷住了,张家界的山太美了,美的无法用语言来表达。
那些山太形象生动了。
在张家界的群山之间有一座形似“仙”字的山壁,绝壁万仞,如一道天然的屏风,横亘城南的天际线,这就是张家界之魂——天门山.天门山主峰米,是张家界海拔最高的山,距城区仅8公里,因自然奇观天门洞而得名,也是张家界最早被载入史册的名山。
拔地擎天的天门山,山势陡险峻拔,景色雄奇壮丽,其山顶相对平坦,森林覆盖率达90%,被人誉为世界最美的空中花园。
1999轻型飞机穿越天门;2006俄国勇士吻别天门;2007蜘蛛人徒手攀越天洞;2008驾控勇士挑战天路。
天门山,一个奇迹的诞生地,一个惊喜的扩容点,美丽张家界的新传奇!大庸有座天门山,隔天只隔三尺三,谁人得道上天去,坐桥要取顶,骑马要下鞍。
上天门山观光游览,不可不去天门山顶一观。
天门山顶古称“云梦绝顶”,是天门山的制高点。
站在顶上,居高临下,视野开阔,环顾四周,晨观日出红山,夕观日落熔金,大小景点,尽收眼底。
其坐落在张家界以南,雄踞在永定区天门山乡与大坪乡之间,与七星山、雄壁岩毗连,距市区仅十公里,距蜚声海内外的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也只有40公里(全部是柏油路)。
第四章山岳景观审美第4章山岳景观审美4.1山岳景观类型山岳景观按其地质地貌成因,可分为花岗岩地貌景观、变质岩地貌景观、砂岩峰林地貌景观、丹霞地貌景观和岩溶山地景观等几种主要类型。
4.1.1花岗岩地貌景观花岗岩由于节理风化、崩塌等外力作用,常形成峭壁悬崖、孤峰擎天、石柱林立等奇特景观,令人叹为观止。
我国花岗岩山地分布广泛,许多名山几乎全部或大部分为花岗岩构成,其中有些已成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自然保护区。
黄山的莲花峰、炼丹峰和天都峰三峰鼎立,华山的东西南北中五峰相峙,天柱山的天柱峰,九华山的观普峰也都是这种地貌景观的典型,并成为具有重要吸引力的旅游景观。
4.1.2变质岩地貌景观变质岩是岩浆岩、沉积岩由于所处的地质环境和理化条件的变化,使原来岩石的矿物成分和结构发生改变而形成的岩石。
我国由变质岩构成的名山很多,大江南北分布广泛,如泰山、嵩山、庐山、五台山、苍山、武当山、梵净山、孔望山、花果山、南明山等等。
4.1.3砂岩峰林地貌景观特殊的地层岩性、高角度裂隙的发育、特殊构造地位、新构造运动的抬升等一系列因素造就了砂岩峰林地貌景观的形成。
湖南省西北部的武陵源风景区是我国独特的砂岩峰林地貌景观,共有4000多处砂岩石峰,形成峰林、峰柱、方山、石林、峡谷、嶂谷、幽谷等奇特的砂岩峰林,集神、奇、秀、野等特色于一体,峭壁万仞,千姿百态,世所罕见。
4.1.4丹霞地貌景观丹霞地貌景观整体感强、线条明快质朴,体态浑厚稳重、丹山碧水、引人入胜,具有奇、险、秀、美的丹崖赤壁及千姿百态的造型,因而有很高的游览和观赏价值,是我国重要的地质地貌旅游资源。
较著名的有广东仁化丹霞山,桂北湘南资江、八角寨,福建武夷山,浙江方岩,江西圭峰、龙虎山,安徽齐云山、甘肃麦积山、崆峒山,贵州梵净山,四川江油窦山、都江堰市青城山等等。
4.1.5岩溶洞穴景观岩溶洞穴是一种重要的旅游资源。
岩溶峰林神奇秀美,洞景迷人。
我国岩溶景观以广西桂林、阳溯一带为代表,峰林形态多呈圆形或锥形;在翼部多呈单斜式。
第四讲“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自然美的审美特征管窥“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明代旅行家、地理学家徐霞客两游黄山之后,曾发出这样的赞叹。
徐霞客所赞美的,是自然山川之美,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自然美。
然而,日常生活中的“自然美”,其含义却有两种:一是指客观自然界乃至整个宇宙的事物或现象的美,此时“自然”作为名词;一是指崇尚自然、追求本色的美学风格,也就是那种“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美,此时“自然”作为形容词。
我们这里所讨论的自然美,主要是第一种含义的。
一、历史的回顾自然美在中西方曾经走过不同的历程。
西方在十八世纪之前多半是轻视甚至否认自然美的,古希腊人审美的主要对象是人或神化了的人,人是他们的审美中心。
但自然美作为人的活动背景,偶尔也被提及。
有人曾统计,在荷马史诗《伊利亚特》中,对社会性物品的审美评价有493次,对人和神的审美评价374次,而对植物世界的审美评价才9次。
中世纪在罗马基督教的统治下,神取代了一切。
基督教有一个很荒谬的主张,认为自然界的景物是魔鬼的化身。
自然界的美景能唤醒人的情欲,那是恶魔在作怪。
所以在西方中世纪,自然美没有位置。
文艺复兴后,在“人的发现”的同时也开始尊重自然景物之美。
代表人物是意大利十四世纪诗人彼特拉克,他的诗常常写到自然景物。
但文艺复兴时代依然没有完整的风景诗,风景依然是人事的陪衬。
到了十七世纪,荷兰的绘画才开始采用自然界为题材。
当时的画家对自然发生兴味,也有社会原因。
当时荷兰摆脱了西班牙的奴役获得独立,取得胜利的资产阶级对那些为天主教堂服务的圣像画失去兴趣,因此产生了许多表现人和自然美的绘画。
当时主要的风景画家有伦勃朗、雷斯达尔和霍贝玛等人。
最早的是伦勃朗(1606-1669),他的风景画很美,其中最著名的是铜版画《三棵橡树》(1643),但是这种单纯的风景画在当时少而又少。
到了十八世纪末,英国湖畔派诗人以及以歌德、赫尔德、席勒等人为首的“狂飙突进”运动,才开始歌颂大自然,写了一些风景小诗,特别是歌德的风景诗(也有人称之为自然诗)表现了自然美,如《萨森海姆之歌》、《五月节》等,①此后也出现了山水画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