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平面广告的编排设计
- 格式:pdf
- 大小:25.67 MB
- 文档页数:19
平面设计广告怎么排版-构图技巧-注意事项在制定平面广告的时候,排版的安排是非常重要的。
常见的排版方式有:1.文字+图片;2.图片+图片;3.图文混排等。
文字和图形相辅相成,相映生辉是秩序产生、美感形成的关键,而文字和图片能否恰当的组合在一起,更好的表达主题是制定排版成功的重点。
1.文字+图片①图片与文字的比例要遵循黄金分割原理。
无论是什么制定,要么以图片为主,要么以文字为主,图片和文字的面积比例关系只有符合黄金分割原理才和主次关系原理一致。
②画面虚实对比要符合黄金分割比例,即图片和文字的面积总和要和画面的留白面积的比例关系要遵循黄金分割原理。
2.图片+图片①要讲究图片之间的比例结构,假设图片之间面积对比大则画面效果激烈,跳跃性强,面积对比小则画面效果平衡稳定。
②处理好图片的分布关系,一般统一分布图片的画面整齐有秩序,可避免杂乱无章的效果。
③处理好图片外观的影响效果,方形外观的图形较为严谨稳定,和网格式的构图结构结合容易形成理性的视觉美感,自由形外观的图片活泼有朝气,艺术性强,但处理不好容易效果杂乱。
3.图文混排①图文混排中的文字和图片的色彩处理要慎重。
假设是在图片上面添加文字则要处理好文字的色相和明度与图片色彩的色彩对比关系,二者对比越大,文字就越清楚。
而图文混排中数量较多的文字一般以黑色和纯度低的色彩居多,假设要用色相较为显然的文字吸引读者则要合计图片的整体色调和文字的色彩组合关系是否匹配。
②图片多的要把图片排的规整一些,可以把图片处理成大小外观一致、图片之间距离相等,组图的外边缘线为直线,形成丰富而有秩序的画面效果。
反之假设图片少则可以对图片的进行大胆制定的艺术制定,如运用变方向、立体化制定、特效制作等技法,形成内容丰富的错觉。
③假设文字较多则要适当减弱文字之间的对比,追求文字的统一美感,反之文字较少则加大对比,提升画面的活跃度。
此外,假设图片和文字都较少的画面中把文字处理成较规则的排列方式,则容易产生严正稳定的视觉效果。
设计知识广告编排设计的基本形式1、上下分割平面广告设计中较为常见的形式,是将版面横直分成上下两个部分,其中一部分配置图片,别一部分配置方案。
横向分割较为安静平静,略显呆板,故图片应尽量生动活泼,富有动感。
方案部分的文字亦应稍微多一些,调节版面,今其产生浓厚的情感色彩。
2、左右分割同上下分割相反,垂直分割为左右两部分,给人以崇高肃穆之感。
由于视觉上的原因,图片宜配置在左侧,右侧配置小图片或方案。
如果两侧明暗上对比强烈,效果则更加明显。
3、斜向分割将图片倾斜放置或将画面斜向分割,较之上下分割更为生动活泼,因为斜线可以产生动感,对于汽车等以速度见长的商品或较为呆板冷漠的商品倾斜配置,效果会更生动。
4、螺旋形编排将图片由大渐小,由外向内有规律的渐变配置,形成螺旋形,使人视觉移动轨迹,由外向内弯曲旋动,最终落到中心点,形成一定的动感。
这种编排,使多幅图片形成有机的整体,并主次明确,中心突出。
运用这种方式构成画面,会使人的视线立刻集中到中心点,而这一点就是广告的重要图片的放置点。
5、以中心为重点的编排人的视线往往会集中在中心部位,产品图片或需重点突出的景物配置在中心,会起到强调作用。
如果由中心向四周放射,可以起到统一的效果,并形成主次之分。
6、L型的编排构图以一幅大图片为主,配置在上下左右任何一隅,两边出血,另两边留出L型空白。
有图片处较沉偏坠,故留白的地方应巧妙编排,一来活跃变化版面,二来重量上加以均衡,否则会给人一头沉的感觉。
7、U型编排构图把图片配置于版面中央的上方或下方,并在一方出血,产生U型空白,这种编排有强烈的稳定感,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空白处的编排要精心设计,否则会过于呆板。
8、三角形编排正三角形编排是最富有稳定感的金字塔型,逆三角形则富有极强的动感。
所以,用正三角形编排时应注意避免呆板,而用逆三角形时则应注意保持版面的平衡。
任意三角形则没有以上两个三角形的弊端,因它既有很强的动感,又不失平稳安定。
平面广告设计版面编排所谓视觉流程,就是人的视觉在接受外界信息时的流动程序。
这是因为人的视野极为有限,不能同时感受所有的物象,必须按照一定的流动顺序进行运动,来感知外部环境。
版面设计的视觉流程是一种“空间的运动”,是视线随各元素在空间沿一定轨迹运动的过程。
这种视觉在空间的流动线为“虚线”,正因为它虚,所以设计时容易被忽略。
人们是怎样看图片的对感觉的研究使我们能够得出一些关于我们是怎样看图片的结论。
研究者们发现,我们眼睛浏览图片时不是处在一种连续不断的扫视之中,而是有一系列短暂的停顿和跳跃。
这种间断不完全是任意的。
记住这一点,我们应注意下列一些情况。
A、眼睛有一种停留在一幅画面左上角的倾向。
B、眼睛总是顺时针看一张图片。
C、眼睛总是首先看图片上的人,然后是注意诸如云彩、汽车等移动的物体,最后才注意到固定的物体。
既然我们都有一种从左到右、从上到下观察物体的习惯,毫无疑问,追寻这些视觉规律构建你的画面是最好的方式。
一、视线流动规律1、当某一视觉信息具有较强的刺激度时,就容易为视觉所感知,人的视线就会移动到这里,成为有意识注意,这是视觉流程的第一阶段。
2、当人们的视觉对信息产生注意后,视觉信息在形态和构成上具有强烈的个性,形成周围环境的相异性,因而能进一步引起人们的视觉兴趣,在物象内按一定顺序进行流动,并接受其信息。
3、人们的视线总是最先对准刺激力强度最大之处,然后按照视觉物象各构成要素刺激度由强到弱的流动,形成一定的顺序。
5、视线流动的顺序,还要受到人的生理及心理的影响。
由于眼睛的水平运动比垂直运动快,因而在视察视觉物象时,容易先注意水平方向的物象,然后才注意垂直方向的物象。
人的眼睛对于画面左上方的观察力优于右上方,对右下方的观察力又优于左下方,因而,一般广告设计均把重要的构成要素安排在左上方或右下方。
6、由于人们的视觉运动是积极主动的,具有很强的自由选择性,往往是选择所感兴趣的视觉物象,而忽略其他要素,从而造成视觉流程的不规划性与不稳定性。
广告行业平面设计手册第一章设计基础 (2)1.1 设计原则 (2)1.1.1 对比原则 (2)1.1.2 对齐原则 (2)1.1.3 重复原则 (2)1.1.4 亲密原则 (2)1.2 色彩搭配 (2)1.2.1 单色搭配 (3)1.2.2 类似色搭配 (3)1.2.3 对比色搭配 (3)1.2.4 分隔互补色搭配 (3)1.3 版式布局 (3)1.3.1 中心布局 (3)1.3.2 对称布局 (3)1.3.3 对角布局 (3)1.3.4 模块化布局 (3)第二章创意构思 (3)2.1 创意思维 (4)2.2 创意表现手法 (4)2.3 创意案例分析 (4)第三章图形设计 (5)3.1 图形创意 (5)3.2 图形绘制 (5)3.3 图形应用 (5)第四章文字设计 (6)4.1 字体选择 (6)4.2 文字排版 (6)4.3 文字创意 (7)第五章图片处理 (7)5.1 图片筛选 (7)5.2 图片调整 (7)5.3 图片创意 (8)第六章设计风格 (8)6.1 现代风格 (8)6.2 简约风格 (8)6.3 古典风格 (9)第七章印刷与制作 (9)7.1 印刷工艺 (9)7.2 材料选择 (10)7.3 制作流程 (10)第八章广告设计实例 (10)8.1 品牌形象设计 (10)8.2 广告宣传设计 (11)8.3 活动策划设计 (11)第九章设计行业规范 (11)9.1 设计伦理 (11)9.2 设计法规 (12)9.3 设计行业趋势 (12)第十章设计师职业发展 (12)10.1 职业规划 (12)10.2 技能提升 (13)10.3 团队协作与沟通 (13)第一章设计基础1.1 设计原则在设计领域,遵循一定的设计原则是的。
以下为平面设计中的几项基本设计原则:1.1.1 对比原则对比原则是指通过色彩、形状、大小、位置等元素之间的对比,增强视觉冲击力,使设计更具吸引力。
合理运用对比原则,可以引导观众关注设计中的关键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