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数学不等式的公式定理记忆口诀
- 格式:docx
- 大小:36.90 KB
- 文档页数:2
不等式组的解法口诀不等式组的解法口诀,那可是数学学习中的一把“利器”!还记得我当年上学的时候,数学老师在讲台上眉飞色舞地讲解不等式组,同学们有的一脸迷茫,有的似懂非懂,而我也是其中一员。
那时候,一看到那些复杂的不等式组,脑袋就像被浆糊填满了一样,完全找不到头绪。
但后来,老师传授给我们一个神奇的口诀,一下子让这看似复杂的问题变得清晰起来。
“同大取大,同小取小,大小小大中间找,大大小小找不到。
”这简简单单的十六个字,可蕴含着大大的智慧。
“同大取大”,意思就是如果两个不等式的解集都是大于某个数,那它们组成的不等式组的解集就是取那个较大的数。
比如说,x>3,x>5,那解集就是 x>5。
这就好比你有两个选择,一个是吃三个冰淇淋,一个是吃五个冰淇淋,那你肯定选能吃更多的那个,也就是五个冰淇淋,对吧?“同小取小”呢,就是如果两个不等式的解集都是小于某个数,那不等式组的解集就取那个较小的数。
比如说,x<2,x<1,那解集就是 x <1。
这就像你有两件衣服,一件只能抵御 10 度的寒冷,一件能抵御20 度的寒冷,大冬天零下 5 度的时候,你肯定选能抵御更冷的那件 10 度的衣服。
“大小小大中间找”,这就有点意思了。
如果一个不等式的解集是大于一个较小的数,另一个不等式的解集是小于一个较大的数,那不等式组的解集就在这两个数之间。
比如说,x>1,x<4,那解集就是 1<x<4。
这就好像你要在 1 米到 4 米之间选一个合适的高度去够一个东西,那可选择的范围就在这中间啦。
“大大小小找不到”,这是最容易出错的地方。
如果一个不等式的解集是大于一个较大的数,另一个不等式的解集是小于一个较小的数,那这个不等式组就没有解集。
比如说,x>5,x<2,这就没法同时满足,就像你既想飞上天又想钻到地底,这根本不可能嘛!后来,我在做作业的时候,碰到了这样一道题:x + 2>5,2x - 1<7。
先解第一个不等式,x + 2>5,移项得到x>3。
关于不等式的公式
不等式的基本公式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
1. 加法公式:如果a > b,则a + c > b + c。
2. 减法公式:如果a > b,则a - c > b - c。
3. 乘法公式:如果a > b,并且c > 0,则ac > bc;如果c < 0,则ac < bc。
4. 除法公式:如果a > b,并且c > 0,则a/c > b/c;如果c < 0,则a/c < b/c。
5. 平方不等式定理:对于任意实数a,如果a > 0,则a² > 0;如果a < 0,则a² > 0。
6. 平方根不等式公式:对于任意实数a,如果a > 0,则√a > 0;如果a < 0,则√a不存在。
7. 基本不等式公式:a+b≥2√(ab)。
常用的不等式公式还有
√((a²+b²)/2)>(a+b)/2≥√ab≥2/(1/a+1/b)√ab≤(a+b)/2,a²+b²>2ab,ab≤(a+b)²/4等。
其中,a >0,b>0,当且仅当a=b时,等号成立。
此外还有绝对值不等式等,不等式具有多种类型和变种。
建议查阅数学书籍或咨询数学专业人士获取更多信息。
高中数学不等式常用公式概念及拓展一.不等式的性质:1.a b b a <⇔>(对称性)2.c a c b b a >⇒>>,(传递性)3.c b c a b a +>+⇔>(加法单调性)d b c a d c b a +>+⇒>>,(同向不等式相加)4.bc ac c b a >⇒>>0,(乘法单调性)bc ac c b a <⇒<>0,5.bd ac d c b a >⇒>>>>00,(同向相乘)6.n n b a b a >⇒>>0(乘方原理)n n b a b a >⇒>>0(n∈N 且n>1)(开方原理)7.ba ab b a 110<⇒>>且(倒数法则) 二.重要不等式(拓展)1.均值不等式:两个正数a,b 的调和平均数、几何平均数、算术平均数、平方平均数之间的关系:调和平均数≤几何平均数≤算术平均数≤平方平均数。
22211222b a b a ab b a ab b a +≤+≤≤+=+(当且仅当a=b 时等号成立) 2.均值不等式的推论:(1)极值定理:)0,0(2>>≥+b a ab b a (当且仅当a=b 时等号成立) 和定积最大,积定和最小,“一正二定三相等”;(2)222222b a ab ab b a R b a +≤⇔≥+⇒∈,(当且仅当a=b 时等号成立); (3)222⎪⎭⎫ ⎝⎛+≤⇔≥+⇒∈+b a ab ab b a R b a ,(当且仅当a=b 时等号成立); (4)333333000abc c b a abc c b a c b a ≥++⇔≥++⇒≥≥≥,,(当且仅当a=b=c 时等号成立);(5)222)()(2b a b a R b a +≥+⇒∈,(当且仅当a=b 时等号成立);(6)ac bc ab c b a ++≥++222(当且仅当a=b=c 时等号成立);3.柯西不等式(拓展)(1)二维柯西不等式:()()()R d c b a bd ac d c b a ∈+≥++,,,,22222,当且仅当ad=bc 时等号成立。
不等式的计算规律口诀不等式是数学中一种重要的表达式形式,它描述了数值之间的大小关系。
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我们经常会遇到不等式的计算和简化。
为了更好地掌握不等式的计算规律,我们可以借助口诀来帮助记忆。
下面是不等式的计算规律口诀:一、加减法口诀:1. 当不等式两边同时加减一个数时,不等号方向不变。
2. 当不等式两边同时加减一个负数时,不等号方向相反。
二、乘除法口诀:1. 当不等式两边同时乘以一个正数时,不等号方向不变。
2. 当不等式两边同时乘以一个负数时,不等号方向相反。
3. 当不等式两边同时除以一个正数时,不等号方向不变。
4. 当不等式两边同时除以一个负数时,不等号方向相反。
三、乘方口诀:1. 当不等式两边同时取平方时,不等号方向不变。
2. 当不等式两边同时取平方根时,不等号方向不变,但需要注意正负号的情况。
四、绝对值口诀:1. 当不等式两边的绝对值相等时,不等号方向不变。
2. 当不等式两边的绝对值不等时,不等号方向可能发生改变,需要仔细判断。
五、分式口诀:1. 当不等式两边的分式取倒数时,不等号方向相反。
六、倒数口诀:1. 当不等式两边的倒数取倒数时,不等号方向不变。
七、开方口诀:1. 当不等式两边同时开方时,不等号方向不变,但需要注意正负号的情况。
八、综合运用口诀:1. 当不等式中同时包含加减、乘除、乘方、绝对值、分式、倒数、开方等多种运算时,根据不等式计算规律的先后顺序,逐步进行运算。
九、解不等式的步骤口诀:1. 将不等式化简为等式或不等式的组合形式。
2. 确定不等式的解集的方向性。
3. 判断不等式的解集是否为空集。
4. 判断不等式的解集是否为有限集或无限集。
以上口诀是解决不等式计算过程中的一些基本规律,通过熟练掌握这些规律,我们可以更加灵活地运用不等式来解决实际问题。
同时,需要注意的是,在不等式计算过程中,要遵循数学规律,严格按照口诀的要求进行计算,以确保结果的准确性。
高中6个基本不等式的公式高中6个基本不等式的公式总的来说,高中数学中的6个基本不等式公式是:(一)、二次不等式:ax²+bx+c>0;(二)、三角不等式:sinα+cosα>1;(三)、平方和不等式:a²+b²>2ab;(四)、指数不等式:an>bn;(五)、对数不等式:lnA<lnB;(六)、比较不等式:a>b。
一、二次不等式所谓的二次不等式,指的是形如ax²+bx+c>0的不等式结构,它是十分重要的,用来描述我们一类由双曲线组成的函数。
双曲线函数是一类非线性函数,受到各种外部因素的作用不会改变函数的存在形式,尽管其具体的参数可能会发生变化。
二、三角不等式三角不等式是一类与三角学相关的不等式,它们非常重要,有助于我们正确推理出三角形的其他特征。
其中最为重要的是sinα+cosα>1,这个不等式说明了在三角形内,任意一个角的正弦值是小于它的余弦值的,而它们的和则要大于1.三、平方和不等式平方和不等式有助于我们正确推断出空间里的形状的特性,它的形式如a²+b²>2ab,它推断了如果有两个边的长度为a和b,其和的平方要大于两者的乘积,也就是说任何一个正方形都有其两条边之和要大于两边乘积的特性。
四、指数不等式指数不等式是一类非常重要的数学不等式,它们由an>bn构成,例如4²>2³,这种不等式用来推断出当前指数的大小的变化,即指数不等式可以用来推断出更大的数值要比较小的数值大。
五、对数不等式对数不等式是由lnA<lnB构成的一类逆函数,即任何一个大于0的数值,当它们取反数之后所得到的值都是小于0的,但是它们仍然可以用来推断出比较大小的特性。
六、比较不等式比较不等式是一类用来推断出大小的不等式,它们最为重要的形式就是a>b,它们能够用来快速准确的推断出大数比小数大的情况,不需要拆分细节就可以迅速的把握出其大小之间的差异。
常见的不等式公式一、基本不等式。
1. 均值不等式。
- 对于正实数a、b,有(a + b)/(2)≥slant√(ab),当且仅当a = b时等号成立。
- 推广到n个正实数a_1,a_2,·s,a_n,则frac{a_1+a_2+·s +a_n}{n}≥slantsqrt[n]{a_1a_2·s a_n},当且仅当a_1=a_2=·s=a_n时等号成立。
2. 绝对值不等式。
- | a|-| b|≤slant| a + b|≤slant| a|+| b|- 当ab≥sla nt0时,| a + b|=| a|+| b|;当ab≤slant0时,| a - b|=| a|+| b|二、一元二次不等式。
对于一元二次不等式ax^2+bx + c>0(a≠0)(或<0)1. 当a>0时,方程ax^2+bx + c = 0的判别式Δ=b^2-4ac- 若Δ>0,方程ax^2+bx + c = 0有两个不同的实根x_1,x_2(x_1,则不等式ax^2+bx + c>0的解集为{xx x_2},不等式ax^2+bx + c<0的解集为{xx_1。
- 若Δ = 0,方程ax^2+bx + c = 0有两个相同的实根x_0=-(b)/(2a),则不等式ax^2+bx + c>0的解集为{xx≠ x_0},不等式ax^2+bx + c<0的解集为varnothing。
- 若Δ<0,不等式ax^2+bx + c>0的解集为R,不等式ax^2+bx + c<0的解集为varnothing。
2. 当a<0时,可先将不等式化为ax^2+bx + c<0(a>0)(或>0)的形式,再按照上述方法求解。
三、分式不等式。
1. (f(x))/(g(x))>0(或<0)等价于f(x)g(x)>0(或<0),其中g(x)≠0。
高二数学不等式的公式定理记忆口诀高中数学中通常不等式中的数是实数,字母也代表实数,下面是店铺给大家带来的高二数学不等式的公式定理记忆口诀,希望对你有帮助。
数学不等式的公式定理记忆口诀解不等式的途径,利用函数的性质。
对指无理不等式,化为有理不等式。
高次向着低次代,步步转化要等价。
数形之间互转化,帮助解答作用大。
证不等式的方法,实数性质威力大。
求差与0比大小,作商和1争高下。
直接困难分析好,思路清晰综合法。
非负常用基本式,正面难则反证法。
还有重要不等式,以及数学归纳法。
图形函数来帮助,画图建模构造法。
数学不等式例题例1判断下列命题的真假,并说明理由.若a>b,c=d,则ac>bd(假,因为c.d符号不定)若a+c>c+b,则a>b;(真)若a>b且ab<0,则a<0;(假)若-a<-b,则a>b;(真)若|a|b2;(充要条件)说明:本题要求学生完成一种规范的证明或解题过程,在完善解题规范的过程中完善自身逻辑思维的严密性.例2a,b∈R且a>b,比较a3-b3与ab2-a2b的大小.(≥)说明:强调在最后一步中,说明等号取到的情况,为今后基本不等式求最值作思维准备.例3设a>b,n是偶数且n∈N*,试比较an+bn与an-1b+abn-1的大小.说明:本例条件是a>b,与正值不等式乘方性质相比在于缺少了a,b 为正值这一条件,为此我们必须对a,b的取值情况加以分类讨论.因为a>b,可由三种情况(1)a>b≥0;(2)a≥0>b;(3)0>a>b.由此得到总有an+bn>an-1b+abn-1.通过本例可以开始渗透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
高二基本不等式知识点总结基本不等式是数学中常见的一种重要的不等式类型,它在解决实际问题和推导数学定理时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高二数学学习中,基本不等式是一个必须要掌握的知识点。
本文将对高二基本不等式的相关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一元一次不等式一元一次不等式是形如ax + b > 0或ax + b < 0的不等式,其中a和b为常数。
解一元一次不等式时,我们可以使用图像法或代数法。
图像法:以一元一次不等式为方程y = ax + b,将其对应的直线画出来,然后根据题目所给条件确定直线上的点是否满足不等式,从而得出不等式的解集。
代数法:以ax + b > 0为例,若a > 0,则不等式解集为(-∞, -b/a);若a < 0,则不等式解集为(-b/a, +∞)。
二、一元二次不等式一元二次不等式是形如ax² + bx + c > 0或ax² + bx + c < 0的不等式,其中a、b和c为常数且a ≠ 0。
解一元二次不等式时,我们可以使用图像法或代数法。
图像法:以一元二次不等式为方程y = ax² + bx + c,将其对应的抛物线画出来,然后根据题目所给条件确定抛物线上的点是否满足不等式,从而得出不等式的解集。
代数法:以ax² + bx + c > 0为例,首先求出二次函数的零点,即ax² + bx + c = 0,根据零点的位置判断解集的情况。
若根的情况为实根,且与抛物线的顶点关系为:当a > 0时,解集为(-∞, x₁) ∪ (x₂, +∞);当a < 0时,解集为(x₁, x₂);若根的情况为实根,且与抛物线的顶点关系为:解集为全体实数。
三、二元一次不等式二元一次不等式是形如ax + by > c或ax + by < c的不等式,其中a、b和c为常数。
解二元一次不等式时,我们可以使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图像法或代数法。
不等式口诀
不等式口诀是数学学习中必不可少的概念之一,也是很多数学考试中的重要考查内容。
正确掌握不等式口诀,对于学生们在学习数学、考试中取得良好的成绩至关重要。
不等式的概念在中学数学中被认为是十分重要的概念,而不等式口诀则是不等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不等式的概念、形式、特征、特点等。
首先,要理解不等式口诀,就必须先了解不等式的概念。
不等式是由一个符号表示两个值之间比较关系的数学图式。
由不等号来表示:如“a < b”表示a小于b,“a > b”表示a大于b,以此类推,不等式中还有大于等于、小于等于等等。
其次,不等式口诀的另一重要内容是不等式的形式。
不等式的形式是指数学上用来表示不等式的公式,它可以根据不等式的概念分为一元不等式、二元不等式和多元不等式三种形式,分别可以表示一个变量大小、两个变量大小或者多个变量大小之间的比较关系。
紧接着,不等式口诀中还有不等式的特征,它是指不等式分析所特有的性质。
不等式特征可以分为线性不等式、幂不等式和反比不等式三类。
最后,不等式口诀中还有不等式的特点,它是指不等式的解法特点。
不等式的结论可以有以下几种形式:无解不等式、一个解不等式以及多解不等式。
总之,以上就是不等式口诀的内容:不等式的概念、形式、特征
和特点。
通过学习不等式口诀,学生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不等式的概念,以及不等式的解答方法,从而在学习数学和考试中获得更好的成绩。
20XX年20XX年高二数学不等式公式知识点不等式是高二数学考试中重要的知识点,也是高考考试中重要的知识点,所以我们要在高二的时候做好强化复习。
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二数学不等式公式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二数学不等式知识点解析不等式不等式这部分知识,渗透在中学数学各个分支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
因此不等式应用问题体现了一定的综合性、灵活多样性,对数学各部分知识融会贯通,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在解决问题时,要依据题设与结论的结构特点、内在联系、选择适当的解决方案,最终归结为不等式的求解或证明。
不等式的应用范围十分广泛,它始终贯串在整个中学数学之中。
诸如集合问题,方程(组)的解的讨论,函数单调性的研究,函数定义域的确定,三角、数列、复数、立体几何、解析几何中的最大值、最小值问题,无一不与不等式有着密切的联系,许多问题,最终都可归结为不等式的求解或证明。
知识整合1。
解不等式的核心问题是不等式的同解变形,不等式的性质则是不等式变形的理论依据,方程的根、函数的性质和图象都与不等式的解法密切相关,要善于把它们有机地联系起来,互相转化。
在解不等式中,换元法和图解法是常用的技巧之一。
通过换元,可将较复杂的不等式化归为较简单的或基本不等式,通过构造函数、数形结合,则可将不等式的解化归为直观、形象的图形关系,对含有参数的不等式,运用图解法可以使得分类标准明晰。
2。
整式不等式(主要是一次、二次不等式)的解法是解不等式的基础,利用不等式的性质及函数的单调性,将分式不等式、绝对值不等式等化归为整式不等式(组)是解不等式的基本思想,分类、换元、数形结合是解不等式的常用方法。
方程的根、函数的性质和图象都与不等式的解密切相关,要善于把它们有机地联系起来,相互转化和相互变用。
3。
在不等式的求解中,换元法和图解法是常用的技巧之一,通过换元,可将较复杂的不等式化归为较简单的或基本不等式,通过构造函数,将不等式的解化归为直观、形象的图象关系,对含有参数的不等式,运用图解法,可以使分类标准更加明晰。
高数常用不等式公式高数中常用的不等式公式有很多,以下是一些重要的不等式公式:1. 两个数的不等式公式:若a-b>0,则a>b。
若a>b,则a±c>b±c。
若a+b>c,则a>c-b。
若a>b,则c>d(不等号同向相加成立,两个大的加起来,肯定比两个小的加起来大)。
若a>b>0,c>d>0,则ac>bd(两个大正数相乘肯定比两个小正数的相乘大)。
若a>b>0,则an>bn(n∈N,n>1)。
2. 高中4个基本不等式:√[(a²+b²)/2]≥(a+b)/2≥√ab≥2/(1/a+1/b)。
平方平均数≥算术平均数≥几何平均数≥调和平均数。
3. 基本不等式两大技巧“1”的妙用:题目中如果出现了两个式子之和为常数,要求这两个式子的倒数之和的最小值,通常用所求这个式子乘以1,然后把1用前面的常数表示出来,并将两个式子展开即可计算。
4. 调整系数。
基本不等式中常用公式:(1)√((a²+b²)/2)≥(a+b)/2≥√ab≥2/(1/a+1/b)。
(当且仅当a=b时,等号成立) (2)√(ab)≤(a+b)/2。
(当且仅当a=b时,等号成立) (3)a²+b²≥2ab。
(当且仅当a=b时,等号成立) (4)ab≤(a+b)²/4。
(当且仅当a=b时,等号成立) (5)a-b ≤a+b≤a+b。
(当且仅当a=b时,等号成立)。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需要,建议查阅数学书籍或咨询数学专业人士。
高中数学公式19种记忆法,口诀、形象、表格、分类、交替,系统…高中数学难学?公式记忆十九法送给你~~1口诀记忆法高中数学中,有些方法如果能编成顺口溜或歌诀,可以帮助记忆。
例如,根据一元二次不等式ax2+bx+c>0(a>0,△>0)与ax2+bx+c<0(a>0,△>0)的解法,可编成乘积或分式不等式的解法口诀:“两大写两旁,两小写中间”。
即两个一次因式之积(或商)大于0,解答在两根之外;两个一次因式之积(或商)小于0,解答在两根之内。
当然,使用口诀时,必先将各个一次因式中X的系数化为正数。
利用口诀时,必先将各个一次因式中X的系数化为正数。
利用这一口诀,我们就很容易写出乘积不2形象记忆法有些知识,如果能借助图形,可以加强记忆。
例如,化函数y=asinx+bcosx(a>0,b>0)为一个角的三角函数,可以用a、b 为直角边作数和对数函数的图象,可帮助记忆其性质、定义域和值域;利用三角函数的图象,可帮助记忆三角函数的性质、符号、定义、值域、增减性、周期性、被值;利用二次函数的图象,可帮助记忆抛物线的性质——开口、顶点、对称轴和极值。
3表格记忆法有些知识借助表格也能帮助记忆。
例如,0°、30°、45°、60°、90°等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等差与等比数列的定义、一般形式、通项公式a n、前n项的和s n 性质及注意事项;指数与对数函数的定义、图象、定义域、值域及性质;反三角函数的定义、图象、定义域、主值区间、增减性及有关公式;最简三角方程的通值公式等等,都可以用表格帮助记忆。
有些数学题的解题方法,也可以用表格化难为易、驭繁为简。
例如,用列表法解乘积或分式不等式,解含绝对值符号的方程或不等式,计算多项式的乘法,求整系数方程的有理根等等,都是很好的方法,这种记忆法在复习中尤其应该提倡。
4联想记忆法对新知识可以联想已牢固记忆的旧知识,用类比的方法来帮助记忆。
高中不等式公式总结高中数学中的不等式可是个让人又爱又恨的家伙!今天咱们就来好好总结一下这些不等式公式。
首先,咱们得聊聊基本不等式,那就是对于任意正实数 a 和 b ,有\(a + b \geq 2\sqrt{ab}\)。
这个公式就像是一个神奇的魔法,能在很多问题中大展身手。
比如说,要建一个矩形的花园,已知周长是固定的,想让面积最大,这时候基本不等式就能派上用场啦。
再来说说绝对值不等式,\(\left|a\right| - \left|b\right| \leq \left|a +b\right| \leq \left|a\right| + \left|b\right\)。
这就好比我们走路,从 A 点到 B 点,不管是正着走还是绕着走,距离总是在一定范围内的。
还有柯西不等式,\((a^2 + b^2)(c^2 + d^2) \geq (ac + bd)^2\) 。
这就好像是两组士兵排队,它们的战斗力相乘总是大于等于某种组合方式下的战斗力平方。
我记得之前有一次给学生们讲不等式的习题课。
有一道题是这样的:已知\(x > 0\),\(y > 0\),且\(x + y = 1\),求\(\frac{1}{x} + \frac{4}{y}\)的最小值。
同学们一开始都有点懵,不知道从哪里下手。
我就引导他们,咱们可以利用基本不等式来解决呀。
把\(\frac{1}{x} + \frac{4}{y}\)乘以\(x + y\),得到\((\frac{1}{x} + \frac{4}{y})(x + y) = 1 + 4 +\frac{y}{x} + \frac{4x}{y}\),然后再利用基本不等式\(\frac{y}{x} +\frac{4x}{y} \geq 2\sqrt{4} = 4\),所以\(\frac{1}{x} + \frac{4}{y} \geq 5+ 4 = 9\),当且仅当\(\frac{y}{x} = \frac{4x}{y}\),且\(x + y = 1\)时,等号成立。
《高二数学公式高二数学不等式公式汇总》摘要:下面编给带高二数学不等式公式希望对你有助,、不等式性质是证明不等式和不等式基础,+b+;不等式是高二数学知识理论基础也是高二学生要学重要容下面编给带高二数学不等式公式希望对你有助高二数学不等式公式高二数学不等式知识、不等式性质是证明不等式和不等式基础不等式基性质有对称性b bbb则;可加性b +b+;可乘性b当0b;当0不等式运算性质()向相加若b则+b+;()异向相减(3)正数向相乘若b00则b()乘方法则若b0+则 ;(5)开方法则若b0+则 ; (6)倒数法则若b0b则、基不等式(或值不等式);利用完全平方式性质可得+bb(bR)该不等式可推广+b|b|;或变形|b| ; 当b0+b 或b3、不等式证明不等式证明常用方法比较法公式法分析法反证法换元法放缩法;不等式证明程应重与不等式运算性质合使用;证明不等式程放或缩应适高二数学学习方法抓基础是关键数学习题无非就是数学概念和数学思想组合应用弄清数学基概念、基定理、基方法是判断题目类型、知识围前提是正确把握题方法依据只有概念清楚方法全面遇到题目就能很快得到题方法或者面对新习题就能想到我们平做习题方法达到迅速答弄清基定理是正确、快速答习题前提条件特别是立体几何等节复习对基定理熟悉和灵活掌握能使习题答条理清楚、逻辑推理严密反会使题速慢逻辑混乱、叙述不清严防题海战术做习题是了巩固知识、提高应变能力、思维能力、计算能力学数学要做定量习题但学数学并不等做题各种考试题有相当习题是靠简单知识堆积利用公理化知识体系演绎而就能这些习题是要通做定量习题达到对题方法展移而实现但随着高考改革高考已把考重放创造型、能力型考上因要精做习题知识理和灵活应用当你做完道习题不访问题考了什么知识?什么方法?我们从得到了题什么方法?这类习题有什么题通性?实现问题完全我应用了怎样题策略?只有这样才会培养己悟性与创造性开发其创造力也将遇到即将临期末考试和高考题目那些综合性强题目可以有科学方法它归纳数学思维数学学习其主要目是了培养我们创造性培养我们处理事情、问题能力因对处理数学问题策略、思维掌握显得特别重要平学习应重归纳它平听课明知学生应该听老师对该题目分析和归纳但还有不少学生不教师分析往往沉静老师讲每步计算、每步推证程听课是认真但费力听完是满脑子计算程支离破碎老师分析是引导学生思考启发学生己设计出处理这些问题策略、思维当教师答习题学生要用己计算和推理已知道老师要干什么另外当题目答案给出并不代表问题答完毕还要花定认真总结、归纳理记忆要把这些题策略全部纳入己脑海成永久地记忆变己这类型问题验和技能也了学生会听课而不会做题目坏毛病积累考试验学期每月初都有考试加每单元单元测验和模拟考试有十几次抓住这些机会积累定考试验掌握定考试技巧使己应有水平考试得到充分发挥其实考试是单兵作战它是考验人承受能力、接受能力、问题等综合能力战场这些能力只有平考试得到培养和训练猜你感兴趣高二数学不等式公式知识高二上册数学不等式知识汇总3高二数学等差数列公式归纳高二数学不等式公式定理记忆口诀5高二数学必修五不等式知识总结6高二数学不等式知识总结。
高二数学不等式的公式定理记忆口诀
数学不等式的公式定理记忆口诀
解不等式的途径,利用函数的性质。
对指无理不等式,化为有理不等式。
高次向着低次代,步步转化要等价。
数形之间互转化,帮助解答作用大。
证不等式的方法,实数性质威力大。
求差与0比大小,作商和1争高下。
直接困难分析好,思路清晰综合法。
非负常用基本式,正面难则反证法。
还有重要不等式,以及数学归纳法。
图形函数来帮助,画图建模构造法。
数学不等式例题
例1
判断下列命题的真假,并说明理由.
若a>b,c=d,则ac>bd假,因为c.d符号不定
若a+c>c+b,则a>b;真
若a>b且ab<0,则a<0;假
若-a<-b,则a>b;真
若|a|b2;充要条件
说明:本题要求学生完成一种规范的证明或解题过程,在完善解题规范的过程中完善自身逻辑思维的严密性.
例2
a,b∈R且a>b,比较a3-b3与ab2-a2b的大小.≥
说明:强调在最后一步中,说明等号取到的情况,为今后基本不等式求最值作思维准备.
例3
设a>b,n是偶数且n∈N*,试比较an+bn与an-1b+abn-1的大小.
说明:本例条件是a>b,与正值不等式乘方性质相比在于缺少了a,b为正值这一条件,为此我们必须对a,b的取值情况加以分类讨论.因为a>b,可由三种情况
1a>b≥0;2a≥0>b;30>a>b.由此得到总有an+bn>an-1b+abn-1.通过本例可以开始渗透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