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拟凹规划与比较静态分析
- 格式:pdf
- 大小:471.18 KB
- 文档页数:62
中级微观经济学()中级微观经济学韦鸿第一章导论一、先修课程要求(一)经济应用数学(二)经济学基础(三)政治经济学(四)经济学说史二、中级微观经济学讲述的主要内容(一)新古典经济学的范式与理论结构(二)最优化的数理结构(三)消费者理论及其发展。
包括1、偏好与优先理论;2、效用函数;3、、效用最大化的选择;4、显示偏好理论偏好与效用函数(四)需求分析及其扩展。
包括1、需求函数与间接效用函数;2、支出函数与对偶性问题;3、替代效应与收入效应;4、、消费福利分析(五)不确定中的生产与消费决策。
包括1、不确定性与彩票的选择;2、预期效用函数;3、风险与决策分析;4、跨期消费决策与风险定价(六)技术、生产与厂商的供给理论。
包括1、生产与技术;2、产出弹性与生产要素的分配;3、利润最大化的选择;4、生产成本分析;5、利润函数与生产供给(七)市场结构及其均衡分析。
包括1、竞争性市场的均衡;2、垄断性市场的均衡;3、寡头市场的均衡;4、市场结构及其一般性均衡理论效率的研究(八)博弈理论与纳什均衡。
包括1、博弈要素与博弈表示;2、占优策略与纳什均衡;3、扩展性博弈与子博弈精炼纳什均衡;4、不完全信息博弈与贝叶斯纳什均衡(九)信息经济与激励机制的设计理论。
包括1、信息经济学基础;2、委托——代理理论的基本分析框架;3、最优激励合同安排三、本课程的教学方式与基本要求(一)教学方式:本课程的主要教学方式是以课堂教授为主,付诸于必要的文献阅读和课堂讨论,每个教学单元提供有相关的复习思考练习题,通过系统地训练完成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果。
(二)基本要求1、能按时到课,认真听讲,做一些必要的课堂笔记。
2、结合课堂教学内容,将所提供的主要参考文献进行梳理和阅读,发现问题,积极思考。
3、能在认真阅读文献的基础上,理论联系实际,写出读书笔记。
4、.根据教学要求对各个单元的课后思考题集中训练。
四、教材与参考书[美]平狄克.鲁宾费尔德著,张军等译,《微观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美]安德鲁·马斯-克莱尔、迈克尔·D·温斯顿、杰里·R·格林著,刘文忻、李绍荣译:《微观经济学》(上、下),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常见的四种比较静态分析比较静态分析方法主要研究外生变量对内生变量的影响,本文总结了经济学中常见的四种情况。
1. 模型1:三部门收入决定模型 (经典经济学模型),,01Y C I G C cY c =++=<<c 表示边际消费倾向。
均衡收入水平:*1I GY c+=-(1) 比较静态分析:重点讨论的问题在于外生变量投资I 和政府购买G 的变化对均衡收入水平*Y 产生的影响。
对(1)式进行微分得到:**101dY dY dI dG c==>-(2) 从(2)式可知,投资和政府采购是均衡收入*Y 的增函数,即适度增加投资和政府采购可以提高均衡收入水平。
11c-就是我们常说的乘数。
2. 模型2:供需均衡模型 (无约束条件,导数为0),,,0,,0;D a bp cy a b c S p a cy αβαβα=-+>⎧⎨=+><+⎩D S =,得到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a cy p b b a c y q b b αβαββββ-+⎧=⎪+⎪⎨+⎪=+⎪++⎩(3)比较静态分析:重点讨论的问题在于外生变量收入y 的变化对均衡收入价格*p 和均衡产量*q 产生的影响。
对(3)式进行微分得到:**00dp cdyb dqc dyb βββ⎧=>⎪+⎪⎨⎪=>⎪+⎩(4) 从(4)式可知,收入y 是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的增函数,即收入水平的增减与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的增减成正比。
并且产量的变化率是价格变化率的β倍。
3. 模型3:C-D 函数(有约束条件,拉格朗日型)..min s t y K L C wL rK αβ⎧=⎨=+⎩y 为产出,C 为成本,K 为资本,L 为劳动力,r 为利率,w 为劳动工资价格,α、β为常数。
转化为拉格朗日函数:(,,)()K L wL rK y K L αβϕλλ=++-一阶偏导后得到K 、L 的均衡值:1*()()()1*()()()w ()()r ()()K y r L y w ββαβαβαβαααβαβαβαββα++++++⎧=⎪⎪⎨⎪=⎪⎩(5) 比较静态分析:重点讨论的问题在于外生变量w 、r 的变化对均衡收入资本*K 和均衡劳动力*L 产生的影响。
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中级)知识整理第一章微观经济学引论一、微观经济学的特点(重要命题点)1.研究对象(1999年真题,重要考点):个体经济单位(在三个层次上展开:个体消费者、个体生产者、单个市场以及相互之间的作用[一般均衡理论])2.基本假设条件:理性人(经济人)假设(2005年真题)3.分析方法:(2012年静态与比较静态分析真题)①边际分析法:是西方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方法之一,是指通过研究增量来分析经济行为,实际上是微积分的求导问题.例如:边际价值论:“钻石与水的悖论”水的价格低廉是因为其边际价值和边际生产成本较低,而钻石价格昂贵是因为它具有很高的边际价值(因为它们相对稀少)和很高的边际生产成本.②均衡分析:分析经济力量达到均衡时所需要的条件以及均衡达到时会出现的情况.用数学语言来说就是所研究的经济问题中涉及各种变量,假定自变量为已知或不变,考察因变量达到均衡时所需要的条件和会出现的情况。
均衡分析有局部均衡分析和一般均衡分析之分。
③静态分析:考察在既定的条件下某一经济事物在经济变量相互作用下所实现的均衡状态的特征。
④比较静态分析:当原有条件发生变化时,考察均衡状态所发生的变化,并比较新旧均衡状态。
⑤动态分析:引进时间变化序列,研究不同时点的均衡的变化过程。
(“蛛网模型”)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重要考点)⑥实证分析:(尼克尔森书本定义)是指将现实世界作为一个客观存在来研究的,并试图解释所观察到的经济现象的分析方法。
实证经济学试图确定经济中的资源事实上到底是如何配置的.⑦规范分析:(尼克尔森书本定义)是指在所研究的经济问题上持有一定的道德观点,希望研究资源应当、应该如何配置的分析方法。
例如:从事实证经济分析的经济学家可以考察一国的医疗行业是如何定价的,还可以衡量在医疗中投入更多资源的成本和效益。
但是当该经济学家宣称更多的资源应当投入到医疗保健中时,就已经进入了规范分析的阶段。
附录:高鸿业《微观经济学(第六版)》的讲解⑥。
第四章静态分析方法经过统计调查和统计整理,将大量反映总体单位特征的原始资料进行加工汇总,可以得到反映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特征的综合资料。
为了揭示社会经济现象的一般特征及其规律性,有必要从静态和动态的角度研究分析社会经济现象及其发展变化。
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静态分析指标:总量指标、相对指标、平均指标和标志变异指标第一节总量指标一、总量指标的概念和作用1、总量指标的概念总量指标是反映社会经济现象在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的总规模和总水平的统计指标。
总量指标的表现形式:绝对数(故又称统计绝对数或绝对指标)总量指标的特点:统计汇总的结果,其数值随总体范围的增减而增减。
2、总量指标的作用(1)认识社会经济现象的起点(2)是编制计划、实行经济管理的主要依据(3)是计算相对指标和平均指标的基础二、总量指标的种类1、按反映现象总体的内容分:单位总量:总体内总体单位的总数标志总量:总体内各单位某种标志值的总和注意:单位总量和标志总量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在某一总体内,单位总量只有一个,标志总量可以有多个。
2、按反映现象的时间状态分时期指标:社会经济现象在某一段时间内发展过程的总数量的指标。
特点:其数值大小与时间长短有关,可以累加(累加结果有统计意义),其资料通过经常性调查取得;时点指标:在某一时刻(瞬间)上总数量的指标。
特点:其数值与时间长短没有直接关系,不能累加(累加结果没有统计意义),其资料通过一次性调查完成。
3、按计量单位不同分实物指标:根据事物的自然属性和物理属性单位计量的统计指标。
特点和局限性:62价值指标:以货币单位计量的总量指标。
特点和局限性:62劳动量指标:以劳动时间为计量单位的总量指标。
特点和局限性:62第二节相对指标问题的提出一、相对指标的概念和作用1、相对指标的概念:是社会经济现象中两个有联系的统计指标数值对比所得到的抽象的比值。
故又称统计相对数。
2、相对指标的作用(1)反映社会经济现象之间的相对水平和联系程度(2)提供了现象之间的比较基础(3)是宏观管理和考评企业经济活动效果的重要工具二、相对指标的计量形式1、有名数:又称复名数(强度相对指标使用)。
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Chapter one:Introduction一、资源的稀缺性与合理配置对于消费者和厂商等微观个体来说,其所拥有的经济资源的稀缺性要求对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从而产生微观经济学的基本问题.资源配置有两种方式,微观经济学研究市场是如何配置资源,并且认为在一般情况下市场的竞争程度决定资源的配置效率。
二、经济理论或模型的实质微观经济学是实证经济学,它的绝大多数理论和模型都是对微观活动的客观描述,或者是对现实经济观察所做的解释.由现实抽离出理论,然后再用理论对现实做出解释与分析,这就是经济理论的实质。
不同的理论实际上就是对经济现象所做的不同的抽离和解释。
理论模型(model)经济现实(reality)抽离过程验证解释理论从实际中产生实际对理论的验证三、经济理论模型的三个标准任何一个经济学理论模型都必须满足以下三个标准:(一)要足够简化(no redundant assumption)指假设的必要性。
假设越少模型的适用面越宽。
足够简化还意味着应当使用尽可能简单的方法来解释和说明实际问题,应当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而不是将简单的问题复杂化。
应当正确看待数学方法在经济学中的应用,奠定必要的数学基础.熟练的运用三种经济学语言。
(二)内部一致性(internal consistency)这是对理论模型的基本要求,即在一种假设下只能有一种结论。
比如根据特定假设建立的模型只能有唯一的均衡(比如供求模型);在比较静态分析中,一个变量的变化也只能产生一种结果。
内在一致性保证经济学的科学性,而假设的存在决定了理论模型的局限性。
经济学家有几只手?(三)是否能解决实际问题(relevance)经济学不是理论游戏,任何经济学模型都应当能够解决实际问题。
在这方面曾经有关于经济学本土化问题的讨论。
争论的核心在于经济学是建立在完善的市场经济的基础上的,而中国的市场经济是不完善的,因此能不能运用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和方法来研究和解决中的问题。
4比较静态分析研究当任何外生变量或参数发生变化时,内生变量的均衡值将如何变化。
一.市场模型⎪⎩⎪⎨⎧+-=++=⇒⎪⎩⎪⎨⎧+-=-=d b bc ad Q d b c a P dP c bP a Q Q sd 为求解a 、b 、c 、d 中任一参数的无穷小变化如何影响P 值,可通过把P 的表达式对每一个参数求偏导数得到。
0,01)(2<∂∂=+-=∂∂>∂∂=+=∂∂+d Pc a b P c Pd b a P d b作业:求出Q (均衡状态) 的比较静态导数二.国民收入模型t a a a Y a tY T a T Y a C C Y G I T C T T C C G I ⋅--++⋅-=⇒⎪⎩⎪⎨⎧<<>+=<<>-+=++=1)10,0(,)10,0(),(0000000000 ,政府支出乘数0110>⋅--=∂∂ta a Y G 非所得税乘数,010<⋅---=∂∂ta a aY T ,所得税率乘数0)()1()1(220000<⋅-=++--=∂∂⋅--⋅--t a a t a a G I T C Y a a a t Y三.最优化的比较静态分析 对于cy x g t s y x f z Min Max ==),(..),()(可构造拉格朗日函数:)),((),(y x g c y x f Z -+=λ由一阶条件可得:λ==gf gfyy xx ,且c-g (x ,y )=0可解得:)(),(),(c y y c x x c ===λλ 代入可得:)),((),(y x g c y x f Z -+=λλ=dcZd λ是参数c 引起的约束条件变化对目标函数最优值影响的度量。
作业:已知x 商品价格为4,y 商品价格为6,总收入为130,效用函数为U=(x+2)(y+1)。
求(1)写出拉格朗日函数;(2)求最优购买水平;(3)满足极大值二节条件吗;(4)把最优x ,y ,λ对Px ,Py ,B (总收入)进行比较静态分析。
策划方案的可行性研究与模拟分析一、引言策划方案是指在实施特定计划或方案之前,对其可行性进行研究与分析的过程。
本文旨在探讨策划方案的可行性研究与模拟分析的重要性及其实施步骤。
二、背景分析作为一个策划方案的制定者,我们首先需要对所研究的对象进行充分的背景分析。
这包括行业趋势、竞争态势、市场规模等因素。
只有了解了这些基本背景,才能更好地制定出具有可行性的策划方案。
三、目标与需求分析在制定策划方案时,我们需要明确所追求的目标和目标所衍生出的需求。
这包括市场份额的增长、品牌知名度的提升、产品质量的改进等。
通过对目标与需求的明确分析,有助于我们确定所要制定的策划方案的具体内容。
四、可行性调查可行性调查是策划方案可行性研究的核心环节。
它主要包括市场调研、人力资源评估、财务状况评估等。
通过这些调查,我们可以了解市场对策划方案的接受程度,评估企业能够调动的资源,以及项目的投入产出比等。
这些调查数据对于我们制定可行的策划方案至关重要。
五、模拟分析基于可行性调查的数据,我们可以进行模拟分析。
所谓模拟分析是通过对各种可能性进行建模,以预测方案实施后可能的影响。
通过模拟分析,我们可以了解策划方案对企业的影响程度,识别出潜在的风险和挑战,并在实施前提前做好准备。
六、风险评估在策划方案的可行性研究中,风险评估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我们需要对策划方案可能面临的各种风险进行评估,包括市场风险、技术风险、财务风险等。
通过风险评估,我们可以制定相应的风险应对策略,以最大程度减少风险对方案实施的影响。
七、实施计划根据对策划方案的可行性研究与模拟分析的结果,我们需要制定详细的实施计划。
这包括项目的时间节点、任务分配、资源调度等。
一个好的实施计划可以保证策划方案在实施过程中的顺利进行,提高方案实施的成功率。
八、资源调配一个可行的策划方案离不开资源的调配。
在策划方案的可行性研究中,我们需要对企业的资源进行评估,以确定是否能够满足实施策划方案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