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件喷漆技术要求ok
- 格式:doc
- 大小:31.00 KB
- 文档页数:4
塑料喷涂件质量要求---塑料件外观检验规范本检验规范适用于塑料件喷涂加工件制品(喷涂:一般喷漆为底漆+面漆)的检验与验收。
1术语:(1)漆点:涂层厚度比周围涂层厚的部分(2)垂流:涂层后由于局部喷漆量过大,产生下垂形成条状物。
(3)皱皮:由于涂膜的流平性不良,涂层处产生的皱褶。
(4)分界线不清:一种或两种不同颜色的涂料边界线互相交错。
(5)针孔: 由于喷涂产生的气泡破裂产生的小孔(6)露底:该喷没喷的部位称露底(7)虚喷: 涂膜厚度过薄可看见基材底色的部位(8)喷花: 涂膜厚度不均匀的部位(9)杂物: 涂膜表面因杂点毛尘引起凹凸点(10)泛白: 涂膜表面呈气雾状(11)污垢:光滑面上的污迹,通常在不干净的环境中造成2自制件分类说明:一类: 高精度喷涂制件二类:丝网印3.检验方法3.1外观缺陷的检验方法及要求:视力:具有正常视力 1.0---1.2视力和色感照度:正常日光灯,室内无日光时用40W日光灯或60W普通灯泡的照度为标准}目测距离:眼睛距离产品40㎝直视为准产品被观测面与水平面呈45°角,观测时上下左右转动在15°;观察时间:<10秒(每个可见平面需要3秒)3.2关于塑件喷涂件的外观A、B、C面检验的方法:A面:在正常的产品装配中可见的表面。
如:产品的外露表面B面:在正常的产品装配中不常可见的表面。
如:产品的底面C面:指产品结构的非外露面。
如:产品的内表面及装在内部的结构件缺陷1漆点颗粒A面:在直经100mm内允许有φ≤0.2mm颗粒2个;φ≤0.2mm4个,两点间距大于60mm,同一表面上总数不得大于4个B面:在直经100mm内允许有φ≤0.3mm2个;φ≤0.3mm4个, 两点间距大于60mm, 同一表面上总数不得大于4个2垂流A、B面不允许有垂流3针孔A面:在直经100mm内允许有φ≤0.2mm2个;φ≤0.2mm点3个,两点间距大60mm;同一表面上总数不得大于4个B面:在直经100mm内允许有φ≤0.3mm 点2个;φ≤0.3mm点3,两点间距大60mm;同一表面上总数不得大于4个4皱皮A、B面不允许有皱皮;在非可视面允许有轻微的皱皮 Z6w%w-w i q d"q5 5露底A、B不允许露底(一般漆层厚0.025㎜)6分界线不清分界线上由于工装问题允许有小于0.2mm混色现象7虚喷非外露面允许有轻微的虚喷K8喷花A、B面不允许有喷花现象;C面:不影响使用9涂膜应平整光滑,亮度符合要求A面: 直径100mm内允许有0.1×3mm划伤1个;0.1×3mm2个两点间距60mm;同一表面上总数不得大于2个B 面:在直径100mm内允许有0.2×6mm2个; 0.2×3mm3个,距离大于60mm ;同一表面上总数不得大于2个面:不影响正常使用11泛白A、B面不允许有泛白12杂物(线性毛尘)A面:在直径100mm内允许有0.1×3mm 杂物2个; 0.1×3mm4个,间距大于60mm;同一表面上总数不得大于4个B面:在直径100mm内允许有0.1×5mm 杂物2个; 0.1×5mm3个,间距大于60mm 同一表面上总数不得大于4个A s ^^8})K注: 同一表面上漆点颗粒与针孔总数不得大于4个; 划伤与毛尘总数不得大于4个13颜色和色差涂层的颜色与光泽应与合同规定的标准色板一致,其允许色差△E<0.6,同批产品的色差△E<0.8;室内灯具抗紫要求一年无明显变化14 附着力:涂层应有良好的附着力,并与底材结合牢固,用附着力测试用的划格器(或用11号手术刀),划格试验时,刀片平面垂直于试件表面,用力均匀、速度平稳,无抖动地在平整的漆膜上横竖垂直切割四条划痕至底材表面,形成9个小方格,每个方格的面积为1㎜2;用软毛刷沿格阵两对角线方向轻轻地复制5次,然后检查方格中漆膜脱落情况。
汽车塑料件涂漆技术条件前言本标准是根据有的关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制定的。
可以作为汽车外饰塑料件涂漆设计、零部件采购以及进厂检验等工作的依据。
汽车塑料件涂漆技术条件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汽车塑料件涂漆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贮存的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本公司设计开发的各类汽车所装用的外饰塑料件的涂漆要求。
2 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 1727-1992 漆膜一般制备法GB/T 1730-1993 漆膜硬度测定法摆杆阻尼试验GB/T 1731-1993 漆膜柔韧性测定法GB/T 1732-1993 漆膜耐冲击测定法GB/T 1733-1993 漆膜耐水性测定法GB/T 1734-1993 漆膜耐汽油性测定法GB/T 1743-1979 漆膜光泽度测定法GB/T 1764-1979 漆膜厚度测定法GB/T 1765-1979(1989)测定耐湿热、耐盐雾、耐候性(人工加速)的漆膜制备法GB/T 1766-1995 色漆和青漆涂层老化的评级方法GB/T 1771-1991 色漆和清漆耐中性盐雾性能的测定GB/T 1865-1997 色漆和清漆人工气候老化和人工辐射暴露(滤过的氙弧辐射)GB/T 6739-1996 涂膜硬度铅笔测定法GB/T 9271-1988 色漆和清漆标准试板GB/T 9274-1988 色漆和清漆耐液体介质的测定GB/T 9276-1996 涂层自然气候曝露试验方法GB/T 9286-1998 色漆和清漆漆膜的划格试验GB 11121—1995 汽油机油GB 11122—1997 柴油机油GB/T 13492-1992 汽车各色面漆GB 17930—1999 车用无铅汽油HG/T 3343-1985 漆膜耐油性测定法QC/T 484-1999 汽车油漆涂层Q/J B071—2006 汽车产品零部件标识规定3 技术要求3.1 塑料件表面涂漆应按照经规定程序批准的产品图样和技术文件执行,涂漆颜色应符合设计部门或营销部门确认的色板要求,并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
福建兢辉科技有限公司塑料喷漆件质量要求(本质量要求适用于塑料件喷漆加工件制品)1术语:(1)漆点:涂层厚度比周围涂层厚的部分(2)垂流:涂层后由于局部喷漆量过大,产生下垂形成条状物。
(3)皱皮:由于涂膜的流平性不良,涂层处产生的皱褶。
(4)分界线不清:一种或两种不同颜色的涂料边界线互相交错。
(5)针孔: 由于喷涂产生的气泡破裂产生的小孔(6)露底:该喷没喷的部位称露底(7)虚喷: 涂膜厚度过薄可看见基材底色的部位(8)喷花: 涂膜厚度不均匀的部位(9)杂物: 涂膜表面因杂点毛尘引起凹凸点(10)泛白: 涂膜表面呈气雾状(11)污垢:光滑面上的污迹,通常在不干净的环境中造成2.质量要求及验证方法1、原材料(塑料件喷漆前)的品质要求1.1:塑料件不可有变形扭曲之现象(超过10mm不予接受)1.2:塑料件本身颜色的一致性,不可有杂质,色差等1.3:塑料件不可有缩水现象、表面不可有脏污、破损,毛刺、裂痕等现象1.4:塑料件修边应圆滑、不可有锯齿状;1.5:塑料厂对喷漆前喷漆厂发现的问题应及时有效地改进总之,投入喷漆前塑料件品质喷漆厂要注意掌控;2喷漆要求2.1外观缺陷的检验方法及要求:视力:具有正常视力 1.0---1.2视力和色感照度:正常日光灯,室内无日光时用40W日光灯或60W普通灯泡的照度为标准}目测距离:眼睛距离产品40㎝直视为准产品被观测面与水平面呈45°角,观测时上下左右转动在15°;观察时间:<10秒(每个可见平面需要3秒)2.2关于塑件喷漆件的外观A、B、C面检验的方法:A面:在正常的产品装配中可见的表面。
如:产品的外露表面B面:在正常的产品装配中不常可见的表面。
如:产品的底面C面:指产品结构的非外露面。
如:产品的内表面及装在内部的结构件缺陷1漆点颗粒A面:在直经100mm内允许有φ≤0.2mm颗粒2个;φ≤0.2mm4个,两点间距大于60mm,同一表面上总数不得大于4个B面:在直经100mm内允许有φ≤0.3mm2个;φ≤0.3mm4个, 两点间距大于60mm, 同一表面上总数不得大于4个2垂流A、B面不允许有垂流3针孔A面:在直经100mm内允许有φ≤0.2mm2个;φ≤0.2mm点3个,两点间距大60mm;同一表面上总数不得大于4个B面:在直经100mm内允许有φ≤0.3mm 点2个;φ≤0.3mm点3,两点间距大60mm;同一表面上总数不得大于4个4皱皮A、B面不允许有皱皮;在非可视面允许有轻微的皱皮 Z6w%w-w i q d"q5 5露底A、B不允许露底(一般漆层厚0.025㎜)6分界线不清分界线上由于工装问题允许有小于0.2mm混色现象7虚喷非外露面允许有轻微的虚喷K8喷花A、B面不允许有喷花现象;C面:不影响使用9涂膜应平整光滑,亮度符合要求A面: 直径100mm内允许有0.1×3mm划伤1个;0.1×3mm2个两点间距60mm;同一表面上总数不得大于2个B 面:在直径100mm内允许有0.2×6mm2个; 0.2×3mm3个,距离大于60mm ;同一表面上总数不得大于2个面:不影响正常使用11泛白A、B面不允许有泛白12杂物(线性毛尘)A面:在直径100mm内允许有0.1×3mm 杂物2个; 0.1×3mm4个,间距大于60mm;同一表面上总数不得大于4个B面:在直径100mm内允许有0.1×5mm 杂物2个; 0.1×5mm3个,间距大于60mm 同一表面上总数不得大于4个 A s ^ ^8})K注: 同一表面上漆点颗粒与针孔总数不得大于4个; 划伤与毛尘总数不得大于4个13颜色和色差涂层的颜色与光泽应与合同规定的标准色板一致,不得有颜色差异,特别是批次与批次之间所做的产品颜色要保持一致性;14 附着力:涂层应有良好的附着力,并与底材结合牢固,用附着力测试用的划格器(或用11号手术刀),划格试验时,刀片平面垂直于试件表面,用力均匀、速度平稳,无抖动地在平整的漆膜上横竖垂直切割四条划痕至底材表面,形成9个小方格,每个方格的面积为1㎜2;用软毛刷沿格阵两对角线方向轻轻地复制5次,然后检查方格中漆膜脱落情况。
塑胶件喷漆工艺要求塑胶件喷漆是一种常见的表面处理方法,可以让塑胶件表面具有良好的外观和耐用性。
然而,要想实现理想的喷漆效果,需要严格遵守一系列工艺要求。
本文就塑胶件喷漆工艺要求进行详细介绍。
1. 塑胶件表面处理塑胶件在喷漆前需要进行表面处理,以保证漆膜附着力和质量。
表面处理包括去污、打磨和划痕修复。
去污可以使用清洗剂或酒精,打磨可以使用砂纸、砂轮和研磨机,划痕修复可以使用填补剂和打磨。
2. 喷漆前的底漆处理在进行喷漆之前,需要进行底漆处理。
底漆可以提高漆膜的附着力和耐久性,还可以填平塑胶件表面的细小凹凸不平。
底漆可以选择透明或颜色的,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
底漆的选择要根据喷漆的材料、颜色和环境等因素进行考虑。
3. 喷漆喷漆前需要做好准备工作。
首先需要选择合适的喷漆设备和喷头。
其次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喷漆的压力、喷漆的速度和角度。
喷漆时需要保持均匀的喷涂,避免出现喷涂不均匀和漆膜厚度不一致的情况。
喷漆时需要注意喷涂距离和喷涂时间,不宜过近或过远,并且需要保证每一次喷涂的时间和涂层厚度相同。
4. 喷漆后的处理喷漆之后需要进行干燥和固化处理。
不同的喷漆材料需要不同的干燥时间和温度,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干燥后需要进行检查,检查是否有漏涂、裂纹、气泡等问题,并进行修补和涂装。
修补和涂装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可以使用手工或机器进行。
塑胶件喷漆工艺要求非常严格,需要进行多方面的考虑和处理。
只有在严格遵守工艺要求的情况下,才能实现理想的喷漆效果。
希望本文对您有所帮助。
塑胶件喷漆检验标准
塑胶件喷漆是一种常见的表面处理方式,可以提高产品的外观质量和耐用性。
然而,喷漆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产品的质量和外观效果。
因此,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塑胶件喷漆检验标准至关重要。
首先,塑胶件喷漆检验标准应包括外观质量的检验。
外观质量是产品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直接关系到产品的美观度和市场竞争力。
在喷漆检验标准中,应包括对产品表面平整度、色泽、光泽度、漆膜附着力、喷漆厚度等指标的检验要求。
只有确保这些外观指标符合要求,产品才能具有良好的外观质量。
其次,塑胶件喷漆检验标准还应包括环境适应性的检验。
产品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如高温、低温、湿度等,其喷漆表面应能够保持稳定的性能。
因此,在检验标准中应包括对产品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耐候性、耐腐蚀性、耐化学品性能等指标的检验要求。
另外,塑胶件喷漆检验标准还应包括机械性能的检验。
产品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受到外部力量的作用,因此喷漆表面应具有一定的硬度、耐磨性和抗刮擦性能。
在检验标准中,应包括对产品硬度、耐磨性、抗刮擦性能等机械性能指标的检验要求。
此外,塑胶件喷漆检验标准还应包括环保性能的检验。
喷漆过程中可能会产生挥发性有机物(VOCs)等有害物质,因此在检验标准中应包括对产品挥发性有机物含量、重金属含量等环保性能指标的检验要求。
综上所述,塑胶件喷漆检验标准应包括外观质量、环境适应性、机械性能和环保性能等多个方面的检验要求。
只有建立了科学、合理的检验标准,才能保证塑胶件喷漆质量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市场竞争力。
因此,制定和执行塑胶件喷漆检验标准是非常重要的。
内饰塑料件喷漆技术规范前言内饰塑料件喷漆技术规范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内饰塑料件上喷漆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汽车内部装饰塑料材料上的喷漆,如:出风口、空调控制器、开关组、中央控制面板、烟灰缸等的装饰漆和软油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1764 漆膜厚度测定法内饰件散发性能试验技术规范车辆内饰件颜色评价EN ISO 2409 油漆和类似涂层网格刻划试验ISO 105 耐磨损特性试验3 基本要求3.1 所有待测的样件都要由供应商同时提供下列说明:——基体材料的说明(材质说明、牌号、供应商名称);——油漆牌号、供应商名称;——色调。
3.2 试验件首先要放在60℃中48小时,然后还要放在标准气候条件下(按DIN50014 )24小时,做预处理。
3.3 喷漆的零件整个表面看起来必须十分均匀。
不允许有针孔、裂纹、流挂、条纹、叠层等缺陷。
整个漆层不仅在供货时,而且试验后也不允许脱落和崩漆。
3.4 产品在存放后,漆层颜色不允许改变,也不允许出现斑点。
3.5 喷了漆的零部件不允许分泌出有毒的化合物,也不能有异味。
3.6 喷漆表面颜色和光泽必须与样品或预先提供的颜色样板一致。
4 技术要求4.1 油漆层厚按 GB 1764 测定,要求:饰面漆>20μm,软漆>60μm。
4.2 供货状态油漆附着性及脆性4.2.1 按EN ISO 2409标准,使用合适的刀具对样品进行贯穿到基体的网格划刻,但不能太深,并用3M 公司610或Tesa公司4657型绝缘胶带贴紧,沿180度方向快速撕下胶带。
要求达到GT 0-1级4.2.2 握住一枚硬币用力在测试区域刮划。
刮划方向上硬币应与水平成45度。
塑料喷涂件技术规范1 技术要求1.1 一般要求1.1.1 喷涂毛坯(涂装前塑料件)的外形尺寸、材料理化性能指标应符合相关的图样或技术要求。
1.1.2 喷涂油漆要求l 油漆供应商和型号应经确认,新增或减少喷涂油漆供应商或型号之前应经确认;l 提供的检测报告应注明喷涂油漆供应商和型号;l 无毒害、符合相关环保要求。
1.2 外观1.2.1 表面塑料件喷涂层表面应光洁、手感光滑,漆层无发粘或明显异味。
涂漆层不允许出现染色、斑点、污迹、流挂及肉眼清楚分辨的气泡、划痕裂纹、集结小颗粒。
1.2.2 色差塑料件喷涂层表面与色板或封样无明显差异,连续两批货之间的色差ΔE≤0.3;每批货与原色板之间的色差ΔE≤0.8。
1.2.3 颜色均匀性以标准色板或封样及图纸技术要求为标准,标准光源照射下,距待测面0.5m约成120°~140°目测,要求无明显差异。
1.2.4 光泽度高光产品喷涂光泽度为85%~91%,亚光产品见封样件。
1.3 厚度塑料件喷涂层厚度应符合表1。
表1 塑料件涂漆层厚度序号适用范围涂漆层厚度(μm)1非经常擦度表面15~202轻微擦试表面21~253经常擦度表面26~351.4 硬度塑料件喷涂层按5.3方法测定喷涂层应无残留划痕和损伤。
图样未按注漆层硬度的可按2H铅笔测定。
1.5 附着力塑料件喷涂层按5.4方法试验,应无剥离和脱层,按GB/T 9286-1998中的8.3判定,附着力应不低于2级。
1.6 耐汗性塑料件喷涂层按5.5方法试验,漆膜应无明显变化(发白、发雾等)。
1.7 耐清洗剂塑料件喷涂层按5.6方法试验,漆膜应无明显变化。
1.8 耐溶剂塑料件喷涂层按5.7方法进行耐溶剂试验,漆层应不起泡、不起皱、不脱落、无发粘或粘连现象。
1.9 耐冲击塑料件喷涂层按5.8方法实施冲击试验,不应发生鼓泡、裂纹、脱层现象。
1.10 耐温变塑料件喷涂层按5.9方法进行温变性试验,不得有掉漆、脱落、裂痕、鼓泡等明显的异常现象。
QJ/SL 上海双鹿电器有限公司企业标准QJ/SL50-2008A塑料件喷漆技术要求2008-06 发布 2008-06 实施上海双鹿电器有限公司发布目录1主题内容和适用范围-------------------------------------------------------------------------------------------------(1)2 引用标准-----------------------------------------------------------------------------------------------------------------(1)3 技术要求-----------------------------------------------------------------------------------------------------------------(1)4 检验方法-----------------------------------------------------------------------------------------------------------------(3)5 检验规则-----------------------------------------------------------------------------------------------------------------(4)塑料件喷漆技术要求QJ/SL50-2008A 1.主题内容及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塑料件喷漆涂膜外观、性能技术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本标准适用于冰箱产品2.引用标准GB/T1766 《色漆和清漆涂层老化的评级方法》GB2828《逐批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GB/T9286 《色漆和清漆漆膜的划格试验》GB/T9754 《漆膜和清漆不含金属颜料的色漆漆膜之20º、60º、85º镜面光泽的测定》GB/T14522 《机械工业产品用塑料、涂料、橡胶材料人工气候加速试验方法》GB/T6739 《漆膜硬度铅笔测定法》3.技术要求3.1 外观要求油漆颜色色差要求:ΔE≤3。
塑料件喷漆技术要求一、前期准备在进行塑料件喷漆之前,首先需要对塑料件进行前期准备工作。
这包括清洁表面、除去油渍、去除表面污垢、填充表面缺陷等。
只有保证塑料件表面的干净和平整,才能确保喷漆效果的质量。
二、选择合适的喷漆材料在选择喷漆材料时,需要考虑塑料件的材质和用途。
常用的塑料件喷漆材料包括丙烯酸漆、聚氨酯漆、环氧树脂漆等。
根据塑料件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喷漆材料可以提高喷漆效果和附着力。
三、喷漆技术要求1. 喷漆环境要求:喷漆工作需要在干燥、无尘、无风的环境下进行,以避免灰尘和杂质对喷漆质量的影响。
2. 喷漆设备要求:使用专业的喷漆设备,如喷枪、空压机等,以确保喷漆均匀、细腻。
3. 喷漆技巧要求:掌握喷漆的技巧,如喷漆角度、喷漆速度、喷漆距离等。
喷漆时要保持均匀的力度和速度,以避免漆面出现厚薄不均的情况。
4. 喷漆层次要求:通常情况下,需要进行底漆、中漆和面漆的层次喷涂。
底漆可以提高附着力,中漆可以提高颜色饱和度,面漆可以提高光泽度和保护漆面。
5. 喷漆厚度要求:喷漆厚度要符合设计要求,一般在20-50微米之间。
过厚的喷漆会导致漆面干燥困难,过薄的喷漆则会影响漆面的耐磨性和防腐蚀性。
6. 喷漆干燥要求:在喷漆完成后,需要将塑料件放置在通风干燥的环境中,使漆面充分干燥。
根据不同的喷漆材料,干燥时间可能会有所不同。
7. 喷漆质量检验:完成喷漆后,需要对喷漆质量进行检验。
主要包括检查漆面的平整度、光泽度、色差等指标,以确保喷漆效果达到要求。
四、注意事项1. 喷漆时要注意安全,佩戴好防护用品,避免喷漆物质对身体的伤害。
2. 喷漆过程中要注意环境卫生,保持喷漆区域的整洁,避免灰尘和杂质对喷漆质量的影响。
3. 喷漆材料要储存妥善,避免阳光直射和高温环境,以防止材料变质和漆面质量下降。
4. 在喷漆过程中,要注意控制喷漆量和喷漆速度,避免喷漆过多或过快导致漆面不均匀。
5. 喷漆后要及时清洁喷漆设备,避免喷漆材料残留和堵塞设备。
塑料件油漆涂层通用技术条件目录前言1 范围 (3)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3 术语和定义 (4)4底材 (5)5油漆(施工) (5)6 技术要求 (5)7 试验方法 (8)8 检验 (11)9 包装、标识、运输、储存 (13)10 变更要求 (13)前言本标准以产品标准为前提,符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在满足市场需求和产品性能的实际情况下制定的。
本标准适用于所有瑞阳科技所有的塑料喷漆件的技术要求。
用于塑料件的喷漆,例如:按键、面板等装饰和防护目的。
本企业标准由范围、引用标准、技术要求、试验方法、产品出厂验收等部分组成。
本条例是企业的法规性文件。
本条例由重庆瑞阳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技术中心提出。
本条例由重庆瑞阳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技术中心编制。
本条例主要起草人:陈琦、卿仕军本条例于2014年10月10日首次发布。
1 适用范围本规范规定了本公司所有塑料底材,应用不同表面涂装(喷漆、丝印、移印、镭雕)零件的(以下简称喷涂件)术语和定义、分类、技术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要求。
本规范适用于本公司所有喷涂件,它是产品设计、制造、测试、安装、验收、使用、质量检验和制定各种技术标准、技术文件的主要技术依据。
如遇客户针对某喷涂件有特殊要求与本规范冲突或相异时,请以客户具体要求为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ISO 4618-2006 色漆和清漆.术语和定义GB 5206.1 色漆和清漆词汇第一部分通用术语GB-T9286-1998 色漆和清漆漆膜的划格试验百格测试GB8410-2006 汽车内饰材料的燃烧特性GBT 30512-2014 汽车禁用物质要求GB-T_27630-2011_乘用车内空气质量评价指南GB/T 1734 漆膜耐汽油性测定法GB1345.2 漆膜厚度测定法GBT6739-2006 漆膜硬度铅笔测定法HJ/T 400-2007车内挥发性有机物和醛酮类物质采样测定方法TL 226 大众汽车内部配件材料施漆技术要求WSS-M2P188-A01 福特汽车内部塑料基材喷漆性能GM 4350M 通用汽车零部件涂层性能要求GY-TY-23-2013 长安汽车零部件油漆涂层技术规范PV3952 塑料内饰件耐划伤测试PV3906 非金属平面耐磨性试验FLTM BI104-01 涂漆件和面板的水浸试验方法PV3906 非金属平面耐磨性试验PV2005 汽车零件耐气候交变实验DIN 50017 气候及其技术应用凝露人工气候试验箱PV1303非金属材料有关汽车客舱构件的光照试验3 术语和定义3.1色漆含有颜料的一类涂料,涂于底材时,能形成具有保护、装饰或特殊性能的不透明漆膜。
塑料件喷漆操作规程塑料件喷漆操作规程一、概述塑料件喷漆是一种常见的表面处理方式,能够增加塑料件的美观度和防护性。
然而,由于塑料的特性,喷漆操作需要特别注意一系列细节和操作规范,以保证喷漆质量和操作安全。
二、操作设备和工具的准备1. 喷漆设备:包括喷枪、压缩空气设备、油水分离器等。
2. 喷漆材料:根据需要选择适当的喷漆材料,包括底漆、面漆和清漆等。
3. 个人防护装备:包括防护眼镜、防尘口罩、防护手套等。
三、工作环境准备1. 确保喷漆区域通风良好,以减少有害气体的聚集。
2. 清理工作区域,确保平整无尘,避免灰尘等杂质附着在被喷漆的物体表面。
四、喷漆操作步骤1. 准备工作:a. 检查喷枪和压缩空气设备是否正常,并进行必要的清洁和维护。
b. 检查喷漆材料的质量和稀释比例,避免影响喷漆效果和涂层质量。
c. 确保被喷漆的塑料件表面光洁无油污、无灰尘。
2. 底漆喷涂:a. 采用均匀的水平运动进行喷涂,距离物体表面约20-30cm,以避免喷漆厚度不均。
b. 喷涂前应进行几次试喷,确保喷枪调整合适,喷漆厚度匀称。
3. 干燥和抛光:a. 底漆干燥后,使用砂纸打磨,并用清水擦拭干净,以保证表面光滑。
b. 进行底漆涂层的抛光处理,以消除表面不平整和瑕疵。
4. 面漆喷涂:a. 面漆的喷涂步骤和底漆相似,注意均匀喷涂、距离恰当、厚度匀称。
b. 面漆喷涂后,保持一段时间的干燥,确保涂层质量。
5. 清漆涂覆:a. 清漆是最后一道漆层,可以增加塑料件的光泽度和耐磨性。
b. 清漆喷涂前应进行充分的试喷,并确保喷枪和压缩空气设备的清洁和正常工作。
五、清洁和维护1. 喷枪和压缩空气设备的清洁和维护应定期进行,以确保正常工作。
2. 喷枪使用完毕后应立即清洗,避免漆料残留,以免影响下次喷漆的质量。
3. 废弃的喷漆材料和清洁剂等应妥善处理,严禁随意倒入下水道或环境中。
六、操作安全措施1. 喷漆操作过程中,必须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包括防护眼镜、防尘口罩、防护手套等。
塑料喷漆件工艺流程注意事项及测试规范1.塑料喷漆件的工艺流程1.1表面处理:首先对塑料件进行表面处理,包括去除油污、除尘和打磨等工序。
表面处理的目的是为了提高表面附着力和涂层的附着力。
1.2喷涂底漆:在表面处理后,可以进行底漆的喷涂。
底漆可以提高塑料件的均匀性和润滑性,增加涂层的附着力。
1.3干燥:对喷涂的底漆进行干燥处理,通常使用烘箱或其他干燥设备进行。
1.4精细喷涂:在底漆干燥后,进行精细喷涂。
根据需要,可以进行单色、多色或特殊效果的喷涂。
1.5干燥和固化:对精细喷涂后的塑料件进行干燥和固化处理,使涂层变得坚固和耐用。
1.6检查和包装:对喷涂完成的塑料件进行检查,确保涂层的质量符合要求。
然后进行包装,以保护涂层不受损。
2.塑料喷漆件的注意事项2.1温度控制:喷漆过程中需要控制好温度,过高或过低的温度都会影响喷漆的效果和涂层的质量。
2.2通风条件:喷漆过程会产生大量的有害气体,需要在通风良好的环境下进行,以免对工人和环境造成伤害。
2.3涂料选择:根据塑料的类型和需要,选择相应的喷漆涂料。
不同的塑料对涂料的吸附性和附着力不同,需要使用适合的涂料。
2.4表面处理:表面处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要确保塑料表面平整、清洁和干燥,以便涂层能够附着牢固。
2.5涂装技术:喷涂技术包括喷涂距离、喷涂角度、喷涂速度等参数。
合理的涂装技术可以保证喷漆的均匀性和质量。
3.塑料喷漆件的测试规范3.1膜厚测试:使用膜厚计对涂层的厚度进行测量,确保涂层的厚度符合要求。
3.2盐雾试验:将喷漆件放置在盐雾试验箱中进行盐雾腐蚀测试,以评估涂层的耐腐蚀性能。
3.3耐磨性测试:通过模拟实际应用环境下的磨损情况,测试涂层的耐磨性能。
3.4耐候性测试:将喷漆件放置在恶劣的气候条件下,例如高温、低温、紫外线照射等,测试涂层的耐候性能。
3.5弯曲试验:对喷漆件进行弯曲试验,评估涂层的附着力和耐久性。
北汽福田车辆股份有限公司企业标准Q/FT B033—2001塑料件涂漆技术条件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塑料件涂漆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贮存及质量保证。
本标准适用于本公司生产的各类汽车、农用运输车所装用的、要求进行涂漆的塑料零部件。
2 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 1720—1979 漆膜附着力测定法GB/T 1730-1993 漆膜硬度测定法摆杆阻尼试验GB/T 1731—1993 漆膜柔韧性测定法GB/T 1732—1993 漆膜耐冲击性测定法GB/T 1743—1979 漆膜光泽测定法GB/T 1764-1979 漆膜厚度测定法GB/T 9286—1998 色漆和清漆漆膜的划格试验GB 11121—1995 汽油机油GB 11122—1997 柴油机油GB/T 16422.2—1999 塑料实验室光源暴露试验方法第2部分:氙弧灯GB 17930—1999 车用无铅汽油QC/T 484—1999 汽车油漆涂层Q/FT B102—2000 车辆产品零部件标识规定3 技术要求3.1 一般要求3.1.1 塑料件表面涂漆应按照经规定程序批准的产品图样和技术文件执行,涂漆颜色应符合设计部门北汽福田车辆股份有限公司2001—04—11批准2001—05—01实施确认的色板等设计要求,并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
3.1.2 外观要求3.1.2.1 涂漆前塑料件表面应清洁干燥,无脱模剂、油污、泥沙、水等影响涂漆质量的物质。
3.1.2.2 涂漆前塑料件表面应平整、光滑,无凹坑、凸块、出模缝、焊棱等加工缺陷,并符合设计要求。
3.1.2.3 塑料件喷漆烘干后,其表面质量应符合表1要求。
表1 涂漆表面质量3.1.2.4 同一批零件、同一总成中的塑料件涂漆后,光泽、颜色应一致,目测无差别。
QJ/SL 上海双鹿电器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QJ/SL50-2008A
塑料件喷漆技术要求
2008-06 发布 2008-06 实施
上海双鹿电器有限公司发布
目录
1主题内容和适用范围-------------------------------------------------------------------------------------------------(1)
2 引用标准-----------------------------------------------------------------------------------------------------------------(1)
3 技术要求-----------------------------------------------------------------------------------------------------------------(1)
4 检验方法-----------------------------------------------------------------------------------------------------------------(3)
5 检验规则-----------------------------------------------------------------------------------------------------------------(4)
塑料件喷漆技术要求
QJ/SL50-2008A 1.主题内容及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塑料件喷漆涂膜外观、性能技术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
本标准适用于冰箱产品
2.引用标准
GB/T1766 《色漆和清漆涂层老化的评级方法》
GB2828《逐批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
GB/T9286 《色漆和清漆漆膜的划格试验》
GB/T9754 《漆膜和清漆不含金属颜料的色漆漆膜之20º、60º、85º镜面光泽的测定》GB/T14522 《机械工业产品用塑料、涂料、橡胶材料人工气候加速试验方法》
GB/T6739 《漆膜硬度铅笔测定法》
3.技术要求
3.1 外观要求
油漆颜色色差要求:ΔE≤3。
抽检,每批每种型号喷漆件抽1件,每件任意测3点,
以平均值为准,不得超过标准要求。
生产部生产时,对入厂检验合格的产品,应区分厂家,避免混合装配。
所有喷漆件入厂时,目视表面颜色与色标一致。
喷漆表面不能浮有银粉,用干净白布对喷漆表面、扣手处轻轻擦拭,白布表面不得有明显黑灰。
主要面A面:上门上盖、中门上盖、上门下盖、中门下盖、下门上盖正面及中门上盖、下门上盖顶面,台面框正面、侧面光亮部分,门把手正面,以及显示板罩等装配在冰箱门上的部件的可视面。
次要面B面:上门上盖、上门下盖、中门下盖顶面,下门下盖正面,上门上盖、上门下盖、下门上盖背面,台面框顶部毛面部分。
第1页共4页
QJ/SL50-2008A 次要面C面:下门下盖顶面、背面。
次要面D面:冰箱装配后被饰条、门封等覆盖的部位。
A面:
a)不允许有目视明显的颗粒、杂质,允许有间距大于100mm且直径小于0.3mm分散
均匀的颗粒、杂质。
b)工件表面喷漆厚度均匀,不得出现露底和局部喷厚现象,表面平整光滑、细腻、色
泽均匀,不得有粗糙桔皮状、流疤痕迹。
B面:
a)允许有间距大于100mm且直径小于0.3mm分散均匀的颗粒、杂质等缺陷,允许有
两个间距大于100mm且直径为0.3-0.5mm的颗粒、杂质。
b)工件表面喷漆厚度均匀,不得出现露底和局部喷厚现象,表面平整光滑、色泽均匀,
不得有粗糙桔皮状、流疤痕迹。
C面:
a)允许有间距大于50mm且直径不大于1mm高度低于0.5mm的颗粒、杂质,不允许
有手感明显的划伤。
b)工件表面喷漆不得出现露底现象,表面平整光滑、色泽均匀。
D面:
缺陷可不考虑。
3.2 硬度
对样件划5道,每道长约5公分,间隔2公分以上。
5道中允许有1道刮破或擦伤,刮破或擦伤以有手感为准。
铅笔硬度不小于1H。
3.3 附着力
按GB/T9286标准进行评定,达到0级(100%附着)。
同时胶带揭起后,胶面不得有银粉、漆膜。
3.4 耐擦拭
3.4.1 耐酒精
用白色软绒布蘸无水酒精后包住一千克砝码,圆形底座置于喷漆件表面,来回匀速
第2页共4页
QJ/SL50-2008A 平推100次,每次长约20公分,速度约1秒/次。
在4.1条件下观察,测试表面不准出现油漆模糊、变色。
3.4.2耐磨擦
用干的白色软绒布包住一千克砝码,圆形底座置于喷漆件表面,来回匀速平推150次,每次长约20公分,速度约1秒/次。
在4.1条件下观察,测试表面不准出现油漆模糊、变色。
3.5 耐冷热冲击
按4.5方法试验,测试后不得出现涂膜裂纹、脱落、发粘等缺陷。
4.检验方法
4.1 外观
目视,视距500mm,视力1.0以上(包括校正后),光线为自然光或近似自然光(如40W日光灯)。
4.2 硬度
按GB/T6739标准进行,用小车硬度计测定。
当试样较小放不下硬度计时,用手动法测试。
4.3 附着力
按GB/T9286标准7.2测定(间距1mm)。
试前先用蘸酒精的棉球擦去工件表面的浮漆,划格后,将透明胶带(不少于10公分)粘在划格部位上,并用手抿紧压实,连续撕拉三次。
4.4 耐擦拭
测试前先用蘸酒精的棉球擦去工件表面的浮漆,方法见3.4.
4.5 冷热冲击试验
依次在:-20±2℃、20±5℃、75±2℃、20±5℃各放置1小时,为一个循环,要求4个循环。
第3页共4页
QJ/SL50-2008A
5检验规则:
外观检验:按GB2828特殊检查水平S-4,正常检查一次抽样方案AQL=4.0。
性能检验:正常供货时,耐老化试验和冷热冲击试验每月抽检一次,各厂家每个品种抽检一件,判定规则(0,1);其他各项性能每批均检验,按GB2828特殊检查水平S-1,正常检查一次抽样方案AQL=4.0。
新厂家供货,前三批各项性能均检验合格后,再按正常供货抽捡。
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研发中心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凯
本标准主要审核人:李成海
第4页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