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第二节课
- 格式:pptx
- 大小:53.15 KB
- 文档页数:6
第2课《弟子规》教案第一篇:第2课《弟子规》教案第2课《弟子规》之“父母呼”教案教学目的:把孝心的观念引入到学生的心田。
教育学生孝敬父母要从小事做起。
不但孝,关键是顺。
教学目标:1、复习《弟子规》总序。
2、学习“入则孝”之“父母呼”。
了解意思,进一步理解怎样才是“孝”。
3、教育学生孝敬父母要从小事做起。
不但孝,关键是顺。
培养孩子的感恩之心。
4、能在生活中实践。
教学重点:关键在落实上。
一定要结合生活实际。
帮助学生理解孝道的重要性。
教学方法:诵读领悟,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能在生活中实践。
教学准备:《弟子规》动画视频、歌曲、PPT课件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
让学生复习上堂课的内容:弟子规——总序。
齐声背诵。
师:大家背得太棒了,看得出大家都很喜欢,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国学经典之《弟子规》。
二、讲解内容(父母呼-须顺承)入则孝——过去古人非常讲究孝道。
晚辈早上起来第一件事,就是要到长辈的房间向长辈“请安”。
入;也是指在家中。
(一)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1、观看《弟子规》动画视频。
2、师:理解有利于更好的朗读和背诵,下面我们来学习一下这几句话的意思。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呼唤我们,听到就应该马上答应,不要慢慢吞吞,半天不回答。
表现出一种无理的态度,或者有抵触情绪,自己不高兴就不应声。
比如;你正在看一个好看的电视,或者玩得正开心,父母叫你出来吃饭,你不答应。
或者答应了半天还是不动。
父母命行勿懒——父母让我们去做事,应立刻起身去做,不可拖延偷懒。
或者高兴做就做,不高兴做就不做。
还有的小朋友和家长讲条件,我做了你给我什么奖励?这都是不对的!父母教须敬听——父母在教育我们的时候,应该怀着恭敬的心去倾听。
不要漫不经心,愿意听就听,不愿听就不听。
父母责须顺承——小朋友有时做错了事,家长会批评责备我们。
我们要赶快承认自己的错误,虚心接受,不要让家长生气。
有的时候,家长误解了孩子,这件事明明不怨你,可家长没搞清楚就责备你。
《弟子规》之出则悌(二)【诵读声声】财物轻,怨何生。
言语忍,忿自泯。
或饮食,或坐走。
长者先,幼者后。
【问题引路】同学们,在家里吃饭时,你们做到了让老人先吃,自己再动筷吗?跟弟弟、妹妹相处时,你会因为自己是哥哥姐姐,就霸道地与弟弟妹妹抢玩具和好吃的吗?平时的生活中,你有因为某一样东西,而与自己的兄弟姐妹争吵甚至打架吗?今天,我们要一起来学习《弟子规》出则悌的第二部分,一起来感受古人兄弟姐妹之间礼让、团结的做法和晚辈尊敬长辈的优良美德吧!【为你解读】“出则悌”这一部分讲的是兄弟姐妹之间相处,不对财物斤斤计较,怨恨就无从生起。
值得注意的是,“财物轻”不是单方面的“轻”,而是双方面的“轻”。
一方面,自己不要凡事都从财物方面考虑,觉得吃亏、不公而心生怨气;另一方面,也不要主动去侵占其他兄弟姐妹的财物,或占些小便宜,使对方不满和心生怨恨。
怕吃亏和主动去占便宜都会影响兄弟姊妹间的亲情,影响相互之间往来。
兄弟之间讲话也要留心、谨(jǐn)慎,不要说过激、太过伤人的话语,也不讲得太过火,因为讲话往往无意中会伤了人心。
当我们讲话不留神的时候,可能讲了一句话,刺痛了对方的心,对方起了怨恨,我们自己还不知道。
所以言语方面要非常注意,兄弟之间,讲话时多给对方一分尊重,互相恭敬,互相能够容忍对方的过错。
这样自然就不会刺痛对方而产生怨恨。
同时,这意义也要延伸为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不斤斤计较,不讲伤人的话,多宽容,多恭敬,那么人人之间也就相处得和谐融洽。
言语在孔门4科里面排在第二位,这是很重要的一门学问。
俗话说:“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
”能忍让,就能化干戈怒气于无形之中。
其实,在忍当中不但能扩宽自己的心量,也会唤醒对方的惭(cán)愧(kuì)之心。
因为,毕竟当人在发脾气的时候,往往都是比较情绪化,等他冷静下来,就会觉得自己理亏。
所以,这一忍,忍出了自己的德行,也忍出了对方的惭愧,而且更保持了彼此的关系,何乐而不为呢?“或饮食,或坐走。
弟子规一到十课的内容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弟子规》是我国古代儒家经典著作之一,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教育经典之一。
本文将从《弟子规》的前十课内容进行介绍,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这一经典著作的精髓。
第一课:弟子规初学(天地,人伦)这一课主要介绍了“天”、“地”与“人”的关系,强调天地万物间的相互依存和人与人之间的亲情与道义。
弟子应当尊敬父母,孝顺长辈,从小养成尊重他人、学会感恩的良好品德。
第二课:弟子规进守(兄道)在这一课中,讲述了兄弟之间应该互相尊重、互相关爱、互相扶持的道理。
弟子应当互相敬爱,不可互相之谤言。
家庭关系是建立基本道德观念的重要场所,应该维系好兄弟姐妹之间的感情。
这一课主要介绍了朋友间的相处之道。
朋友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要选择好朋友,和正直善良的人为伍。
心胸要宽广,待人要真诚,才能结交到真正的朋友。
这一课重点强调了师生关系的重要性。
师长是教导与榜样,弟子应该恭敬师长,虚心向学,以师长为楷模,以友为辅。
师长教导,弟子应当虚心听取,学会自省自律。
这一课强调了人际交往的广度与广泛性。
弟子应当广交知友,结交各行各业的人,开阔眼界,增长见识,不拘小节,不为一己私利,真诚待人,宽容大度。
这一课讲述了尊重亲属,尤其是父母的重要性。
弟子应当尽心尽力孝顺父母,关爱亲人,以慈爱之心待亲人,以礼仪之道行孝道,维护家庭和睦。
这一课主要强调了弟子对待书籍文字的态度。
弟子应当尊重书籍文字,勤奋钻研,广读书籍,积极学习,注重知识修养,提升素养修養。
这一课从“一字”的角度切入,强调了弟子立身处世的基本准则。
一个人的言行举止,决定了他的生活态度和处事原则。
弟子应当言行一致,言出必行,行动果断,不言而喻。
这一课主要强调了弟子修身养性的重要性。
弟子应当常思德行,不断提升自我修养,修正自身不足,修身养性,提升自己的道德品质。
这一课强调了弟子要懂得守默寡言,严肃庄重。
宜思宜作,思虑之严谨,行为之慎重,才能步入正道,触类旁通。
弟子规2(出则悌)润水《弟子规》出则悌兄道友,弟道恭。
兄弟睦,孝在中。
译文:为兄为姐的准则,是要友爱弟弟妹妹;为弟为妹的准则,是恭敬哥哥姐姐。
如果兄弟姐妹和睦相处,对于他们共同的父母而言,孝道也在其中了。
润水说:兄弟姐妹各自履行好各自的准则,去爱对方,则没有不和睦的。
而兄弟不和,最难受的当属他们的父母,这就像是自己身上的手足相残。
在现代的职场和官场,一个老板/领导最难受的也是手下间的不和。
在其中打拼的我们能否体会到这点呢?《弟子规》出则悌(续)财物轻,怨何生。
言语忍,忿自泯。
译文:如果兄弟间都重视感情,而看轻财物,他们之间的怨恨从何处生起呢?如果双方都少说几句,不要到最后说出了伤人的话语,兄弟间的憎恨自然也就消失。
润水说:兄弟姐妹间,深仇大恨无从谈起,他们间的怨恨与矛盾,大多是从财物与言语上生起。
他拿了我的东西,我占了他的地盘,这些细小的财物如何能比上手足之情?他说了我一句,我也要骂回来不吃亏,继而引出伤人的话语,甚至肢体伤害。
这不更是祸从口出么?《弟子规》出则悌(续)或饮食,或坐走。
长者先,幼者后。
译文:不管是饮茶,就餐,还是入座,行走。
都要遵从长幼顺序,让长辈和兄长先行,吾等小辈在后。
润水说:在儒家文化的体系中,预设了不同人的优先顺序,及其该尽的责任,这就是人伦。
目的是让社会按照这一规则有序,而良好的运行。
长者先,幼者后这一伦理的设定,既给长者提供了优先权,也给长者加与了持家,谋断,承担一切的责任。
黑社会组织能维系稳定,靠的就是兄弟人伦,如若弟者想僭越此规则,祸乱就会不可收拾地铺开。
《弟子规》出则悌(续)长呼人,即代叫。
人不在,己即到。
译文:长辈呼唤某人的时候,要帮长辈叫他过来;此人不在的时候,自己就要跑到长辈跟前,问是否可以效劳。
润水说:小时候我们一群孩子在一起玩耍。
父母在老远就呼喊某个小孩的名字。
听见了的,就会对他说:"喂,你妈叫你!"。
人不在这儿的,我们就会跑过去告诉长辈:"某某某不在,啥子事?"去年回家,我也是要找某个小孩。
四好学校《弟子规》学生课堂教学讲义课题:父母的十种恩德课节:第二课(下)教师:徐子颜【哺乳养育恩洗濯不净恩远行忆念恩深加体恤恩究竟怜悯恩】爸爸妈妈为我们付出从小到大,每一天分分秒秒的付出,我们感受父母的辛劳,所以好好地体会一下,摸一摸父母的手,揉一揉,按一按,再怎么样?亲一亲爸爸妈妈的手,好不好?(好。
)再来呢,【远行忆念恩】。
当我们离开父母的时候,父母亲无时无刻不惦念、挂念着我们。
当我们三四岁第一次上幼儿园,我们在幼儿园里面哭,我们的父母在幼儿园大门外,隔着栅栏,在外面掉眼泪。
当我们上小学以后,爸爸妈妈久久地站在校门外,看着你走进学校的大门,久久都不愿意离去。
等你一放学以后,爸爸妈妈早早地就来到校门口来接你,迫不及待,有的时候是从单位一路上奔跑过来,希望能早一分钟见到你。
看到你以后,还不停地问长问短:中午有没有吃好啊?吃的什么呀?在学校里有没有认真听讲啊?是不是。
有没有听老师话呀?有没有跟同学吵架?父母有没有问过我们这些?(有。
)因为爸爸妈妈每天都是在挂念、惦记着我们,那我们要记得,不要等到爸爸妈妈问才说,是不是?每天回家以后要主动地向父母汇报你一天的学习生活,把你这一天的事情逐一地向父母报告,要毫无隐瞒,包括你犯的所有的错误,你的所有疑问、疑难问题,都要向父母请教。
当你离开父母的时候,去上学或者上幼儿园:“爸爸妈妈,我上学去了,爸爸妈妈再见!”然后鞠躬,鞠完躬之后,起来眼睛要看着父母。
爸爸妈妈这个时候就会很高兴,摸摸你的头:“孩子,在学校要努力啊,加油啊!”然后你要面带微笑,离开父母,走出去一段你要回头张望一下。
如果爸爸妈妈还看着你,你要向父母笑一笑,挥挥手,当你要转弯的时候,还要回头挥挥手,然后再进入学校的大门。
要不要不好意思?怕不怕很多同学在看你呢?我们只要做正确的事情,做孝顺父母的事情,都要落落大方,要很勇敢,相信一定会有很多同学看了会非常欢喜,而且很愿意向你学习。
哪位同学来做一下?我来演一下妈妈,再请我们赵老师来配合一下,赵老师就来演我们的爸爸,赵老师比我高大。
《弟子规》原文总叙弟子规圣人训首孝弟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入则孝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丧三年常悲咽居处变酒肉绝丧尽礼祭尽诚事死者如事生出则弟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财物轻怨何生言语忍忿自泯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长呼人即代叫人不在己即到称尊长勿呼名对尊长勿见能路遇长疾趋揖长无言退恭立骑下马乘下车过犹待百步余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尊长前声要低低不闻却非宜进必趋退必迟问起对视勿移事诸父如事父事诸兄如事兄谨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辄净手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置冠服有定位勿乱顿致污秽衣贵洁不贵华上循分下称家对饮食勿拣择食适可勿过则年方少勿饮酒饮酒醉最为丑步从容立端正揖深圆拜恭敬勿践阈勿跛倚勿箕踞勿摇髀缓揭帘勿有声宽转弯勿触棱执虚器如执盈入虚室如有人事勿忙忙多错勿畏难勿轻略斗闹场绝勿近邪僻事绝勿问将入门问孰存将上堂声必扬人问谁对以名吾与我不分明用人物须明求倘不问即为偷借人物及时还后有急借不难信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话说多不如少惟其是勿佞巧奸巧语秽污词市井气切戒之见未真勿轻言知未的勿轻传事非宜勿轻诺苟轻诺进退错凡道字重且舒勿急疾勿模糊彼说长此说短不关己莫闲管见人善即思齐纵去远以渐跻见人恶即内省有则改无加警唯德学唯才艺不如人当自砺若衣服若饮食不如人勿生戚闻过怒闻誉乐损友来益友却闻誉恐闻过欣直谅士渐相亲无心非名为错有心非名为恶过能改归于无倘掩饰增一辜泛爱众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行高者名自高人所重非貌高才大者望自大人所服非言大己有能勿自私人所能勿轻訾勿谄富勿骄贫勿厌故勿喜新人不闲勿事搅人不安勿话扰人有短切莫揭人有私切莫说道人善即是善人知之愈思勉扬人恶即是恶疾之甚祸且作善相劝德皆建过不规道两亏凡取与贵分晓与宜多取宜少将加人先问己己不欲即速已恩欲报怨欲忘报怨短报恩长待婢仆身贵端虽贵端慈而宽势服人心不然理服人方无言亲仁同是人类不齐流俗众仁者希果仁者人多畏言不讳色不媚能亲仁无限好德日进过日少不亲仁无限害小人进百事坏余力学文不力行但学文长浮华成何人但力行不学文任己见昧理真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方读此勿慕彼此未终彼勿起宽为限紧用功工夫到滞塞通心有疑随札记就人问求确义房室清墙壁净几案洁笔砚正墨磨偏心不端字不敬心先病列典籍有定处读看毕还原处虽有急卷束齐有缺坏就补之非圣书屏勿视蔽聪明坏心志勿自暴勿自弃圣与贤可驯致命自我作福自我求心好命又好富贵直到老命好心不好福变为祸兆心好命不好祸转为福报心命俱不好遭殃且贫夭心可挽乎命最要存仁道命实造於心吉凶惟人召信命不修心阴阳恐虚矫修心一听命天地自相保------------------------------------------------------------------------------弟子规易解总叙概述:弟子规原名〈训蒙文〉,为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作。
弟子规第二课教案第一篇:弟子规第二课教案教材分析《弟子规》第一章《如则孝》从许多细节对孝敬父母作了详细要求。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这一课从言语态度方面作了一些规定。
注音版的韵文为认字不多的一年级同学提供了方便,准确明了的译文为理解能力不高的小朋友的自学这做了铺垫,生活化的拓展让学生觉得古文不古,生动形象的故事为学生碱性弟子规树立了榜样,体现了《弟子规》知行统一的思想。
教学理念1.直面经典,真心接触:“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由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2.加强诵读,引导想象:“凡物各自有根本,风云万变不离宗。
”以读为本”的理念,上承传统教育之优秀经验,下接现代教学理论的“活水”,采用各种形式的读,在读中理解、感悟、体验、积淀。
3.课堂开放,学科融合:“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
”《弟子规》课程的课堂当然也应该是开放而有活力的。
如教师尝试走下讲台,把讲台让给学生;允许鼓励有不同的理解、见地。
此外,教学中要打破学科之间的界限,加强学科间的相互渗透、融合。
4.纵横联系,指导运用:除了指导学生掌握一般的学习步骤,学习方法外,还要重视引导学生进行知识、方法横向的迁移运用。
教学目标:1、诵读成韵,引导学生字正腔圆地诵读文本《入则孝》;2、读中感悟,感悟韵文中为人子女孝顺父母的做人道理;3、激发学生孝顺之情;4、培养热爱祖国文化的情感。
教学重点:采用各种方法诵读韵文,领悟韵文的内涵。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辩证性地对待古典文化,培养学生初步的辩证思想。
教学过程一、故事导入1、出示《徐庶进曹营》的故事生读后评价人物,引出“孝顺”这一话题。
2、引出学习内容,出示文本内容。
二、诵读成韵。
播放音乐今天老师要以这篇韵文作为朗读考试的内容,能把它读准的为探花,读通的为榜眼,读得有节奏的为状元。
《弟子规》公益班教案第二课:入则孝一、师生问好,分享昨天回家之后为父母所做的事情及心情二、诵读入则孝1、让小朋友复习上堂课的内容:弟子规——总序。
齐声背诵。
2、回忆以前父母呼唤我们;父母让我们帮忙做事;你是怎样做的?3、昨天我们知道了百善孝为先,今天我们看看弟子规怎么教我们的,我们一起读一读入则孝部分吧。
三、自我反思读了入则孝部分,请自己去思考:自己哪些地方做的不够?四、学以致用(一)创设生活情景学应对1爸爸妈妈叫我们的时候一定是有什么事情,我们一定要马上回应他们,赶到他们面前,然后说爸爸什么事?那么当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呼喊我们的时候,也要一样。
当长辈呼喊我们名字的时候,我们应该马上停下手中的事(你正在看一个好看的电视,或者玩得正开心),快步走到长辈面前。
2我们要赶快承认自己的错误,虚心接受,不要让家长生气。
有的时候,家长误解了孩子,这件事明明不怨你,可家长没搞清楚就责备你。
作为晚辈,也不要急于辩解,等父母平静了你再解释。
3(1)每天应早睡早起,自动自发的起床,起床后看见长辈应先向长辈说:「早安」,并询问长辈「昨晚睡得好不好」早上起床除了要向父母问好外,还要自己起来,把东西打点好,衣服穿好,书包收好,如果能帮忙父母准备早餐就更好了.4(1)请老师出来示范一般的说法(妈妈:「我和大雄要去运动」).请台下的小朋友仔细聆听是否有那裏有缺漏(2)教导小朋友讲事情时要注意四项:(A)人物:要和什么人出去(江大雄)(B)事情:要做什么事情(运动)(C)时间:几点出去,回来(上午9:00出门12:00回家)(D)地方:去什么地方(松柏小学)出门前最好留下可以联络的方式,如电话号码,地址等等.(3)请老师出来演示正确的说法「妈妈,我今天上午9:00要和江大雄去松柏小学运动,中午12:00回家.王小明的手机:123456789」,请学生出来模仿老师演示.(4)请小朋友出来,按照题目练习.(A)人物:王小明(B)事情:看书(C)时间:下午1:00出门4:00回家(D)地方:图书馆(5)请学生按照附件一填写,并出来演示练习.(二)戏剧演出1.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对白怪叔叔:「小朋友想不想打工赚钱呢」大雄:「想啊!」怪叔叔:「你只要把这包东西送去松柏公园交给黑狗先生,并跟他收取四千元,这样你就可以得到二千元了.」大雄:「请问你是黑狗兄吗有人叫我把这包东西交给你.」警察:「你们竟然在这裏从事非法交易.」大雄:「我没有啊!」警察:「你看这包东西裏面全是非法光碟,跟我回去警局」大雄:「冤枉啊!」(3)检讨剧中的大雄犯了哪些错误呢?学生可能的回答:「太贪心,没做到事虽小勿擅为……」老师提醒:「有时候虽然看起来是一件小事情,但在做之前都要仔细想清楚,才不会惹出大麻烦.」2.物虽小勿私藏阿福:「我捡到一块钱吔!刚好可以用来打电话.」阿福:「真幸运,我捡到十块钱,可以买我的自动铅笔.」十年后,阿福在路上捡到一个袋子:「哇!裏面竟然有十万元,这个过年可以买电视机,电冰箱还有摩托车了」失主:「这不是我掉的钱吗怎么会在你那里呢」阿福:「这个是我捡到的钱所以是我的」失主:「这明明是我的钱,你跟我去警察局评评理」阿福:「不要啊!」(3)检讨剧中的阿福做错了什么?学生可能的回答:「不可因为是小东西就不还给别人.」老师提醒:「平常就要养成好习惯遇到事情时才不会做出错误的决定.」(三)游戏:善恶大考验请学生到前面来分两组回答下列问题,要分辨善恶和分析原因。
《弟子规》全文及解说《弟子规》全文及解说由于《千字文》、《三字经》等启蒙读物不利于清政府的愚民统治,一本极力宣扬封建等级观念,以方便清朝统治者的工具性读物《弟子规》应运而生。
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弟子规全文及解说,欢迎阅读。
〈总叙〉弟子规圣人训首孝弟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入则孝〉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冬则温夏则晨则省昏则定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丧三年常悲咽居处变酒肉绝丧尽礼祭尽诚事死者如事生〈出则弟〉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财物轻怨何生言语忍忿自泯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长呼人即代叫人不在己即到称尊长勿呼名对尊长勿见能路遇长疾趋揖长无言退恭立骑下马乘下车过犹待百步余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尊长前声要低低不闻却非宜近必趋退必迟问起对视勿移事诸父如事父事诸兄如事兄〈谨〉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辄净手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置冠服有定位勿乱顿致污秽衣贵洁不贵华上循分下称家对饮食勿拣择食适可勿过则年方少勿饮酒饮酒醉最为丑步从容立端正揖深圆拜恭敬勿践阈勿跛倚勿箕踞勿摇髀缓揭帘勿有声宽转弯勿触棱执虚器如执盈入虚室如有人事勿忙忙多错勿畏难勿轻略斗闹场绝勿近邪僻事绝勿问将入门问孰存将上堂声必扬人问谁对以名吾与我不分明用人物须明求倘不问即为偷借人物及时还后有急借不难〈信〉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话说多不如少惟其是勿佞巧奸巧语秽污词市井气切戒之见未真勿轻言知未的勿轻传事非宜勿轻诺苟轻诺进退错凡道字重且舒勿急疾勿模糊彼说长此说短不关己莫闲管见人善即思齐纵去远以渐跻见人恶即内省有则改无加警唯德学唯才艺不如人当自砺若衣服若饮食不如人勿生戚闻过怒闻誉乐损友来益友却闻誉恐闻过欣直谅士渐相亲无心非名为错有心非名为恶过能改归于无倘掩饰增一辜〈泛爱众〉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行高者名自高人所重非貌高才大者望自大人所服非言大己有能勿自私人所能勿轻訾勿谄富勿骄贫勿厌故勿喜新人不闲勿事搅人不安勿话扰人有短切莫揭人有私切莫说道人善即是善人知之愈思勉扬人恶既是恶疾之甚祸且作善相劝德皆建过不规道两亏凡取与贵分晓与宜多取宜少将加人先问己己不欲即速已恩欲报怨欲忘报怨短报恩长待婢仆身贵端虽贵端慈而宽势服人心不然理服人方无言〈亲仁〉同是人类不齐流俗众仁者希果仁者人多畏言不讳色不媚能亲仁无限好德日进过日少不亲仁无限害小人进百事坏〈余力学文〉不力行但学文长浮华成何人但力行不学文任己见昧理真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方读此勿慕彼此未终彼勿起宽为限紧用功工夫到滞塞通心有疑随札记就人问求确义房室清墙壁净几案洁笔砚正墨磨偏心不端字不敬心先病列典籍有定处读看毕还原处虽有急卷束齐有缺坏就补之非圣书屏勿视敝聪明坏心志勿自暴勿自弃圣与贤可驯致《弟子规》全文及解释〈总叙〉原文: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解说:至乐莫如读书,至要莫如教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