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渔的相关戏曲理论 王芳丽
- 格式:ppt
- 大小:172.00 KB
- 文档页数:13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18春在线作业1试卷总分:100 得分:0一、单选题 (共 8 道试题,共 40 分)1.白居易字乐天,晚居香山,自号()居士。
A.咏史B.田园C.游仙D.香山正确答案2.李渔的戏曲理论是见于所著()A.《词综》B.《闲情偶寄》C.《剧说》D.《花部农谈》正确答案:B3.在元散曲作家中,()是成就最高、最有影响的一家。
A.关汉卿B.白朴C.马致远D.张可久正确答案:C4.《春秋》的编纂体例为( )A.国别体B.纪传体C.编年体D.纪事本末体正确答案:C5.《尚书》中关于原始初民模仿动物而歌唱的记载是( )A.贲如,皤如,白马翰如B.士刲羊,无血C.予击石拊石,百兽率舞D.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阀正确答案:C6.“兼爱”是()A.孔子的中心思想B.墨子的中心思想C.孟子的中心思想D.庄子的中心思想正确答案:B7.晚唐写词最多、影响最大的词家是()。
A.欧阳修B.温庭筠C.柳永正确答案:B8.《左传》的风格特色是指( )A.佶屈聱牙B.情韵并美C.辩丽恣肆D.质朴平实正确答案:B二、多选题 (共 4 道试题,共 10 分)1.属于东汉人写作的作品是()A.《潜夫论》B.《政论》C.《盐铁论》D.《论衡》E.《昌言》正确答案:ABCDE2.西汉武帝时期的文学成就有:A.表达下层社会人们的喜怒哀乐。
B.汉代散体大赋的写作形成风气。
C.扩充“乐府”规模,促成乐府诗歌的保存和发展。
D.历史散文的发展。
正确答案:BCDA.境界清新,内蕴飘逸风神B.出现于明弘治、正德年间,代表人物是李梦阳、何景明C.倡言“文必秦汉,诗必盛唐”在反对台阁休诗风中起过重要作用,但也将文学创作引向了拟古主义的道路。
D.句式参差,韵律跌宕舒展正确答案:BC4.资产阶级启蒙时期的爱国作家是()A.魏源B.林则徐C.秋瑾D.张维屏E.黄遵宪正确答案:ABD三、判断题 (共 25 道试题,共 50 分)1.魏晋以后,人们把乐府演唱的诗歌也称之为乐府,于是“乐府”演变成为一种诗体的名称。
一、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35个小题,每小题2.0 分,共70.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李煜《虞美人》抒写愁情的名句是:“问君能有几多愁,()。
”A.无人知是荔枝来B.小楼昨夜又东风C.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D.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2.《圆圆曲》的作者是()A.钱谦益B.吴伟业C.罗贯中D.吴承恩3.下列既能体现李白傲岸不羁的风采,又透现盛唐豪放、进取的时代特色的诗作是()A.《蜀道难》B.《梦游天姥吟留别》C.《与韩荆州书》D.《送孟浩然之广陵》4.“神韵”说的倡导者是()A.李渔B.王士祯C.龚自珍D.魏源5.谁的“五言诗天下称其尽美”()A.王维B.李白C.杜甫D.孟浩然6.建安时期创造出“骨气奇高、词采华茂”的独特风格的作家是()A.曹植B.曹操C.曹丕D.曹彰7.盛唐边塞诗人的代表人物是()A.高适和岑参B.孟浩然和陶渊明C.王昌龄和高适D.高适和王翰8.李商隐诗歌的风格是()A.峭健俊爽B.沉博绝丽C.清奇僻苦D.正大高华9.陆海潘江指的是()A.陆机和潘岳B.陆云和潘尼C.陆游和潘安D.陆游和潘岳10.韩愈在《调张籍》中高度赞誉李白、杜甫的名句是“李杜文章在,( ) 。
”A.光焰似歌长B.哀怨似歌长C.光焰万丈长D.流传千万年11.陶渊明成就最高的诗作是()A.咏怀诗B.山水诗C.边疆诗D.田园诗12.张若虚的(),被前人评为“以孤篇压全唐”。
A.《春江花月夜》B.《秦中吟》C.《琵琶记》D.《琵琶行》13.太康时期最杰出诗人是()A.左思B.曹植C.曹丕D.陶潜14.元杂剧中悲剧的典范是()A.《西厢记》B.《望江亭》C.《窦娥冤》D.《梧桐雨》15.以赋体撰写的文艺理论文章是()A.《文赋》B.《咏怀》C.《闲居赋》D.《三都赋》16.正始文学的代表作家是()A.阮籍和嵇康B.杜康和阮籍C.阮咸D.嵇康17.与白居易并称“元白”的诗人是()A.元稹B.元好问C.元结D.元宏18.《五柳先生传》是()的作品。
李渔论剧(戏曲理论)李渔论剧(戏曲理论)。
李渔《闲情偶寄》中的《词曲部》《演习部》体大思精,比较全面地涉及到编剧、导演、舞台演出、观众心理等许多方面的戏曲理论。
《词曲部》分结构、词采、音律、宾白、科诨、格局六部分;《演习部》分选剧、变调、授曲、教白、脱套五部分。
其中每部分又各有分论,就某一侧面详加阐发。
(1)结构第一。
李渔说:“填词首重音律,而予独先结构”。
他所说的‘结构”是指全剧的构思布局,把这个戏剧自身的关键问题放在首位,表明他对前人曲论注重音律文辞偏向进行了重大修正.他认为,戏曲不同于诗词古文,它是专为登场搬演故事的,所以,就要特别讲究结构。
在怎样组织结构上,李渔认为,应“戒讽刺”“立主脑”、“减头绪”、“脱窠臼”、“密针线”、“审虚实”。
等。
其中“立主脑”、“减头绪”,是说要突出主要矛盾,删除与情节无关或关系不大的繁芜枝节及“旁见侧出之情”。
“审虚实”讲艺术虚构问题;“戒讽刺”说不用戏剧作人身攻击;“脱窠臼”指情节及其安排上新颖不落俗套;“密针线”指情节结构上要前后照应,不出破绽等等,都是与结构结合起来阐述的。
有不少精彩之论。
(2)戏剧语言“贵浅显”“重机趣”、“戒浮泛”“忌填塞”。
“贵浅显”、“戒浮泛”是说戏剧语言应通俗和个性化;“重机趣”意为戏剧语言之间要有内部联系,要有人情味,趣味性,全剧要构成一个和谐的整体;忌填塞,要少用事用典。
李渔认为;“传奇不比文章,文章做与读书人看,故不怪其深;戏文做与读书人与不读书人同看,又与不读书之妇人小儿同看,故贵浅不贵深”,所以,戏剧语言应“话则本之街谈巷议,事则取其直说明言”。
(3)提高说白地位,使与曲词等同。
李渔说:“宾白一道,当与曲文等视。
”李渔认为:“曲之有白,犹经文之于传注;如栋梁之于榱桷;如肢体之于血脉”。
“常有因得一句好白而引起无限曲情,又有因填一首好词而生出无穷话柄者,是文与文自相触发。
”所以,李渔认为,不仅戏中宾白数量可增加,而且同曲文一样,要认真推敲,“声务铿锵”,“语求肖似”,“词别繁简”,“字分南北”、“文贵洁净”,“意取尖新”,“少用方言”,“时防漏孔”。
李渔的戏剧理论与创作李渔是清代前期重要的剧作家和戏剧理论家。
剧作有《笠翁传奇十种》,戏剧理论主要见于收入《笠翁一家言》的《闲情偶寄》。
中国戏剧发展到清初,经历了元杂剧和明传奇两次高潮,积累了许多经验,也有不少人从理论上加以探讨和总结。
但前人之作,以札记、评点、序跋之类居多,像王骥德《曲律》那样较有系统性的理论著作较少;讨论的问题,除资料性的以外,大抵偏重音律和文辞方面,而且通常对戏曲和散曲不加区分。
因此,对于戏剧文学的特殊性,还缺乏系统的理论总结。
李渔的贡献,就在于以自己多年写剧和率家庭戏班从事实际演出的经验为基础,参照前人的成果,提出了这一种性质的总结。
《闲情偶寄》内容博杂,是李渔自己非常看重的一部书(见《与龚芝麓大宗伯》、《与刘使君》),书中反映出他的文艺素养和生活趣味。
其中关于戏曲创作的《词曲部》分为“结构”、“词采”、“音律”、“宾白”、“科诨”、“格局”六章,最精采的是前面两章。
李渔首先强调“天地之间有一种文字,即有一种文字之法脉准绳”,而“填词之设,专为登场”,所以谈戏曲,首先要从舞台演出的特点来考虑。
他把“结构”(这里指全剧的构思布局,与现在所指情节关系的“结构”意思有所不同)放在首位,这和前人首重音律(歌唱的美)或首重辞采(文字的美)就有明显的不同。
在戏剧构造方面,李渔提出的重要原则有:“立主脑”,即突出主要人物和中心事件,并以此体现“作者立言之本意”;脱窠臼”,即题材内容应摆脱陈套,追求新奇,重视创意;“密针线”,即紧密情节结构,前后照应,使全剧成为浑然一体;“减头绪”,即删削“旁见侧出之情”,使戏中主线清楚明白。
这些论点,都能切合戏剧艺术的特性,且简明实用。
在戏剧语言方面,李渔反对用书面文学的标准来衡量,认为必须首先从适合舞台演出来考虑,所以剧作家应“既以口代优人,复以耳当听者”,使之顺口而动听。
具体的要求有“贵显浅”、“重机趣”、“戒浮泛”、“忌填塞”等,大体是既要明言直说,不故作姿态,炫耀博雅,又要生动有趣,见出机锋和性灵,并切合剧中人物各各不同的心理和口吻。
一、简答题1、简述《离骚》的思想特色?答:《离骚》是屈原充满爱国热情的抒忧发愤之作。
全诗的思想内容主要有三点:一是表达了诗人革新的要求和对"举贤授能”、"修明法度”的美政理想的追求;二是表达了诗人热爱国家关心民生疾苦的强烈爱国热情;三是展示了诗人坚持正义、反对奸邪的高尚情操和九死未悔的斗争精神。
《离骚》的思想特色突出地表现在以下几方面:其一,成功地塑造了抒情主人公屈原的自我形象。
其二,继承发展了《诗经》的比、兴手法,将喻体和本体水乳交融,创造出了优美、奇丽、新颖、灿烂的艺术境界,甚至出现了由一系列艺术形象和艺术境界组成的象征体系。
其三,大量运用历史故事和神话传说,想象丰富,构思奇特,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特色。
其四,大量运用了楚国的地名、物称、方言、口语等,使全诗具有鲜明浓郁的地方和民族特色。
其五,突破了《诗经》以四言为主的格式,汲取南地楚歌的韵调和句式,采用散文化的长句,以六言为主,长短相间,灵活多变,创造出一种比较自由灵活的新诗体,扩大了诗歌的表现力。
在结构形式上,它把《诗经》整齐短小的重章迭句扩大为长篇巨制,幻想与现实交织,抒情与叙事结合,大气磅礴,完美生动地反映了丰富复杂地社会生活。
2、韩愈诗歌的特点?答:韩愈诗歌的特点之一,用晚唐诗论家司空图的话说,就是"驱驾气势,若掀雷挟电,奋腾于天地之间”(《题柳柳州集后》),简单地说,就是以气势见长。
大历、贞元以来,诗人局限于抒写个人狭小的伤感与惆怅,他们笔下的自然景物也多染上了这种情感色彩;他们观察细致、体验入微,但想象力不足,气势单薄。
而韩愈的诗则以宏大的气魄、丰富的想象,改变了诗坛上的这种纤巧卑弱现象。
他的诗大都气势磅礴。
韩愈诗歌的特点之二,是有意避开前代的烂熟套数,语言和意象力求奇特、新颖,甚至不避生涩拗口、突兀怪诞。
韩愈诗歌的特点之三,是把过去逐渐变得规范整齐、追求节奏和谐、句式工稳的诗歌外在形式加以破坏,使之松动变形。
《中国古代戏曲专题研究》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中国古代戏曲专题研究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适用专业:汉语言文学考核方式:考查总学时、学分:32学时 2 学分一、课程教学目的1.戏曲专题研究集中阐释戏曲文体的发展演变与作家作品的思想及艺术特征,使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对中国古代戏曲文学的基本特征、产生与流变及各发展时期的代表作家与作品有一个基本的了解。
2.通过课合作讨论,进一步掌握本课程的主要内容。
3.使学生结合听讲与读原著,撰写论文,初步掌握本学科的研究方法。
4.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识、接受和传承能力,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二、课程教学要求1.讲清本课程中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在保持课程的科学性、系统性的基础上,应突出重点、难点,并努力反映本学科的新成就,新动向。
2.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地分析戏曲史上纷繁复杂的现象,努力掌握其发展规律、审美特征,提高学生的分析和阐释能力。
3.为解决学时少而内容多的矛盾,部分容易掌握的内容要求学生自学。
学生自学部分,采用教师提示,学生课后自学并提出问题,老师课后解答的方式。
六、课程教学内容第一章中国戏剧的起源与形成(2学时)(支撑课程目标1)1.教学内容(1)先秦时的戏曲胚胎期;(2)汉唐时的戏曲雏形期;(3)宋金时的戏曲成熟期。
2.重、难点提示(1)重点:宋金时的戏曲成熟;(2)难点:先秦时的戏曲胚胎。
第二章元杂剧的概述(3学时)(支撑课程目标1、2)1.教学内容(1)元杂剧的繁荣;(2)元杂剧的形式;(3)元杂剧的分期和分类。
2.重、难点提示(1)重点:元杂剧的形式;(2)难点:元杂剧的繁荣。
第三章杂剧班头关汉卿(3学时)(支撑课程目标1、4)1.教学内容(1)关汉卿的生平与著作;(2)悲剧典范《窦娥冤》;(3)关汉卿杂剧的艺术成就。
2.重、难点提示(1)重点:悲剧典范《窦娥冤》;(2)难点:关汉卿杂剧的艺术成就。
第四章天下夺魁《西厢记》(3学时)(支撑课程目标1、4)1.教学内容(1)《西厢记》的作者与故事源流;(2)《西厢记》的人物与主题;(3)《西厢记》的艺术成就。
中国戏曲史复习资料考研《中国戏曲史教程》复习题归类整理第一类填空题1.西汉角抵戏的代表作是《东海黄公》。
2.汉代司马迁的《史记滑稽列传》里记载了著名的“优孟衣冠”的故事。
3.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歌舞戏主要有《代面》(兰陵王)、《踏摇娘》和《拨头》。
4.唐代参军戏的两个主要角色是参军和苍鹘。
5.北宋时期,“变文”被“鼓子词”所继承,用以说唱长篇故事。
6.说唱艺术完全成熟的代表作是金代出现的董解元的说唱诸宫调《西厢记》。
7.构成戏曲的主要来源是古代歌舞、说唱艺术、滑稽戏。
8.瓦舍是一个集多种技艺、供艺人卖艺、观众观看的场所。
9.宋杂剧是在唐代参军戏的基础上,广泛吸收歌舞、多种表演技艺,并将其进一步综合形成的。
10.金院本是金朝在燕山(今北京)建都时逐渐形成的北方派杂剧。
11.金院本与宋杂剧的不同点在于金院本中用大曲歌唱的节目很少;在属于艳段的节目形式上更加丰富;还存在着一类称为“院幺”的特有节目。
12.南戏,又称南曲戏文、南曲、戏文。
最初产生于浙江温州(又名永嘉)地区,故又称“温州杂剧”或“永嘉杂剧”。
13.宋元南戏是指北宋末叶至明初时期在中国南方流行的戏曲艺术。
14.现存南戏中,基本保持戏文的原有面貌或经后人修改过的主要作品有《张协状元》、《宦门子弟错立身》、《小孙屠》、《琵琶记》、《杀狗记》、《白兔记》、《荆钗记》、《拜月亭记》等十几种剧。
15.宋元南戏中描写爱情婚姻、家庭内容的作品中包含的两种主题是1.以歌颂爱情自由、婚姻自主的2.描写婚变、以谴责男子发迹变泰负心的。
16.早期南戏不少剧目关于结局的处理不外乎以下两类,一类是给负心汉严厉的惩罚如《赵贞女蔡二郎》、《王魁》和《负心汉陈叔文》;一类是负心丈夫同受害妻子言归于好如《张协状元》。
17.《张协状元》的主要艺术成就,主要体现在能够综合运用曲文、念白、科介,充分刻画人物的性格,表现戏剧的冲突。
18.宋杂剧一般是“一场两段”:“先做寻常熟事一段,名曰艳段;次做正杂剧,通名为两段。
《中国古代文论》题库及答案一、注明下列文献的作者及年代:1、《典论·论文》2、《文选序》3、《戏为六绝句》5、《与元九书》6、《送孟东野序》7、《六一诗话》8、《雪涛阁集序》9、《文赋》10、《诗品》11、《诗品序》12、《文心雕龙》13、《沧浪诗话》14、《闲情偶记》15、《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序》16、《汉书·艺文志》17、《答韦中立论师道书》18、《论诗三十首》19、《答洪驹父书》20、《夕堂永日绪论》21、《答吴充秀才书》22、《仲兄字文甫说》23、《忠义水浒传序》24、《原诗》25、《书汤海秋诗集后》26、《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27、《文选序》28、《答吕姜山》29、《人间词话》30、《楚辞章句序》31、《史记·太史公自序》32、《春秋繁露》33、《淮南子》34、《词源》35、《市井艳词序》36、《西游记题词》37、《论文偶记》38、《诗式》39、《答李翊书》40、《录鬼薄序》41、《论衡·超奇》42、《上崔华州书》43、《上人书》44、《书黄子思诗集后》45、《论词》46、《岁寒堂诗话》47、《论诗诗》48、《艺苑卮言》49、《曲律》50、《诗归序》51、《序山歌》52、《鬲津草堂诗集序》53、《儒林外史序》54、《答沈大宗伯论诗书》55、《花部农谭序》56、《宋四家词选目录序论》57、《复庄卫生书》58、《古谣谚序》59、《人境庐诗草自序》60、《论白话与维新之本》61、《国故论衡·文学总略》62、《二十世纪大舞台发刊词》63、《摩罗诗力说》(近代·鲁迅)二、填空题:1、在中最早提到了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中的“诗言志”理论。
2、孔子重视《诗》的社会政治伦理作用,在《论语·阳货》中说:“诗可以,可以,可以,可以。
”3、墨子所说的“三表”法,指在《墨子·非命上》中提出的:“,,。
”4、代表中国古代文论“诗教”传统正式形成的典籍是。
李渔戏曲美学思想中剧本创作理论的解读李渔是明代戏曲理论家、批评家,他的戏曲美学思想是中国戏曲理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他的著作《陶庵梦忆》中,有关戏曲的部分,尤其是他对剧本创作理论的解读,对后世戏曲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
本文将对李渔戏曲美学思想中剧本创作理论进行解读。
李渔在《陶庵梦忆》中指出,戏曲创作的关键在于情节的设置。
他认为,情节是戏曲的灵魂,是推动剧情发展的重要因素。
李渔强调情节应当合乎逻辑,具有必然性,而不应该是凭空捏造或矫揉造作的。
他提倡戏曲创作者应当注重对情节的推敲和追求,力求达到情理合一,使剧情更加真实可信。
李渔的这一观点对后世戏曲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引导着戏曲创作者在创作剧本时应当注重情节的合理性和逻辑性,力求使剧情更加吸引人、感人至深。
李渔还强调人物塑造在戏曲创作中的重要性。
他认为,戏曲中的人物形象应当栩栩如生,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以便观众能够一眼辨认出来。
李渔认为,人物的塑造要符合现实生活中的人性,要具有情感、动机和行为上的逻辑性。
他鼓励戏曲创作者应当根据剧情需要,通过对人物形象的塑造,来推动剧情的发展。
这一观点对后世戏曲创作同样产生了重要影响,启发着戏曲创作者在创作剧本时应当注重人物形象的塑造,力求使人物形象更加生动鲜活,更具有观赏性和感染力。
李渔还对舞台表现形式和舞美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他认为,舞台表现形式应当服务于剧情的需要,而不应该是为了炫技或者迎合观众的好奇心。
李渔提倡舞台表现形式应当符合戏曲的审美特点,既要追求真实感和艺术感,又要兼顾观赏效果。
他强调舞台表现形式要与剧情和人物相协调,以服务于整部戏曲的表现,要求创作者通过对舞台表现形式和舞美的运用,来增强戏曲的艺术效果和观赏性。
李渔的这一观点对后世戏曲创作同样产生了重要影响,启发着戏曲创作者在创作剧本时应注重舞台表现形式和舞美的运用,力求使戏曲更加生动有趣、艺术感染力十足。
李渔的戏曲美学思想中的剧本创作理论对后世戏曲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引导着戏曲创作者在创作剧本时应当注重情节的合理性和逻辑性,力求使人物形象更加生动鲜活,更具有观赏性和感染力,注重节奏和韵律的合理运用,力求使戏曲更动听动人,注重舞台表现形式和舞美的运用,力求使戏曲更加生动有趣、艺术感染力十足。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16秋在线作业2、单选题(共8道试题,共40分。
)1.《论语》各篇之间没有内容或者结构上的联系,为典型的()散文。
.论体.语录体.骚体.赋体正确答案:2.《左传》的风格特色是指().佶屈聲牙.情韵并美.辩丽恣肆.质朴平实正确答案:3.白居易,字乐天,晚居香山,自号()居士。
.咏史.田园.游仙.香山正确答案:4.杨炯为“初唐四杰”之一,自云“吾愧在卢前,耻居王后”“卢”指()。
.卢照邻.卢汉卿.卢致远.卢可久正确答案:5.()是秦统一前由召集门客集体编纂的一部著作,实际上仍属先秦子书的范畴。
.《左传》.《尚书》.《九章》.《吕氏春秋》正确答案:6.我国现存最完整,最早的七言诗歌是()的《燕歌行》。
.曹丕.曹植.曹操.曹猛正确答案:7.继《离骚》之后,古代诗歌史上第二首文人长篇抒情之作是。
.《九辩》.《政论》.《盐铁论》.《论衡》正确答案:8.《生民》一诗中叙述的周人始祖是().后稷.干宝.陆机.钟嵘正确答案: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16秋在线作业2二、多选题(共4道试题,共10分。
)1.列举出三位唐代著名传奇作家(.元稹.王度.沈既济.李商隐正确答案:2.晁错所著多为奏疏文章,论说切中时弊、颇具改革精神有()等。
.《论贵粟疏》.《举贤良对策》.《言兵事疏》.《守边劝农疏》正确答案:3.汉赋的形成和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为东汉末以后.是自高祖初年至武帝初年。
.是西汉武帝初年至东汉中叶。
.为东汉中叶以后。
正确答案:4.出现于元末的南戏作品有().《琵琶行》.《拜月亭》.《白免记》.《荆钗记》.《杀狗记》正确答案: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16秋在线作业2三、判断题(共25道试题,共50分。
)1.晚唐写词最多、影响最大的词家是温庭筠。
.错误.正确正确答案:2.“兼爱”,是墨子的中心思想.错误.正确正确答案:3.《诗经》总数为三百零五篇,其中包括十五《国风》计一百六十篇,《小雅》七十四篇, 《大雅》三十一篇,周、鲁、商《颂》计四十篇。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中国戏剧理论始祖李渔的戏剧理论是什么呢导语:李渔素有“中国戏剧理论始祖”、“东方莎士比亚”等美誉。
《奈何天》、《比目鱼》、《蜃中楼》、《美人香》、《风筝误》、《慎骛交》、《凰李渔素有“中国戏剧理论始祖”、“东方莎士比亚”等美誉。
《奈何天》、《比目鱼》、《蜃中楼》、《美人香》、《风筝误》、《慎骛交》、《凰求凤》、《巧团圆》、《意中缘》、《玉搔头》都是李渔戏剧著作。
值得一提的是,《奈何天》、《比目鱼》等又被统称为《十种曲》。
李渔作品鉴赏《十种曲》作为李渔戏剧著作,它在中国古代戏剧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对李渔来说,《十种曲》的问世,扭转了他前期重视戏曲,轻视戏剧的局面。
为了表现出戏剧的演出效果,李渔在戏剧著作中,添加了宾白创作。
由此,李渔也成为中国戏剧历史上第一个重视宾白,并且善于用宾白的戏剧家。
在《十种曲》中,李渔刻画了十对才子佳人的爱情故事。
为了歌颂爱情的伟大之处,李渔在戏剧著作中加入了浓郁的喜剧色彩。
李渔曾说:“传奇原为消愁设,费尽枝头歌一阙;何事将钱买哭声,反会变喜成悲咽。
”基于李渔在喜剧创作上的不俗建树,因此李渔也被后人称为“世界喜剧大师。
”李渔的喜剧著作通俗易懂,深受时人的推崇。
李渔在公元1651年至1668年间创作了大量的戏剧作品,其中《凤求凰》、《风筝误》等戏剧本深受杭州人士的欢迎。
等到《笠翁十种曲》问世后,一度出现“洛阳纸贵”的现象。
时至今日,李渔的戏剧作品依然深受世人的欢迎。
李渔的戏剧理论李渔素有“中国戏剧理论始祖”、“东方莎士比亚”之称。
李渔作为明清之际著名的戏剧大师,他在戏剧领域的建树推动了中国古代戏剧历生活常识分享。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历年试题及参考答案中国古代文学史二历年试题及参考答案自考课程2010-01-05 19:45:49 阅读12 评论0 字号:大中小订阅2001年10月份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古代文学史(二)试题第一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1.在宋代古文运动中,柳开是A.先驱者 B.响应者 C.过渡者 D.集大成者 [ ]2.宋初以杨亿为代表的重要文学流派和风格是A.白体 B.晚唐体 C.西昆体 D.荆公体 [ ]3.王安石在我国散文发展史上颇有影响,其散文最擅长的是A.叙事抒怀 B.描景写意 C.用事用典 D.议论说理 [ ]4.吕本中是第一个用宗派观念论诗人群体的人,他率先提出的诗派名称是A.江西诗派 B.剑南诗派 C.江湖诗派 D.晚唐诗派 [ ] 5.秦观词作内容绝大多数是A.儿女柔情 B.羁旅行役 C.家国兴亡 D.田园风光 [ ]6.柳永词赢得“凡有井水处都能歌柳词”的声誉,所指的是A.清空词 B.骚雅词 C.俚俗词 D.豪放词 [ ]7.杨万里诚斋体诗最为出色的是A.乐府 B.古风 C.律诗 D.绝句 []8.刘克庄是南宋末年文坛领袖,在诗歌方面是A.江西诗派传人 B.剑南诗派后进C.江湖诗派宗师 D.遗民作家先驱 [ ]9.文天祥是著名的遗民作家,其诗歌代表作《过零丁洋》的名句是A.从此西湖休插柳,剩栽桑树养吴蚕B.夕阳一片寒鸦外,目断东西四百州C.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D.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 ]10.《救风尘》、《谢天香》、《金线池》三剧的主角都是A.商人妇 B.村姑 C.妓女 D.贵族小姐 [ ]11.散曲套数[般涉调·哨遍]《高祖还乡》新奇之处在于采用A.反讽手法 B.象征手法C.情景交融手法 D.夸张手法 [ ]12.杨维桢诗世称A.台阁体 B.香奁体 C.宫体 D.铁崖体 ]13.《窦娥冤》最后一折让鬼魂出场,创作目的在于A.以非人间力量来解决人间问题,表达作者对现实的批判B.使鬼魂代表正义来抚慰良善,让窦娥的三桩誓愿一一实现C.以鬼魂世界的美好映照现实世界的黑暗,暗示人间不如鬼域D.以鬼魂世界的黑暗象征现实世界的黑暗,表达作者对现实的愤激之情 [ ] 14.《琵琶记》的创作动机是A.为了宣扬神仙道化思想B.为了提倡风化,宣扬贤孝C.为了宣讲“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的道理D.为了揭示荣华富贵的虚妄 [ ]15.元好问诗歌的艺术风格主要是A.悲凉雄健 B.自然清新 C.翻新出奇 D.婉媚凄清 [ ]16.明代传奇剧《红梅记》的取材来源是A.《集异记》 B.《张于湖传》C.《吴越春秋》 D.《剪灯新话》 [ ]17.在明代传奇中,经过魏良辅改造的声腔是A.海盐腔 B.余姚腔 C.弋阳腔 D.昆山腔 []18.章回小说的起源是A.“小说” B.“说经” C.“讲史” D.“说铁骑儿” [] 19.《三国演义》最为流行的本子是A.《新刻按鉴全像批评三国志传》B.《李卓吾先生批评三国志》C.《笠翁评阅绘像三国志第一才子书》D.《第一才子书——三国演义》 ]20.竟陵派提倡的诗风是A.典雅工丽 B.清新自然 C.幽深孤峭 D.温柔敦厚 [ ] 21.李贽文学主张的核心是A.情真说 B.童心说 C.性灵说 D.神韵说 [ ]22.《桃花扇》的基本故事是A.李甲和杜十娘的爱情故事 B.柳梦梅和杜丽娘的爱情故事C.侯方域和李香君的爱情故事D.李隆基和杨玉环的爱情故事[] 23.《聊斋志异》的文体类型是A.文言长篇小说 B.文言短篇小说C.白话长篇小说 D.白话短篇小说 [ ]24.王士禛诗歌理论的主要主张是A.格调说 B.神韵说 C.肌理说 D.性灵说 [ ]25.姚鼐散文理论的主要观点是A.散文写作要讲求“义法”B.“神气”、“音节”、“字句”三者相互融通C.“义理”、“考据”、“词章”三者兼备互容D.删芟“枝义”,刊落“冗辞” []26.《儒林外史》中王冕这个人物是A.保持人格独立,讲究文行出处的潇洒士人的代表B.牺牲自我和个性,追求科举功名的一般文土的代表C.实现了科举理想,却不得任用的清苦京官的代表D.终生应举,却屡试不第的落魄士人的代表 ]27.李玉传奇的基本特征是A.多以历史题材表现深刻思想 B.往往关注现实问题,有感而发C.讲求戏曲的娱乐功能和形式技巧D.追求戏曲的案头阅读效果 [ ] 28.黄遵宪1897年将自己的诗命名为A.新学诗 B.新体诗 C.新派诗 D.新诗派 ]29.清末民初诗人樊增祥、易顺鼎被冠以“中晚唐诗派”的原因是A.其诗风近于中唐李贺 B.其诗风近于晚唐温李C.其诗风近于晚唐杜牧D.其诗风近于中唐孟郊晚唐贾岛[ ] 30.以下诗句中为南社诗人苏曼殊所作的是A.声满东南几处箫 B.去尚缠绵可付箫C.少年击剑更吹箫 D.春雨楼头尺八箫 []二、多项选择题31.黄庭坚著名的诗论观点有A.点铁成金 B.夺胎换骨C.无一字无来处 D.别是一家E.别材别趣 [ ]32.下列属于北宋诗歌风格的有A.半山体 B.东坡体C.山谷体 D.后山体E.简斋体 [ ]33.下列有关《西厢记诸宫调》的说法,正确的有A.其作者姓董名解元 B.其思想主旨是“女人是祸水”C.其结局是喜剧性的 D.其主要矛盾冲突是崔、张二人与崔老夫人的冲突E.其唱词通俗易懂,接近民间口语,缺乏文采 [] 34.明代前期出现的长篇小说的类型包括A.历史演义小说 B.神魔小说C.世情小说 D.英雄传奇小说E.才子佳人小说 [ ]35.下列诗文流派中,属于清代的有A.阳羡派 B.浙西派C.唐宋派 D.桐城派E.公安派 [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三、名词解释题36.“活法”说37.南戏38.常州词派39.科幻小说四、简答题40.简述王实甫《西厢记》对传统杂剧体制的突破.41.李渔戏曲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42.简析纳兰性德词与陈维崧、朱彝尊词的不同。
古代小说戏曲专题(0391)第四次形考任务_0001四川电大形成性测评系统课程代码:5110391 参考资料、不定项选择题(共10 道试题,共40 分。
)1.明代后期,出现了许多优秀杂剧作家和作品,下面属于明代后期杂剧作家和作品的是:A.康海《中山狼》B.王九思《杜甫游春》C.徐復祚《霄光记》D.孟称舜《桃花人面》E.王衡《郁轮袍》F.冯惟敏《僧尼共犯》参考答案:ABCDEF2.下面关于《桃花扇》的艺术性的说法正确的是:A.采取了现实主义创作方法。
B.具有卓绝精巧的艺术构思,以“一生一旦为全本纲领”,以桃花扇这一特定道具贯穿始终,以男女主角爱情的悲欢离合来反映一代兴亡的历史事件,把爱情与历史形式结合得非常紧密,突出了“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的主题。
C.发挥以物为线的传统叙事方式,以桃花扇串联故事线索。
D.在语言上,《桃花扇》在运用精致清丽的戏剧语言的同时,又在人物语言的个性化层面上达到相当的高度。
参考答案:ABCD3.下面关于《四声猿》的叙述正确的是:A.《狂鼓史》写三国时期祢衡击鼓骂曹的故事,最能体现作者疾恶如仇、嬉笑怒骂皆成文章的风格,成就最高。
B.《玉禅师》写红莲、翠柳的故事,起源与官佛斗法。
C.《雌木兰》写女伴男装的花木兰替父从军,为国立功,凯旋回乡后还其女儿本色,赞扬了女性的才能,对重男轻女的封建社会提出了挑战。
《女状元》写女扮男装的黄崇嘏考中状元,在审理案件时表现出惊人的才能,是对重男轻女封建思想的批判,以及对人才遭到埋没的惋惜与哀叹。
D.《女状元》写女扮男装的黄崇嘏考中状元,在审理案件时表现出惊人的才能,是对重男轻女封建思想的批判,以及对人才遭到埋没的惋惜与哀叹。
参考答案:ABCD4.下面哪些人物属于《桃花扇》中的人物形象:A.张生B.李香君C.侯方域D.柳敬亭参考答案:BCD5.下面关于《牡丹亭》人物性格的叙述正确的是:A.剧本着墨最多、刻画最为成功的人物形象是杜丽娘,她除了具有封建社会贵族千金的共性之外,最大的特点就是对情的主动而执着的追求。
《元明清文学史》试题总汇一、填空题1.元杂剧只能由正末或正旦一人主唱,正末主唱的叫__________ 戏,正旦主唱的叫旦本戏。
2.被誉为元剧四大家的是关汉卿、王实甫、白朴和_____ ,他又有“曲状元”之称。
3.元杂剧的剧本一般由四折一__________ 组成。
4.元末南戏得到迅速发展,并在明代前期逐渐形成了新的戏曲形式。
1.元曲有散曲和______________之分,其中散曲又有小令、套数、带过曲之别。
6.不相7.9.10.1112.13.14.16.1718》,18.192021222324.25.26.其27.现知最早的话本小说总集是嘉靖年间洪楩编刊的《清平山堂话本》,又称《 ___________ 》。
28.徐渭的戏曲创作以一组杂剧《》最为有名。
29.明中期,以徐渭的杂剧集《》为代表,用南曲写杂剧的风气大兴。
30.明中叶以后影响较大的戏曲流派有以沈璟为代表的__________派,又称格律派。
31.明中叶以后影响较大的戏曲流派有以________________为代表的吴江派,又称格律派。
32.元代平话《》有杨志卖刀、宋江杀惜等情节,是《水浒传》的雏形。
33.唐宋派的代表作家编选的《唐宋八大家文钞》影响很大。
34.《西游记》取材于唐代僧人前往天竺等国求取佛经的历史故事。
35.《西游记》在话本《》的基础上,塑造了唐僧师徒的形象。
36.《西游记》取材于唐代僧人前往天竺等国求取佛经的历史故。
37.《西游记》中的唐僧形象是以唐代僧人为原型塑造的。
38,赏心乐事谁家院。
39.首先把昆腔搬上戏曲舞台的是梁辰鱼创作的传奇戏《》。
40.《》写严嵩父子的倒行逆施,是中国戏曲史上第一部比较严格按照真人真事写作的时事戏。
41.毛宗岗称诸葛亮、曹操、三人为《三国演义》“三绝”。
、。
62.唐宋派的代表作家编选的《唐宋八大家文钞》影响很大。
63.,赏心乐事谁家院。
64.首先把昆腔搬上戏曲舞台的是创作的传奇戏《浣纱记》。
文学:明清文学史真题及答案1、问答题《聊斋志异》的艺术成就。
正确答案:《聊斋志异》把文言短篇小说推到了空前而后人难以为继的艺术境界,它的艺术成就表现为:①增强了小说的艺术素质,丰富了小说的形态、类型。
②强化了对人物环境(江南博哥)、行动状态、心理等方面的描写。
③一些篇章带有诗化的倾向,不仅是在叙事中运用了诗句、诗意,还在不同程度上具有诗含蓄蕴籍的特点。
④文言浅近,行文洗练而文约义丰。
2、填空题“新红学”是“五四”运动以后才开始的,代表人物和代表著作有()的《红楼梦考证》和()的《红楼梦辨》。
正确答案:胡适;俞平伯3、单选杜丽娘是汤显祖()传奇剧作中的人物。
A、《紫钗记》B、《南柯记》C、《邯郸记》D、《牡丹亭》正确答案:D4、填空题代表拟话本小说最早成就的是()的《三言》和凌濛初的《二拍》。
正确答案:冯梦龙5、问答题晚明小品文的创作有何特色?正确答案:(1)、晚明小品文内容题材上的一个显著特点是趋于生活化、个人化,不少作家喜欢在文章中反映自己日常生活状貌及趣味,渗透着晚明文人特有的生活情调。
对个人游赏生活的投入和乐于在作品中给予表现,从另一个方面增强了晚明文人在生活中捕捉美、鉴赏美的能力,提高了游赏小品的艺术价值,特别是一些表现自然美景与赏玩情怀的作品在表现手法上更趋雅致、自然。
生活化、个人化的特点,也使晚明小品文往往从平常与细琐处透露出作家体察生活涵义、领悟人生趣味的精旨妙意,情趣盎然。
(2)、晚明小品文的另一个特点是率真直露,注重真情实感,不论是描写个人日常生活,表达审美感受,还是评议时政,抨击秽俗,时有胸臆直露之作。
6、名词解释明传奇正确答案:传奇是明代戏曲的主体,发源于宋元南戏而带有浓厚的南方戏剧特征,但又融合了北曲声腔和元杂剧精华的艺术形式,伴随昆山、弋阳、海盐、余姚四大声腔发展起来。
这种戏曲拥有较为庞大的体制与完整有序的结构,描摹生动丰富的人物和瑰丽多彩的画面,是中国戏曲艺术发展史上又一座新的里程碑。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历年试题及参考答案20XX年10月份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古代文学史(二)试题第一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1.在宋代古文运动中,柳开是A.先驱者B.响应者C.过渡者D.集大成者[ A]2.宋初以杨亿为代表的重要文学流派和风格是A.白体B.晚唐体C.西昆体D.荆公体[C ]3.王安石在我国散文发展史上颇有影响,其散文最擅长的是A.叙事抒怀B.描景写意C.用事用典D.议论说理[D ]4.吕本中是第一个用宗派观念论诗人群体的人,他率先提出的诗派名称是A.江西诗派B.剑南诗派C.江湖诗派D.晚唐诗派[ A]5.秦观词作内容绝大多数是高压渣油泵A.儿女柔情B.羁旅行役C.家国兴亡D.田园风光[ A]6.柳永词赢得“凡有井水处都能歌柳词”的声誉,所指的是A.清空词B.骚雅词C.俚俗词D.豪放词[ C]7.杨万里诚斋体诗最为出色的是A.乐府B.古风C.律诗D.绝句[ D]8.刘克庄是南宋末年文坛领袖,在诗歌方面是KCB-300A.江西诗派传人B.剑南诗派后进C.江湖诗派宗师D.遗民作家先驱[C ]9.文天祥是著名的遗民作家,其诗歌代表作《过零丁洋》的名句是A.从此西湖休插柳,剩栽桑树养吴蚕B.夕阳一片寒鸦外,目断东西四百州KCB-300C.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D.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D]10.《救风尘》、《谢天香》、《金线池》三剧的主角都是A.商人妇B.村姑C.妓女D.贵族小姐[ C]11.散曲套数[般涉调•哨遍]《高祖还乡》新奇之处在于采用高压渣油泵A.反讽手法B.象征手法C.情景交融手法D.夸张手法[ A]12.杨维桢诗世称A.台阁体B.香奁体C.宫体D.铁崖体[D ]13.《窦娥冤》最后一折让鬼魂出场,创作目的在于A.以非人间力量来解决人间问题,表达作者对现实的批判螺杆油泵B.使鬼魂代表正义来抚慰良善,让窦娥的三桩誓愿一一实现C.以鬼魂世界的美好映照现实世界的黑暗,暗示人间不如鬼域D.以鬼魂世界的黑暗象征现实世界的黑暗,表达作者对现实的愤激之情[ A] 14.《琵琶记》的创作动机是A.为了宣扬神仙道化思想螺杆油泵B.为了提倡风化,宣扬贤孝C.为了宣讲“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的道理D.为了揭示荣华富贵的虚妄[B ]15.元好问诗歌的艺术风格主要是A.悲凉雄健B.自然清新C.翻新出奇D.婉媚凄清[A ] YHB卧式齿轮润滑油泵16.明代传奇剧《红梅记》的取材来源是A.《集异记》B.《张于湖传》C.《吴越春秋》D.《剪灯新话》[ D]17.在明代传奇中,经过魏良辅改造的声腔是A.海盐腔B.余姚腔C.弋阳腔D.昆山腔[ D] 煤焦油泵18.章回小说的起源是A.“小说”B.“说经”C.“讲史”D.“说铁骑儿”[ C]19.《三国演义》最为流行的本子是A.《新刻按鉴全像批评三国志传》KCB齿轮油泵B.《李卓吾先生批评三国志》C.《笠翁评阅绘像三国志第一才子书》D.《第一才子书——三国演义》[D ]20.竟陵派提倡的诗风是A.典雅工丽B.清新自然C.幽深孤峭D.温柔敦厚[ C]21.李贽文学主张的核心是A.情真说B.童心说C.性灵说D.神韵说[ B] 可调压渣油泵22.《桃花扇》的基本故事是A.李甲和杜十娘的爱情故事B.柳梦梅和杜丽娘的爱情故事C.侯方域和李香君的爱情故事D.李隆基和杨玉环的爱情故事[ C]23.《聊斋志异》的文体类型是A.文言长篇小说B.文言短篇小说C.白话长篇小说D.白话短篇小说[B ] 高压渣油泵24.王士禛诗歌理论的主要主张是A.格调说B.神韵说C.肌理说D.性灵说[ B]25.姚鼐散文理论的主要观点是A.散文写作要讲求“义法”B.“神气”、“音节”、“字句”三者相互融通C.“义理”、“考据”、“词章”三者兼备互容D.删芟“枝义”,刊落“冗辞”[ C]26.《儒林外史》中王冕这个人物是A.保持人格独立,讲究文行出处的潇洒士人的代表KCB-300B.牺牲自我和个性,追求科举功名的一般文土的代表C.实现了科举理想,却不得任用的清苦京官的代表D.终生应举,却屡试不第的落魄士人的代表[A ]27.李玉传奇的基本特征是A.多以历史题材表现深刻思想B.往往关注现实问题,有感而发C.讲求戏曲的娱乐功能和形式技巧D.追求戏曲的案头阅读效果[ B] KCB-300 28.黄遵宪1897年将自己的诗命名为A.新学诗B.新体诗C.新派诗D.新诗派[ C]29.清末民初诗人樊增祥、易顺鼎被冠以“中晚唐诗派”的原因是A.其诗风近于中唐李贺B.其诗风近于晚唐温李C.其诗风近于晚唐杜牧D.其诗风近于中唐孟郊晚唐贾岛[ B] 高压渣油泵30.以下诗句中为南社诗人苏曼殊所作的是A.声满东南几处箫B.去尚缠绵可付箫C.少年击剑更吹箫D.春雨楼头尺八箫[ D] 螺杆油泵二、多项选择题31.黄庭坚著名的诗论观点有A.点铁成金B.夺胎换骨C.无一字无来处D.别是一家螺杆油泵E.别材别趣[ ABC]32.下列属于北宋诗歌风格的有A.半山体B.东坡体C.山谷体D.后山体E.简斋体[ABCDE ]33.下列有关《西厢记诸宫调》的说法,正确的有A.其作者姓董名解元B.其思想主旨是“女人是祸水”YHB卧式齿轮润滑油泵C.其结局是喜剧性的D.其主要矛盾冲突是崔、张二人与崔老夫人的冲突E.其唱词通俗易懂,接近民间口语,缺乏文采[ CD]34.明代前期出现的长篇小说的类型包括A.历史演义小说B.神魔小说C.世情小说D.英雄传奇小说E.才子佳人小说[ABD ]35.下列诗文流派中,属于清代的有A.阳羡派B.浙西派煤焦油泵C.唐宋派D.桐城派E.公安派[ABD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三、名词解释题36.“活法”说37.南戏38.常州词派39.科幻小说四、简答题KCB齿轮油泵40.简述王实甫《西厢记》对传统杂剧体制的突破.41.李渔戏曲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42.简析纳兰性德词与陈维崧、朱彝尊词的不同。
李渔戏曲词采论的美学意义
王德兵
【期刊名称】《钦州学院学报》
【年(卷),期】2009(24)6
【摘要】李渔非常重视戏曲的唱词的通俗化和机趣性.他在<闲情偶寄·词采第二>一章中专门讨论了曲文的词采问题,提出了"贵显浅"、"重机趣"、"戒浮泛"、"忌填塞"四款.李渔戏曲的词采具有深刻的美学意义,它集中表现为意深词浅的通俗美和机趣尖新的形象美.
【总页数】3页(P116-118)
【作者】王德兵
【作者单位】皖西学院中文系,安徽六安,23701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206.2
【相关文献】
1.李渔戏剧结构论的美学意义 [J], 蔡洞峰
2.小说对称美的极致——论李渔《十二楼》在小说美学史上的意义 [J], 朱明秋
3.论李渔拟话本小说"无声戏"的美学风格 [J], 王敏
4.试论李渔戏剧结构论的美学意义 [J], 孙永;王丽丽
5.《浮士德》第一部第二十场的“教堂”戏的美学意义 [J], 韩旻倩;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从李渔《闲情偶寄》“曲话”部分看戏曲文献对戏曲理论研究
的功用
张晨
【期刊名称】《沧桑》
【年(卷),期】2009(000)005
【摘要】明代随着戏曲创作和表演的繁荣,戏曲理论批评经过理论批评家们的不断探索和总结,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李渔《闲情偶寄》的"曲话"部分是此时极有分
量的戏曲理论著作,"曲话"在大量戏曲文献的基础上研究戏曲理论,组织周密,条理清楚,可以说是中国古代一部最完备最系统的戏曲理论专著。
【总页数】2页(P222-223)
【作者】张晨
【作者单位】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207.37
【相关文献】
1.从《曲律》看戏曲文献对戏曲研究的功用
2.试论《闲情偶寄·曲话》中的美育思
想3.探骊觅珠以告同心——评《李渔〈闲情偶寄〉曲论研究》4.从《李笠翁曲话》到《缀白裘》——李渔曲论到时剧的传承与演变5.由李渔作品探李渔女性观——
以《闲情偶寄》《笠翁十种曲》为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