溜槽选矿
- 格式:pptx
- 大小:1.16 MB
- 文档页数:74
螺旋溜槽工作原理和结构介绍螺旋溜槽是采矿、选矿的最佳设备。
螺旋溜槽适用于赤铁矿、钛铁矿、铬铁矿、硫铁矿、锆英石以及具有比重差异的其他有色金属、稀有金属和非金属矿物体。
本设备具有选别过程稳定、容易控制,给矿浓度允许变化范围大等优点。
螺旋溜槽的工作原理:
将螺旋溜槽立起,校准垂直线,用铁架或木头固定在合适的位置,由砂泵将矿砂送到螺旋上顶两个进料口处,加入补充水,调节矿桨浓度,矿桨自然从高往下旋流,在旋转的斜面流速中产生一种惯性的离心力,以矿砂的比重、粒度、形状上的差异,通过旋流的重力和离心力的作用,将矿与砂分开,精矿流入精矿斗用管道接出,尾砂流进尾砂斗用管道接到砂池,再用砂泵排走,完成了选矿的全过程。
螺旋溜槽的结构:
螺旋溜槽都有给矿均匀器、十字架(三脚架)、给矿槽、螺旋槽、截取槽、集聚斗、槽支柱组成。
螺旋溜槽的特点:
产品具有结构合理,安装简单,占地面积少,操作简易,选矿稳定,分矿清楚,处理量大,效率高选矿富集比高、回收率高,运转可靠的特点。
具有重量轻、防潮、防锈、耐腐蚀,对给矿量和浓度、粒度、品位的波动适应性强,无噪音等优点。
重选分离方法是一种物理分离技术,主要利用物质的重力场和流体的流动特性来实现不同密度的物质之间的分离。
这种技术在矿业、工业、环保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重选分离方法的基本原理是,不同密度的物质在受到相同重力场的作用下,会呈现出不同的运动轨迹。
通过将含有不同密度的物质置于流动的流体中,利用流体的流动特性,可以使得不同密度的物质在流体的运动过程中实现分离。
重选分离方法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包括水力分级、跳汰选矿、摇床选矿、溜槽选矿等。
这些不同类型的重选分离方法都有各自的特点和应用范围。
水力分级是一种常见的重选分离方法,主要利用水流的力量将不同密度的物质进行分离。
水力分级机通常由一个旋转的圆盘和喷水装置组成,喷水装置将水流喷向圆盘,圆盘的旋转力量使得水流形成一种旋转流动,不同密度的物质在旋转流动中实现分离。
跳汰选矿是一种较为复杂的重选分离方法,主要利用水流在垂直方向上的运动特性来实现不同密度的物质之间的分离。
跳汰选矿机通常由一个跳汰室和一系列的脉动阀组成,水流在跳汰室中形成一种周期性的垂直流动,不同密度的物质在垂直流动中实现分离。
摇床选矿是一种较为古老的选矿方法,主要利用一张斜置的摇床来实现不同密度的物质之间的分离。
摇床选矿机通常由一张斜置的摇床和一系列的喷水装置组成,喷水装置将水流喷向摇床,水流在摇床表面形成一种波浪式的运动,不同密度的物质在波浪式运动中实现分离。
溜槽选矿是一种简单的重选分离方法,主要利用一个倾斜的溜槽来实现不同密度的物质之间的分离。
溜槽选矿机通常由一个倾斜的溜槽和一系列的刮板组成,刮板将不同密度的物质刮到溜槽的不同位置,从而实现分离。
总的来说,重选分离方法是一种可靠的物理分离技术,可以广泛应用于不同领域。
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重选分离方法将会得到进一步的改进和完善,为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带来更多的便利和效益。
螺旋溜槽选矿工艺流程
螺旋溜槽是一种常用的选矿设备,其选择和优化的工艺流程对于提高选矿效率和降低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螺旋溜槽选矿工艺流程包括以下几个关键步骤:
1. 原矿破碎:将原矿进行破碎,使其达到适合进入螺旋溜槽的颗粒大小。
2. 螺旋溜槽预选:将原矿通过螺旋溜槽进行初步分选,将粗颗粒和细颗粒分开。
3. 磁选:利用磁性差异分离出磁性矿物,减少磁性矿物对后续浮选和重选的影响。
4. 浮选:通过浮选将非磁性矿物和有用矿物分离,提高有用矿物的品位和回收率。
5. 重选:通过重选将浮选精矿进行进一步分离,提高有用矿物的品位和回收率。
6. 尾矿处理:对选矿过程中产生的尾矿进行处理,降低对环境的污染。
在以上步骤中,螺旋溜槽预选对于选矿效率的提高和成本的降低具有重要作用。
针对不同类型的原矿,选矿工艺流程还需要进行调整和优化,以达到最佳的选矿效果。
- 1 -。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溜槽选矿的工作原理及溜槽种类
1、溜槽选矿过程是如何进行的?溜槽选矿是利用斜面水流的方法进行选分的过程。
将矿粒混合物给入倾角不大的斜槽内,一般为34°,不超过
6°。
在水流的冲力、矿粒的重力和离心力以及摩擦力的作用下使矿粒按比重进行分层。
由于水流在槽中的速度分布是上层大,下层下故比重较大的矿粒集中在下层,受到较小的水流冲力及较大的槽底摩擦力,沿槽底缓慢向前运动,比重小的矿粒集中上层,被水流携带以较快的速度从槽内流出。
然后,按层分别截流即可得到比重不同的两种产物精矿和尾矿。
2、溜槽的种类有几种?
溜槽的种类很多,按矿粒所受的作用力来分有:重力溜槽、离心溜槽;按选别的粒度来分有:粗粒溜槽、细粒溜槽。
因此,按着上述原理生产的溜槽目前主要有扇形溜槽、离心选矿机(又叫卧式离心溜槽)、螺旋选矿机(又叫螺旋溜槽)等。
3、扇形溜槽的工作原理是什么?适合处理什么类型矿石?
扇形溜槽的形状如图21 所示。
它的给矿端较宽,愈接近排矿端截面愈缩
小。
它的工作原理是当固体含量占5060%的矿浆由前面宽的一端进入溜槽,流向尖缩的排矿端。
由于溜槽的倾斜度不太大(一般1518°),但矿浆的浓度较大,可以得到很平稳的矿流、与其它溜槽一样,矿浆在流动过程中固体物料便按比重分层,最下层的重矿物与溜槽底面发生摩擦,因而流动的速度很缓慢,而上面几层矿物由于较轻,所以随水流动速度很快。
随着溜槽的逐渐尖缩,所形成的液流层便垂直地分开,其结果是速度差越来越大。
由于各层矿浆排出速度不同,在排矿端便形成一个扇形,借助截板可以分成重产品,中矿和轻产。
重力选矿方法简述重力选矿是按矿物密度差分选矿石的方法,在当代选矿方法中占有重要地位。
重选的优势在于它处理的矿石粒度广泛,它能够分选其他选矿法无能为力的粗粒矿石,重选设备一般来说结构相对简单、易于制造、生产中不耗用贵重的药剂,同时排出的废弃尾矿对环境也少污染。
重选方法有以下几种:1、重介质选矿2、跳汰选矿3、摇床选矿4、溜槽选矿5、螺旋选矿6、离心选矿7、风力选矿现将这几种重选方法作个简单的叙述和对比。
一、重介质选矿重介质选矿是指在密度大于1000㎏/m3的介质中进行的选矿过程。
介质的密度一般选择在矿物中轻矿物和重矿物的密度之间,当严格控制介质的密度时(波动范围≤20千克/米3),可使密度差只有50~100千克米3的两种矿物有效分离。
重质选矿在工业上应用已有70多年的历史,主要用在矿石预选上,即在粗粒条件下选出脉石或围岩,减少细磨深选矿石量,并提高入选矿石品位。
目前它已在处理铁、锰、铅、锌、锡、锑、煤矸石、金刚石及其它金属和非金属矿石方面广为应用。
入选石粒度上限为50~150mm,下限为2~3mm。
重介选矿工艺包括矿石准备、介质制备、矿石分选、介质脱出、介质再生等项作业。
缺点是其中的介质制备、介质脱出及介质再生需要一套完整的设施,相对比较复杂。
重介质选矿的优点是(按一定的要求配制介质密度),分离密度可精确控制,能使密度差很小的矿物有效分离。
单位面积的处理量大,选矿成本低。
一般的中小型选厂较少使用。
二、跳汰选矿跳汰选矿是重力选矿的主要方法之一,属于深槽分选作业。
跳汰选矿,除了很微细的物料以外,几乎可以处理各种粒度的矿物原料,工艺操作简单,设备处理能力大,并可在一次选别中得到某种最终产品,因此生产中应用很广泛。
用跳汰处理原煤约占总选煤量40%。
对于金属矿石,则是处理粗、中粒铁矿石、锰矿石及铬矿石的主要方法。
并大量用于选别不均匀嵌布的钨、锡矿石的较粗粒部份。
用跳汰机处理含金砂矿、含铌、钽、钛、锆的原生矿石和砂矿均有广泛用场,同时也是选别金刚石的主要方法。
什么叫重力选矿法?重力选矿法是一种历史悠久的选矿方法,在浮游选矿法出现之前,它在矿物选别领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和其他选矿方法一样,其任务是将矿石中的有用矿物和脉石分开,以得到符合冶炼要求或便于下一步加工的产品。
重力选矿法是根据各种矿物的比重和粒度不同来进行分选的,在一定程度上与矿石的颗粒也有关系。
重力选矿过程是在介质中进行的,作为介质的有水,空气,重液和重悬浮液。
以空气为介质而进行选别的方法叫做风力选矿;以重液和重悬浮液为介质的选矿,叫做重介质选矿。
大多数情况下,是以水为介质进行选别的。
在选别过程中,介质的动力作用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矿粒在介质中的运动,是由矿粒本身的重力,介质对矿粒的阻力的合力来支配的。
比重,形状,粒度不同的矿粒,由于在介质中的运动情况不同,沉降速度亦不相同,因而达到分离的目的。
两种不同比重的矿物,其比重差越大,表明越容易选别。
重力选矿适用于有用矿物和脉石具有一定比重差的情况。
加大介质的比重有利于选别。
根据重力选矿法所用设备及作用的原理不同,可将重力选矿过程分成以下几类:1、洗矿洗矿是利用机械力,水流冲力使粘土质分散后,按沉降速度不同,进行分离,它是重力选矿辅助作业。
在原矿中含泥较高时,常配置洗矿流程。
2、水力分级水力分级是利用匀速运动的水流,使矿物按沉降速度分成不同级别,以便各粒级单独进行分选。
也是重力选矿辅助作业。
一般给矿粒度为3mm以下。
3、跳汰选矿跳汰选矿是利用垂直脉动介质流使矿粒群松散,密集,按比重分层,达到不同比重矿粒相互分离。
一般给矿粒度为50mm以下。
4、溜槽选矿溜槽选矿是利用沿斜面流动的脉动水流,使不同比重的矿物相互分离。
一般给矿粒度为40-0.019mm。
5、摇床选矿摇床选矿是利用床面往复运动所产生的惯性力合斜面薄水层的脉动水流冲力,使不同比重的矿物相互分离,一般给矿粒度为3-0.037mm。
6、重介质选矿利用浮沉原理使不同比重的矿物在直流体或两相流体中相互分离。
重选法选矿方法及工作原理矿山机械行业选矿方法重选工艺比较简单,采用的重选选矿设备也比较简单,不需要昂贵的浮选药剂,尾矿对环境的污染也比较小。
重选法根据作用原理的不同,可以分为重介质选矿、跳汰选矿、摇床选矿、溜槽选矿、水力或风力分级、洗矿。
1、重介质选矿:重介质选矿是在比重较大的介质中使矿粒按比重分选的一种选矿方法。
重介质的比重介于重矿粒比重和轻矿粒比重之间,把物料给入重介质中,结果比重大于重介质比重的矿粒则下沉,比重小于重介质比重的矿粒则浮在重介质的表层。
然后将已分离的轻、重矿物分别截取,即完成分选过程。
常用的重介质选矿设备振动溜槽主要由槽体、传动装置、分离隔板和机架四部分组成,常用于赤铁矿、锰矿等黑色金属矿石的选别,也可用于其它有色金属矿石的选别。
重介质振动溜槽工作时,先将浓度较高的重介质从振动槽的首端给入槽中,在槽体的往复摇动作用下,介质转入悬浮状态,形成流动性较大的具有一定分选比重的介质床层。
然后,原矿从槽的首端给入,由于槽体的运动,矿石边向前运动,边开始按比重进行分层。
比重大于分选比重的重矿粒,穿过介质床层,沉积于槽的底部,并在槽体摇动作用下向前滑行,从分离隔板下面排出。
比重小于分选比重的轻矿粒,则悬浮于介质床层的上层,随介质的流动,由分离隔板上面排出。
由水室通过两层筛板的筛孔给到槽内的上升水,主要是控制和调节介质床层的稳定性和均匀性,并帮助介质床层中的矿石移动。
分选出的轻重产物分别入脱介筛,脱除的稀介质经脱水后再循环使用。
2、跳汰选矿:跳汰是最重要的重选法之一。
跳汰过程的实质是使不同比重的矿粒混合物,在垂直运动的变速介质(水或空气)流中按比重分层,比重小的矿粒位于上层,比重大的矿粒位于下层。
然后再借助机械的作用和水流的作用将其分成比重不同的产物,分别排出。
河南省荥阳市矿山机械制造厂跳汰选矿设备跳汰机分为水力跳汰机和风力跳汰机,风力跳汰机用得很少,根据结构和水流运动方式不同,水力跳汰机可分为活塞式、隔膜式、无活塞式、水力鼓动式和动筛式跳汰机五种。
螺旋选矿机和螺旋溜槽之区别螺旋选矿机和螺旋溜槽两者均属螺旋选矿设备,选别原理相同,设备结构亦相似。
其主要区别在于螺旋槽的横截面形状不同。
螺旋选矿机的螺旋槽横截面为近似椭圆形,适于选别粒度较粗的铁矿石,一般选别粒度范围为0.074~2mm。
螺旋溜槽的螺旋槽横截面为立方抛物线形,槽底较宽较为平缓,适于选别粒度较细的矿石和矿泥,一般选别粒度范围为0.02~0.5mm。
目前螺旋溜槽应用较多一些。
1.螺旋选矿机(1)普通螺旋选矿机。
其结构示于图1,设备型式、规格和性能列于表1。
(2) GL-600型螺旋选矿机。
广州有色院在引进澳大利亚螺旋选矿机的基础上,根据我国矿产资源的特点进行改进,研制出新型螺旋选矿机,并在攀枝花选钦厂进行了工业应用试验,取得了满意的结果。
新的GL-600型螺旋选矿机外形结构见图2。
主要由给矿斗、中心管、螺旋槽、截矿器、接矿斗、机架6部分组成。
该设备的螺距与直径之比为0.63-0.73,高于目前普通螺旋选矿机螺距与直径之比(0.4~0.6),这有助于提高生产能力,同时也提高了选别性能。
螺旋槽的横断面是一复合曲线,由多种曲线的槽面组成,内侧坡度较小而外侧坡度较大,并且分别在第二、四、五圈处设有精矿截取器,在第二圈精矿截取器截取精矿后其余部分矿浆要经过一个比较窄的断面,使矿浆重新混合,并把外缘的部分水挡入内圈中,使进入尾矿区的重矿物有更多的机会进入精矿中去。
此外,该设备的螺距是变化的,从第一圈开始逐渐变大,到第三圈又变小,第四圈再次变大,这样使矿浆在槽面上处于变速运动之中,有利于分带。
分选原理:在螺旋面上矿浆流主要存在两种运动,一种是切向环流,另一种是横向环流。
横向环流是由切向环流的某些特性所决定的,由于上层的水流速度快,切向流速大,具有较大的离心力而被推向外缘;下层的水流速度小,离心力小,在重力作用下沿横向断面方向流向内缘,因此形成横向环流。
横向环流对选别有很大影响,它能把浮在上层的轻矿物脉石推向外缘成为尾矿,同时又能把下层的重矿物推向内缘成为精矿,从而提高选别效果。
《重力选矿》重要知识点1重力选矿:根据矿粒间由于密度的差异,因而在运动介质中所受重力、流体动力和其他机械力的不同,从而实现按密度分选矿粒群的过程。
2重力选矿的包括的几种方法:水力分级、重介质选矿、跳汰选矿、摇床选矿、溜槽选矿、洗矿,洗矿和分级是按密度分离作业,其他则按密度分选的作业3重力选矿的共同特点:(1)矿粒间必须存在密度的差异(2)分选过程在运动介质中进行(3)在重力、流体动力及其他机械力的综合作用下,矿粒松散并按密度分层(4)分层好的物料,在运动介质的作用下实现分离,并获得不同的最终产品4重选工艺原理:(1)颗粒及颗粒群的沉降原理(重介)(2)颗粒群按密度分层的原理(跳汰)(3)颗粒群在回转流中分层的原理(旋流器)(4)颗粒群在斜面流中的分选原理(溜槽)5斯托克斯公式6干扰沉降的附加因素(1)流体介质的粘滞性增加,引起介质阻力变大(2)颗粒沉降时与介质的相对速度增大,导致沉降阻力增大(3)在某一特定情况下,颗粒沉降受到的浮力作用变大(4)机械阻力的产生7颗粒自由沉降速度差学说在垂直流中,床层的分层按轻、重矿物颗粒的自由沉降速度差进行。
同时,颗粒粒度对沉降速度有同样重要的影响。
切乔特对以上关系予以延伸,给出不同密度颗粒在同一介质中沉降时,沉降速度随粒度变化的关系,该关系表明要使两种密度不同的混合粒群在沉降(或与介质相对运动)中达到按密度分层,必须使给料中最大颗粒与最小颗粒的粒度比小于等沉颗粒的等沉比。
8按重介原理学说将混杂的床层视作由局部重矿物悬浮体和局部轻矿物悬浮体构成,在密度方面具有与均质介质相同的性质。
在重力作用下,悬浮体存在着静力不平衡,就像油与水混合在一起,最终导致按密度分层,即在上升水流作用下,密度高的悬浮液集中在下层,而密度低的集中在上层。
当实现正分层时以某种方式改变λ1与λ2的相对值反应发生反分层,此时,两种类群应处于混杂状态9弱紊流分层结构以及作用分层结构由上至下为:稀释层:决定分选粒度下限,约为30-40微米悬移层:对提高重矿物的回收率和品位有重要意义流变层:决定了在重力场中回收粒度下限很难抵御10-20微米沉积层:在成矿浆流膜分选经常是间断作业层流分层结构:稀释层、流变层、沉积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