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点穴按摩增高术_带穴位图片
- 格式:pdf
- 大小:249.51 KB
- 文档页数:9
非常完整的人体穴位图与功效(果断收藏)展开全文人体穴位作用图解大全更清晰直观的标注了各个人体穴位,包括头部穴位图、胸部穴位图、背部穴位图、胳膊手部穴位图、人体腿部穴位图、脚底穴位图详细图解各个穴位的功能。
人体头部穴位图及作用功效头维穴:治疗目痛、眼跳、头痛上关穴:治疗耳聋、耳鸣、偏头痛、上牙痛、面神经麻木下关穴:治疗面神经麻痹及痉挛、牙痛翳风穴:治疗耳聋、耳鸣、下颌肿痛、面神经麻痹及痉挛颊车穴:治疗面神经麻痹及痉挛、牙痛、下颌关节紧闭颧髎穴:治疗面部神经麻痹及痉挛、三叉神经痛、牙痛大迎穴:治疗面神经麻痹及痉挛、牙痛、下颌肿痛、面部浮肿神庭穴:治疗头痛、鼻病阳白穴:治疗头痛、目眩、眼跳、夜盲丝竹空穴:治疗偏正头痛、目眩、目赤、眼跳睛明穴:治疗眼部诸疾患四白穴:治疗面神经麻痹、目部疾患、面神经痛巨髎穴:治疗面神经麻痹、目部疾患、牙痛、鼻炎、泪囊炎水沟穴:治疗昏迷、中暑、休克兑端穴:治疗鼻窦炎、鼻息肉、牙龈肿痛上星穴:治疗头痛、目痛、鼻痛攒竹穴:治疗眼部疾患、头痛、眉棱骨痛、鼻塞、面肿瞳子髎穴:治疗眼部疾患、头痛承泣穴:治疗面神经麻痹、眼跳、目部疾患迎香穴:治疗鼻病、面神经麻痹、面肿禾髎穴:治疗鼻衄、鼻息肉、鼻炎地仓穴:治疗面神经麻痹及痉挛、口角炎、口腔炎承浆穴:治疗糖尿病、颜面病、牙痛、不语胸部腹部穴位图及作用功效天突穴:治疗咳喘、咽喉肿痛、咯血、失音、噎嗝璇玑穴:治疗咳喘、咽喉肿痛神藏穴:治疗咳嗽、胸肋胀痛、呕吐、食欲不振华盖穴:治疗咳喘、胸满膻中穴:治疗气短、哮喘、噎嗝鸠尾穴:治疗胃痛、呕吐、气喘、胸满上脘穴:治疗胃肠疾患梁门穴:治疗胃肠胀痛、腹泄、不思饮食中脘穴:治疗胃肠疾患、气喘下脘穴:治疗胃肠疾患水分穴:治疗水肿、肠鸣、腹痛、腹胀神阙穴:治疗肠鸣、腹痛、腹泄、虚脱气海穴:治疗泌尿、生殖系统诸症、便秘、虚脱、水肿关元穴:治疗泌尿、生殖系统诸症、虚脱、体质虚弱中极穴:治疗泌尿、生殖系统诸症、下腹痛、水肿曲骨穴:治疗遗精、赤白带、尿闭横骨穴:治疗精索及睾丸痛、淋病、遗精、尿闭人迎穴:治疗咽喉肿痛、高血压缺盆穴:治疗咳喘、胸满、项强水突穴:治疗咽喉肿痛、咳喘、颈肿云门穴:治疗咳嗽、喘息、胸闷气舍穴:治疗咽喉肿痛、咽食不利、颈项强痛气户穴:治疗咳喘、胸肋胀痛中府穴:治疗咳嗽、喘息、胸痛灵墟穴:治疗咳嗽、胸肋胀痛、呕吐、食欲不振神封穴:治疗咳嗽、胸肋胀痛、呕吐、食欲不振期门穴:治疗胸肋痛、呕吐、消化不良不容穴:治疗腹满、呕吐、胸痛、吐血、咳嗽章门穴:治疗呕吐、腹胀、腰冷背痛太乙穴:治疗胃肠疾患天枢穴:治疗胃肠疾患、水肿、月经不调大横穴:治疗腹泄、便秘、小腹痛、胃下垂外陵穴:治疗脐周痛带脉穴:治疗妇女经带病、腰肋痛水道穴:治疗小腹胀满、尿闭、腹水、精索及睾丸痛府舍穴:治疗腹痛气冲穴:治疗阴茎肿痛、睾丸痛、妇女经漏胎产诸症冲门穴:治疗腹胀痛、尿闭人体背部穴位图及作用功效定喘穴:治疗哮喘肩中俞穴:治疗肩背痛、咳嗽、视物不清肩外俞穴:治疗肩胛痛、上背部痛、颈项强痛、上臂痛肩井穴:治疗头项痛、肩背痛、乳腺炎、肩凝秉风穴:治疗肩胛痛、肩凝天宗穴:治疗肩胛痛、手麻、耳鸣、耳聋、上肢痛臑俞穴:治疗肩臂酸痛膈俞穴:治疗咳嗽、吐血、盗汗、肋痛、呕吐、膈肌痉挛魂门穴:治疗肠鸣、呕吐、胸背痛脾俞穴:治疗腹胀痛、胸背痛、腹泄、消化不良京门穴:治疗腰肋痛、肠鸣、腹泄三焦俞穴:治疗腹胀、呕吐、腹泄、腰脊强痛气海俞穴:治疗腰痛、痔疮关元俞穴:治疗腰痛、便秘、腹泄、腹胀膀胱俞穴:治疗膀胱诸症、腹痛、腹泄、便秘、腰脊强痛秩边穴:治疗腰痛、坐骨神经痛、前列腺炎白环俞穴:治疗遗精、白带、二便不利、腰胯痛、下肢瘫痪会阳穴:治疗痛经、性机能减退、便血、腹泄、痔疮胳膊手部穴位图及作用功效商阳穴:治疗手痛麻、脑充血少商穴:治疗喉哑、麻痹、呕吐、呃逆合谷穴:治疗中风、感冒、头痛、牙痛、月经闭阳溪穴:治疗手痛麻、耳目齿痛阳池穴:治疗感冒、上肢、手腕关节炎支沟穴:治疗大便秘结、手足倦怠四渎穴:治疗齿痛、肘臂痛手三里穴:治疗齿痛、半身不遂曲池穴:治疗肘中痛、月经不调、上臂痛、半身不遂肩髃穴:治疗肩臂不举、肩痛、中风、齿痛、半身不遂曲垣穴:治疗神经痛、肩部麻痹肩髎穴:治疗风湿性肩周炎、肩部麻痹肩贞穴:治疗肩关节炎、上肢麻痹臂臑穴:治疗颈椎病、手臂不举消泺穴:治疗颈痛、麻痹、头痛清冷渊穴:治疗肩痛、头痛天井穴:治疗喘息中魁穴:治疗手指不伸少泽穴:治疗口干、前臂痛、小指痛、头痛液门穴:治疗手臂痛、头痛、齿痛前谷穴:治疗吐血、耳鸣、手痛后溪穴:治疗肘臂痛麻、耳聋中渚穴:治疗头痛、耳聋、手臂痛不得屈伸腕骨穴:治疗腕痛、麻痹、指肿阳谷穴:治疗臂痛、腕痛、晕眩、耳聋、耳鸣养老穴:治疗肩臂痛麻、弱视外关穴:治疗上肢麻痹、半身不遂支正穴:治疗肘臂痛、头痛、感冒尺泽穴:治疗咳嗽、哮喘、中风、吐血小海穴:治疗上臂痛麻、心肺痛青灵穴:治疗肘关节伤痛尺泽穴:治疗咳嗽、哮喘、中风、吐血曲泽穴:治疗肘痛、热病少海穴:治疗头目眩晕、颈椎病、肘挛手颤、心痛间使穴:治疗调经、心脏病、中风、液肿列缺穴:治疗头痛内关穴:治疗半身不遂、臂痛、心脏病大陵穴:治疗心脏病、热病神门穴:治疗失眠、头晕痛、心脏病鱼际穴:治疗齿痛、头痛少府穴:治疗心脏病劳宫穴:治疗中风、齿痛少商穴:治疗喉哑、麻痹、呕吐、呃逆好书推荐:学习穴位,看《经络穴位按摩大全》就够了人体腿部穴位图及作用功效伏兔穴:治疗下肢麻痹、腰痛、胸痛阴市穴:治疗腿痛、水肿、糖尿病梁丘穴:治疗膝部麻痹犊鼻穴:治疗脚气、膝关节痛麻、水肿足三里穴:治疗脚气、麻痹、各种慢性病、胃病、便秘、全身病上巨虚穴:治疗四肢痛麻、腰痛、肠胃病条口穴:治疗肩臂不举、不肢痛麻、胃肠病丰隆穴:治疗下肢痉挛、痛麻下巨虚穴:治疗坐骨神经痛、脑贫血解溪穴:治疗脚痛、头晕痛、便秘冲阳穴:治疗胃胀、足麻痹陷谷穴:治疗胸胀痛、盗汗内庭穴:治疗腿肿、头痛、转筋箕门穴:治疗腿痛、生殖器病环跳穴:治疗腰腿痛、半身不遂、舒筋活血血海穴:治疗一切血病、妇科病阴谷穴:治疗膝痛、阳痿、带下风市穴:治疗下肢麻木阴陵泉穴:治疗糖尿病、腰病中渎穴:治疗半身不遂、麻痹、下肢病膝阳关穴:治疗膝关节炎、下肢麻痹、脚气地机穴:治疗小腿痛麻、胃肠病阳陵泉穴:治疗半身不遂、关节炎足三里穴:治疗脚气、麻痹漏谷穴:治疗小腿痛、神衰、脊髓病三阴交穴:治疗前列腺炎、消化不良、性病三阳交穴:治疗小腿痛、颈椎痛阳辅穴:治疗腰腿痛悬钟穴:治疗手足不遂、一切骨病复溜穴:治疗下肢麻痹、浮肿、虚脱、盗汗、腹泻、腰痛太溪穴:治疗四肢麻痹照海穴:治疗下肢病、肾病公孙穴:治疗一切气病环跳穴:治疗腰腿痛、半身不遂、舒经活血、神经痛承扶穴:治疗坐骨神经痛、下肢瘫痪殷门穴:治疗腰腿痛、坐骨神经痛委中穴:治疗腰背痛浮郄穴:治疗便秘、膝关节痛、吐泻、坐骨神经痛委阳穴:治疗膝关节痛、此穴解热合阳穴:治疗脊髓病、抽筋承筋穴:治疗一切筋痛筑宾穴:治疗腿痛承山穴:治疗内外伤痛飞扬穴:治疗脚气、眩晕、小腿无力跗阳穴:治疗下肢麻痹、腰胯痛昆仑穴:治疗头痛、眩晕、腰痛申脉穴:治疗痉挛、此穴主伸展一切金门穴:治疗癫痫、筋病京骨穴:治疗脚痛仆参穴:治疗足跟骨痛脚部足底穴位图及作用功效涌泉穴:治疗高血压、呃逆、此穴主将一切丘墟穴:治疗坐骨神经痛、腰痛、肺炎、肋膜炎解溪穴:治疗脚痛、头晕痛、便秘中封穴:治疗全身麻痹、腰痛、遗尿冲阳穴:治疗胃胀、足麻痹足临泣穴:治疗全身麻痛、眩晕陷谷穴:治疗胸腹痛胀、炎肿、盗汗太冲穴:治疗腰痛、调经内庭穴:治疗腿肿、头痛、转腹行间穴:治疗便秘、腹痛、腰痛侠溪穴:治疗耳聋、头晕痛、下肢麻痹厉兑穴:治疗足痛、脑贫血、麻痹多梦⊙版权声明:文章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责编。
人体穴道(那是相当的专业,让你大长见识)特效穴位:1.合谷:对感染性炎症人,具有较高的防治效果,增强机体的防御能,对于白细胞具有双向调整作用,能使血液中血小板明显增加,可使血清中的球蛋白含量上升,对甲状腺机能具有调整作用,对血液循环功能有调整作用,轻手法引起血管收缩,重手法引起血管扩张,能降低高血压病人血中胆固朜的含量。
2.手三里:针刺对胃的蠕动,张力,排空及小肠的运动机能,具有明显增强作用。
3.曲池:治皮肤的要穴,艾灸该穴可使血糖上升,能使血小板显著增加,具有增强白细胞的吞噬功能,对于感染炎症的病人,具有较高的防治效率。
4.迎香: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有效率达70~90%。
5.颊车:对甲亢病人有治疗效应。
6.人迎:有显著的降压效果,尤其对收缩压最显著。
7.足三里:①对胃的蠕动,张力,排空,大小肠以阑尾的运动机能均有明显作用,对胃酸和胃蛋白有双向调整作用,②增强胆囊运动和排空能力,使胆汁流量增多增快,③具有调整血压作用,④对病人血糖有影响,⑤能使血液中细胞总数增加,艾灸足三里,大椎,脾俞可使白细胞迅速上升,针刺能使痛阈明显升高,能促进神经再生,促进损伤神经的恢复。
8.丰隆:针刺丰隆穴可引起血管收缩反应,配曲池对原发性高血压的治疗有显效,并可降低外周血管阻力。
9.解溪:能促进神经再生,促进受损伤神经功能的恢复。
10.10.公孙:针刺公孙穴对胃的里蠕动,张力,排空,大小肠以及阑尾的运动机能,均有明显的增强作用,对胃酸的分泌有抑制作用,消化道溃疡,幽门痉挛,胃内容物滞留有良好作用。
11.三阴交:为消化,生殖,泌尿系统,妇科疾患之常用要穴,三阴交配合谷,秩边,针刺后立即加强子宫收缩,且持续时间延长,对妇科疾病手术的镇痛作用十分显著,对于膀胱张力具有调节作用,治疗阵发性房心动过速,心房颤动以及室性早博都有一定的疗效。
12.阴陵泉:下痢里急后重,推之针之,桴鼓相应,所苦顿解。
13.少海:可缓解结肠痉挛,对痉挛性结肠炎的治疗有良效。
点按⼿上⼀⽳位,可调百种病(⼿掌点⽳按摩法)当你⾝体稍有不适,可以通过⼿掌⽳位进⾏调整达到治病强⾝⽬的,可以⽤按摩,也可以⽤⼿针疗法。
这是以经络理论为基础,在⼿部的⼀些特定⽳位上按摩或针刺,以治疗疾病的疗法。
它具有疏通经络,调和⽓⾎,协调阴阳之功效。
对于各种疼痛性疾病,急性扭伤等有较好的疗效。
有关上肢与全⾝的联系,早在《内经》中就有记载,如《灵枢·动输》说:“夫四末阴阳之会者,此⽓之⼤络也。
”⼿为上肢末端,为⼿三阴、三阳经络⽓⾎交会联络的部位。
⼿部经脉与全⾝经脉密切相连。
因此⼿掌⽳位按摩疗法,针刺⼿部特定⽳位,具有疏通经脉,调节脏腑功能,从⽽能对全⾝各部的病痛进⾏治疗。
⼿掌侧⽳位胃肠点:位于劳宫⽳与⼤陵⽳连线中点处,主治慢性胃炎、溃疡病、消化不良、胆道蛔⾍病。
1.胃肠点:疟疾点:位于第⼀掌⾻与腕关节结合处,⼤鱼际桡侧缘,主治疟疾发热。
2.疟疾点:哮喘、咳嗽点:⼿掌⾷指掌指关节尺侧,主治⽀⽓管炎、哮喘、神经性头痛。
3.哮喘、咳嗽点:哮喘新⽳:位于掌⾯第四、五掌关节间,主治哮喘。
4.哮喘新⽳:5.扁桃体点(鱼际点):位于掌⾯第⼀掌⾻尺侧中点,主治扁桃体炎、喉炎。
6.夜尿点:夜尿点:位于掌⾯⼩指第⼆指关节横纹中点处,主治夜尿、尿频。
⾜跟痛点:位于胃肠点与⼤陵⽳连线中点处,主治⾜跟痛。
7.⾜跟痛点:8.定惊点:定惊点:位于⼿掌⼤、⼩鱼际交接处。
主治⾼热、惊厥。
急救点:位于中指尖距指甲缘⼆分许,主治昏迷、中暑。
9.急救点:肺点:位于掌⾯,⽆名指第⼆、三指⾻间横纹中点,主治呼吸系统疾病。
10.肺点:⼤肠点:位于掌⾯,⾷指第⼆、三指⾻间横纹中点。
主治胸腔、盆腔疾患。
11.⼤肠点:脾点:位于掌⾯拇指之关节横纹中点,主治脾胃不和、腹泻、腹痛。
12.脾点:⼼点:位于掌⾯中指第⼆、三节指⾻间横纹中点。
主治⼼⾎管病。
13.⼼点:⼩肠点:位于掌⾯⾷指第⼀、⼆节指⾻间横纹中点。
主治⼩肠病。
14.⼩肠点:肾点:同夜尿点,位于掌⾯⼩指第⼆指关节横纹中点处,主治夜尿、尿频。
快来收藏:已知最全面的人体穴位图及对治病症(彩图)特效穴位:1. 合谷:对感染性炎症人,具有较高的防治效果,增强机体的防御能,对于白细胞具有双向调整作用,能使血液中血小板明显增加,可使血清中的球蛋白含量上升,对甲状腺机能具有调整作用,对血液循环功能有调整作用,轻手法引起血管收缩,重手法引起血管扩张,能降低高血压病人血中胆固朜的含量。
2. 手三里:针刺对胃的蠕动,张力,排空及小肠的运动机能,具有明显增强作用。
3. 曲池:治皮肤的要穴,艾灸该穴可使血糖上升,能使血小板显著增加,具有增强白细胞的吞噬功能,对于感染炎症的病人,具有较高的防治效率。
4. 迎香: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有效率达70~90%。
5. 颊车:对甲亢病人有治疗效应。
6. 人迎:有显著的降压效果,尤其对收缩压最显著。
7. 足三里:①对胃的蠕动,张力,排空,大小肠以阑尾的运动机能均有明显作用,对胃酸和胃蛋白有双向调整作用,②增强胆囊运动和排空能力,使胆汁流量增多增快,③具有调整血压作用,④对病人血糖有影响,⑤能使血液中细胞总数增加,艾灸足三里,大椎,脾俞可使白细胞迅速上升,针刺能使痛阈明显升高,能促进神经再生,促进损伤神经的恢复。
8. 丰隆:针刺丰隆穴可引起血管收缩反应,配曲池对原发性高血压的治疗有显效,并可降低外周血管阻力。
9. 解溪:能促进神经再生,促进受损伤神经功能的恢复。
10. 公孙:针刺公孙穴对胃的里蠕动,张力,排空,大小肠以及阑尾的运动机能,均有明显的增强作用,对胃酸的分泌有抑制作用,消化道溃疡,幽门痉挛,胃内容物滞留有良好作用。
11. 三阴交:为消化,生殖,泌尿系统,妇科疾患之常用要穴,三阴交配合谷,秩边,针刺后立即加强子宫收缩,且持续时间延长,对妇科疾病手术的镇痛作用十分显著,对于膀胱张力具有调节作用,治疗阵发性房心动过速,心房颤动以及室性早博都有一定的疗效。
12. 阴陵泉:下痢里急后重,推之针之,桴鼓相应,所苦顿解。
13. 少海:可缓解结肠痉挛,对痉挛性结肠炎的治疗有良效。
大人体穴位图及特效保健按摩法(下)20、按压合谷助排便(当你难便或感觉未尽时,只要按压合谷便有助排便):用左右手交替按压合谷穴位若干次,当感觉肛门处有微动的反应时,大便即容易排出。
21、揉摩耳廓益健康耳廓正面有300多个穴位,背面有50多个穴位,常用手掌或手指揉搓耳廓,能收到很好的保健效果。
按摩耳廓,没有严格的要求,闲暇时可随时做,有条件者最好分早、中、晚或更多次揉搓,每次约5-10分钟,以发热为度。
1)使头发不白:可每天早晨起床后及晚上临睡前,用右手过头顶轻轻牵拉左耳20余次,再以左手过头顶牵拉右耳20余次,如此反复两次,持之以恒,必见成效。
2)防、治感冒:每晚坚持用热毛巾上下搓耳,双耳各搓40次。
毛巾凉了时,可放入热水中浸泡后再搓。
22、夹鼻梁治牙痛用拇指和食指加该部位。
鼻梁根部是心穴,稍上处两眉中为肺穴,此两穴可镇痛,故可止牙痛。
23、按摩治疗老年斑坚持每日用大拇指和食指轻轻捏紧斑点皮肤,上下左右移动,次数不限,不损坏皮肤为原则,通过局部反复按摩,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使局部黑斑复活疏通后,可逐渐减轻或消除。
还可用冷热水交替洗涤刺激黑斑除1-2周后也可逐渐消除。
禁忌:患者在按摩期内,严禁饮酒和吃辛辣食物。
再按摩前首先剪指甲,以防损伤面部批复。
可在日常生活中,坚持吃各种新鲜蔬菜和水果及五谷杂粮,可满足肌体维生素、微量元素供应,促使老人面部红润,愉快度过晚年。
24、活动脚趾健胃法胃经络始于第二趾第三趾之间,经迎面骨再经过胃向上循行,且胃经的原穴也在脚趾的关节部位。
据此理论,胃肠功能较弱的人,每天可利用10分钟,练习用二趾和三趾夹东西,也可坐卧时活动脚趾。
久之胃肠功能会逐渐提高。
25、前列腺肥大按摩法1)身体躺床上侧卧,两腿弯曲,弯腰,双腿分开,以便用手按摩阴囊根部与肛门间的凹陷处。
开始一只手上下左右转圈揉动按摩500次,然后换手,再按摩500次。
2)双手按揉腹股沟;围绕尿道周围及腹股沟上下进行擦揉,用手轻揉睾丸。
[转] 人体穴位图解大全太好了 [图片]人体常用穴位按摩保健方法(动画图解)一、穴位:脾经(脾土)位置:拇指桡侧面。
操作:①补脾经:使患儿拇指微屈,操作者以拇指面沿患儿拇指桡侧缘向掌根直推,见中图。
②清脾经:在小儿拇指面上直推,见右图。
约推100~300次。
主治:消化不良,腹泻,呕吐,疳积,四肢无力等。
图解:二、穴位:肺经(肺金)位置:无名指掌面。
操作:①补肺经:在无名指面上旋推,见中图,约补200~400次。
②清肺经:面向指根方向直推,见右图,清200~400次。
主治:发热,咳嗽,气喘,胸闷,咽喉肿痛等.图解:三、穴位:肾经(肾水)位置:小指掌面。
操作:①补肾经:在小指面上旋推,见中图,约补200~400次。
②清肾经:自小指尖向指根方向直推,见右图,清100~200次。
主治:小便赤涩不利,遗尿,尿频等。
图解:四、穴位:肝经(肝木)位置:食指掌面。
操作:①补肝经:在小儿食指面上旋推,见中图,约补100~200次。
②清肝经:由指尖向指根直推,见右图,清100~300次。
主治:惊风抽搐、目赤,伤风感冒,脾虚泄泻,肝炎等图解:五、穴位:心经(心火)位置:中指掌面。
操作:①补心经:在小儿中指面作旋推,见中图,约补100~200次。
②清心经:指尖向指根直推,见右图,清100~300次。
主治:高热神昏,烦躁,夜啼,口舌生疮,小便短赤等。
图解:五脏相对于五行的,大家没事的时候可以多做按摩,闲着也是闲着,做了总比没做的好。
只是上面说的是患儿,应该对应大人的也可以的,中医穴位是一样的。
健身是全民的,无论是以什么方式。
没事时,坐车时都可以按摩一下试试了!常见病穴位按摩:1.扁桃腺疼痛指压“合谷”对于治疗扁桃腺疼痛非常有效,合谷穴不仅能治扁桃腺疼痛,对于牙痛、高血压、面疱也很有效。
“合谷”是将拇指和食指张成45度角时,位于骨头延长角。
2.治疗便秘的穴位与指压法先卧在床上,放松全身肌肉,在第4、5腰椎中间向左右二指幅处强压到稍有疼痛感。
人体穴位按摩图谱大全《绝对珍藏》人体全身按摩穴位图头部穴位图(正面) 头维穴发际穴阳白穴印堂穴攒竹穴鱼腰穴外明穴睛明穴丝竹空瞳子髎承泣穴球后穴四白穴迎香穴人中穴地仓穴承浆穴补充:前顶通天上星神庭承光当阳五处曲差眉冲素髎兑端龈交上迎香头部背面穴位图百会穴后顶穴风府穴风池穴天柱穴哑门穴太阳穴下关穴客主人耳门穴听宫穴翳风穴颊车穴大迎穴人迎穴补充:四神聪强间脑户目窗正营率谷承灵脑空头窍阴完骨天冲颔厌头临泣悬颅悬厘听会和髎角孙颅熄玉枕胸部腹部穴位图天突璇玑华盖紫宫玉堂膻中中庭鸠尾巨阙上脘中脘建里下脘水分神阙阴交气海石门关元中极曲骨会阴横骨大赫气穴四满中注肓俞商曲石关阴都腹通谷幽门步廊神封灵墟神藏或中俞府缺盆气户库房屋翳赝窗乳中乳根不容承满梁门关门太乙滑肉门天枢外陵大巨水道归来气冲髀关足五里阴廉急脉冲门府舍腹结大横腹哀日月期门天池食窦天溪胸乡周荣中府云门人体背部穴位图大椎陶道身柱神道灵台至阳中枢脊中悬枢命门腰阳关肩中俞肩外俞附分肩井天髎曲垣秉风天宗臑俞肩贞大杼风门肺俞厥阴俞心俞督俞膈俞肝俞胆俞脾俞胃俞三焦俞肾俞气海俞大肠俞关元俞小肠俞膀胱俞上髎次髎中髎下髎腰俞会阳长强魄户膏肓神堂膈关魂门阳纲意舍胃仓肓门志室胞肓秩边白环俞上肢内侧穴位图天泉穴天府穴侠白穴青灵穴曲泽穴尺泽穴少海穴孔最穴郄门穴间使穴内关穴列缺穴经渠穴太渊穴大陵穴灵道穴通里穴阴郄穴神门穴鱼际穴少商穴劳宫穴少府穴中冲穴少冲穴上肢外侧穴位图曲垣秉风巨骨肩髎肩髃臑俞肩贞臑会臂臑消泺手五里清冷渊肘髎天井小海曲池手三里上廉下廉四渎支正温溜三阳络支沟会宗偏历外关养老阳谷阳池阳溪腕骨后溪中渚前谷液门少泽关冲商阳二间三间合谷下肢内侧穴位图箕门穴血海穴阴包穴曲泉穴阴谷穴阴陵泉膝关穴地机穴中都穴漏谷穴筑宾穴蠡沟穴三阴交穴交信穴复溜穴商丘穴中封穴太溪穴大钟穴水泉穴照海穴然谷穴公孙穴太白穴大都穴隐白穴下肢外侧穴位图居髎环跳髀关风市中渎伏兔阴市梁丘膝阳关犊鼻阳陵泉足三里上巨虚条口丰隆外丘阳交飞扬光明阳辅悬钟跗阳解溪冲阳丘墟太冲陷谷足临泣第五地内庭行间大敦厉兑足窍阴至阴侠溪足通谷束骨京骨金门申脉仆参昆仑。
十大人体穴位图及特效保健按摩法人体穴位是人体上一些特殊的部位,经络在这些部位上汇聚,具有控制身体功能的作用。
按摩这些穴位能够有效的缓解身体疲劳,增强免疫力,调节生理功能等,被广大人们所喜爱。
以下是十大人体穴位以及保健按摩法。
一、太阳穴太阳穴位于眉毛外侧的凹陷处,是一处十分敏感的部位。
按摩太阳穴可以缓解头痛、失眠等症状。
按摩方法:将食指和中指放在太阳穴处,轻轻旋转按摩20次。
二、风池穴风池穴位于颈后,两侧颈椎第一根棘突下缘的凹陷处,是头颈部保健的重要穴位。
按摩风池穴可以缓解颈椎疼痛、头晕、头痛等症状。
按摩方法:用拇指、食指捏住风池两侧的凹陷处,轻轻按摩。
三、涌泉穴涌泉穴位于脚心中央,是人体最重要的穴位之一。
按摩涌泉穴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免疫力,缓解疲劳。
按摩方法:用拇指按揉涌泉穴5分钟。
四、合谷穴合谷穴位于手背正中间,第一、第二掌骨之间。
按摩合谷穴可以缓解头痛、失眠、口渴等症状。
按摩方法:用拇指按揉合谷穴2-3分钟。
五、天宗穴天宗穴位于脚背部,第一、第二跖骨骨间凹陷处。
按摩天宗穴可以缓解腰酸背痛、关节炎等症状。
按摩方法:用拇指按摩天宗穴3-5分钟。
六、肩井穴肩井穴位于肩胛骨下缘,往前约3个手指宽的凹陷处。
按摩肩井穴可以缓解肩颈疼痛、头痛等症状。
按摩方法:用拇指按揉肩井穴2-3分钟。
七、神阙穴神阙穴位于肚脐正中间。
按摩神阙穴可以缓解腹部胀气、腹泻、便秘等症状。
按摩方法:用拇指按揉神阙穴2-3分钟。
八、三阴交穴三阴交穴位于腿内侧,胫骨下缘前1/3与后2/3的交界处。
按摩三阴交穴可以缓解月经不调、失眠、前列腺炎等症状。
按摩方法:用拇指按摩三阴交穴3-5分钟。
九、液门穴液门穴位于脊骨最下端凹陷处。
按摩液门穴可以缓解腰酸背痛、肾虚等症状。
按摩方法:用拇指按揉液门穴5-10分钟。
十、足三里穴足三里穴位于小腿前外侧,当膝盖外侧缘下3个指宽处。
按摩足三里穴可以缓解消化不良、便秘、失眠等症状。
按摩方法:用拇指按揉足三里穴5分钟。
人体穴位全图附加: 人体12个重要穴位(从上到下)1、合谷穴。
合谷穴的取穴:用另一指手的拇指第一个关节横纹正对虎口边,拇指屈曲按下,指尖所指处就是合谷穴。
根据经络理论以及实践证明,只要按摩合谷穴,就可以使合谷穴所属的大肠经脉循行之处的组织和器官的疾病减轻或消除,健康可以保证。
由于大肠经从手走头,凡是头面上的病,象头痛、发热、口干、流鼻血、脖子肿、咽喉病以及其他五官疾病都可以得到缓解和治疗。
在按摩时,两手可以交替按摩,用拇指屈曲垂直按在合谷穴上,做一紧一松的按压,频率为每2秒钟一次,即每分钟30次左右。
2、少商穴:位于拇指桡侧指甲根后1分许。
用手指甲点压有痛感处。
属于手太阴肺经。
用于辅助治疗扁桃体炎、咽喉肿痛、效果良好,还常用于治疗咳嗽、感冒发热、肺炎等。
按摩手法:用手指甲切压1-2分钟。
3、神门穴:位于掌小指侧腕横纹尺端稍上方凹陷处,属于手少阴心经。
功能:安心宁神,常用于治疗失眠、多梦、心慌心跳等症。
可用“贴膏法”:一般活血止痛膏均可,剪成一元硬币大小,晚餐后贴于净后神门穴处,次晨取下,可辅助治疗失眠症。
4、内关。
位于腕横纹上两寸,在掌长肌腱和桡侧屈腕肌腱之间,就是从手腕横纹向后量三横指,在两筋之间取穴。
内关穴属心包经,在《黄帝内经》中就有记载:“手心主之别,名曰内关,心系实则心痛”。
所以古典的经络学说早就把心脏病和心包经的内关穴联系起来,千百年来无数的例证证明针刺和按摩心包经的内关可以治疗和预防心脏病的发生。
另外,由于心包经起于胸中,所以针刺和按摩内关穴对呼吸系统的疾病,如:哮喘、肺气肿、肺心病等疑难病都有一定的疗效。
和按摩合谷穴一样,我们建议,按压内关穴的方法是用大拇指垂直在内关穴上,指甲的方向要竖向,和两筋平行,指甲要短,以指尖有节奏地按压并配合一些揉的动作,要有一定的力渡,使按摩内关穴产生一定的得气感觉,最好要使酸、麻、胀的感觉下传到中指,上传到肘部,这样才有较好的效果。
5、后溪穴:位于手掌上横纹(手掌最上面一条横纹)尽头处,即小指弯与手掌成90度时,横纹尽头突出最高处。
人体耳穴图左脚掌右脚掌头部1,百会穴:在头顶正中线与两耳尖联线的交点处,即後发际正中上七寸。
2,太阳穴:在眉梢与外眼角中间,向後约一寸凹陷处。
3,印堂:在面部,两眉内侧端联线的中间.4,听宫:在耳屏的前方,下颌关节後方的凹陷处。
5,鱼腰:在眉毛正中,眼平视时下对瞳孔处.6,率谷:在耳尖上方,入发际一寸五分处.7,晴明:在内眼角上方0.1寸处.8,耳门:在听宫穴上方,耳屏上切迹的前方,张口时呈凹陷处.9,素口:在鼻尖端正中处.10,颊车:在下颌角前上方一横指,当用力咬牙时,咬肌隆起处.11,人中:在鼻柱下,人中沟的上三分之一与下三分之二的交界处.12,承泣:眼平视时,在瞳孔的直下方,眼眶下缘上.13,下关:在顴弓与下颌切迹所形成的凹陷处。
14,风府:在後发际正中直上一寸枕外隆凸直下凹陷处,即两筋之间陷中。
15,风池:平风府穴,斜方肌和胸锁乳突肌之间凹陷处,16,脑户:在後发际正中上量二寸五分,当枕骨粗隆之上缘陷中.17,上廉泉:在颌下正中一寸,舌骨与下颌缘之间凹陷处。
18,颈臂:在锁骨上方,胸锁乳突肌的后缘处.19,哑门:在向後发际上五分,第一颈椎与第二颈椎棘突之间处.20,缺盆:在颈外侧处部,锁骨上窝之中点处。
21,天容:在下颌角后下方,胸锁乳突肌前缘。
22,廉泉:在颈前部正中线,喉头结节上方陷处.23,扁桃:在下颌角下缘,颈总动脉搏动处。
24,天牖:在乳突後下方,胸锁乳突肌後缘近发际处.25,天柱:在哑门穴旁开三寸处。
26,人迎:在结喉旁开一寸五分,胸锁乳突肌前缘,颈总动脉搏动处。
27,翳风:在耳垂後,乳突和下颌骨之间的凹陷处。
28,扶突:在胸锁乳突肌後缘与结喉相平处.29,天窗:在颈外侧部,下颌角下,扶突穴後,胸锁乳突肌後缘处.30,天鼎:在胸锁乳突肌後缘,扶突穴下一寸处.躯干部31,天突:在胸骨切迹上缘凹陷处。
32,膻中:在两乳头连线的中点处。
33,气海:在腹部正中线,脐下一寸五分处.34,大包:在极泉穴与第十一浮肋端之中点处。
按摩膝盖真能长高吗孩子长不高,是家长们最担心的现象,如果孩子长不高的话,那么将会影响到孩子的一辈子,因为很多时候,一些职业都是因为身高来决定的,孩子越高,那么将来的用处才会更大,很多孩子长不高的话就会选择一些方法来给孩子改善,很多人都会选择该孩子按摩膝盖的方式来让孩子长高一点,那么按摩膝盖可以让孩子长高吗?按摩哪个穴位可以长高(1)点按印堂穴位置:两眉毛连线中点。
方法:右手拇指按在印堂穴上,其余4指放在前发际处做支撑。
右手拇指用力按压约9秒,也可以心里默数9下。
然后不松劲,接着按顺时针方向揉9次,逆时针方向揉9次,再按顺时针方向揉9次,再按逆时针方向揉9次,共36次以下所有穴位,除率谷、风池、膝眼外,都用此方法。
(2)点按上星穴位置:头正中线,前发际往后1寸处。
方法:右手拇指按在上星穴上,方法同点按印堂穴。
(3)点按百会穴位置:头顶正中线与两耳尖连线之交点。
方法:右手拇指或中指按在百会穴上,方法同点按印堂穴。
1.头颈部增高穴位头颈部共6个增高穴位,它们是:印堂、上星、百会、率谷、风池、大椎。
2.胸腹部增高穴位胸腹部共3个增高穴位,它们是:膻中、中脘、气海。
胸腹部增高穴位 3.腿部增高穴位脚掌增高穴位9个,它们是:风市、血海、膝眼、足三里、委中、承山、悬钟、解溪、侠溪。
4.脚掌增高部位(自己增加) 脚掌按摩部位就只有一个点,在大脚豆的正中心,这个部分对应的器官是脑垂体,这个部分与穴位的按摩方式相同 5,手臂增高部分(自己增加)从虎口至手臂内侧的沿线,这个算是我知识上的一部分空缺吧,这块的穴位名字实在是记不住了关于取穴的问题我就不做解释了,建议大家去看人体穴位图,而且网上对于取穴的方法良莠不齐,建议大家还是自我感觉按摩方式按摩方式分为两种,一种是点,就是点击穴位,点适合分布稀疏且较为分散的穴位,,另一种是搓(也是滑),主要针对于穴位分布均匀成线条状的部位,点的作用比搓要略好一些针对,前文中的1,2,4三个部分应采用点的方法,膻中、中脘、气海虽然表面上是在一条线上,但是最后还是归于点的方式,或者我们也可以通过揉腹的方式按摩 3,5则归于搓的方式。
人体穴位图高清人体穴位图大全肺经穴位More>少商穴【读音】Shào shāng【少商穴名释义】少商.少,与大相对,小也,阴也,指穴内气血物质虚少且属阴。
商,古指漏刻,计时之器,滴水漏下之计时漏刻也。
该穴.。
.2014-07-28阅读3,149 次井穴少商肺经鱼际穴【读音】yú jì【鱼际穴名释义】鱼,鱼腹;际,边际.掌中。
.2014—07-28阅读2,341 次经渠穴【读音】jīng qú【经渠穴名释义】”经“为经过、路径的...2014—07-28阅读1,923 次太渊穴【读音】tài yuān【太渊穴名释义】太,为大到了极致的。
2014-07—27阅读3,127 次肾经穴位More>;涌泉穴【读音】yǒng quán【涌泉穴名释义】涌,涌出;泉,水泉。
肾属水,经气初出如泉水涌出于下。
【涌泉穴位位置图】在足底,屈足卷趾时足心最凹陷中(图...2014-08-09阅读2,058 次井穴涌泉肾经然谷穴【读音】【然谷穴名释义】然,舟骨粗隆;谷,凹陷处。
.。
2014—08—09阅读10,724 次太溪穴【读音】tài xī【太溪穴名释义】太,大;溪,沟溪。
气血所。
2014—08-08阅读7,711 次大钟穴【读音】dà zhōng【大钟穴名释义】大,大小之大;钟,汇聚。
.。
2014—08-07阅读1,345 次心经穴位More>极泉穴【读音】【极泉穴名释义】极,高大;泉,水泉。
穴在腋窝处,位置最高,局部凹陷如泉。
【极泉穴位位置图】在腋区,腋窝中央,腋动脉搏动处(图③)。
2014-08—15阅读1,304 次心经极泉少海穴【读音】shào hǎi【少海穴名释义】少,手少阴经;.。
2014-08—15阅读1,534 次通里穴【读音】tōng lǐ【通里穴名释义】通,通路;里,表里。
本。
.。
2014-08—15阅读2,823 次阴郄穴【读音】yīn xì【阴郄穴名释义】阴,阴阳之阴,手少阴。
促进儿童生长的穴位
嘿,咱来聊聊促进儿童生长的穴位,这可都是宝贝知识呢!
我邻居家有个小男孩,一直比同龄人矮一点,可把他爸妈急坏了。
后来听说按摩穴位能促进生长,就试着每天给他按。
嘿,还真有效果,孩子后来长高了不少呢!这其中有几个关键穴位。
先说足三里,这穴位就像个“长高小开关”。
它在小腿外侧,犊鼻下3 寸,你可以把孩子的腿伸直,从膝盖外侧那个小窝往下量四横指的距离就是啦。
每天按揉这个穴位,就像给孩子的身体注入生长的能量。
我看邻居妈妈给孩子按的时候,手指就像小锤子一样,不轻不重的,每次按个两三分钟,孩子还觉得挺舒服,就像在享受一次腿部小按摩。
还有涌泉穴,在脚底呢,这可是个重要的穴位。
你把孩子的脚卷起来,脚底前三分之一和后三分之二交界的地方就是啦。
这个穴位就像个小喷泉,能让孩子的气血通畅。
邻居妈妈会在晚上孩子睡觉前,用温水泡泡孩子的脚,然后用手指轻轻点按涌泉穴,每次按的时候,孩子还咯咯直笑,说脚底痒痒的。
按一会儿,孩子晚上睡觉都睡得特别香,就像身
体里有个小发动机在调整状态,为长高做准备呢。
身柱穴也不能少,在孩子后背。
低头的时候,脖子后面最突出的骨头下面第三个椎骨的位置。
这个穴位就像守护孩子成长的小卫士。
邻居会让孩子趴在沙发上,然后用大拇指轻轻地按揉这个穴位,按的时候孩子会觉得后背热乎乎的,可舒服啦。
通过这些穴位的按摩,邻居家孩子真的长高了。
现在每次看到那小家伙蹦蹦跳跳的,我就想起他妈妈给他按摩穴位的那些场景。
这促进儿童生长的穴位啊,真的是神奇的小秘密,家长们可以试试,说不定就能帮助孩子长得高高的,身体棒棒的呢!。
自我点穴按摩增高术_带穴位图片
7.适用年龄
这套方法适用年龄范围:女性 6~23 周岁,男性 6~25 周岁。
一般来说,女性超过 23 周
岁,男性超过 25 周岁,身高基本定型,骨骺端已钙化,不论采取什么增高手段,一般不会再增高了。
这套自我点穴按摩增高术共有 23 个按摩动作,点按 18 个穴位。
1.准备工作
(1)摘掉眼镜、手表、手镯、戒指之类的东西,松开腰带。
(2)坐在床上,全身放松。
2.自我点穴按摩
(1)点按印堂穴
位置:两眉毛连线中点。
方法:右手拇指按在印堂穴上,其余 4 指放在前发际处做支撑。
右手拇指用力按压约 9
秒,也可以心里默数 9 下。
然后不松劲,接着按顺时针方向揉 9 次,逆时针方向揉 9 次,再
按顺时针方向揉 9 次,再按逆时针方向揉 9 次,共 36 次
(2)点按上星穴
位置:头正中线,前发际往后 1 寸处。
方法:右手拇指按在上星穴上,方法同点按印堂穴。
(3)点按百会穴
位置:头顶正中线与两耳尖连线之交点。
方法:右手拇指或中指按在百会穴上,方法同点按印堂穴。
(4)点按率谷穴
位置:耳尖直上,入发际 1 5 寸处。
方法:两手拇指按在左右两侧的两率谷穴上,同时用力按压约 9 秒,或心里默数 9 下。
然后不松劲,
接着两拇指同时向前揉 9 次,向后揉 9 次,再向前揉 9 次,再向后揉 9 次,
共 36 次。
(5)点按风池穴位置:颈后,枕骨粗隆直下,大筋外侧凹陷处。
方法:两手拇指按在风池穴上,其余 4 指放在后头部。
两拇指同时用力按压约 9 秒,也可以心里默数 9 下。
然后不松劲,接着两拇指同时向外揉 9 次,向里揉 9 次,再向外揉 9 次,再向里揉 9 次,共 36。
(6)点按大椎穴位置:低头时,用右手摸到脖子后方最突出的一块骨头,就是第 7 颈椎,该处下方的空隙处就是大椎穴。
方法:右手中指按在大椎穴上,
左手按在右手中指上,同时用力,方法同点按印堂穴。
(7)点按膻中穴位置:胸前正中线,两乳头连线的中点。
方法:右手拇指按在膻中穴上,方法同点按印堂穴
(8)点按风市穴
位置:大腿外侧中线,膝上 7 寸处。
方法:右手拇指按在右腿风市穴上,方法同点按印堂穴
(9)点按血海穴
位置:在髌骨内上缘向上 2 寸,股内侧肌上。
方法:右手拇指按在右腿血海穴上,方法同点按印堂穴
(10)点按膝眼穴
位置:髌骨下两侧凹陷处。
方法:两手拇指分别按在右腿内外膝眼穴上,两拇指同时用力,方法同点按风池
穴
(11)点按足三里穴3个穴位
一、足三里
位置:外膝眼下 3 寸,胫骨外侧约 1 横指处。
二:委中穴
位置:腘窝横纹中央。
方法:右手拇指按在右腿委中穴上,方法同点按印堂穴
三:承山穴
位置:在小腿后面正中,当伸直小腿或足跟上提时腓肠肌肌腹下出现尖角凹陷处。
(14)点按悬钟穴
位置:外踝上 3 寸。
方法:右手拇指按在右腿悬钟穴上,方法同点按印堂穴图 4-21 点按悬钟穴
(15)点按解溪穴
位置:踝关节前横纹中点,两筋之间。
(16)侠溪穴
位置:在第四、五趾缝间后 0 5 寸,趾跖关节前。
方法:右手中指按在右脚侠溪穴上,方法同点按印堂穴
(17)方法:右手在右腿外面,左手在里面,两手同时用力将腿部肌肉拿起,再松开。
以此方
法,从大腿根部拿至脚为 1 遍,共拿 9 遍
(18)方法:右手在右腿外面,左手在里面,两手五指并拢同时用力拍击,从大腿根部拍至脚
为 1 遍,共拍 9 遍
(19)方法:右手在右腿外面,左手在里面,两手同时用力,从大腿根部揉至脚为 1 遍,共揉9 遍
【注意换脚拉】做完以上 19 个点按动作后,再从第 8(风市穴)~19 以相同动作点按左腿相应的穴位、刚才按的是右脚现在换左脚在按从8到19在按一遍-_-| |
按完以上穴位后,仰卧在床上,做以下 4 个动作:
(20)点按中脘穴
位置:前正中线,脐上 4 寸处。
方法:右手拇指按在中脘穴上,方法同点按印堂穴。
(21)点按气海穴
位置:前正中线,脐下 1 5 寸处。
方法:右手拇指按在气海穴上,方法同点按印堂穴。
(22)揉腹
方法:右手放腹部,手心紧贴气海穴处,左手放在右手背上,两手同时用力,按顺时针
方向揉 9 圈,逆时针方向揉 9 圈,再按顺时针方向揉 9 圈,再逆时针方向揉
9 圈,共揉腹36 圈
(23)推腹
方法:做完揉腹动作后,将两手移至上腹部,仍保持左手在上,右手在下。
两手同时用
力从上腹部推至下腹部为 1 次,共推腹 18 次
推腹做完推腹动作后,接着入睡,效果更好。
如果还要做作业或干其他事情,最好不要马上起床。
全身放松,静卧 5~15 分钟后,再起床为好。
楼主都是在晚上睡觉前按摩穴位,按完后直接睡觉的
注意事项
(1)刚吃完饭、喝酒后、过度饥饿时或暴怒后,均不要自我点穴按摩。
(2)患有恶性肿瘤,各种溃疡性皮肤病,各种感染性、化脓性疾病和结核性关节炎,严
重的心、肝、胃、肾等内脏器官疾病,以及骨折、骨裂未痊愈者等均不能自我点穴按摩增高。
应先把病治好后,再做增高按摩。
(3)女性朋友在孕期不要自我点穴按摩。
(4)女性朋友在经期,不要做第 20~23 这 4 个动作,可以做第 1~19 个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