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实习报告课件资料
- 格式:doc
- 大小:27.00 KB
- 文档页数:11
一、封面实习报告二、目录1. 实习单位简介2. 实习岗位及职责3. 实习内容及成果4. 实习心得体会5. 实习总结与反思6. 参考文献三、实习单位简介1. 单位名称[实习单位名称]2. 单位性质[单位性质,如国有企业、民营企业等]3. 单位简介[简要介绍单位的历史、规模、业务范围等]四、实习岗位及职责1. 岗位名称[实习岗位名称]2. 岗位职责- [具体职责一]- [具体职责二]- [具体职责三]五、实习内容及成果1. 实习内容- [实习内容一]- [实习内容二]- [实习内容三]2. 实习成果- [成果一]- [成果二]- [成果三]六、实习心得体会1. 对专业知识的运用- [在实习中如何运用所学专业知识]- [通过实习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对工作流程的认识- [实习中对工作流程的理解和熟悉程度] - [对工作流程的优化建议]3. 对团队协作的体会- [在团队协作中的角色和作用]- [对团队协作的体会和收获]4. 对个人能力的提升- [实习中个人能力的提升和成长]- [对个人职业发展的规划]七、实习总结与反思1. 实习收获- [实习过程中的收获和成长]- [对实习单位及同事的感谢]2. 实习不足- [实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不足]- [对不足之处的反思和改进措施]3. 实习建议- [对实习单位和管理层的建议]- [对今后实习生的建议]八、参考文献[列出在实习报告中引用的参考文献]九、致谢感谢[指导老师姓名]在实习期间给予的指导和帮助。
感谢[实习单位名称]提供实习机会,让我在实践中锻炼和成长。
感谢[其他感谢对象]。
十、结束实习报告到此结束,感谢大家的聆听!。
机械工程学院毕业实习报告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机设班姓名实习时间4月10日至15日实习单位中国数控机床展览会指导教师成绩毕业实习报告要求:写作方法第一部分:以实习时间、地点、任务作为引子,或把实习感受、结果,用高度概括的语言概括出来以引出报告的内容。
第二部分:实习过程(实习内容、环节、做法)1.将学校里学到的理论、方式方法变成实践的行为;2.观察体验在学校没有接触的东西,他们是以什么样的面目、方式方法,以怎样的形态或面貌出现的。
第三部分:实习体会、经验教训,今后努力的方向等。
可以以实习体会、经验为条目来组织。
写作要求1.报告必须写自己的实习经历,可参考的资料,但不能抄袭,一旦发现一律作为零分处理。
2.如有引用或从别处摘录的内容要表明出处。
参考文献的标注方法一律采用文后注释,具体格式为:引文标题、作者、出处(刊物名称)、页码、发表日期或出版者、出版时间和版次。
3.文章开头有内容摘要和主题词。
4.语言要求简练,不要过多的说“我”如何如何,在第一段介绍了自己的实习时间地点和分配到的任务后,下面的文字尽量少出现人称,或者不用人称,字数要在3000以上。
)--CAD/CAM研究所以下为实习报告正文2016年4月10日至16日,我们有幸去往上海参加中国数控机床展览会。
作为本年度国内规模最大、品牌知名度最高的机床工具展,CCMT 2016吸引了来自中国、德国、美国、日本、意大利、瑞士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100余家机床工具行业制造商参展,汇聚了当代机床工具的最新制作技术,展品的数量和种类远超历届CCMT,向参展观众呈现了一个智能化的工业时代面貌。
我们看到了世界各国技术力量雄厚的机床制造企业展出的高端、先进的各式机床、测控设备以及高自由度高效率的机械手,收获颇丰,受益匪浅。
一、毕业实习目的毕业实习是学生在校结束了全部理论课程和实践教学环节以后所进行的一个大型综合性实践教学环节。
其目的在于对学生进行理论联系实际的全面的工程技术训练,并根据设计题目要求搜集必要的设计资料,解决本专业范围内的工程技术问题,培养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理论和实践知识的能力,培养与工人相结合,与生产相结合,向实践学习、理论联系实际、科学严谨的工作作风。
机械工程学院毕业实习报告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机设班姓名实习时间4月10日至15日实习单位中国数控机床展览会指导教师成绩毕业实习报告要求:写作方法第一部分:以实习时间、地点、任务作为引子,或把实习感受、结果,用高度概括的语言概括出来以引出报告的内容。
第二部分:实习过程(实习内容、环节、做法)1.将学校里学到的理论、方式方法变成实践的行为;2.观察体验在学校没有接触的东西,他们是以什么样的面目、方式方法,以怎样的形态或面貌出现的。
第三部分:实习体会、经验教训,今后努力的方向等。
可以以实习体会、经验为条目来组织。
写作要求1.报告必须写自己的实习经历,可参考的资料,但不能抄袭,一旦发现一律作为零分处理。
2.如有引用或从别处摘录的内容要表明出处。
参考文献的标注方法一律采用文后注释,具体格式为:引文标题、作者、出处(刊物名称)、页码、发表日期或出版者、出版时间和版次。
3.文章开头有内容摘要和主题词。
4.语言要求简练,不要过多的说“我”如何如何,在第一段介绍了自己的实习时间地点和分配到的任务后,下面的文字尽量少出现人称,或者不用人称,字数要在3000以上。
)--CAD/CAM研究所以下为实习报告正文2016年4月10日至16日,我们有幸去往上海参加中国数控机床展览会。
作为本年度国内规模最大、品牌知名度最高的机床工具展,CCMT 2016吸引了来自中国、德国、美国、日本、意大利、瑞士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100余家机床工具行业制造商参展,汇聚了当代机床工具的最新制作技术,展品的数量和种类远超历届CCMT,向参展观众呈现了一个智能化的工业时代面貌。
我们看到了世界各国技术力量雄厚的机床制造企业展出的高端、先进的各式机床、测控设备以及高自由度高效率的机械手,收获颇丰,受益匪浅。
一、毕业实习目的毕业实习是学生在校结束了全部理论课程和实践教学环节以后所进行的一个大型综合性实践教学环节。
其目的在于对学生进行理论联系实际的全面的工程技术训练,并根据设计题目要求搜集必要的设计资料,解决本专业范围内的工程技术问题,培养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理论和实践知识的能力,培养与工人相结合,与生产相结合,向实践学习、理论联系实际、科学严谨的工作作风。
通过实习使学生学会如何进行技术调查研究、拟定设计方案、技术设计经济分析。
通过毕业实习,收集相关的资料,为毕业设计做好准备。
保证毕业设计的顺利完成。
二、毕业实习内容中国数控机床展览会参观实习CCMT2016(第十三届中国国际机床展览会)于2016年4月11-15日在上海隆重举行。
中国数控机床展览会(CCMT)于2000年在上海创办,至今已连续成功举办了8届。
其间五届在上海举办,一届在北京举办,两届在南京举办。
为了展会的长远发展并为展商提供更大的展示平台,2014年开始,中国数控机床展览会班师回到该展会发源地-上海,并将永久植根于上海,与在北京举办的中国国际机床展览会(CIMT)形成一南一北的格局,旨在为广大境内外展商提供更宽广的展示空间。
本次展览会吸引了全球机床制造商广泛而高度的关注,参展热情空前高涨,总计将有近30个国家和地区的1200余家机床制造商踊跃参展,国际知名机床制造厂商悉数到场,涵盖主机、功能部件、数控系统、机床电器以及量具、刃具、附件等机床主要展品达数万件,展区面积达到12万平方米,规模宏大,精品荟萃,盛况空前。
这次展会既是世界机床制造业最新最高技术成果的展示,也是世界机床制造业积极应对中国提出的制造2025以及工业4.0的一次重要活动,同时又是世界机床制造业面对世界经济社会的最新发展需求,努力转变发展方式、大力推进产业和产品结构调整并取得重大成果的展示。
届时,广大观众将有机会现场领略世界机床工业发展的最新水平,感受国际顶级机床展的魅力和风采。
本届展会的展品特色和看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看点一:与信息、网络深度融合,数字化制造技术取得新进展以德国《工业4.0》为代表的未来工业发展战略,开拓了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新纪元。
作为制造业基础装备的数控机床,利用现代网络、通讯、信息、物流以及云计算、移动通讯等最新技术,将设备、产品、物流、设计与工艺设计和人之间进行深度融合、无缝连接,实现信息的高校充分的交流、处理和应用以及从数字控制机器向虚拟与现实生产环境融合角色的转变,是新一轮工业革命的必然要求和新的发展方向。
本届展会将从数字化工厂全面解决方案、数控系统、数控机床等多个侧面展示这方面的进展。
看点二:与市场、用户紧密相接,专业化产品和服务取得新硕果生产的社会化和经济的全球化,促进了专业化生产方式和装备的快速发展。
聚焦细分市场、聚焦用户服务领域、深入挖掘用户生产工艺需求,满足重点领域发展需求,为用户提供个性化产品和服务,已成为世界制造业的主导理念,催生出一批批优秀的产品和服务。
本届展会上,一批市场定位明确、设计精湛、软硬件配置专业、高效、性价比优越的专用化、定制化展品,与产业转型升级急需装备紧密对接,为众多用户提供多种选择。
看点三:自动化技术日新月异,无人化生产技术深入发展实施“中国制造2025”未来发展战略,或是达成近期经济提质增效、产业转性升级目标,都需要高度自动化的技术与装备作支撑。
现代科技和自控理论的发展,为自动化技术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人们对自动化的不懈追求,源源不断产生新的技术与产品。
自动化技术与产品是展会最活跃的因素,单机自动化、柔性制造单元、自动生产线、工业机器人、自动化元器件等展品,代表了这方面的最新发展成果。
看点四:智能化硕果累累,高端技术再攀新高峰人工智能作为自动化技术的高级形态,日益成为高技术的象征和标志。
具有人类式的感官,能够对复杂变化的因素做出适应性调整与决策优化,是人类寄托于机器的终极梦想。
借助现代科技,全球机床制造业在产品智能化方面取得的快速发展,机床正变得越来越聪明,参谋助手作用越来越强,对工艺的把握,对制造过程随机因素的处置与优化,使机床对操作技能的依赖也日趋减少,人机之间的沟通变得日益友好、便捷和通畅。
看点五:创新是进步与发展的动力之源。
本届展会集萃了全球众多的创新技术与产品,包括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和新的服务模式,与我们面临的需求和任务紧密相关,与性能、功能、效率、效能、精度、环保等企业追求目标环环相扣,其中肯定有许多是您苦苦盼求、期待、寻觅的结果。
三、具体收获本次实习过程中,我重点了解了以下企业的具体产品1、台达携高速高精数控机床解决方案,出席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举行的第九届中国数控机床展览会,为广大机床用户带来全新的应用体验和发展商机。
在本届展会上,台达重点展出了两大行业解决方案:CNC数控机床解决方案由台达数控系统NC300系列,伺服驱动器ASDA-A2系列、ASDA-M系列,主轴伺服驱动器ASDA-S系列和高分辨率伺服马达、主轴马达组成。
方案动态响应性能优异、精度高,可应用于铣床、加工中心、雕刻机等多种机型。
上下取出臂解决方案由内建PLC的手持式控制器HMC系列搭配台达伺服驱动器ASDA-M-F系列或ASDA-A2-F系列执行伺服运动控制,可控轴数可扩展至12轴;通过台达DMCNET高速总线可1ms 交换数据,实现同步通讯。
方案适用于机床上下料、注塑机取出臂、点涂胶机等场合。
此外,本届展会台达隆重推出两款数控新产品:NC200A系列和Open CNC。
台达车床控制器NC200A系列性能优异,极具市场竞争力,可应用于玻璃机、木工机和雕刻机等机型;台达开放式架构控制器Open CNC,则瞄准客制化市场,客户可依照设备外观、特性等需求,自行发展优化的显示及操作界面,并可整合第三方加值软件,打造自己的专用控制器,掌握产业核心技术并创造差异化产品。
作为工业自动化领导品牌,台达高度关注机床行业的自动化和专业化发展,并紧跟行业发展趋势,结合自身全系列工控产品,为机床行业用户提供高速高精的数控机床解决方案,助力客户不断提升市场竞争力!2、德国杜尔申克推出了被称为“工业清洗机中的战斗机”的coCVario。
EcoCVario是外表精致、功能强大的新型模块化清洗机,经过杜尔众多工程师数月研发,它不仅是水基清洗的多面手,其模块化的设计和丰富的用户定制选配项,让清洗的单位成本更低,质量更加稳定,并且可以根据生产需求的变化而不断升级和改造。
除了杜尔清洗机外,申克的汽车涡轮增压专用平衡机HS10-ZY和用于涡轮增压器核芯组件批量生产和维修的高速平衡机TB Sonio也吸引了众多业内人士的关注。
涡轮增压器是平衡领域涉及到的最复杂的应用,作为平衡机领域的创始者,申克致力于平衡技术的研发与应用,是世界上最大的高端平衡机供应商,为全球各类工业用户提供全方位的平衡技术解决方案。
HS10-ZY具有硬支承、永久定标的特点;无级调速使其更容易控制平衡速度,提高平衡效率和精度;测量工位和测量系统整合在一起的紧凑设计,减少了对空间的需求;双面或单面的静/偶不平衡校正启动,可使测量和制动时间无级可调的自动测量循环;适用的测量重量和尺寸也比较宽泛。
同时,HS10-ZY的操作高度还充分考虑到人体工程学。
TB Sonio瞄准于汽车业和造船业,采用了独创性的非接触式的分度索引解决方案,只需要对转子进行磁化,就可以进行测量运行,显著提高测量精度且不会造成任何磨损。
实现快速和精确测量的同时,TB Sonio在便捷性和安全性方面也有诸多优势,符合人体工程学的设计使得操作安全且便捷,只需连接电源和压缩空气供应即可完成机器的接入,不需要单独的噪声防护设备,与最新的机械指令兼容并具有最高的安全级别,还为使用者提供了智能触摸屏。
3、西门子以"迈向工业4.0之数字制造"为主题,携智能数控解决方案亮相"第九届中国数控机床展览会(CCMT2016)",隆重展示了西门子为机床行业迈向工业4.0提供的数字化解决方案、数控系统与IT技术,以及机器人的高度集成。
西门子将携智能数控解决方案与中国机床企业和最终用户携手推进机床制造业的数字化进程,成就机床制造业的未来。
"此次展会上,西门子全新发布了SimoticsM-1PH1主轴电机和SinamicsV70Spindle主轴伺服驱动器,与现Sinumerik808DADV ANCED数控系统组成全数字化的数控系统解决方案。
至此,西门子Sinumerik808D、828D、840Dsl全系列数控系统均已实现了全数字化,成为西门子此次展品的亮点之一。
Sinumerik808D、828D、840Dsl全系列数控系统,涵盖与数控系统相配套的Sinamics驱动系列、Simotics电机系列、电主轴等系列产品。
为全面服务于中国机床用户,西门子产品组合已实现了全面覆盖普及型机床和标准型机床控制方案、模块化高级解决方案和高端工件生产的智能解决方案;尤其在航空航天、电力、电子零件加工、汽车和教育等领域的成功应用格外吸引参观者的眼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