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术种植技术》PPT幻灯片
- 格式:ppt
- 大小:3.18 MB
- 文档页数:16
白术栽培种植技术生产管理培育“术栽”于春季插种培育“术栽”,翌年春季再用“术栽”种植,秋季收获块茎入药。
选种与种子处理选种于7月初在田间选择生长健壮、叶大秆矮、分枝少、无病虫害的植株留作种株。
于现蕾时,选留顶部生长良好、成熟一致的饱满花蕾5-6个,其余的一律摘除。
在11月上中旬,当植株基部叶片萎黄,管状花全开裂现出冠毛时,移至室外晒干。
取出种子,再复晒扬净中指贮藏备用。
种子处理播前,选择新鲜、有光泽、饱满的种子,放入25℃-30℃的温水中浸泡12h后捞出,用麻袋装好臵于25℃-30℃室内,每天早晚用30℃-40℃温水冲淋一次,约经4d-5d,种子开始萌动时即可取出播种。
播种培育“术栽”播前准备选择偏沙性壤土,耕耙30cm,每667㎡施入腐熟有机肥2000kg左右。
整平后准备播种。
播种春季地温12℃以上为播种适期。
在整好的畦面上横向开沟条播,沟新距25cm-27cm,播幅10cm,沟深5cm,铲平沟底。
然后,将催芽籽均匀地播入沟内,播后覆盖3cm厚的细肥土,畦面盖草保温保湿。
每667㎡用种量6kg-8kg,培育1×667㎡面积“术栽”,可栽种(8-10)×667㎡面积的大田。
前期管理播后7d-10d出苗,幼苗出土后揭去盖草,进行中耕锄草一次,结合锄草进行间苗。
苗高7cm 时,按株距3cm-5cm定苗。
幼苗长出2-3片真叶时,进行中耕除草;7月末至8月初,地下根状茎膨大期,进行追肥,每667㎡施入15kg尿素、10kg磷酸二铵。
遇干旱季节早晚浇水;雨后要及时疏沟排水。
此外,除留种植株外,抽出花苔要及时剪除,使养分集中于“术栽”生长发育。
术栽的收获与贮藏于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当茎叶黄枯时,选晴天挖起地下根状茎,抖去泥土,除去茎叶和须根,并剪去尾须,剔除有病虫危害和破损的根状茎作“术栽”摊放通风阴凉处1d-2d,待“术栽”表皮水分干后,选通风阴凉干燥处,用干河沙层积贮藏。
层积要求,底层铺5cm厚的清洁河沙,上铺一层术栽;厚10cm左右,再盖一层细砂,堆中心插入一把麦秸以利通气散热。
白术种植技术【白术概述】白术别名:于术、生晒术、冬术、浙术、种术等。
为菊科植物白术(Atractylodes macrocephala Koidz.)的根茎,经干燥人药。
具补脾健胃,燥湿利水、固表止汗等功效。
主治脾胃虚弱、水肿、泄泻、表虚自汗等症。
主要生长栽培区域:主产浙江磐安等县,栽培历史悠久、产量高、质量佳,故有浙术之称。
江苏、湖南、安徽、湖北、江西等地亦有大量栽培。
【植物形态】白术多年生草本。
株高30~60cm。
根茎肥厚,略呈拳状,有不规则瘤状突起,亦有中央稍细长如哑铃状,根茎主轴延伸如马蹄状,长约5~8cm,直径约2~5cm,外皮灰褐色。
茎直立,上部分枝,基部木质化,表面有不明显的纵浅槽。
叶互生;茎下部叶有长叶柄,茎上部叶由叶片基部渐狭下延成柄状;叶片3深裂或不分裂,叶片椭圆形至披针形,先端渐尖,基部通常偏斜形,边缘有刺状齿;网状脉,叶脉显著隆起。
头状花序生于枝端;总苞钟状,苞片膜质,总苞基部有一轮羽状深裂的叶状苞片;花多数,着生于平坦的花托上,均为管状花;花冠紫色,先端5裂,裂片披针形,向外反卷或展开;雄蕊5枚,聚药;雌蕊1枚,子房下位,表面密被绒毛,上端生有一轮羽状冠毛,花柱细长,超出花药之外。
瘦果长椭圆形,稍扁,果皮黄白色,长8mm,直径约2.5mm,顶端有脱落冠毛残留的圆形痕迹,中央有一褐色凸起状的花柱残基。
花期7~10月,果期8~11月。
【生物学特性】白术喜凉爽温和气候,较耐寒,在北京以南地区能自然越冬。
怕高温高湿。
植株生长在30℃以下时,生长速度随温度升高而加快;气温达30℃以上,生长抑制。
地下根茎生长以26~28℃为最适宜。
种子发芽最适宜温度是15~30℃。
白术种子发芽需要较多水分,一般吸水量达种子重量的3~4倍,才能萌动发芽。
水分太少或太多,均不利于发芽。
隔年种子一般不再发芽。
千粒重25~37.5g。
发芽率大约70%。
白术对土壤及水分要求均不严格,以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种植最佳。
中药材白术的栽培技术白术为菊科植物,白术的干燥根茎供药用,别名于术、浙术、生晒术等。
具补脾健胃、燥湿利水、止汗安胎等功能。
主产浙江、江苏,江西、河南、安徽、四川、湖南、河北、福建等20多个省份有栽培。
(一)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株高30-80厘米。
根茎肥厚粗大,略呈拳状,灰黄色,茎直立,基部木质化。
叶互生,茎下部的叶有长柄,叶片3深裂或羽状5深裂,边缘具刺状齿;茎上部叶柄渐短,叶片不分裂,呈椭圆形或卵状披针形。
头状花序单生于枝端,形大;总苞片7-8层,基部为一轮羽状深裂的叶状总苞所包围;花多数着生在平坦的花托上,全为管状花,花冠紫色;果长圆状椭圆形,稍扁,表面被绒毛,冠毛羽状。
花期7-9月,果期9-11月。
(二)生长习性白术喜凉爽气候,怕高温多湿,根茎生长适宜温度为26-28℃,8月中旬至9月下旬为根茎膨大最快时期。
种子容易萌发,发芽适温为20℃左右,且需较多水分,一般吸水量为种子重量的3-4倍。
种子寿命为1年。
(三)栽培技术1.选地、整地,选择排水良好、高坡、通风凉爽既能灌慨的砂壤士,每亩施农家肥3000公斤作底肥(没有农家肥多施化肥),磷肥70公斤(二铵25),氮肥30公斤;也可直接施三元素复合肥40-60公斤(氮、磷、钾)。
深翻20厘米,耙平整细,作成1-1.2米宽的畦,整地时结合土壤消毒,忌连作。
2.繁殖方法用种子繁殖,生产上主要采用育苗移栽法。
(1)育苗选择籽粒饱满、无病虫害的新种,在25-30℃的温水中浸泡12小时(水中增加多菌灵以防病害),捞出稍晾,条播或撒播都可。
播种前,先在畦上喷水,待水下渗表上稍干后,按行距15厘米,开沟播种,沟深4-6厘米,播幅7-9厘米,沟底要平,播后覆土挡平,稍加镇压,每亩用种8千克左右,温度适宜,播后约10天左右出苗。
南方冬季移栽前,北方春季移栽。
(2)移栽选术栽以当年不抽叶开花,主芽健壮,根茎小而整齐为佳。
剪去须根,按行距25厘米开深10厘米的沟,按株距15厘米左右将术栽排人沟内,芽尖朝上,并与地面相平。
种植白术的方法选地整地白术前作以禾本科作物为好,或选择生荒地或停种白术4年以上的地亦可。
翻土9~12cm,不宜过深,整平,除去粗石子,做75cm宽畦备用。
播种与繁殖4月中、下旬播种,条播每亩用种子4~5kg,撒播每亩用种子5~7.5kg。
播种前选择子粒饱满的种子,与砂土混合播入田间干旱地区宜先将种子在温水中浸泡24小时。
条播按行距15cm,播幅6~9cm,开3~4.5cm浅沟沟底要平,使出苗一致,播种后覆土3cm,稍压,使种子与土壤紧密结合。
在出苗前土壤应保持足够温度,一般浇2~3次水可出苗。
幼苗出土后,要及时拔草间苗,间去密生苗和病弱苗。
苗高4.5~6cm时,可按株距6~9cm定苗。
苗期追肥1~2次,以有机粪尿为好,用量不宜过多;干旱时适当浇水或在行间铺草防旱。
9月中、下旬至11月上旬开始挖取白术种栽,去除茎叶和须根注意勿伤主根和根状茎表皮,阴干1~2天,选择干燥阴凉的地方进行贮存。
先铺3cm厚的砂,再铺一层术栽厚9~12cm,然后再铺一层砂、一层术栽。
堆至30cm左右高时,在堆放的中央插几束草以利通风,上面盖层干湿适中的砂或土。
冬季严寒时,应盖草保温。
术栽贮藏期间,每隔15~30天需检查一次,发现病栽应及时挑出,以免引起腐烂。
如果术栽萌动,要进行翻动,以防芽的生长。
栽植翌年3月底~4月上旬开始栽植。
要注意挑选生长健壮、根群发达、顶端芽头饱满、表皮柔嫩、顶端细长、尾部圆大的种栽做繁殖材料;而术栽畸形,顶部茎杆木质化,主根粗长,侧根稀少者栽后生长不良。
栽植按行株距24×12cm或18×12cm下栽,深度6~9cm 以埋着术栽,上有3cm土为度,密度每亩10000~12000株,种栽量每亩50kg左右。
中耕除草要勤除草,浅松土,原则上做到田无杂草,土不板结。
雨后露水未干时不能除草,否则容易感染病害。
合理施肥在白术栽培中,药农总结有“施足基肥,早施草肥,重施追肥”的生产经验。
一般基肥每亩需施入有机肥500~1000kg,过磷酸钙25~35kg;5月上旬苗基本出齐时,施稀薄人粪尿1次,每亩500kg;结果前后是白术整个生育期吸肥力最强,生长发育最快,地下根状茎膨大最迅速的时期,一般在盛花期每亩施有机肥1000kg,复合磷肥30kg。
白术栽培技术白术,别名山蓟、天蓟、山姜、乞力伽、冬白术等,以根茎入药。
补脾,益胃,燥湿,和中,安胎。
治脾胃气弱,不思饮食,倦怠少气,虚胀,泄泻,痰饮,水肿,黄疸,湿痹,小便不利,头晕,自汗,胎气不安。
主产于浙江、贵州、江西、湖北、河北、山东等省也可以引种栽培,陕西普遍有栽种。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高30~60厘米。
根状茎肥厚,略呈拳状。
茎直立,上部分枝。
叶互生,叶片3,深裂或上部茎的叶片不分裂,裂片椭圆形。
边缘有刺。
头状花序顶牛,总苞钟状,花冠紫红色,瘦果椭圆形,稍扁。
花期7~9月,果期8~10。
一、生长习性喜凉爽气候,怕高温高湿,耐寒,对土壤水分要求不严格,但在苗期适当浇水。
如此时干旱,幼苗生长迟缓,但高温高湿季节,应注意排水,否则容易发生病害。
生长后期,根状茎迅速膨大,这时需保持土壤湿润,如土壤干燥对根状茎膨大有影响。
白术对土壤要求不严格,酸性的黏壤土、微碱性的沙质壤土都能生长,以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为好,而不宜在低洼地、盐碱地种植。
育苗地最好选用坡度小于15~20度的阴坡生荒地或撂荒地,以较瘠薄的地为好,过肥的地白术苗枝叶过于柔嫩,抗病力减弱。
白术不能连作,种过之地须隔5~10年才能再种,其前作以禾本科为佳,因禾本科作物无白绢病感染(小麦、玉米、谷子)。
不能与花生、元参、白菜、烟草、油菜、附子、地黄、番茄、萝卜、白芍、地黄等作物轮作。
但新垦荒地也可栽种白术。
二、播种1、选种育苗选种:辩别种子真假,白术新种子偏红有绒毛,表面光泽,断面清晰,中间芽胚有一粉色状线。
育苗:种子先在25 ~30 ℃温水中浸一昼夜。
育苗春秋均可,头年育苗,次年移栽。
春播在3 月下旬至4 月上、中旬,以地温12 ℃以上播种为宜。
在整平耙细的畦面上横向开沟条播,行距15 ~20 厘米,播幅7 ~10 厘米,沟深3 ~5 厘米,沟底要平整。
将选好处理过的种子再在50% 的甲基托布津1000 倍溶液中浸泡3 ~5 分钟,预防铁叶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