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QC对知识管理的定义
- 格式:doc
- 大小:19.50 KB
- 文档页数:1
企业知识管理总结与知识共享知识管理是一个企业非常重要的战略性活动,它涉及到企业内部的信息,知识的获取、储存、传递和利用。
有效的知识管理可以帮助企业提高创新能力、竞争力和绩效水平。
本文将对企业知识管理进行总结,并探讨知识共享的重要性。
一、知识管理的定义和目标知识管理是指通过策略性地将企业内部的知识资源收集、组织、储存和传递,以提高组织绩效和创新能力的管理活动。
其目标是实现知识的价值最大化、知识的流动化以及知识的转化。
1.1 知识管理的定义知识管理是指以战略性和系统性的方法来处理和提高企业的知识资源,包括知识的创造、获取、传递、共享和应用,从而促进企业的创新和竞争力的提升。
1.2 知识管理的目标①提高企业创新能力:通过知识的共享和交流,促进企业内部的创新活动,激发员工的创新潜力。
②提高竞争力:通过有效的知识管理,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从而在市场上获取竞争优势。
③提高绩效水平:通过知识管理,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和绩效水平,实现企业的持续发展。
二、知识管理的实施步骤2.1 知识获取与创造企业需要从内部和外部获取和创造新的知识资源。
内部的知识获取可以通过员工培训、内部研究和项目经验的积累等方式实现;外部知识则可以通过专利申请、技术引进和合作研发等途径获取。
2.2 知识组织与储存获取到的知识需要进行整理和分类,构建知识体系和知识库。
可以通过建立企业门户网站、知识管理系统和文档管理系统等方式,实现知识的储存和共享。
2.3 知识传递与分享知识的传递和分享是知识管理的核心环节。
企业可以通过内部培训、员工交流会议和团队合作等方式,促进知识的传递和分享。
此外,还可以借助社交媒体平台和在线协作工具,实现知识的跨地域和跨部门的共享。
2.4 知识应用与转化最终,知识管理的目的是使知识转化为实际的竞争优势和创新成果。
企业需要将知识应用到具体的业务流程和产品服务中,从而提高企业的绩效表现和市场竞争力。
三、知识共享的重要性知识共享是知识管理的重要环节,它能够促进企业内部的知识流动和知识的转化。
什么是最佳实践?所谓最佳实践(Best Practice),是那些已经在别处产生显著效果并且能够适用于此处的优秀实践。
best practices is those practices that have produced Outstanding results in another situation and that could be adapted for Our situation. 我们可以用一个熟悉的情景,来直观化地认识最佳实践。
有一个跨地区的制造型企业,需要维护大量的计算机硬件和软件。
每位进入公司的员工,都将被分配一台专用的电脑并安装需要的软件,同时获得访问相应信息的权限。
这个过程是固定的,而且是经常重复的。
所以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总结,希望找到更好更快的方法来完成这项工作。
员工会首先填写申请软硬件的表单(Appication);然后部门经理和IT经理将根据公司规章批准这些申请;随后IT工程师将根据表单内容配置电脑并安装软件;最后新进员工将接受IT培训,了解公司的IT政策。
我们将整个流程(Procedure)用文档(Document)和流程图(Flow Chart)的形式记录下,并将每个步骤详细记录成检查表(Checklist),这样任何一个工程师都能依据这个流程为用户提供完整的和高质量的服务。
随着流程不断被优化,IT的工作也变得更有效率。
知识被良好地保留在文档中,也防止了人员流动引起的知识流失和工作混乱。
当有新的公司成立,我们就会将这些文档移交给现场的工作师,并亲自演示整个流程,使他们能迅速开始工作,并提供规范的服务。
可见,通过创建和传递最佳实践--将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减小作业成本,并加强企业的知识积累。
为什么要传递最佳实践?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必须系统的(Methodically)积极的(Proactively)寻找和传递知识,并借此提高运作效率,增强创新能力,才能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企业才能生存和发展。
APQC知识管理评估方法详细看APQC根据知识管理实施阶段情况,提出“知识管理评估钟形曲线”的概念,并发展了相关的知识管理评估技巧。
知识管理的评估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判断知识管理的普及水平及对组织的影响就如同评估营销,员工发展或其他的管理活动对组织的贡献这些问题一样复杂,然而,要想使知识管理真正能产生作用,知识管理的评估就是必须的。
APQC(美国生产力与质量中心)通过对许多实施知识管理的客户的基准研究,确认出一些基本的评估方法,以及这些评估方法对组织的影响。
结果发现,对知识管理评估的需求在公司的业务发展周期过程中遵循着钟形曲线的发展模式。
比如在早期的知识管理实施阶段,并不需要正式的评估方法。
随着知识管理的工作越来越系统化和更广泛,对知识管理的评估需求将稳步增加。
但后来,随着知识管理工作日益成为一种制度,对某项知识管理的评估需求将减少,公司将需要一种新的评估知识密集型业务流程运作是否有效的方法。
下面,将通过对一些领先公司实施知识管理阶段的研究来说明一个长期困扰着企业的问题:“究竟如何评估知识管理的价值”。
第一阶段:进入知识管理知识管理的第一把火来源于灵感的闪烁,也就是说,组织中的某些人对于知识管理异常的兴奋,他们尤其对组织成功地建立了知识获取,转移,使用的机制后的前景充满了憧憬。
于是,他们开始寻找机会与他人共享这种憧憬,并试图利用机会来证明知识管理对于组织的价值。
他们的任务则在于创立一个远景,来激励其他的员工也行动起来共同探索如何利用知识管理来为组织和员工创造价值。
适用这一阶段的评估方法:公司管理层的所有成员必须懂得从事知识管理的价值——但对于这个阶段来说,可能更多的理解在于理论上的,而不是具体数字上的。
其中,最有效的说服管理层实施知识管理的方法是找到组织内部面临的最大问题。
比如说发现组织内存在过多的重复劳动,在某些业务领域知识流失问题严重。
总之,要暴露出知识管理能迫切解决的问题,发现知识管理的需求,比如可以通过对公司重要相关利益人的访谈发现组织因为存在知识管理问题而导致的时间,精力,金钱浪费现象。
【企业管理】apqc知识管理实施指南Knowledge management has emerged as a topic of interest in your o rganization.At least a few employees have explored the benefits of KM for your organization.Someone has had a personal stake in developing interest in KM.You or other members of the organization have learned about KM th rough participation in consortia or conferences.The organization has created a high-level rationale or vision for purs uing KM.知识治理差不多成为你的组织中一个专门感爱好的话题差不多有一些职员从知识治理中得到了好处一些人差不多认同知识治理,有专门好的基础你和其他一些成员差不多通过培训、企业交流等方式学习了知识治理的内容组织有实施知识治理的专门高的愿景忽略公司文化和历史没有任何论据就推销知识治理没有制造任何价值就要求专门大一笔预算Stage 2: Develop Strategy第二时期:开发战略If one or more of the following statements is true, welcome to Stage 2.如果下面的情形有一个甚至更多跟实际相符,欢迎进入第二时期。
·Your organization has established a KM exploratory group or steering c ommittee for KM.·An executive sponsor in your organization supports further exploration o f KM.·You are looking for successful, internal grassroots efforts already under way.·Your IT organization is interested in actively supporting KM initiatives. ·You have stories of how knowledge sharing has helped your organizatio n in the past.·You have identified pilots that allow you to demonstrate how KM will benefit your organization.·You have secured ownership, funding, and buy-in for pilots.·你的组织差不多建立了KM探讨小组或者KM筹委会。
流程分类框架APQCAPQC(American Productivity & Quality Center)是美国生产力与质量中心的简称。
APQC是一个非营利性会员组织,致力于帮助企业提高绩效,优化业务流程,并与会员组织分享最佳实践。
在APQC的框架中,业务过程被分为四个大类:战略与规划、开发与创新、交付与支持、评估与改进。
每个大类下面又有多个细分类,共同构建起一个全面的流程分类框架。
1.战略与规划:-战略规划:制定组织的长期规划和发展方向,确保组织与外部环境的一致性。
-目标设定与绩效管理:制定组织目标,并监控和评估绩效,确保目标的实现。
-风险管理:识别、评估和管理组织面临的各种风险,确保组织的可持续性。
-资源规划与管理:对组织的资源进行规划和管理,以支持实现组织目标。
2.开发与创新:-产品与服务开发:研发新产品和服务,以满足市场的需求。
-流程改进与创新:改进和创新业务流程,提高效率和质量。
-项目管理:规划、执行和控制项目,保证项目按时、按质地完成。
-知识管理:收集、组织和分享知识,提高组织学习和创新能力。
3.交付与支持:-供应链管理:管理供应链中的活动,确保及时、高效地交付产品和服务。
-客户关系管理:建立和维护良好的客户关系,满足客户的需求和期望。
-人力资源管理:招聘、培训、激励和管理员工,提高员工绩效和满意度。
-财务管理与控制:规划、执行和控制组织的财务活动,确保企业的财务稳健。
4.评估与改进:-绩效评估与成熟度评估:评估组织的绩效,确定改进机会和瓶颈。
-流程度量与分析:通过度量和分析流程的关键指标,促进流程改进。
-问题解决与持续改进:解决组织内的问题,并持续改进流程和绩效。
-变革管理:规划、实施和管理组织变革,确保变革达到预期效果。
通过APQC的流程分类框架,组织可以全面了解业务过程,并进行绩效评估和改进。
该框架提供了一个通用的参考模型,使组织可以与其他组织进行比较,学习和借鉴最佳实践,从而提高绩效和竞争力。
什么是知识管理知识管理不仅可以帮助企业推动创新,而且使企业更好地适应市场,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以下是由店铺整理关于什么是知识管理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知识管理基本内容是网路新经济时代的新兴管理思潮与方法,管理学者彼得?杜拉克早在一九六五年即预言:「知识将取代土地、劳动、资本与机器设备,成为最重要的生产因素。
」受到一九九○年代的资讯化蓬勃发展,知识管理的观念结合网际网路建构入口网站、资料库以及应用电脑软体系统等工具,成为企业累积知识财富,创造更多竞争力的新世利器。
所谓知识管理的定义为,在组织中建构一个量化与质化的知识系统,让组织中的资讯与知识,透过获得、创造、分享、整合、记录、存取、更新、创新等过程,不断的回馈到知识系统内,形成永不间断的累积个人与组织的知识成为组织智慧的循环,在企业组织中成为管理与应用的智慧资本,有助于企业做出正确的决策,以因应市场的变迁。
一般来说,知识管理是一种漫长的经营策略,带给企业的好处为:一、创造企业新竞争价值。
二、增加企业利润。
三、降低企业成本。
四、提高企业效率。
五、建立企业新文化。
从知识管理角度看课程设计开发的10个真相按:从本质上看,课程设计的过程其实是基于用户需求的知识体系化和结构化过程,其中涉及到知识的获取、知识萃取、隐性知识显性化、知识表达,是知识管理中的一项重要活动。
1.在企业内部,并不是所有的知识、经验和教训都能够设计成课程,也并非所有知识、经验和教训都有必要设计成课程。
课程是传递知识的表达方式之一,只有对于那些需求数量(人数)足够多、频度足够高的才有必要课程化。
2.一个人会做某事情,但并不一定掌握其背后的逻辑和规律,所以这个人只是自己会做。
如果想要跟别的人说明白如何做,能够指引别人做,还需要促进这个知识的“成熟度”:既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
在哲学上讲叫从“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从知识管理角度讲叫促进隐性知识显性化。
3.某个人的经验不一定是对的,也可能是谬误和误导。
一、知识管理知识点概述:十八、知识的定义:十九、在国内:二十、《辞源》中给出的解释是:人对事物的认识。
二十一、《辞海》:人在社会实践中积累起来的经验。
二十二、《现代汉语辞典》:人们在改造世界的实践中获得的认识和经验的总和。
二十三、在国外:二十四、苏格拉底:经过证实的正确的认识。
二十五、罗素:知识是一个意义模糊的概二十六、德鲁克:是一种能改变某些人(事)的信息,包括使信息成为行动的基础的方式,还包括通过对信息的运用使人或机构有能力进行改变或进行更为有效的行为的方式。
二十七、达文波特:包括已经结构化的经验、价值和有特定涵义的信息及专家洞察力。
二十八、总之:知识是人类对客观世界认识的反映,也是对生产活动和社会实践中不断积累的经验的总结。
二十九、知识的特征三十、知识具有客观性;可存储性;载体多样性;可传递性;可加工性;可共享性;可转化性等特征一、知识管理内涵:知识管理,即对知识的获取、整理、保存、更新、应用、测评、传递、分享和创新等基础环节,并通过知识的生成、积累、交流和应用管理,复合作用于组织的多个领域,以实现知识的资本化和产品化。
它既是对知识及知识过程的管理,也是对知识工作者的管理。
二、知识管理背景:1.知识经济的发展:经济形态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再向后工业社会转化,这就意味着以由生产要素转向投资最终转向创新为动力的经济时代的到来。
OECD 于 1997 年初 ,提出了“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的概念。
标志着传统的以大量消耗原材料和能源为特征的工业经济,正在逐渐被全新的基于最新科技和人类知识精华的经济形态——知识经济所取代。
知识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形态。
它与以往的经济形态最大的区别在于,知识经济的繁荣不是直接取决于资源、资本等硬件技术的数量。
而是依赖于知识和有效信息的积累与运用。
2.管理环境的变化:知识化;网络化;全球化。
3.信息技术的进步:信息与网络产业深刻改变了经济规则,并开始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20 世纪下半叶以来,世界经济迎来了大规模技术革新和全面复兴的时代。
APQC对知识管理的定义
APCQ是American Productivity & Quality Center缩写,中文可以译为美国生产力和质量中心,AQPC的网站上提供了一些公司的最佳实践的案例研究,其中专门有知识管理专题,提供了大量的知识管理方面的资料,而且APQC本身也被认为是在知识管理领域做得不错的领先者。
APQC认为知识管理应该是组织一种有意识采取的战略,它保证能够在最需要的时间将最需要的知识传送给最需要的人。
这样可以帮助人们共享信息,并进而将之通过不同的方式付诸实践,最终达到提高组织业绩的目的。
知识管理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它需要系列的支持做为基础,这些基础包括战略和领导层支持、文化、测量和技术因素等。
在支持过程中,所有的这些都必须被综合起来设计和管理。
而在应用知识时,这个过程又通常牵扯到一下几个阶段或子过程:
创造
识别
搜集
组织
共享
改编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