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我国移动通信发展的机遇和挑战
- 格式:pdf
- 大小:244.55 KB
- 文档页数:4
中国移动通信市场发展与3G应用前景一、标题:中国移动通信市场的发展历程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中国移动通信市场已经经历了从1G、2G、3G到4G的跨越式发展,迅速崛起成为全球最大的移动通信市场之一。
本文将从政策、技术、市场等多个角度分析中国移动通信市场的发展历程,解析其崛起的原因。
二、标题:中国3G应用前景的探讨3G技术的应用已经逐渐普及,无线宽带的时代已经到来。
本文将从3G技术的发展历程、3G应用的市场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前景等角度进行探讨,分析3G应用在中国市场的前景,以及未来3G技术的发展趋势。
三、标题:中国移动通信市场的现状与竞争格局中国移动通信市场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移动通信市场之一,但市场上的竞争也日益激烈。
本文将从中国移动通信市场的市场规模、企业竞争格局、用户需求等多个角度,分析中国移动通信市场的现状与竞争格局,为企业制定发展战略提供参考。
四、标题:3G技术在中国移动通信市场的应用案例研究3G技术的应用正在逐渐普及,涉及范围广泛,应用场景丰富。
本文将结合中国移动通信市场的实际案例,分析3G技术在中国移动通信市场的应用情况、应用的优势与劣势以及未来的发展前景,为企业提供参考。
五、标题:中国移动通信市场发展的机遇和挑战中国移动通信市场虽然规模庞大,但也面临着各种机遇和挑战。
本文将从政策、技术、市场等多个角度,剖析中国移动通信市场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为企业制定发展战略提供参考。
一、中国移动通信市场的发展历程1.1政策的影响中国移动通信市场的崛起与政策密不可分。
20世纪80年代末期,中国开始引进移动通信技术,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适应市场的政策,如《电信条例》和《通信管理条例》等,逐步打破了原来的行政垄断体系,为市场创造了自由竞争的环境。
此外,政府的大力支持也成为推动中国移动通信市场发展的重要因素。
1.2技术的进步中国移动通信市场从1G、2G、3G到4G的飞速发展,技术的进步是推动中国移动通信市场发展的基础。
2006年上半年国内手机市场分析及下半年预测手机和移动通信作为我国通信消费中最活跃的部分,一直受到社会和行业的关注。
到2006年上半年,我国共有70家公司获准生产手机产品。
在去年超过8000万部的基础上,国内手机市场仍以两位数的速度增长。
中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大,最快的手机市场。
当然,在快速发展的数字背后,我们仍然看到市场变化的趋势。
它在2006年才刚刚过去一半,但是国内手机市场的下一个发展迹象已经显露出来。
市场已形成三大梯队,国产品牌处于中下游根据赛迪顾问,信义,中怡康等市场研究机构的数据,截至2006年5月,国产品牌手机公司的国内市场份额终于跌破30%。
根据信和的统计,截至2006年4月,国产品牌的市场份额已下降到32.7%;到2006年4月,国内品牌的市场份额下降到32.7%。
到五月份,信和的统计数字已经达到29.4%。
自从2004年国产品牌手机的市场份额超过一半之后,它们就一路跌落到国际公司的反击之下,如今已达到历史最低点。
根据中益康的数据,诺基亚1-5月的市场份额为30.31%,超过了国产品牌手机的28.56%。
摩托罗拉紧随其后,占21.44%。
根据中益康的数据,诺基亚和摩托罗拉的总和已超过国内手机市场的50%,而中国市场研究公司的预算预计将在今年第三季度超过50%。
现在,仅诺基亚一家就超过了中国市场上所有国内手机品牌的国内销售总和,而诺基亚和摩托罗拉则联手占领了一半的中国市场。
他们已经成为中国手机市场的第一梯队。
根据业界的习惯性思维,我总是喜欢将中国手机市场分为国际品牌和国内品牌。
而且,在描述国际品牌时,他们总是喜欢使用“国际巨人”和“外国巨人”之类的标题。
实际上,这反映出我们非常缺乏自信。
实际上,自去年以来,三星,伯德,联想,索尼爱立信和夏新等五家公司稳步形成了国内手机市场的第二梯队,份额为4%至10%。
其中包括非常响亮的国际品牌以及国内知名品牌。
他们与第一阵营相距十个百分点以上,但他们始终与第三阵营保持一定距离。
中国移动2006年工作报告以卓越品质打造世界一流企业用创新精神推动中国移动新跨越同志们: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总结2005年工作,研讨公司文化,部署新跨越战略,明确未来五年发展规划,布置2006年工作任务,动员全体员工坚持科学发展观,理清发展思路,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努力推动中国移动实现从优秀到卓越的新跨越。
第一部分发展回顾2005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在国资委、信息产业部等部委的管理指导和监事会的有效监督下,中国移动各级公司认真贯彻集团公司确定的发展思路和工作目标,坚持加快发展,保持理性竞争,着力提升服务与业务领先优势,持续增强核心竞争力,保持了快速健康的发展态势,取得了令人惊喜的成绩。
整体业绩表现良好。
正确应对市场形势变化,保持了服务与业务领先,巩固和提升了规模优势,经营业绩超出预期。
公司运营收入和净利润都实现了较快的增长,量收增长趋于协调,资费水平下降趋势得到控制,ARPU基本保持平稳。
受良好业绩驱动,上市公司股票价格达到了近年来的新高。
中国移动在《商业周刊》全球公司市值排名上升到36位,成为亚洲市值最大的电信运营公司,公司市值在全球电信运营公司中也处于前列;在《财富》“世界500强”排名再度上升。
公司的良性发展和良好业绩得到了各方面的广泛关注和认可,媒体称中国移动演绎了“大象快跑”的精彩篇章。
标准普尔和穆迪分别调升公司债信评级,中国移动目前是唯一同时获得两家机构评级等同于国家主权级的中国公司。
市场经营工作成效显著。
客户增长、新业务发展、有效话务量增长等三大发展驱动力作用显著。
全年净增客户超额完成计划,东部地区客户规模继续扩大,中西部地区显现良好增长势头,新增客户的地域分布出现可喜变化。
新业务综合发展能力得到提升,新业务收入比重超过20%,比上年有较大提高。
短信业务量继续增长,非短信数据业务快速增长。
彩铃、WAP等业务蓬勃发展,手机音乐业务初显潜力,新业务收入增长加快,收入结构也得到优化。
2006年手机市场调查分析报告(一) 2006年手机市场现状与特点1.1.1 市场现状(1)当前手机市场规模据信息产业部2006年11月统计,我国手机用户已有5.48亿,其中,移动电话用户4亿5503万,小灵通(无线市话)用户9309万。
比2005年同期增长了0.74亿户,预计2007年底手机用户将达到6.3亿。
而用户手机更换频率一般在2-3年以内,且3G牌照即将发布,2007年会有一个手机更换的高峰期到来,国内手机市场规模可能达到2亿部以上。
(2)当前用户使用手机的品牌分布手机已是用户最常用的通信产品,手机品牌与型号众多,按照天极网统计,国内市场上现有90多个品牌,而前十名品牌推出过的手机型号加在一起就有1000种之多。
前十位品牌的市场份额占到85%左右,前五位品牌的市场份额已达70%,市场集中度较高。
其中诺基亚、摩托罗拉、三星、索爱稳居前四位,而2005年的第八位波导已退居第十位,2005年前十位中的西门子、松下已被挤出前十位。
图1、用户正在使用的手机品牌1.1.2 市场特点2006年手机行业整体获得大丰收,国内外主流品牌各有所长,演绎着自己的神话。
诺基亚继续全面开花,摩托罗拉巧妙扭转乾坤,重新找回曾经辉煌的感觉,黑霉手机的独辟蹊径,索爱用音乐沟通着全世界,Walkman手机继续担负着巩固地位的重要责任。
奔迈加速了孕育新生命的速度,长虹手机的骄人业绩成了业内的黑马,夏新智帅手机的好而不贵,联想粉色军团杀出重围,多普达继续着智慧与创新的结合,恒基商务通手机的热销,波导连续几年国内销量第一后,在国际市场上继续开辟着美好的前景,LG沾了巧克力的光,全世界都继续迷恋着巧克力的诱人味道。
贯穿着影响业内的几大事件,汇集着诸多品牌的硕硕果实,2006年又在手机行业历史中留下了浓重的一笔。
(1)诺基亚地位巍然不动诺基亚一直都以严谨的风格捍卫着自己的地位,06年诺基亚又交了一份完美的答卷,56款新品涵盖低,中,高端不同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