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度高校职称工作要点说明
- 格式:doc
- 大小:30.00 KB
- 文档页数:4
兴教文[2010]20号县教育局关于报送晋升教师职务评审材料的通知各教育单位:根据市教育局《关于报送晋升教师职务评审材料的通知》和县职改办《关于开展二○○九年度全县职称申报工作的通知》(兴职改办[2010]1号)精神,结合我县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职务评审工作实际,现将报送二OO九年度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职务评审材料有关事宜通知如下:一、评审范围条件、申报指标和程序1、评审范围申报评审教师专业技术职务人员必须是各级各类学校(幼儿园)中从事教育教学和学校管理的在职在岗人员(含资教生)。
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已退休人员不再申报评审。
2009年当年退休人员允许申报,只取得相应资格。
近两年年度考核不合格或违反国家计划生育政策的人员,不能申报评审专业技术职务。
2、评审条件(学历、资历)根据宜市职改办[2010]11号和兴职改办[2010]1号文件规定,中小学(幼儿园)高级、中级、初级教师评审条件详见附件一,破格评审中学高级教师条件详见附件二。
3申报指标按照全市职称工作会议精神,今年中小学教师职务评审实行按照评审指标申报。
市职改办下达我县中学高级评审指标11名、中小学教师中级(含中一、小高和幼高)评审指标25名,我县教师职务申报人数不得超过市职改办下达的控制指标。
4、申报程序各单位推荐申报,应坚持民主评议、择优推荐,要严格按照程序进行:个人申报;申报人员在本单位进行大会述职;学校组织教职工投票推荐;所任班级学生满意率测评;专家考核评审;学校领导集体研究。
单位在确定申报人员后,应对上报人员在本单位内进行公示。
接受群众监督,并出具《公示证明》凡单位没有按照要求对上报人员在申报前进行公示的,申请人未在《个人申报诚信承诺书》上手书签名的,一律不受理申报材料。
二、有关政策为提高中小学教师任职资格评审的社会公认度和教师满意度,按照省、市职改办要求,今年教师职务评审仍实行量化评审。
量化评审的主要内容为思想品德、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业绩等四个方面。
青岛大学2010年专业技术职务推荐评审工作实施细则一、组织领导1、学校成立专业技术职务推荐评审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领导2010年全校专业技术职务推荐评审工作,研究解决推荐评审工作中的重要问题。
组长:夏临华副组长:汪黎明成员:谢俊霞邵峰晶徐宏力张铁柱苗志敏钱国旗孙典忠李军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人事处。
2、各学院和校直属教学部分别成立专业技术职务推荐评审工作领导小组,确定具体办事责任部门及具体负责人,名单报学校专业技术职务推荐评审工作领导小组审定。
二、岗位设置原则1、按上级规定,高等学校设置高校教师、实验、图书资料、工程、出版、档案、卫生、会计和审计9个系列专业技术职务岗位。
高校教师岗位为主体岗位,分为教学为主型、教学科研型和科研为主型三种岗位类型。
出版、档案、卫生、会计和审计5个系列严格控制高级职务岗位数额,图书资料系列严格控制研究馆员岗位数额。
从今年起,工程技术应用研究员岗位不再在高等学校设置。
2、高校教师系列岗位以学院、校直属教学部为单位设置,教师外其他系列岗位按系列设置。
3、专业技术职务岗位设置依据《山东省高等学校岗位设置结构比例指导标准》(鲁人发[2007]77号)和《青岛大学岗位设置暂行办法》(《青岛大学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实施意见》(青大党字[2003]25号)之附件二),按山东省教育厅下达给我校的专业技术职务岗位数额调整设置。
4、专业技术职务岗位设置方案由校专业技术职务推荐评审工作领导小组研究,报山东省教育厅批准后实施。
三、专业技术职务推荐评审委员会的组建1、学校统一组建校级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委员会:(1)教师系列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委员会;(2)教师系列中级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委员会;(3)实验系列中级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委员会。
学校根据实际工作需要组建各有关系列推荐委员会。
2、各学院(不含汉语言学院、应用技术学院、软件技术学院、成人教育学院)分别组建本学院的教师专业技术职务推荐委员会。
3、高等职业教育事务管理办公室(简称高职办)负责组建高等职业教育教师专业技术职务推荐委员会,负责高职办、应用技术学院、软件技术学院教师专业技术职务推荐。
2010年职称评审结果公示
我校职称评审委员会2010年5月13日召开评审工作会议,对2010年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申报进行评审和推荐,现将结果予以公示,时间从2010年5月17日至5月19日,如有异议,请与人事处联系。
一、评审通过名单
(一)讲师(15人):包春新、王欢、夏雪敏、叶海跃、梁海英、高彤彤、朱海霞、薄斌、王文心、巩利芳、胡笳、史明、嵇晓雷、赵倩、管玲俐
(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讲师(1人):刘慧英
(三)实验师(1人):李海波
(四)教育管理助理研究员(5人):王莲、姚达、江苏、吴爱菊、白纯
(五)会计师(1人):殷平
二、推荐评审名单
(一)教授(1人):谢冬冰
(二)副教授(15人):徐茜、潘涛、刘伟彦、张晓东、周文波、刘学军、侯新宇、陆洋、符瑞光、杨远、周桔、哈旭娴、冯国刚、许士斌、周序洋
(三)副研究员(3人):黄祝良、丁姝娟、张振华
(四)其他系列高级(5人):
1、虞晓骏副编审(出版专业)
2、孙雷高级工程师(电子信息专业)
3、朱祎高级工程师(电子信息专业)
4、龚颖高级工程师(电子信息专业)
5、杨斌高级工程师(建设专业)
(五)其他系列中级(5人):
1、郝喆工程师(电子信息专业)
2、和莉工程师(电子信息专业)
3、火映霞工程师(建设专业)
4、张海亚工程师(建设专业)
5、夏燕馆员(图书资料专业)
二O一O年五月十七日。
胶南市人事局文件南人字…2010‟72号关于做好2010年度专业技术职务资格评审工作的通知各有关单位:根据青岛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转发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做好2010年度专业技术职务资格评审工作的意见>的通知》(青人社办字…2010‟141号)文件,结合我市实际,现将今年职称申报评审工作有关要求通知如下,请各单位严格按照规定办理。
一、申报范围凡在我市企业事业单位、社会中介组织从事专业技术工作,与用人单位确定了人员聘用关系的专业技术人员,以及在农村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农民,均可按规定的标准条件申报评审相应的专业技术职务资格。
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管理范围的工作人员及我市实行职级工资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不得申报专业技术职务资格。
专业技术人员当年不得同时申报晋升两个系列(专业)的专业技术职务资格。
二、申报要求(一)事业单位要严格按照上级文件要求,结合本单位岗位设臵情况组织推荐申报,仍然实行评聘分开的事业单位高、中级专业技术职务资格人数超过核准的相应岗位数15%的,不再推荐申报。
具体申报数额仍按《关于2008年度全市事业单位确定职称申报人员数额几个问题的说明》文件要求进行测算,符合比例限额要求的事业单位方可在限额内组织推荐申报,报送材料时同时报送《2010年青岛市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情况统计表》。
(二)专业技术人员所在单位及其主管部门、呈报部门要加强对申报推荐材料的审核把关。
重点审核申报人员的工作业绩、从事专业工作年限、聘用年限、学历、科研成果、论文、著作、职称外语、计算机应用能力证书等内容是否真实准确。
对审核情况填写明确意见,并按要求签名、盖章。
其中,所在单位须在《山东省专业技术职称评审表》及《评审简表》的单位意见栏填写:“本单位已对提供的申报材料逐一审核,真实准确,同意推荐。
”各单位在指导所属专业技术人员通过“青岛市职称申报系统”填报数据时,从事专业的填写应统一规范;申报人员所在单位必须填写法定全称,并填写至最基层的所在单位。
国家教委、人事部关于印发《关于高等学校继续做好教师职务评聘工作的意见》的通知正文:---------------------------------------------------------------------------------------------------------------------------------------------------- 国家教委、人事部关于印发《关于高等学校继续做好教师职务评聘工作的意见》的通知(教人〔1991〕20号)现将《关于高等学校继续做好教师职务评聘工作的意见》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一九九一年四月十日关于高等学校继续做好教师职务评聘工作的意见高等学校首次实行教师职务聘任制的实践证明,高等学校职称改革的方向是正确的,并取得了初步成效。
当前高等学校教师职务评聘工作,应作为人事管理工作的一部分,在首次职务评聘工作总结和复查的基础上继续进行,并不断完善。
为此,根据国家人事部《企事业单位评聘专业技术职务若干问题暂行规定》,结合高等学校的实际情况,现提出以下意见:1、高等学校主管部门和高等学校,要从学校事业发展、学校教师队伍建设和学科建设出发,按照当前高等教育优化结构、提高水平的要求,结合学校实际情况,提出切实可行的继续做好教师职务评聘工作的措施和办法,使这一工作有利于激励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有利于加强学科改革和建设,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政治和业务素质,建设一支又红又专的结构合理的高等学校教师队伍。
2、学校党委和行政要加强对教师职务评聘工作的领导,根据国家有关高等学校教师职务评聘工作的方针、政策,讨论决定学校贯彻实施的措施和办法,把握好教师职务评聘工作的正确政策导向和思想政治方向。
学校各级党组织应认真做好教师职务评聘工作中的思想政治工作,要与行政部门共同做好对拟评聘教师的思想政治、职业道德及教书育人等方面的考核,并将教师在这些方面的实际表现和取得的成绩作为评聘教师职务的重要条件。
冀教人…2010‟37号河北省教育厅关于做好2010年职称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厅直属大中专院校,各直属事业单位:为做好我厅2010年职称工作,根据省职改办《关于印发<2010(冀职改办字[2010]100号)要求,年度全省职称工作意见>的通知》现就2010年职称工作有关问题通知如下:一、工作要求1、2010年厅直属大中专院校和各直属事业单位职称申报工作,要继续紧密结合事业单位岗位聘用工作,坚持“严格申报、择优推荐、控制数量、提高质量”的工作原则。
对高、中级岗位空缺较多的单位,要从严控制申报数量,有计划、有节奏,逐年逐步到位。
对高、中级专业技术任职资格人员达到规定岗位设置比例的,要严格控制并按照2009年单位制定的申报计划申报。
对待聘人员已达到或超过同级岗位设置数额20%的,原则上暂停申报。
对业绩特别突出的拔尖人才或引进的高层次人才,确需超比例申报的,要从严控制,由单位提出书面申请,并附相关材料报我厅职改办审核批准后申报。
2、具有教授、副教授任职资格评审权的学校,只能在批准授予的评审学科范围内评审本校的教授、副教授任职资格,不得违规进行评审,对超出评审权限以外评审的单位将予以通报批评。
3、按照省职改办通知要求,现在专业技术岗位工作的政工人员,要按照省委宣传部、省人保厅《关于我省思想政治工作人员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冀人社[2009]67号)规定执行。
申报条件、程序按照现行规定执行。
4、厅直属医学院校附属医疗机构的医生,晋升职称仍按照省卫生厅、原省人事厅《关于进一步落实城市医生晋升职称前到农村医疗卫生机构服务制度的通知》(冀卫人字[2008]15号)执行。
5、2010年专业技术人员申报评审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其任职资历、外语(古汉语)、计算机免试截止时间为2010年12月31日,退休年龄截止时间为2010年6月30日。
6、正高级工程师、正高级经济师、正高级会计师的申报,事业单位要严格按照申报条件要求和核准的岗位设置方案进行,未设正高级专业技术岗位的单位不得申报。
省人保厅关于做好2010年度全省职称评审工作及有关问题的通知2010-07-29黑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做好2010年度全省职称评审工作及有关问题的通知黑人保发【2010】67号为进一步完善职称评审政策,做好2010年度全省职称评审工作,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一、全省职称评审工作从7月开始启动。
高级职称评审时间为8月至10月;中级职称评审时间和专业技术职务直接聘任时间由各地、各部门和直接聘任单位自行安排。
高、中级职称核准和专业技术职务直接聘任工作于12月底前完成。
二、计算任职资格及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年限的截止时间为8月31日,实行考试的系列(专业),截止时间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放宽。
任职资格核准时间为9月1日。
三、高级评审委员会组建部门应在评审前3天上报评审方案和拟评审人员名册,评审结束后3天内上报如下材料:(一)评审委员会评审情况报告;(二)高级专业技术人员评审人员名册;(三)参评人员信息数据盘;(四)《评审表》主表一份(附外语、计算机和专业考试成绩单);(五)外语、计算机免试佐证材料及《审查表》;(六)《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知识更新培训证书》或相应佐证材料;(七)《继续教育专业培训证书》(指后取得学历人员所学专业与申报专业不一致人员);(八)国家考试系列(专业)的资格证书和《考试合格人员登记表》;(九)学历破格人员学历证书和《审查表》;(十)同级改职和流动人员《审查表》;(十一)高级职称核准费缴费证明等。
四、上报《申报享受研究员级待遇高级工程师、高级农艺师资格审查表》时间截止到8月31日;申报“绿色通道”材料时间截止到8月15日。
五、将物流专业纳入职称评价体系。
物流专业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和省直中级职称评审委员会由省交通运输厅负责组建;市(地)物流专业中级职称评审委员会由市(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负责组建。
物流专业高、中级职称评审标准另行印发。
六、法医专业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改由省卫生厅负责组建;授权省卫生厅组建护理专业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承担原西医评审委员会临床护理和护理管理专业的高级职称评审工作;医学科学研究专业、畜产品工程专业、地方铁路工程专业分别纳入自然科学研究、农业和交通评审委员会;公证系列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增设正高级职称评审权限。
山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山西省教育厅关于2010年度全省高等学校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工作安排意见的通知【法规类别】中等教育【发文字号】晋人社职字[2010]48号【发布部门】山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山西省教育厅【发布日期】2010.04.30【实施日期】2010.04.30【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XP10山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山西省教育厅关于2010年度全省高等学校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工作安排意见的通知(晋人社职字[2010]48号)各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人事)局,省直各有关部门人事(干部)处,各高等学校:2010年全省高等学校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工作,在省人社厅的统一管理、指导下,由省教育厅具体组织实施。
根据省人社厅《关于做好2010年度全省专业技术职称工作的通知》(晋人社职字[2010]39号)和《关于印发〈关于山西省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有关问题的补充说明〉的通知》(晋人社职字[2010]43号),结合我省高等学校的实际,现将2010年度全省高等学校教师、教辅系列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工作安排意见通知如下。
一、评审范围申报高等学校教师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者,必须是取得高等学校教师资格并在普通高校和成人高校任教。
未取得高校教师资格者不能参加评审。
截止2010年7月31日,已年满法定退休年龄而未办理退休手续的人员须提供批准延长退休文件。
国家公务员(含依照、参照国家公务员管理的人员)不在评审范围。
离退休人员参评,经聘用单位审查并在评审表的“工作(聘用)单位意见”栏内填写相关内容并加盖公章,之后连同与聘任学校签订的正式有效聘用(返聘)合同一起,送本人人事档案存放管理单位审核。
档案存放管理单位审核同意后,在评审表的“工作(聘用)单位意见”栏内填写意见并加盖公章。
人事档案存放管理单位经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职称管理部门或省直主管部门审核同意后加盖公章报送。
二、申报评审要求今年的推荐申报,各高校要根据正在开展的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工作部署,按照“按需设岗、优化结构、保证重点”的原则从严掌握,严格按照本单位实际空缺职数申报,没有空缺岗位或不在岗的一律不推荐申报。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教育厅关于2010年度自治区教师系列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工作安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教育厅•【公布日期】2010.07.12•【字号】新教人办[2010]5号•【施行日期】2010.07.12•【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教师队伍建设正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教育厅关于2010年度自治区教师系列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工作安排的通知(新教人办〔2010〕5号)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教育局,各地、州、市教育局,各大中专院校,自治区各委、办、厅、局人事(职称)部门,科研院所,人民团体,各大、中型企业人事(职称)部门,各中央驻疆单位人事(职称)部门:根据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印发〈2010年自治区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工作要点〉的通知》(新人社函〔2010〕150号)要求,结合自治区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工作实际,现就2010年自治区教师系列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评聘工作原则(一)严格执行中央职改领导小组颁布的《教师职务试行条例》中有关由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负责教师职务评审工作的规定,防止政出多门,各行其是。
(二)通过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发现和选拔优秀人才,加快人才队伍的培养,促进学校各项事业的发展。
(三)坚持公开、公正、竞争、择优的原则。
(四)教师专业技术职务的评聘工作要以年度及任期期满考核结果为依据,任期期满考核结果为优秀者在同等条件下优先晋升教师职务。
各单位推荐评审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人员,任期内考核必须为合格以上等次,凡未参加年度考核或考核不合格者,一律不得推荐评审。
二、评审工作的规定和要求(一)根据《中小学教师职务试行条例》、教育部教人函[2000]6号和自治区人事厅新人发[2002]25号文件的有关规定,各地、州、市中、小学教师高级评委会由自治区教育厅批准组建(每届任期两年),不具备评审条件的地区应报自治区教育厅组织评审。
2010年度高校职称工作要点说明经报请厅领导并商人社厅同意,现将今年我省高校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工作有关问题说明如下:一、关于申报推荐数额问题今年省属本科学校申报推荐数仍由我厅下达,包含4所成人高校。
另外,省市共建的8所本科学校根据《山东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精神,自今年起也改为由我厅直接下达。
省直部门(行业)属、市属高职高专学校的申报推荐数今年起均改由各主管部门或市人事局下达,请各高职高专学校抓紧与主管部门或所在市人社局联系。
今年的申报推荐数总量较去年有所减少,以便逐步与岗位衔接。
各学校申报推荐数在去年的基础上作适当调整。
调整原则有二,一要实事求是,不同情况区别对待;二看超岗比例,超的越多核减比例越大。
下达各校的申报推荐数额,仍分教师和辅助系列两部分,其中辅助系列数额,由学校自主分配到各系列中,辅助系列的岗位设臵必须有充分的依据。
非经我厅同意,教师系列数额与辅助系列数额不得互相挪用,尤其教师系列的数额不能转到辅助系列。
二、关于个人申报问题1、关于申报评审范围:目前高校中高校教师是主体岗位,工程、实验、图书、档案、编辑出版、会计、审计、医疗卫生等是辅助岗位。
各类专业技术人员一定要按照其所从事的专业性质和所在岗位申报相应系列的职称。
2、关于改系列申报:从去年开始,人社厅就已明文规定,不再允许转系列晋升。
经我厅批准转系列聘任的不能直接申报晋升相应系列高一级的职称(原来的政策规定是仅针对升格学校大量的非主系列职称人员如何聘任问题,且转系列聘任人员不发放新聘任职务的资格证书,并没有取得相应岗位的任职资格)。
转系列评审取得同级任职资格后,再申报高一级职称时,前后两个岗位的任职时间可以合并计算为任职年限,其间取得的教学、科研业绩也可以一并作为申报评审依据。
申请平转人员可以提交任原职务以来的材料参评。
3、关于非企事业单位的人员和事业单位中管理岗位人员交流、聘用到专业技术岗位后的职称评审:文件要求是须从事专业技术工作一年以上,经考核符合相应专业技术职务资格条件的,即可以申报评审相应的专业技术职务资格。
“相应的专业技术职务资格”一是指相应的专业技术职务系列,二是指相应的职称级别。
4、学校领导干部、管理人员兼做教学工作,申报教师系列职称的问题:学校领导干部、管理人员兼做教学工作,申报教师系列职称须满足两个条件,一是近一年来至少讲授一门36学时以上(即周二学时)的系统课程,且教学工作量达到本学科专业一线教师的一半以上。
二是按干部管理权限审批。
5、往年因违反政策规定,取消评审结果人员,在规定的年限内不得申报。
6、今年高校继续实行网上申报,各学校人事部门要对照人事档案认真审查个人申报内容,确保上报数据准确。
三、关于推荐问题一是专家委员会的组成:单位在按规定成立7人以上的专家委员会(或学术委员会)时,一是人数必须是“7人以上”(含7人);二是构成人员须在相应(相同或相近专业)的专技岗位上工作;且是有真才实学的专家。
三是不能以评代推,即用学校的中评委或高评委来取代专家委员会。
二是专家委员会的评价:强调综合评价,要求专家委员会本着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认真按照职称工作有关文件要求,对申报人的学术、技术水平、工作能力和业绩贡献等进行全面的评价。
就是说科研与教学、成果与业绩、水平能力与品德态度等均要有所体现,切忌简单机械地比文章数量多少、刊物级别高低,数索引收录、影响因子。
三是单位推荐:文件规定,专家委员会在对申报人员进行综合评价后,提出推荐名单提交单位,由单位再据此进行研究后确定最终的推荐人选。
四是推荐公示:文件明确要求,一要公示5个工作日;二要无异议后才能推荐上报,凡存在异议的不能推荐。
四、关于学术查新问题今年继续要求对申报教授、副教授职称人员的论文、著作等代表性成果进行国内学术查新检索和学术水平、科研能力的定性评价。
学术查新既是对教师的约束,也是对教师的保护。
其目的在于提高对论文学术水平和创新能力的判别,也及时发现和避免学术造假,促进学术规范的发展,营造真实、良好的学术氛围。
学术查新必须由学校组织,可以由专家委员会(学术委员会)或学校科研管理等部门具体承担。
为了避免引起不必要的法律纠纷,我们建议委托专门的学术查新机构进行查新检索,学校使用学术查新机构的查新结果对申报人员的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进行定性评价。
《学校专业委员会学术论证表》的正面由申报人自己填写,其中对“关键词”和“发表文章位次、类别”等内容要由学校科研部门认真审核把关。
反面第一横栏“密切相关文章数量”和“相关文章数量”由查新检索机构填写,并加盖检索机构公章或附查新检索报告,其他栏目由学校专家委员会(学术委员会)等学术评价组织填写。
该表每篇文章(著作)一份,一并提交评委会供评审参考。
去年第一年实施查新,总体效果不错,基本达到了目的,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其中最主要的就是查新态度问题。
个别学校组织不严密,个别查新机构不负责任,致使查新工作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各学校在组织今年的查新工作时,要严肃认真负责任!对明显的不负责任的查新结果我们将拒绝受理相关的申报材料,或者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要求到指定的查新机构重新检索。
今年我们将公布各校申报材料查新结果汇总情况。
五、关于材料呈报问题一要认真核查各种证件、证书,仔细甄别学历学位证书、资格证书等各种证件和评审材料的真伪,譬如发表的论文、出版的著作,都应通过网络检索相关杂志的对应期别以及书籍的出版ISBN码。
二是关于职称外语要求问题。
第一要注意审查外语考试成绩是否达到相应的要求,今年对成绩的要求与去年相比没有变化。
第二要注意审查外语考试类别和级别是否正确。
高校教师的外语要求为综合类,或根据所从事专业对口报考理工、卫生类别;教师外系列从事理工、卫生类专业技术工作,职称外语考试选择英语的,必须分别提供符合要求的理工、卫生类职称外语考试成绩通知书;申报正高级职称就必须提交A 级外语考试成绩通知书。
第三要注意审查补发证书或证明的合法有效性。
外语考试成绩通知书原件丢失的,按规定必须到省人事考试中心补发证书或开具证明方能认可,其他均不能做凭证,更不能作为评审依据。
第四要注意审查外语免试有效期。
符合外语免试和放宽成绩要求的,均应提供相应的审核表,外语放宽成绩审核表当年有效,免试审核表3年内有效。
三是关于计算机应用能力要求问题,需要注意的审查要求和外语要求基本相同,只是要另外再注意审查计算机考试的模块是否正确,要认真区分专业模块和通用模块的不同要求。
暂不参加考试,免考部分模块或免试的理由要准确清晰,并提供相应材料。
关于外语和计算机的要求,中央驻鲁单位委托我省评审专业技术职务资格的,都按我省的相关规定执行,独立学院和民办高校也执行相关规定。
四是关于破格晋升人员的测试答辩问题。
我厅组建高评委的系列,其破格申报人员的测试答辩工作将根据材料申报情况和申报人员的学科分布情况,另行通知。
其他系列破格申报高级职务按相应系列主管部门的要求执行。
六、关于评审工作一是调整评委会。
必须严格按照《山东省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委员会组织办法(试行)》(鲁人发…2002‟26号)及有关规定,调整评审委员会执行委员。
注意五条,第一条:必须是被聘用在本系列、专业(或相近系列、专业)同级或高一级专业技术岗位上工作的人员;第二条:长期专职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一线专家不得少于80%;第三条:在一线专职从事专业技术工作55岁以下的专业技术骨干应占评审委员会执行委员的60%以上;第四条:本年度调整数量较上年度评审委员会执行委员总数应达到三分之一以上;第五条:同一执行委员连续参加评审会议,一般不超过三次。
二是评审方法。
反对用简单、机械的量化来评价教师工作。
2007年以来,省高评委在学科评议组评议时探索运用标杆-系数评价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能够较好地实现综合评价,达到了相对准确的认定和选拔出高水平人才的目的。
各学校在工作中一定要开动脑筋,多推陈出新,创造更多的、有效的评审方法,推动评审工作。
三是公示制度。
切实执行申报公示和异议期公示。
这方面要注意公示期限、公示内容、公示形式和公示结果4个问题。
申报公示是5个工作日,要公示推荐人选的申报人员一览表中工作业绩、科研成果、教学工作量等相关情况,公示表在所在单位进行公示,经公示无异议后上报。
异议期公示是15天,公示内容是评委会评审结果和通过人员基本情况,公示形式是在申报人员所在单位和原呈报部门的信息网上。
特别要注意的是,公示时间必须完整,按规定应当按工作日执行的,不能简单地以天数计算。
四是评价原则。
无论采用怎样的评审方法,都要认真贯彻公开、公平、公正和综合评价的原则,这是保证结果科学、准确、合理的前提。
坚持品德、知识、能力和业绩作为评审的主要依据,突出贡献和创新为导向。
使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人才优先得到培养和重用。
七、关于工作规范和工作纪律工作规范和工作纪律是我们做好职称工作的重要保证,今年我们要重点规范工作程序,严肃工作纪律。
我们已组织力量把相关的政策依据都汇集成册(各学校可以派人到厅人事处领取),把有关的程序和表格也做了进一步的规范和统一(挂教育人事管理网站),就是要进一步规范我们的工作,确保程序的完整。
今年还要进一步加大对弄虚作假的查处力度,一是要加大查实工作力度,凡是人民来信举报的都要认真落实,各级各部门对各个环节都要认真审查,特别是学历、成果这些容易造假的环节。
二是严格落实处罚。
对弄虚作假、工作不规范、随意删减程序造成不良后果的,除了要按国家和省有关文件规定予以处罚外,还要对当事人及其所在学校在全省范围内通报批评。
八、时间安排和工作要求大致时间安排:11月14日省高评委会办事机构开始收审材料,报送材料的时间安排是:14日,驻威海、烟台、临沂的高校;15日,驻泰安、德州、滨州的高校; 16日,驻潍坊、枣庄、菏泽的高校;17日,驻济宁、日照、聊城、东营的高校;18日,驻青岛、淄博、莱芜的高校; 19日驻济南的高校。
报送材料的人员应提前一天与办事机构人员做好联络对接工作。
工作要求:1、加强时间观念和纪律观念。
时间安排是根据总体工作进度倒推出来的,工作压茬进行,时间严丝合缝,不能有任何的人为拖延,必须确保按计划进行。
要求各高校也采取倒排时间的方式安排推荐申报工作,确保按时完成任务。
2、要提前考虑周到,科学合理的统筹好推荐申报工作的各个环节。
确有重要公务的,须提前安排好申报工作的预案。
属于需要和市人社部门协调的或需要到省人社部门请示或联系工作的,各学校要提前联系,预留出足够的时间提前量。
同时要虚心、真诚地做好沟通工作,创造良好的工作氛围。
决不能以有关人员出差、开会等借口致使开不了会、签不上字、盖不上章等,拖延履行申报程序,耽误总体的工作进程。
3、分级负责,落实责任。
申报材料的填写要认真细致,各学校人事处要认真把好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