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纸白泥催化花生油与甲醇酯交换的特性研究
- 格式:pdf
- 大小:733.22 KB
- 文档页数:6
猪油化学随机酯交换催化剂的研究张谦益;豆康宁【摘要】以猪油为反应底物,进行化学随机酯交换研究.考察了甲醇钠、氢氧化钾/甘油、氢氧化钠/甘油、碳酸钠/甘油、水滑石、阴离子交换树脂、氧化镁/碳酸钠等几种催化剂的催化性能,甲醇钠、氢氧化钾/甘油、氢氧化钠/甘油都能较好地催化酯交换反应.固体催化剂,如强碱阴离子交换树脂、水滑石等未能显示出催化酯交换反应的活性.【期刊名称】《粮油食品科技》【年(卷),期】2010(018)005【总页数】5页(P26-30)【关键词】猪油;酯-酯交换;催化剂【作者】张谦益;豆康宁【作者单位】湖南巴陵油脂有限公司,湖南,岳阳,414000;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食品工程系,河南,漯河,46200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S225.2+1根据酯—酯交换反应机理,酯—酯交换反应需要一种碱催化剂引发。
在反应中,一般以活性较高的甲醇钠作为催化剂。
但甲醇钠粉末易爆,危险性较大。
此外,甲醇钠的催化条件比较苛刻,其活性很容易降低。
氢氧化钾、氢氧化钠等碱性固体催化剂,催化活性虽低于甲醇钠,但用于催化油脂酯交换反应是安全又经济的,然而研究资料对此报道较少。
文章将对这些固体催化剂的催化性能进行初步研究,以便优选出选择性能较好,实用性更强的酯—酯交换反应催化剂。
1.1 试验材料及试剂猪油、甲醇钠、猪胰脂酶 (自制);717#阴离子树脂、硝酸镁、硝酸铝、氢氧化钾、氢氧化钠、碳酸钠、氧化镁、无水硫酸钠、正己烷、无水乙醚、石油醚、甲酸、甲醇等,其中正己烷为色谱纯,其他均为分析纯。
1.2 主要试验仪器GC-6890N型气相色谱,配薄层色谱—火焰离子检测器 (TLC—F ID);95-2型恒温磁力搅拌器;SHZ-D(Ⅲ)循环水式真空泵;2XZ-2型旋片式真空泵;TD5A-WS台式离心机;三用紫外分析仪;分析天平 (感量 0.0001 g)等。
1.3 主要试验方法1.3.1 猪油化学随机酯—酯交换方法称取一定量的猪油置于三口烧瓶中,用恒温磁力搅拌器搅拌、加热,同时抽真空。
大豆油酯交换制备生物柴油的实验研究张无敌;尹芳;李建昌;徐锐;陈玉保;许玲【摘要】以大豆油为原料,研究在KOH催化剂作用下与甲醇进行酯交换反应制备生物柴油的工艺,考察了甲醇用量、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等操作条件对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该反应最适宜的操作条件为:甲醇用量为大豆油质量的20%,催化剂用量为大豆油质量的1.2%,反应温度为60℃,反应时间为120min;大豆油制备的生物柴油品质达到我国GB/T 20828-2007、美国ASTM和德国DINE生物柴油标准,其生物柴油的转化率为96.79%.【期刊名称】《农机化研究》【年(卷),期】2009(031)009【总页数】5页(P183-186,193)【关键词】可再生能源;生物柴油;制备;大豆油;酯交换【作者】张无敌;尹芳;李建昌;徐锐;陈玉保;许玲【作者单位】云南师范大学,可再生能源材料先进技术与制备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生物能源持续开发利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昆明,650092;云南师范大学,可再生能源材料先进技术与制备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生物能源持续开发利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昆明,650092;云南师范大学,可再生能源材料先进技术与制备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生物能源持续开发利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昆明,650092;云南师范大学,可再生能源材料先进技术与制备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生物能源持续开发利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昆明,650092;云南师范大学,可再生能源材料先进技术与制备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生物能源持续开发利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昆明,650092;云南师范大学,可再生能源材料先进技术与制备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生物能源持续开发利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昆明,65009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K428.90 引言生物柴油是以油料作物、野生油料植物和工程微藻等水生植物油脂,以及动物油脂、餐饮废油等可再生原料通过酯交换工艺制成的甲酯或乙酯燃料,这种燃料可供内燃机使用[1]。
固体催化剂催化甲醇与菜籽油酯交换制备生物柴油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和意义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将可再生能源列为重要发展方向。
生物柴油作为一种可再生能源,在近年来备受关注,因其具有环境友好、可再生、经济效益高等优点。
近年来,生物柴油的生产技术不断得到改进和推广,但仍需进一步探究优化其生产过程与工艺。
目前,生物柴油的生产主要有两个方法:一种是酯交换法,即利用甲醇与粗油脂进行酯交换反应制得生物柴油;另一种是脂肪酸甲酯化法,即利用可转化的油脂成分中的脂肪酸与甲醇进行反应,制得生物柴油。
而在这两种方法中,相对酯交换法而言,脂肪酸甲酯化法生产效率低、成本高,不利于商业化生产。
因此,本研究旨在探究固体催化剂催化甲醇与菜籽油酯进行酯交换反应制备生物柴油的可行性,为生物柴油的生产提供新思路与技术支持。
二、研究方法和设计本研究将选取菜籽油及甲醇为原料,采用分批法进行酯交换反应,考察不同条件下固体催化剂催化作用对反应过程的影响,并对反应产物进行性质分析与评价。
具体研究方法与设计如下:1. 实验材料的制备(1)菜籽油的预处理将菜籽油在100℃下隔夜静置,清除其中的杂质与水分,过滤并贮存备用。
(2)甲醇的处理将甲醇在反应釜中加热至70℃,去除其中的水分与杂质,贮存备用。
2. 实验条件的选择(1)菜籽油与甲醇的摩尔比:1:6(2)反应时间:30min(3)反应温度:80℃(4)固体催化剂量:0.5g3. 实验过程按照上述条件进行实验,并改变反应温度、催化剂量和反应时间等条件,以考察其对反应产物的影响。
在实验结束后,对产物进行性质分析,包括密度、粘度、凝固点、外观、酸值,含酯量等。
四、预期成果本研究旨在探究固体催化剂催化甲醇与菜籽油酯进行酯交换反应制备生物柴油的可行性、优化反应条件与工艺,并对反应产物进行性质分析与评价。
预期成果如下:1. 确定最适宜的催化剂种类及催化剂用量。
2. 优化反应条件,找到最适宜的反应时间和温度。
第50卷第1期2021年1月应用化工Applied Chemical IndustryVoe.50No.1Jan.2021酯交换法制备生物柴油的研究荣俊锋,程茜,朱永全,张晔,李伏虎,王金明,刘铭(安徽理工大学化学工程学院,安徽淮南232001)摘要:通过酯交换反应制备生物柴油。
研究了甲醇用量、大豆油用量、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对生物柴油性能的影响。
结果表明,60C水浴条件下,催化剂用量在0.8-0.88y之间,浊度出现最低值;催化剂用量在0.90-0.94g 之间,酸值较低;催化剂用量在0-8y处,碘值出现最高值;催化剂用量对生物柴油的黏度性能影响不大。
在60C 水浴条件下,随着反应时间的增加,生物柴油的浊度逐渐降低;黏度呈现微小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酸值呈现增长趋势;碘值呈现降低趋势;水分含量为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最后又对四个生物柴油样品进行了红外分析。
以期为生物柴油的制备及性能测定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生物柴油;性能;酸值;碘值;浊度中图分类号:TQ51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3206(2021)01-0113-04Preparation of biodiesd by transesteriUcationRONG Jun-feng,CHENG Xi,ZHU Yong-quan,ZHANG Ye,LI Fu-fu,WANG Jin-fing,LIU Ming(Schoo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Anhu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d/,Huainan232001,China)Abstract:BiodAsel was prepared by transeste/fication/action.Tha effects of methanol dosaga,soybexn oil dosaga,catalyst dosaga and reaction tima on tha pe/ormanco of biodiesel were studied.Tha result-showed that tha tu/id/y valuv was tha lowest undvr tha condition of60C water bath,when tha catalyst dosaga was b/won0.8〜0-8g.Tha amount of catalyst was b/won0-0〜0.94g,and tha acid valuv was low.When tha catalyst dosaga was0.88g,tha Adina valuv was tha highest.Tha amount of catalyst has littla effect on tha yiscosity of biodiesel.Undvr tha condition of60C watar bath,tha tu/id/y of biodiesel g/dudly decrexsed with tha incmca of reaction tima.Tha yiscos/y decrexsed first and then in-crexsed slightly.Tha acid vylua showed an incmxsing tmnd.Tha iodina vylua showed a dec/xsing tmnd. Tha moisture content is tha tmnd of first increxsing and then decrexsing.Findlc,four biodiesel samplas were andyzed by infrared spectmscopy.In ordvr to pmvida soma reference for tha preparation and per-formanco determination of biodiesel.Key—ois:biodiesel;performanco;acid vylua;Adina vylua;tu/id/y以可再生的植物油或动物油为原料油,通过酯交换工艺可制成生物柴油)1t*&生物柴油是可再生能源,发展潜力大[3-5]&目前生物柴油制备方法主要有:直接混合法、微乳液法、高温裂解法和酯交换法&其中酯交换法因其反应所需仪器简单易得,原料来源广泛,方法更为有效[6-11],是一种更有效、简单且可行性更高的方法,本文选用酯交换反应进行生物柴油的制备[4,12-14]&1实验部分1.1材料与仪器大豆油,由淮南市吉福粮油有限公司提供;甲醇、氢氧化钾、乙醇(95%)、乙Z、酚駄、乙酸、碘化钾、硫代硫酸钠、环己烷、可溶性淀粉、氯化碘、硫酸银、硫酸汞、浓硫酸、重锯酸钾、硫酸亚铁W、七水合硫酸亚铁、邻菲罗咻、活性炭、氢氧化钠、氯化钠、盐酸、邻苯二甲酸氢钾均为分析纯&HI88703高精度台式浊度测定仪;DF-II数显集热式磁力搅拌器;PTF还电子天平&收稿日期:2019T1T6修改稿日期:2020T3T5基金项目:安徽省科技攻关项目(1301042130);2019年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S201910361173);安徽理工大学青年基金资助项目(12661)作者简介:荣俊锋(1987-),男,河南周口人,安徽理工大学实验师,工学硕士,主要从事环境化工、废水净化的研究&电话:136****0310,E-mdO136********@114应用化工第50卷1.2实验原理在碱催化剂的作用下,油脂与甲醇可以发生酯交换反应,生成产物脂肪酸酯和甘油。
离子液体([BMIM]BF4)催化大豆油酯交换制备脂肪酸甲酯纪俊敏;杨国龙;毕艳兰;景彦荣;武冬晓【摘要】考察了以离子液体(1-丁基-3-甲基咪唑四氟硼酸盐,[BMIM]BF4)在催化大豆油和甲醇酯化反应中的催化活性,结果表明:[BMIM]BF4对大豆油酯交换反应具有一定的催化活性,产物与离子液体易分离.当[BMIM]BF4的用量为大豆油质量的1%、甲醇与大豆油物质的量比为6 :1、反应温度69 ℃、反应时间4 h,酯交换反应的转化率可达到96%以上.反应结束后离子液体与酯化产物成两相,而且在同样的反应条件下,[BMIM]BF4可重复使用3次,仍有较高的催化活性.【期刊名称】《中国粮油学报》【年(卷),期】2010(025)010【总页数】5页(P65-68,77)【关键词】脂肪酸甲酯;离子液体;大豆油;酯交换【作者】纪俊敏;杨国龙;毕艳兰;景彦荣;武冬晓【作者单位】河南工业大学粮油食品学院,郑州,450052;河南工业大学粮油食品学院,郑州,450052;河南工业大学粮油食品学院,郑州,450052;河南工业大学粮油食品学院,郑州,450052;河南工业大学粮油食品学院,郑州,45005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O62生物柴油(脂肪酸甲酯),通常是由植物油与甲醇在催化剂作用下通过酯交换反应而得到的。
制备生物柴油根据有无催化剂及催化剂的类型可分为化学催化法、酶催化法和超临界流体法。
酶催化法中原料甲醇容易导致酶失活,而且反应过程中生成的副产物——甘油容易附着在脂肪酶表面,使反应难以进行[1-3]。
超临界流体法生产生物柴油不需要催化剂,反应速度快,但需要很高的压力和温度,压力一般在 12 MPa以上,有的甚至达到 45 MPa;温度一般在300℃以上,反应时醇油比一般在 40以上[2-4]。
过高的压力和温度引起了极大的能量消耗,同时带来了操作上的困难;高温、高压的使用,也造成了设备制造困难。
传统的化学催化法通常采用强酸(硫酸)或强碱(KOH和NaOH)作催化剂,催化剂腐蚀性强且反应后不易分离回收,生成的废水和废渣对环境污染大[5]。
酯交换法制备生物柴油催化剂效用研究作者:张晨皓石雪解文阳钱旭来源:《科技创新导报》 2012年第7期张晨皓石雪解文阳钱旭(北京林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北京 100083)摘要:生物柴油是一种具有环境友好型的可代替矿质燃料燃烧的新型绿色燃料。
本文概述了生物柴油的制备方法特别是酯交换法中各种催化剂的特点与性能,以及各催化剂的催化效应。
目前酯交换法制备生物柴油反应的催化剂有三大类:碱性催化剂、酸性催化剂和酶催化剂。
碱性催化剂的主要特点是反应条件要求较低,反应较温和,生物柴油产率较高。
酸性催化剂的主要特点是反应活性较高,对原油的酸值等参数要求不高,预处理部分脱胶等步骤可以简化或去除。
酶催化剂反应较温和,对反应设备要求较低,不会产生皂化等副反应。
目前最成熟、应用最广泛的是均相碱催化法制备生物柴油。
关键词:生物柴油酯交换法催化剂制备效率中图分类号:TE6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2)03(a)-0007-02引言随着全球酸雨、温室效应等环境问题和全球石油能源危机的不断涌现,寻找可替代矿质燃料的可再生绿色能源受到了全社会广泛的关注。
然而生物柴油作为一种环境友好型的可替代传统矿质燃料燃烧的新型绿色燃料,无疑是缓解环境问题和能源危机最好的选择之一。
未加工过的或使用过的植物油以及动物脂肪中的甘油三酸酯使油料粘度过高,通过物理或化学反应可使油料粘度降低,改善油料的流动性和汽化性能,生产出粘度与矿物柴油接近的生物柴油,且生物柴油以其环境友好性在一定程度上可替代矿质燃料燃烧,因此生物柴油制备技术已经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目前生物柴油的制备方法包括物理法和化学法。
物理法分为直接使用法、混合法、微乳化法。
此法虽可降低动植物油脂粘度,但存在积碳和润滑油污染等问题。
化学法分为高温裂解法和酯交换法。
高温裂解法其主要产品是生物汽油,且反应温度高并难以控制。
相比之下,酯交换法是一种更好的化学方法,它是利用甲醇或乙醇等短链醇与动植物脂肪中的甘油三酸酯发生酯交换反应,将甘油三酸酯断裂为长链脂肪酸甲/乙酯,从而缩短碳链长度,降低油料的粘度,生产出粘度与矿物柴油接近的生物柴油[1]。
文章编号:0253⁃2409(2013)07⁃0856⁃06 收稿日期:2013⁃06⁃01;修回日期:2013⁃06⁃24㊂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206098);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2012M 511021);山东省优秀中青年科学家科技奖励基金(BS 2012NJ 005)㊂ 联系作者造纸白泥催化花生油与甲醇酯交换的特性研究牛胜利,李 辉,路春美,刘梦琪,霍梦佳(山东大学燃煤污染物减排国家工程实验室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山东济南 250061)摘 要:从催化剂用量㊁酯交换温度及时间㊁醇油物质的量比等影响因素出发,并借助热重㊁X 射线荧光光谱㊁X 射线衍射㊁氮气吸附与哈米特指示剂等催化剂表征手段,研究造纸白泥催化花生油与甲醇的酯交换特性㊂造纸白泥通过800℃煅烧⁃常温水合⁃600℃活化处理后,成分以CaO 为主㊁比表面积为7.28m 2/g ㊁碱性强度为9.8<H -<15.0;花生油成分以二元不饱和亚油酸为主,酸值为0.44mgKOH /g ;较优的酯交换工况为催化剂质量分数6%㊁酯交换温度64℃㊁酯交换时间2h 以及醇油物质的量比12,相应甘油收率为90.74%;造纸白泥具有较好的重复使用性能,较优工况下,分离㊁回收第六次使用时,仍能取得88.63%的甘油收率㊂关键词:酯交换;造纸白泥;异相碱催化剂;甘油收率中图分类号:TK 6 文献标识码:ACatalytic performance of papermaking white clay in the transesterification of peanut oil with methanolNIU Sheng⁃li ,LI Hui ,LU Chun⁃mei ,LIU Meng⁃qi ,HUO Meng⁃jia(National Engineering Laboratory for Coal⁃Burning Pollutants Emission Reduction ,School of Energy and Power Engineering ,Shandong University ,Jinan 250061,China )Abstract :The catalytic performance of papermaking white clay in the transesterification of peanut oil with methanol was investigated in terms of catalyst quantity ,molar ratio of methanol to oil ,reaction temperature ,and time.Meanwhile ,the catalyst is characterized by thermogravimetric analysis ,X⁃ray fluorescence ,X⁃ray diffraction ,nitrogen adsorption and Hammett indicator.After a sequence of pretreatments involving calcination at 800℃,hydration at room temperature and activation at 600℃,the catalyst mainly consists of calcium oxide ,with surface area of 7.28m 2/g and basic strength of 9.8<H _<15.0.The preferred conditions are catalyst percentage of 6%,methanol /oil molar ratio of 12and reaction time of 2h at 64℃;under these conditions ,the transesterification efficiency reaches 90.74%.The catalyst from papermaking white clay exhibits good reusability ;after being reused for six times ,the transesterification efficiency remains above 88.63%under the preferred condition.Key words :transesterification ;papermaking white clay ;heterogeneous base catalyst ;glycerol conversion 生物柴油[1,2]以高黏度的动物脂肪㊁植物油脂等为原料,通过混合㊁微乳化㊁热裂解或酯交换等方法获得,与石化柴油的动力学黏度㊁馏程㊁凝点等相近,并且可降解㊁可再生㊁燃烧污染物少,能够用于锅炉㊁柴油机等动力装置㊂大力发展生物柴油技术,符合中国国家的能源战略规划以及低碳经济政策㊂酯交换[3,4]通常是甘油三酸酯(动植物原料油的主要成分)在酸㊁碱或酶等催化剂作用下,与甲醇反应生成脂肪酸甲酯(即生物柴油)和副产物甘油的过程,其中,异相碱催化剂催化酯交换的条件温和,是目前研究的热点㊂氧化钙[5,6]是异相碱催化剂的典型代表,但在甲醇⁃甘油三酸酯⁃氧化钙的三元异相反应体系中,石灰石等天然钙基物质煅烧活化所得氧化钙的微观结构欠发达,与反应物相界面接触性能差,催化酯交换反应速率慢㊁催化剂用量大㊂为强化催化性能,以氧化钙为负载体,以碱金属的氟化物㊁氢氧化物或者碳酸盐等为活性体的负载型异相碱催化剂得到发展,但催化剂的制备成本增加㊂前人研究发现,鸡蛋壳[7]㊁牡蛎壳[8]㊁鱼鳞[9]㊁贝壳[10]等废弃物不仅富含钙基成分,而且能够表现出较好的催化酯交换特性,这极大地拓宽了钙基催化剂原料的选择范畴㊂造纸白泥是制浆造纸企业苛化过程的固体副产物,呈碱性,成分以钙基碳酸盐为主,并含少量的镁㊁铝㊁铁㊁钠及钾等成分,在理论上具备作为酯交换催化剂的潜质㊂若造纸白泥能应用于生物柴油的生产,则第41卷第7期2013年7月燃 料 化 学 学 报Journal of Fuel Chemistry and Technology Vol.41No.7Jul.2013会开辟造纸白泥利用的新途径,改变其室外大量堆放㊁污染环境㊁浪费钙基资源的现状㊂1 实验部分1.1 造纸白泥催化剂的活化处理实验所用造纸白泥取自山东淄博某纸业公司,WDX⁃200型X射线荧光光谱仪的分析结果见表1㊂造纸白泥氧化钙含量为49.20%,与普通石灰石的氧化钙含量接近,且含有Mg㊁Al㊁Fe㊁Si等成分,使其在微观结构等方面与普通石灰石差异较大,作者前期的研究结果表明[11,12],造纸白泥能够表现出更好的SO2等污染物脱除性能㊂表1 造纸白泥的XRF成分分析Table1 XRF for papermaking white mud after calcination at800℃Content w/%CaO MgO SiO2Al2O3Fe2O3Na2O K2O SO3Cl loss others 49.202.434.860.370.360.640.11.790.1639.820.27 借助于Mettler⁃Toledo TGA/SDTA851e型热分析天平,根据热重TG及其微分DTG曲线,确定造纸白泥的煅烧活化温度㊂具体条件为,筛分粒径R120=10%;初始样品质量(10±0.1)mg,质量分辨率0.1μg;N2气氛,纯度99.99%,流量30mL/min;升温速率5℃/min,25~900℃升温㊂为避免低温煅烧不彻底㊁高温煅烧烧结的问题,实验采用高温煅烧⁃常温水合⁃低温活化的方法制备催化剂㊂根据造纸白泥热重曲线的失重阶段,在马弗炉中800℃煅烧,使其中的碳酸盐和氢氧化物转变为氧化物,煅烧产物通过常温水合生成具有较低分解温度的氢氧化物,然后600℃活化㊂1.2 催化剂的表征通过Bruker D8Advance型X射线衍射仪表征催化剂物相结构㊂条件参数:Cu靶,工作电压40kV,工作电流100mA,10°~90°扫描,扫描速率4°/min,扫描步长0.02°㊂采用Micromeritics ASAP2020型N2吸附仪测试催化剂比表面积㊂将催化剂在300℃下真空脱附处理3h后,以N2为吸附质,在⁃196℃等温条件下测试,然后利用Brunauer⁃Emmett⁃Teller(BET)方程计算催化剂的比表面积㊂通过哈米特指示剂法测定催化剂的碱性强度[13]㊂向锥形试管中加入5mL无水环己烷与200mg催化剂,分别以质量分数为0.5%的酚酞/乙醇溶液(H-=9.8)㊁2,4⁃二硝基苯胺/乙醇溶液(H-=15.0)㊁4⁃硝基苯胺/乙醇溶液(H-=18.4)为哈米特指示剂,并作用于催化剂,吸附平衡2h后观察指示剂表面颜色变化,测定催化剂碱性强度㊂1.3 原料油组成成分与理化指标分析酯交换原料油为市售花生油,通过Shimadzu 2010⁃GC型气相色谱仪分析成分㊂工作条件:进样量1μL,载气高纯N2,流量1.4mL/min;检测室以10℃/min的加热速率从80℃升温至260℃,恒温15min检测㊂主要成分:饱和酸22.66%(其中,豆蔻酸,C14∶0,0.63%;棕榈酸,C16∶0,19.46%;十七烷酸,C17∶0,0.07%;硬脂酸,C18∶0,2.10%;花生酸,C20∶0,0.18%;山酸,C22∶0,0.13%;二十四烷酸,C24∶0,0.09%);一元不饱和酸17.36%(其中,棕榈油酸,C16∶1,0.58%;十七碳烯酸,C17∶1, 0.08%;十八烯酸,C18∶1,16.41%;二十碳烯酸, C20∶1,0.29%)以及多元不饱和酸59.99%(其中,亚油酸,C18∶2,59.92%;亚麻酸,C18∶3,0.07%)㊂不饱和酸高达77.34%,利于保证生物柴油的低温性能[14]㊂酯交换花生油的理化指标见表2,摩尔质量M计算见式(1)所示[15]㊂根据酯交换原料油0.44mg KOH/g的酸值,确定其能够直接被碱性催化剂催化[16]㊂表2 酯交换花生油理化指标Table2 Physicochemical indexof peanut oil for transesterificationIndex Value Criterion Water and volatilematter content w/%0.03GB/T9696⁃2008Density籽/(g㊃mL-1)0.91GB/T2540⁃1981Acid value w/(mgKOH㊃g-1)0.44GB/T5530⁃2005Saponificationvalue w/(mgKOH㊃g-1)190.39GB/T5534⁃2008Mean molecularweight w/(g㊃mol-1)884.44calculatedM=3×1000×56 saponification value⁃acid value(1)式中,56为KOH摩尔质量,g/mol㊂1.4 酯交换实验758第7期牛胜利等:造纸白泥催化花生油与甲醇酯交换的特性研究 图1为酯交换实验系统示意图㊂由图1可知,从催化剂质量分数(以原料油为基准)㊁酯交换温度及时间㊁醇油物质的量比㊁催化剂重复使用性能等方面出发,研究造纸白泥催化花生油与甲醇(分析纯,科密欧化学试剂有限公司)酯交换反应的性能㊂酯交换反应器通过水浴加热至预设温度后,依次加入催化剂㊁甲醇和花生油,并维持搅拌速率为200r /min ,在蛇形冷凝管中通流循环冷却水以防止低沸点甲醇的逸出㊂酯交换结束后,首先在真空泵作用下抽滤分离出固体催化剂,然后通过离心机将液体产物分为上层粗生物柴油和下层粗甘油,最后借助于722型可见光分光光度计测定下层的甘油含量,由此以甘油收率(glycerol yield )(式(2))作为表征造纸白泥催化酯交换性能的指标[17,18]㊂图1 酯交换实验系统示意图Figure 1 Schematic diagram of transesterificationexperimental system1:temperature controller ;2:heating rod ;3:rotor ;4:water bath ;5:reactor ;6:mixing controller ;7:thermometer ;8:cooling water ;9:condenser pipe w glycerol =m crude glycerol ×w′glycerolm oilM oil×M glycerol ×100%(2)式中,m crude glycerol 为酯交换产物粗甘油的质量,g ;w′glycerol 为粗甘油中的甘油含量,%;m oil 为原料花生油的质量,g ;M oil 为原料花生油的摩尔质量,g /mol ;M glycerol 为甘油摩尔质量,g /mol ㊂2 结果与讨论2.1 催化剂表征分析图2为造纸白泥的TG⁃DTG 曲线㊂由图2可知,造纸白泥的失重阶段在550~750℃,结合图3的XRD 谱图分析,应归因于钙基碳酸盐方解石(calcite ,CaCO 3)的分解,而在较低温度区间较为少量的失重,则与白泥中的氢氧化钙(calcium hydoxide ,Ca (OH )2)有关,整个热重过程的失重量为39.58%,这与表1的XRF 分析结果一致㊂图2 造纸白泥的TG⁃DTG 曲线Figure 2 TG⁃DTG curve for papermaking white clay 因此,实验选用800℃的煅烧温度以使造纸白泥中的碳酸盐和氢氧化物彻底分解,然后用去离子水对煅烧产物在常温下进行水合,并进一步将水合产物在600℃下活化,最终制得用于酯交换的活化白泥催化剂,其中,钙基成分以氧化物的形式石灰(lime ,CaO )存在,具体见图3㊂图3 原始白泥及活化白泥的XRD 谱图Figure 3 XRD profile for original and activated white clay1:calcite ;2:calcium hydroxide ;3:lime N 2吸附的测定数据表明,经800℃高温煅烧后,造纸白泥的比表面积为5.17m 2/g ,进一步通过水合并作600℃低温活化后,比表面积达到7.28m 2/g ,而经过同样处理的分析纯氧化钙的值仅为3.07m 2/g ㊂同时,哈米特指示剂法的测定结果表明,经活化后造纸白泥的碱性强度为9.8<H -<15.0㊂说明催化剂不仅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使其与反应物具有良好的接触性能,而且具有较高的碱858 燃 料 化 学 学 报第41卷性强度,是一种典型的钙基异相碱催化剂[7~10,18]㊂2.2 催化剂用量对酯交换反应的影响图4为催化剂用量对酯交换反应的影响㊂由图4可知,随着催化剂用量(质量分数)从2%增加到6%,收率从2%时的70.36%提高到4%时的83.22%,并继而提高到6%时的90.74%,若进一步增加催化剂添加量,收率反而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降低,在8%和10%时的甘油收率分别为87.87%和86.22%㊂增加催化剂添加量对甘油收率的影响是双重的㊂催化剂量多,催化性能得到强化,能够提高甘油收率;但原料油中存在自由脂肪酸(所用花生油酸值为0.44mgKOH /g ),会与碱性催化剂发生皂化反应,不仅消耗催化剂有效成分,而且皂化反应产物会阻碍酯交换反应继续进行㊂在催化剂量较少的情况下,增加催化剂量可明显提高甘油收率,而催化剂添加较多时,催化剂对酯交换反应的强化作用及其伴随的皂化作用此消彼长,通常以6%左右的添加量为宜㊂图4 催化剂用量对酯交换反应的影响Figure 4 Influence of catalyst addition percentage2.3 反应温度对酯交换反应的影响反应温度对甘油收率的影响作用非常明显,具体见图5㊂由图5可知,在低温区段,升高温度能够极大地促进反应的进行,显著强化酯交换进程,将甘油收率从58℃时的65.88%提高到60℃时的80.52%,并进一步提高到62℃时的88.18%㊂此后温度促进作用减弱,在64℃时提高到90.74%,而且在此出现拐点,65和66℃时的甘油收率分别为86.25%和75.33%㊂由阿伦尼乌斯定律可知,升高温度可使反应速率成指数关系倍增,由此强化酯交换进程,但当温度超过反应试剂甲醇的沸点(常温常压下65℃附近)时,尽管酯交换实验系统设置有甲醇回流冷凝管,但仍然会造成甲醇与原料油以及催化剂的接触性能变差,导致甘油收率降低㊂图5 反应温度对酯交换反应的影响Figure 5 Influence of transesterification temperature2.4 反应时间对酯交换反应的影响酯交换反应完成的时间能够体现催化剂的催化强度,是催化剂性能的重要评价指标㊂图6为反应时间对酯交换反应的影响㊂图6 反应时间对酯交换反应的影响Figure 6 Influence of transesterification time 由图6可知,小于1h 的反应时间显然不能满足充分的酯交换所需,在限定的0.5和0.75h 反应时间内,造纸白泥催化酯交换的甘油收率分别只有35.71%和50.06%㊂而当反应时间延长至2h 时,甘油收率可以达到90.74%㊂此后进一步延长反应时间所能起到的作用逐渐减弱,2.5和3.5h 的收率仅分别比2h 时提高3.15%和4.45%㊂说明在催化剂质量分数㊁酯交换温度等条件所决定的催化强度一定的条件下,酯交换反应随着时间的延长逐渐达到反应物与产物之间的平衡阶段,单方面延长反应时间的效果不再明显,而是应从能够提高催化强度的其他方面考虑㊂2.5 醇油物质的量比对酯交换反应的影响酯交换反应的醇与油两种反应物的理论物质的958第7期牛胜利等:造纸白泥催化花生油与甲醇酯交换的特性研究量比为3[4],但在实际反应条件下,反应平衡受限于反应物的热质传递㊁甲醇蒸发㊁逆向反应等因素,为促使正反应的进行以取得满意的酯交换效果,实际醇油物质的量比都明显大于理论值㊂图7为醇油物质的量比对酯交换反应的影响㊂由图7可知,醇油物质的量比为6和9都不能保证酯交换反应积极有效进行,甘油收率分别仅为47.49%和67.18%㊂在醇油物质的量比为12时,甘油收率能显著地提高到90.74%㊂继续增大醇油物质的量比到18和21,相应的甘油收率可达到93.15%和93.66%,说明在醇油物质的量比大于12时,进一步增加醇量所起到的作用变小㊂图7 醇油物质的量比对酯交换反应的影响Figure 7 Influence of mol ratio of methanol to oil2.6 造纸白泥催化酯交换的重复使用性能由以上分析可知,在催化剂质量分数为6%㊁酯交换温度和时间分别为64℃和2h 以及醇油物质的量比为12的参数条件下,基于造纸白泥的异相碱催化剂能够取得90.74%的甘油收率,并且通过延长酯交换时间或者增大醇油物质的量比,存在进一步加深酯交换进程㊁提高甘油收率的空间,这与前人以氧化钙或者鸡蛋壳㊁贝壳等作为催化剂所取得的酯交换效率相当[7~10,18]㊂在此较优工况下,每次酯交换进程结束,将真空抽滤分离出的催化剂不经任何处理,直接用于下一次酯交换进程,研究造纸白泥催化酯交换的重复使用性能,结果见图8㊂由图8可知,在重复使用6次的范围内,虽然由于催化剂真空抽滤过程中在砂芯中残留以及酯交换反应过程中皂化反应的消耗,但造纸白泥的催化性能并未有明显降低,在重复使用4次和6次的情况下,仍能取得89.21%和88.63%的甘油收率,相比第一次使用,降幅值仅为2.11%㊂图8 造纸白泥催化酯交换的重复使用性能Figure 8 Reused property of papermaking white clayas transesterification catalyst3 结 论造纸白泥依次经800℃煅烧⁃常温水合⁃600℃活化预处理后,其中的钙基成分以CaO 形式存在,比表面积达7.28m 2/g ,且碱性强度为9.8<H -<15.0,是一种典型的钙基异相碱催化剂;酯交换原料油以二元不饱和亚油酸为主,且酸值为0.44mgKOH /g ,可直接用于碱性催化剂的酯交换反应㊂造纸白泥量过少,催化强度有限,而过多则易导致皂化反应,合适的添加量应为6%左右;提高温度能够强化反应强度,提高甘油收率,但超过甲醇沸点的温度反而使收率降低,通常以64℃为宜;延长反应时间有利于酯交换反应彻底进行,但在2h 基础上进一步地延长,则意义不大;增大醇油物质的量比有助于反应的正向进行,但当醇油物质的量比超过12时,其作用不再明显㊂在催化剂质量分数为6%㊁酯交换温度和时间分别为64℃和2h 以及醇油物质的量比为12的较优工况下,基于造纸白泥的异相碱催化剂能取得90.74%的甘油收率,并且通过延长酯交换时间或者增大醇油物质的量比,可进一步提高甘油收率㊂同时,此催化剂具有较好的重复使用性能,较优工况下,在回收㊁分离第6次使用时,效率仍能达到88.63%㊂参考文献[1] 闵恩泽,杜泽学.我国生物柴油产业发展的探讨[J ].中国工程科学,2010,12(2):11⁃15.(MIN En⁃ze ,DU Ze⁃xue.Perspective of biodiesel industry in China [J ].Engineering Science ,2010,12(2):11⁃15.)[2] 马林才,刘大学,周志国,季永青.生物柴油⁃柴油混合燃料的理化及排放特性研究[J ].燃料化学学报,2011,39(8):600⁃605.68 燃 料 化 学 学 报第41卷(MA Lin⁃cai ,LIU Da⁃xue ,ZHOU Zhi⁃guo ,JI Yong⁃qing.Physical and chemical and soot emission characteristics of biodiesel⁃diesel blend fuel [J ].Journal of Fuel Chemistry and Technology ,2011,39(8):600⁃605.)[3] 郑华艳,李茜茜,崔丽萍,李忠.Ca /Al 固体碱催化菜籽油制备生物柴油[J ].燃料化学学报,2012,40(3):331⁃336.(ZHENG Hua⁃yan ,LI Qian⁃qian ,CUI Li⁃ping ,LI Zhong.Synthesis of biodiesel from rapeseed oil catalyzed by Ca /Al solid base [J ].Journal of Fuel Chemistry and Technology ,2012,40(3):331⁃336.)[4] LEUNG D Y C ,WU X ,LEUNG M K H.A review on biodiesel production using catalyzed transesterification [J ].Appl Energy ,2010,87(4):1083⁃1095.[5] KOUZU M ,HIDAKA J S.Transesterification of vegetable oil into biodiesel catalyzed by CaO :A review [J ].Fuel ,2012,93:1⁃12.[6] 杨洪丽,李为民,姚建.钙基负载型固体碱催化酯交换反应活性评价[J ].燃料化学学报,2008,36(2):241⁃245.(YANG Hong⁃li ,LI Wei⁃min ,YAO Jian.Catalytic activities of CaO⁃loaded solid base in transesterification of rape oil [J ].Journal of Fuel Chemistry and Technology ,2008,36(2):241⁃245.)[7] WEI Z ,XU C ,LI B.Application of waste eggshell as low⁃cost solid catalyst for biodiesel production [J ].Bioresour Technol ,2009,100(11):2883⁃2885.[8] NAKATANI N ,TAKAMORI H ,TAKEDA K ,SAKUGAWA H.Transesterification of soybean oil using combusted oyster shell as a catalyst[J ].Bioresour Technol ,2009,100(3):1510⁃1513.[9] CHAKRABORTY R ,BEPARI S ,BANERJEE A.Application of calcined waste fish (Labeo rohita )scale as low⁃cost heterogeneous catalystfor biodiesel synthesis [J ].Bioresour Technol ,2011,102(3):3610⁃3618.[10] BOEY P L ,MANIAM G P ,HAMID S A ,ALI D M H.Crab and cockle shells as catalysts for the preparation of methyl esters from low FFAchicken fat [J ].J Am Oil Chem Soc ,2011,88(2):283⁃288.[11] 赵建立,樊兆燕,李英杰,韩奎华,路春美.碱性工业废渣在湿法脱硫中的消溶特性[J ].煤炭学报,2011,36(4):676⁃680.(ZHAO Jian⁃li ,FAN Zhao⁃yan ,LI Ying⁃jie ,HAN Kui⁃hua ,LU Chun⁃mei.Dissol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alkaline industrial wastes in wet flue gas desulphurization [J ].Journal of China Coal Society ,2011,36(4):676⁃680.)[12] LI Y J ,LIU C T ,SUN R Y ,LIU H L ,WU S M ,LU C M.Sequential SO 2/CO 2capture of calcium⁃based solid waste from paper industryin the calcium looping process [J ].Ind Eng Chem Res ,2012,51(49):16042⁃16048.[13] BOEY P L ,GANESAN S ,LIM S X ,LIM S L ,MANIAM G P ,KHAIRUDDEAN M.Utilization of BA (boiler ash )as catalyst fortransesterification of palm olein [J ].Energy ,2011,36(10):5791⁃5796.[14] 刘云,陈文,邓利.生物柴油工艺技术[M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1:12⁃13.(LIU Yun ,CHEN Wen ,DENG Li.Process technology of biodiesel [M ].Beijing :Chemical Industry Press ,2011:12⁃13.)[15] YIN J Z ,MA Z ,SHANG Z Y ,HU D P ,XIU Z L.Biodiesel production from soybean oil transesterification in subcritical methanol withK 3PO 4as catalyst [J ].Fuel ,2012,93:284⁃287.[16] FREEDMAN B ,PRYDE E H ,MOUNTS T L.Variables affecting the yields of fatty esters from transesterified vegetable oil [J ].J Am OilChem Soc ,1984,61(10):1638⁃1643.[17] 李亚娥.非负载型固体碱催化剂制备生物柴油的研究[D ].西安:西北大学,2010.(LI Ya⁃e.Study on non⁃carrier solid base catalysts for synthsis of biodiesel [D ].Xi ’an :Xibei University ,2010.)[18] NIU S L ,LIU M Q ,LU C M ,LI H ,HUO M J.Thermogravimetric analysis of carbide slag :A potential transesterification catalyst validation[J ].J Therm Anal Calorim ,2013,DOI :10.1007/s 10973⁃013⁃3268⁃z.168第7期牛胜利等:造纸白泥催化花生油与甲醇酯交换的特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