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第17讲原子结构化学键练习(含解析)
- 格式:doc
- 大小:590.50 KB
- 文档页数:7
第17讲 原子结构 化学键【考情分析】1.掌握元素、核素、同位素、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原子构成、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含义。
2.掌握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中子数、核外电子数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3.掌握1~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的表示方法。
4.了解化学键的定义。
5.了解离子键、共价键的形成。
6.掌握电子式的表示方法。
本部分内容是高考的常考点,高考中常以选择题型出题。
考查原子(离子)的结构及微粒间的数量关系,也常考查对元素、核素、同位素概念的理解以及结合元素周期表的推断等。
【重点知识梳理】知识点一 原子结构、同位素 1.原子结构 (1)原子的构成粒子原子AZ X)⎩⎨⎧原子核⎩⎪⎨⎪⎧ 质子Z 个——决定元素的种类中子(A -Z )个在质子数确定后决定原子种类同位素核外电子Z 个——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2)构成原子或离子的微粒间的数量关系 ①原子中:质子数(Z )=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
②质量数(A )=质子数(Z )+中子数(N )。
③阳离子的核外电子数=质子数-阳离子所带电荷数。
如Mg 2+的核外电子数是10。
④阴离子的核外电子数=质子数+阴离子所带电荷数。
如Cl -的核外电子数是18。
(3)一个信息丰富的符号【特别提醒】①原子中不一定都含有中子,如11H 中没有中子。
②电子排布完全相同的原子不一定是同一种原子,如互为同位素的各原子。
③易失去1个电子形成+1价阳离子的不一定是金属原子,如氢原子失去1个电子形成H+。
④形成稳定结构的离子最外层不一定是8个电子,如Li+为2个电子稳定结构。
2.核素、同位素(1)概念辨析(2)同位素的特征①相同存在形态的同位素,化学性质几乎完全相同,物理性质不同。
②天然存在的同一元素各核素所占的原子百分数(丰度)一般不变。
(3)同位素的“六同三不同”(4)常见的重要核素及其应用(5)元素、核素、同位素的联系与区别①现行元素周期表已发现的元素有118种,由于同位素的存在,故核素的种数远大于118种。
第17讲化学键微考点1化学键、化学键与化学反应、物质类别的关系1.离子键和共价键的比较2.化学键与化学反应旧化学键的断裂和新化学键的形成是化学反应的本质,是反应中能量变化的根本。
3.化学键与物质的溶解或熔化(1)离子化合物的溶解或熔化过程离子化合物溶于水或熔化后均电离成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离子键被破坏。
(2)共价化合物的溶解过程①有些共价化合物溶于水后,能与水反应,其分子内共价键被破坏,如CO2和SO2等。
②有些共价化合物溶于水后,与水分子作用形成水合离子,从而发生电离,形成阴、阳离子,其分子内的共价键被破坏,如HCl、H2SO4等。
③某些共价化合物溶于水后,其分子内的共价键不被破坏,如蔗糖(C12H22O11)、酒精(C2H5OH)等。
(3)单质的溶解过程某些活泼的非金属单质溶于水后,能与水反应,其分子内的共价键被破坏,如Cl2、F2等。
4.化学键对物质性质的影响(1)对物理性质的影响金刚石、晶体硅、石英、金刚砂等物质硬度大、熔点高,就是因为其中的共价键很强,破坏时需消耗很多的能量。
NaCl等部分离子化合物,也有很强的离子键,故熔点也较高。
(2)对化学性质的影响N2分子中有很强的共价键,故在通常状况下,N2很稳定;H2S、HI等分子中的共价键较弱,故它们受热时易分解。
微助学三种方法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的判断方法1.根据化学键的类型判断。
凡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只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2.根据化合物的类型来判断。
大多数碱性氧化物、强碱和盐都属于离子化合物;非金属氢化物、非金属氧化物、含氧酸和大多数有机物都属于共价化合物。
3.根据化合物的性质来判断。
(1)通常熔点、沸点较低的化合物是共价化合物。
(2)溶于水后不能发生电离的化合物是共价化合物。
(3)熔化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是离子化合物,不导电的化合物是共价化合物。
三个“不一定”1.由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学键不一定是离子键。
高三化学原子结构和化学键专题2020年高考题5道详解及要点提示知识精讲高中化学A.它是副族元素B.它是第六周期元素C.它的原子核内有63个质子D.它的一种同位素的核内有89个中子1.答案:D解析:〔排除法〕相对原子质量为152.0,近似认为该元素的平均质量数为152,质子数为63,平均中子数为89,该元素只存在两种天然同位素,且在自然界它们的含量相近,两种同位素分子的中子数一个比89多,一个比89少,二者与89的差值的绝对值相等,D 错。
要点1:质量数等于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
要点2:两种同位素原子的质量数与平均值比较,越接近平均数的原子其原子个数百分比〔丰度〕越大。
2.〔广东化学,1,3分〕我国稀土资源丰富。
以下有关稀土元素14462Sm 与15062Sm 的讲法正确的选项是 A.14462Sm 与15062Sm 互为同位素 B. 14462Sm 与15062Sm 的质量数相同 C. 14462Sm 与15062Sm 是同一种核素 D. 14462Sm 与15062Sm 的核外电子数和中子数均为622.答案:A解析: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核素称为同位素,具有一定数目质子数和中子数的原子称为核素。
14462Sm 与15062Sm 质量数不同,B 错;14462Sm 与15062Sm 是不同核素,C 错;14462Sm 与15062Sm 的中子数不同, D 错。
要点1:核素〔A Z X 〕:具有一定数目质子数(Z)和中子数(N=A-Z)的原子称为核素。
要点2:同位素:质子数〔左下角Z 〕相同,质量数〔左上角A 〕不同的同一元素的不同核素互称同位素。
要点3:核素的量的关系:质量数〔左上角A 〕=质子数〔左下角Z 〕+中子数(N)。
3.〔江苏化学,2,3分〕以下有关化学用语使用正确的选项是A. 硫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B .NH 4Cl 的电子式:C .原子核内有10个中子的氧原子O 188 D .对氯甲苯的结构简式:3.答案:C 【解析】A 项:硫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应为 因此A 项错误,B 项:4NH Cl 是由4NH Cl +-和 离子构成,由因此Cl -阴离子,必须写出电子式 ;C 项:188O 表示质量数为18,质子数为8的氧原子,因此该原子核内有10个中子,D 项:该结构简式是邻氯甲苯,因为氯原子和甲基的位置在相邻的碳原子上,对氯甲苯中的氯原子和甲基的位置应该处于相对位置。
2020-2021高考化学压轴题专题复习—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的综合附答案一、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练习题(含详细答案解析)1.锌在工业中有重要作用,也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
回答下列问题:(1)Zn 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洪特规则内容_____________泡利不相容原理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2)黄铜是人类最早使用的合金之一,主要由Zn 和Cu 组成。
第一电离能I 1(Zn)__________I 1(Cu)(填“大于”或“小于”)。
原因是__________(3)ZnF 2具有较高的熔点(872℃ ),其化学键类型是__________;ZnF 2不溶于有机溶剂而ZnCl 2、ZnBr 2、ZnI 2能够溶于乙醇、乙醚等有机溶剂,原因是__________(4)金属Zn 晶体中的原子堆积方式如图所示,这种堆积方式称为__________,配位数为____六棱柱底边边长为a cm,高为c cm,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N A ,Zn 的密度为__________g·cm -3(列出计算式)。
【答案】1s 22s 22p 63s 23p 63d 104s 2或[Ar ]3d 104s 2 原子核外电子在能量相同的各个轨道上排布时,电子尽可能分占不同的原子轨道,且自旋状态相同,这样整个原子的能量最低 每个原子轨道上最多只能容纳两个自旋状态不同的电子 大于 Zn 核外电子排布为全满稳定结构,较难失电子 离子键 ZnF 2为离子化合物,ZnCl 2、ZnBr 2、ZnI 2的化学键以共价键为主、极性较小 六方最密堆积(A 3型2A 3N 6a c ⨯⨯⨯ 【解析】【分析】【详解】(1)Zn 原子核外有30个电子,分别分布在1s 、2s 、2p 、3s 、3p 、3d 、4s 能级上,其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 22s 22p 63s 23p 63d 104s 2或[Ar]3d 104s 2,洪特规则是指原子核外电子在能量相同的各个轨道上排布时,电子尽可能分占不同的原子轨道,且自旋状态相同,这样整个原子的能量最低,而泡利原理是指每个原子轨道上最多只能容纳两个自旋状态不同的电子,故答案为:1s 22s 22p 63s 23p 63d 104s 2或[Ar]3d 104s 2;原子核外电子在能量相同的各个轨道上排布时,电子尽可能分占不同的原子轨道,且自旋状态相同,这样整个原子的能量最低;每个原子轨道上最多只能容纳两个自旋状态不同的电子;(2)轨道中电子处于全满、全空、半满时较稳定,失去电子需要的能量较大,Zn 原子轨道中电子处于全满状态,Cu 失去一个电子内层电子达到全充满稳定状态,所以Cu 较Zn 易失电子,则第一电离能Cu <Zn ,故答案为:大于;Zn 核外电子排布为全满稳定结构,较难失电子;(3)离子晶体熔沸点较高,熔沸点较高ZnF 2,为离子晶体,离子晶体中含有离子键;根据相似相溶原理知,极性分子的溶质易溶于极性分子的溶剂,ZnF 2属于离子化合物而ZnCl 2、ZnBr 2、ZnI 2为共价化合物,ZnCl 2、ZnBr 2、ZnI 2分子极性较小,乙醇、乙醚等有机溶剂属于分子晶体极性较小,所以互溶,故答案为:离子键;ZnF 2为离子化合物,ZnCl 2、ZnBr 2、ZnI 2的化学键以共价键为主,极性较小;(4)金属锌的这种堆积方式称为六方最密堆积,Zn 原子的配位数为12,该晶胞中Zn 原子个数=12×16+2×12+3=6,六棱柱底边边长为acm ,高为ccm ,六棱柱体积=[(6×23a )×3×c]cm 3,晶胞密度=2A m V 3N 6a c =⨯⨯⨯,故答案为:六方最密堆积(A 3型);12;2A 3N 6a c ⨯⨯⨯。
原子结构 化学键(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14C 中含有14个中子 B.1H 、2H 、3H 是同一种核素2O 与D 2O(重水)互称同位素60、C 70、金刚石、石墨均为碳的同素异形体14C 中含有的中子数=146=8,A 错误;1H 、2H 、3H 是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氢元素的不同种核素,B 错误;H 2O 与D 2O 是化合物,不是原子,不能互称同位素,C 错误;C 60、C 70、金刚石、石墨都是碳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均为碳的同素异形体,D 正确。
2.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12C 、13C 、14C 是碳的三种同素异形体2S 的电子式可表示为H+[··S ······]2H +C.HCl 、HBr 、HI 的稳定性逐渐减弱,而熔点和沸点逐渐升高4在熔融状态下不仅破坏了离子键,还破坏了共价键12C 、13C 、14C 是碳的三种核素,同素异形体的研究对象是同种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A 错误。
H 2S是共价化合物,其电子式为H ··S ······H,B 错误。
氯、溴、碘的非金属性依次减弱,所以HCl 、HBr 、HI 的稳定性逐渐减弱;HCl 、HBr 、HI 的相对分子质量逐渐增大,分子间作用力逐渐增强,所以熔点和沸点逐渐升高,C 正确。
NaHSO 4在熔融状态下只破坏了离子键,D 错误。
3.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氯水试剂瓶的标签上应标注:4的电子式:C l ··C··Cl ··Cl··ClC.质子数为116,中子数为177的钅立(Lv)原子:116293LvD.10B 3+的结构示意图:项氯水不是剧毒物,故A 项错误;B 项CCl 4电子式中Cl 原子周围应为8个电子,故B 项错误;D 项是硼原子的结构示意图,故D 项错误。
化学键1.(2020年1月浙江省选考)有共价键的离子化合物是( )A.Na2O2B.H2SO4C.CH2Cl2D.SiC【答案】A【解析】A项,Na2O2中钠离子与过氧根之间为离子键,故为离子化合物,过氧根中氧原子之间为共价价,故A正确;B项,硫酸为只含共价键的共价化合物,故B错误;C项,二氯甲烷为只含共价键的共价化合物,故C错误;D项,碳化硅为只含共价键的共价化合物,故D错误;故选A。
2.在Na2O2和Na2O中,阳离子与阴离子的个数比是()A.都是1∶1 B.都是2∶1 C.前者1∶1,后者2∶1 D.无法确定【答案】B【解析】Na2O2电离出2个Na+和1个O2-2,Na2O电离出2个Na+和1个O2-,阳离子与阴离子的个数比都是2∶1。
3.物质发生下列变化时,需克服的作用力不属于化学键的是()A.HCl溶于水B.I2升华C.H2O电解D.烧碱熔化【答案】B【解析】HCl溶于水破坏了共价键;I2升华是物质的三态变化,克服的是分子间作用力;H2O电解破坏的是共价键;烧碱熔化破坏了离子键。
4.对下列物质溶于水时破坏的作用力描述错误的是()A.氯化钠,破坏了离子键B.氯化氢,破坏了共价键C.蔗糖,破坏了分子间作用力D.二氧化碳,没有破坏作用力【答案】D【解析】CO2溶于水,发生CO2+H2O H2CO3,破坏了分子间作用力,也破坏了共价键。
5.下列有关离子键与共价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不可能有离子键B.共价键通过原子之间得失电子形成C.单质中一定没有离子键,一定有共价键D.共价化合物中一定没有离子键【答案】D【解析】A项,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可能有离子键,比如氯化铵,故A错误;B 项,共价键通过原子之间共用电子形成,不是得失电子,故B错误;C项,单质中一定没有离子键,可能没有共价键,比如稀有气体单质没有共价键,故C错误;D项,共价化合物中一定没有离子键,一定有共价键,故D正确。
共价键一、单选题1.过氧化铬(CrO5)的结构为:,由此可以推知CrO5中氧元素的化合价应该是()A.全部是-1价B.4个为-1价,1个为-2价C.全部是-2价D.4个为-2价,1个为-1价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乙烯分子中σ键比π键重叠度大,形成的共价键强B.两个原子之间形成共价键时,最多有1个σ键C.气体单质中,一定有σ键,可能有π键D.N2分子中有一个σ键,2个π键3.常温下,1mol化学键断裂形成气态原子所需要的能量用表示。
结合表中信息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432kJ/mol>E(H-Br)>298kJ/mol B.表中最稳定的共价键是H-F键C.H2(g)→2H(g) △H=+436kJ/mol D.H2(g)+F2(g)=2HF(g) △H=-25kJ/mol4.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σ键比π键重叠程度大,形成的共价键强B.两个原子之间形成共价键时,最多有一个σ键C.气体单质分子中,一定有σ键,可能有π键D.HClO分子中有s-p σ键和p-pσ键5.下列有关化学键的比较一定错误的是A.键能:C—N<C=N<C≡NB.键长:I—I>Br—Br>Cl—ClC.分子中的键角:H2O>CO2D.相同元素原子间形成的共价键键能:σ键>π键6.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σ键比π键的电子云重叠程度大,形成的共价键强B.金属和非金属原子之间也能形成共价键C.碳碳三键和碳碳双键的键能分别是碳碳单键键能的3倍和2倍。
D.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中,π键电子对数不计入中心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7.下列关于含氮微粒的表述正确的是A.N3-最外层电子数为5B.N3-质子数为21C.N原子核外有7种能量不同的电子D.N2的电子式是8.氰气的分子式为(CN)2,结构式为N≡C—C≡N,性质与卤素相似。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分子中原子的最外层均满足8电子结构B.分子中N≡C键的键长大于C—C键的键长C.分子中含有2个σ键和4个π键D.不能和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9.下图是一种常见的有机物,下列有关该物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分子式为C5H8O2,分子中有15个σ键和1个π键B.分子中的碳氧键有2种键长C.该物质在光照条件下与氯气反应,形成新的σ键D.该物质在碱性条件下加热,断裂的是非极性键10.下列关于晶体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原子晶体中,共价键的键能越大,熔、沸点越高B.分子晶体中,分子间的作用力越大,该分子越稳定C.离子晶体中,一定含有离子键,也可能含有共价键D.金属晶体中,金属键既没有方向性,也没有饱和性11.下列各项说法中正确的是()A.π键是由两个p电子以“头碰头”方式重叠而成B.π键比σ键重叠程度大,形成的共价键强C.气体单质中,一定有σ键,可能有π键D.N2分子中有一个σ键,2个π键12.关于键长、键能和键角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键角是描述分子立体结构的重要参数B.键长的大小与成键原子的半径有关C.多原子分子的键角一定,表明共价键具有方向性D.键能越大,键长就越长,共价化合物也就越稳定13.下列各分子中所有原子都满足最外层为8电子结构的是( )A.BF3B.CCl4C.SCl6D.HCl14.下列各组微粒中不属于等电子体的是A.CH4、NH4+B.H2O、HFC.CO2、N2O D.CO32-、NO3-15.下列卤化氢分子中键的极性最大的是()A.HF B.HCl C.HBr D.HI16.下列分子中存在的共价键类型完全相同(从σ键的形成方式角度分析)的是A.CH4与NH3B.C2H6与C2H4C.H2与Cl2D.Cl2与N2二、填空题17.有X、Y、Z、Q、G原子序数依次递增的七种元素,除G元素外其余均为短周期主族元素。
2020 高考化学一轮练习:原子结构、化学键含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X、Y、Z、M W为五种短周期元素。
X、Y、Z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同周期元素,且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5,X与Z可形成XZ2分子;Y与M形成的气态化合物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是0.76 g • L-1;W的质子数是X、Y、Z、M四种元素质子数之和的。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原子半径:W>Z>Y>X>MB. XZ2、X2M、WZ2均为共价化合物C. M2Z2有强氧化性,分子中只有共价键D. 由X、Y Z、M四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一定既有离子键,又有共价键答案:C解析:由已知条件可推知X为C,Y为N,Z为0,再由Y与M形成的气态化合物的密度可推知该化合物为NH,M为H;则W勺核电荷数为11,W为Na。
A项,原子半径:W>X>Y>Z>M错误;B项,Na2Q为离子化合物,错误;C项,双氧水有强氧化性,分子中只有共价键,正确;D项,如CO(NHh不是离子化合物, 没有离子键, 错误。
2、a、b、c、d为短周期元素,a的原子中只有1个电子,b2-和弍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d与b 同族。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a与其他三种元素形成的二元化合物中其化合价均为+1B. b 与其他三种元素均可形成至少两种二元化合物C. c的原子半径是这些元素中最大的D. d与a形成的化合物的溶液呈弱酸性【解析】由题中信息可知,a、b、c、d 分别是H、O、Na、S。
H 与Na 形成的二元化合物NaH中,H元素的化合价为-1 ,A项错误;O与其他三种元素可分别形成出0、H2O2,Na2O、Na2O2,SO2、SO3等,B项正确;Na元素位于第三周期IA 族,在四种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C项正确;氢硫酸是一种弱酸,D 项正确。
答案】A3、两种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层数之比与最外层电子数之比相等,则在周期表的前10号元素中,满足上述关系的元素共有()。
一、选择题1.(2019·昆明模拟)1934年居里夫妇用α粒子(4He)轰击27Al 得到一种自然界不存在的磷元素的一种同位素(3015P):2713Al +42He ―→3015P +10n ,开创了人造核素的先河。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该变化说明原子核在一般的化学反应中也能发生变化B .该变化同样遵循质量守恒定律C.10n 是一种电中性粒子D .对于3015P :原子序数=质子数=中子数=核外电子数解析:选A 。
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发生变化,题述变化属于核反应,不是化学反应,A 错误。
2.(2019·高考江苏卷)反应NH 4Cl +NaNO 2===NaCl +N 2↑+2H 2O 放热且产生气体,可用于冬天石油开采。
下列表示反应中相关微粒的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A .中子数为18的氯原子:1817ClB .N 2的结构式:N===NC .Na +的结构示意图:D .H 2O 的电子式:H O ••••H解析:选D 。
A 项,中子数为18的氯原子应表示为3517Cl ,错误;B 项,N 2分子中N 与N 之间形成三键,结构式为N ≡N ,错误;C 项,Na +的结构示意图为,错误;D 项,H 2O 为共价化合物,每个H 原子和O 原子之间共用一个电子对,正确。
3.(2019·天津红桥期中)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人员成功合成了新核素205 89Ac ,主要用于宇航飞行器的热源。
205Ac 可由207Ac 转化而成,下列有关205Ac 、207Ac 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核外电子数分别为116、118B .205Ac 、207Ac 化学性质相同C .205Ac 、207Ac 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不同D .物质的量相等的205Ac 、207Ac 质量相同 解析:选B 。
205Ac 、207Ac 互为同位素,核外电子数都是89,A 项错误;205Ac 、207Ac 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故二者的化学性质相同,B 项正确;205Ac 、207Ac 互为同位素,质子数相同,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相同,C 项错误;205Ac 、207Ac 的质量数不同,其摩尔质量不同,则相同物质的量的二者的质量不同,D 项错误。
4.(2019·豫东名校联考)化学键使得一百多种元素构成了世界的万物。
下列关于化学键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离子化合物中一定含有共价键,共价化合物中不含离子键B.共价化合物中可能含有离子键,离子化合物中只含有离子键C.构成单质分子的粒子一定含有共价键D.在氧化钠中,除氧离子和钠离子的静电吸引作用外,还存在电子与电子、原子核与原子核之间的排斥作用解析:选D。
离子化合物必含离子键,不一定含有共价键,但共价化合物必含共价键,一定不含离子键,A、B错误;稀有气体分子为单原子分子,不含共价键,C错误;离子键中既存在静电吸引,也存在静电排斥,D正确。
5.已知R元素的某种同位素能形成化合物A m R n,其中A的化合价为+n。
该化合物中一个R微粒的核外电子数为a,核内中子数为b,则该核素的原子符号是( )A.b+m+na+m R B.b+a-ma+m RC.b+a a RD.a-m+ba-m R解析:选D。
由题意可知,在化合物A m R n中,R的化合价为-m,其离子符号为R m-,已知一个R m-的核外电子数为a,则该核素的核内质子数为a-m,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a-m+b,故D正确。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①质子数相同的粒子一定是同种元素②同位素的性质几乎相同③质子数相同,电子数也相同的两种粒子,不可能是一种分子和一种离子④电子数相同的粒子不一定是同一种元素⑤一种元素只能有一种质量数⑥某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取整数,就是其质量数A.②③⑤⑥B.①②④⑤C.①②⑤⑥D.③④⑤⑥解析:选C。
粒子包括原子、分子、离子等。
H2O与Ne的电子数、质子数均相同,故①错、④对;同位素的化学性质几乎相同,物理性质不同,故②错;一种分子和一种离子,如果质子数相同,其电子数一定不相同,故③对;质量数是针对某原子而言的,一种元素往往有几种同位素原子,它们的质量数各不相同,故⑤、⑥错。
7.(2019·焦作高三考试)实现下列变化时,需克服相同类型作用力的是( )A .纯碱和烧碱的熔化B .食盐和冰醋酸熔化C .液溴和液汞的汽化D .金刚石和干冰的熔化解析:选A 。
纯碱和烧碱两种物质都是离子晶体,熔化时破坏离子键,A 项正确;食盐为离子晶体,熔化时破坏离子键,冰醋酸为分子晶体,熔化时破坏分子间作用力,B 项错误;液溴是分子晶体,汽化克服的是分子间作用力,液汞是金属晶体,汽化克服的是金属键,C 项错误;金刚石属于原子晶体,熔化时克服共价键,干冰属于分子晶体,熔化时克服分子间作用力,D 项错误。
8.X 元素的离子X 2-,核外电子数为m ,中子数为n ,w g X 的氢化物中的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A.w m +n ·m mol B.w m +n -2·m mol C.w m +n +2·(m +2) mol D.wm +n ·(m -2) mol 解析:选A 。
n (e -)=w g (m -2+n +2) g/mol ×(m -2+2)=w m +n·m mol 。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HF 、HCl 、HBr 、HI 的热稳定性依次减弱,沸点却依次升高B .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一定含离子键;金属与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C .NCl 3分子中所有的原子均为8电子稳定结构D .NaHSO 4晶体中阴、阳离子的个数比是1∶2,且熔化时破坏的是离子键和共价键解析:选C 。
A 项,非金属性越强,气态氢化物越稳定,则HF 、HCl 、HBr 、HI 的热稳定性依次减弱;而组成相似的分子,相对分子质量越大,沸点越高,但HF 分子间存在氢键,则沸点按HF 、HI 、HBr 、HCl 依次降低,错误。
B 项,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一定含离子键,属于离子化合物;而金属与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可能为共价化合物,如氯化铝,错误。
C 项,NCl 3分子中N 元素的族序数+成键数=8,则分子中所有的原子均为8电子稳定结构,正确;D 项,NaHSO 4晶体中存在钠离子和硫酸氢根离子,阴、阳离子个数比为1∶1,熔化时只破坏离子键,错误。
10.(2019·肇庆第二次统一检测)已知短周期主族元素X 、Y 、Z 、W 、R ,其中X 的原子半径在短周期主族元素中最大, Y 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m ,次外层电子数为n ,Z 元素的原子L 层电子数为m +n ,M 层电子数为m -n ,W 与Z 同主族,R 元素原子与Y 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之比为2∶1。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X 与Y 形成的两种化合物中,阴、阳离子的个数比均为1∶2B .Y 的简单氢化物比R 的稳定且熔、沸点高C .RY 2和X 2Y 2均具有漂白性,均能使品红试液褪色D .RY 2和WY 2通入Ba(NO 3)2溶液中均不产生白色沉淀解析:选D 。
X 的原子半径在短周期主族元素中最大,则X 为Na 元素;Z 的原子L 层电子数为m +n ,M层电子数为m-n,则m+n=8,Y的最外层电子数为m,次外层电子数为n,则n=2,由此可知m=6,则Y为O元素,Z为Si元素;W与Z同主族,则W为C元素;R原子与Y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之比为2∶1,则R的核外电子数为16,R为S元素。
X与Y可形成Na2O、Na2O2两种化合物,其阴、阳离子的个数比均为1∶2,A正确;Y为O元素,R为S元素,O元素的非金属性强于S元素,所以Y的简单氢化物比R的稳定,Y的氢化物为水,分子间含有氢键,熔、沸点比R的氢化物(H2S)的熔、沸点高,B正确;SO2和Na2O2都有漂白性,都能使品红试液褪色,C正确;CO2与Ba(NO3)2溶液不反应,而SO2具有较强还原性,在水溶液中与Ba(NO3)2反应,被氧化成SO2-4,SO2-4与Ba2+生成BaSO4白色沉淀,D错误。
11.(2019·河南八市第一次测评)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Y与X形成的某气态化合物可以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Z的质子数比Y多1,非金属元素W的氧化物熔点高于其他短周期非金属元素。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四种元素任意组合形成的化合物均为共价化合物B.原子半径大小:W>Y>Z>XC.Y、Z均可与X形成含有非极性共价键的化合物D.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Z>Y>W解析:选A。
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Y与X形成的某气态化合物可以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则X为H,Y为N;Z的质子数比Y多1,则Z为O;非金属元素W的氧化物熔点高于其他短周期非金属元素,则W为Si。
四种元素任意组合形成的化合物不一定为共价化合物,如NH4NO3是离子化合物,A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12.现有下列9种微粒:11H、21H、13 6C、14 6C、14 7N、5626Fe2+、5626Fe3+、16 8O2、16 8O3。
对于A Z X n b,按下列要求各举一例(每小题分别写出符合题意的两种粒子,且从以上所给微粒中选择)。
(1)Z、n、b相同而A不同:__________________;(2)A、n、b相同而Z不同:__________________;(3)A、Z、b相同而n不同:__________________;(4)Z、n、A相同而b不同: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11H、21H(或13 6C、14 6C) (2)14 6C、14 7N(3)5626Fe2+、5626Fe3+(4)16 8O2、16 8O313.已知A、B、D为中学常见的单质,甲、乙、丙、丁、戊为短周期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其中,丙是一种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无色气体;丁是一种高能燃料,其组成元素与丙相同,1 mol丁分子中不同原子的数目比为1∶2,且含有18 mol电子;戊是一种难溶于水的白色胶状物质,既能与强酸反应,也能与强碱反应,且具有净水作用。
各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部分条件已略去)。
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B单质的电子式:________。
写出丙的结构式:____________。
(2)写出戊与强碱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