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 格式:ppt
- 大小:76.00 KB
- 文档页数:9
一、填充:1.陆定一关于新闻的定义: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2.新闻的本源是事实,真实是新闻的生命3.新闻的题材包括:消息、通讯、评论4.新闻语言的特点:准确、清晰、生动5.新闻事业主要社会功能:报道新闻、引导舆论、传播知识、提供娱乐、刊播广告6.社会主义新闻的“二为方针”: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7.我国古代最早的报纸是:邸报8.世界上最大的通讯社有:(美)美联社、合众国际社(英)路透社(法)法新社(俄)俄通社(中)新华社9.纽约三大便士报:《太阳报》《先驱报》《论坛报》10.新闻学由理论新闻学、实用新闻学、新闻事业史组成。
二、名词解释:1. 陆定一关于新闻的定义:新闻是关于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具有真实性和新鲜性,真实是新闻的生命。
2. 新闻源: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或制造新闻的个人或组织。
3. 新闻敏感:是新闻工作者敏锐地发现新闻线索的能力和本领,也是衡量新闻工作者工作能力的重要标志。
它是新闻工作者对社会现象的观察能力,对事物发展变化的反应能力,对新闻线索的识别能力以及对新闻事实的分析能力的综合表现。
其核心是政治敏感。
4. 新闻导语:以简要的文句,突出最重要、最新鲜或最富有个性特点的事实,提示新闻要旨,吸引读者阅读全文的消息的开头部分。
5. 新闻价值:事实本身包含的引起社会各种人共同兴趣的素质的总和。
它包括五个方面,①时新性②重要性③接近性④显著性⑤趣味性。
6. 倒金字塔结构:是消息写作中最常用的一种结构方式。
它以事实的重要性程度或受众关心程度依次递减的次序,先主后次的安排消息中各项事实的内容,犹如倒置的金字塔或倒置的三角形而得名。
它多用于事件性新闻。
7. 深度报道:是一种系统反映重大新闻事件和社会问题,深入挖掘和阐明事件的因果关系以揭示其实质和意义,追踪和探索其发展趋向的报道方式。
是报纸为应对电子传媒竞争发展而来的,着重揭示原因(why)和怎么样(how)两个新闻要素。
8. 新闻的真实性:指在新闻报道中的每一个具体事实必须合乎客观实际,即表现在新闻报道中的时间、地点、人物、事情原因和经过都经得起核对。
事件性新闻稿范文第1篇一、新闻1、新闻体概述“新闻”一词,早在我国唐朝时就出现了。
关于新闻的定义,据不完全统计,有170多种。
较典型的有以下几种:强调“事实”。
“新闻就是广大群众欲知、应知而未知的事实”。
强调“报道”。
“新闻的定义,就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强调“传播”。
“新闻是新近变动的事实和传播”强调“信息”。
“新闻是经报道(或传播)的新近事实的信息。
” 强调“反常”、“猎奇”。
“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
” 企业新闻动态报道:一般是对新近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2、新闻体的作用(1)新闻报道的作用首先是满足受众对信息的需求。
(2)新闻具有“意识形态”的特性。
新闻媒介是“耳目”和“喉舌”。
(3)新闻是新闻媒介的主体内容。
如报纸版面内容,是由新闻、评论、副刊、广告四大部件构成的。
在这四大板块中,新闻在稿件的篇数上,在版次和版位上都占主导地位、起主导作用。
报纸的销量、广告收入的多少以及整个报社的经营效益的好坏都要依靠新闻报道的质量高低。
3、新闻体的特征(1)事实性新闻报道是以现实中新近发生或发现的客观事实为对象,是以客观事物最新变动状态的信息为内容的,因此客观事实的变动是新闻之母,是新闻的本源,离开了事实,新闻就不复存在。
新闻的事实性特征同时要求其内容是具体的,从“事实”角度着眼,要求具备:“新闻六要素”。
即何时(when)、何地(where)、何人(what)、何因(why)、何果(how ),简称“五w-h”。
(2)真实性真实是新闻的生命。
新闻报道传递虚假信息,信息失真、信息误导会给受众的思想和行为带来严重后果,公司通讯员应高度重视新闻的真实性。
新闻的真实则是客观的、具体事实的真实,它既要求所写事实、人物、细节、思想活动必须完全真实,又要求数据、引文、背景资料的准确可靠。
新闻失实的表现多种多样,如无中生有、捕风捉影、夸大事实、添油加醋、曲解事实等等。
企业报道失实的表现是数据不准确、反映事件不全面。
新闻的概念新闻(1)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其特性是向公众传播各种的新鲜信息,报社、通讯社、电台、电视台等,是转播新闻的专门机构。
(2)新闻体裁与新闻报道的总称,包括消息、通讯、特写、调查、述评、图片、资料等,有时也专指消息这种体裁,其中包括电讯、简讯等。
(《百科知识辞典》第966页,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9年,G.Z32.36)新闻(1)报社、通讯社、广播电台、电视台等新闻机构对当前政治事件或社会事件所作的报道。
要求迅速及时、真实、言简意明,以事实说话。
形式有消息、通讯、特写、记者通信、调查报告、新闻图片、电视新闻等。
新闻具有强烈的阶级性,无产阶级新闻报道必须准确反映客观实际,宣传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策略。
(2)指被人当作谈助的新奇事物。
《红楼梦》第一回:“众人当作一件新闻传说。
”(辞海(上),上海辞书出版社,1979年,G.Z32.22)新闻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事实成为新闻,需经传播者选择,并借助语言、文字、图像等符号载体及时传播。
(《简明华夏百科全书》第六卷,第584页,华夏出版社,G.Z227)新闻“就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陆定一)这个定义明确指出,新闻事实是第一性的,新闻报道是第二性的,体现了新闻的客观性与真实性。
同时,明确了新闻事实必须是新近发生的,体现了新闻必须“新”的特性。
新闻的五要素:who, when, where, what, why,简称“五个w”。
(孙树松,林人主编《中国现代编辑学辞典》,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1年,哈尔滨,G.G232-61.2)新闻特性是向公众传递最新讯息。
五个“w”之外,还有一新闻要素“h”,即如何-how.(曲钦兵主编《当代百科知识大词典》第451至452页,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南京,G.Z32.37) 新闻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事实成为新闻,需经传播者选择,并借助语言、文字、图像、符号等载体及时传播。
“事实”、“报道”、“新近”是构成新闻的3个因素。
《新闻基础知识》练习题(一)一、选择题(从A、B、C、D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可以填入横线处的最佳选项,每题2分,共36分)1. 【】新闻活动最早出现于。
A、原始社会B、奴隶社会C、封建社会D、资本主义社会2. 【】“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这一定义的提出者是。
A、徐宝璜B、李大钊C、陆定一D、范长江3. 【】新闻工作者准确迅速地识别新闻事实的能力,称为。
A、政治敏感B、新闻敏感C、新闻价值D、新闻线索4. 【】新闻事业在本质上属于。
A、生产力B、经济基础C、政权机关D、意识形态5. 【】福克斯广播公司属所有。
A、时代华纳B、维亚康姆C、贝塔斯曼D、新闻集团6. 【】当代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核心是。
A、坚持党性原则B、坚持正确舆论导向C、坚持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D、坚持政治家办报7. 【】舆论监督是社会的“排气阀”。
这指的是舆论监督的功能。
A、监测环境B、社会调节C、社会控制D、社会制衡8. 【】新世纪新阶段加强和改进新闻宣传工作的重要突破口是。
A、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B、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全党全国工作大局服务C、社会效益第一,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统一D、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新闻宣传工作9.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现在每天使用种语言进行广播。
A、17B、38C、43D、6310. 【】“报喜不报忧”,实质上是一种。
A、正面宣传B、鼓动性宣传C、片面性宣传D、指导性宣传11. 【】我国第一部新闻采访学专著《实际应用新闻学》的作者是。
A、徐宝璜B、邵飘萍C、黄远生D、邹韬奋12. 【】在我国,新闻真实性的完整含义,应该理解为。
A、事实为政治服务B、本质真实C、现象真实D、现象真实与本质真实的一致13. 【】在当代信息社会,通常所称的大众传播媒介,应包括。
A、报纸、杂志、书籍、广播、电视、电影B、报纸、广播、电视、通讯社C、报纸、广播、电视、摄影、通讯社D、报纸、广播、通讯社、特稿供应社、电视14. 【】中国共产党出版的第一份日报是。
“新闻的定义,就是新近发生事实的报道。
”1943年陆定一“新闻就是广大群众欲知应知而未知的重要事实”。
范长江新闻,又称消息,通常分为动态新闻、综合新闻、典型报道和新闻述评四类。
其中动态新闻是报纸、广播最常用的一种。
它报道的是国内外最新发生的重大事件或新气象、新成就。
狭义的新闻单指消息;广义的指消息、通讯、报告文学、特写、评论等等。
消息是用概括的叙述方式,比较简明扼要的文字,迅速及时地报道国内外新近发生的、有价值的、群众最关心的事实。
消息种类(一般把消息概括为四类):1.动态消息动态消息是迅速而准确地报道新近发生的国际、国内重大事件、重要的活动和各项建设中最新出现的新情况、新动态、新成就、新问题的一种文体。
它是报纸上使用最多的一类。
重大新闻的简讯都属于动态消息。
重大新闻,指事件重大,一意义深远,报道时在报纸上占显著位置的消息。
2.典型消息典型消息也叫经验消息,它是对一些具体部门、单位、行业的典型经验、成功做法集中报道的一种文体。
这种消息是在介绍经验、做法之后,总结经验,揭示规律,以达到以点带面,推动工作的目的。
3.综合消息综合消息是把发生在不同地点、不同单位、各具特色、性质相同的事实综合在一起,并体现一个主题的报道。
它的特点是在综合、概括事实的基础上,进行分析,提出见解,揭示规律。
4.述评消息又称“记者述评”、“新闻述评”。
是一种兼有消息与评论作用的新闻。
它是在陈述事实的基础上,穿插评论或抒发感慨,从而分析说明所报道事实的本质和意义。
它的特点是边叙边评,要求以国家的方针政策为依据,针对事实进行评说,要观点正确,评论得当。
新闻结构,一般包括标题、导语、主体、结语和背景五部分。
前三者是主要部分,后二者是辅助部分。
标题一般包括引题、正题、副题;导语,一般指“电头”后的第一句或第一段文字,用来提示消息的重要事实,使读者一目了然;主体,随导语之后,是消息的主干,是集中叙述事件、阐发问题和表明观点的中心部分,是全篇新闻的关键所在;结语,一般指消息的最后一句或一段话,是消息的结尾,它依内容的需要,可有可无;背景,是事物的历史状况或存在的环境、条件,是消息的从属部分,常插在主体部分,也插在“导语”或“结语”之中。
新闻的定义: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新闻也叫“消息”,指对国内外新近发生的具有一定社会价值的人和事实的简要而迅速的报道。
新闻概念有广义与狭义之分。
广义的新闻,是消息、通讯、特写、速写、报告文学、采访手记、群众来信等多种新闻文体的总称;狭义的新闻则专指消息。
新闻的特点:及时性、准确性、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
新闻的“三贴近”原则是: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
新闻结构的组成部分:标题(分为引标、主标、副标。
)、导语(新闻开头的第一句话,概括了整条新闻的主要内容)、主体、背景、结语。
新闻的五要素:五W,即何事、何人、何地、何故、何时。
在新闻实践活动中,采访是新闻写作的基础和前提,没有采访就无从获取新闻事实、掌握新闻素材。
但通过采访得到的大量第一手的新闻材料,并非都可以报道,还要经过分析、筛选、提炼、剪裁和加工,方能使之成为新闻作品。
消息:是新闻报道中最重要的体裁。
它从现实生活中选择最新鲜的事实,及时加以报道,文字精练,主题突出,是新闻报道的主要形式。
消息一般可分为简讯、短消息、长消息、综合消息。
通讯:是由消息演变而来,因篇幅可稍长,能对新闻事实进行更具体、形象、生动的报道,通讯又可分为特写、速写、游记、专访、介绍、小故事(小通讯)等。
述评性新闻:是带有议论性质的新闻,它以新闻性为主,述评性新闻不同于评论,而以新闻事实为依据。
不同文体的语言有不同的特点。
文学作品要运用形象的语言,科学论文要运用逻辑严密的说理性语言,新闻报道则要运用新闻语言。
新闻线索——也称采访线索、报道线索,是指为新闻采访报道提供有待证实、扩展和深化的讯息,给新闻记者提示新闻的所在,新闻采访的方向。
新闻与事实——新闻来自事实,由事实构成,是事实的记录和再现。
事实第一性,新闻第二性,一个是源,一个是流,先有事实后有新闻,再者的关系不容分离,更不容颠倒。
新闻采访——新闻采访是指记者和其他新闻工作者,为完成报道任务或了解某些情况,围绕采集新闻事实材料而进的一项特殊的调查究活动第一手材料——记者不经过任何中转环节直接从他要报道的事实那里得来的材料,包括记者的直接观察和物证材料。
新闻基础知识一、新闻的定义新闻也叫“消息”,指对国内外新近发生的具有一定社会价值的人和事实的简要而迅速的报道。
定义一: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新闻概念有广义与狭义之分。
广义的新闻,是消息、通讯、特写、速写、报告文学、采访手记、群众来信等多种新闻文体的总称;狭义的新闻则专指消息。
“新闻"一词,在我国最早出现在唐代,指的是新听到的国家大事;后来《红楼梦》里出现的“新闻",开社会新闻之先河,指的是见到的有趣的新鲜事。
目前,我国有五种基本的新闻报道形式,这就是:消息.通讯.评论.调查报告和新闻照片.其中,消息是一切新闻报道形式的老祖宗,现代一切新闻报道形式都是由它衍化出来的.二、新闻的分类新闻的分类标准有好多。
新闻种类较多,但它们都有共同的特点:真、实、强、短、快、活.1、以新闻内容来分类:政法新闻、经济新闻、文教卫生新闻、体育新闻、军事新闻、社会新闻、评论消息。
2、以新闻发生地分类:国际新闻、全国新闻、地方新闻3、以新闻的时间性分类 :突发性新闻(对出乎人们预料而突然爆发的事件的报道)、延缓性新闻(对逐步发生变化的时间的报道)。
4、以新闻与读者关系来分类:硬新闻(关系到国际民生以及人们切身利益的新闻)、软新闻(富有人情味、纯知识、纯趣味的新闻)。
5、按照新闻的特点来分,有事件性新闻与非时间性新闻,单一性新闻与复杂性新闻,动态性新闻与静态性新闻,本体新闻与反应新闻。
其中动态新闻是报纸、广播最常用的一种.它报道的是国内外最新发生的重大事件或新气象、新成就。
6、按照新闻的特点来分,有事件性新闻与非时间性新闻,单一性新闻与复杂性新闻,动态性新闻与静态性新闻,本体新闻与反应新闻。
7、按照新闻的传播手段来分,有口头新闻.文字新闻.广播新闻和电视新闻.三、新闻的特点新闻要求及时性、真实性。
具体:1、主题突出,文字精炼.一条新闻通常报道一件事实,说明一个问题。
2、文字简明扼要,用事实说话,必要时可以有适当的精湛的议论。
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新闻一、新闻基础知识。
1. 新闻的定义。
- 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它具有真实性、时效性、准确性等特点。
例如,报纸上报道的本地当天发生的重大事件,像新建的大桥通车,这就是新闻,它真实地反映了刚刚发生的事情,并且准确地传达了通车的时间、地点、参与人员等信息。
2. 新闻的结构。
- 标题。
- 标题是新闻的眼睛,它能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并概括新闻的主要内容。
标题有主标题、副标题等形式。
主标题简洁明了地揭示新闻的核心内容,副标题则对主标题进行补充说明。
例如,“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是主标题,“我国航天事业迈向新征程”可以作为副标题。
- 导语。
- 导语是新闻开头的第一段或第一句话,它用简洁的文字,概括新闻的主要事实或揭示新闻的主题。
如“北京时间2021年10月16日0时23分,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顺利将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3名航天员送入太空。
”这一导语就概括了神舟十三号发射的时间、地点和主要人物等关键信息。
- 主体。
- 主体是新闻的主要部分,它承接导语,对导语中提到的新闻事实进行详细的叙述和展开。
它可以包括事件的经过、背景、相关人物的反应等内容。
对于神舟十三号的新闻,主体部分可能会详细介绍飞船发射前的准备工作、发射过程中的技术细节、三位航天员的任务等。
- 背景。
- 背景是新闻事件发生的历史条件、社会环境等。
在神舟十三号的新闻中,背景部分可能会提及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之前载人航天任务取得的成果等,这些背景信息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此次发射任务的意义。
- 结语。
- 结语是新闻的最后部分,它可以总结新闻内容,或对事件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等。
比如“神舟十三号的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也为未来的深空探测等任务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 新闻的六要素。
- 新闻六要素包括人物、时间、地点、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以一则校园运动会的新闻为例,人物是参加运动会的学生和老师;时间是运动会举办的具体日期,如2023年9月15日;地点是学校操场;起因是学校为了增强学生体质、丰富校园生活而举办运动会;经过是各项比赛项目的开展,如100米赛跑、跳远等项目的比赛过程;结果是各个项目的冠军产生,以及运动会圆满结束等。
新闻理论十讲第一讲新闻——叙述事实一.新闻≠宣传1. 新闻是对客观发生的事实的叙述。
新闻传播的目的是让对方了解一件事,只要对方知道了这件事,新闻传播的任务就完成了。
新闻传播的归宿是“受者晓其事”。
2. 宣传是运用各种符号传播一定的观点,以影响和引导人们的态度、控制人们行为的一种社会性传播活动。
宣传是要传播观点,它的目的是要影响和引导人们的态度、控制人们的行为,所以宣传行为的中心不是接受者,而是传播者,它的归宿是“传者扬其理”,宣传者只要把想说的话说出来,任务就完成了。
3. 宣传分为两类:A.政治宣传:在政治宣传中,观点的赞同者会积极接受这种宣传,而观点相左者,则会回避或地址这种宣传。
B.商业宣传:需要某些商品的人会积极响应,但这样的人不太多,多数人因为与某个商品的宣传没有关系,很少会主动接受这种宣传。
4. 为什么我们经常把新闻和宣传结合起来说呢?因为新闻和宣传都是一种传播行为,可以相互渗透,而且有交叉的地方。
宣传有很多种形式,通过传播新闻达到宣传的目的是其中一种,即使是最客观的新闻报道,也可以夹杂宣传的成分。
5. 从表现方式看,新闻与宣传的差别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A.新闻重信息,宣传重形式B.新闻重新异,宣传重反复C.新闻重事实,宣传重观点D.新闻重实效,宣传重时机E.新闻重沟通,宣传重操纵F.新闻重平衡,宣传重倾斜二.新闻≠舆论1. 舆论是社会中自然产生的、自在的意见形态。
在一定范围内,持某种意见的人数超过总数的三分之一,才可以将这样的意见视为舆论,这是,这种意见可能开始对全局产生影响:如果持某种意见的人数接近总数的三分之二,可以说这种舆论已经掌控了全局。
2. 舆论和新闻的关系:A.新闻可以反应舆论,特别是在报道某些群体性事件的时候。
但是多数新闻报道的是一个一个非常具体的事实,而且往往与大局没有关系,在这种情况下,不能说具体的新闻反应了舆论,这是新闻和舆论的一个关系。
B.理论上可以说媒体是舆论的载体。
宣传战线大比武复习题之七(新闻外宣)一、新闻舆情方面试题1、根据集团公司《关于切实做好重大(突发)事件信息报告等有关工作的通知》要求,重大(突发)事件信息必须在多长时间内报送?A、2小时内B、4小时内C、8小时内D、24小时内2、根据集团公司《关于切实做好重大(突发)事件信息报告等有关工作的通知》要求,敏感事件、敏感地区和敏感时间的信息必须在多长时间内报送?A、1小时内B、2小时内C、8小时内D、24小时内3、集团公司新闻工作原则:A、公平、公正、公开B、稳健、低调、正面C、发展、转变、和谐4、集团公司新闻工作方针:A、客观面对、有所作为、因势利导B、健全机制、构建网络、勇敢面对C、内强素质、外树形象5、做好突发事件媒体处置工作的原则:(多选)A、第一时间发布信息B、媒体处置以地区公司为主C、要完善突发事件媒体处置预案D、要严格防止突发事件外露6、舆情处理“第一时间”指的是什么:(多选)A、第一时间到达现场B、第一时间采取措施C、第一时间报告情况D、第一时间发布信息E、第一时间处理问题7、新闻发言人应具备哪些素质:(多选)A、较强的政治素质、责任意识和较高的政策理论水平B、熟悉相关的法律法规,掌握本单位基本情况C、具备较丰富的新闻工作、媒体关系专业知识和工作经验了解新闻媒体的工作方式和特点D、具有良好的新闻策划、媒体协调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知识面广,心理素质好,应变能力强E、遇到事情要敢于担当8、你觉得哪些媒介互动可能会泄露企业信息?(可多选)A、BBSB、电子邮件C、在线聊天D、博客、微博、播客、拍客等E、社交网络9、按事件性质、严重程度、可控性和社会影响程度,辽河油田公司新闻媒体突发事件一般分为()级:A、一级B、二级C、三级D、四级10、辽河油田公司Ⅰ级新闻媒体突发事件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为Ⅰ级新闻媒体突发事件:涉及话题包括:企业性质、企业宗旨遭受恶意否定,企业品牌遭受恶意攻击,企业形象受损,企业安全、质量、环保事件,集团公司级突发事件等。
“新闻”与“宣传”的区别在我们的工作经常提到要加强宣传工作,但往往我们去忽略了宣传的真实意义,总混淆了新闻与宣传两者的差异,以为有了新闻报道就是做好了宣传工作,其实不然,宣传必须赋予传播观念的内涵。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两者间的区别吧。
1、什么是新闻?新闻是新近发生事实的报道;新闻是新近事实变动的信息。
2、新闻的基本特点是什么,它的影响和作用表现在那些方面?第一、新闻最基本的特点是真实和新鲜,由此延伸出新闻报道的要求:迅速及时。
这也是新闻最基本最核心的规律。
第二、现代社会,新闻真实、迅速的要求决定了新闻工作的方向,塑造了新闻媒介以及新闻工作者的品格,决定了媒介的形式和技术的采用。
第三、人类传播工具的选择和发展,根本上也是由新闻特性所决定的。
人类传播工具经历了:口头新闻——书信新闻——新闻书——新闻周刊——日报——电台——电视台——互联网——人体器官——印刷媒介——电子媒介第四、"真实和迅速"还决定了新闻工作者的素质要求:首先必须忠诚、工整和严谨,其次必须有敏锐的反应和判断能力。
3、什么是新闻要素,明确新闻要素对新闻工作有什么作用?第一、新闻要素是新闻构成的必须材料:who,what,when,where,why.第二、明确新闻五要素对新闻工作有两大作用:1)有助于记者采访时迅速弄清每一个新闻事实的要点,以保证新闻来源不失实。
2)有助于记者迅速抓住新闻重点,尤其是在新闻导语写作中。
4、新闻类别:按新闻内容分:政法新闻、经济新闻(工交新闻、财经新闻)、体育新闻、文教卫新闻、社会新闻按新闻发生地点分:国际新闻、全国新闻、地方新闻按新闻时间性分:突发性新闻、延缓性新闻按新闻与读者关系分:硬新闻、软新闻5、宣传与新闻的区别与联系。
第一、新闻与宣传的基本区别:新闻传播信息,宣传传播观念。
第二、具体区别:1)出发点不同:宣传的出发点是处于宣传者自身的生存、发展需要去追逐受众;新闻的出发点是受众出于自身的需要去追逐信息。
八年级上册新闻知识点总结一、新闻的定义与特点定义新闻是对新近发生事实的报道。
它能及时、准确地告知人们周围世界发生的各种变化。
例如,关于一场体育赛事的结果报道、一个地区新政策的出台消息等都是新闻。
特点真实性:这是新闻的生命。
新闻所报道的内容必须是真实发生的事情,不能虚构、编造。
如对重大灾难事件的报道,必须基于真实的情况、准确的数据等。
及时性:新闻要迅速及时地传播信息。
一旦有事件发生,新闻工作者要尽快采集信息并发布出去,这样才能满足人们对最新消息的需求。
比如突发性的国际事件,媒体会第一时间跟进报道。
准确性:在语言表达、事实陈述等方面要准确无误。
无论是人物的姓名、事件的时间地点,还是相关的数据等都不能出错。
比如在财经新闻中,对股票指数、企业营收等数据要精确报道。
二、新闻的要素“五个W”和“一个H”新闻一般包括何时(When)、何地(Where)、何事(What)、何人(Who)、何故(Why)以及如何(How)。
例如一则火灾新闻,要说明火灾发生的时间是某天某时、地点在某街道某建筑、发生了火灾这件事、涉及到哪些人(受灾群众、消防员等)、火灾发生的原因(如电路老化等)以及火灾是如何扑救等情况。
在具体的新闻写作中,这些要素要清晰明确。
有的新闻在标题中就会体现部分关键要素来吸引读者注意。
三、新闻的体裁消息定义:消息是迅速、简要地报道新近发生事实的一种新闻体裁。
它通常具有篇幅短小、内容简明扼要的特点。
比如关于一场简短的发布会消息报道。
结构:一般包括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等部分。
标题:是新闻内容的概括,有主标题、副标题等形式。
好的标题能够吸引读者眼球。
例如“神舟十五号成功发射——开启太空探索新征程”。
导语:是消息开头的第一段或第一句话,用简明扼要的文字写出消息中最重要、最新鲜、最吸引人的事实。
比如“今日上午9 时,我国自主研发的新型高铁列车在京沪线首次试运行成功,时速达400 公里。
”主体:是消息的主要部分,承接导语,具体阐述新闻事实,展开新闻内容。
试论新闻的性质及其作用摘要:新闻就其性质而言,它是一种信息传播,其本源是客观事实,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在阶级社会里,新闻是一定阶级的舆论工具。
就其作用而言,它对于革命和建设事业具有“组织、鼓舞、激励、批判、推动”的作用。
关键词:新闻性质作用一、关于新闻的性质(一)新闻是一种信息传播新闻,又叫做消息,它的根本特性是一种信息传播。
因为从广义来说,新闻是泛指人类通过口语(口传和广播)、文字(手抄和印刷)、照片(新闻摄影)、电影(纪录片)、电视(录像)等手段传播各种信息的社会现象,并不限于新闻机构所发布的消息。
作为一种信息传播的新闻,是人类社会生活中的精神交往,是一个客观存在的社会现象。
马克思说:“观念、思维、人精神交往,在这里仍是人们物质关系的直接产物。
”人类的生产活动,一开始就是社会性的,彼此在一定的生产关系下进行的,人们相互间必然发生各种联系,建立各种精神交往,沟通各种信息。
原始社会的人们,为了共同生产和生活,他们用手势、呼喊和各种信号传递信息,这也可说是原始的新闻活动。
以后,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社会分工越来越细,人们更加需要互相传递各种信息。
特别是到了封建社会的后期,商业、航海业日益发展,尤其是随着世界贸易的发展,各地交往频繁,新闻活动也就适应社会需要成为一种专业分工。
最初出现的是手抄新闻,进而又有人创办印刷所来印制新闻,这样就产生了最初的报纸。
近代,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又逐步有了电报、广播、电影、电视等现代化新闻手段。
今天,世界各国新闻活动数量之大、形式之多,是以往任何时代所无法比拟的。
新闻已成为人们实现“精神交往”的最迅速、最广泛的手段。
它反映当今自然和社会的各种变化,传播各种信息,帮助人们去认识、适应、改造自然和社会。
(二)新闻的本源是客观事实我们必须明确认识到:“新闻的本源是客观事实”。
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陆定一说:“新闻是什么?”“唯物论者认为,新闻的本源乃是物质的东西,乃是事实。
”这里,正是指出了新闻最主要最本质的特征,强调了新闻是客观事实的反映,体现了事实第一、新闻第二的唯物论的反映论,提出了新闻必须坚持客观性与真实性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