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考一轮复习历史专题复习模式人民版课时检测二十六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掠夺
- 格式:doc
- 大小:27.50 KB
- 文档页数:3
2020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新航路的开辟和早期殖民扩张》测试卷及答案解析(时间:45分钟分值:85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9·内蒙古包头模拟)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中世纪后期,十分重要的香料贸易并没有受到什么影响,关键问题是,意大利人和阿拉伯人垄断香料贸易引起了其他欧洲人极大的不满,他们热切地寻找能直接抵达东方的途径,以分享这笔厚利。
”由此可见,地理大发现的现实原因是()A.西欧封建社会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B.欧洲对东方商品的渴求C.垄断贸易引发激烈的商业竞争D.奥斯曼帝国隔断东西方主要商路【答案】C【解析】依据题干“意大利人和阿拉伯人垄断香料贸易引起了其他欧洲人极大的不满,他们热切地寻找能直接抵达东方的途径,以分享这笔厚利”可知,地理大发现的现实原因是垄断贸易引发激烈的商业竞争,故C项正确。
A、B两项在材料中无相关信息,应排除;D项与材料不符,材料中提到的是“意大利人和阿拉伯人”,应排除。
2.(2019·河北承德月考)新航路的开辟,不仅改变了世界历史的进程,也对欧洲各国产生了重大影响,由此出现了不同的别称,如“黄金的漏斗”“现代金融和商业制度创立者”“新航路的受害者”等。
下列与其对应的分别是() A.意大利、法国、荷兰B.英国、意大利、德意志C.葡萄牙、英国、美国D.西班牙、荷兰、意大利【答案】D【解析】西班牙没有将掠夺的金银转化为资本,很快衰落下去,被称为“黄金的漏斗”;17世纪的荷兰是国际贸易和金融中心,被称为“现代金融和商业制度创立者”;新航路开辟,商路和贸易中心由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意大利逐渐衰落,被称为“新航路的受害者”。
故D项正确。
3.(2019·河北邯郸质检)法国米歇尔·博德在《资本主义史》中认为:西方历史上的所谓“地理的发现”,使历史进入了双重的结合。
这里“双重的结合”主要是指()A.商业革命与价格革命B.商品贸易与殖民掠夺C.资本输出与世界市场D.民主扩展与科学传播【答案】B【解析】题干材料提到,西方历史上的所谓“地理的发现”,使历史进入了双重的结合,这反映了新航路开辟带来的双重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航路开辟一方面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另一方面西方列强开始殖民掠夺,因此选B项。
第15讲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课时跟踪练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9·福州质检)1493年,在罗马教皇亚历山大六世仲裁下,从北极到南极划一条分界线,史称教皇子午线。
线西属于西班牙人的势力范围;线东则属于葡萄牙人的势力范围。
这一史实主要可用来论证新航路开辟促成了( )A.全球性国际秩序建立B.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C.世界性国际分工出现D.国际政治力量中心转移解析:教皇子午线的划定缓和了葡萄牙和西班牙在新航路开辟过程中的利益纠纷,促成了全球性国际秩序建立,故A项正确;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于两次工业革命之后,不符合时间限制,故B项错误;世界性国际分工出现在两次工业革命之后,不符合时间限制,故C 项错误;国际政治力量中心仍然在西欧,没有发生转移,故D项错误。
答案:A2.(2019·枣庄模拟)著名文人爱特生说,17世纪的英国房间里如果没有摆上金字塔式的中国瓷器,生活就会变得干枯无味。
马克思说,1662年前还不知茶为何物的英国,与中国通商后,“茶被看成是一种极其重要的必不可少的饮料”。
上述情况的发生主要是因为当时( )A.商业革命发挥的效应B.世界市场形成的作用C.明清对外政策的影响D.出现西学东渐的潮流解析:新航路开辟后世界贸易中心由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英国因此成为世界贸易重要参与者和获利者,故A项正确;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市场开始出现,故B项错误;明清时期实现闭关锁国的对外政策,故C项错误;西学东渐指的是西方的思想逐渐传入中国,与材料现象无关,故D项错误。
答案:A3.(2019·衡阳联考)“作为压舱物的瓷器,却以其晶莹的质地、美丽的色彩引起上流社会关注,人们争相追逐,贵族则以其夸耀财富,而烧有个人化纹章的瓷器更是显赫社会地位的象征,一时间,里斯本(葡萄牙首都)成为传播中国瓷器文化的中心。
”这说明( ) A.殖民扩张推动中西之间的贸易B.传统商路变更激化欧洲国家间矛盾C.“地理大发现”引发西欧商业革命D.新航路开辟影响了西欧的社会生活解析:根据所学最早进行新航路开辟的是西班牙和葡萄牙,据材料中“(葡萄牙首都)成为传播中国瓷器文化的中心”“引起上流社会关注”“个人化纹章的瓷器”表明新航路开辟影响了西欧的社会生活,故D项正确。
2020年高考历史总复习:开辟新航路和早期殖民扩张考点归纳考纲解读考点提示1、新航路的开辟2、荷兰、英国等国的殖民扩张复习建议主要考查新航路开辟和殖民掠夺的双重影响,既要看到积极影响,又要看到消极影响。
试题一般从世界市场形成的角度切入,很多非选择题将本部分知识点与工业革命、经济全球化相联系,考查新航路开辟和殖民掠夺对世界市场形成的作用,形成经济全球化的专题性知识。
知识清单考点聚焦考点一、认识欧洲的封建时代——西欧中世纪(476-1500年左右)(一)总体特征1.政治:体系严密的封建制度西欧封建社会早期,土地是主要财富。
国王把一部分土地分封给大封建主,这些人成为诸侯,诸侯又把一部分土地分封给较小的封建主,小封建主再向下分封。
这样的层层分封,就形成公、侯、伯、子、男爵和骑士等自大至小不同等级的封建主。
形成一种领主(封主)和附庸(封臣)的关系,彼此负有义务。
2.经济:自给自足的贵族庄园封建贵族住在戒备森严的城堡里,有自己的武装。
他们的经济生产单位叫“庄园”,一般自给自足,不与外界交往。
3.思想:凌驾一切的天主教会从5-6世纪开始,西欧的教会势力迅速增长。
罗马天主教会是最有势力的封建领主,拥有天主教世界土地的三分之一。
8世纪中期,意大利中部形成教皇国。
国王为了使自己的统治神圣化,经常请求教皇以上帝的名义为自己加冕。
然而,教皇与封建君主时而相互勾结,时而明争暗斗。
11世纪,基督教会分裂为以君士坦丁堡为中心的东正教会和以西罗马为中心的天主教会,活动范围分别在欧洲的东部和西部。
12-13世纪,经过长期斗争,教皇权力终于达到顶峰:教皇有权废除君主;罗马教廷成为中欧和西欧一切宗教事务和教义问题的最高裁判机构。
(二)近代因素的酝酿1.城市的兴起和大学的建立11-12世纪,欧洲各地的城市普遍重新兴起。
与之同时的,是市民阶层的形成,商人和银行家作为市民阶层的上层发展为早期的资产阶级。
一些城市中还建立起了许多大学,成为著名的大学城,极大地传播了古典文化。
课时跟踪检测(十一) 新航路的开辟和西欧国家的殖民扩张(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说明:标“★”题有一定难度,请同学们慎思慎做,教师重点选讲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关于第一次西航用费的确切数字已不可能得到,但是根据各种线索和迹象估计,总数大概是200万马拉维迪。
伊莎贝拉曾打算把她的王冠上的珠宝换钱,……哥伦布在这桩事业中自己筹措了25万马拉维迪,不足的数目大概是从国库预支的。
”这说明新航路开辟( ) A.得到了西班牙王室支持B.由垄断性贸易公司组织C.受到宗教改革运动影响D.导致大量财富流入欧洲2.(2014·泗洪质检)世界史专家吴于廑先生称:人类历史发展为世界历史,经历了纵向发展和横向发展两个方面的漫长历程。
纵向发展是指人类物质生产史上不同生产方式的演变和由此引起的不同社会形态的更迭,它们构成一个由低级到高级发展的纵向序列。
横向发展是指历史各由地区间的相互闭塞到逐步开放,由彼此分散到逐步联系密切,终于发展成为整体的世界历史这一客观过程。
以下历史事件最有助于人类历史横向发展的是( )A.鸦片战争B.洋务运动C.新航路的开辟D.英国资产阶级革命3.葡萄牙历史学家巴若斯写道:“船员们惊异地凝望着这个隐藏了多少世纪的壮美的岬角。
他们不仅发现了一个突兀的海角,而且发现了一个新的世界。
”下列有关这个“突兀的海角”说法不正确的是( )A.承载着欧洲人去寻金的梦想B.记录着航海家前赴后继的征程C.见证了世界殖民霸权的兴衰D.控诉着黑奴贸易的残酷和血腥4.哥伦布在西航的过程中,不断用基督教精神砥砺自己和船员。
刚一到达美洲,他即自称是上帝的使者,给处在黑暗之中和死亡笼罩下的人们带来救世主的消息。
这表明哥伦布的远洋航行( )A.带有较强的宗教热情B.体现了顽强的意志品质C.怀着强烈的寻金欲望D.展现了博大的救人情怀5.(2014·东海测试)布罗代尔在《15到18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一文中指出:“由于15世纪地理大发现,欧洲一鼓作气地(或几乎如此)挪动了自己的疆界,从而创造了奇迹。
阶段检测(六)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市场一、选择题(每小题分,共分).世纪上半叶,葡萄牙的亨利王子利用自己手中的权力和财力,创办航海学校培养人才,组织派遣一次又一次的探险和贸易活动。
以下在开辟新航路历程中由葡萄牙王室支持取得的成果是( ).郑和船队多次抵达印度.哥伦布船队发现美洲大陆.迪亚士船队到达好望角.麦哲伦船队完成环球航行解析:选郑和船队是在明王朝的支持下,故项错误;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是在西班牙王室支持下,故项错误;迪亚士船队到达好望角是在葡萄牙王室的支持下,故项正确;麦哲伦船队完成环球航行是在西班牙王室支持下,故项错误。
.世纪,远洋航行意味着冒险:他们无法准确测量经度,木制船壳无法抵抗船蛆的侵蚀,储备的食物不适于长期航行,船上的卫生与生活条件也十分糟糕。
然而,受经济利益与政治利益的双重驱使,这些人所进行的探索极大地扩展了已知世界的范围。
下列对此说法认识正确的是( ).当时欧洲经济水平全球领先.世纪后地中海商业更兴旺.利益驱动下的西欧积极探索.英国和荷兰是航海时代先驱解析:选世纪左右,中国明清时期农耕经济高度发达领先世界,而非欧洲领先世界,故项错误;世纪伴随着新航路的开辟,商业中心从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故项错误;据材料“受经济利益与政治利益的双重驱使,这些人所进行的探索极大地扩展了已知世界的范围”可知利益的驱动促使西欧积极探索,故项正确;西班牙与葡萄牙率先进行新航路开辟,故项错误。
.新航路开辟后热衷于探险的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看到可以用白银跟中国人做生意,便掀起了一场银矿开发狂潮。
整整两个半世纪,美洲的巨额白银不断地流入中国。
这反映了( ).白银流入促进了中国的资本原始积累.对外贸易增加使中国小农经济开始解体.中国商品满足西、葡两国的市场需求.西、葡已成为明朝政府最大的贸易伙伴解析:选依据所学,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未促进中国的资本原始积累,故项错误;鸦片战争后,小农经济开始解体,故项错误;据材料“美洲的巨额白银不断地流入中国”,并结合所学可知,明清时期手工业发达,手工产品竞争力强,满足西、葡两国的市场需求,故项正确;材料主要强调的是中国成为西、葡两国的白银流入国,而不是强调西、葡两国的贸易伙伴地位,故项错误。
课时跟踪检测(十五)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由于新航路的开辟,东西两半球的不同文化圈的大汇合,加速了人类从传统农耕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的过程……没有了美洲贡献的大量金银与物质财富,没有北美的自由移民垦殖区,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将会缓慢得多。
”这一评价() A.未揭示新航路开辟带来的灾难,是对西方殖民行为的开脱B.认为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是建立在殖民掠夺的基础之上的C.用辩证的方法分析了新航路开辟的影响D.较为客观地分析了新航路开辟的历史作用解析:选D材料分析了新航路开辟对世界、对美洲、对西方资本主义的作用,故D 项正确。
2.15世纪,在葡萄牙国王若昂一世的支持和鼓励下,亨利王子创办了专门的水手航海学校,从1418年开始步步推进沿西非海岸的探险活动。
1487年迪亚士绕过非洲好望角,10年后达·伽马继续向东航行抵达印度。
葡萄牙的航海活动()①是国家支持的航海殖民活动②为葡萄牙带来巨大的商业利润③推动了葡萄牙工业的迅速发展④体现了人类不畏艰难的探险精神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解析:选C材料中“国王若昂一世的支持和鼓励下”表明国家支持,故①正确;随着新航路的开辟,葡萄牙和西班牙从海外获得大量财富,一跃成为欧洲最富有的国家,故②正确;葡萄牙在殖民活动中的收益几乎无一例外地来自对殖民地的掠夺,而本土并未建立强大的生产能力,不存在“工业的迅速发展”,故③错误;“步步推进沿西非海岸的探险活动”表明④正确。
C项符合题意。
3.1693年,康熙患疟疾,服御医药无效。
欧洲传教士献上原产美洲的金鸡纳,康熙服用后疟疾速愈。
这反映了()A.传统商路和国际贸易中心转移B.闭关锁国下的朝贡贸易繁荣C.殖民扩张使美洲社会遭到破坏D.地理大发现后洲际间物种的交流解析:选D从原产美洲的金鸡纳被欧洲传教士进献给中国皇帝,可知反映了各洲物种交流,故D项正确。
4.十六世纪时,欧洲物价长期、普遍的上涨,史学家称之为“物价革命”。
课时检测(二十六) 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掠夺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8分)1.(2019·厦门测试)“在重商主义时代,一个幽灵困扰着欧洲,这便是担心像西班牙一样因富于黄金,贫于生产,以及由可怕的贸易逆差而被毁灭。
”这一认识客观上() A.刺激了新航路的开辟B.促进了西欧的殖民扩张C.催生了自由主义思潮D.推动了英国制造业发展解析:选D材料反映了对新航路开辟后在欧洲引发“价格革命”的辩证认识,A项排除;“价格革命”是西欧殖民扩张的结果,而不是原因,B项排除;自由主义思潮产生于工业革命时期,与新航路开辟时间不符,C项排除;新航路开辟和早期殖民帝国疏于生产,引起“价格革命”,导致其衰落,英国要避免衰落就不得不从事生产,进而客观上推动了英国制造业发展,D项正确。
2.(2019·江西五市八校联考)从1500年到1600年近一个世纪内,西欧黄金增加了117%,白银增加了206%。
这带来的最主要的影响是()A.欧洲各国的物价飙涨B.加速了西欧社会转型C.有利于原始资本积累D.引发了“价格革命”解析:选B“最主要的影响”要从深层的社会变革上分析。
新航路的开辟推动封建制度的衰落,资本主义的发展,加速了西欧社会转型,故B项正确,A、C、D三项不是主要影响。
3.1493年,在罗马教皇亚历山大六世仲裁下,从北极到南极划一条分界线,史称教皇子午线。
线西属于西班牙人的势力范围;线东则属于葡萄牙人的势力范围。
这一史实主要可用来论证新航路开辟促成了()A.全球性国际秩序建立B.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C.世界性国际分工出现D.国际政治力量中心转移解析:选A教皇子午线的划定缓和了葡萄牙与西班牙在新航路开辟过程中的利益纠纷,促成了全球性国际秩序建立,故A项正确;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世界性国际分工出现都在工业革命之后,不符合时间限制,故B、C两项错误;国际政治力量中心仍然在西欧,没有发生转移,故D项错误。
4.(2019·洛阳期中)新航路开辟以后,来自美洲的金银大量流入葡萄牙,造成通货膨胀;同时,葡萄牙商人变得富有,他们纷纷取得地产,购买贵族头衔。
[循框图——理清主要史实]1.新航路的开辟2.两次工业革命[背术语——规范答题用语](1)对财富的追求、地理知识的增加、航海技术的发展以及传播天主教的热情,最终导致了新航路的开辟。
(2)新航路的开辟打破了世界各地相对孤立的状态,全球逐渐形成了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经济体系,人类也由此从各民族分散孤立地发展开始走向整体世界。
(3)17世纪,荷兰成为“海上马车夫”,建立了世界性的商业帝国。
在争夺殖民地的斗争中,英国最终取得了胜利,建立了世界殖民霸权。
西欧国家的殖民扩张与掠夺,是欧洲资本原始积累强有力的手段之一。
(4)1840年前后,英国的大机器生产已基本取代了工场手工业生产,工业革命基本完成。
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
(5)工业革命不仅是一次技术改革,更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
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了城市化的进程。
先进的生产方式和技术传播到各地,冲击着旧制度、旧思想,改变了人们的生活观念。
工业革命促成了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发展。
(6)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于19世纪中后期,以电力的发明与使用为显著特征。
内燃机的创制和使用是另一项具有深远影响的成就。
科学与技术的紧密结合,使新发明和新技术层出不穷并迅速广泛应用,极大地发展了社会生产力。
(7)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下,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过渡。
为了满足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西方列强加紧对外资本输出,在世界范围内划分殖民地和势力范围,到20世纪初,世界基本上被瓜分完毕,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课题二十六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掠夺一、新航路的开辟1.背景(1)原因①经济根源:西欧国家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根本原因)。
②社会根源:西欧各国对黄金、白银的需求增加,渴望到东方“寻金”。
③直接原因:奥斯曼土耳其切断了东西方之间的传统商路,引发商业危机。
④精神动力:教会传播天主教的热情;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提倡冒险精神。
(2)条件①主观条件:葡萄牙和西班牙王室的支持。
课后限时集训(二十) 新航路的开辟和早期殖民扩张(时间:40分钟分值:85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8·榆林一模)哥伦布曾经对其踏上的新大陆表示遗憾,认为那里并不像马可·波罗吹嘘的“黄金遍地,香料盈野”。
由此可见( )A.美洲的发现完全出于一种历史的偶然B.哥伦布远洋航行是为了寻找亚洲印度C.新航路开辟有着深刻的经济动因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已经初步形成C [材料反映的是哥伦布对所到达的新大陆经济状况的看法,没有体现其发现美洲是一种历史偶然,故A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哥伦布对到达的大陆经济状况不满意,不能体现出哥伦布远洋航行是为了寻找印度,故B项错误;从材料中哥伦布“认为那里并不像马可·波罗吹嘘的‘黄金遍地,香料盈野’”可知,哥伦布远洋航行是为了获得经济利益,反映出新航路开辟有着深刻的经济动因,故C 项正确;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是在第一次工业革命后,故D项错误。
]2.下表是16世纪末欧洲部分主要国家的物价与16世纪初相比的上涨倍数.由此可以推断( )C.经济实力决定物价水平D.殖民战争导致价格动荡A [早期殖民扩张,殖民者掠夺了大量的财富,导致欧洲白银数量暴涨,货币贬值,故A项正确。
]3.16世纪初,威尼斯胡椒在安特卫普市场上的价格为每磅20个格罗特,葡萄牙胡椒则为16至18个格罗特。
威尼斯商人因此被迫亏本出售胡椒.其主要原因是( )A.葡萄牙支持新航路开辟B.意大利传统优势不在C.世界各地联系日益紧密D.世界贸易中心的转移D [新航路开辟以后,世界贸易的中心由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沿岸,而葡萄牙处在大西洋沿岸的重要位置上,这使得葡萄牙在胡椒贸易中处于有利地位,故D项正确;葡萄牙支持新航路开辟并不能说明葡萄牙在胡椒贸易中处于有利地位,故A项错误;B项并非题干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排除;C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4.(2018·唐山期末)“1492年,哥伦布发现新大陆”这句话属于()A.历史事实B.历史结论C.历史评价D.历史解释D [历史事实是指对历史人物或者事件的客观描述,题目中的“新大陆”指代不明,故A项错误;历史结论是带有结论性,题目中并未牵涉结论性,故B项错误;历史评价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题意不符合,故C项错误;历史解释必须对历史人物或事件做出主要的较准确的功能性定位,题意符合,故D项正确。
必修模块第八单元第1讲基础训练题组(A)一、选择题1.在达·伽马航行的佚名笔记中有这样一段记载,当达·伽马航船行驶到印度向卡利库特王公呈递信件之后,这位印度王公曾问及葡萄牙有些什么商品。
达·伽马回答说:“有很多粮食、呢绒、铁铜等。
”王公又问他是否带来了一些商品,达·伽马回答说:“总数不多,都是样品。
”这可以用来说明()A.资本主义对外扩张本性B.东西方国家贫富差距明显扩大C.新航路开辟的经济动因D.不同文明的交往存在观念差异【答案】C【解析】达·伽马的船上带有货物样品,说明其在寻求商品销售市场,反映了新航路开辟的经济动因,故C项正确。
2.1500年前后,欧洲迅速增长的人口有了可以定居的新大陆,有了能使欧洲经济发生改观的矿藏资源的条件。
欧洲移民蜂拥而至,还使西半球出现了一些新的国家。
出此可见,新航路的开辟()A.是为了缓解欧洲的人口压力B.开创了新大陆开发和殖民的新纪元C.传播了西欧的理性主义思想D.标志着新大陆成为欧洲的商品市场【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欧洲……人口有了可以定居的新大陆,有了能使欧洲经济发生改观的矿藏资源的条件”“西半球出现了一些新的国家”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航路的开辟开创了美洲的开发和殖民的新纪元,故B项正确。
3.1462—1530年间,中欧地区的白银产量增加了5倍多。
白银产量在1526—1535年间达到最大,每年生产近300万盎司,这些白银大量流向西欧和东方。
中欧白银的这种流向()A.是西欧出现价格革命的主因B.刺激西欧走上黑奴贸易之路C.推动世界范围的商品大交换D.导致东西方经济实力差距大【答案】C【解析】1462—1530年期间正值新航路开辟时期,中欧白银产量增加,说明当时商品经济在发展,而大量白银流向西欧和东方,意味着世界范围内的商品大交换不断扩大,故C项正确;西欧价格革命的主要原因是美洲白银的流入,排除A项;美洲的开发和殖民扩张导致黑奴贸易,排除B项;D项不是材料所要反映的主旨,排除。
第七单元检测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市场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9·怀化模拟)新航路开辟后热衷于探险的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看到可以用白银跟中国人做生意,便掀起了一场银矿开发狂潮。
整整两个半世纪,美洲的巨额白银不断地流入中国。
这反映了() A.白银流入促进了中国的资本原始积累B.对外贸易增加使中国小农经济开始解体C.中国商品满足西、葡两国的市场需求D.西、葡已成为明朝政府最大的贸易伙伴解析:选C依据所学,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未促进中国的资本原始积累,故A项错误;鸦片战争后,小农经济开始解体,故B项错误;据材料“美洲的巨额白银不断地流入中国”,并结合所学可知,明清时期手工业发达,手工产品竞争力强,满足西、葡两国的市场需求,故C项正确;材料主要强调的是中国成为西、葡两国的白银流入国,而不是强调西、葡两国的贸易伙伴地位,故D项错误。
2.下表是法国货币图尔里佛中含银量的变化,对该现象的影响分析正确的是()A.B.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C.实现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D.推动了商业中心的转移解析:选B法国走上殖民扩张道路是图尔里佛中含银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故A项错误;表格中法国货币含银量的变化是逐渐降低的,这说明货币需求量大,只有减少其中的含银量才可以制造出更多的货币以满足市场的需求,故B项正确;根据所学我们很容易得知,欧洲的封建制度解体于19世纪,故C项错误;材料中并没有对商业中心转移的相关提及,故D项错误。
3.从1585年到1604年,英国每年至少有一百到两百艘国家授权的武装商船出海,他们专门在大西洋和加勒比海劫掠西班牙运输船队。
这一现象出现的背景是()A.工业革命需要寻求大量原料B.英国已夺得世界的殖民霸权C.新航路开辟后多国殖民竞争D.新航路转移促进了贸易的繁荣解析:选C英国工业革命开始于18世纪中后期,与材料中的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英国于18世纪夺得世界殖民霸权,与材料中的时间不符,故B项错误;16世纪新航路开辟后,多国进行对外殖民,殖民竞争加剧,在此情况下,英国政府授权武装商船劫掠他国船只,故C项正确;材料反映了英国在新航路开辟后推行的重商主义政策,未体现新航路转移促进贸易的繁荣与否,故D项错误。
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时作业:新航路开辟与殖民扩张作业时间:月日1.15—16世纪,西欧专制国家可以调动社会上一切力量——经济活力、技术进步、新教徒进取精神等等,把它们汇合成一个整体引向海外。
这说明西欧专制制度( ) A.在早期发展中推动了社会进步B.为新航路开辟提供了强有力后盾C.支持了工业革命后的殖民扩张D.为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政治前提答案:B 解析:开辟新航路所必需的经济条件、技术条件以及精神动力,这些都离不开专制政府的大力扶植,故选B。
题干材料说明专制国家在推动西欧新航路开辟和早期海外扩张中积极影响,但并不是所谓的社会进步,A项错误;西欧的工业革命开始于18世纪中后期,C项错误;材料中并没有涉及“政治前提”相关信息,D项错误。
2.西班牙女王伊莎贝拉(1451—1474年)在遗嘱里写道:“我们的目标是使印第安土著皈依我们神圣的宗教,派传教士、神甫和有知识的人去教导他们,培养他们好的品德。
”由此可见,西班牙殖民扩张( )A.源于传播神圣的宗教B.以宗教作侵略的敲门砖C.不排除精神动力因素D.培养了虔诚的新教信徒答案:C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早期殖民扩张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需求,宗教的传播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故A项错误;根据前面的分析,敲门砖依然是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故B项错误;根据题意,精神动力是早期殖民扩张的影响因素之一,故C项正确;西班牙的早期殖民扩张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产物,宗教只是推动因素,故D项错误。
3.据统计,1492—1595年,西班牙从美洲运回金银共约价值40亿比塞塔,留在国内的最多只有2亿比塞塔,仅占5%。
这说明西班牙( )A.确立殖民霸主优势B.未完成工商业发展的资本积累C.处于贸易中心地位D.价格革命促进了商品经济发展答案:B 解析:“西班牙从美洲运回金银共约价值40亿比塞塔”没有涉及其是否已经是霸主,故A项错误;“留在国内的最多只有2亿比塞塔,仅占5%”可见财富流向了其他国家,自己财富积累少,故B项正确;材料“运回金银共约价值40亿比塞塔”,仅从掠夺财富的数量无法确定其贸易状态如何,故C项错误;题干材料体现不出价格革命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故D项错误。
课时检测(三十三)新航路的开辟和荷兰、英国等国的殖民扩张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30分)1.航海家麦哲伦与西班牙国王签订的远洋探险协定上明确提到:“从你们发现的岛屿和大陆获得的一切利润和收入,以及捐税和替朕征收的其他进款中,除去你们负担的开支后,给你们留下1/20。
”这主要说明()A.产权契约推动了新航路开辟B.新航路开辟得到了王室支持C.航海家远航受命于国王指令D.航海家与王室地位的不平等解析:选A题干材料提供了一份航海家麦哲伦与西班牙国王签订的远洋探险协定,从内容来看这是一份产权契约,在这份产权契约中,航海家麦哲伦除负担的开支后,得到了报酬,激发了他们远航的热情,故A项正确。
2.恩格斯指出,当哥伦布发现美洲的时候,他也不知道,他因此复活了在欧洲久已绝迹的奴隶制度,并奠定了贩卖黑奴的基础。
对此的正确理解应是,哥伦布() A.是奴隶贸易的开创者B.促进了美欧经济交流C.引发了欧洲对外拓殖D.推动了世界文明交融解析:选C哥伦布发现美洲,“复活了在欧洲久已绝迹的奴隶制度,并奠定了贩卖黑奴的基础”反映出哥伦布也扮演殖民者的角色,引发了欧洲对外拓殖,故C项正确。
3.(2018·海安一模)美洲白银生产在16世纪约为17 000吨,到17世纪约为42 000吨,其中有31 000吨运抵欧洲。
欧洲又将约40%运往亚洲。
材料主要反映了() A.欧洲列强加紧对外输出资本B.欧洲殖民者对亚非拉地区的残酷剥削C.世界贸易中心转移到了亚洲D.欧洲同世界各地的商业联系日益密切解析:选D白银在美洲、欧洲、亚洲之间流通,主要是通过欧洲联系,说明欧洲同世界各地的商业联系日益密切,故D项正确。
4.消费价格指数是反映消费品价格变动趋势和程度的相对数,价格越高,价格指数越大。
如图是英国历史上消费品价格指数变化情况,形成图中价格指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商业危机的影响B.殖民掠夺使金银输入越来越多C.世界市场基本形成D.大西洋沿岸成为世界贸易中心解析:选B根据图片信息,英国的消费品价格指数逐年攀升,这与金银输入导致的价格革命有直接联系,故选B项。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义 (知识整合+重点深化+探究命题+课时训练)第七单元 第16讲 开辟新航路、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含解析) 新人教版必修2[考点清单] 1.新航路的开辟。
2.荷兰、英国等国的殖民扩张。
一、开辟新航路1.原因⎩⎪⎨⎪⎧ 1经济根源:15世纪前后,西欧国家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 出现。
2社会根源:《马可·波罗行纪》的诱导,欧洲人渴望到东方“寻金”。
3商业危机:15世纪中叶,奥斯曼土耳其控制了东西方之间的商路。
4政治原因:葡萄牙和西班牙希望获得海外财富,以加强在欧洲的地位。
5精神动力:教会鼓励人们去东方传播天主教。
易混易错 新航路开辟的根本原因是西欧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由此引起社会对黄金、白银需求量的日益增加,而“寻金热”是开辟新航路的主要动力,而非根源。
2.条件:欧洲航海技术和造船技术的发展。
3.过程时间人物 支持国 开辟的航线 1487年迪亚士 葡萄牙 欧洲→非洲 1492年 哥伦布 西班牙 欧洲→美洲1497~1498年 达·伽马 葡萄牙 欧洲→非洲好望角→印度1519~1522年麦哲伦 西班牙完成了穿越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欧洲的环球航行 整体把握新航路的开辟轻巧识记巧用数字“四”识记新航路开辟4.结果⎩⎪⎨⎪⎧ 1葡萄牙和西班牙从海外获得大量财富,成为欧洲最富有的国家。
2荷兰、英国、法国等欧洲国家也纷纷加入海外探险的行列。
5.影响错误!史论共识世界古代文明区域相互隔绝,不利于世界古代文明的交流与持续发展。
究其根源在于生产力水平的低下。
文明间的交往是建立在生产力发展基础之上的。
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新航路的开辟打破了各个文明区域间孤立、分散、隔绝的状态,为世界市场的形成提供了联结通道。
二、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 1.荷兰的殖民扩张错误!知识图解资本主义萌芽、新航路开辟与早期殖民活动的关系欧洲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是新航路开辟和早期殖民活动的经济基础;新航路开辟和早期殖民扩张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课时作业21 新航路开辟与荷兰、英国等国的殖民扩X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20·某某某某模拟)一位美国历史学家总结道:在欧洲的海外扩X中最重要的人物不是哥伦布、达·伽马和麦哲伦,而是那些拥有资本的企业家们。
该历史学家( B ) A.否定了航海家的作用B.关注到殖民扩X的内在动力C.意在提高资本家政治地位D.强调了资本主义制度的侵略性解析:由材料“在欧洲的海外扩X中最重要的人物不是哥伦布、达·伽马和麦哲伦,而是那些拥有资本的企业家们”可知,商业活动推动殖民X围的扩大,商业资本成为殖民扩X 的内在动力,故选B项;材料强调的是资本家而非航海家,排除A项;资产阶级革命提高了资本家的政治地位,排除C项;哥伦布、达·伽马和麦哲伦海外扩X时资本主义制度尚未确立,排除D项。
2.(2020·某某普通高中质检)中世纪人们普遍谴责谋利的行为,教会禁止放贷取利,认为这是“一个在上帝看来可恶可厌的罪恶”。
但到了16世纪,人们已经承认“温和的、可以接受的高利贷行为”。
人们观念的改变源于( A )A.商品货币关系发展B.某某改革的影响C.地理大发现的推动D.商业革命的需要解析:从中世纪人们普遍谴责谋利行为到16世纪人们接受高利贷行为,这种改变的原因在于当时西欧社会商品经济的发展推动人们思想观念开始变化,故选A项;某某改革是16世纪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解放和政治运动,材料没体现这方面内容,排除B项;地理大发现的推动不是根本原因,排除C项;商业革命的需要也不是根本原因,排除D项。
3.(2020·某某永州一模)15世纪中期以后,热那亚人被赶出土耳其的伊斯坦布尔,威尼斯人实际上垄断了地中某某西之间的贸易,热那亚人及意大利或欧洲其他地区的人齐心协力往西发展,以期与威尼斯人竞争,由此最终开辟了到达美洲和亚洲的航线。
据此可知,新航路开辟缘于( B )A.土耳其崛起引发商业危机B.欧洲内部的竞争C.欧洲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D.地圆学说的提出解析:据材料“热那亚人被赶出土耳其的伊斯坦布尔,威尼斯人实际上垄断了地中某某西之间的贸易”可知,土耳其的商业危机并未促使新航路的开辟,故A项错误;据材料“威尼斯人实际上垄断了地中某某西之间的贸易,热那亚人及意大利或欧洲其他地区的人齐心协力往西发展,以期与威尼斯人竞争,由此最终开辟了到达美洲和亚洲的航线”可知,由于威尼斯人与热那亚人等地区的竞争导致了新航路的开辟,故B项正确;材料主要强调的是欧洲内部的竞争,而未涉及资本主义萌芽,故C项错误;材料主要强调的是欧洲内部的竞争,而未涉及地圆学说的提出,故D项错误。
课时检测(二十六) 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掠夺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8分)
1.(2019·厦门测试)“在重商主义时代,一个幽灵困扰着欧洲,这便是担心像西班牙一样因富于黄金,贫于生产,以及由可怕的贸易逆差而被毁灭。
”这一认识客观上() A.刺激了新航路的开辟B.促进了西欧的殖民扩张
C.催生了自由主义思潮D.推动了英国制造业发展
解析:选D材料反映了对新航路开辟后在欧洲引发“价格革命”的辩证认识,A项排除;“价格革命”是西欧殖民扩张的结果,而不是原因,B项排除;自由主义思潮产生于工业革命时期,与新航路开辟时间不符,C项排除;新航路开辟和早期殖民帝国疏于生产,引起“价格革命”,导致其衰落,英国要避免衰落就不得不从事生产,进而客观上推动了英国制造业发展,D项正确。
2.(2019·江西五市八校联考)从1500年到1600年近一个世纪内,西欧黄金增加了117%,白银增加了206%。
这带来的最主要的影响是()
A.欧洲各国的物价飙涨B.加速了西欧社会转型
C.有利于原始资本积累D.引发了“价格革命”
解析:选B“最主要的影响”要从深层的社会变革上分析。
新航路的开辟推动封建制度的衰落,资本主义的发展,加速了西欧社会转型,故B项正确,A、C、D三项不是主要影响。
3.1493年,在罗马教皇亚历山大六世仲裁下,从北极到南极划一条分界线,史称教皇子午线。
线西属于西班牙人的势力范围;线东则属于葡萄牙人的势力范围。
这一史实主要可用来论证新航路开辟促成了()
A.全球性国际秩序建立B.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
C.世界性国际分工出现D.国际政治力量中心转移
解析:选A教皇子午线的划定缓和了葡萄牙与西班牙在新航路开辟过程中的利益纠纷,促成了全球性国际秩序建立,故A项正确;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世界性国际分工出现都在工业革命之后,不符合时间限制,故B、C两项错误;国际政治力量中心仍然在西欧,没有发生转移,故D项错误。
4.(2019·洛阳期中)新航路开辟以后,来自美洲的金银大量流入葡萄牙,造成通货膨胀;同时,葡萄牙商人变得富有,他们纷纷取得地产,购买贵族头衔。
而同时期的法国则鼓励
对外贸易,发展工商业,多储备金银。
这些现象()
A.加快了两国社会转型的完成
B.导致两国不同的发展轨迹
C.受两国不同的地理环境影响
D.促进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解析:选B材料葡萄牙商人“纷纷取得地产,购买贵族头衔”,而没有转化为资本,因此没有推动其社会转型;“法国则鼓励对外贸易,发展工商业,多储备金银”,推动社会转型,导致两国不同的发展轨迹,故A项错误,B项正确。
材料中两国不同的发展轨迹,主要是社会环境的影响,与地理环境无关,故C项错误。
第一次工业革命促进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与材料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
5.16世纪20年代,欧洲的冶金家发展了战舰铸炮技术,铸成的新型大炮在大小、射程、威力等方面均大幅增加。
这一技术的应用()
A.推动欧洲海外殖民扩张B.改变欧洲海战的性质
C.导致欧洲封建制度解体D.促使欧洲新航路的开辟
解析:选A由所学可知武器装备的提升推动了西欧海外殖民扩张,故A项正确;战争性质取决于战争的政治目的而非武器装备,故B项错误;结合所学可知热兵器加速了欧洲封建制度的解体,“导致”说法错误,故C项错误;新航路的开辟是在15世纪,故D项错误。
6.(2019·泉州质检)由下表中欧洲、美洲、非洲的人口占世界人口百分比的变化可知()
A.
C.西方国家殖民扩张加快D.高产作物的引进和种植
解析:选C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1750年,美洲还没有成立国家,A项错误;黑奴贸易主要是把黑人贩运到美洲,这无法解释欧洲人口增长和美洲人口下降的问题,B项错误;在这一时期,西方国家加紧殖民扩张,给欧洲带来巨额财富,欧洲人口出现增长情况,而由于对美洲、非洲的掠夺,导致这两个洲人口下降,故选C项;D项说法无法解释非洲、美洲人口下降的问题,D项排除。
7.有关欧洲近代史的一部著作形象地描述道:挪威是他们的森林,莱茵河两岸是他们的葡萄园,爱尔兰是他们的牧场,普鲁士、波兰是他们的谷仓,印度和阿拉伯是他们的果园。
这段描述可以用来说明()
A.西班牙的殖民扩张B.荷兰海上贸易的发达
C.拿破仑帝国的兴盛D.英国殖民地版图广阔
解析:选B西班牙的殖民范围主要在美洲,故A项错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7世纪,荷兰海上贸易发达,殖民活动遍及世界各地,故B项正确;拿破仑帝国在最兴盛时期也没有控制爱尔兰,故C项错误;爱尔兰当时是英国领土的一部分,其他不是英国的殖民地,故D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共12分)
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大学》云:“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有财此有用。
”此处之所谓德,即是《大学》开首所谓明明德之明德。
人类有此明德,才可相结集。
人之结集,即是土地之拓展。
土地拓展了,则不患财用不充足。
近代西方帝国主义殖民政策,则与此正相反。
因于财用观点而拓展土地,而奴役人民,而沦丧明德,这就本末倒置了。
——摘编自钱穆《中国历史研究法》根据材料,自拟一个具体的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
(要求:明确写出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12分)
解析:本题材料主要论述了西方国家早期殖民扩张的后果和历史影响,注意评价时要一分为二,从积极性和局限性两个角度回答。
答案:示例
论题:西方国家早期殖民扩张的影响。
阐述:西方国家早期殖民扩张一方面有利于殖民地经济发展,使先进的思想传入殖民地,加速了世界成为一个整体的进程,方便了沟通,对于资本主义国家而言,加速了资本原始积累和经济发展;另一方面西方国家早期殖民扩张,对于殖民地来说给殖民地带来了灾难,侵略带来了奴役,国内资源被严重掠夺,政权不独立,人民被殖民者压迫,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受到极大破坏,引起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反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