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专篇内容
- 格式:doc
- 大小:26.50 KB
- 文档页数:3
目录1、编制说明 (1)1.1设计原则 (1)1.2设计依据 (1)1.3设计范围 (3)1.4设计内容 (3)2、建设项目概况 (4)2.1建设单位基本情况 (4)2.2建设项目内部基本情况 (4)2.3建设项目外部基本情况 (9)3、项目涉及的危险、有害因素和危险、有害程度 (14)3.1主要危险、有害因素 (14)3.2危险、有害程度 (23)3.3风险程度 (23)4、采用的安全设施和措施 (25)4.1建设项目选址 (25)4.2建设项目周边社区 (25)4.3平面布置 (25)4.4作业流程 (27)4.5装置、设备、设施 (27)4.6作业场所 (27)4.7辅助(公用)工程 (27)4.8自控 (29)4.9储存、运输(已有设施) (33)4.10其他安全措施(已有设施) (33)5、事故预防及应急救援措施 (35)5.1应急救援组织或人员的设置或配备 (35)5.2消防依托 (35)5.3应急救援器材的配备 (35)5.5应急救援措施 (36)6、安全管理机构的设置及人员配备 (40)7、安全设施投资概算 (41)8、结论和建议 (42)附件:1、改造投入安全设施表2、区域位置图3、厂区总平面图4、厂区油罐高位报警布线系统图5、厂区现场手报警装置位置统图6、厂区防爆区域划分图7、厂区防雷防静电接地图8、厂区油气报警位置图9、厂区泡沫管线平面图10、厂区消防水、喷淋水管线平面图11、厂区小型灭火器平面布置图1、编制说明1.1设计原则(1)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和“生产必须安全,安全为了生产”的设计思想,严格执行安全设施同时设计的原则。
(2)严格遵循国家有关安全的法律、法规、规定和规范。
(3)认真落实项目《安全条件论证报告》提出的安全对策措施,对可能发生的危险有害因素,采取完善、可靠、有效的防范措施,防止和减少事故发生,保障安全生产。
1.2设计依据1.2.1法律、法规及文件(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2002]第70号(2)《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1994]第28号(3)《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2008]第6号(4)《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1989]第22号(5)《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2001]第60号(6)《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第344号令(7)《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国务院令[2004]第397号(8)《关于加强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的规定》国家发改委与国家安监局发改投资[2003]第1346号(10)《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安全许可实施办法》安监总局令[2006]第8号(11)《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管理规定》(交通部令2005年第9号)(12)《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安监管协字[2004]56号(13)《危险化学品名录》(2002版)(14)《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专篇导则》(试行)(15)《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安全设施目录》(试行)1.2.2标准、规范(1)《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50160-2008(2)《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3)《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4)《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50058-92(5)《电气设备安全设计导则》GB4064-83(6)《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2009(7)《电力装置的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设计规范》GB/T50062-2008 (8)《防止静电事故通用导则》GB12158-2006(9)《爆炸性环境用防爆电气设备》GB3836-2000(10)《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11)《危险货物品名表》GB12268-2005(12)《常用危险化学品贮存通则》GB15603-1995(13)《易燃易爆性商品储藏养护技术条件》GB17914-1999(14)《化工装置自控工程设计规定》(HG/T20636~20639-1998)(15)《信号报警,安全联锁系统设计规定》(HG/T20511-2000)1.2.3项目有关资料(1)XXXXXX有限公司委托书(2)XXXXXX有限公司提供的相关资料1.3设计范围本项目设计范围为XXXXXX有限公司罐区自控改造工程—储罐加装高液位报警。
建筑生产安全专篇建筑生产安全是指在建筑施工过程中为防止事故发生而采取的各项措施和管理。
建筑生产安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关系到工人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也直接影响到施工进度和工程质量。
以下是关于建筑生产安全的专篇。
随着建筑业的迅速发展,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问题日益凸显,因此建筑生产安全成为了一个重点关注的问题。
建筑生产安全的实施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其中最重要的是制定和落实安全管理制度。
安全管理制度应明确施工现场的各项安全规章制度和安全作业程序,包括工人的个人防护措施、施工设备的检修和维护、材料的储存和使用等内容。
只有制定合理的安全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才能保证工人的安全和施工质量。
另外,建筑生产安全还需要加强对安全知识的培训和教育。
施工单位应组织相关培训,对工人进行安全生产知识的普及和培训,提高工人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同时,施工单位还应根据不同的工种和岗位,制定相应的安全操作规程,并加强对工人的安全技能培训和考核。
只有通过培训和教育,工人才能真正掌握安全操作技能,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
另外,建筑生产安全还需要做好现场管理和监督。
施工现场的监督和管理应严格按照相关法规和标准进行,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
特别是在高空作业、爆破拆除、深基坑、脚手架搭设等危险作业环节,应加强现场巡查和安全监测,及时发现和排除隐患,确保工人的安全。
同时,施工单位要加强与有关职能部门的沟通与合作,共同加强建筑生产安全的维护。
最后,建筑生产安全需要建立健全的事故报告和处理机制。
施工单位应建立健全的事故报告和处理制度,及时向相关部门报告事故,并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
同时,施工单位还要研究事故的原因和教训,进行经验总结,加强事故预防工作。
只有通过及时报告和处理,才能避免事故的扩大和重复发生。
综上所述,建筑生产安全在建筑施工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只有加强安全管理制度的制定和落实、加强安全培训和教育、做好现场管理和监督以及建立健全的事故报告和处理机制,才能确保建筑工人的安全和施工的顺利进行。
安全知识培训内容文章大家好,欢迎参加今天的安全知识培训。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安全意识和安全常识都至关重要。
本次培训将为大家介绍一些基本的安全知识,希望大家能够认真听讲并牢记于心。
首先,我们要关注的是火灾安全。
在发生火灾时,最重要的是要保持镇定,迅速逃离火场。
在逃生过程中,应尽量避免吸入浓烟,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以防呼吸道灼伤。
另外,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用火用电的安全,不得私拉乱接电线,不得使用不合格的电器和电线,以免引发火灾。
其次,我们要重点关注的是交通安全。
无论是行人还是驾驶员,在道路上都要做到遵守交规,不闯红灯、不逆行,避免因违章行为而引发交通事故。
对于驾驶员来说,更要保持良好的驾驶习惯,不酒后驾驶、不疲劳驾驶。
此外,我们在工作中也要注重安全。
特别是在一些高空、密闭空间和易发生事故的工作场所,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做好安全防护工作。
同时,要及时报告并处理工作中的安全隐患,不要以身试法。
总之,安全知识不仅仅是一种知识,更是一种责任。
希望大家通过本次培训能够增强安全意识,切实做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杜绝事故的发生。
让我们共同努力,为创建一个安全的环境而努力。
感谢大家的参与,谢谢!在安全知识培训中,我们还需要关注户外活动中的安全知识。
无论是登山、露营还是其他户外活动,都需要提前作好充分的准备,了解目的地的地理环境和气候变化,随身携带必备的装备和药品,并严格遵守导游或领队的指引,不私自离开团队。
此外,我们也要重视网络安全。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安全问题日益突出。
在使用电脑、手机、平板等设备时,要注意防范网络诈骗、信息泄露等风险,不随意泄露个人隐私信息,保护好自己的账号密码,避免上当受骗。
最后,也要强调食品安全。
食品安全直接关系到我们的身体健康,因此在购买食品和食用过程中,要选择有信誉的商家,注意食品的保存和烹饪,避免食用过期或变质食品,尤其是在外就餐时更要注意卫生安全。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将安全意识融入到点点滴滴之中,做到事事有回音、事事有准备。
安全专篇是指在煤矿初步设计的基础上对煤矿安全设施和条件的设计,包括煤矿初步设计安全专篇说明书和附图两部分。
3基本规定3.1矿井初步设计安全专篇必须在以下资料基础上编制:a)经国土资源部门评审备案的相应级别的井田勘查地质报告;b)省级及以上政府有关主管部门项目核准(审批)的批复文件;c)国土资源部门划定井田范围批复文件或颁发的采矿许可证;d)安全预评价报告。
3.2矿井初步设计安全专篇编制必须符合《煤炭产业政策》、《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范》、《煤矿安全规程》等政策、法规、标准要求。
3.3矿井初步设计安全专篇必须在初步设计的基础上进行编制,矿井初步设计及其安全专篇应由同一个设计单位进行编制,编制单位必须具有相应设计资质。
4编制内容4.1概况4.1.1矿区开发情况。
包括矿区总体规划,现有生产、在建矿井的分布和开采情况,小窑分布及开采情况;属于非新建项目的,要介绍其建设、安全生产情况。
4.1.2项目设计依据。
包括建设单位提出的要求和目标、提供的主要技术资料与审批文件,设计编制的主要原则和指导思想,国家有关安全法律法规、规范和标准等。
4.1.3建设单位基本情况。
项目建设单位的组成、主营业务、煤炭建设与生产业绩、近年安全生产状况。
4.1.4设计概况4.1.5.1地理概况。
矿区、矿井所在地理位置、交通情况、地形地貌、水系河流、气象与地震、环境状况等情况。
附:交通xx。
4.1.5.2主要自然灾害。
井田所在区域洪水、泥石流、滑坡、岩崩、不良工程地质、灾害性天气等方面。
4.1.5.2工程建设性质,新建、改建、扩建。
4.1.5.3井田开拓与开采。
井田境界、储量、设计能力及服务年限;井田开拓方式、采区布置、采煤工艺及主要设备,建设工期等。
附:井筒特征表。
附插图:开拓方式平、剖面图。
4.1.5.4提升、排水、压缩空气系统。
主要设备型号和主要技术参数。
4.1.5.5井上下主要运输设备。
地面铁路、公路及其它运输方式,井下主要、辅助运输方式及设备。
《安全专篇》编写提纲一、设计依据1、国家有关保障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规章;2、安全卫生标准、规范、规程和其它依据。
二、工程概述1、本工程设计所承担的任务及范围;2、工程性质、地理位置及特殊要求;3、改建、扩建和技术改造前的安全概况;4、主要工艺、半成品、成品、设备及主要职业危险、危害概述。
三、建筑及场地布置1、根据场地自然条件中的气象、地质、雷电、暴雨、洪水、地震等情况预测的主要职业危险、危害因素及防范措施;2、建厂的周围环境条件及其对安全生产的影响和防范措施;3、锅炉房、氧气站、乙炔站、易燃易爆和有毒物品仓库等的布局及其对安全生产的影响和防范措施;4、厂区内通道、运输的安全卫生;5、建筑物的安全距离、采光、通风、日晒等情况,有害气体与主要风向的关系;6、救护室、医疗室、浴室、更衣室、休息室、哺乳室、女工卫生室等辅助用室的设置情况。
四、生产过程中职业危险、危害因素的分析1、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原料、材料和产生的中间体、副产品、产品等的种类、名称和数量;2、生产过程中的高温、高压、易燃、易爆辐射(电离、电磁)、震动、噪声等有害作业的生产部位、程度;3、生产过程中危险因素较大的设备的种类、型号、数量;4、可能受到职业危险、危害的人数及受害程度。
五、安全设计中采用的主要防范措施1、工艺和装置中选用的放火防爆等安全设施和必要的监控、检测、检验设施;2、根据爆炸和火灾危险场所的类别、等级、范围选择电器设备、安全距离、防雷、防静电及防止误操作等设施;3、生产过程中的自动控制系统和紧急停机、事故处理等设施;4、危险性较大的生产过程中,发生事故和急性中毒中的抢救、疏散方式和应急措施;5、生产过程中各工序产生尘毒的设备(或部位),尘毒的种类、名称和危害程度;6、高温、高压、低温、噪声、振动等工作环境所采取的防范措施,防护设备性能及检测、检验设施;六、安全生产机构设置及人员配备情况1、安全生产管理机构设置及人员配备;2、维修、保养、日常检测检验人员;3、安全教育设施及人员。
目录前言 (1)第一章设计依据 (3)1.1、国家、行业及地方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及规范性文件 (3)1.2、国家、行业及地方相关标准、规范 (4)1.3、项目其他相关文件 (6)第二章建设项目概况 (7)2.1、概述 (7)2.1.1、设计原则 (7)2.1.2、设计范围 (7)2.2、建设项目内部情况 (7)2.2.1、建设项目简况 (7)2.2.2、建设项目的组成 (8)2.2.3、建设项目的主要技术、工艺(方式)和国内、外同类建设项目水平对比情况 (8)2.2.4、项目所涉及的主要原辅材料和产品名称及最大的储存量 (8)2.2.5、项目工艺流程、主要装置和设施的布局及其上下游生产装置的关系 (8)2.2.6、公用工程及辅助生产设施 (9)2.2.7、项目主要装置和设施的名称、型号、数量、材质和主要特种设备 112.3、建设项目的外部情况 (11)2.3.1、项目所在地自然条件 (11)2.3.2、项目所在地的周边情况,说明项目距下列重要设施的距离 (13)第三章建设项目过程危险源及危险和有害因素分析 (15)3.1、物料危险性分析 (15)3.1.1、建设项目涉及的危险化学品特性 (15)3.1.2、建设项目生产过程中涉及具有爆炸性、可燃性、毒性、腐蚀性的危险化学品数量、浓度(含量)和所在的单元及其状态(温度、压力、相态等) (15)3.1.3、建设项目涉及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学品 (16)3.2、工艺过程可能导致泄漏、爆炸、火灾、中毒事故的危险源 (16)3.2.1、工艺过程可能导致泄漏的危险源 (16)3.2.2、工艺过程可能导致火灾、爆炸的危险源 (16)3.2.3、可能导致中毒窒息的危险源 (18)3.3、可能造成作业人员伤亡的其他危险和有害因素 (18)3.4、危险有害因素分布 (24)3.5、爆炸危险区域划分 (24)3.6、重大危险源辨识 (26)3.7、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工工艺 (27)3.9、根据建设项目前期开展的安全评价等报告,说明主要分析结果 (27)3.10、根据设计过程开展安全风险分析及主要分析结果 (33)3.11、厂区内毗邻在役装置相互间的影响及可能产生的危险 (50)第四章设计采用的安全设施 (51)4.1、工艺系统 (51)4.1.1、工艺过程采取的防泄漏、防火、防爆、防尘、防毒、防腐蚀等主要措施 (51)4.1.2、工艺控制措施 (52)4.2、总平面布置 (53)4.2.1、项目与厂/界外设施的主要间距、标准规范符合性及采取的防护措施 (53)4.2.2、平面布置主要防火间距及标准规范的符合性 (55)4.2.2、厂区消防道路、安全疏散通道及出口的设置 (55)4.3、设备及管道 (56)4.3.1、压力容器、设备及管道设计与国家法规及标准的符合性 (56)4.3.2、主要设备、管道材料的选择和防护措施 (56)4.3.3、采取的其他安全措施 (57)4.4、电气 (58)4.4.1、供电电源、电气负荷分类、应急或备用电源的设置 (58)4.4.2、爆炸危险区域划分和火灾危险场所选择电气设备的防爆及防护等级 (58)4.4.3、防雷、防静电接地设施 (60)4.4.4、采取的其他电气安全措施 (61)4.5、自控仪表及火灾报警 (63)4.5.1、应急或备用电源、气源的设置 (63)4.5.2、自动控制系统的设置和安全功能 (63)4.5.3、可燃及有毒气体检测和报警设施的设置 (63)4.5.4、控制室的组成及控制中心作用 (64)4.5.5、火灾报警系统、工业电视监控系统及应急广播系统 (64)4.5.6、采取的其他安全措施 (64)4.6、建构筑物 (64)4.6.1、防火、防爆、抗爆、防腐、耐火保护等设施 (64)4.6.2、通风、排烟、除尘、降温等设施 (66)4.7、其他防范设施 (66)4.7.1、防洪、防台风、防地质灾害、抗震等防范自然灾害的措施 (66)4.7.2、防噪声、防灼烫、防护栏、安全标志、风向标的设置 (66)4.7.3个体防护装备的配备 (67)4.7.4采取的其他安全防范设施 (67)4.8、事故应急措施及安全管理机构 (70)4.8.1、应急救援设施 (70)4.8.2、发生事故时,可能排放的最大污水量及防止排出厂的事故应急措施 (73)4.8.3安全管理机构的设置及人员配备 (73)4.9、《安全评价报告》意见的采纳情况 (80)4.9.1、安全评价报告中的对策与建议采纳情况说明与工程设计有关的安全对策与建议的采纳情况 (80)第五章结论与建议 (89)5.1 结论 (89)5.1.1、工程设计阶段的安全条件与项目前期安全条件审查阶段相关内容的符合性以及处理结果 (89)5.1.2、建设项目选用的工艺技术安全可靠性 (89)5.1.3、设计符合现行国家相关标准规范情况 (90)5.1.4、安全设施设计的预期效果及结论 (90)5.2 建议 (90)5.2.1、主要装置、设施和安全设施及特种设备的订购 (90)5.2.2、施工单位的选择 (91)5.2.3、监理单位选择 (91)5.2.4、安全验收评价单位 (91)5.2.5、主要原辅材料的选择 (91)5.2.6、投入试运行后的安全管理 (91)5.2.7、投入试生使用后的安全管理 (92)5.2.8、其它方面 (94)第六章附件 (95)前言华池县和泰民用燃料供应站拟建在华池县柔远镇城关村小西沟自然村公路南侧,其东侧为空地,西侧为顺程驾校,北侧为乡村级公路,南侧为小西沟河床。
煤矿安全专篇基本内容1 概况1.1矿井开发情况1.2编制设计的依据1.3设计单位的基本情况1.4设计概况2井田开拓开拓与开采2.1煤层埋藏及开采条件2.2矿井主要灾害因素及安全条件2.3矿井开拓系统2.4采煤方法及采区巷道布置2.5顶板管理及冲击地压2.6井下主要硐室2.7井上、下爆炸材料2.8安全出口2.9矿山压力及地质测量类仪表3瓦斯灾害防治3.1瓦斯灾害因素分析3.2防爆措施3.3隔爆措施3.4瓦斯抽采3.5防突措施3.6采取瓦斯及其它气体检测仪器、设备布置4矿井通风4.1通风系统4.2矿井风量、风压及等积孔4.3掘进通风4.4硐室通风4.5井下通风设计及构筑物布置4.6矿井主要通风机及矿井反风4.7井筒防冻4.8降温措施及设备选型5粉尘灾害防治5.1粉尘危害及防尘措施5.2煤层注水5.3地面及井下消防、洒水(给水)系统5.4粉尘监测及个体防护设备5.5防爆措施5.6隔爆措施5.7矿井地面生产系统防尘5.8矿井总粉尘、呼吸性粉尘检测、检测类仪器仪表配置6矿井防灭火6.1煤层自燃发火性及防火措施6.2防灭火方法6.3井下外因火灾防治6.4井下放灭火构筑物7矿井防治水7.1矿井水文地质7.2矿井防治水措施的确定8电气安全8.1矿井电源及送电线路8.2矿井主变电所‘8.3地面供电系统8.4地面建(构)筑物防雷、应急照明及防雷电波侵入井下8.5井下供电系统8.6井下电气设备保护接地8.7井下照明、信号8.8井下电气事故原因分析及防范技术措施9提升、运输、空气压缩设备9.1提升设备9.2胶带运输设备9.3机电运输9.4架空乘人装置9.5压缩空气设备10矿井监控系统10.1矿井安全监控系统10.2其它安全生产监控系统10.3使用和维护11救护、应急救援与保健11.1矿井安全标识设置11.2突出逃生路径11.3矿山救护11.4矿上保健11.5个体劳动保护12安全管理机构与安全定员、培训12.1安全管理机构的设置与人员配备12.2安全培训机构与场所12.3安全劳动定员13待解决的主要问题及建议所需附图1、井上、下对照图2、煤系综合柱状图3、开拓方式平面图4、开拓方式剖面图5、首采采区移交生产时巷道布置及机械配备平面图6、首采采区移交生产时巷道布置及机械配备剖面图7、首采采区容易时期通风西及通风网络图8、首采采区困难时期通风系统及通风网络图9、全矿井反风时期通风系统图10、首采采区局部反风时期通风系统图11、首采采区运输系统图12、首采采区下井消防、洒水管道及设备布置图13、工业场地给排水总平面布置图14、矿井通信系统图15、矿井地面供电系统图16、首采采区移交生产时井下供电动照线网系统图17、矿井安全生产监控及人员定位系统图18、首采采区传感器布置图19、井下瓦斯抽放管理系统图20、井下压风及压风自救系统图21、首采采区井下避灾路线图。
石料厂安全专篇培训一、知识普及和规章制度宣传1. 石料厂的基本安全知识,包括事故原因和防范措施;2. 石料厂的规章制度,包括作业流程、安全操作标准等;3. 班组长要求每天对职工进行一次安全教育。
二、重点隐患及预防措施1. 石料厂常见的安全隐患,如电气、机械、高空等;2. 针对不同隐患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3. 增加安全防护设备的使用,如头盔、安全鞋、防护眼镜等。
三、紧急处置和应急演练1. 火灾、事故、伤亡等紧急事件的应急处理方法;2. 制定应急预案,并进行定期演练;3. 教育员工遇到紧急情况时的自救自护知识。
四、安全生产管理1. 提倡员工有安全生产思想,自觉遵守安全操作规程;2. 加强对员工的监督和管理,发现违章操作及时制止;3. 加强职工的安全培训,提高安全意识。
五、安全设施和设备操作1. 介绍石料厂的各项安全设施及其作用;2. 对各类设备的操作规程进行详细说明;3. 强调使用设备时必须戴好防护用品。
综上所述,石料厂安全培训专题内容应包括安全知识普及、重点隐患及预防措施、紧急处置和应急演练、安全生产管理以及安全设施和设备操作等方面,以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确保石料厂的安全生产。
石料厂是使用破碎、筛分和洗涤机械对石料进行加工的地方。
由于生产过程中存在重型机械、化学品、高温等安全隐患,因此对员工进行充分的安全培训和教育至关重要。
以下将继续介绍石料厂安全培训的相关内容。
六、作业环境与职业健康保护1. 普及作业环境中的有害因素知识,如尘埃、噪音、有害气体等;2. 强调员工使用防护设备和个人卫生防护,减少职业病危害;3. 增强员工对职业病的预防意识,加强职业健康保护。
七、安全管理体系认知1. 介绍企业的安全管理相关体系和标准,如ISO45001等;2. 强调员工要遵守企业的安全管理制度,积极参与企业安全管理;3. 培养员工主动发现和上报安全隐患的意识,促进安全管理的落实。
八、案例分析和经验总结1. 播放历年来的事故案例和事故原因;2. 总结成功的应急处置案例和防范措施;3. 借鉴他人的教训,提升员工的安全预防意识和防范能力。
煤矿(矿井、露天矿)初步设计安全专篇编制内容煤矿初步设计是矿井(露天矿)建设的基础,设计单位在编制初步设计时,应认真研究采、掘、机、运、通各系统及其各环节所涉及的安全问题,分析可能存在的不安全因素,编制有效防治相应灾害的设计内容。
对每一项工程的设计不仅要考虑技术先进性和经济合理性,而且更应考虑矿井(露天矿)整体的安全性。
根据《煤炭安全监察条例》及《煤矿建设工程安全设施设计审查与竣工验收暂行办法》(煤安监政法字〔2001〕第14号)的规定,煤矿建设工程在初步设计阶段,必须同时编制“安全专篇”。
在编制安全专篇时,要根据本煤矿的安全条件和特点编制相应的安全内容。
设计单位在报批初步设计时,应同时报批“安全专篇”。
各级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应按照《煤矿建设工程安全设施设计审查与竣工验收暂行办法》、《煤矿建设工程安全设施设计审查标准》的规定,认真审查“安全专篇”。
“安全专篇”规定的安全设施必须和主体工程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本安全专篇编制内容,适用于新建、改扩建和技术改造的各类煤矿设计项目。
煤矿建设过程中如确需对“安全专篇”内容进行修改,必须经原审批单位审查批准后方能组织实施。
××工程编号:工程规模:院长:总工程师:项目负责人:设计单位名称二×××年×月参加设计人员名单专业姓名职务或职称前言........................................................................1 第一章矿井概况及安全条件 (1)第一节井田概况 (1)第二节安全条件 (2)第三节矿井设计概况.............................................5 第二章矿井通风 (6)第一节概况 (6)第二节矿井通风 (7)第三节降温措施及设备选型....................................8 第三章粉尘灾害防治 (9)第一节粉尘 (9)第二节防尘措施 (9)第三节防爆措施 (11)第四节隔爆措施 (12)第五节矿井地面生产系统防尘.................................13 第四章瓦斯灾害防治 (14)第一节瓦斯 (14)第二节防爆措施 (14)第三节隔爆措施 (14)第四节开采煤与瓦斯(二氧化碳)突出煤层防突措施 (14)第五节矿井瓦斯抽放 (17)第五章矿井防灭火 (24)第一节概况 (24)第二节开采煤层自燃预测和防治措施 (24)第三节井下外因火灾防治及装备...........................28 第六章矿井防治水 (29)第一节矿井水文安全条件分析 (29)第二节矿井防治水措施 (30)第三节井下防治水安全设施.................................33 第七章井下其它灾害防治 (34)第一节顶板灾害防治及装备 (34)第二节开采冲击地压煤层的措施 (35)第三节爆炸材料库…………………………………………第四节提升运输事故防治措施及装备 (36)第五节电气事故防治措施及装备..............................38 第八章矿井安全监测监控 (40)第一节概述 (40)第二节安全监测、监控和传输设备选型 (40)第三节监测设备各类传感器布置 (43)第四节矿井各类传感器装备量 (46)第五节矿井安全监测监控系统运行可靠性分析............46 第九章矿井安全检测及其它装备、矿山救护队 (46)第一节矿井安全检测及其它装备 (46)第二节矿山救护队 (47)第三节矿井保健设施.............................................47 第十章劳动定员和概算 (47)第一节劳动定员 (48)第二节概算 (48)附录 (49)前言一、编制设计的依据二、设计的指导思想三、设计的主要特点及安全评价四、待解决的主要问题第一节井田概况一、地理概况矿区、矿井所在地理位置,交通情况。
安全专篇是指在煤矿初步设计的基础上对煤矿安全设施和条件的设计,包括煤矿初步设计安全专篇说明书和附图两部分。
3 基本规定3.1 矿井初步设计安全专篇必须在以下资料基础上编制:a)经国土资源部门评审备案的相应级别的井田勘查地质报告;b)省级及以上政府有关主管部门项目核准(审批)的批复文件;c)国土资源部门划定井田范围批复文件或颁发的采矿许可证;d)安全预评价报告。
3.2 矿井初步设计安全专篇编制必须符合《煤炭产业政策》、《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范》、《煤矿安全规程》等政策、法规、标准要求。
3.3 矿井初步设计安全专篇必须在初步设计的基础上进行编制,矿井初步设计及其安全专篇应由同一个设计单位进行编制,编制单位必须具有相应设计资质。
4 编制内容4.1 概况4.1.1 矿区开发情况。
包括矿区总体规划,现有生产、在建矿井的分布和开采情况,小窑分布及开采情况;属于非新建项目的,要介绍其建设、安全生产情况。
4.1.2 项目设计依据。
包括建设单位提出的要求和目标、提供的主要技术资料与审批文件,设计编制的主要原则和指导思想,国家有关安全法律法规、规范和标准等。
4.1.3 建设单位基本情况。
项目建设单位的组成、主营业务、煤炭建设与生产业绩、近年安全生产状况。
4.1.4 设计概况4.1.5.1 地理概况。
矿区、矿井所在地理位置、交通情况、地形地貌、水系河流、气象与地震、环境状况等情况。
附:交通位置图。
4.1.5.2 主要自然灾害。
井田所在区域洪水、泥石流、滑坡、岩崩、不良工程地质、灾害性天气等方面。
4.1.5.2 工程建设性质,新建、改建、扩建。
4.1.5.3 井田开拓与开采。
井田境界、储量、设计能力及服务年限;井田开拓方式、采区布置、采煤工艺及主要设备,建设工期等。
附:井筒特征表。
附插图:开拓方式平、剖面图。
4.1.5.4 提升、排水、压缩空气系统。
主要设备型号和主要技术参数。
4.1.5.5 井上下主要运输设备。
地面铁路、公路及其它运输方式,井下主要、辅助运输方式及设备。
安全专篇第一章总则·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方针;坚持”四不放过”的原则树立“为了你、我、他,安全永在我心中”的理念。
第二章安全管理体系一、安全组织机构及人员配置1、安全目标:·以确保施工生产安全为重点,实现“五杜绝,一控制,三消灭,一创建”·五杜绝:杜绝死亡事故、重伤事故,杜绝重大机械设备事故,杜绝重大交通事故,杜绝重大火灾事故,杜绝民用爆破器材事故。
·一控制:轻伤率控制在9‰以内·三消灭:消灭违章指挥,消灭违章作业,消灭惯性事故。
·一创建:创建安全文明标准工地。
2、安全组织机构及人员配置·为保证安全目标的实现,项目经理部成立安全委员会(以下简称安委会),主任由项目经理担任;质安部设专职安全员2名,负责日常安全工作,分区巡检各工作面安全工作。
各工作班组设兼职安全员2名,负责本班组安全工作,向上级反馈安全工作信息。
建立严密的安全管理体系。
安全管理体系图二、安全标志·为确保施工安全,做到预防为主,在易发生安全事故的区域的显要位置做好安全标识,安全标志见下图。
第三章安全规定1、施工中必须严格执行国家行业有关法规的安全操作规范。
·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管理规定》(建设部第15号)、《矿山安全法》等。
·安全操作规程《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TCJ46-88)、《爆破安全规程》(GB6722-86)、中国建材建设总公司92年编制的《矿山施工安全生产操作规程》和《机械工人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等。
2、安全技术准备·各项目开工前必须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中要根据单位工程的结构特点,整体施工方案和施工条件、施工方法,选用的各种机械设备以及施工用电线路、电气装置、施工现场及周围环境等因素制定出有针对性、时效性、实用性的安全技术措施,并向参加施工的班组和操作人员进行安全技术措施交底,交底形式采取口头与书面交底相结合,并有交底人和接受人在书上签字的手续,开工后,安全监督管理人员负责按照交底内容随时检查,措施是否真正得到落实。
关于安全方面的内容一、在家中的安全家是我们生活的港湾,保障家庭成员的安全是每个家庭的头等大事。
首先要确保家中的电器设备安全使用,定期检查电线电器,避免短路或漏电引起火灾。
同时,在家中要注意防火,不要在卧室内使用明火,注意用火安全,不要乱扔烟蒂和易燃物品。
此外,家庭成员要提高安全意识,遇到火灾等突发事件要保持冷静,知道如何正确逃生。
在家中还要防止盗窃和入室盗窃。
安装好门窗防护设备,不要让陌生人轻易进入家门。
晚上要保持门窗关闭,确保安全。
另外,家中的卫生情况也需要重视,避免滋生细菌和病毒,注意清洁通风,保持家庭成员健康和安全。
二、在工作中的安全工作是我们维持生活的一种方式,保障工作安全对我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在工作中,要遵守相关的安全规定和操作规程,正确使用工具和设备,提高安全意识。
如果从事的是高风险行业,如建筑、矿山、化工等领域,更需要注意安全。
要穿戴好防护装备,完成相关培训,了解应急措施,保障自身和他人的安全。
遇到工作意外,要及时报警求助,不要擅自处理。
避免冒险行为,尽量避免在危险环境下工作。
此外,加班时要注意劳逸结合,避免过度劳累导致事故发生。
三、在外出旅行中的安全旅行是我们放松心情、放松身心的一种方式,但在旅行中也要注意安全。
首先要选择正规的旅行社和合格的酒店,避免被骗或遇到安全问题。
出行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包括签证、保险、安全知识等。
在旅途中要随身携带重要证件和财物,尽量不要在人群拥挤的地方露宿街头。
在旅行中也要避免危险活动,了解当地的风俗习惯和安全情况,不要轻易去危险地区或从事高风险活动。
保持联系,告知家人或朋友自己的行踪,确保随时能获得帮助。
如果遇到危险或紧急情况,要及时报警求助,保障自身和他人的安全。
总之,安全是我们生活中的重要一环,关乎我们的健康和生命。
通过提高安全意识,掌握一些安全知识和技能,避免危险和事故发生,确保自身和他人的安全。
让我们共同努力,共同维护安全,共同享受快乐的生活。
太阳能电站安全专篇太阳能电站是一种利用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设施,但在运行过程中也存在一些安全隐患需要我们关注和处理。
本文将重点介绍太阳能电站的安全问题及相应的解决方案。
1. 火灾风险太阳能电站中的光伏电池板和其他电气设备在工作时会产生热量,一旦发生电气故障或者设备过热,可能引发火灾。
因此,采取以下措施可以降低火灾风险:- 定期检查电气设备,确保其正常运行。
- 安装火灾报警系统和灭火设备,及时发现并扑灭火灾。
- 按照规定进行人员疏散演练,提高员工对火灾应急处理的能力。
2. 维护安全太阳能电站需要定期进行维护工作,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但维护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
以下是一些维护安全的建议:- 使用正确的绝缘工具和个人防护装备,避免电击和其他伤害。
- 在进行维护时,先断开电源并确保设备安全停止运行。
- 严格按照维护程序进行操作,防止误操作导致意外发生。
3. 雷击风险太阳能电站在雷暴天气下容易受到雷击,可能导致设备损坏或人员安全受到威胁。
以下是一些建议以减少雷击风险:- 安装避雷装置,将雷电引到地下,减少设备直接受到雷击的可能性。
- 及时关闭电站,并确保设备和人员远离高处、金属设施等容易成为雷击对象的场所。
4. 人员培训为了确保太阳能电站的安全运行,必须对工作人员进行相关培训,使他们了解安全规程,具备应急处理的能力。
以下是一些建议:- 提供安全培训,包括火灾应急处理、设备维护和使用个人防护装备等内容。
- 建立一个安全管理团队,负责制定和执行安全政策,并定期组织培训和演练活动。
5. 应急预案制定太阳能电站的应急预案非常重要,以应对各种突发情况和事故。
以下是一些建议:- 根据电站可能面临的风险,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和响应程序。
- 确保应急设备齐全,并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
- 建立应急通信系统,确保及时与有关人员通讯。
结论太阳能电站的安全问题需要我们高度重视,通过采取适当的安全措施,可以降低事故发生的可能性,确保电站的安全运行。
安全专篇第九章劳动安全卫⽣及消防9.1 劳动安全卫⽣9.1.1 设计采⽤的相关标准(1)《建设项⽬(⼯程)劳动安全卫⽣监察规定》及其附件《劳动安全卫⽣专篇》编写提要;(2)《有⾊⾦属⼯⼚安全卫⽣设计规定》(试⾏);(3)《⼯业企业设计卫⽣标准》GBZ1-2002;(4)《⼯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GBZ2-2002;(5)《⼯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GBJ87-85;(6)《⽣活饮⽤⽔卫⽣标准》GB5749-85。
(7)《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344号)(8)《压⼒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1999年版)(9)《压⼒管道安全管理与监察规定》(1996劳动部)(10)《⽓瓶安全监察规程》(质技监局锅发[2000]250号)(11)GBZ 1-2002《⼯业企业设计卫⽣标准》(12)GBZ 2-2002《⼯业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13)GBJ 16-1987《建筑设计防⽕规范》(2001年版)(14)GB 16912-1997《氧⽓及相关⽓体安全技术规程》(15)GBJ 87-1985《⼯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16)GB 2893-2001《安全⾊》(17)GB 2894-1996《安全标志》(18)GB 4053.1-1993《固定式钢直梯安全技术条件》(19)GB 4053.2-1993《固定式钢斜梯安全技术条件》(20)GB 4053.3-1993《固定式⼯业防护栏杆安全技术条件》(21)GB 4053.4-1983《固定式⼯业钢平台》(22)GB 4387-1994《⼯业企业⼚内铁路、道路运输安全规程》(23)GB 5044-1985《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24)GB17264-1998《永久⽓体⽓瓶充装站安全技术条件》(25)GB14194—93《永久⽓瓶充装规定》(26)HGJ 229-1991《⼯业设备管道防腐蚀⼯程施⼯及验收规范》(27)HG 20571-1995《化⼯企业安全卫⽣设计规范》(28)GBJ 16-1987《建筑设计防⽕规范》(2001年版)(29)GB 50058-1992《爆炸和⽕灾危险环境电⼒装臵设计规范》(30)相关专业设计依据中有关安全技术的规范、规程。
安全生产教育的内容范本一、概述安全生产是企业和个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也是国家发展的重要保障。
为了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加强安全管理,确保生产过程的安全和稳定,保障员工和企业的安全,特此组织开展安全生产教育活动。
二、意识培养安全生产的第一条是安全意识,只有树立正确的安全观念,才能在工作中牢记安全第一,在任何时候都将安全放在首位。
在开展安全生产教育中,我们要加强对员工的安全意识培养,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各类事故案例分析:通过对近年来发生的各类事故案例进行详细分析,让员工深入了解事故的危害性和严重性,从而引起他们对安全问题的高度重视。
2. 安全知识普及:普及各类安全知识,包括消防安全知识、电气安全知识、机械安全知识等,让员工能够掌握基本的安全知识,并在工作中加以运用。
3. 安全问题警示:通过播放安全警示视频、宣传海报等方式,提醒员工在工作中存在的潜在安全隐患,引起员工的警觉性,时刻保持高度的安全警惕。
三、技能培训除了安全意识的培养,安全生产教育还要注重技能的培训。
只有通过技能的提升,才能更好地应对工作中的安全风险。
在技能培训方面,我们将采取以下措施:1. 岗位培训:根据不同岗位的特点,制定相应的培训计划,并组织培训课程,确保员工对于岗位的操作技能达到要求。
2. 紧急救援演练:定期组织紧急救援演练,模拟各类事故场景,让员工在演练中掌握正确的救援技巧和应对策略,提高应急处理能力。
3. 装备和设备的使用培训:对于需要使用一些特殊装备和设备的员工,组织相应的培训课程,让他们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和安全操作规程。
四、制度规范在安全生产教育中,制度和规范的建立至关重要。
只有通过制度的规范,才能够使员工真正将安全纳入日常工作中。
在制度规范方面,我们将采取以下措施:1. 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建立健全企业安全管理制度,对各项安全工作进行明确的规定,明确责任和要求,确保各项安全工作得到有效执行。
2. 安全检查和巡视制度:定期组织安全检查和巡视,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并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确保安全工作不断得到改进和完善。
安全专篇1、项目概况(略)2、监理工作范围石壕煤矿设计范围内的工程安全监理工作3、安全监理工作内容3.1、施工准备阶段安全监理工作的主要内容。
3.1.1 督促建设单位与施工承包单位签订工程项目安全施工责任(或承诺)书。
督促总包单位与分包单位签订工程项目安全施工协议。
3.1.2 参加业主组织的重大技术方案论证会,并提出安全方面的意见。
3.1.3 审查总包、专业分包和劳务分包单位的安全生产许可证或专业主管部门颁发的安全生产资质。
3.1.4 监督检查施工单位安全管理体系及安全技术措施,完善安全管理程序和制度。
督促施工承包单位建立、健全施工现场安全生产保证体系,督促施工总承包单位对分包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实行统一领导、统一管理,并检查分包单位的安全生产制度和安全管理措施实施。
3.1.5 审核施工承包单位编制的施工组织设计中的安全技术措施、专项施工方案,3.1.6 审核施工单位负责人、项目负责人和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资格证,以及电工、焊工、架子工、起重机械工、塔吊司机及指挥人员、爆破工等特种作业人员资格及数量。
3.1.7 督促施工承包单位做好逐级安全技术交底工作。
3.1.8 督促检查施工承包单位开展经常性的安全教育活动和培训工作。
3.1.9 制定安全监理岗位责任制。
3.1.10 在会审施工图纸时,发现不符合有关工程建设法律、法规、强制性标准的规定,或存在较大施工安全风险时,应及时向建设单位、施工承包单位提出。
3.1.11 检查施工承包单位是否有针对工程特点和施工现场实际制定应急救援预案和建立应急救援体系。
3.2、施工阶段安全监理工作的主要内容。
3.2.1 检查施工承包单位安全生产保证体系的运作及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到岗和工作情况。
质量控制。
3.2.2 监督施工承包单位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和经查同意的专项安全施工方案组织施工,制止违规作业。
3.2.3 对施工现场安全生产情况进行巡视检查(详见附件二),监督施工承包单位对各项安全技术措施的具体落实。
《安全专篇》编写提纲
一、设计依据
1、国家有关保障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规章;
2、安全卫生标准、规范、规程和其它依据。
二、工程概述
1、本工程设计所承担的任务及范围;
2、工程性质、地理位置及特殊要求;
3、改建、扩建和技术改造前的安全概况;
4、主要工艺、半成品、成品、设备及主要职业危险、危害概述。
三、建筑及场地布置
1、根据场地自然条件中的气象、地质、雷电、暴雨、洪水、地震等情况预测的主要职业危险、危害因素及防范措施;
2、建厂的周围环境条件及其对安全生产的影响和防范措施;
3、锅炉房、氧气站、乙炔站、易燃易爆和有毒物品仓库等的布局及其对安全生产的影响和防范措施;
4、厂区内通道、运输的安全卫生;
5、建筑物的安全距离、采光、通风、日晒等情况,有害气体与主要风向的关系;
6、救护室、医疗室、浴室、更衣室、休息室、哺乳室、女工卫生室等辅助用室的设置情况。
四、生产过程中职业危险、危害因素的分析
1、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原料、材料和产生的中间体、副产品、产品等的种类、名称和数量;
2、生产过程中的高温、高压、易燃、易爆辐射(电离、电磁)、震动、噪声等有害作业的生产部位、程度;
3、生产过程中危险因素较大的设备的种类、型号、数量;
4、可能受到职业危险、危害的人数及受害程度。
五、安全设计中采用的主要防范措施
1、工艺和装置中选用的放火防爆等安全设施和必要的监控、检测、检验设施;
2、根据爆炸和火灾危险场所的类别、等级、范围选择电器设备、安全距离、防雷、防静电及防止误操作等设施;
3、生产过程中的自动控制系统和紧急停机、事故处理等设施;
4、危险性较大的生产过程中,发生事故和急性中毒中的抢救、疏散方式和应急措施;
5、生产过程中各工序产生尘毒的设备(或部位),尘毒的种类、名称和危害程度;
6、高温、高压、低温、噪声、振动等工作环境所采取
的防范措施,防护设备性能及检测、检验设施;
六、安全生产机构设置及人员配备情况
1、安全生产管理机构设置及人员配备;
2、维修、保养、日常检测检验人员;
3、安全教育设施及人员。
七、专用投资概算
1、主要生产(或储存)环节安全生产专项防范设施费用;
2、检测装备和设施费用;
3、安全教育装备和设施费用;
4、事故应急措施费用。
八、安全预评价的结论。
九、预期效果及存在的问题与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