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为必修一第一章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教案.
- 格式:pdf
- 大小:118.49 KB
- 文档页数:3
(新教材)统编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一章第1节《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优质教案一、教材分析本课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第一章《走近细胞》第一节内容。
“细胞”是高中生物必修课程中的核心内容之一,是高中一年级学习的重点内容,属于必修模块一的组成部分。
细胞知识是生物学方面最基本的知识,是学习其他模块和章节的基础。
本课以问题探讨导入,先介绍细胞学说及其建立过程,教材从叙述细胞学说建立的过程入手,阐述了细胞学说的重大意义。
接着阐述了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
通过本节课内容的学习,学生不仅需要将以前所学的知识由点构成线合理关联起来,更需要在掌握的事实性知识的基础上开始建构并逐步形成基本的科学自然观。
学习细胞的发现、细胞学说的建立和发展,有助于学生加深对科学研究过程和本质的理解,有助于指导高中阶段后续内容的学习,从而实现学科素养的提升。
二、教学目标1.从分析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中,归纳出植物和动物在结构上具有一致性,形成生物界是统一的观念,认同细胞学说的建立是一个不断修正和发展的过程2.说出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闸明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3.通过分析细胞学说建立的过程,说出科学发现的基本特点,举例说出归纳法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
三、核心素养【生命观念】通过学习细胞学说的主要内容,学生应该在较好地理解细胞学概念的基础上形成生命观念;能够用生命观念认识生物的统一性,形成科学的自然观和世界观,并以此指导探究生命活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科学思维】通过探究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知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步发展基于生物学事实和证据运用归纳与概括等方法的科学思维,探讨、阐释生命现象及规律。
【科学探究】通过学习本课,学生在探究过程中,逐步增强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掌握科学探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提高实践能力;在探究中,乐于并善于团队合作,勇于创新。
【社会责任】通过学习本课,学生能够以造福人类的态度和价值观,积极运用细胞学的知识和方法,关注社会议题,参与讨论并作出理性解释;结合本地资源开展科学实践,尝试解决现实生活问题。
第1课走进细胞【复习重点】1.生命活动建立在细胞的基础之上 2.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3.比较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细胞的异同点。
4.分析细胞学说建立的过程。
【基础回顾】1.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1)细胞是生物体和的基本单位,即使没有细胞结构的病毒,也只有依赖才能生活。
(2) 单细胞生物单个细胞(能、不能)完成各种生命活动;多细胞生物,它们依赖密切合作,共同完成一系列的复杂的生命活动。
2.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1)生命系统共分9级层次,依次为:细胞、、器官、系统、个体、、、生态系统、。
(2)____________是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____________是地球上最大的生命系统。
(3) 多细胞植物没有层次。
单细胞生物的细胞既是层次,又是层次。
3.地球上最早出现的生命形式(是、不是)具有细胞形态的单细胞生物。
4.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1)分类依据:有无。
(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3)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统一性体现在二者都具有、、等。
5.细胞学说建立的过程:(1)细胞学说建立者主要是德国科学家和。
(2)其要点为:①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是由发育而来,并由所构成;②细胞是一个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又对与其他细胞的生命起作用;③新细胞可以从中产生。
(3)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是一个在科学探究中、、和的过程。
6.显微镜使用的四步分为、、、。
取镜安放对光观察7.对光时要“三点一线”即:、、为一直线,直到有一个____的视野。
对光后,使用显微镜观察时,先用观察,此时调节准焦螺旋,直到看到物象后,再将要观察的物象移到,转动换上高倍镜,再调节直至物象清晰。
【重点问题探究】1.如何理解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1)病毒的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①病毒无细胞结构,既不属真核生物,又不属于原核生物,主要由蛋白质和核酸(每种病毒的核酸只有一种,DNA或RNA )构成②病毒营寄生生活只有在活细胞内才具有生命现象。
根据宿主不同,可将病毒分为植物病毒(如烟草花叶病毒)、动物病毒(如流感病毒)、细菌病毒(如T4噬菌体)。
第一章走进细胞
第1节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分析细胞学说的内容和意义
2.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
3.举例说明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4.能够区分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合作探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理解和认同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能够与自然生命活动联系,热爱生活,有生态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1.细胞学说的内容及其建立过程
2.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3.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教学难点:1.细胞学说的内容及其建立过程
2.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黑板、粉笔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一章第一节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1课时)教学
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课位于必修一首要内容,旨在通过本课为学生说明细胞的重要地位和为什么我们将在高中阶段首要学习细胞的相关知识。
二、学情分析
本课需要孩子们具备一些基本的能力:阅读,提取信息,总结。
并有一定的逻辑分析能力。
但能力要求不高,也旨在通过这节课对学生相关能力进行评估和诊断。
三、教学目标
1.说出细胞学说的主要内容,简要说明其对生物学发展的意义
2.能从课本中提取出证据并运用归纳法说明“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
3.说出具体动、植物实例的生命层次,并解释为什么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
四、教学过程
五、教学反思
附件:任务型阅读(预习作业)
1.细胞学说的主要内容是?请你根据已有的生物基础尝试理解每句话的含义。
2.请你阅读P3~4 细胞学说建立的过程,并回答以下几个问题:
(1)谁首先观察到了细胞并命名?
(2)通过阅读,我们可以发现施莱登和施旺是通过怎样的科学方法提出细胞学说的?
(3)通过阅读整个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你认为科学发展有哪些特点,对此你有哪些启示?
3.通过阅读,你能否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细胞学说它有怎样的意义,为什么教材会把它放置在首要内容进行呈现?
4.请你在书中找到并勾画出证明“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的证据。
5.请你说明为什么细胞是一个生命系统?
6.如何理解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
人教版必修一生物教案篇一:高一生物必修一人教版全套教案新课程高中生物必修1全套教案第1章走近细胞第1节从生物圈到细胞第2节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第2章组成细胞的分子第1节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第2节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第3节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第4节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第5节细胞中的无机物第3章细胞的基本结构第1节细胞膜——系统的边界第2节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第3节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第4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第1节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第2节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第3节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第5章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第1节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第2节细胞的能量“通货”——ATP 第3节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第4节能量之源——光和光合作用第6章细胞的生命历程第1节细胞的增殖第2节细胞的分化第3节细胞的衰老与凋亡第4节细胞的癌变探索生物大分子的奥秘一、教学目标:【知识】:初步了解分子与生物学之间的关系了解合成牛胰岛素事件。
【技能】;培养分析分析资料的能力。
【情感与态度】:了解是首个人工合成有生物活性的有机物的国家,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初步了解分子生物学的成果,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目标;阅读访谈,学习科学家们实事求是、艰苦钻研的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激发学生对高中生物的兴趣是本课的重点。
三、教学用具:ppt幻灯片四、教学准备五、教学过程:(一)以概述《细胞与分子》模块作为引入。
师:比较初中阶段所学习的生物知识特点,大家拿到课本可能会想,初中的时候不是已经学过细胞了吗?为什么高中还要再学呢?初中的生物知识着重让学生了解生物学的大概情况,而且因为学生没有相关的化学知识和足够的空间想象能力,所以很多知识在初中阶段是没有办法说明白的。
就拿细胞结构来说吧,初中的时候,老师只能让学生知道动物细胞是由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构成,至于细胞为什么是有生命的,细胞是怎么样生活的,都没有办法说得清楚。
只有在同学们在初三、高一学习了化学的基础知识后我们才可以对生命进一步的学习。
第1节 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病毒的生命活动 :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只有依赖活细胞才能生活。
单细胞生物的生命活动:依靠单个细胞就能完成各项生命活动,如草履虫的运动、分裂、摄食、生长、应激性等生命活动。
(1)依赖各种分化的细胞密切合作,共同完成一系列复杂的生命活动。
(2)生命活动的基础 ①生物与环境之间物质和能量交换的基础:细胞代谢。
②生物生长发育的基础:细胞增殖、分化。
③生物遗传与变异的基础:细胞内基因的传递与变化。
结构层次 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1)从生物圈到细胞,生命系统层层相依,又各自有特定的组成、结构和功能。
(2)细胞是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生物圈是最大的生命系统。
(3)地球上最早出现的生命形式是单细胞生物。
考点01 细胞学说及其建立过程【典型例题】细胞学说与生物进化论、能量守恒定律被恩格斯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
以下与细胞学说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细胞学说是由罗伯特·胡克、施莱登、施旺等科学家建立的B .细胞学说的提出主要运用了观察、完全归纳法和推论等科学方法C .“细胞的结构基础是各种分子”也是细胞学说的主要内容D .细胞学说揭示了整个生物界在结构上的统一性【答案】D【解析】ABC 、施莱登和施旺主要运用观察法分别对植物、动物的细胞进行独立研究,并在此基础上通过不完全归纳法建立了细胞学说,“细胞的结构基础是各种分子”不是细胞学说的内容,ABC 错误; 知识清单考点突破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相互关系多细胞生物的生命活动D、从细胞学说的内容可知,细胞学说可以说明一切动物和植物都由细胞构成,阐明生物界的统一性,D正确。
故选D。
【易错分析】解答与细胞学说有关的试题时必须明确以下几点:(1)发现细胞≠创立细胞学说。
(2)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构成≠一切生物都由细胞构成。
(3)细胞学说并未揭示细胞的多样性。
高一必修一生物教案(8篇)高一必修一生物教案篇一第一单元第一章第一节生物的特征生物的特征教学目标:1、观察生物和非生物,比较它们的区别。
2、学生能举例说明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发散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能力。
4、增强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情感,更加热爱生活,珍爱生命。
教学重点和难点:1、学生能举例说明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发散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能力课前准备:1、教师准备与课程相关的实物、图片;2、学生查阅、搜集相关的生物知识。
教学过程一导言师:同学们,你们想不想知道我们生活在一个怎样的星球上?生:(异口同声)想。
师:那就让我们一同乘坐宇宙飞船到太空去遥望我们的地球吧!生:阅读课文。
师:生活在这样一个非常美丽的地球上,我们一定会感到非常幸福。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关注一下身边的生物及其生存的环境,以进一步了解生物的共同特征。
二讲授新课师:大家看屏幕上展示的几张照片,你们熟悉吗?生:那是我们校园的不同地点。
1指出学校教学楼。
2指出教学楼前的花坛。
3指出校园旁边的稻田地。
4指出操场上访的蓝天、白云。
5指出水房子的一角。
师:在我们熟悉的校园中你能找出那些是生物?那些是非生物吗?生:教学楼、蓝天、白云和水是非生物,因为它们没有生命。
花坛里的各种花草,蜜蜂,蝴蝶,蜻蜓,水稻,青蛙是生物,因为它们是有生命的。
生:不对。
我认为水也是生物。
生:水是非生物。
(学生观点出现不一致)师:那么水是不是生物呢?生物有哪些特征?怎样判断一个物体是否具有生命呢?大家看我手中的这缸金鱼,是不是生物?生:是。
师:现在请同学们阅读课文后分组讨论:包括金鱼在内的生物都有哪些特征?列举一下你所知道的生物,看看他们需要什么条件才能存活?生:金鱼能进行呼吸。
人和其他动物也能呼吸。
比如:鲸在呼气时,产生的雾状水柱。
师:很好。
那么,植物能呼吸吗?生:植物也要呼吸。
比如:卧室里不宜摆放过多的花盆,免得和人争氧气。
探索生物大分子的奥秘一、教学目标:知识方面1、初步了解分子与生物学之间的关系2、了解中国合成牛胰岛素事件。
技能方面:培养分析分析资料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了解中国是首个人工合成有生物活性的有机物的国家,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2、初步了解分子生物学的成果,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目标;3、阅读访谈,学习科学家们实事求是、艰苦钻研的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激发学生对高中生物的兴趣是本课的重点。
三、教学用具:四、教学准备五、教学课时:1课时。
六、教学过程:(一)以概述《细胞与分子》模块作为引入。
师:比较初中阶段所学习的生物知识特点,大家拿到课本可能会想,初中的时候不是已经学过细胞了吗?为什么高中还要再学呢?初中的生物知识着重让学生了解生物学的大概情况,而且因为学生没有相关的化学知识和足够的空间想象能力,所以很多知识在初中阶段是没有办法说明白的。
就拿细胞结构来说吧,初中的时候,老师只能让学生知道动物细胞是由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构成,至于细胞为什么是有生命的,细胞是怎么样生活的,都没有办法说得清楚。
只有在同学们在初三、高一学习了化学的基础知识后我们才可以对生命进一步的学习。
学习科学就是这样,当你掌握的知识越多时候,反而觉得自己不知道的东西就更多。
这个学期开设的《分子与细胞》模块,将为我们在化学分子的层面上,解释细胞的结构以及生命活动。
解答在初中阶段没有办法解开的谜团,也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人工合成牛胰岛素事件以及科学家访谈录师:要了解分子与生物学之间的关系,我们先来看一个我们国家在这方面的杰出成果。
(展示出我国人工合成牛胰岛素的背景资料)。
学生阅读背景资料和阅读课文中的访谈录,以问题引导:人工合成牛胰岛素在生物学上有什么重大的意义?从访谈录中,你认为造就了这次成功的因素是什么?阅读完了这些资料,你觉得对于你学习高中生物,在方法上有什么启发呢?(三)简单介绍高中生物的教材、学习方法和意义1、教材分为必修3个模块、选修3个模块。
高中生物新教材必修一教学案《1.1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一、教学目标1.从分析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中,归纳出植物和动物在结构上具有一致性,形成“生物界具有统一性”的观念,认同细胞学说的建立是一个不断修正和发展的过程。
2.说出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阐明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
3.通过分析细胞学说建立的过程,说出科学发现的基本特点,举例说出归纳法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 1 )细胞学说的要点及其意义。
(2 )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
2.教学难点细胞学说的意义。
三、素养要求1.生命观念:通过细胞学说的学习,认识到细胞的统一性、生物界的统一性,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2.科学思维:分析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认同技术进步在科学发展中的作用;通过分析不同生物生命层次上的差异,培养归纳与比较的能力。
四、教学方法问题导学,情境教学,思维探究,多媒体PPT五、教学过程引导学生回答:答案多样,教师做最终的归纳。
教师:动物与植物是两种形态迥异的生物,但它们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2、问题导学新细胞是如何产生的?生物的生长与发育等生命活动与细胞有什么关系?细胞与生物体的关系是怎么样的?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有什么统一性和差异性?二细胞学说的建立1、19世纪,两位德国科学家施莱登和施旺提出了细胞学说2、细胞学说的内容1.建立者:主要是施莱登和施旺。
2.细胞学说的内容要点(1)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
(2)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生命起作用。
(3)新细胞是由老细胞分裂产生的。
3、细胞学说的建立历程人物结论维萨里揭示了人体在器官水平的结构虎克用显微镜发现细胞并命名细胞施莱登施旺科学探究个体:由各种器官或系统协调配合共同完成复杂的生命活动的生物。
单细胞生物由一个细胞构成生物体。
种群: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是一个种群。
第1章走近细胞第1节从生物圈到细胞(教师用书独具)●课标要求1.举例说出生命活动建立在细胞的基础之上。
2.举例说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3.认同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
●课标解读1.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的原因简单了解即可。
2.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可结合图片来识记。
3.生命系统中各个层次间的关系及各层次的判断是本节重点,应通过讲练理解和掌握。
●教学地位在高考试卷中涉及本课时的知识点的命题相对较少,但从课程编排的角度上,它是学生进入高中学习的第一节课,担负着初高中相互衔接、承上启下的重要任务,即绪论课。
如何使学生产生对本模块的学习,甚至整个高中生物课的学习兴趣,是本节要解决的首要目标。
●教法指导1.生物体的结构决定功能,因此了解某生物应先弄清生物体的结构,然后再剖析其生理过程及生理功能。
如SARS病毒、HIV病毒的结构→生活增殖等→总结其危害。
2.“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是本课时的难点。
先引导学生观察课本图片如P5龟的生命系统层次,提出问题如生命系统包括哪几个层次?从小到大如何排列?继而拓展延伸如把龟换做大肠杆菌或一棵白杨树呢?课前自主导学的知识2,让学生从微观到宏观步步紧扣生命系统的严密性、层次性、多样性,认同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
(教师用书独具)●新课导入建议1.给你一滴水,在显微镜下你可看到很多的物体,你如何判断它们是不是生物?2.能用富含有机物的液体去培养流感病毒吗?3.诗词“稻花乡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里描述的水稻和稻田里的青蛙隶属的生命系统层次相同吗?●教学流程设计课前自主探究:①阅读教材P2~4,填写“【课前自主导学】知识1及思考交流1”;②阅读教材P4~6完成“【课前自主导学】知识2及思考交流2”。
⇒步骤1:情景导课:以【新课导入建议】中的一种或两种设问方式导出课题。
⇒步骤2:建议通过提问板书如以窗外的一棵常见植物为例写出其所有的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等。
⇒步骤3:采取抢答方式完成【课堂互动探究】探究1的“问题导思”并指出“并非一切生物均由细胞构成”。
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举例说出生命活动建立在细胞的基础之上;(2)举例说出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3)知道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
2.过程与方法(1)能够将你获得的文字、图表信息表达出来;(2)自主学习:运用互联网、图书、杂志等资料收集和整理。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激发对生物学学科的学习兴趣;(2)体验合作学习的快乐。
教法导引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这些层次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在这些层次中,只有种群和群落这两个名词是学生陌生的,需要教师用具体的事例补充讲解。
例如,在一个池塘中的全部鲫鱼就是一个种群,而池塘中的全部生物就构成了一个群落。
这两个概念不需要掌握,只需要学生能通过具体的事例理解就行。
2.除种群和群落外,其他的几个层次都是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七年级接触过的概念,可以让学生分组回忆、讨论。
3.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列举其他的事例。
例如,与心肌细胞同层次的还有平滑肌细胞、骨骼肌细胞、上皮细胞、神经细胞等等。
名师课堂一、名师说课选择SARS病毒作为“问题探讨”的素材。
1.SARS病毒给人类的健康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是社会关注的热点,是学生经历过并且相对比较熟悉的一类病毒,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病毒不是一个细胞,不具有细胞的结构,但它不能离开活细胞而独立生活,选择SARS病毒侵害人体肺部细胞作为“问题探讨”的素材,有助于体现“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的主题。
因此,在教学时应注意将病毒与细胞联系起来,但不宜要求学生深入学习SARS病毒的相关知识。
二、教学中的其他问题及对策本节教材涉及较多的初中知识,同时,由于时间相隔较长而容易遗忘,因此,本节教学除完成知识上的教学目标之外,还具有熟悉学生,了解学生,激发学习兴趣的目的。
基于此,教师在教学时应该注意以下三点。
一是尽量帮助学生回忆初中所学的知识,对相关知识进行补充和拓展。
二是不要仅仅拘泥于具体的知识,还应该引导学生从系统的角度看待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以及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第1节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单位
[教材分析]
本节为必修一第一章第一节,主要内容是通过分析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对生物学科的科学性产生认同感,对生物的微观世界产生兴趣;本节另一重点是以“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为主线展开教学内容,目的是让学生理解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为本模块的学习打下基础。
[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
科学探究:探究分析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
理性思维:举例说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生命观念:认同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
科学探究:认同细胞学说的建立是一个开拓、继承、修正和发展的过程。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分析细胞学说的建立的过程;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结构
教学难点: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课前准备]
课件。
生物高中必修一教案第一章
教学目标:
1. 了解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2. 掌握细胞的分类及特点
3. 了解细胞的组成和代谢过程
教学重点:
1. 细胞的结构
2. 细胞的功能
3. 细胞的代谢过程
教学难点:
1. 掌握细胞的细胞器及其功能
2. 理解细胞的物质运输过程
3. 熟悉细胞的代谢过程
教学准备:
1. PowerPoint课件
2. 演示视频
3. 实验器材和材料
4. 细胞结构模型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通过展示一张细胞的结构图,让学生猜测这是什么样的物质,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二、讲解细胞的结构(15分钟)
1. 细胞膜、细胞壁、细胞质、细胞核等主要结构的功能和特点。
2. 细胞器的分类和功能,如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等。
三、演示实验(20分钟)
通过实验演示细胞的物质运输过程,让学生亲身体验细胞内的复杂活动。
四、讲解细胞的功能(10分钟)
1. 细胞的新陈代谢过程,包括有机物的合成和分解。
2. 细胞的生长和分裂过程。
五、课堂练习(10分钟)
分发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课堂展示(5分钟)
选取几名学生上台展示他们制作的细胞模型,让全班同学一起学习。
七、作业布置(5分钟)
布置阅读任务,要求学生自己整理一份关于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的内容,并写一篇练习性文章。
教学反思:
本节课采用了多种教学手段,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让他们在实践和动手操作中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但需要注意引导学生合理利用课后时间,进一步加强对知识的巩固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