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系统
- 格式:doc
- 大小:92.50 KB
- 文档页数:12
医学神经系统的知识点总结1. 神经元和胶质细胞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具有接收、传导和传递信息的功能。
神经元由细胞体、轴突和树突组成,通过突触和其他神经元连接起来,形成神经网络。
胶质细胞则是神经元的辅助细胞,包括星形胶质细胞、少突胶质细胞、小胶质细胞和寡突胶质细胞等,它们在维持神经元正常功能、修复损伤和维持神经元环境稳定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2. 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神经系统神经系统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神经系统。
中枢神经系统包括大脑、脊髓和脑干,是神经系统的指挥中枢,负责接收和处理信息、控制身体运动和调节内部环境。
外周神经系统包括躯体神经和自主神经系统,负责将信息传递到各个器官和肌肉,控制感觉和运动等功能。
3. 感觉和运动感觉和运动是神经系统的重要功能之一。
感觉系统包括对外界刺激的感知和处理,如痛觉、触觉、温度感和位置感等。
而运动系统包括对肌肉运动的控制和调节,包括主动运动和反射动作等。
4. 自主神经系统自主神经系统是神经系统的一部分,分为交感神经系统和副交感神经系统。
它负责调节内脏器官的功能,如心脏的收缩和舒张、消化系统的运动和分泌等。
自主神经系统是自主调节的,不受意识控制,但受到情绪、压力和环境因素的影响。
5. 神经传导神经传导是神经系统中信息传递的过程,包括神经元内部的电化学传导和神经元之间的化学传导。
神经传导是神经系统正常功能的基础,它决定了信息的传递速度和有效性。
6. 神经递质和神经药理神经递质是神经元之间传递信息的化学物质,包括多巴胺、肾上腺素、乙酰胆碱等。
神经药理是研究神经递质和药物之间相互作用的学科,包括神经调节药物、麻醉药物、抗抑郁药物等。
7. 神经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包括脑血管疾病、神经变性疾病、炎症性疾病、遗传性疾病等。
这些疾病会导致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包括感觉障碍、运动障碍、认知障碍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神经系统是医学领域中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对神经系统的深入了解不仅有助于科学家和医生治疗神经系统疾病,还有助于增进人们对自身健康的认识和保护。
神经系统的分部和常用术语
神经系统分为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
1. 中枢神经系统:包括大脑和脊髓。
- 大脑:负责感知、思考、记忆、决策等高级认知功能。
主要
有大脑皮质、脑白质和基底核构成。
- 脊髓:负责传递神经信号,参与部分反射机制。
由灰质和白
质组成。
2. 周围神经系统:包括脑神经和脊神经。
- 脑神经:共有12对,从大脑和脑干发出,负责与头部和颈
部的感觉与运动相关的功能。
- 脊神经:共有31对,从脊髓发出,负责与身体其他部分的
感觉与运动相关的功能。
常用术语:
1. 突触:神经元之间传递信息的连接点。
2. 动作电位:神经元产生的电信号,用于传递信息。
3. 神经元:神经系统的基本功能单位,负责接收、处理和传递信息。
4. 神经纤维:神经细胞的延伸部分,用于传递动作电位。
5. 神经递质:神经元之间传递信号的化学物质。
6. 感觉神经:负责传递感觉信息的神经。
7. 运动神经:负责传递运动指令的神经。
8. 自主神经:控制内脏器官和无意识动作的神经系统。
9. 神经调节:神经系统对机体内部环境和外部刺激的调节反应。
10. 神经病变:神经系统结构或功能发生异常的疾病或损伤。
神经系统名词解释1. 神经系统的概述神经系统是人体的一个重要系统,它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
中枢神经系统由大脑和脊髓组成,负责接收、处理和传递信息。
周围神经系统由神经纤维和神经节组成,将信息从感觉器官传递到中枢神经系统,然后再将指令从中枢神经系统传递到各个部位。
2. 神经元神经元是构成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
它由细胞体、树突、轴突等部分组成。
树突负责接收其他神经元传来的信息,而轴突则负责将信息传递给其他神经元或目标细胞。
不同的神经元通过突触连接起来,形成复杂的网络。
3. 突触突触是两个神经元之间传递信息的地方。
它分为化学突触和电气突触两种类型。
化学突触通过释放化学物质(即神经递质)来传递信号,而电气突触则通过直接电流流动来传递信号。
突触的功能非常重要,它决定了神经元之间的信息传递速度和有效性。
4. 大脑大脑是中枢神经系统的核心器官,位于头部。
它分为左右两个半球,通过大脑中央回连接起来。
大脑负责控制人体的各种生理和心理活动,如思维、记忆、感知、运动等。
大脑由灰质和白质组成,灰质主要包含神经细胞体,白质则主要包含神经纤维。
5. 脊髓脊髓是中枢神经系统的一部分,位于脊柱内。
它是与身体各个部位相连的神经纤维的集合体。
脊髓不仅负责传递信息,还具有一定程度的信息处理功能。
例如,在膝反射中,刺激到达膝盖后会通过腰椎传递到脊髓,并在那里得到处理后再传递给肌肉产生相应的反射动作。
6. 神经节神经节是周围神经系统中一种特殊的组织结构,也被称为神经节细胞团。
它由神经元细胞体和周围的支持细胞组成。
神经节主要存在于脑、脊髓以外的部位,如感觉器官和内脏器官附近。
神经节起到传递和整合信息的作用,是感觉信号转化为中枢神经系统信号的重要站点。
7. 神经调节神经调节是指通过神经系统对身体各个系统进行调控和协调。
例如,在紧急情况下,自主神经系统会通过交感神经分支释放肾上腺素来激活身体应激反应,使心率加快、血压升高等。
这种调节能够使机体在短时间内做出适应性反应。
什么是神经系统神经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生物学系统,由神经细胞(神经元)和神经纤维组成。
它在人体内传递信息并协调各种身体功能,在我们的思维、感觉和行为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神经系统分为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神经系统。
中枢神经系统由大脑和脊髓组成。
大脑是我们的智力和感觉运动的中心。
它分为大脑的两个半球,即左脑和右脑,每个半球又分为不同的叶片或叶状回。
左脑和右脑分别控制着身体的不同侧面,而叶片或叶状回则负责不同的功能,例如语言、记忆、情感等。
脊髓是主要负责将信息从大脑传递到其他身体部位的通道。
外周神经系统是连接中枢神经系统与身体各部分的网络。
它包括神经纤维和神经节。
神经纤维分为两类:传入神经纤维和传出神经纤维。
传入神经纤维将感觉信息从感觉器官传递到中枢神经系统,而传出神经纤维则将指令从中枢神经系统传递到肌肉和腺体。
神经节是外周神经系统中聚集的神经细胞群,起到信息处理和传递的作用。
神经系统的核心单位是神经元。
神经元由细胞体、树突、轴突和神经末梢组成。
细胞体是神经元的主体部分,树突和轴突则分别用于接收和传递信息。
神经末梢是神经元与其他神经元或靶细胞(如肌肉)之间传递信号的区域。
神经系统通过神经冲动传递信息。
当刺激接触到神经元的树突时,神经元会产生电化学反应,形成神经冲动。
神经冲动随后沿着神经元的轴突传播,并通过神经末梢传递给下一个神经元或靶细胞。
这种信息传递的方式使神经系统能够高效地协调身体的各种生理和行为反应。
除了传递信息外,神经系统还参与许多其他重要的生理功能。
例如,自主神经系统负责调节心率、呼吸和消化等自主过程;神经内分泌系统调节着内分泌活动;免疫神经系统参与调节免疫反应等。
总之,神经系统是人体内一个至关重要的系统,负责传递信息、协调身体功能,并参与各种生理和行为过程。
它的复杂性和精密度使得人类能够思考、感知和行动。
我们应该重视并保护好我们的神经系统,以维持健康和幸福的生活。
神经系统名词解释1. 神经系统概述神经系统是人体最重要的系统之一,它负责传递、处理和存储信息,控制身体的各种功能和行为。
神经系统由大脑、脊髓和神经组织组成,通过神经元之间的电信号和化学信号传递信息。
它分为中枢神经系统(CNS)和外周神经系统(PNS)两部分。
中枢神经系统由大脑和脊髓组成,是信息处理和控制的中心。
大脑负责思维、记忆、感知等高级功能,脊髓则负责传递信息并控制肌肉的运动。
外周神经系统包括所有位于中枢神经系统以外的神经组织,如脑神经、脊神经和自主神经系统。
它负责将中枢神经系统传来的指令传递给身体各个部位,并将感觉信息传递回中枢神经系统。
2. 神经元神经元是构成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也被称为“大脑的建筑工”,它负责传递信息并组成复杂的神经网络。
一个神经元包括细胞体、树突、轴突和突触。
细胞体是神经元的主体部分,包含细胞核和其他细胞器。
树突是从细胞体伸出的短小的分支,负责接收其他神经元传来的信号。
轴突是从细胞体伸出的长且只有一个的分支,负责将信号传递给其他神经元或肌肉。
突触是轴突末端与其他神经元或肌肉之间形成的连接点,通过化学物质(神经递质)传递信号。
3. 神经递质神经递质是一种化学物质,在神经元之间传递信息。
当电信号通过一个神经元到达轴突末端时,它会引发神经递质的释放。
神经递质通过突触间隙(synaptic cleft)传播到下一个神经元,并激活或抑制下一个神经元。
常见的神经递质包括乙酰胆碱、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和γ-氨基丁酸(GABA)。
不同的神经递质在神经系统中扮演不同的角色,如乙酰胆碱参与学习和记忆,多巴胺参与奖赏和动机。
神经递质的平衡对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至关重要。
一些疾病如帕金森病和抑郁症与神经递质的不平衡有关。
4. 神经网络神经网络是由大量神经元相互连接而形成的复杂网络结构。
它是信息传递和处理的基础,也是人类思维、行为和感知的基础。
神经网络分为感觉神经网络(Sensory network)、运动神经网络(Motor network)和联结区域(Association areas)。
神经系统的组成知识点一、神经系统的组成概况。
1. 中枢神经系统。
- 脑。
- 大脑:是人体神经系统的最高级部分。
大脑表面有许多凹陷的沟和隆起的回,大大增加了大脑皮层的表面积。
大脑皮层是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最高级中枢,有躯体运动中枢、躯体感觉中枢、语言中枢、视觉中枢、听觉中枢等重要的神经中枢。
例如,躯体运动中枢能管理身体对侧骨骼肌的随意运动;语言中枢又分为多个功能区,如S区(运动性语言中枢,若受损会患运动性失语症,能听懂别人说话但不能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意思)、H区(听觉性语言中枢,受损后听不懂别人说话)等。
- 小脑:位于脑干背侧,大脑的后下方。
小脑的主要功能是使运动协调、准确,维持身体的平衡。
例如,当人喝醉酒时,小脑被酒精麻痹,就会走路不稳。
- 脑干:脑干中有些部位专门调节心跳、呼吸、血压等人体基本的生命活动。
如果脑干受损,可能会危及生命。
- 脊髓:脊髓位于脊柱的椎管内,呈扁圆柱形。
脊髓是脑与躯干、内脏之间的联系通路。
脊髓具有反射和传导功能。
例如,脊髓的膝跳反射中枢能完成简单的反射活动;同时,脊髓还能将来自四肢和躯干的感觉信息传导到脑,又能将脑发出的指令传导到四肢和躯干的肌肉,从而完成各种复杂的动作。
2. 周围神经系统。
- 脑神经:共有12对,多数从脑干发出,主要分布在头面部,负责管理头面部的感觉和运动。
例如,嗅神经能传导嗅觉信息,视神经能传导视觉信息等。
- 脊神经:共31对,由脊髓发出,分布在躯干、四肢的皮肤和肌肉里。
脊神经既能传导神经冲动,使躯体和内脏器官的活动相协调,又能完成简单的反射活动,如缩手反射等。
二、神经元——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1. 神经元的结构。
- 细胞体:神经元的细胞体是神经元的营养和代谢中心,内含细胞核等重要结构。
- 突起。
- 树突:短而分支多,能接受其他神经元传来的神经冲动,并将冲动传向细胞体。
- 轴突:长而分支少,能够将细胞体发出的神经冲动传至其他神经元或效应器(肌肉或腺体等)。
神经系统是什么神经系统是人类和其他动物中最为复杂和重要的生物系统之一。
它负责传递、处理和控制大量的信息,使我们的身体能够感知外界刺激、做出合适的反应,并保持身体内部的平衡稳定。
本文将探讨神经系统的组成、功能以及其在人体中的重要性。
1. 神经系统的组成神经系统由两个主要部分组成:中枢神经系统(包括大脑和脊髓)和周围神经系统(包括神经组织和神经纤维)。
中枢神经系统是整个神经系统的控制中心,负责接收、处理和发出信息。
而周围神经系统则连接中枢神经系统和身体的各个部分,传递信息并执行指令。
2. 神经系统的功能神经系统具有多种功能,其中包括感觉、运动、调节和认知。
感觉功能使我们能够感知外界环境中的各种刺激,包括声音、图像、触摸等。
运动功能使我们能够做出适当的反应,如行走、抓握和说话等。
调节功能使神经系统能够控制身体内部各个系统的功能和平衡,如体温、心率和呼吸等。
认知功能则涉及记忆、学习、思考和情感等高级功能。
3. 神经元和神经通信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负责传递和处理信息。
每个神经元都由细胞体、树突、轴突和突触等部分组成。
神经通信是指神经元之间通过电信号和化学信号进行信息传递的过程。
当一个神经元受到刺激时,它会产生电脉冲,沿着轴突传递到突触,然后释放化学物质(神经递质)到相邻神经元的树突上,从而传递信息。
4. 神经系统的重要性神经系统对人体的正常功能和生存至关重要。
它控制着人体的各个系统和器官,使其协调工作。
例如,神经系统与呼吸系统、循环系统和消化系统等密切相关,确保身体能够正常工作。
此外,神经系统也控制着我们的行为和心理状态,影响我们的情绪、注意力、学习和记忆等。
因此,保持神经系统的健康对于个体的整体健康和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结论神经系统是人类和其他动物中重要的生物系统,它负责传递、处理和控制大量的信息。
神经系统的组成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其功能涉及感觉、运动、调节和认知。
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通过神经通信进行信息传递。
名词解释神经系统
神经系统是机体内起主导作用的系统。
分为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两大部分。
中枢神经通过周围神经与人体其他各个器官、系统发生极其广泛复杂的联系。
在社会劳动中,人类的大脑皮层得到了高速发展和不断完善,产生了语言、思维、学习、记忆等高级功能活动,使人不仅能适应环境的变化,而且能认识和主动改造环境。
内、外环境的各种信息,由感受器接受后,通过周围神经传递到脑和脊髓的各级中枢进行整合,再经周围神经控制和调节机体各系统器官的活动,以维持机体与内、外界环境的相对平衡。
人体各器官、系统的功能都是直接或间接处于神经系统的调节控制之下,神经系统是整体内起主导作用的调节系统。
人体是一个复杂的机体,各器官、系统的功能不是孤立的,它们之间互相联系、互相制约;同时,人体生活在经常变化的环境中,环境的变化随时影响着体内的各种功能。
这就需要对体内各种功能不断作出迅速而完善的调节,使机体适应内外环境的变化。
实现这一调节功能的系统主要就是神经系统。
头倒立式等倒立类体式向大脑输送丰富的血液,保证大脑健康。
瑜伽体式中脊椎前后弯曲,左右伸展,可保证脊椎里面的脊髓及交感神经髓健康。
瑜伽体位能满足组织健康所需的生理条件,即不断供给合理的营养,促进及平衡内分泌腺的内分物,各种废弃物能够有效地排出体外及所有的神经连接功能正常,这些条件都满
足,人体组织才会健康,并产生机体最大的活力。
什么是神经系统?
神经系统是一种自动系统,其目的是帮助人们理解思考、行动和感知
的本质。
它是一个人体中极为复杂的网络,它可以获得、存储、整理
和处理信息,以帮助我们作出判断和做出反应。
每个神经系统都由大
量神经元组成,这些神经元是神经系统中传播和传导信息的基本单位。
它们与其他的神经元连接,并通过各种方式来交换信息。
下面是关于神经系统的三个关键要点:
1. 神经系统的结构:神经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网络,其结构包括神经元、神经纤维和胶质细胞。
这些结构分别负责传播和传导信息。
神经元由
多个细胞核组成,并通过细胞膜来整理和储存信息。
神经元之间通过神经纤维相互连接,这样他们就可以传导信息。
其它
的神经系统部件——胶质细胞,可以加强信息的传导,以帮助机体处
理信息。
2. 神经系统的动作:神经系统的动作可以总结为三个关键步骤,即接
受信息,对信息进行处理,以及生成反应。
受神经元信息传递以及神
经纤维连接的影响,神经系统可以接收和处理外界信息。
神经元之间
传递和储存信息,从而为生物反应提供必要的信息,以及决策所需的
基础。
3. 神经系统的意义:神经系统是智能之本,它为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
提供了基础。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许多研究者将神经系统技术应用于机器学习、机器学习、模式识别等领域,以便模拟人类的思维过程。
神经系统的研究也为社会的发展和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基础,是当今人工智能事业发展的基石。
神经系统第一节总论神经系统在人体中处于主导地位。
它控制和协调其它各系统的功能活动,使人体成为一个完整的功能整体。
神经系统通过反射活动,使人体适应内、外环境的变化。
人脑高度发达,具有特殊的思维、情感和语言功能,使人类具备了认识和改造主、客观世界的能力。
一、神经系统的区分神经系统由中枢神经和周围神经组成。
构成神经系统的基本组织为神经组织。
二、神经系统的活动方式神经系统的活动方式极为复杂,但其基本活动方式是反射。
反射:是指神经系统对人体内、外环境的刺激所作出的反应。
反射弧:是反射的结构基础,由五部分组成。
简表如下:感受器→传入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神经系统区分简表脑中枢神经系统脊髓神经系统脊神经周围神经系统脑神经内脏运动神经内脏神经内脏感觉神经临床意义:*反射弧的任何一个环节被破坏,反射活动即不能进行。
临床上常通过检查反射活动,诊断某种疾病。
三、神经系统的常用术语神经系统结构复杂,名词繁多,常用的术语有:灰质和皮质:位于中枢神经系统内,主要由神经元的胞体和树突聚集而成,色泽灰暗。
大脑和小脑表层的灰质称皮质。
白质和髓质:位于中枢神经系统内,主要由神经纤维聚集而成,呈白色。
大脑和小脑的白质称髓质。
神经核和神经节:由形态和功能相似的神经元胞体聚集而成。
位于中枢神经系统内的称神经核,位于周围神经系统内的称神经节。
纤维束和神经:由起止和功能基本相同的神经纤维聚集而成。
位于中枢神经系统内呈束状的称纤维束,位于周围神经系统中呈条索状的称神经。
网状结构:存在于中枢神经系统内,由灰质和白质混合而成,即神经纤维交织成网,灰质团块散在其中。
第二节申枢神经系统一、脊髓(一)位置和外形1.位置位于椎管内,上端于枕骨大孔处与脑相连,下端平第1腰椎下缘。
小儿脊髓下端平第3腰椎。
2.外形呈圆柱状,前后稍扁,全长4O~45 cm。
(1)两处膨大:即颈膨大和腰骶膨大。
颈膨大连有到上肢的神经,腰骶膨大连有到下肢的神经。
(2)六条纵沟:有前正中裂、后正中沟。
神经系统一、试题(一)选择题【A型题】1.局麻药的作用机理主要是影响了神经纤维兴奋传导的:A.生理完整性B.绝缘性C.相对不疲劳性D.双向性E.以上都不是2.有机磷中毒时,发生骨骼肌颤动的机制是:A. 运动神经传出冲动增多B. 接头前膜释放递质增多C.递质水解障碍而堆积D. Ca2+ 含量增多E. 有机磷使骨骼肌兴奋性增高3.突触前抑制是由于:A. 前膜超极化B. 中间神经元超极化C. 中间神经元去极化D. 后膜超极化E. 前膜去极化4.某患者突然胸前区痛并向左臂尺侧放射。
请考虑病变可能在那一器官:A. 心B. 胃、胰C. 肝、胆D. 阑尾E. 小肠5.关于儿茶酚胺与β受体结合后产生的效应,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 血管舒张B. 子宫舒张C.小肠平滑肌舒张D.心脏活动减弱E. 支气管舒张6.内脏痛的主要特点是:A. 刺痛B. 慢痛C. 定位不精确D. 对牵拉不敏感E. 对切割敏感7.神经冲动是沿着神经纤维传导的:A. 静息电位B. 动作电位C. 兴奋性突触后电位D. 抑制性突触后电位E. 局部电位8.下列关于突触传递的叙述,错误的是:A. 突触前神经元释放递质B. 突触后膜有相应受体能与递质结合C. Ca2+在突触传递中有重要作用D. 突触传递对内环境变化不敏感E. 以上都不是9.下列关于递质的叙述,错误的是:A. 递质分为外周递质和中枢递质两大类B. 外周递质主要包括去甲肾上腺素和乙酰胆碱C. 中枢神经元的轴突末梢释放相同的递质D. 抑制性突触释放抑制性递质E. 神经递质是参与信息传递的化学物质10.突触的兴奋性递质与突触后膜的相应受体结合,主要使后膜:A. 对Ca2+通透性增高B. 对Ca2+通透性降低C. 对Na+通透性增高D. 对Cl-通透性增高E. 对Na+通透性降低11.以下那项不是中枢信息传递的特征:A. 单向传递B. 总和C. 中枢延搁D. 相对不疲劳性E. 对内环境变化敏感12.突触前抑制的产生是由于:A. 突触前膜超极化B. 突触前膜释放抑制性递质C. 突触后膜超极化D. 突触前膜释放兴奋性递质减少E. 突触前膜释放兴奋性递质增多13.关于中枢抑制的叙述,正确的是:A. 中枢抑制必须由抑制性神经元引起B. 中枢抑制不需要刺激C. 抑制过程不能扩散D. 突触后抑制是超极化抑制E. 突触后抑制是去极化抑制14.非特异性投射系统的功能是:A. 产生特定的感觉B. 激发大脑皮质发出的传出冲动C. 产生内脏感觉D. 使大脑皮层维持觉醒E. 可感受痛觉15.关于丘脑感觉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A. 与特异性和非特异性投射系统有关B. 是感觉传入的换元站C. 是人类感觉的高级中枢D. 能对感觉作粗糙分析E. 完全没有感觉功能16.有关内脏痛的描述,错误的是:A. 内脏痛定位不精确B. 对刺激分辨能力差C. 对切割、烧灼不敏感D.牵涉痛的部位与内脏疾病无固定关系E. 对缺血、牵拉、痉挛等敏感17.有关大脑皮层感觉机能定位的描述,错误的是:A. 皮质感觉区主要在中央后回B. 所有感觉传入纤维都交叉投射到对侧皮质C. 投射区的空间分布呈到立状,但头面部正立D. 投射区的大小与感觉的灵敏度有关E. 以上都不是18.有关牵张反射的叙述,错误的是:A. 牵张反射可分为肌紧张和腱反射B. 感受器和效应器在同一块肌肉中C. γ运动神经元的功能是调节肌梭的敏感性D. 正常肌紧张的维持只决定于重力的作用E. γ运动神经元的敏感性较高19.在动物的上、下丘脑之间横切脑干出现去大脑僵直,其原因是:A. 疼痛刺激所致B. 切断了脑干网状结构抑制区C. 易化区的抑制作用明显增高D. 易化区的兴奋性明显增高E. 抑制区失去始动作用,使易化区作用相对占优势20.小脑不具有的功能是:A. 维持身体平衡B. 调节肌紧张C. 协调随意运动D. 发动随意运动E. 以上都不是21.左侧中央前回受损将导致:A. 左侧躯体运动障碍B. 右侧躯体运动障碍C. 左侧感觉障碍D. 右侧感觉障碍E. 双侧感觉障碍22.属于肾上腺素能纤维的是:A. 交感神经节前纤维B. 副交感神经节后纤维C.副交感神经节前纤维D. 支配汗腺的纤维E. 绝大部分交感神经的节后纤维23.不属于胆碱能纤维的是:A. 交感神经节前纤维B. 副交感神经节前纤维C.副交感神经节后纤维D. 支配心脏的交感神经节后纤维E. 支配汗腺的纤维24.交感神经活动增强时,不正确的是:A. 支气管平滑肌收缩B. 胃肠平滑肌舒张C. 胰岛素分泌减少D. 心肌收缩力增强E. 心率加快25.人的生命中枢在:A. 脊髓B. 中脑C. 脑桥D. 延髓E. 大脑皮层26.关于条件反射的叙述正确的是:A. 先天获得B. 无个体差异C. 无易变性D. 在皮质下中枢即可实现E. 反射弧是暂时联系的27.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主要是:A. 有第一信号系统B. 有第二信号系统C. 有条件反射D. 有非条件反射E. 有思维28.脊髓半离断可致:A. 同侧痛觉障碍B. 同侧温度觉障碍C. 对侧温度觉障碍D. 对侧深感觉障碍E. 以上都对29.对脑干网状上行激动系统不正确的叙述是:A. 维持和改变大脑皮层的兴奋状态B. 受到破坏时,机体处于昏睡状态C. 是一个多突触接替的上行系统D. 不易受药物的影响E. 进入脑干网状结构30.维持躯体姿势最基本的反射活动是:A. 腱反射B. 屈肌反射C. 对侧伸肌反射D. 肌紧张E. 去大脑僵直31.躯体感觉的大脑皮层投射区主要分布在:A. 中央前回B. 中央后回C. 枕叶皮层D. 皮层边缘E. 眶上裂32.对痛觉叙述错误的是:A. 慢痛常伴有情绪反应B. 内脏病变可引起牵涉痛C. 内脏痛定位不明确D. 内脏痛不伴随情绪变化E. 内脏痛与快痛都是伤害性刺激作用的结果33.在反射活动中,最易疲劳的部位是:A. 感受器B. 传入神经C. 神经中枢D. 传出神经E. 以上都不是34.能使突触后膜通透性改变,产生兴奋性突触后电位的主要离子是:A. 钠离子B. 钾离子C. 钙离子D. 氯离子E. 镁离子35.运动神经元兴奋时末梢释放的递质是:A. 乙酰胆碱B. 去甲肾上腺素C. 多巴胺D. 甘氨酸E. γ氨基丁酸36.关于腱反射的叙述,正确的是:A. 快速牵拉肌腱发生B. 感受器是螺旋感受器C. 效应器是梭内肌D. 多突触反射E. 缓慢牵拉发生37.脊髓小脑的主要功能是:A. 维持身体平衡B. 调节肌紧张C. 协调随意运动D. 发动随意运动E. 以上都不是38.大脑皮层的主要运动区是:A. 中央前回B. 中央后回C. 枕叶皮质D. 颞叶距状裂E. 眶上裂39.M受体分布在:A. 副交感神经节突触后膜上B. 运动终板膜上C. 交感神经突触后膜D. 副交感神经节后纤维支配的细胞膜上E. 以上都不是40.大脑皮层紧张活动状态时主要脑电活动表现是:A. 出现α波B. 出现β波C. 出现θD. 出现δ波E. 其他波41.能产生兴奋总和效应的神经元联系方式为:A. 聚合B. 辐散C. 环状D. 链锁状E. 单线式42.瞳孔对光反射的中枢在:A. 下丘脑B. 中脑C. 延髓D. 尾核E. 脊髓43.论述梅子时引起唾液分泌是:A. 交感神经兴奋所致B. 副交感神经兴奋所致C.第一信号系统活动D. 第二信号系统活动E. 非条件反射【X型题】44. 反射中枢兴奋扩布的特征是:A. 单向传递B. 中枢延搁C. 总和和后放D. 扩散E. 对内环境变化敏感,易疲劳45. 产生兴奋性突触后电位过程中:A. 突触前轴突末梢去极化B. Ca2+离子由突触膜外进入膜内C. 突触后膜主要对Na+通透性升高D. 突触后膜主要对K+通透性升高E. 突触小泡释放递质并与突触后膜受体结合46. 内脏痛的特征是:A. 定位不清,定性不明B. 对牵拉、缺血、痉挛、炎症敏感C. 对切割、烧灼不敏感D. 可有牵涉痛E. 凡能使皮肤致痛的刺激作用于内脏均能产生疼痛47. 致痛物质有:A. H+B. K+C. 缓激肽D. 5-羟色胺E. 前列腺素48. 牵涉痛的部位正确的是:A. 急性阑尾炎时为上腹部、脐周B. 胃、胰疾患时为下腹部C. 肝胆疾患时为右肩胛D. 肾结石时为腹股沟区E. 心绞痛时为心前区和左臂尺侧49. 脑干网状上行激动系统的特点有:A. 经过多次换元B. 引起特定的感觉C. 投射到皮层广泛的区域D. 有专一的传导路径E. 易受麻醉药物的影响50. 脊休克的主要表现为:A. 发汗反射不出现B. 小便失禁C. 大便失禁D. 外周血管扩张、血压下降E. 断面以下脊髓所支配的骨骼肌紧张性减低或消失51. 上运动神经元损伤可致:A. 肌紧张增强B. 腱反射亢进C. 常出现病理反射D. 肌肉萎缩明显E. 硬瘫52. 交感神经兴奋:A. 心肌收缩力加强B. 支气管扩张C. 胃肠运动加快D. 胰岛素分泌增加E. 促进糖原合成53. 迷走神经兴奋:A. 促进消化B. 保存能量C. 加速排泄D. 分泌粘稠唾液E. 分泌胰高血糖素54.属于胆碱能神经纤维的有:A. 大多数交感神经节后神经B. 交感神经节前神经纤维C. 副交感神经节前神经纤维D. 副交感神经节后神经纤维E. 支配骨骼肌的运动神经纤维55. 植物神经系统对内脏活动调节的特点是:A. 具有紧张性作用B. 所支配的脏器均有双重神经支配C. 一般情况下,双重神经拮抗作用是对立统一的D. 调节作用与效应器的功能状态有关E. 对各个系统交感神经均为正向作用,副交感神经均为负向作用56. 延髓是以下那些反射活动的中枢:A. 体温调节B. 呼吸C. 心血管活动D. 呕吐反射E. 瞳孔对光反射57. 条件反射:A. 是先天就有的B. 反射弧终生不变C. 数量无限D. 延续种族E. 增加了机体适应环境的能力,使机体具有预见性58. 睡眠时的生理变化有:A. 呼吸加快B. 感觉机能减退C. 体温下降D. 肌紧张减弱E. 生长素分泌减少(二)是非题1.在一个反射活动中,传入神经元与传出神经元的神经冲动频率是相同的。
( ) 2.突触后电位是局部电位,可以总和。
( )3.神经元间的辐散式联系是反馈活动的结构基础。
( )4.突触后抑制是主动过程,突触前抑制是被动过程。
( )5.只需特异性投射系统正常,就能产生特定的感觉。
( )6.听觉投射区域位于颞叶,一侧颞叶损伤造成对侧耳聋。
( )7.非特异性投射系统对内环境变化不敏感。
( )8.肌紧张的主要生理意义是维持正常姿势。
( )9.脑干网状结构下行易化区和抑制区都可主动调节肌紧张。
( )10.自主神经节后纤维可释放去甲肾上腺素、乙酰胆碱两种递质。
( )11.交感神经兴奋可促进肾上腺髓质分泌;迷走神经兴奋可抑制其分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