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棵松体育馆剖析
- 格式:ppt
- 大小:515.00 KB
- 文档页数:12
五棵松体育场馆运营理念研究李斐然【摘要】我国体育场馆数量数不胜数,但大多运营困难、长期闲置,归根结底是管理不利.但也不乏运营成功,效益突出的案例,五棵松体育馆就是其中的佼佼者,学习他们的管理经验,对促进我国体育场馆发展具有重大意义.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对五棵松的发展史,取得的成绩及经营管理经验进行分析研究:五棵松体育馆作为一家完全由民营企业管理,纯市场化运营的场馆,围绕全民健身、赛事、文娱、餐饮、酒店等各个方面已经成了一套自己独特的运营模式,做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两不误,"内容为王、口碑营销"是其最大法宝.【期刊名称】《文体用品与科技》【年(卷),期】2017(000)004【总页数】2页(P10-11)【关键词】五棵松;运营【作者】李斐然【作者单位】首都体育学院研究生部北京 10019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818五棵松体育馆是为了举办奥运会篮球专项的赛事而新兴建的场馆。
以B O T模式建成的,作为投资方华熙国际投资集团公司获得了赛后4 0年的独家运营权,赛后,五棵松体育馆由华熙国际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旗下的全资子公司北京五棵松体育场馆运营管理有限公司负责运营,所以现在它是一个完全民营化运营的场馆。
完全按照国际化标准,在建设及运营过程中充分考虑了后期运营时客户的需求问题。
作为业主华熙国际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积极与N B A和A E G(美国安舒茨娱乐集团)公司合作,获取全方位的管理咨询和后续支持服务。
通过合作引进先进的管理方法和借鉴丰富的运营经验,通过各方面的努力弥补其在奥运场馆经营管理方面的不足之处。
在不断的学习和探索当中逐渐形成了一套自己独特的经营方式和理念,现今已经成为集餐饮、娱乐、购物、休闲为一体的生活圈,成为京西的娱乐胜地在全国拥有重大影响力,作为场馆运营的佼佼者,其实发展历史,为什么回去的今天如此辉煌的成绩,其经营管理有什么独到之处都值得认真研究。
2008年成为北京奥运会篮球比赛项目专用场馆。
斗形屏——五棵松体育馆作者:来源:《体育教学》2008年第06期【建设地点】:五棵松文化体育中心【建筑面积】:6.3万m2,可容纳观众约1.8万人【座位数】:17754个【赛时功能】:篮球【赛后功能】:赛后将以承接篮球比赛为主,国内外各种大型篮球赛都将考虑在此举行。
还可以进行羽毛球、乒乓球、手球等大型比赛和各种大型文艺演出。
供市民举办各种活动,充分体现出文化、体育、休闲、娱乐中心的定位和功能。
【场馆简介】五棵松体育馆是五棵松文化体育中心重点建设项目,包括五棵松体育馆、五棵松棒球场、文化体育设施以及作为公共服务的配套商业设施,为满足北京市西部社区居民商业、文化、体育、休闲需要的重要场所。
(1)体育馆主体结构体系在二层以下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利用楼电梯间及管道井筒的墙体与框架梁柱组成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
在二层以上,由于建筑功能的要求,只能布置很少的剪力墙,为保证上部结构的整体刚度,在二层以上至屋顶桁架的下弦这一高度范围内沿建筑周边布置了八道柱间支撑,形成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钢支撑结构体系。
(2)比赛馆屋顶部分结构体系比赛馆屋顶的轴线跨度为120×120m,屋顶结构支撑于沿建筑物周边布置的二十棵柱子上。
根据建筑师对屋顶结构布置的要求,采用双向正交桁架体系。
为减轻结构自重,采用钢结构,屋顶采用金属屋面板,采用铰接。
为使屋顶结构体系的受力更加合理,将两个方向的桁架均做成变高度的形式。
位于跨中部位的桁架高度为9.3m,支座处的桁架高度为6.3m。
(3)地基与基础采用天然地基方案。
基于本工程的特点,各竖向承重构件的轴力差别很大,跨度也长短不一,故依据实际情况的不同拟分别采用柱下条形基础、柱下独立基础、墙下条形基础和局部筏板基础。
采用抗水板的方法解决建筑的防水问题。
(4)设备冷热源形式:采用电制冷+城市热网供热的方式为全楼提供所需的冷热量,冷热源主机房设在地下机房层,冷却塔在室外地面下。
1、下沉广场:一个斗型空间,上口长400米,宽230米,长轴为南北向。
底平面为长210米、宽162米的矩形,长轴为南北向,底平面四周为四面坡地草皮广场。
该广场主要用作体育比赛场馆观众进出体育馆的通道,同时还可以在平时为群众提供一个进行文化活动和休憩的室外空间。
排水方案的确定;2、大型显示屏施工方案:A、外立面为LED大屏幕,其大小和方式在外墙体中间层,设计了一个支架系统用于安装LED大屏幕及在局部安装百叶。
其中建议LED采用格栅式设计,这样可以让光线透过LED屏幕。
3、双曲面体施工:四个4、基坑:八部景观电梯的基坑安全问题5、抗拔桩:基础荷载分布极不均匀,加上抗拔桩对部分底板的支撑作用,基础各部位的沉降会出现非常复杂的情况。
差异沉降、变形协同分析6、钢管混凝土柱:间距24米的1500×4600mm2的16根钢管混凝土柱7、钢结构:A、型钢柱和型钢支撑,四个角筒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墙内设置型钢柱和型钢支撑B、支撑于16根钢管混凝土柱上的空间桁架,高度为32.4米。
商业区的各层楼板均支撑在空间桁架的腹杆上,形成一个复杂的大跨度高层结构。
C、弦杆:上下弦杆为1200×2200mm2的箱型断面D、腹杆:采用600×600mm~900×900mm的焊接方钢管E、梁板结构:商业区的各楼层的主次梁为钢梁,楼板为压型钢板——混凝土组合楼板F、节点连接:腹杆与上下弦杆、腹杆与腹杆之间的连接采用铸钢节点,主梁与桁架腹杆的连接采用固接,次梁与主梁的连接为铰接。
铸钢节点的力学试验E、人行桥:8、篮球馆看台施工:9、基础:A、天然地基B、条形箱式基础C、柱下独立基础D、柱下条形基础E、大直径钻孔灌注桩:人行桥10、幕墙施工11、预应力混凝土施工有粘结预应力的施工3、建筑设计:顶部——悬挂高效轻质的空间吸声体;观众席上部墙面——装饰吸声板或环保吸声海绵等吸声材料通风管——通风管内应阶段性设置蜂窝状吸声消声装置,材料根据要求可采用透明的微穿孔材料,如微穿孔薄膜等,这样一方面可以防止外界噪声通过通风管传入比赛人厅,另一方面也可以防止在管内产生长混响,倒灌到比赛大厅中,而出现声学缺陷4、结构设计:A、场区地基土的标准冻结深度为0.8米;B、工程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场地类型为Ⅱ类,建筑抗震设防类别为乙类。
32
五棵松体育馆北京BEIJING 2008
THE BEIJING INTERNATIONAL THEATRE CENTER
项目地点:北京市海淀区设计时间:2005竣工时间:2008.01委托方:北京五棵松文化体育中心有限公司设计类别:体育建筑项目面积:
63000m 2总建筑面积:
52hm 2建筑设计:胡越工作室主持建筑师:胡越设计团队:胡越、顾永辉、邰方晴、齐五辉、范珑、胡又新、沈莉、薛沙舟、甘虹、罗靖、陈莉、申伟、高峰、闫峰、张燕平、宋予晴、游亚鹏、孟峙、柳颖秋、陈盛、张永利摄影:
付兴、杨超英
五棵松体育馆区位图五棵松体育馆位于北京市长安街延长线与西四环路交会处的五棵松文化体育中心内,是体育中心的标志性建筑。
该中心内部除体育馆外还包括了一个配套服务设施和一个大型体育公园,这些设施将和体育馆一起为北京市西部提供一个集体育、健身、休闲和文化娱乐为一体的大型综合体。
五棵松体育馆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篮球比赛馆,该项目成为国内少有的大型篮球比赛馆,其内部设施的配置堪称一流。
五棵松体育馆平面布局紧凑,各种人员、货物流线清晰,建筑造型及立面简洁、
明快。
33
34
35
竞赛层平面图
夹层平面图38
39。
对“五棵松体育馆”工程结构体系的讨论分析一、工程概况:五棵松体育馆位于五棵松体育文化中心(北京市海淀区五棵松地区),毗邻长安街,是包括五棵松体育馆、五棵松棒球场、文化体育设施以及作为公共服务的商业配套设施和为满足北京市西部社区居民商业、文化、体育和休闲的重要场所。
馆内设有47间豪华包厢,10个售卖点以及两家餐厅。
场馆的总面积是61591平方米,可容纳18000名观众。
同时因为它是北京奥运会的重要体育场馆之一,所以国家也投入了相当的财力—计划总投资7亿元人民币。
建筑平面类似于一个方形,地下1层,地上6层,高度为27.86米。
在二层以下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利用楼电梯间及管道井筒的墙体与框架梁柱组成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
在二层以上,由于建筑功能的要求,只能布置很少的剪力墙,为保证上部结构的整体刚度,在二层以上至屋顶桁架的下弦这一高度范围内沿建筑周边布置了8道柱间支撑,形成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钢支撑结构体系。
由于篮球馆的正负零(竞赛层)是在自然地平面以下,观众的出入处相对于比赛场地标高10米。
为此,为了防止赛会期间的拥堵,特别设计修建了出入场桥疏散观众。
赛时,观众将从各方向的场桥上进出。
北京奥林匹克篮球馆东、西、北三面,六座与场馆进出口相连接的混凝土桥,这六座桥在建设上很有特色,普通的桥两端都是固定的,而与五棵松场馆连接的这六座出入场桥则只有一端是固定的。
在建设时为了防止由于热胀冷缩使桥体出现裂缝,所以在出入场桥主梁与场馆进出口的连接处安装了可调活动支座,几厘米的调动区间可以对桥进行微调,使温度变形通过可调活动支座释放,进而避免裂缝的产生。
同时在场馆的位置在自然地面之下,因此在四周做了由混凝土制成挡土墙设置,挡土墙的里面设有7座雨水泵房,周边建了8个蓄水池,可以收集雨水用来浇灌场馆外的花坛,也是篮球馆雨虹利用的重要组成部分。
金光荡漾的北京奥林匹克篮球馆,其外立面是由一块块的铝合金板“贴”成的。
五棵松文化体育中心冷热源项目设计工程概况(一级)五棵松文化体育中心总建筑面积约35万平方米,重要由奥林匹克篮球馆、商业、餐饮、展览厅、办公、影院等构成,空调旳冷、热源消耗量非常大,选择何种能源形式,不仅关系到工程建设旳初期投资规模,还会对此后旳运行成本产生很大影响。
为满足奥运设计大纲对节能与环境保护旳规定,并充足考虑业主旳经济利益,我们在工程设计初期对冷热源形式进行了某些分析研究。
由于诸多客观条件旳限制,分析旳成果并没有完全在工程中实现。
但其分析研究措施,可为一般大型复杂工程冷热源旳选择提供某些有益旳经验。
整个体育中心建筑类型多样,不一样功能建筑旳最大负荷出目前不一样步间,具有一定旳互补条件,并且建筑较为集中,能源供应比较适合于集中能源站旳方式。
此外,篮球馆在赛时赛后存在负荷不稳定旳问题,假如对其单独考虑能源供应系统,轻易导致设备投资旳挥霍,而将体育馆旳能源供应统一纳入商业建筑中,不一样建筑类型负荷旳互补作用,可以弥补场馆建筑负荷旳不稳定性,提高能源设备旳运用率和整个能源系统运行旳经济性。
五棵松体育中心作为北京23年奥运会规划安排旳一处重要比赛场地,其能源供应首先应保证安全可靠,充足体现“绿色奥运、科技奥运”旳理念,还应考虑到实际运行旳经济性。
根据体育中心周围既有或规划旳市政条件及建筑特点,其能源系统旳供应方式重要有如下几种也许旳方案:l 都市热网供热+电制冷+市政供电l 燃气锅炉供热+电制冷+市政供电l 内燃机热电冷联产+电制冷补充+市政供电补充其他旳冷热源方案也曾被考虑过,本工程所处位置旳地质条件很适合做水源热泵,体育馆周围虽有很大旳打井场地,但冷热负荷需求大旳商业设施周围用地却比较紧张,难以打足够数量旳井来满足冷热负荷规定,同步设备初投资价格也偏高,建设单位难以接受,此方案首先被排除。
而电制冷加冰蓄冷旳方案也是由于回收期限长、运行管理复杂被业主否认。
负荷预测(一级)负荷旳预测是进行冷热源方案比较和分析旳基础。
五棵松文化体育中心文化体育及公共服务设施初步设计说明(节选)概况五棵松文化体育及公共服务设施位于五棵松文化体育中心内,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配套设施。
五棵松文化体育中心规划建设用地位于北京市区西部,复兴路(西长安街延长线)以北,西四环路以东,西翠路以西,总用地面积约52.0377公顷。
规划用地分为两部分,包括城市公共绿化带用地和城市建设用地。
根据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用地内沿西四环路东侧和复兴路北侧分别预留了100米和50米宽的城市公共绿化带用地,共约11.2698公顷。
其余为城市建设用地和公共绿地,共约40.7679公顷。
五棵松文化体育中心被五棵松文化体育中心中路分成南、北两部分,南部临时由2008年北京奥运会篮球馆和棒球场组成,赛后南部为一个体育公园,篮球馆保留。
本工程位于用地北侧呈L型并跨过五棵松体育馆中路,是体育中心内的主要建筑物。
交通条件五棵松文化体育中心位于西三环和西四环之间,用地南侧紧邻东西向贯穿北京市区的地铁1号线,交通极为方便。
其周边共涉及10条城市快速路和主次干道,从西向东依次为:永定路、西翠路、东翠路、西四环路;从北向南依次为:阜石路、金汤路、玉渊潭路、万寿路西街、复兴路。
本用地北侧新开城市次干道五棵松文化体育中心北路,红线宽度40米;在用地内与五棵松文化体育中心北路平行新开五棵松文化体育中心中路,红线宽度30米。
五棵文化体育及公共服务设施由五部分组成①商业建筑②酒店式公寓③文化体育产业④综合楼⑤办公建筑总建筑面积约28.7万平方米设计指导思想和设计特点设计指导思想①注重形成五棵松文化体育中心的整体效果,突出五棵松体育馆的主体地位。
②充分考虑本工程所处地理位置在交通、绿化、奥运场馆等方面的优势。
③综合考虑功能、环境、交通、建筑技术等多方面的因素,使得本工程能够获得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设计特点①线性布局,南北切分②简洁体型本方案在造型上忠实的反映了用地条件及功能对造型的要求,没有进行过多的装饰和变异。
以案促改剖析材料及整改措施以案促改,是指借助某一特定事件或案例的发生,来剖析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以此为借鉴和启示,推进相关领域的改革和完善。
此种方法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往往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以案促改的材料可以是各种形式,如社会事件、政治案例、工作失误、法律裁决等等。
其中,以法律案例和裁决为材料进行分析,不仅能够体现问题的本质和原因,还能够针对问题提出较为精准的整改措施。
以案促改的案例分析在日常的司法实践中,以案促改的案例分析方法,已经成为普遍采用的方法之一。
以下是一些典型案例的分析,诠释了以案促改方法的实用性和重要性。
第一例:杨佳重案杨佳重案是国内一起枪击事件,2008年枪手杨佳在上海市江苏路地铁站突然开枪,打死了6人,造成多人受伤。
这个事件引发了社会广泛关注和热议,也给当时的治安管理带来了很大压力。
针对这个案例,需要分析事件的本质和事件的原因。
第一,民众对治安警察的不信任和不满情绪是事件的一个重要原因。
杨佳之所以能够在人多的地铁站开枪,就是因为治安警察的差错。
第二,管制枪支和犯罪预防的制度不完善,也是导致事件发生的原因。
如果治安警察和法律机构能够更早地发现杨佳的危险行为,并对其采取有效的措施,事件或许不会发生。
针对上述问题,整改方案也应该有所改进。
第一,警察应该加强与民众的沟通和交流,提高民众的信任度和依从度。
第二,应该对于治安警察的培训和监督加强,确保治安警察的工作能够得到及时和有效的处理。
第三,对于枪支的管制制度应该作出相应的改革和完善,加强对犯罪预防的力度。
第二例:五棵松安检事件2018年1月28日,北京五棵松体育场进行NBA赛事场次,安检人员对一名参赛球员杜锋进行身份核查不当,导致球员未能参加比赛,引发了球迷的不满和批评。
该事件的分析表明,安检人员对体育场内人员的核查和审查标准不够明确,导致了活动的不稳定和不安全。
整改措施应该侧重于对安检人员的培训和监督,针对不合格的安检人员予以必要的处罚和调整。
龙源期刊网 五棵松体育馆:4小时华丽变身作者:韩小野来源:《大学生》2019年第03期五棵松体育中心位于长安街与西四环的交汇处,这个能容纳18000名观众的场馆,自建成以来,举办过多次世界顶级的体育赛事,同时也曾作为世界级演唱会的举办地,迎来送往过来自五湖四海的观众们。
通常情况下,人们对五棵松体育中心的认知仅限于此,但很少有人知道,它早在建设之初,就已经预埋了制冰管道,如今更是所有的设备都已经配备完善,冰场的铺设和冰篮转换的水平,也已经达到了冬奥会标准。
“在冬奥申委提交给国际奥委会的报告中,我们将五棵松篮球馆设计用作女子冰球项目的比赛场地。
”五棵松体育场馆运营管理公司总经理韩立锋介绍,“不过根据国际奥委会官员的考察,这里未来同样可以举办男子冰球比赛。
目前相关部门正在就比赛场地进行研究。
”那么五棵松体育中心里神秘的冰场铺设、光滑如镜的冰面究竟是怎么形成的呢?第一步:首先要把界墙安装在冰坝上,然后在界墙上装亚克力板。
之后需要做深度的地板清洁,要清洁得像脸一样干净哦。
第二步:制基础冰。
这项工作须在地板预冷12~18小时后开始。
4cm的冰层共有两层,下方是基础层,上方是表面层。
喷制基础冰时,一定要确保其与混凝土达到完全的贴合、粘粘。
如果这层冰不是完全贴合在地面上,有可能运动员上冰之后,冰就会裂开,因此基础冰层的制作过程必须非常谨慎,绝不能用皮管浇。
工作人员会手持喷棒,均匀地把水洒在每一平方厘米的每一个点上。
第三步:喷冰漆。
冰漆事实上也是水质的,像水彩一样完全溶于水。
把白漆固定后开始贴logo。
冰面logo通常是定制的,完全靠水来粘贴。
第四步:喷制表面冰。
完成这步工序之后,冰仍然是不平的,需要用冰车进行打磨,直至完全打磨得像镜子一样平滑,制冰过程才算基本完成。
这一系列工作大约需要7天时间。
冰球场馆的制冰技术是从荷兰引进的,采用目前全世界最环保的铝材料。
制冷部件全密封,无任何污水排放,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同时工作时60分贝的噪音在采用遮盖罩后还可再降低。
2008~五棵松文化体育中心运营分析一五棵松文化体育中心基本情况介绍[1](一)中心概况五棵松文化体育中心位于海淀区复兴路69号,长安街延长线上,周边地铁、公交线路发达,其中包括2008年北京奥运会所需的篮球馆、棒球场、文化体育设施以及公共服务配套设施,总建筑面积约为35万平方米。
其中,原五棵松体育馆在2010年初获万事达卡赞助,更名为万事达中心,是国内首家获冠名赞助的奥运场馆。
2008年北京奥运会后,场馆业主——华熙集团斥资数亿元按照世界顶级演唱会场馆标准对场馆进行了改造,使之成为适合举办大型体育及娱乐活动的综合性场馆。
在主体建筑万事达中心之内,有汇源空间(原训练馆),可举办不同台形和规模的活动,如小型商业演出、歌迷见面会、企业庆典等;也有总裁俱乐部、红吧等高端专属空间,可供贵宾和合作伙伴使用。
除主体建筑之外,五棵松文化体育中心还有Hi-Park篮球主题公园[2],总占地面积约为15200平方米;文化体育广场,总占地面积约为29000平方米。
这些配套建筑和设施相辅相成,形成一个优质的大众体育和文化传播平台,为群众参与体育、享受体育提供了多样的选择。
同时,配以在建的集吃喝玩乐于一体的休闲娱乐体验式生活中心HI-UP 项目,组成五棵松LIVE——京西最大的Life Style Center。
(二)运营团队介绍作为万事达中心、汇源空间、Hi-Park篮球主题公园和文化体育广场的运营方,华熙国际(北京)五棵松体育场馆运营管理有限公司,负责场馆的整体运营和管理。
公司成立于2007年1月,是华熙国际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华熙集团)旗下华熙国际文化体育发展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其主要业务是场馆活动运营、资产维护。
华熙国际文化体育发展有限公司作为华熙集团的文化体育板块核心公司,其主要业务为场馆拓展、活动项目研发、品牌市场营销、相关板块投资等,目前总部设在北京,另外还在成都、重庆等地设有场馆,并进行五棵松模式的复制。
奥运场馆介绍:北京五棵松体育中心棒球场
奥运场馆介绍:北京五棵松体育中心棒球场
北京五棵松体育中心棒球场Beijing Wukesong Sports Center Baseball Field
Venue: Beijing Wukesong Sports Center Baseball Field
Location: Wukesong Culture and Sports Center
Type: Temporary
Use for Olympic Games: Baseball
Use for Paralympics Games: None
Floor area (sq m): 14,360
Permanent seats: None
Temporary seats: 15,000
Groundbreaking date: December 22, 2005
场馆名称:北京五棵松体育中心棒球场
地点:五棵松文化体育中心(海淀区)
场地类型:临建比赛场馆
奥运会期间的用途:棒球
残奥会期间的用途:无
建筑面积(㎡):14360
固定座位数:无
临时座位数:15000个
建设开工时间:2005年12月22日
2007年8月,北京奥运会棒球比赛场地--五棵松棒球场验收交付,该场馆于8月18日举办“好运北京”2007国际棒球邀请赛。
为了节省成本,体育场的主体部分采用钢架结构,放弃了传统的钢筋混凝土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