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齿的填充修复与再矿化
- 格式:pptx
- 大小:461.31 KB
- 文档页数:25
“堵牙”和你想的一样简单吗?堵牙又称“补牙”,是指用人工材料填充龋洞,恢复牙齿形态和功能的一种治疗方法。
堵牙可以防止龋洞进一步扩大,减轻牙齿敏感和疼痛,提高咀嚼效率和美观。
一、什么时候需要堵牙?当牙齿出现龋齿(即蛀牙)的时候,应当及时进行堵牙。
口腔内的细菌分解食物残渣时,会产生酸性物质侵蚀牙齿,导致牙齿表面的钙质流失,在牙齿表面形成小洞,如果不及时堵牙,龋坏小洞会逐渐扩大,影响牙齿的美观和功能,甚至危及牙髓。
堵牙的目的是清除龋坏部分,消除细菌感染,恢复牙齿的形态和功能,防止龋坏进一步加重,减轻牙齿疼痛。
那么当出现以下症状时,就需要及时去口腔科就诊。
当牙齿表面出现黑色或者棕色的斑点或者凹陷时,这是龋齿的早期表现,需要及时进行窝沟封闭或者浅层充填。
在吃甜食、冷热食物或者刷牙时,出现牙齿敏感或者牙齿疼痛,是龋洞已经侵犯到牙本质的表现,需要及时进行深层充填。
但并不是所有的龋齿都可以直接堵牙。
堵牙前应该进行全面的口腔检查,了解牙齿情况,检查是否存在炎症,如果有炎症,需要先治好牙齿炎症,再进行补牙。
如果龋坏已经侵犯到牙髓神经,出现自发性疼痛、夜间痛或对冷热刺激非常敏感且伴有持续性疼痛、牙齿颜色明显变暗、牙龈上出现脓肿等情况时,就需要先进行根管治疗,将感染或坏死的牙髓组织清除,消毒根管,然后填充根管,再进行堵牙或者冠修复。
二、常见的堵牙材料和适用范围可选用的堵牙材料有很多种,不同的材料有不同的特点和适用范围,应当根据牙齿的损坏程度、位置、功能和患者的经济条件等多因素综合选择。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堵牙材料的简要介绍:丁香油氧化锌:常用于窝洞封闭,可以起到安抚镇痛的效果,适用于轻度龋齿。
它的优点是安全、便宜、止痛,但缺点是不耐磨、不美观、不稳定,不能作为永久性的充填材料,需要在敏感症状缓解后再进行永久充填。
磷酸锌和聚羧酸锌水门汀:常作为垫底材料,可以应用在较深窝洞的底部,保护牙髓,提高充填材料的粘接力。
它的优点是生物相容性好、粘接力强、成本低,但缺点是不耐磨、不美观、收缩率高,不能直接作为表面充填材料,需要在垫底后再进行充填。
牙釉质损伤修复方法有哪些呢?
牙齿是人们进食咀嚼的工具之一,牙齿的功能非常强大,通过颌骨强大的咬合力让牙齿变得无坚不摧。
但是,牙齿长期在人们不良进食习惯中容易发生病变,例如,牙釉质损伤就是常见的症状,对牙齿健康有一定的伤害,下面就来看看牙釉质损伤修复方法有哪些呢?
★1、用含氟牙膏刷牙。
氟化物可以使牙齿更耐酸,或许还能逆转早期蛀蚀。
每天用含氟牙膏刷牙两次,可以帮助修复牙釉质,或是防止流失更多牙釉质。
★2、用含氟漱口水漱口。
如果你觉得含氟牙膏刺激性太大,可以考虑用含氟漱口水漱口。
这能帮助修复牙釉质,或是防止流失更多牙釉质。
如果这些非处方漱口水没有效,牙医或许可以给你开效果更强的含氟漱口水。
含氟凝胶保护牙齿,以免流失更多牙釉质,还可以防止蛀牙,促进整体口腔健康。
氟化治疗可以让牙釉质更坚固,使补牙和修复的效果维持更久。
★3、让牙齿自然地再矿化。
将再矿化治疗纳入你每天的口腔护理程序中。
这或许有助于修复牙釉质,逆转蛀蚀。
摄取健康脂肪,包括发酵黄油和椰子油,或许能帮助牙齿再矿化,促进牙釉质修复。
喝骨头汤也是不错的选择。
★4在严重蛀蚀和流失大量牙釉质的牙齿上安装牙冠。
牙冠盖着牙齿,让它们恢复原本的形状。
牙冠必须量身定做,以便能盖住你原本的牙齿,防止它进一步蛀蚀和流失更多牙釉质。
牙医会钻掉蛀蚀的牙齿和牙釉质,然后装上牙冠。
牙冠可能是金、瓷或树脂制成的。
牙齿修复材料的生物活性评价牙齿修复材料在现代牙科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它们被广泛应用于牙齿修复、修复材料和替代牙齿等领域。
然而,对于这些材料的生物活性评价至关重要,以确保其在口腔环境中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本文将探讨牙齿修复材料的生物活性评价的重要性以及常见的评价方法。
一、生物活性评价的重要性生物活性评价是对牙齿修复材料在口腔环境中与周围组织相互作用的评估。
这对于确保修复材料的生物相容性、稳定性和功能性至关重要。
通过评价牙齿修复材料的生物活性,可以更好地了解其对牙齿、牙龈和周围组织的影响,减少潜在的副作用和并发症的发生。
二、常见的生物活性评价方法1. 细胞毒性评价细胞毒性评价是评估牙齿修复材料对口腔细胞生长和功能的影响。
常用的方法包括MTT(甲基硫菌酮)试验和细胞凋亡检测。
这些评价方法可以测量修复材料对细胞毒性的影响程度,从而评估其安全性和生物相容性。
2. 细菌附着和生物膜形成评价牙齿修复材料在口腔中与细菌相互作用。
评估修复材料的抗菌性能是了解其在口腔环境中的耐久性和防护能力的重要指标。
细菌附着和生物膜形成评价方法,如AFM(原子力显微镜)观察和生物膜性能分析,可以检测修复材料对细菌附着和生物膜形成的影响。
3. 离子释放评价牙齿修复材料中的离子释放对口腔环境和周围组织具有重要影响。
评估修复材料的离子释放性能可以了解其对口腔酸碱平衡和牙齿再矿化的影响。
常用的方法包括离子浸出测定和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
4. 组织相容性评价组织相容性评价是评估牙齿修复材料对牙齿周围组织的影响。
这可以通过动物实验和体外模型进行评价。
动物实验可以模拟修复材料在实际口腔环境中的效应,而体外模型可以提供快速和经济的评价手段。
三、结论牙齿修复材料的生物活性评价对于保证其安全性和可靠性至关重要。
通过细胞毒性评价、细菌附着和生物膜形成评价、离子释放评价和组织相容性评价的综合分析,可以全面了解修复材料的生物活性。
这将有助于选择适用于不同牙齿修复需求的材料,并提高修复效果和患者的口腔健康。
氟保护漆的作用
1. 增强牙齿抗龋能力:氟离子可以与牙齿表面的羟基磷灰石结合,形成更加稳定的氟化磷灰石,从而增强牙齿的抗酸能力,减少龋齿的发生。
2. 促进牙齿再矿化:氟保护漆可以帮助牙齿表面的微小缺损再矿化,修复牙齿表面,使其更加光滑,减少细菌附着和龋齿的形成。
3. 抑制细菌生长:氟离子可以抑制口腔中的细菌生长,减少致龋菌的数量,降低龋齿的风险。
4. 预防牙齿敏感:氟保护漆可以封闭牙齿表面的小管,减少外界刺激对牙齿的影响,从而预防牙齿敏感。
5. 操作简便:使用氟保护漆通常不需要专业技能,可以由患者自己或在牙医的指导下进行,较为方便。
牙釉质表面再矿化方法的研究进展发表时间:2011-12-20T10:31:55.17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1年第36期供稿作者:汪仁涛1 李伟2[导读] 纵观再矿化技术发展历史,每一次进步都得力于对生物矿化机制的深入理解。
汪仁涛1 李伟2(1潜江市中心医院湖北潜江 433100;2泰安市口腔医院山东泰安 271000)【中图分类号】R781.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1)36-0014-02【摘要】牙釉质表面脱矿是龋病及其他非龋性牙体病变(酸蚀症等)的主要病理改变之一,对脱矿牙釉质进行再矿化以恢复其应有理化特性的研究逐渐成为研究热点,本文对近年牙釉质表面再矿化方法的发展作一综述。
【关键词】牙釉质氟羟基磷灰石再矿化涂层龋病是人类的常见病、多发病之一,在各种疾病的发病率中,龋病位居前列。
龋病的发展虽然很少会危及患者生命,但是给人类造成的危害甚大,特别是病变向牙体深部发展后,可引起牙髓病、根尖周病、颌骨炎症等一系列并发症,以致严重影响全身健康。
此外,龋病及其继发病作为一个病灶,引起远隔脏器疾病的案例也时有报告[1]。
龋病作为一种发生在牙体硬组织中的慢性疾病,开始时表现为表层釉质脱矿,随着龋病继续发展,最后表现为牙齿形态的破坏,龋洞形成。
针对龋病发展阶段的不同特点,龋病治疗大致分为两大类: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
前者是指采用药物或再矿化等保守方法使龋病病变终止或消除的治疗方法,主要应用于早期牙釉质龋未形成龋洞者。
因为该法可以取得更佳的临床疗效,最少程度降低龋病治疗给社会各患者带来的经济、心理负担,一直以来都是人们研究的热点。
目前国内外使牙釉质表面硬化和再矿化的主要方法有:早期的氟处理技术,亚稳态的含钙磷的矿化液,及近期的纳米磷灰石晶体或含蛋白的纳米磷灰石晶体在牙釉质表面沉积技术等。
1 氟处理技术氟化物作为有效的防龋药物已经被众多学者研究证实,并在全世界得到广泛应用。
正畸治疗中的一个原则就是正畸治疗后没有脱钙,钙化不全或自然牙列的变色。
然而正畸带环与粘着的附件下面与四周釉质发生的白垩斑脱矿甚至龋坏,仍是正畸治疗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1 正畸过程中的牙釉质脱矿1.1 釉质脱矿的表现正畸医师在拆除矫治器后常可在患者牙面发现釉质脱矿现象,脱矿的牙釉质表面光泽度下降呈白垩色,影响牙齿美观,严重者可导致继发龋而明显损害牙体的健康。
釉质脱矿有表层和表层下脱矿两种形式。
正畸治疗中发生的脱矿,最先以釉质表面矿物质的丧失和釉柱间基质的溶解为特征的,这种损害被称作表层脱矿。
随后釉质深部结构才发生溶解,釉质深部结构开始溶解后,釉质表面呈多孔状但矿物质含量相对较高的表层,成为表层下脱矿[1]。
表层脱矿比表层下脱矿更易被再矿化。
正畸治疗中发生的早期脱矿是表层脱矿。
Melorse,Ogaard等应用扫描电镜(SEM)观察正畸治疗中的早期釉质脱矿,人们肉眼所见的釉质白垩斑为表层脱矿,在SEM下的表现为釉质横纹变平,似贝壳状,另外釉质上可见一些局部的小深坑[2,3]。
O’Reilly,Ogaard等研究表明,正畸托槽、带环在牙上粘1个月后,即可在周围釉质区域检测到明显脱矿,正畸治疗后早期的釉质脱矿病损在及时去除矫治器后能够被唾液再矿化[4~6]。
然而白垩斑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与正畸时间呈正相关。
如果这种早期的釉质脱矿病损没有得到及时治疗,随着时间的延长,发展成表层下脱矿,自身的再矿化系统很难使病损完全复原。
Artun等对正畸治疗后出现釉质脱矿的患者进行了长期观察,临床观察显示刚去除托槽后,脱矿的釉质呈不透明的白垩色,1周后病损变得弥散,3周时白垩色变浅,3年后釉质的病损仍可发现。
SEM的观察表明3个月时脱矿釉质的微洞口扩大,洞底可见浅的磨损,3年后病损区的微洞变平,磨损增多[7]。
1.2 釉质脱矿的病因菌斑的积累和糖发酵的供养是脱钙发生的先决条件。
首先,固定矫治器妨碍了牙齿的清洁,利于菌斑和食物的滞留。
牙釉质损伤修复方法
牙釉质是牙齿最外层的硬组织,它具有保护牙齿、抵抗酸性物
质侵蚀的作用。
然而,由于外界因素的影响,牙釉质有可能会受到
损伤,导致牙齿出现龋齿、牙釉质磨损等问题。
针对牙釉质损伤的
修复方法有很多种,接下来我们将介绍几种常见的修复方法。
首先,对于轻度的牙釉质损伤,可以采用氟化物治疗。
氟化物
可以促进牙釉质的再矿化,修复小面积的龋齿和牙釉质磨损。
在日
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使用含氟牙膏、漱口水等方式来进行氟化
物治疗,保护牙釉质不受进一步损伤。
其次,对于较为严重的牙釉质损伤,需要采用牙科医生的专业
治疗。
常见的治疗方法包括牙釉质修复术和牙贴面修复术。
牙釉质
修复术是通过填充材料来修复牙釉质的损伤,常用的填充材料有树脂、陶瓷等,可以根据损伤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填充材料进行修复。
而牙贴面修复术则是将薄薄的陶瓷贴片粘贴在受损的牙齿表面,美观效果好,能够有效修复牙釉质的损伤。
除此之外,牙齿矫正也是一种修复牙釉质损伤的方法。
对于一
些牙釉质磨损严重的患者,通过牙齿矫正可以调整牙齿的排列,减
少牙齿之间的摩擦,从而减轻牙釉质的损伤程度。
综上所述,针对牙釉质损伤的修复方法有多种选择,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应该注意牙齿的保健,避免食物过于酸性或碱性,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和洁牙,保护牙釉质的健康。
希望以上内容对您有所帮助,谢谢阅读。
含氟防治龋齿的化学原理含氟防治龋齿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牙科领域的预防措施,其化学原理主要涉及氟离子与牙齿组织之间的相互作用。
以下将详细介绍含氟防治龋齿的化学原理。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牙齿的组织结构。
牙齿主要由牙釉质、牙本质和牙骨质组成。
其中,牙釉质是最外层的牙齿组织,具有较高的矿物质含量,是牙齿最坚硬的部分。
而牙本质和牙骨质主要由胶原纤维和矿物质构成。
当我们进食时,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与口腔中的细菌发生反应,产生酸性物质。
这些酸性物质会腐蚀牙釉质,导致牙齿上出现细小的酸蚀斑点。
如果不加以处理,这些酸蚀斑点将逐渐发展成为龋洞,最终损坏牙齿。
含氟防治龋齿的主要原理是利用氟离子与牙齿组织之间的相互作用,促进牙齿的酸碱平衡,增加牙齿的抵抗酸蚀能力。
具体来说,含氟防治龋齿的原理如下:1. 氟离子与牙齿组织中的矿物质结合:氟离子能与牙齿组织中的矿物质(如氢氧磷灰石)结合形成高度稳定的氟磷灰石。
这种氟磷灰石相对于普通的磷灰石具有更高的稳定性,对酸蚀具有较强的抵抗能力。
此外,氟磷灰石中的氟离子可以在口腔酸性环境下释放出来,重新渗透入牙组织,从而保持牙齿的酸碱平衡。
2. 抑制酸性细菌的生长:氟离子能抑制口腔中的一些酸性细菌的生长,减少酸性环境的形成。
酸性细菌是引起龋齿形成的主要因素之一,通过抑制酸性细菌的生长,可以降低牙齿受到酸蚀的风险。
3. 促进牙齿的再矿化:当牙齿受到轻微的酸蚀后,含氟物质可以通过与口腔中的矿物质结合,促进牙齿组织的再矿化。
再矿化过程中,氟离子可以与牙齿组织中的矿物质结合,形成更加抵抗酸蚀的矿物质结晶,修复牙齿表面的微小酸蚀斑点,防止龋洞的形成。
总体而言,含氟防治龋齿的化学原理是氟离子与牙齿组织的相互作用,包括与矿物质结合形成氟磷灰石、抑制酸性细菌的生长和促进牙齿的再矿化。
这种化学原理使得氟离子能够增强牙齿的抵抗酸蚀能力,降低龋齿的发生率。
因此,含氟防治龋齿是一种能够有效预防龋齿的措施。
补牙及其常见问题(2)七、注意事项补牙前注意事项1、补牙修复宜及时,及早的补牙修复,可有效终止龋病的进一步发展,且早期的补牙修复,其疗程短、费用低、效果好。
2、补牙应选择正规、专业的牙科机构进行,正规、专业的牙科机构拥有前沿的设备、医师经验丰富,同时严格遵照牙科设备一个一个消毒,可保证补牙的确切疗效。
3、牙科医师会对患者口腔进行全面的检查,如口腔内有炎症等相关病变需要进行规范的治疗;同时牙科医师会根据患者龋齿的数量、部位及龋病的病变程度制定最佳的补牙修复方案。
4、补牙材料的选用,应综合患者龋齿的具体情况等综合因素而定。
补牙后注意事项1、树脂补牙后的当天,不可刷牙,以防触碰引起补牙材料的脱落。
2、补牙后牙体的外形得以修复,但牙体的咀嚼性能受则到一定的破坏,因此补牙后不宜咀嚼坚硬的食物,且补牙后初期不可用补牙的一侧进行咀嚼。
3、补牙材料的凝固需要一定的时间,因此补牙后2小时内应忌食,补牙后2小时,可适当吃些清淡、温和的流食及半流食;如牛奶、面包、粥及汤类食等。
4、补牙后的牙体,其咀嚼功能较真牙差,因此补牙后应注意口腔的防护,切不可咬过硬的食物。
5、若龋洞较大,树脂补牙后,牙体修复后往往由于牙体本身抗力不足,在咀嚼时易发生牙折,为此,这类牙齿树脂补牙后应根据医师的建议及时做患牙的壳冠保护。
6、补牙后龋齿虽然得以控制,但如不注意口腔的清洁,仍可引发龋病的发生。
所以,口腔的卫生护理极为关键,日常生活中应注意早晚刷牙,饭后漱口,做好口腔的卫生保健,定期进行口腔检查。
7、如有轻微的疼痛及不适是正常的,过一段时间方可适应,而如果补牙后疼痛非但不减轻,反而进一步加重,则应及时让主治医师进行进一步的调整修复。
七、牙痛的处理因牙病去医院治疗之后,有时又出现牙痛,这大概有以下几种情况:一是因治疗需要,对牙髓进行失活(俗称杀神经),在封失活药后的当天或次日因为药物作用有可能出现牙痛,但疼痛不会很剧烈并且不会持续很长时间。
1.Resistance form抗力形:是使修复体和余留牙结构构成足够抗力,在承受咬合力时,不折裂的形状。
2.Secondary caries继发龋,龋病治疗后由于充填物边缘或窝洞周围的牙体组织破裂形成菌斑滞留区或修复材料与牙体组织不密合,留有小的缝隙,这些都可能成为致病条件产生龋病,称为继发龋。
3.Retrograde pulpitis逆行性牙髓炎,袋内的细菌及毒素通过根尖孔或侧副根管逆行进入牙髓,引起根部牙髓的慢性炎症,也可由局限的慢性牙髓炎急性发作。
4.Dentine hypersensitivity牙本质过敏症:又称过敏性牙本质,是牙在受到外界刺激,如温度(冷、热)、化学物质(酸、甜)以及机械作用(摩擦或咬硬物)等所引起的酸痛症状。
5.Root canal therapy根管治疗:是治疗牙髓病及根尖周病首选的方法,它是彻底清理根管内炎症和坏死物质、扩大成形根管,并对根管进行适当消毒、最后严密充填根管,以除去根管内感染性内容物对根尖周组织的不良刺激,防止根尖周病的发生或促进根尖周病的愈合。
1. Biological width 生物学宽度(1):龈沟底与牙槽嵴顶之间的恒定距离(2),包括结合上皮和牙槽嵴顶上方的结缔组织(1),约2mm(1)。
2. 非附着性龈下菌斑位于附着性龈下菌斑表面(1),直接与龈沟上皮或袋内上皮接触(1.5),是牙周炎的“前沿地带”(1.5),主要由Gn厌氧菌、螺旋体组成(1)窝洞:采用牙体外科手术的方法去除龋坏组织,并按要求备成的洞型,窝洞具有一定的形状,能容纳和支持填充材料,达到恢复牙齿外形和功能的目的。
残髓炎:属于慢性牙髓炎,临床特点常表现为自发性钝痛、放散性痛、温度刺激痛。
发生在经牙髓治疗后的患牙,由于残留了少量炎症根髓或者多根牙遗漏了未作处理的根管。
主尖锉:在根管预备中,选用合适根管粗细,既能深入牙本质牙骨质界又有摩擦感的锉叫初尖锉,根管预备一般预备到到比初尖锉大三个号,叫主尖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