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学第一讲1
- 格式:ppt
- 大小:1.10 MB
- 文档页数:29
第一章刑法概述一、刑法的概念、形式及分类(一)刑法的概念:刑法是以国家名义颁布的规定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二)刑法的形式:1、狭义的刑法:刑法典: 79刑法,97刑法2、广义的刑法:(1)刑法典(2)刑法修正案:是指最高立法机关在保留刑法典原有体系结构的基础上,集中针对某些刑法条文作出的修改补充法案,或者在刑法典上增设全新条文的情况。
A 1999年12月15日全国人大常委会13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内容:金融犯罪的惩罚变更,修正7个罪名,增加一个法条“162条之一”B 2001年8月31日《刑法修正案(二)》:内容:刑法342条修正,将耕地的范畴扩大为农用地、(林地和耕地)C 2001年12月29日《刑法修正案(三)》:内容:涉及恐怖主义犯罪的5个罪名修正,并增设2个新条文“120条之一”、“291条之一。
”D 2002年12月28日《刑法修正案(四)》:破坏市场经济秩序、妨害社会管理秩序、渎职犯罪的修订。
E 2005年2月28日《刑法修正案(五)》:信用卡诈骗罪F 2006年6月29日《刑法修正案(六)》:洗钱犯罪(3)立法解释A 2000年4月29日:刑法93条“其他依照法律从事公务的人员”B 2001年8月31日:对228条、342条、410条中“违反土地管理法规”、“非法批准、占用土地”的含义解释C 2002年4月28日:384条:“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的含义D 2002年4月28日:294条:黑社会性质组织的含义E 2002年8月29日:313条:“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含义F 2002年12月28日:渎职罪主体适用问题的解释(4)单行刑法:是指国家以决定、规定、补充规定、条例等名称颁布的规定某一类犯罪及其后果的法律。
(过去刑法修正的主要方式,现已基本不再适用。
1998年12月29日《关于惩治骗购外汇、逃汇和非法买卖外汇犯罪的决定》)(5)附属刑法:是指附带规定于经济法、行政法等非刑事法律中的罪行规范。
第一讲刑法及刑法学第一节刑法的概念、性质和功能一、刑法的概念形式意义上的刑法和实质意义上的刑法。
狭义的刑法和广义的刑法:前者指刑法典,后者包括刑法典、单行刑法和附属刑法。
普通刑法和特别刑法。
3.制裁手段的严厉性二、刑法的性质和渊源(一)刑法的阶级性质(二)刑法的法律性质1.调整与保护的社会关系的范围与其他部门法不同。
2.法益保护的广泛性3.强制性不同。
4.刑法是其他部门法得以实施的后盾与保障。
刑法的渊源包括:1、刑法典2、单行刑法3、附属刑法4、国际条约三、刑法的功能(一)行为规制功能即通过对犯罪行为的规范评价,对公民的行为进行规范、制约的功能。
(二)社会保护功能(三)人权保障功能第二节刑法的创制和完善一、刑法典新中国成立以后30多年的时间里没有刑法典,只有极个别单行刑法条例。
即建国初颁布的《惩治反革命条例》、《妨害国家货币治罪条例》、《惩治贪污罪条例》等。
(一)1979年旧刑法的制定过程建国初期中国开始了起草刑法典的工作,到1963年10月9日写出第33稿。
文革结束后,1978年10月开始重新对第33稿进行修改。
三中全会后进一步修改,先后写出五个稿本。
1979年5月29日中央政治局原则通过后,五届人大二次会议进行审议,最终于1979年7月1日通过,1980年1月1日生效。
(二)1997年刑法立法机关从1982年提出对旧刑法进行修改。
1997年1月份拿出第四稿。
后来在八届人大五次会议上通过了该稿本。
新刑法共452条,6万多字。
其中总则101条,分则351条,附则1条。
(三)刑法的修正新刑法生效后,立法机关先后颁布了5个刑法修正案。
1.1999年12月2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2. 2001年8月3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二)3.2001年12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三)4.2002年12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四)5.2005年2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五)6.2006年6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六)二、单行刑法单行刑法,是指国家立法机关对刑法规定进行部分补充、修改或废除部分刑法规定的单行规范性法律文件。
刑法学讲义上编刑法总论第一章刑法概说一、刑法的概念刑法是规定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法律规范。
(即刑法是规定什么是犯罪、在什么条件下是犯罪以及犯罪的后果和承担方式的法律)二、刑法的分类1、按照使用的范围广义的刑法:是指规定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一切法律规范刑法狭义的刑法:是指系统的规定规定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法律规范即刑法典2、普通刑法:即狭义的刑法也即刑法典广义的刑法单行刑法:是指由最高立法机关颁布的形式上独立于刑法典但内容上专门规定犯罪和刑法的一切法律规范性文件特别刑法附属刑法:是指非刑法法律中刑事责任条款三、刑法的特性1、阶级属性2、法律属性①规制性:规制人的行为,是人的行为准则②制裁性③(强制的)严厉性(这决定了刑法与其他法律的区别)④调整的社会关系范围的广泛性:它调整所有收到犯罪侵害的社会关系四、刑法的机能1、惩罚犯罪,保卫社会安全:通过惩罚犯罪来预防犯罪,从而保护公民的权益2、保障人权:规定犯罪圈不得随意侵入个人私权利;在保障人权与惩罚犯罪发生冲突时,首先保障人权3、保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础,维护社会秩序五、刑法的体系和解释1、刑法的体系是指刑法典的组成和结构。
我国的刑法由总则、分则和附则构成。
2、刑法总则是指关于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一般性规则的法律规范;分则是指具体规定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法律规范体系;附则则是规定刑法法典的实施日期,刑法典与其他单行法的关系以及新刑法典生效后某些单行法失效3、总则与分则的关系是一般与特殊,抽象到具体。
总则指导分则,分则则是总则所确定原理的具体体现4、刑法的解释是指对刑法规范含义的解释。
立法解释:是指最高立法机关对刑法规范的含义所做的解释刑法解释司法解释:是指最高司法机关对刑法的含义做的解释(按效力分)学理解释:社会组织或者个人从学理上对刑法做的解释文理解释:对法条的字义包括单词,概念,术语从文理上的解释刑法解释(按方式分)论理解释:按照立法精神,联系有关情况,从逻辑上所做的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