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息票据贴现的会计处理【会计实务操作教程】
- 格式:pptx
- 大小:180.50 KB
- 文档页数:5
带息票据贴现的会计账务处理分录
带息票据贴现是什么?
一般而言,票据贴现可以分为三种,分别是贴现、转贴现和再贴现。
带息票据是指商业汇票到期时,承兑人除向收款人或被背书人支付票面金额外,还应按票面金额和票据规定的利息率支付自票据生效日起至票据到期日止的利息的票据。
在贴现业务中,贴现企业将票据向贴现银行贴现获取资金,贴现银行则获得票据,收取贴现利息,并向贴现企业支付资金。
带息票据贴现的会计分录
带息票据贴现:
借:银行存款(贴现净额)
贷:财务费用(票面利息-贴现利息)
应收票据(面值)
带息票据贴现计算公式
带息票据的到期值(提前贴现)=应收票据面值-贴现息
贴现息=应收票据面值×(票据到期天数/360)×贴现率
例:一张汇票票面价值100万,出票日期2月1日,4月1日到期。
要求计算贴息和贴现净额。
持票人于3月2日到银行进行贴现,贴现率为12%。
贴现息=100×(30/360)×12%=1万
贴现净值=100-1=99万。
三种情形下的票据贴现会计处理,您千万别⽤错了!导语在企业的⽣产经营中,因资⾦周转需要通常会将持有未到期的应收票据提前到银⾏等⾦融机构办理贴现。
在实务中,由于应收票据有⽆利息、票据贴现时是否附追索权等具体情形不同,导致很多纳税⼈在会计处理时发⽣了错误。
今天,⼩编就结合《财政部关于印发<关于执⾏企业会计制度和相关会计准则有关问题解答(四)>的通知》(财会〔2004〕3号)第六条规定,为您讲讲三种情形下的票据贴现会计处理。
情形⼀、有息附追索权票据贴现的会计处理案例1.因货款结算,甲船舶⼯业制造有限公司于6⽉1⽇收到⼄远洋运输公司⽀付的⼀张承兑汇票,该票据180天到期,年利率为10%,⾯额50万元,甲公司于8⽉30⽇向银⾏申请贴现,银⾏年贴现率为12%,贴现⽅式为带追索权的应收票据贴现。
11⽉28⽇票据到期,当出票⼈⼄远洋运输公司能够向银⾏兑付票据和利息时或⽆法向银⾏兑付票据和利息时,甲公司在相应情形下,如何计算贴现利息以及账务处理呢? 计算过程:(1)票据到期值=票⾯额×(1+利率×票据时间)=500000×(1+10%×180天/360天)=525000(元)(2)贴现天数=8⽉30⽇⾄11⽉28⽇=90(天)(3)贴现利息=票据到期值×贴现率×贴现时间= 525000×12%×90天/360天= 15750(元)(4)贴现所得=票据到期值-贴现利息=525000- 15750=509250(元)(5)利息收⼊=票据贴现所得-票⾯额=509250-500000=9250(元)会计分录:(1)8⽉30⽇贴现时:借:银⾏存款509250贷:短期借款500000财务费⽤——利息9250(2)11⽉28⽇票据到期,当出票⼈⼄公司向银⾏兑付票据和利息时,其会计分录如下:借:短期借款500000贷:应收票据500000(3)11⽉28⽇票据到期,如出票⼈⼄公司未能按期⽀付票据的本⾦和利息,拖⽋债务,则企业应承担这笔或有负债,以银⾏存款偿付给贴现银⾏。
票据贴现利息的会计核算方法
首先,贴现利息的计算方法是根据票据的面额、贴现利率和贴
现期限来确定的。
通常情况下,贴现利息的计算公式为,贴现利息
= 票据面额× 贴现利率× 贴现期限。
贴现利息是根据票据的未
来现金流量在当前时点的折现值来计算的,这也是贴现的基本原理。
其次,贴现利息的会计处理一般遵循以下步骤,首先,在票据
贴现时,将票据面额与贴现利息分开列示,形成贴现利息的应收账款。
其次,按照实际发生的贴现利息金额,将其确认为利息收入或
利息支出。
最后,在票据到期时,将贴现利息与票据面额合并,作
为应收票据的账面价值进行结算。
需要注意的是,贴现利息的会计处理也受到会计准则的影响,
不同的会计准则对贴现利息的会计处理可能有所不同。
在实际操作中,需要根据具体的会计准则和公司内部的会计政策来进行核算和
处理。
综上所述,票据贴现利息的会计核算方法涉及到贴现利息的计
算和会计处理两个方面,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和相关会计准则进行合
理的核算和处理。
票据贴现会计科目如何做
票据贴现会计科目如何做,我们为大家整理了如下内容。
票据贴现会计科目如何做贴现时:
借:银行存款
贷:短期借款
财务费用-利息
票据到期,当出票人向银行兑付票据和利息时,其会计分录如下:借:短期借款
贷:应收票据
票据到期,如出票人未能按期支付票据的本金和利息,拖欠债务,则企业应承担这笔或有负债,以银行存款偿付给贴现银行。
其会计分录如下:
借:短期借款
其他应收款-某单位
贷:银行存款
同时将应收票据转入”应收账款”账户:
借:应收账款-某单位
贷:应收票据
票据贴现名词解释票据贴现是对持票人来说,贴现是将未到期的票据卖给银行获得流动性的行为,这样可提前收回垫支于商业信用的资本,而对银行或贴现公司来说,贴现是与商业信用结合的放款业务。
票据的所有权人是银行。
在实际业务当中,存在银行汇票、银行承兑汇票、商业承兑汇票等远期资金支付票据,拿到这类票据的商家要按照票面上标准的时间(通常为远期,比如三个月后的某天)才能拿到资金,在此情况下,商家以该票据向银行贴现,以少收取部分票面金额为代价,换取即时兑换为资金,这类行为就是贴现。
比如,票面金额10000,期限三个月,即三个月后可以拿到10000,如果现在和银行贴现,那么只能拿到9600左右。
票据贴现会计科目如何做,会计分录也就两个步骤,一个说的是贴现,一个说的是票据到期,写起来很容易,但不是用背诵就能快速掌握,我们要尽可能减少记忆的压力,能够用一些技巧就能搞定的东西,为何不用呢,更多有关票据贴现的知识就在我们官网。
财会类价值文档精品发布!票据贴现的概念、贴现要求及账务处理[会计实务,会计实操] 1、票据贴现的概念
企业持有的应收票据在到期前,如果出现资金短缺,可以持未到期的商业汇票向其开户银行申请贴现,以便获得所需要的资金。
“贴现”就是指汇票持有人将未到期的票据在背书后送交银行,银行受理后从票据到期值中扣除按银行贴现率计算确定的贴现息,然后将余款付给持票人,作为银行对企业的短期贷款。
票据贴现,实质上是企业融通资金的一种形式,银行要按照一定的利率从票据价值中扣除自借款日起至票据到期日止的贴现利息。
背书的应收票据是此项借款的担保品,当票据到期,付款人无力支付票款时,银行有权向贴现企业索要票款。
2、票据贴现条件和单据要求
(1)、申请票据贴现必须具备下列条件:
商业汇票的持票人向银行或金融机构办理贴现,必须具备下列条件:1)、为企业法人和其他经济组织,并依法从事经营活动;
2)、与出票人或其前手之间具有真实的商品交易关系;
3)、在申请贴现的银行或金融机构开立存款帐户。
(2)、商业汇票的持票人向金融机构申请贴现时,须提交的单据:
持票人申请贴现时,须提交下述四项单据:
1)贴现申请书,
2)经其背书的未到期商业汇票,
3)持票人与出票人或其前手之间的增值税发票和商品发运单据复印件。
4)表明与出票人或者直接前手之间具有真实的商品交易关系的商品交易。
带息票据如何进行会计处理?怎么做会计分录带息票据如何进行会计处理?怎么做会计分录根据企业会计制度,对企业因销售商品、产品、提供劳务等收到的商业汇票,应通过“应收票据”科目进行核算。
企业在收到票据时,应作如下会计分录。
详情见正文。
【例】某企业售给外地客户甲产品一批,价税合计150320元,该产品适用17%的增值税税率,并以银行存款代垫运杂费7800元,运输公司将发票直接开给客户,并通过企业将运费发票转交给购货方。
该客户在收到货物后,于7月15日签发并承兑了一份票面金额158120元的带息商业承兑汇票一张,票面注明年利率为6%,期限为3个月。
请问,企业对该带息票据在税收、财务上应如何处理?如果企业在8月1日进行贴现,又将如何处理?根据企业会计制度,对企业因销售商品、产品、提供劳务等收到的商业汇票,应通过“应收票据”科目进行核算。
企业在收到票据时,应作如下会计分录:借:应收票据158120贷:主营业务收入——甲产品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银行存款7800在7月、8月、9月末,按承兑汇票票面价值和注明的利率分别计提当期利息元、元和元。
同时,根据《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规定,价外费用是指价外向购买方收取的手续费、补贴、基金、集资费返还利润、奖励费、违约金(延期付款利息)、包装费、包装物租金、储备费、优质费、运输装卸费、代收款项、代垫款项及其他各种性质的价外收费,凡价外费用,无论会计制度如何核算,均应并入销售额计算应纳税额。
因此,对各期计提的利息应按规定计提销项税额,并按计提税金后的余额作为利息收入。
企业7月末提取的应收利息元,应计提销项税金元,作如下会计分录:借:应收票据贷:财务费用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8月、9月末的账务处理与7月相同。
如8月1日,企业持未到期的应收票据向银行贴现,经与银行协商,贴现率为年利率8%,则企业贴现利息=(158120+158120×6%÷12×3)×(8%÷12)×=(元);实际应收银行款项=158120+158120×6%÷12×=(元)。
票据贴现利息的会计核算方法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票据贴现是指企业将未到期的票据(如汇票、支票等)出售给银行或金融机构,从而提前获得现金。
在进行票据贴现时,企业需要支付一定的利息费用。
票据贴现利息的会计核算方法是企业在进行票据贴现后如何计算和记录这笔利息费用,以便正确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票据贴现利息的会计核算方法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如何计算票据贴现利息的数额,二是如何在会计记录中正确地处理这笔费用。
计算票据贴现利息的数额。
票据贴现利息是企业向银行或金融机构支付的费用,一般由两部分组成:一是贴现利息,即银行或金融机构从票据贴现金额中扣除的利息费用;二是到期息,即企业在票据到期时需要支付的利息费用。
计算贴现利息的数额通常按照以下公式进行计算:贴现利息= 贴现金额× 贴现利率× 贴现期限贴现金额是指票据贴现时的金额,贴现利率是指银行或金融机构收取的贴现利率,贴现期限是指票据贴现到期的期限。
企业可以根据具体的贴现条件和协议来计算贴现利息的数额。
如何在会计记录中正确地处理票据贴现利息。
在进行票据贴现后,企业需要在会计记录中正确地处理这笔费用,以便正确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一般来说,企业在票据贴现时需要同时记录两笔会计凭证:一是票据贴现的交易凭证,记录票据贴现的金额和相关费用;二是票据贴现利息的会计凭证,记录由于票据贴现而支付的利息费用。
具体的会计处理步骤如下:1. 在进行票据贴现时,应当根据贴现金额、贴现利率和贴现期限计算贴现利息的数额,并将其作为贴现费用计入成本或费用。
2. 在会计记录中,应当将贴现金额及相关费用借记至银行账户,贷记至票据或其他应收账款账户,在贷方列明贴现利息等贴现费用的账户。
3. 当票据到期时,应当根据贴现利息的数额支付给银行或金融机构,并将利息费用确认为费用支出或成本支出。
通过以上会计核算方法,企业可以正确地记录和处理票据贴现利息,从而准确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票据贴现业务税务与会计处理详解你知道商业银行办理票据贴现业务,取得的贴现利息如何进行税务处理吗?小编为大家分享非常实用的票据贴现业务的税务与会计处理方法,快来收藏吧!一、贴现不属于票据买卖,贴现日为付息日商业汇票分为商业承兑汇票和银行承兑汇票,期限最长为六个月。
商业汇票的收款人或被背书人需要资金时,可持未到期的商业承兑汇票或银行承兑汇票并填写贴现凭证,向其开户银行申请贴现。
贴现的期限从其贴现之日起至汇票到期日止。
银行实际支付的贴现金额为汇票票面金额扣除贴现日至汇票到期前一日的利息,即贴现金额=汇票票面金额-贴现利息,其中,贴现利息=票据面额*年贴现率*未到期天数/360天贴现表面形式是票据的买卖,但实质上是信用业务,即银行通过贴现间接贷款给票据的收款人或被背书人。
银行在贴现日一次性收取贷款利息,因此,贴现日为按合同约定贴现人(票据收款人或被背书人)应付利息的日期。
二、增值税根据财税〔2016〕36号文所附《销售服务、无形资产、不动产注释》规定,票据贴现业务取得的利息及利息性质的收入,按照贷款服务缴纳增值税。
商业银行办理票据贴现业务取得的贴现利息应按贷款服务计缴增值税,税率为6%。
增值税纳税义务发生时间规定,纳税人发生应税行为并收讫销售款项或者取得索取销售款项凭据的当天;先开具发票的,为开具发票的当天。
收讫销售款项,是指纳税人销售服务、无形资产、不动产过程中或者完成后收到款项。
取得索取销售款项凭据的当天,是指书面合同确定的付款日期;未签订书面合同或者书面合同未确定付款日期的,为服务、无形资产转让完成的当天或者不动产权属变更的当天。
在2018年1月1日以前,商业银行办理票据贴现业务,贴现日属于书面合同确定的付款日期,取得的贴现息,应一次性计缴增值税,不能按照权责发生制确认的利息收入分期计缴增值税。
商业银行应就收取的贴现息向贴现人开具增值税普通发票。
贴现人支付的贴现息,属于购入贷款服务,不能抵扣。
2018年1月1日以后,根据《关于建筑服务等营改增试点政策的通知》(财税〔2017〕58号)第五条规定:“自2018年1月1日起,金融机构开展贴现、转贴现业务,以其实际持有票据期间取得的利息收入作为贷款服务销售额计算缴纳增值税。
票据贴现程序中国银行的票据贴现业务是银行以购买未到期银行承兑汇票或商业承兑汇票的方式向企业发放的贷款。
票据贴现是收款人或持票人将未到期的银行承兑汇票或商业承兑汇票向银行申请贴现,银行按票面金额扣除贴现利息后将余款支付给收款人的一项银行授信业务。
票据一经贴现便归贴现银行所有,贴现银行到期可凭票直接向承兑人收取票款。
票据贴现作为一种高效实用的融资手段,具有以下特点:1.贴现业务能为客户快速变现手中未到期的商业票据,手续方便、融资成本低。
2.客户可预先得到银行垫付的融资款项,加速公司资金周转,提高资金利用效率。
申办条件1.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票据法》和人民银行的《支付结算办法》规定签发的有效汇票,基本要素齐全。
2.单张汇票金额不超过1000万元。
3.汇票的签发和取得必须遵循诚实守信的原则,并以真实合法的交易关系和债务关系为基础。
提供资料1.未到期的承兑汇票,贴现申请人的企业法人资格证明文件及有关法律文件。
2.经年审合格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复印件)。
3.企业法人代表证明书或授权委托书,董事会决议及公司章程。
4.贴现申请人的近期财务报表。
5.贴现申请书。
6.贴现申请人与出票人之间的商品交易合同复印件及合同项下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复印件。
申请程序1.持未到期的银行承兑汇票或商业承兑汇票到中国银行各分支机构,填制《银行承兑汇票贴现申请书》或《商业承兑汇票贴现申请书》。
2.向银行提供上述材料。
3.中国银行按照规定的程序确认拟贴现汇票和贸易背景的真实性、合法性。
4.计算票据贴现的利息和金额。
贴现利息=汇票面值╳实际贴现天数╳月贴现利率/30实付贴现金额=汇票面额-贴现利息5.按照实付贴现金额发放贴现贷款收费标准票据贴现各项收费均通过合同约定。
小编寄语:会计学是一个细节致命的学科,以前总是觉得只要大概知道意思就可以了,但这样是很难达到学习要求的。
因为它是一门技术很强的课程,主要阐述会计核算的基本业务方法。
诚然,困难不能否认,但只要有了正确的学习方法和积极的学习态度,最后加上勤奋,那样必然会赢来成功的曙光。
如何处理票据贴现利息费用票据贴现利息费用是指在进行票据贴现业务时,由借款人支付给贴现机构的一种费用。
正常情况下,贴现机构会在贴现款到期时收回贴现款及相应的利息费用。
以下是处理票据贴现利息费用的一些建议。
票据贴现利息费用是根据票据的面额、贴现利率和贴现期限来计算的。
具体计算方法如下:票据贴现利息费用=票据面额×贴现利率×贴现期限在会计账簿中,票据贴现利息费用应被记录为一项费用。
具体操作如下:1.借:票据贴现利息费用(利息费用增加)贷:应付利息费用(负债增加)2.当利息费用支付给贴现机构时,进行如下分录:借:应付利息费用(负债减少)贷:现金(资产减少)确认票据贴现利息费用是指在会计期末对费用进行确认和账务调整,使各项费用正确反映在财务报表中。
确认方法如下:1.确认票据贴现利息费用并根据实际支付情况进行调整。
2.会计期末结账时,对确认后的票据贴现利息费用进行调整分录。
借:贴现利息费用(利润减少)贷:票据贴现利息费用(负债减少)四、处理票据贴现利息费用的税务影响1.按照税法的规定,票据贴现利息费用属于中间费用,可以在计税时予以扣除。
2.在申报所得税时,可以将票据贴现利息费用计入费用明细表,并在取得税前利润时予以扣除。
3.需要保存相关票据和财务凭证,作为税务机关复核的依据。
1.根据企业的资金需求和现金流状况,合理选择票据贴现机构和贴现利率。
2.根据贴现机构的要求和贴现期限,合理安排资金周转和票据贴现。
3.如果企业资金短缺较为紧张,可以根据票据贴现利率和期限来调整经营计划和资金安排,以避免较高的利息费用。
总结起来,处理票据贴现利息费用需要准确计算、记录和确认,并遵循税法的规定进行税务申报。
同时,企业可以合理规划和安排票据贴现利息费用,以降低资金成本并提高资金利用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