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严蔚敏数据结构
- 格式:pdf
- 大小:61.52 MB
- 文档页数:810
严蔚敏 数据结构C 语言版答案详解第1章 绪论1.1 简述下列术语:数据,数据元素、数据对象、数据结构、存储结构、数据类型和抽象数据类型。
解:数据是对客观事物的符号表示。
在计算机科学中是指所有能输入到计算机中并被计算机程序处理的符号的总称。
数据元素是数据的基本单位,在计算机程序中通常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考虑和处理。
数据对象是性质相同的数据元素的集合,是数据的一个子集。
数据结构是相互之间存在一种或多种特定关系的数据元素的集合。
存储结构是数据结构在计算机中的表示。
数据类型是一个值的集合和定义在这个值集上的一组操作的总称。
抽象数据类型是指一个数学模型以及定义在该模型上的一组操作。
是对一般数据类型的扩展。
1.2 试描述数据结构和抽象数据类型的概念与程序设计语言中数据类型概念的区别。
解:抽象数据类型包含一般数据类型的概念,但含义比一般数据类型更广、更抽象。
一般数据类型由具体语言系统内部定义,直接提供给编程者定义用户数据,因此称它们为预定义数据类型。
抽象数据类型通常由编程者定义,包括定义它所使用的数据和在这些数据上所进行的操作。
在定义抽象数据类型中的数据部分和操作部分时,要求只定义到数据的逻辑结构和操作说明,不考虑数据的存储结构和操作的具体实现,这样抽象层次更高,更能为其他用户提供良好的使用接口。
1.3 设有数据结构(D,R),其中{}4,3,2,1d d d d D =,{}r R =,()()(){}4,3,3,2,2,1d d d d d d r =试按图论中图的画法惯例画出其逻辑结构图。
解:1.4 试仿照三元组的抽象数据类型分别写出抽象数据类型复数和有理数的定义(有理数是其分子、分母均为自然数且分母不为零的分数)。
解:ADT Complex{ 数据对象:D={r,i|r,i 为实数} 数据关系:R={<r,i>} 基本操作: InitComplex(&C,re,im)操作结果:构造一个复数C ,其实部和虚部分别为re 和im DestroyCmoplex(&C)操作结果:销毁复数C Get(C,k,&e)操作结果:用e 返回复数C 的第k 元的值Put(&C,k,e)操作结果:改变复数C的第k元的值为eIsAscending(C)操作结果:如果复数C的两个元素按升序排列,则返回1,否则返回0 IsDescending(C)操作结果:如果复数C的两个元素按降序排列,则返回1,否则返回0 Max(C,&e)操作结果:用e返回复数C的两个元素中值较大的一个Min(C,&e)操作结果:用e返回复数C的两个元素中值较小的一个}ADT ComplexADT RationalNumber{数据对象:D={s,m|s,m为自然数,且m不为0}数据关系:R={<s,m>}基本操作:InitRationalNumber(&R,s,m)操作结果:构造一个有理数R,其分子和分母分别为s和mDestroyRationalNumber(&R)操作结果:销毁有理数RGet(R,k,&e)操作结果:用e返回有理数R的第k元的值Put(&R,k,e)操作结果:改变有理数R的第k元的值为eIsAscending(R)操作结果:若有理数R的两个元素按升序排列,则返回1,否则返回0 IsDescending(R)操作结果:若有理数R的两个元素按降序排列,则返回1,否则返回0 Max(R,&e)操作结果:用e返回有理数R的两个元素中值较大的一个Min(R,&e)操作结果:用e返回有理数R的两个元素中值较小的一个}ADT RationalNumber1.5 试画出与下列程序段等价的框图。
严蔚敏《数据结构》(C语言版)笔记和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第1章绪论一、什么是数据结构数据结构是一门研究非数值计算的程序设计问题中计算机的操作对象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和操作等的学科。
二、基本概念和术语1数据数据是对客观事物的符号表示,是计算机科学中所有能输入到计算机中并能被计算机程序处理的符号的总称。
2数据元素数据元素是数据的基本单位。
3数据对象数据对象是性质相同的数据元素的集合,是数据的一个子集。
4数据结构数据结构是相互之间存在一种或多种特定关系的数据元素的集合。
(1)数据结构的基本结构根据数据元素之间关系的不同特性,通常有下列四类基本结构:①集合。
数据元素属于“同一个集合”,并无其他复杂关系。
②线性结构。
数据元素之间存在一个对一个的关系。
③树形结构。
数据元素之间存在一个对多个的关系。
④图状结构或网状结构。
数据元素之间存在多个对多个的关系。
【注意】区分这四种基本结构可以根据元素间的对应关系。
如图1-1所示为上述四类基本结构的关系图。
图1-1 四类基本结构的关系图(2)数据结构的形式定义数据结构的形式定义为:Data_Structure=(D,S)其中:D表示数据元素的有限集,S表示D上关系的有限集。
(3)数据结构在计算机中的表示数据结构包括数据元素的表示和关系,在计算机中称为数据的物理结构(又称存储结构)。
其中,关系有两种表示方法:顺序映象和非顺序映象。
这两种表示方法对应两种存储结构:顺序存储结构和链式存储结构。
a.顺序映象:用相对位置来表示数据元素之间的逻辑关系。
b.非顺序映象:用指针表示数据元素之间的逻辑关系。
5数据类型数据类型是一个值的集合和定义在这个值集上的一组操作的总称。
6抽象数据类型抽象数据类型(ADT)由一个值域和定义在该值域上的一组操作组成。
【注意】抽象数据类型是对数据类型架构的一种全局体现,使我们能够更加清晰地看待某一数据类型。
7多形数据类型多形数据类型是指其值的成分不确定的数据类型。
第1章绪论1.1 简述下列术语:数据,数据元素、数据对象、数据结构、存储结构、数据类型和抽象数据类型。
解:数据是对客观事物的符号表示。
在计算机科学中是指所有能输入到计算机中并被计算机程序处理的符号的总称。
数据元素是数据的基本单位,在计算机程序中通常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考虑和处理。
数据对象是性质相同的数据元素的集合,是数据的一个子集。
数据结构是相互之间存在一种或多种特定关系的数据元素的集合。
存储结构是数据结构在计算机中的表示。
数据类型是一个值的集合和定义在这个值集上的一组操作的总称。
抽象数据类型是指一个数学模型以及定义在该模型上的一组操作。
是对一般数据类型的扩展。
1.2 试描述数据结构和抽象数据类型的概念与程序设计语言中数据类型概念的区别。
解:抽象数据类型包含一般数据类型的概念,但含义比一般数据类型更广、更抽象。
一般数据类型由具体语言系统内部定义,直接提供给编程者定义用户数据,因此称它们为预定义数据类型。
抽象数据类型通常由编程者定义,包括定义它所使用的数据和在这些数据上所进行的操作。
在定义抽象数据类型中的数据部分和操作部分时,要求只定义到数据的逻辑结构和操作说明,不考虑数据的存储结构和操作的具体实现,这样抽象层次更高,更能为其他用户提供良好的使用接口。
1.3 设有数据结构(D,R),其中{}4,3,2,1d d d d D =,{}r R =,()()(){}4,3,3,2,2,1d d d d d d r =试按图论中图的画法惯例画出其逻辑结构图。
解:1.4 试仿照三元组的抽象数据类型分别写出抽象数据类型复数和有理数的定义(有理数是其分子、分母均为自然数且分母不为零的分数)。
解:ADT Complex{数据对象:D={r,i|r,i 为实数}数据关系:R={<r,i>}基本操作: InitComplex(&C,re,im)操作结果:构造一个复数C ,其实部和虚部分别为re和imDestroyCmoplex(&C)操作结果:销毁复数CGet(C,k,&e)操作结果:用e返回复数C的第k元的值Put(&C,k,e)操作结果:改变复数C的第k元的值为eIsAscending(C)操作结果:如果复数C的两个元素按升序排列,则返回1,否则返回0IsDescending(C)操作结果:如果复数C的两个元素按降序排列,则返回1,否则返回0Max(C,&e)操作结果:用e返回复数C的两个元素中值较大的一个Min(C,&e)操作结果:用e返回复数C的两个元素中值较小的一个}ADT ComplexADT RationalNumber{数据对象:D={s,m|s,m为自然数,且m不为0}数据关系:R={<s,m>}基本操作:InitRationalNumber(&R,s,m)操作结果:构造一个有理数R,其分子和分母分别为s和mDestroyRationalNumber(&R)操作结果:销毁有理数RGet(R,k,&e)操作结果:用e返回有理数R的第k元的值Put(&R,k,e)操作结果:改变有理数R的第k元的值为eIsAscending(R)操作结果:若有理数R的两个元素按升序排列,则返回1,否则返回0IsDescending(R)操作结果:若有理数R的两个元素按降序排列,则返回1,否则返回0Max(R,&e)操作结果:用e返回有理数R的两个元素中值较大的一个Min(R,&e)操作结果:用e返回有理数R的两个元素中值较小的一个}ADT RationalNumber1.5 试画出与下列程序段等价的框图。
第1章绪论1.1简述下列术语:数据,数据元素、数据对象、数据结构、存储结构、数据类型和抽象数据类型。
解:数据是对客观事物的符号表示。
在计算机科学中是指所有能输入到计算机中并被计算机程序处理的符号的总称。
数据元素是数据的基本单位,在计算机程序中通常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考虑和处理。
数据对象是性质相同的数据元素的集合,是数据的一个子集。
数据结构是相互之间存在一种或多种特定关系的数据元素的集合。
存储结构是数据结构在计算机中的表示。
数据类型是一个值的集合和定义在这个值集上的一组操作的总称。
抽象数据类型是指一个数学模型以及定义在该模型上的一组操作。
是对一般数据类型的扩展。
1.2 试描述数据结构和抽象数据类型的概念与程序设计语言中数据类型概念的区别。
解:抽象数据类型包含一般数据类型的概念,但含义比一般数据类型更广、更抽象。
一般数据类型由具体语言系统内部定义,直接提供给编程者定义用户数据,因此称它们为预定义数据类型。
抽象数据类型通常由编程者定义,包括定义它所使用的数据和在这些数据上所进行的操作。
在定义抽象数据类型中的数据部分和操作部分时,要求只定义到数据的逻辑结构和操作说明,不考虑数据的存储结构和操作的具体实现,这样抽象层次更高,更能为其他用户提供良好的使用接口。
1.3 设有数据结构(D,R ),其中{}4,3,2,1d d d d D =,{}r R =,()()(){}4,3,3,2,2,1d d d d d d r =试按图论中图的画法惯例画出其逻辑结构图。
解:1.4 试仿照三元组的抽象数据类型分别写出抽象数据类型复数和有理数的定义(有理数是其分子、分母均为自然数且分母不为零的分数)。
解:ADT C om plex {数据对象:D ={r,i|r,i 为实数}ﻩ数据关系:R={<r ,i>}基本操作:ﻩ ﻩInitComp lex (&C,re,i m)操作结果:构造一个复数C ,其实部和虚部分别为re和i mﻩﻩDestr oyCm oplex(&C)操作结果:销毁复数CﻩGet(C,k,&e)ﻩﻩ操作结果:用e返回复数C的第k元的值ﻩPut(&C,k,e)ﻩﻩ操作结果:改变复数C的第k元的值为eﻩﻩIsAscending(C)ﻩﻩﻩ操作结果:如果复数C的两个元素按升序排列,则返回1,否则返回0ﻩIsDescending(C)操作结果:如果复数C的两个元素按降序排列,则返回1,否则返回0ﻩMax(C,&e)ﻩﻩ操作结果:用e返回复数C的两个元素中值较大的一个ﻩﻩﻩMin(C,&e)ﻩﻩ操作结果:用e返回复数C的两个元素中值较小的一个ﻩ}ADT ComplexADT RationalNumber{ﻩﻩ数据对象:D={s,m|s,m为自然数,且m不为0}数据关系:R={<s,m>}ﻩ基本操作:ﻩ InitRationalNumber(&R,s,m)操作结果:构造一个有理数R,其分子和分母分别为s和mﻩDestroyRationalNumber(&R)操作结果:销毁有理数RﻩGet(R,k,&e)操作结果:用e返回有理数R的第k元的值Put(&R,k,e)操作结果:改变有理数R的第k元的值为eﻩ IsAscending(R)ﻩﻩﻩﻩ操作结果:若有理数R的两个元素按升序排列,则返回1,否则返回0ﻩﻩIsDescending(R)ﻩﻩﻩ操作结果:若有理数R的两个元素按降序排列,则返回1,否则返回0ﻩMax(R,&e)ﻩﻩﻩﻩ操作结果:用e返回有理数R的两个元素中值较大的一个ﻩMin(R,&e)ﻩ操作结果:用e返回有理数R的两个元素中值较小的一个}ADTRationalNumber1.5试画出与下列程序段等价的框图。
严蔚敏数据结构C 语言版答案详解第1章绪论1.1简述下列术语:数据,数据元素、数据对象、数据结构、存储结构、数据类型和抽象数据类型。
解:数据是对客观事物的符号表示。
在计算机科学中是指所有能输入到计算机中并被计算机程序处理的符号的总称。
数据元素是数据的基本单位,在计算机程序中通常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考虑和处理。
数据对象是性质相同的数据元素的集合,是数据的一个子集。
数据结构是相互之间存在一种或多种特定关系的数据元素的集合。
存储结构是数据结构在计算机中的表示。
数据类型是一个值的集合和定义在这个值集上的一组操作的总称。
抽象数据类型是指一个数学模型以及定义在该模型上的一组操作。
是对一般数据类型的扩展。
1.2试描述数据结构和抽象数据类型的概念与程序设计语言中数据类型概念的区别。
解:抽象数据类型包含一般数据类型的概念,但含义比一般数据类型更广、更抽象。
一般数据类型由具体语言系统内部定义,直接提供给编程者定义用户数据,因此称它们为预定义数据类型。
抽象数据类型通常由编程者定义,包括定义它所使用的数据和在这些数据上所进行的操作。
在定义抽象数据类型中的数据部分和操作部分时,要求只定义到数据的逻辑结构和操作说明,不考虑数据的存储结构和操作的具体实现,这样抽象层次更高,更能为其他用户提供良好的使用接口。
1.3设有数据结构(D,R),其中{}4,3,2,1d d d d D =,{}r R =,()()(){}4,3,3,2,2,1d d d d d d r =试按图论中图的画法惯例画出其逻辑结构图。
解:1.4试仿照三元组的抽象数据类型分别写出抽象数据类型复数和有理数的定义(有理数是其分子、分母均为自然数且分母不为零的分数)。
解:ADTComplex{数据对象:D={r,i|r,i 为实数}数据关系:R={<r,i>}基本操作:InitComplex(&C,re,im) 操作结果:构造一个复数C ,其实部和虚部分别为re 和imDestroyCmoplex(&C) 操作结果:销毁复数CGet(C,k,&e)操作结果:用e 返回复数C 的第k 元的值Put(&C,k,e)操作结果:改变复数C 的第k 元的值为eIsAscending(C)操作结果:如果复数C 的两个元素按升序排列,则返回1,否则返回0IsDescending(C)操作结果:如果复数C 的两个元素按降序排列,则返回1,否则返回0 Max(C,&e)操作结果:用e返回复数C的两个元素中值较大的一个Min(C,&e)操作结果:用e返回复数C的两个元素中值较小的一个}ADTComplexADTRationalNumber{数据对象:D={s,m|s,m为自然数,且m不为0}数据关系:R={<s,m>}基本操作:InitRationalNumber(&R,s,m)操作结果:构造一个有理数R,其分子和分母分别为s和mDestroyRationalNumber(&R)操作结果:销毁有理数RGet(R,k,&e)操作结果:用e返回有理数R的第k元的值Put(&R,k,e)操作结果:改变有理数R的第k元的值为eIsAscending(R)操作结果:若有理数R的两个元素按升序排列,则返回1,否则返回0 IsDescending(R)操作结果:若有理数R的两个元素按降序排列,则返回1,否则返回0 Max(R,&e)操作结果:用e返回有理数R的两个元素中值较大的一个Min(R,&e)操作结果:用e返回有理数R的两个元素中值较小的一个}ADTRationalNumber1.5试画出与下列程序段等价的框图。
第1章绪论1.1 简述下列术语:数据,数据元素、数据对象、数据结构、存储结构、数据类型和抽象数据类型。
解:数据是对客观事物的符号表示。
在计算机科学中是指所有能输入到计算机中并被计算机程序处理的符号的总称。
数据元素是数据的基本单位,在计算机程序中通常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考虑和处理。
数据对象是性质相同的数据元素的集合,是数据的一个子集。
数据结构是相互之间存在一种或多种特定关系的数据元素的集合。
存储结构是数据结构在计算机中的表示。
数据类型是一个值的集合和定义在这个值集上的一组操作的总称。
抽象数据类型是指一个数学模型以及定义在该模型上的一组操作。
是对一般数据类型的扩展。
1.2 试描述数据结构和抽象数据类型的概念与程序设计语言中数据类型概念的区别。
解:抽象数据类型包含一般数据类型的概念,但含义比一般数据类型更广、更抽象。
一般数据类型由具体语言系统内部定义,直接提供给编程者定义用户数据,因此称它们为预定义数据类型。
抽象数据类型通常由编程者定义,包括定义它所使用的数据和在这些数据上所进行的操作。
在定义抽象数据类型中的数据部分和操作部分时,要求只定义到数据的逻辑结构和操作说明,不考虑数据的存储结构和操作的具体实现,这样抽象层次更高,更能为其他用户提供良好的使用接口。
1.3 设有数据结构(D,R),其中{}4,3,2,1d d d d D =,{}r R =,()()(){}4,3,3,2,2,1d d d d d d r =试按图论中图的画法惯例画出其逻辑结构图。
解:1.4 试仿照三元组的抽象数据类型分别写出抽象数据类型复数和有理数的定义(有理数是其分子、分母均为自然数且分母不为零的分数)。
解:ADT Complex{数据对象:D={r,i|r,i 为实数}数据关系:R={<r,i>}基本操作: InitComplex(&C,re,im)操作结果:构造一个复数C ,其实部和虚部分别为re和imDestroyCmoplex(&C)操作结果:销毁复数CGet(C,k,&e)操作结果:用e返回复数C的第k元的值Put(&C,k,e)操作结果:改变复数C的第k元的值为eIsAscending(C)操作结果:如果复数C的两个元素按升序排列,则返回1,否则返回0IsDescending(C)操作结果:如果复数C的两个元素按降序排列,则返回1,否则返回0Max(C,&e)操作结果:用e返回复数C的两个元素中值较大的一个Min(C,&e)操作结果:用e返回复数C的两个元素中值较小的一个}ADT ComplexADT RationalNumber{数据对象:D={s,m|s,m为自然数,且m不为0}数据关系:R={<s,m>}基本操作:InitRationalNumber(&R,s,m)操作结果:构造一个有理数R,其分子和分母分别为s和mDestroyRationalNumber(&R)操作结果:销毁有理数RGet(R,k,&e)操作结果:用e返回有理数R的第k元的值Put(&R,k,e)操作结果:改变有理数R的第k元的值为eIsAscending(R)操作结果:若有理数R的两个元素按升序排列,则返回1,否则返回0IsDescending(R)操作结果:若有理数R的两个元素按降序排列,则返回1,否则返回0Max(R,&e)操作结果:用e返回有理数R的两个元素中值较大的一个Min(R,&e)操作结果:用e返回有理数R的两个元素中值较小的一个}ADT RationalNumber1.5 试画出与下列程序段等价的框图。
1.复杂性分析对各种操作的时间复杂性的分析。
主要是链表,树,排序等简单一些的分析。
分析的时候,从简单的入手,学会方法。
后续的各种豆可能让你分析时间复杂度。
线性链表(顺序表和单链表)链表循环链表双向链表2.线性结构队列(循环队列)栈链表主要操作:找某一个元素,插入一个(在哪个位置增加),删除一个(在哪个位置删除)。
栈:查找,插入(位置固定),删除(位置固定)队列:查找,插入(位置固定),删除(位置固定)顺序表(可以视为一个数组)单链表:(删除)(插入)倒置:(查找)循环链表双向链表栈:(插入删除查找)队列(插入删除查找)循环队列的实现,并不是像上面的图那样,实现了一个循环的样子。
3.二叉树基本概念二叉树是每个节点最多有两个子树的有序树。
二叉树常被用于实现二叉查找树和二叉堆。
值得注意的是,二叉树不是树的特殊情形。
二叉树是每个结点最多有两个子树的有序树。
通常根的子树被称作“左子树”(left subtree)和“右子树”(right subtree)。
二叉树常被用作二叉查找树和二叉堆或是二叉排序树。
二叉树的每个结点至多只有二棵子树(不存在出度大于2的结点),二叉树的子树有左右之分,次序不能颠倒。
二叉树不是树的一种特殊情形,尽管其与树有许多相似之处,但树和二叉树有两个主要差别:1. 树中结点的最大度数没有限制,而二叉树结点的最大度数为2;2。
树的结点无左、右之分,而二叉树的结点有左、右之分。
二叉树是递归定义的,其结点有左右子树之分,逻辑上二叉树有五种基本形态:(1)空二叉树——如图(a);(2)只有一个根结点的二叉树——如图(b);(3)只有左子树——如图(c);(4)只有右子树-—如图(d);(5)完全二叉树-—如图(e)注意:尽管二叉树与树有许多相似之处,但二叉树不是树的特殊情形性质(1)在非空二叉树中,第i层的结点总数不超过, i〉=1;(2)深度为h的二叉树最多有2^h—1个结点(h>=1),最少有h个结点;(3)对于任意一棵二叉树,如果其叶结点数为N0,而度数为2的结点总数为N2,则N0=N2+1;(4)具有n个结点的完全二叉树的深度为(5)有N个结点的完全二叉树各结点如果用顺序方式存储,则结点之间有如下关系: 若I为结点编号则如果I>1,则其父结点的编号为I/2;如果2*I<=N,则其左儿子(即左子树的根结点)的编号为2*I;若2*I>N,则无左儿子;如果2*I+1〈=N,则其右儿子的结点编号为2*I+1;若2*I+1〉N,则无右儿子。
第1章绪论1.1简述下列术语:数据,数据元素、数据对象、数据结构、存储结构、数据类型和抽象数据类型。
解:数据是对客观事物的符号表示。
在计算机科学中是指所有能输入到计算机中并被计算机程序处理的符号的总称。
数据元素是数据的基本单位,在计算机程序中通常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考虑和处理。
数据对象是性质相同的数据元素的集合,是数据的一个子集。
数据结构是相互之间存在一种或多种特定关系的数据元素的集合。
存储结构是数据结构在计算机中的表示。
数据类型是一个值的集合和定义在这个值集上的一组操作的总称。
抽象数据类型是指一个数学模型以及定义在该模型上的一组操作。
是对一般数据类型的扩展。
1.2 试描述数据结构和抽象数据类型的概念与程序设计语言中数据类型概念的区别。
解:抽象数据类型包含一般数据类型的概念,但含义比一般数据类型更广、更抽象。
一般数据类型由具体语言系统内部定义,直接提供给编程者定义用户数据,因此称它们为预定义数据类型。
抽象数据类型通常由编程者定义,包括定义它所使用的数据和在这些数据上所进行的操作。
在定义抽象数据类型中的数据部分和操作部分时,要求只定义到数据的逻辑结构和操作说明,不考虑数据的存储结构和操作的具体实现,这样抽象层次更高,更能为其他用户提供良好的使用接口。
1.3 设有数据结构(D ,R),其中{}4,3,2,1d d d d D =,{}r R =,()()(){}4,3,3,2,2,1d d d d d d r =试按图论中图的画法惯例画出其逻辑结构图。
解:1.4 试仿照三元组的抽象数据类型分别写出抽象数据类型复数和有理数的定义(有理数是其分子、分母均为自然数且分母不为零的分数)。
解:ADT Complex {ﻩ 数据对象:D={r,i |r,i 为实数}数据关系:R={<r,i>} 基本操作:ﻩ ﻩInitCo mpl ex(&C,re,i m)操作结果:构造一个复数C,其实部和虚部分别为re和imﻩﻩ D estroyCmo plex(&C)操作结果:销毁复数CﻩGet(C,k,&e)ﻩﻩﻩ操作结果:用e返回复数C的第k元的值ﻩﻩPut(&C,k,e)ﻩ操作结果:改变复数C的第k元的值为eIsAscending(C)ﻩﻩﻩ操作结果:如果复数C的两个元素按升序排列,则返回1,否则返回0ﻩﻩIsDescending(C)ﻩﻩ操作结果:如果复数C的两个元素按降序排列,则返回1,否则返回0ﻩMax(C,&e)ﻩﻩﻩ操作结果:用e返回复数C的两个元素中值较大的一个ﻩﻩMin(C,&e)ﻩﻩ操作结果:用e返回复数C的两个元素中值较小的一个}ADT ComplexADT RationalNumber{ﻩ数据对象:D={s,m|s,m为自然数,且m不为0}数据关系:R={<s,m>}ﻩ基本操作:ﻩﻩInitRationalNumber(&R,s,m)操作结果:构造一个有理数R,其分子和分母分别为s和mﻩDestroyRationalNumber(&R)操作结果:销毁有理数RﻩﻩﻩGet(R,k,&e)ﻩﻩﻩ操作结果:用e返回有理数R的第k元的值ﻩPut(&R,k,e)ﻩﻩ操作结果:改变有理数R的第k元的值为eﻩﻩIsAscending(R)ﻩﻩﻩ操作结果:若有理数R的两个元素按升序排列,则返回1,否则返回0ﻩIsDescending(R)ﻩ操作结果:若有理数R的两个元素按降序排列,则返回1,否则返回0ﻩﻩﻩMax(R,&e)ﻩ操作结果:用e返回有理数R的两个元素中值较大的一个Min(R,&e)ﻩﻩ操作结果:用e返回有理数R的两个元素中值较小的一个}ADT RationalNumber1.5 试画出与下列程序段等价的框图。
第1章绪论1.1 简述下列术语:数据,数据元素、数据对象、数据结构、存储结构、数据类型和抽象数据类型。
解:数据是对客观事物的符号表示。
在计算机科学中是指所有能输入到计算机中并被计算机程序处理的符号的总称。
数据元素是数据的基本单位,在计算机程序中通常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考虑和处理。
数据对象是性质相同的数据元素的集合,是数据的一个子集。
数据结构是相互之间存在一种或多种特定关系的数据元素的集合。
存储结构是数据结构在计算机中的表示。
数据类型是一个值的集合和定义在这个值集上的一组操作的总称。
抽象数据类型是指一个数学模型以及定义在该模型上的一组操作。
是对一般数据类型的扩展。
1.2 试描述数据结构和抽象数据类型的概念与程序设计语言中数据类型概念的区别。
解:抽象数据类型包含一般数据类型的概念,但含义比一般数据类型更广、更抽象。
一般数据类型由具体语言系统内部定义,直接提供给编程者定义用户数据,因此称它们为预定义数据类型。
抽象数据类型通常由编程者定义,包括定义它所使用的数据和在这些数据上所进行的操作。
在定义抽象数据类型中的数据部分和操作部分时,要求只定义到数据的逻辑结构和操作说明,不考虑数据的存储结构和操作的具体实现,这样抽象层次更高,更能为其他用户提供良好的使用接口。
1.3 设有数据结构(D,R),其中{}4,3,2,1d d d d D =,{}r R =,()()(){}4,3,3,2,2,1d d d d d d r =试按图论中图的画法惯例画出其逻辑结构图。
解:1.4 试仿照三元组的抽象数据类型分别写出抽象数据类型复数和有理数的定义(有理数是其分子、分母均为自然数且分母不为零的分数)。
解:ADT Complex{数据对象:D={r,i|r,i 为实数}数据关系:R={<r,i>}基本操作: InitComplex(&C,re,im)操作结果:构造一个复数C ,其实部和虚部分别为re和imDestroyCmoplex(&C)操作结果:销毁复数CGet(C,k,&e)操作结果:用e返回复数C的第k元的值Put(&C,k,e)操作结果:改变复数C的第k元的值为eIsAscending(C)操作结果:如果复数C的两个元素按升序排列,则返回1,否则返回0IsDescending(C)操作结果:如果复数C的两个元素按降序排列,则返回1,否则返回0Max(C,&e)操作结果:用e返回复数C的两个元素中值较大的一个Min(C,&e)操作结果:用e返回复数C的两个元素中值较小的一个}ADT ComplexADT RationalNumber{数据对象:D={s,m|s,m为自然数,且m不为0}数据关系:R={<s,m>}基本操作:InitRationalNumber(&R,s,m)操作结果:构造一个有理数R,其分子和分母分别为s和mDestroyRationalNumber(&R)操作结果:销毁有理数RGet(R,k,&e)操作结果:用e返回有理数R的第k元的值Put(&R,k,e)操作结果:改变有理数R的第k元的值为eIsAscending(R)操作结果:若有理数R的两个元素按升序排列,则返回1,否则返回0IsDescending(R)操作结果:若有理数R的两个元素按降序排列,则返回1,否则返回0Max(R,&e)操作结果:用e返回有理数R的两个元素中值较大的一个Min(R,&e)操作结果:用e返回有理数R的两个元素中值较小的一个}ADT RationalNumber1.5 试画出与下列程序段等价的框图。
数据结构第一、二次上机:#include <stdio.h>#include <malloc.h>#include <stdlib.h>#define TRUE 1#define FALSE 0#define OK 1#define ERROR 0#define INFEASIBLE -1#define OVERFLOW -2#define list_init_size 100 //线性表存储空间的初始分配量#define LISTINCREMENT 10 //线性表存储空间的分配增量typedef int Status;typedef int ElemType;typedef struct{ElemType *elem; //存储空间基址int length; //当前长度int listsize; //当前分配的存储容量(以sizeof(ElemType)为单位)}SqList;Status InitList_Sq(SqList &L){//构造一个空的线性表LL.elem =(ElemType * )malloc(list_init_size*sizeof(ElemType));if(!L.elem )exit(OVERFLOW);//存储分配失败L.length =0; //空表长度为0L.listsize =list_init_size;//初始存储容量return OK;}//Initlist_SqStatus ListInsert_Sq(SqList &L,int i,ElemType e){//在顺序线性表L中第i个位置之前插入新的元素e,//i的合法值为1<=i<=ListLength_Sq(L)+1ElemType *p,*q,*newbase; //定义指针if(i<1||i>L.length +1)return ERROR; //i值不合法if(L.length >=L.listsize ){ //当前存储空间已满,增加分配newbase=(ElemType * )realloc(L.elem ,(L.listsize +LISTINCREMENT)*sizeof(ElemType));if(!newbase)exit(OVERFLOW); //存储分配失败L.elem =newbase; //新基址L.listsize +=LISTINCREMENT; //增加存储容量}q=&(L.elem [i-1]); //q为插入位置for(p=&(L.elem [L.length -1]);p>=q;--p)*(p+1)=*p; //插入位置及之后的元素右移*q=e; //插入e++L.length ; //表长增1return OK;}//ListInsert_SqStatus ListDelete_Sq(SqList &L,int i,ElemType &e){//在顺序线性表L中删除第i个元素,并用e返回其值//i的合法值为1<=i<=ListLength_Sq(L)ElemType *p,*q; //定义指针if((i<1) || (i>L.length ))return ERROR; //i值不合法p=&(L.elem [i-1]); //p为被删除元素的位置e=*p; //被删除元素的值赋给eq=L.elem +L.length -1; //表尾元素的位置for(++p;p<=q;++p)*(p-1)=*p; //被删除元素之后的元素左移--L.length ; //表长减1return OK;}//ListDelete_sqvoid display(SqList L){ //定义for循环函数int i;for(i=0;i<=L.length -1;i++)printf("%d\n",L.elem [i]);}int LocateElem_Sq(SqList L,ElemType e){//在顺序线性表L中查找第1个值与e满足compare()的元素的位序//若找到,则返回其在L中的位序,否则返回0ElemType *p;int i=1; //i的初值为第一个元素的位序p=L.elem ; //p的初值为第一个元素的存储位置while(i<=L.length && *p++!=e) ++i;if(i<=L.length) return i;else return 0;}//LocateElem_Sqvoid MergeList_Sq(SqList La,SqList Lb,SqList &Lc ){//已知顺序线性表La和Lb的元素按值非递减排列//归并La和Lb得到新的顺序线性表Lc,Lc的元素也按非递减排列ElemType *pa,*pb,*pc,*pa_last,*pb_last;pa=La.elem ;pb=Lb.elem ;Lc.listsize =Lc.length =La.length +Lb.length ;pc=Lc.elem =(ElemType *)malloc(Lc.listsize *sizeof(ElemType));if(!Lc.elem )exit(OVERFLOW); //存储分配失败pa_last=La.elem +La.length -1;pb_last=Lb.elem +Lb.length -1;while(pa<=pa_last && pb<=pb_last){//归并if(*pa<=*pb)*pc++=*pa++;else*pc++=*pb++;}while(pa<=pa_last) *pc++=*pa++; //插入La的剩余元素while(pb<=pb_last) *pc++=*pb++; //插入Lb的剩余元素}//MergeList_Sqvoid main(){/*SqList L;//定义线性表InitList_Sq(L);//调用空表//插入数据ListInsert_Sq(L,1,10);ListInsert_Sq(L,2,20);ListInsert_Sq(L,1,30);ListInsert_Sq(L,3,40);printf("插入后:\n");display(L);//调用循环函数ListInsert_Sq(L,3,100);//在L表第三个位置插入100printf("插入后:\n");display(L);ElemType e;//定义eListDelete_Sq(L,3,e);//删除L表的第三个元素,用e表示printf("删除后:\n");display(L);printf("被删除元素:%d\n\n\n\n",e);*/SqList La,Lb,Lc;InitList_Sq(La);ListInsert_Sq(La,1,3);ListInsert_Sq(La,2,5);ListInsert_Sq(La,3,8);ListInsert_Sq(La,4,11);printf("La插入后:\n");display(La);InitList_Sq(Lb);ListInsert_Sq(Lb,1,2);ListInsert_Sq(Lb,2,6);ListInsert_Sq(Lb,3,8);ListInsert_Sq(Lb,4,9);ListInsert_Sq(Lb,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