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医诊断练习题

中医诊断练习题

中医诊断练习题
中医诊断练习题

《中医诊断学》习题

一、名词解释

1.证

2.假神

3.主色

4.阴黄

5.阳黄

6.外障眼病

7.神

8.痹

9.癫

10.痫

11.斑

12.齿痕舌

13.滑苔

14.腻苔

15.腐苔

16.剥苔

17.谵语

18.郑声

19.哮

20.喘

21.潮热

22.自汗

23.盗汗

24.战汗

25.心悸怔忡

26.消谷善饥

27.五更泄

28.里急后重

29.癃闭

30.崩漏

31.举、按、寻

32.反关脉

33.滑脉

34.弦脉

35.镜面舌

36.金实不鸣

37.瘿瘤

38.恶寒

39.癥瘕

40.虚证

41.实证

二、填空题:

1、中医诊断学的主要内容有、、、。

2、中医诊断疾病的基本原则是、、、。

3、肾气不固的审证要点是、、、。

4、气病包括、、、。

5、血病包括

6、血虚证的舌象是,脉象是。

7、脉浮细而软,是脉。

8、胃气上逆可表现为,肺上逆可表现为,肝气上逆可表现为。

9、面色白主病是、、。

10、排出物凡是粘稠色黄量少的为证;凡清稀量多色淡的多属证。

11、脏腑在舌面的分部中,心肺在舌部,脾胃在舌部,肾在舌部。

12、正常舌象是,简称为、。

13、淡白舌的主病是、、。

14、红绛舌的主病是、。

15、裂纹舌主病是、。

16、为癃;为闭。

17、浮脉的脉象特征是;

其主病是。

18、滑脉的脉象特征是;

其主病是、、。

19、左手寸关尺分别候、、;

右手寸关尺分别候、、。

20、濡脉特征是。

21、平脉的特征为、、。

22、寒热的类型包括、、、。

23、喘以为特征;哮是在喘的同时伴有为特征。

24、痰的性质,临床上区分为痰,痰,痰,痰,痰。

25、脉位浮的脉象有脉,脉,脉,脉,脉,脉。

26、脾虚气陷证是、为审证要点。

27、因实致痛的病机是;因虚致痛的病机是。

28、迟脉主,亦可见于。

29、大便时干时稀多属;大便先干后溏多属。

30、肌肤按之凹陷,为水肿,为气肿。

31、肾精不足证是以、、为诊断要点。

32、望神的重点是观察、、、。

33、正常人的面色是,。

34、面色萎黄,多属;面黄虚浮者,属。

35、面黄鲜明如橘皮色者,属;面色晦暗如烟熏色者,属_。

36、青色主证、、、。

37、面色黧黑,肌肤甲错,多由所致。

38、仰卧伸足,掀去衣被者,多属证;踡卧缩足,喜加衣被者,多属证。

39、正常人发黑稠密润泽,是的表现。头发干枯,稀疏易落,多属;青壮年头发稀疏易

落,有眩晕、健忘,腰膝酸软表现者为。

40、白睛发红为;两眦赤痛为;睑边赤烂为,全目赤肿为。

41、眼球突出兼颈前微肿,急躁易怒者,为瘿病,因所致。

42、齿缝出血,兼见齿龈红肿疼痛者为;齿龈不红不痛微肿者,属。

43、咽部者,多由肺胃热毒壅盛所致;咽部者,多由肾阴亏虚,虚火上炎而成。

44、颈前喉结处的“瘿瘤”,多因;颈侧颌下“瘰疬”,多由所致。

45、单腹臌胀,四肢消瘦者,多属,为。

三、单项选择题:(从下列各道试题的备选答案中,选择1个最佳答案,并将答案的英文字母填入题干后的括号内。错选或多选不得分)

1.下列各项,属于症状的是:( )

A、喉中痰鸣

B、心烦失眠

C、舟状腹

D、苔薄白

E、脉沉细

2.我国现存的最早脉学专著是:( )

A、脉决汇辨

B、濒湖脉学

C、脉经

D、崔氏脉诀

E、脉诀刊误集解

3.我国第一部论舌专著是:( )

A、中藏经

B、金镜录

C、彩图辨舌指南

D、诊家枢要

E、黄帝内经

4.创立卫气营血辩证方法的医家是:( )

A、张仲景

B、叶天士

C、吴鞠通

D、张景岳

E、葛洪

5.创立三焦辨证方法的医家是:( )

A、喻嘉言

B、叶天士

C、张景岳

D、吴鞠通

E、张仲景

6.我国第一部论述病源与病候诊断的专著是:( )

A、难经

B、诸病源候论

C、肘后备急方

D、伤寒杂病论

E、景岳全书

7.面色淡白为:()

A、血虚

B、阴虚

C、精亏

D、阳虚水浮

E、阳气暴脱

8.满面通红最多见于:( )

A、实热证

B、阴虚证

C、肝胆湿热证

D、戴阳证

E、气虚发热证

9.舌体胖大,边有齿痕,主:( )

A、心阴不足

B、肝血亏损

C、肺阴亏虚

D、脾虚湿盛

E、肾精不足

10.阴虚证病人的典型面色是:( )

A、满面通红

B、两颧潮红

C、面青颊赤

D、泛红如妆

E、面色萎黄

11.脏腑在舌面上的分部,一般认为舌中属:( )

A、肾

B、肝胆

C、心肺

D、脾胃

E、三焦

12.舌苔由薄转厚提示:( )

A、正气胜邪

B、热伤津液

C、邪气入里

D、由虚转实

E、由实转虚

13.突然昏倒,口吐诞沫,四肢抽搐,醒后如常,可见于:( )

A、癫病

B、狂病

C、痫证

D、痉病

E、中风

14.下列哪项属于“病名”?( )

A、里急后重

B、半身不遂

C、肾髓亏虚

D、牛皮癣

E、肝郁气滞

15.下列哪项是脏腑精气衰竭的重病表现?( )

A、体胖食少,神疲乏力

B、体瘦能食,舌红苔黄

C、体瘦颧红,皮肤焦干

D、体瘦食少,舌淡苔白

E、大骨枯槁,大肉陷下

16.舌痿软而淡白无华,可见于:( )

A、气血虚衰

B、风痰阻络

C、中风先兆

D、肾阴涸竭

E、心气已绝

17.外感热病,邪在气分,可见:( )

A、青舌

B、红舌

C、绛舌

D、紫舌

E、淡舌

18.舌质色绛可见于:( )

A、血虚

B、气虚

C、阳虚

D、营分证

E、气分证

19.苔黑而燥裂,甚则生芒刺,多为: ( )

A、热极津枯

B、寒极阴盛

C、瘀血内停

D、热入营血

E、湿遏热伏

20.瞳孔缩小多属:( )

A、肾精耗竭

B、气血不足

C、脾胃虚弱

D、水肿病

E、肝胆火炽

21.小儿指纹达于风关,是:( )

A、邪气入络,邪浅病轻

B、邪气直中脏腑,病情较重

C、邪气入经,邪深病重

D、邪入脏腑,病情严重

E、病情凶险,预后不良

22.咯吐腥臭脓血痰者为:( )

A、寒痰

B、湿痰

C、燥痰

D、热痰

E、肺痈

23.舌体绛而短缩、舌苔干燥可见于:( )

A、热盛伤津

B、气血瘀滞

C、肾阳亏虚

D、心气已绝

E、先天愚型

24.舌见瘀斑,在内伤杂病中多为()

A.痰湿 B.血瘀 C.气虚 D.食积

25.面色淡黄而无光泽,面容消瘦者,常见于:()

A.脾胃气虚证 B.肝胆湿热证

C.脾虚湿蕴证 D.寒湿困脾证

26.舌质红苔少或无苔者,多提示:()

A.实热证 B.血瘀证 C.阴虚证 D.气滞证

27.正常舌质颜色为()

A.白 B.淡红 C.深红 D.黄

28.端直而长,如按琴弦之脉象为()

A.弦脉 B.细脉 C.长脉 D.虚脉

29.痰火扰心可致:()

A.独语 B.错语 C.郑声 D.狂言

30.轻取不应,重按始得之脉象是:()

A.细脉 B.短脉 C.虚脉 D.沉脉

31.气滞证的主要临床表现是:()

A.情志抑郁 B.胀闷疼痛 C.食欲减退 D.嗳气呕恶

32.身目发黄,胁肋灼痛,纳呆,口苦恶心,舌红苔黄腻,脉弦数,证为:()大肠湿热证 B.肝胆湿热证 C.寒湿困脾证 D.肝脾不和证

33.寒湿困脾证与湿热蕴脾证的主要鉴别点为:()

A.有无腹胀便溏 B.有无纳呆呕恶

C.舌苔白腻或黄腻 D.是否肢体困重

34.肝阳上亢证属于()

A.里实热证 B.里虚热证 C.寒热错综 D.虚实夹杂

35.舌尖所候脏腑为:()

A.脾胃 B.肝胆 C.心肺D.肾

36.尺脉所候脏腑为:()

A.脾胃 B.肝胆 C.心肺 D.肾

37.苔质颗粒细腻致密,揩之难去为()

A.积粉苔 B.腻苔 C.腐苔 D.滑苔

38.形体肥胖,肢体困重,舌体胖大边有齿痕,舌苔厚腻,证为()

A.气虚 B.血虚 C.血瘀 D.痰湿

39.伤风表证病人常表现为()。

A. 恶寒重,发热轻

B. 发热重,恶寒轻

C. 发热轻而恶风

D. 发热与恶寒并重

E. 寒热往来

40.患者身热不扬,午后热甚,属于()。

A. 湿温潮热

B. 阴虚潮热

C. 阳明潮热

D. 骨蒸潮热

E. 气虚发热

41.外感风邪所致中风表虚证,常见()。

A. 无汗出

B. 有汗出

C. 大汗出

D. 冷汗出

E. 热汗出

42.食少纳呆,兼消瘦,腹胀,便溏者,属()。

A. 脾胃气虚

B. 湿邪困脾

C. 肝胆湿热

D. 食滞内停

E. 脾阳虚弱

43.大便时干时稀,多见于()。

A. 胃气亏虚

B. 脾气亏虚

C. 中气下陷

D. 肝郁脾虚

E. 肠道湿热

44.患者寒热往来,发无定时,见于()。

A. 表证

B. 半表半里证

C. 少阴病证

D.厥阴病证

E. 疟疾病

45.自觉怕冷,加衣盖被或近火取暖不能缓解者,称为()。

A. 恶风

B. 恶寒

C. 畏寒

D. 寒战

E. 肢厥

46.瘀血患者头痛的特点是()。

A. 隐痛

B. 重痛

C. 掣痛

D. 刺痛

E. 胀痛

47.痢疾病人的大便特点是()。

A. 暴注下泄,色黄而臭

B. 排便不爽,溏结不调

C. 里急后重,便下脓血

D. 腹泻不爽,便溏如糜

E. 滑脱不禁,下利清谷

48.饥不欲食,脘痞干呕,证属()。

A. 胃火炽盛

B. 胃阴亏虚

C. 肝气犯胃

D. 胃肠气滞

E. 食滞胃脘

49.胸痛,潮热,咳痰带血,盗汗者,属()。

A. 肺热壅盛

B. 肺阴亏虚

C. 痰湿阻肺

D. 痰热壅肺

E. 燥邪犯肺

50.患者精神不振,健忘嗜睡,声低懒言,倦怠乏力,动作迟缓,属于()。

51.A. 得神 B. 失神 C.少神 D. 假神 E. 神乱

52.按五轮学说,上下眼睑属于()。

A. 血轮

B. 风轮

C. 气轮

D. 水轮

E. 肉轮

53.黄苔主热证,若热结于里,则见()。

A. 舌苔淡黄

B. 舌苔深黄

C. 舌苔焦黄

D. 舌苔灰黄

E. 舌苔黄腻

54.下列舌象中,除()之外,健康人均可出现。

A. 裂纹舌

B. 齿痕舌

C. 剥落苔

D. 淡红舌

E.淡白舌

55.患者脱肛,其原因多为()。

A. 肾气不固

B. 肺肾气虚

C. 中气下陷

D. 肾不纳气

E. 肠道湿热

56.观察舌苔辨别病邪的性质主要依据是()。

A. 舌苔有无

B. 舌苔润燥

C. 舌苔厚薄

D. 舌苔颜色

E. 舌苔真假

57.病人神识不清,语言重复,时断时续,声音低弱者,是()。

A. 谵语

B. 郑声

C. 独语

D. 错语

E. 狂言

58.气从胃中逆上,出咽喉而发声者称()。

A. 呃逆

B. 太息

C. 干呕

D. 嗳气

E. 恶心

59.喘、哮的区别,关键在于哮是()。

A. 以抬肩言

B. 以气息言

C. 以张口言

D. 以鼻煽言

E. 以痰鸣言

60.太息的产生,多与()有关。

A. 心火

B. 肝郁

C. 肾虚

D. 肺虚

E. 胃逆

61.寸口脉分候脏腑,肝胆病变反映于()。

62.A. 右关部 B. 左关部 C. 左尺部 D. 右尺部 E. 左寸部

63.四季平脉中秋季脉象常稍()。

64.A. 洪 B. 弦 C. 沉 D. 浮 E. 缓

65.脉搏出现在寸口背侧者,称为()。

A. 六阳脉

B. 六阴脉

C. 真脏脉

D. 斜飞脉

E. 反关脉

66.迟脉的脉象特点是脉来迟缓,一息不足()。

A. 二至

B. 三至

C. 四至

D. 五至

E. 六至

67.扪按虚里搏动,可以了解()之强弱。

A. 心气

B. 肺气

C. 宗气

D. 胃气

E. 阳气

68.头痛、恶寒等属于()。

A. 症状

B. 体征

C. 证候

D. 病名

E. 证型

69.下列症状中,诊断表证最具意义的是()。

A. 脉浮

B. 恶寒

C. 头身痛

D. 苔薄白

E. 流涕

70.辨表虚证的主要依据是()。

A. 恶寒

B. 发热

C.汗出

D. 恶风

E. 脉浮

71.患者久泄不愈,腹部坠胀,少气倦怠,头晕眼花,舌淡脉弱,证属()。

A. 气虚证

B. 气陷证

C. 气血两虚证

D. 血虚证

E. 气滞证

72.患者眩晕,耳鸣,头痛目胀,面红目赤,腰膝酸软,头重足轻,脉弦细数,证属()。

A. 肝阳化风证

B. 肝火上炎证

C. 肝肾阴虚证

D. 肝阳上亢证

E. 肝郁气滞证

73.大便干枯,数日一行,口干咽燥,舌红少津,脉洪,证属()。

A. 燥邪犯肺

B. 阳明热结

C. 肠道湿热

D. 大肠液亏

E. 小肠实热

74.心悸气短与下述()同见,对诊断心阳虚证最有意义。

A. 神疲乏力

B. 形寒肢冷

C. 头晕目眩

D. 舌质浅淡

E. 脉虚无力

75.以五更泄泻,粪质清冷,完谷不化为主症者,证属()。

A. 脾气虚证

B. 食滞胃肠证

C. 寒湿困脾证

D. 脾肾阳虚证

E. 肝郁犯脾证

76.患者表情淡漠,喃喃独语,举止失常,多由于()。

A. 痰蒙心神

B. 痰火扰神

C. 心火亢盛

D. 肝郁气滞

E. 胆郁痰扰

77.小儿惊风的典型面色是:( )

A、面色淡青

B、面色青黄

C、面色黧黑

D、眉间、鼻柱

E、面色黑而干焦

78.以下除哪项外,均可见面色发黑:( )

A、水饮

B、血瘀

C、气滞

D、肾虚

E、寒证

79.面色黧黑,肌肤甲错,多属:( )

A、肾阳虚

B、肾阴虚

C、肾精久耗

D、瘀血

E、水饮

80.在五色主病中,黄色主:( )

A、寒证

B、热证

C、水饮

D、失血证

E、湿证

81.面色萎黄的机理是:( )

A、脾胃气虚、气血不足

B、脾肾虚寒、健运失职

C、脾气虚衰、湿邪内阻

D、寒湿内阻

E、湿热内蕴

82.面目一身俱黄,黄色鲜明如橘,属:( )

A、黄胖

B、阴黄

C、黄疽

D、萎黄

E、阳黄

83.小儿囟门迟闭,多属:( )

A、肾气不足,发育不良

B、肾阴不足,阴虚火旺

C、脑髓有病

D、吐泻伤津

E、实热证

84.小儿囟门凹陷,多属:( )

A、肾气不足,发育不良

B、肾阴不足,阴虚火旺

C、吐泻伤津

D、实热证

E、脑髓有病

85.发黄干枯,稀疏易落,多属:( )

A、禀赋不足

B、精血不足

C、血热

D、血虚受风

E、疳积

86.瞳孔散大,多属:( )

A、气血不足

B、脾胃虚衰

C、水肿病

D、肝胆实热

E、肾精耗竭

87.下列哪项是形盛气虚的表现:( )

A、体胖能食,肌肉坚实

B、体胖食少,神疲乏力

C、体瘦能食,舌红苔黄

D、体瘦食少,舌淡苔白

E、大骨枯槁,大肉陷下

88.下列哪一项不是斑的特征?( )

A、色青紫或深红

B、点大成片

C、平铺于皮肤之下

D、抚之碍手

E、压之不褪色

89.紫舌主:( )

A、气滞

B、血瘀

C、痰凝

D、津亏

E、血虚

90.舌色淡白兼有白滑苔常提示:( )

A、气虚夹湿

B、脾胃湿热

C、营分有热,气分有湿

D、食积胃肠

E、瘀血内阻

91.外感秽浊之气,热毒内盛,舌苔可见:( )

A、白腻苔

B、黄腻苔

C、白如积粉苔

D、灰黑干燥苔

E、黑苔而滑

92.与舌苔变化关系密切的是( )

A、丝状乳头

B、蕈状乳头

C、轮廓乳头

D、叶状乳头

E、舌体脉络

93.舌尖起芒刺,多为( )

A、心火亢盛

B、胃肠热甚

C、肝胆火盛

D、下焦湿热

E、脾胃湿热

94.舌色淡白,多见于( )

A、阴虚证

B、表寒证

C、表热证

D、阳虚证

E、津液不足证

95.热盛伤津,气血壅滞可见( )

A、红绛舌

B、青紫舌

C、淡红舌

D、舌青紫而润

E、舌绛紫而干

96.辨别病位的浅深,主要观察舌苔的( )

A.有无 B、润燥C、厚薄 D、颜色 E、有根与无根

97.呕吐物清稀无酸臭味者,多属:( )

A.痰饮 B、寒呕 C、伤食 D、热呕E、瘀血

98.病人神识不清,语无伦次,声高有力者,属于:( )

A、错语

B、谵语

C、郑声

D、呓语

E、失语

99.谵语的病机为:( )

A、心气不足,神失所养

B、热扰心神,神明无主

C、心气大伤,精神散乱

D、瘀血内阻

E、痰迷心窍100.呕吐呈喷射状,多为:( )

A、热扰神明

B、实热证

C、胃虚寒

D、反胃

E、胃阴不足

101.呼吸急促似喘,喉间有哮鸣音者多为:( )

A、喘证

B、哮证

C、实喘

D、虚喘

E、短气102.郑声的病机是:( )

A、心血不足,神失所养

B、热扰神明,神明无主

C、心气大伤,精神散乱

D、痰火扰心

E、痰迷心窍103.下列何项属脾胃湿热表现? ( )

A、口淡乏味

B、口甜粘腻

C、口中酸馊

D、口苦

E、口咸

104.病人高热不退,体温超过39度以上为( )

A、潮热

B、壮热

C、微热

D、发热

E、身热不扬

105.阳明潮热的特点是( )

A、热势较高,日晡热甚

B、身热不扬

C、五心烦热

D、低热

E、手足心热

106.肌肤初扪之不觉热,但扪之稍久即感灼手为( ) A、低热B、阴虚发热C、身热不扬

D、日晡热甚

E、潮热

107.头痛以两侧太阳穴附近为甚的属( )

A、太阳头痛

B、阳明头痛

C、少阳头痛.

D、厥阴头痛

E、少阴头痛

108.感冒后,恶寒轻,发热重,多为( )

A、外感风寒

B、外感风热

C、太阳中风证

D、表寒证

E、表虚证

109.食滞所致呕吐的特点是:( )

A、吐物清稀

B、吐物酸腐

C、干呕无物

D、喷射状呕吐

E、朝食暮吐

110.口干欲漱水而不欲咽者,多为:( )

A、阴虚内热

B、瘀血内阻

C、里热炽盛

D、湿热内蕴

E、外感温热

111.下列何证可出现自汗、盗汗并见:( )

A、气阴两虚证

B、阳虚证

C、气虚证

D、阴虚证

E、血虚证

112.战汗向愈的表现是:( )

A、精神萎靡

B、身热不减

C、烦躁不安

D、脉静身凉

E、脉疾数

113.脾胃虚弱所致脘腹疼痛的特点为:( )

A、隐痛

B、绞痛

C、胀痛

D、窜痛

E、冷痛

114.湿邪困阻气机所致疼痛的特点是:( )

A、胀痛

B、冷痛

C、隐痛

D、重痛

E、绞痛

115.自觉怕冷,加衣盖被或近火取暖可以缓解者,称为:( ) A、恶风 B、恶寒 C、畏寒 D、寒战E、寒证

116.消谷善饥多属:( )

A、肝胆湿热

B、脾胃虚弱

C、虫积肠道

D、胃阴不足

E、胃火炽盛

117.渴喜热饮,饮水不多,多为:( )

A、湿热证

B、血瘀证

C、痰饮内停

D、水逆证

E、阳明经证

118.饥不欲食多属:( )

A、脾胃虚弱

B、胃强脾弱

C、胃火炽盛

D、胃阴不足

E、脾胃湿热

119.泻下黄糜,腹痛,肛门灼热多为:( )

A、食滞胃肠

B、大肠湿热

C、肝胆湿热

D、肾阳虚衰

E、脾胃虚弱

120.以下列哪一项不为便秘的原因?( )

A、阴虚

B、阳虚

C、血虚

D、湿热

E、寒凝

121.以下哪一项不为肾气不固所致?( )

A、尿频色清

B、余沥不尽

C、小便失禁

D、小便涩痛

E、睡中遗尿

122.经行小腹胀痛,行经后痛减者,多属:( )

A、气血亏虚

B、肾虚

C、寒证

D、血热

E、肝郁气滞

123.寸口诊法中,左寸候:( )

A、肾

B、肺

C、脾

D、心

E、肝

124.濡脉的脉象是:( )

A、浮大无力

B、沉细而软

C、浮细而软

D、极细极软

E、脉细如线

125.洪脉常见于:( )

A、气分热盛

B、表热

C、虚热

D、失血

E、食积

126.沉而细软,应指无力是:( )

A、濡脉

B、微脉

C、细脉

D、弱脉

E、涩脉

127.下列除哪项以外均为病脉? ( )

A、反关脉

B、弦脉

C、洪脉

D、动脉

E、短脉

128.滑脉的脉象是: ( )

A、来盛去衰

B、厥厥动摇

C、浮大中空

D、往来流利

E、轻刀刮竹

129.脐下至耻骨上缘部位称为:( )

A、少腹

B、小腹

C、脘腹

D、脐腹

E、大腹

130.脉呈数而时止,止无定数者为何脉?( )

A、疾脉

B、动脉

C、结脉

D、促脉

E、代脉

131.濡脉与弱脉的主要区别是:( )

A、脉位不同

B、脉力不同

C、节律不同

D、脉宽不同

E、脉率不同

132.101. 胸部饱满,按之疼痛,叩之音实者为:( )

A、胸部外伤

B、水停胸膈

C、气郁证

D、真心痛

E、肺胀

133.缓脉常见于:( )

A、水饮内停

B、湿邪困阻

C、气滞血瘀

D、食积停滞

E、虚阳浮越

134.弦脉与革脉的共同特征主要表现在:( )

A、流利度

B、紧张度

C、至数

D、脉宽

E、脉位

135.下列哪项不是细脉的主病?( )

A、气虚 B血虚 C、劳损 D、湿困 E、瘀血

136.患肠痈之人,常在何特定腧穴处有明显压痛?( )

A、中府

B、章门

C、上巨虚

D、巨阙

E、膻中

137.下列哪项是弦脉的主病:( )

A、气血亏虚

B、实热证

C、食积

D、肝胆病

E、寒证

138.脉来极细级软、若有若无是:( )

A、弱脉

B、虚脉

C、涩脉

D、伏脉

E、微脉

139.紧张度较低的脉是:( )

A、弦脉

B、濡脉

C、紧脉

D、革脉

E、牢脉

140.腹部肿块,推之不移,痛有定处者为:( )

A、积

B、瘕聚

C、痞满

D、结胸

E、肠痈

141.下列哪项不是数脉的主病:( )

A、寒凝

B、实热

C、虚热

D、虚阳外浮

E、阴虚

142.紧脉的脉象特点是:( )

A、如按琴弦

B、如按葱管

C、如按鼓皮

D、如转绳索

E、如按刀刃

143.诊脉时用较重的指力取脉叫做:( )

A、举

B、寻

C、按

D、推

E、循

144.三部举之无力,按之空虚的脉是:( )

A、浮脉

B、芤脉

C、革脉

D、散脉

E、虚脉

145.真热假寒证最常见、最典型的“寒”象是哪项?( )

A、脉象沉迟

B、四肢厥冷

C、胸腹不温

D、大便稀溏

E、面色青紫

146.表证最主要的表现是( )

A、脉浮缓

B、头身疼痛

C、鼻塞

D、苔薄黄

E、新起恶寒发热

147.对里邪出表的认识,哪项不正确?( )

A、即里证出表之义

B、为里邪向外透达

C、邪气有外出之路

D、对病情向愈有利

E、里证多随之减轻148.发热口渴,心烦失眠,舌红,苔黄少津,脉弦细数。属于( ) A、脉症相应B、脉症不相应C、舌脉不符

D、舌症相反

E、病证相同

149.真热假寒证的下列提法哪项不正确?( )

A、热深厥深

B、热极似寒

C、阳盛格阴

D、热极转寒

E、热极肢厥

150.咳喘无力,少气短息,吐痰清稀,自汗,舌淡脉弱者,最宜诊断为:( )

A、肺气虚证

B、肾不纳气证

C、脾肺气虚证

D、心肺气虚证

E、肺气阴两虚证

151.下列何症对诊断“食积”最有价值?( )

A、脘腹疼痛

B、纳呆

C、嗳腐吐酸

D、舌苔白

E、脉滑有力

152.心脉痹阻证中,若胸痛以闷痛为特点的是:( )

A、痰阻心脉

B、气滞心脉

C、寒凝心脉

D、热郁心脉

E、瘀阻心脉

153.胃脘冷痛喜按,泛吐清水,口淡不渴,舌质淡嫩,脉沉迟,最宜诊断为:( ) A、胃阳虚证B、脾阳虚证 C、寒湿中阻证

D、寒滞胃肠证

E、脾虚肝郁证

154.导致胆郁痰扰证的原因,下列哪项最有意义?( )

A、过食肥甘

B、寒邪侵袭

C、情志不遂

D、感受湿邪

E、劳累太过

155.下列哪项对诊断热极生风最无意义?( )

A、高热神昏

B、眩晕欲仆

C、四肢抽搐

D、牙关紧闭

E、舌质红绛

156.诊断脾肾阳虚证,下列哪项最有意义?( )

A、身肿泄泻,形寒舌淡

B、腰膝酸软,下肢水肿

C、食少腹胀,便溏肢冷

D、舌淡苔白,脉象沉迟

E、腹痛绵绵,肢体浮肿

157.胁痛与下列哪项并见,最宜诊断为肝郁气滞证?( )

A、急躁易怒,面红目赤

B、便溏不爽,食少腹胀

C、头目胀痛,口苦口渴

D、情志抑郁,常喜太息

E、头晕目眩,月经失调

158.咳喘十余年,伴见下肢水肿,心悸气短,喉中痰鸣,面白神疲,腰膝酸冷,舌淡苔滑,脉沉迟无力,最宜诊断为:( )

A、肾虚水泛证

B、肾阳虚证

C、脾肾阳虚证

D、肾不纳气证

E、心阳虚证

159.胁肋绵绵隐痛,伴见口咽干燥,烦热盗汗,失眠,头晕目眩,遗精,脉细而数,最宜诊断为( )

A、肝肾阴虚证

B、肾阴虚证

C、肝火炽盛证

D、心肾不交证

E、肝阴不足证

160.脾气虚、脾阳虚、脾气下陷、脾不统血四证的共同可见症状是:( )

A、腹痛喜温喜按

B、畏寒肢冷、肢体浮肿

C、食少便溏、少气乏力

D、脘腹重坠、食后益甚

E、便血衄血、月经量多

161.心悸、面白无华,手足震颤,月经量少色淡,舌淡脉细,最宜诊断为:( )

A、心血虚证

B、心脾两虚证

C、气血亏虚证

D、心阴虚证

E、心肝血虚证

162.小便失禁2年余,伴有腰膝酸软,神疲乏力,舌淡苔白,最宜诊断为:( )

A、肾阳虚证

B、肾不纳气证

C、肾精亏损证

D、肾气不固证

E、脾肾阳虚证

163.下列何项可做为诊断心肺气虚证的依据?( )

A、咯痰清稀,乏力神疲

B、咳喘无力,自汗畏风

C、自汗乏力,喘咳心悸

D、咳喘痰多,动则尤甚

E、喘息短气,呼多吸少

164.诊断脾肺气虚证,下列何项最有意义?( )

A、咳喘短气,食少便溏

B、咯痰清稀,面白神疲

C、肢体浮肿,舌淡脉弱

D、气短而喘,声低懒言

E、纳少腹胀,身倦乏力

165.下列哪项对诊断脾虚气陷证最有意义?( )

A、食少腹胀,便溏无力

B、面色萎黄,神疲食少

C、久泄气坠,食少体倦

D、头晕目眩,舌淡脉细

E、食少腹泻,形寒肢冷

166.诊断心阴虚证最有意义的是哪项?( )

A、心悸潮热

B、失眠多梦

C、五心烦热

D、怔忡健忘

E、舌红少苔

167.下列哪项是肺阴虚证与燥邪犯肺证的鉴别点?( )

A、有无恶寒发热

B、有无胸痛咳血

C、是否口干咽燥

D、痰量的多少

E、咳痰的难易

168.头晕目眩,烦躁不宁,惊悸失眠,口苦呕恶,苔黄腻,脉弦数,最宜诊断为:( ) A、肝阳上亢证B、肝胆湿热证C、胆郁痰扰证

D、痰火上扰证

E、肝火上炎证

169.月经淋漓不尽、色淡,小便频,神疲乏力,腰膝酸软,舌淡苔白,脉弱,最宜诊断为:( )

A、脾不统血证

B、气不摄血证

C、肾气不固证

D、肾阳虚证

E、肾阴虚证

170.诊断肝胃不和证,下列哪项最有意义?( )

A、脘胁胀痛

B、抑郁寡欢

C、呃逆嗳气

D、苔白脉沉

E、胸闷善太息

171.下列哪项对诊断肾阴虚证最有意义?(. )

A、腰酸耳鸣

B、舌红无苔

C、经少经闭

D、遗精潮热

E、眩晕健忘

172.病人便溏,伴见纳呆呕恶,脘腹胀闷,头重如裹,苔白腻,最宜诊断为:( ) A、湿热蕴脾证B、风湿犯表证C、脾阳虚证

D、寒湿因脾证

E、肝脾不和证

173.厌食油腻,胁肋胀痛,舌苔黄腻者为:( )

A、饮食停滞

B、脾胃湿热

C、肝胆湿热

D、肝气上逆

E、肝胃不和

174.恶风发热,口干咽燥,咳痰少而粘,不易咯出,最宜诊断为:( )

A、风热犯肺证

B、肺阴虚证

C、肺热炽盛证

D、燥邪犯肺证

E、风热表证

175.久病咳喘,乏力少气,呼多吸少,自汗耳鸣,舌淡脉弱,最宜诊断为:( )

A、肺肾气虚证

B、肺气虚证

C、脾肺气虚证

D、肾气不固证

E、肾阳虚证

176.病人瞳神呆滞,表情淡漠,反应迟钝,面色晦暗,望神应属于()。

A. 少神

B. 假神

C. 神乱

D. 失神

E. 得神

182.病人面色淡黄,枯槁不华,称为()

A. 阴黄

B. 萎黄

C. 黄胖

D. 阳黄

E. 黄黑

183. 表邪入里化热,其舌苔常常是()。

A. 淡黄薄苔

B. 薄白干苔

C. 黄白相兼苔

D. 薄黄干苔

E. 黄燥干苔

184. 外感寒邪的病人常常出现()。

A. 发热重,恶寒轻

B. 恶寒重,发热轻

C. 发热轻,而恶风

D. 恶寒发热俱重

E. 恶寒发热俱轻

185. 患者大出血时,面色苍白,四肢厥冷,大汗淋漓,脉微欲绝,辨证是()。

A. 气随血脱

B. 气不摄血

C. 热迫血行

D. 瘀阻脉络

E. 亡阳证

186. 在六经病变中,凡两经或三经的证候同时出现者属()。

A. 并病

B. 合病

C. 直中

D. 顺传

E. 逆转

187. 虚阳浮越证的病人,其面色多呈()。

A. 两颧潮红

B. 泛红如妆

C. 满面通红

D. 红黄隐隐

E. 面色萎黄

188. 辨别是否表证,最具有诊断价值的是()。

A. 发热

B. 恶寒

C. 苔薄

D. 身痛

E. 脉浮

189. 头晕眼花,舌质淡,脉细涩,腹部肿块固定疼痛者,证属()。

A. 气虚血瘀

B. 血虚血瘀

C. 气滞血瘀

D. 寒客血脉

E. 肝郁血瘀

190. 下列诸证中,以内脏下垂为特征是()。

A. 脾气虚证

B. 脾阳虚证

C. 肾气不固证

D. 中气下陷证

E. 寒湿困脾证

191. 下述排尿异常,并非肾虚所致的是()。

A. 小便涩痛

B. 余沥不尽

C. 小便失禁

D. 睡时遗尿

E. 癃闭

192. 脉来缓慢而时止,止无定数者是()。

A. 代脉

B. 促脉

C. 涩脉

D. 结脉

E. 缓脉

193. 区别表虚证与表实证的主要依据是()。

A. 汗出与否

B. 脉浮与否

C. 苔薄与否

D. 舌淡与否

E. 恶寒与否

194. 下列症状中,虚证一般不会出现()。

A. 怕冷

B. 发热

C. 舌红

D. 脉滑

E. 口渴

195. 某病人肤色紫暗发凉,喜暖恶寒,得温痛减,经色紫暗,有血块,舌质淡暗,舌苔白,脉沉迟而涩,辨证应是()。

A. 血寒证

B. 血瘀证

C. 气虚血瘀证

D. 气滞血瘀证

E. 寒滞肝脉证

196. 某病人突然大出血,面白肢厥,冷汗淋漓,舌淡,脉微欲绝,辨证应是()。

A. 血虚证

B. 阳虚证

C. 气不摄血证

D. 气随血脱证

E. 亡阳证

197. 某心脉痹阻病人其脉象细涩,其发病原因可能是()。

A. 瘀血内阻

B. 痰浊停聚

C. 阴寒凝滞

D. 气机郁滞

E. 心阳亏虚

198. 下列诸证中以内脏下垂为特征的证候是()。

A. 脾气虚证

B. 脾阳虚证

C. 肾气不固证

D. 中气下陷证

E. 脾肾阳虚证

199. 寒滞肝脉的患者,其脉多见()。

A. 弦紧

B. 迟紧

C. 浮紧

D. 涩紧

E. 沉紧

200. 下列哪一项症状不属半表半里证的表现()。

A. 口苦咽干

B. 寒热往来

C. 急躁易怒

D. 胸胁苦满

E. 目眩脉弦

201. 根据经络的分布,若头顶痛属()。

A. 太阳经

B. 阳明经

C. 少阳经

D. 厥阴经

E. 少阴经

202. 五色主病中,主虚证、湿证的是()。

A. 白色

B. 黄色

C. 黑色

D. 青色

E. 赤色

203. 消渴病人口渴饮水的特点是()。

A. 口不渴饮

B. 渴不多饮

C. 大渴引饮

D. 饮不欲咽

E. 饮入即吐

204. 病人精神不振,健忘嗜睡,声低懒言,倦怠乏力,动作迟缓,你认为是()。

A. 失神

B. 得神

C. 少神

D. 假神

E. 神乱

205. 舌体软弱,无力屈伸者,称为()。

A. 短缩舌

B. 痿软舌

C. 吐弄舌

D. 强硬舌

E. 颤动舌

206. 呼吸微弱,气少不足以息者()。

A. 少气

B. 短气

C. 息粗

D. 息微

E. 嗳气

207. 受四季气候影响,在秋季之平脉应()。

A. 稍洪

B. 稍沉

C. 稍浮

D. 稍弦

E. 稍缓

208. 邪在半表半里的特征性症状是()。

A. 胸胁苦满

B. 口苦咽干

C. 寒热往来

D. 脉弦

E. 目眩

209. 下列症状中与阴虚证最无关的是()。

A. 形体消瘦

B. 口燥咽干

C. 舌质红绛

D. 脉象细

E. 咯痰清稀

210. 寒淫患者腹痛,肠鸣,腹泻,多因为()。

A. 寒凝经脉

B. 寒凝四肢

C. 寒遏气机

D. 寒中于里

E. 寒束于表

211. 病人头痛,眩晕或晕厥,证属()。

A. 胃气上逆

B. 肺气上逆

C. 肝胃不和

D. 肝气上逆

E. 肝火上炎

212. 某女病人阴部灼热搔痒,带下黄臭,舌苔黄腻,脉滑而数,证属()。

A. 肝胆湿热证

B. 膀胱湿热证

C. 下焦湿热证

D. 肝经湿热证

E. 脾胃湿热证

四、问答题:

1、萎黄、黄胖,阴黄,阳黄?

2、舌诊包括哪些内容?

3、疾病状态下,舌色的变化有哪几种,各主何病?

4、在疾病状态下,苔色的变化有哪几种,各主何病?

5、失眠于临床上常见有哪几种类型?各自的特点是什么?

6、排便感异常有哪些表现,各有何临床意义?

7、泄泻的临床特征有哪些?常见于哪些病证?

8、如何区别濡脉、细脉、微脉和弱脉?

9、试述结、代、促脉三脉的脉象有何异同?

10、怎样从头部的不同部位的疼痛来分辨病在何经?

11、疼痛的性质常见有哪几种类型?

12、食欲减退常见于哪些病证?如何鉴别?

13、阴虚证与阳虚证的临床表现有何不同?为什么?

14、何谓虚证、实证?两者的基本特点有何不同?

15、临床应如何辨别寒证与热证?

16、症、证、病(名)的概念有何区别?

17、产生寒证与热证的机理如何?

18、阳虚可导致的病理变化有哪些?

19、舌诊的临床意义如何?

20、望舌体主要包括哪些内容?其临床意义是什么?

21、望舌苔主要包括哪些内容?其临床意义是什么?

22、试分述浮、沉、迟、数、虚、实、滑、弦脉八脉的脉象及主病。

23、气虚类证包括的类型有哪些?试分别加以说明?

24、心气虚与心阳虚、心血虚与心阴虚证的证候有何异同?

25、心脉痹阻的病因有哪些?各种类型的症状特点是什么?

26、怎样区别肺阴虚和燥邪犯肺证?

27、心火亢盛、肺热炽盛、胃火炽盛、肝火炽盛的临床表现有何异同?

28、怎样鉴别肝气郁结、肝火炽盛、肝阳上亢、肝阴虚四证?

29、肝风内动常见类型有哪些?临床如何区别?

30、何谓气虚证?心、脾、肺、肾四脏的气虚证候有何异同?

31、何谓阴虚证?心、肺、肝、肾四脏的阴虚证候有何异同?

32、何谓阳虚证?心、脾、肾三脏的阳虚证证候有何异同?

33、心血虚、肝血虚证有何异同?

34、肝胆湿热证、湿热蕴脾(或脾胃湿热)证均系湿热为患,其临床表现有何异同?

35、脾肾阳虚、肺肾气虚、肝肾阴虚、心肾不交等证的审证要点各是什么?

36、脾不统血、脾气下陷、脾阳虚三证在临床表现上有何异同点?

37、何谓肾精亏虚证?其临床表现如何?

38、脾肾阳虚、心脾两虚各自的临床表现是什么,试分别加以说明。

39、大肠湿热,肝胆湿热,湿热蕴脾,膀胱湿热均为湿热证,其临床表现有何异同?

40、月经问诊包括哪些内容?

41、何谓潮热?临床常见有哪几种类型?各自发热特点如何?

42、肺热炽盛证与痰热壅肺证有何异同?

43、寒湿困脾证与湿热蕴脾证的临床表现有何异同?

44、脾阳虚证与胃阳虚证的临床表现有何异同?

45、试比较肝阳上亢和肝火上炎证的异同。

中医诊断学复习资料要点

中医诊断学学习精要 绪论 【学习要点】 1、中医“诊断”、“诊法”、“诊病”、“辨证”、“病案”、“证”、“病”、“症”等概 念。 2、中医诊断的基本原理:司外揣内、见微知著、以常衡变的含义及应用。 3、中医诊断的基本原则:整体审察、诊法合参、病证结合的含义及应用。 4、中医诊断学的主要内容。包括诊法、诊病、辨证、病案。 5、中医诊断学的发展简史。明确中医诊断学发展各个时期具有代表性医家的论著及对中医诊断学的重要贡献。 【复习思考题】 1、何谓诊断?何谓中医诊断学? 2、简述病、证、症三者的含义以及关系。 3、简述症状、体征和证候的含义以及关系。 4、简述中医诊断三大原理和三大原则的内容。 5、我国第一部脉学专著、舌诊专著各是哪几部?作者是谁? 第一章问诊 【学习要点】 一、问寒热 1、明确寒热产生的类型有四类:恶寒发热、但寒不热、但热不寒、寒热往来。 2、恶寒发热的临床意义。 3、但寒不热的临床意义。 4、但热不寒(壮热、潮热、微热)的临床意义;潮热三种类型(阳明潮热、湿温潮热、阴虚潮热)的特点及临床意义;阴虚发热的机理。 5、寒热往来的临床意义。 二、问汗 1、特殊汗出(自汗、盗汗、绝汗、战汗)的临床表现及意义;盗汗与自汗机理及临床意义的辨别。 2、局部汗出(头汗、半身汗、手足心汗)的临床表现及意义。 三、问疼痛 1、疼痛的性质及临床意义。 2、头痛、胸痛、胁痛、胃脘痛、腹痛、腰痛的要点及临床意义。 四、问头身胸腹 头晕、胸闷、心悸的要点及临床意义。 五、问耳目 耳鸣、耳聋、目眩、目昏、雀目的概念及临床意义。 六、问睡眠 失眠、嗜睡的概念及临床意义 七、问饮食与口味 1、口渴与饮水:口渴多饮、渴不多饮的概念及临床意义;渴不多饮的形成机理

《中医诊断学》课后习题

绪论 一、简答题 1、xx中医诊断学? 2、试述中医诊断学的临床意义。 3、中医诊断学的基本原则有些? 4、四诊和诊病、辨证的关系怎样理解? 5、如何理解中医诊断学的整体察病: 6、如何理解中医诊断疾病时要强调四诊并重? 7、怎样理解病证合参的诊断原则? 8、明、清时期对于伤寒、温病的辨证有哪些成就? 第一章问诊 一、名词解释: 壮热,潮热,阳明潮热,湿温潮热,阴虚潮热,自汗,战汗,除中,里急后重,完谷不化,五更泻,滑泻失禁,肛门气坠,溏结不调,癃闭,余沥不尽。 二、简答题 1、写出正确的和错误的主诉各一个,错误主诉应指出错误所在? 2、背诵“十问歌”的内容。 3、xx恶寒、畏寒?各有何意义? 4、阐述恶寒发热的机理。 5、怎样根据恶寒发热辨别外邪的性质?

6、但寒不热有几种类型?各有何意义? 7、简述壮热的表现及机制? 9、简述xx潮热的特点及意义。 10、气虚发热有何特点?其机制如何? 11、你如何理解“阳加于阴谓之汗”的意义? 12、怎样根据表证出汗情况辨别外邪的性质? 13、何谓绝汗?怎样区别亡阴之汗与亡阳之汗? 14、简述半身汗出的点及其临床意义。 15、简述十二类疼痛性质的名称、特点和意义。 16、怎样鉴别疼痛的虚实性质? 17、何谓头晕?怎样辨析头晕的临床意义? 18、xx心悸?怎样鉴别惊悸和怔忡? 19、xx耳鸣、耳聋、重听? 20、怎样鉴别耳鸣的虚实性质? 21、何谓目眩?怎样辨析目眩的临床意义? 22、xx失眠?简述失眠的临床分类。 23、xx嗜睡?怎样辨析嗜睡的意义? 24、口渴欲饮包括哪些类型?各有何意义? 25、食欲减退有何意义? 26、何谓厌食?怎样辨别厌食的临床意义? 27、简述消谷善饥、饥不欲食的含义和临床意义。

中医诊断学

中医助理医师《中医诊断学》大纲 第一单元绪论 要点: 中医诊断的基本原则 第二单元望诊 细目一:望神 要点: 1.得神、失神、少神、假神的常见临床表现及其意义 2.神乱的常见临床表现及其意义 细目二:望面色 要点: 1.常色与病色的分类、临床表现及其意义 2.五色主病的临床表现及其意义 细目三:望形态 要点: 1.形体强弱胖瘦的临床表现及其意义 2.姿态异常(动静姿态、异常动作)的临床表现及其意义 细目四:望头面五官 要点: 1.望头发的主要内容及其临床意义 2.面肿、腮肿及口眼(口呙)斜的临床表现及其意义 3.目的脏腑分属,望目色、目形、目态的主要内容及其临床意义 4.望口、唇、齿、龈的主要内容及其临床意义 5.望咽喉的主要内容及其临床意义 细目五:望皮肤 要点:

1.望皮肤色泽的内容及其临床意义 2.望斑疹的内容及其临床意义 3.望水疱的内容及其临床意义 4.望疮疡的内容及其临床意义 细目六:望排出物 要点: 望痰、涕的内容及其临床意义 细目七:望小儿指纹 要点: 1.望小儿指纹的方法及其正常表现 2.小儿指纹病理变化的临床表现及其意义 第三单元望舌 细目一:舌诊原理与方法 要点: 1.舌诊原理 2.舌诊方法与注意事项 细目二:正常舌象 要点:正常舌象的特点及临床意义 细目三:望舌质 要点: 1.舌色变化(淡白、淡红、红、绛、青紫)的特征与临床意义 2.舌形变化(老嫩、胖瘦、点刺、裂纹、齿痕)的特征与临床意义 3.舌态变化(强硬、痿软、颤动、歪斜、吐弄、短缩)的特征与临床意义 细目四:望舌苔 要点: 1.苔质变化(厚薄、润燥、腐腻、剥落、真假)的特征与临床意义 2.苔色变化(白、黄、灰黑)的特征与临床意义

中医诊断学名词解释及简答题

名词解释 1.主诉——病人就诊时陈述的最主要的症状或体征及其持续时间。 2.壮热——病人高热不退,但恶热不恶寒,多见于里热证极期阶段。 3.潮热——病人定时发热或定时热甚,如潮汐之有定时。 4.寒热往来——恶寒与发热交替而作,见于半表半里证或疟疾病。 5.自汗——经常汗出不止,活动后更甚者,多见于气虚、阳虚。 6.盗汗——入睡时汗出,醒后汗自止,多见于阴虚内热证。 7.消谷善饥——食欲过于旺盛,多食而易饥,是胃火炽盛所致。 8.除中——久病之人,本不能食,突然欲食,甚至暴食,是脾胃之气将绝之象。 9.里急后重——腹痛窘迫,时时欲泻,肛门重坠,便出不爽,是湿热痢疾主症。 10.得神——人之两目灵活,面色荣润,表情自然,体态自如,言语清晰,意识 清楚者,是精充气足神旺的表现。 11.失神——病人目光呆滞,面色晦暗,神情萎糜,身重迟钝,语声断续,意识 朦胧者,是精衰气脱神亡的表现。 12.主色——凡人之种族皮肤的正常颜色。 13.善色——病色有光泽者,称为善色,说明精气未衰,胃气尚荣,预后较好。 14.萎黄——病人面色淡黄,枯槁无华者,是脾虚精亏的表现。 15.阴黄——面色黄而晦暗如烟熏者,因寒湿内停,困扰脾阳所致。 16.瘿瘤——颈前颌下喉结之处,有肿物如瘤,或大或小,可随吞咽上下移动, 多因肝郁气结痰凝所致。 17.瘰疬——颈侧皮里膜外肿起结核,形状累累如珠,历历可数者,多因肺肾阴 虚,虚火灼痰,结于颈项。 18.解颅——小儿囟门迟迟不能闭合,是肾气不足,发育不良的表现。 19.透关射甲——小儿指纹透过风、气、命三关,一直延伸到指甲端者,提示病 情危重。 20.染苔——若因某些食物或药物,致使舌苔染上颜色。染苔并非疾病所致,无 临床意义。 21.镜面舌——全舌之苔退去,舌面光洁如镜者,多因胃气匮乏,胃阴枯涸。 22.有根苔——舌苔紧贴舌面,刮之难去,似从舌体长出来的。 23.呃逆——有气上逆于咽喉而出,发出一种不由自主的冲激声音,声短而频, 由胃气上逆所致。 24.六阳脉——凡两手寸关尺六脉常洪大等同,而无病象者。 25.相兼脉——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单一脉相兼组合而成的脉象,又称复合脉。 26.脉症顺逆——临床上以脉与症相应或不相应,以辨别疾病之顺逆。 27.举按寻——是切脉的指力轻重,轻手循之曰举,重手取之曰按,不轻不重, 委曲求之曰寻。 28.症——疾病所反映的单个症状、体征,是机体病变的客观表现。 29.病——对疾病全过程的特点、规律所作的病理性概括。 30.证——对疾病所处一定阶段病位、病因、病性、病势等所作的病理性概括。 31.辨证——在中医诊断理论的指导下,分析四诊资料,辨别疾病证的过程。 32.里邪出表——先有里证,继而汗出,或疹 透露,是病邪由里达表的现象。 33.热证——感受热邪,或阴虚阳亢,致使机体的机能活动亢进所表现的具有温、 热特点的证候。 34.寒热错杂——在同一病人身上,同时既有寒证,又有热证表现的证候。

中医诊断学

中医诊断学 绪论 1.掌握中医“诊断”、“诊法”、“诊病”、“辨证”、“病案”、“证”、“病”、“症”等概念的含义。掌握中医诊法的原则。 2.熟悉症、证、病三者的关系。 3.了解中医诊法学的形成、研究进展;辨证学的形成与发展、研究思路与方法。了解四诊运用中的基本环节与注意事项。了解辨证学的研究思路与方法、中医辨证的方法与注意事项。 第一章望诊 1.掌握得神、失神、假神、常色和病色的特征及其临床意义。 2.熟悉常见异常形体、姿态的表现,色泽变化及五色所主病证。 3.了解望形体、望姿态、望头面五官、望肢体皮肤、望二阴、望排出物、望小儿指纹的基本内容。 4.掌握舌诊的方法,正常舌象的表现,异常舌象的表现及其一般临床意义。能够识别临床常见舌象。 5.熟悉舌的结构,舌诊原理。 6.了解舌诊的研究进展。 第二章闻诊 1.掌握咳嗽、喘、哮、呃逆、嗳气、喷嚏、谵语等变化及其一般临床意义。 2.熟悉呼吸、语言、呕吐等声音的高低、强弱、清浊等变化的一般临床意义,口气、汗、痰、二便、带下以及病室气味等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第三章问诊 1.掌握问诊的内容,常见现在症的内容。 2.熟悉问诊的方法及注意事项,常见现在症的表现及其临床意义。 3.了解问诊的意义。 第四章切诊 1.掌握寸口脉诊的方法,正常脉象的特征,常见脉象(浮、沉、迟、数、实、洪、细、弦、紧、滑、涩、濡、缓、弱、微、促、结、代)的特征与临床意义,相兼脉的结合与主病规律。能够基本上辨识临床常见脉象(浮、沉、迟、数、洪、细、弦、滑、弱、促、结、代等)。

2.熟悉脉诊的原理及诊脉意义,脉象的生理变异,长、短、芤、革、牢、散、动、疾脉的特征和临床意义,诊妇人脉、诊小儿脉的特殊性。 3.了解遍诊法、三部诊法的诊脉部位,真脏脉的特征和临床意义,脉诊的研究进展。 4.掌握按诊的方法,按脘腹的内容及意义。 5.熟悉按诊的意义,按胸胁、按肌肤、按手足、按腧穴的内容与意义。 6.了解按诊的研究进展。 第五章八纲辨证 1.掌握八纲辨证的概念。掌握八纲各纲证候的概念、一般证候的表现及临床类型。 2.掌握表证与里证;掌握临床常见表证、里证的含义及临床意义。 3.掌握寒证、热证的临床表现及寒证与热证的鉴别要点。 4.掌握临床常见虚证、实证的含义及临床表现;掌握虚证与实证的鉴别要点。 5.掌握阴阳辨证中亡阴证、亡阳证的概念及临床表现,二者的鉴别。 6.熟悉八纲之间的相兼、错杂、真假、转化关系。熟悉八纲辨证的意义。 7.了解八纲辨证的发展情况。 8.初步学会对临床病例进行八纲辨证。 第六章病因辨证 1掌握病因辨证及其分类的概念。掌握风、寒、暑、湿、燥、火六淫证候的概念和基本临床表现,疫疠的证候特点,以及食积证的概念和基本临床表现。 2熟悉七情内伤辨证的概念及不同情志过激所致证候的特点。 3了解劳伤、虫积、结石、外伤的证候分类和证候特点。 第七章气血津液辨证 1.掌握气虚证、气滞证、血虚证、血瘀证、津亏证、痰证、饮证及水证的概念和基本表现。 2.掌握气滞血瘀、气虚血瘀证、气血两虚证、气不摄血证、气随血脱证的概念、辨证要点。 3.熟悉气陷证、气脱证、气逆证、气闭证、血热证、血寒证、液脱证的概念和基本表现。 第八章脏腑辨证 1.掌握各脏腑的病变范围和病机特点,掌握各脏腑常见证的概念、证候表现和病机分析、辨证要点。 2.熟悉脏腑辨证的概念,基本方法,意义及运用范围。

中医诊断学绪论及望诊试题

中医诊断学测试题--绪论、望诊 一、单选题(每题3分,共69分) 1?胸闷、口渴属于() A症状B体征C病D证型2?中医称“肝郁脾虚证”属于() A证B证名C证候D病 3.视其疾病的外在表现来推断诊断人体内部的病变()A司外揣内B见微知著C以常衡变D以象求本4?在认识正常的基础上,发现太快、不及的异常变化,从正常中发现异常,对比中找出差别,从而认识疾病本质() A司外揣内B见微知著C以常衡变D以象求本5?人体生命活动的总称() A神B色C形D态6?危重病人出现的暂时“好转”属于() A失神B少神C神乱D假神7?躁、狂、癫、痴、痫反复发作,但缓解期并无神志失常属于()A失神B少神C神乱D假神A春季稍青B夏季稍赤C秋季稍黄D冬季稍黑9?两颧潮红常见于() A阳热亢盛证B阴虚阳亢证C虚阳浮越证D肺热瘀毒证10.淡白无华可能提示() A阳气暴脱B阳虚水泛C肝郁脾虚D血虚/失血11.小儿惊风可能出现的病色为() A赤B白C黄D青 12.黑色常见于() A肝虚B脾虚C肾虚D血虚1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心主皮毛B肝主筋腱C脾主肌肉D肾主骨骼14.五色中与肝对应的颜色是() A赤B白C黄D青 15.苦笑貌常见于() A小儿惊风B破伤风C狂犬病D瘿瘅16.目赤肿痛常提示() 8?四季平色中错误的说法是( 精品文档 科室: 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 日期:2016.11.4 得分: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A实热证B虚热证C阳虚证D阴虚证仃?耳背红络常提不( ) A热毒上攻B麻疹先兆C阴寒内盛D气血亏虚18?鼻柱溃陷可能提示() A哮喘病B酒鼻査鼻C麻风病D梅毒病19?耳廓萎缩常见于() A肾气不足B邪气充盛C肾精耗竭D血瘀日久20?鼻流浊涕常见于() A外感风寒B外感风热C阳毒热深D肺胃蕴热21.口振常见于() A伤寒B破伤风C中风D动风 22?唇色深红常见 ( ) 于 A煤气中毒B热盛/热极C血瘀证D寒盛/痛极 23?患者睑面先 发肿迅速常见于() 肿, A心肾阳衰B脾肾阳虚C风水犯肺D风邪中络 一、多选题(每题3分,共21分) 1.中医诊断学基本原理包括() A司外揣内B见微知著C以常衡变D以象求本2?中医诊断学基本原则包括() A整体审查B诊法合参C病证分离D病证结合3.望诊包括() A全身望诊B局部望诊C望排泄物D望小儿指纹

中医诊断学

1.中医诊断学:是根据中医学理论,研究诊察病情、判断病症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一门学科。 2身热不扬:形容受湿邪阻遏的一种热象,其特点是体表初扪之不觉很热,但扪之稍久则觉灼手。 3.司外揣内:通过观察外表的病理现象,可以推测内在的病理变化,认识内在的病理本质,从而可解释显现于外的征象。 4.见微知著:是指机体的某些局部,常包含着整体的生理,病理信息,通过微小的变化,可以测知整体的情况。 5.以常衡变:通过从正常中发现异常,从对比中找出差别,进而认识到疾病的本质。 6.辨证:在望闻问切四诊所得基础上进行诊断的辩证思维。 7.假神:久病、重病患者,精气本以极度衰竭,而突然出现某些暂时“好转”的虚假表现。8.善色:指患者面色虽有异常,但仍光明润泽。 9.主色:指人生来就有,终生基本不变的面色,属个体素质,往往与种族和遗传有关。 10.阴黄:黄而晦暗如烟熏–寒湿郁阻 11.阳黄:黄而鲜明如橘子–湿热熏蒸 12.解颅:囟门迟闭。 13.囟填:囟门高突。 14.诊断:从医学角度对人们的精神和体质状态作出的判断。 15.诊病:在中医学理论指导下,综合分析四诊资料,对疾病的病种做出判断,得出病名诊断的思维过程。 16.掣痛:指疼痛伴有掣牵引之感。 17.白蓓:皮肤出现白色小疱疹,晶莹如粟,高出皮肤,擦破流水,多发于颈胸部,四肢偶见,面部不发,多因外感湿热郁于肌表,汗出不彻而发,多见于湿温病。 18.滑苔:舌苔湿润而滑,伸舌欲滴者。 19.腻苔:苔质致密,颗粒细腻,舌边苔薄,舌中苔厚,刮之难去,如油腻覆盖舌面。 20.腐苔:苔质疏松,颗粒较大,舌边舌中皆厚,刮之易去,如豆腐渣堆积舌面。 21.剥苔:舌本有苔,忽然全部或部分剥脱。 22.透关射甲:小儿指纹透过风、气、命三关,一直延伸到指甲端者,提示病情危重。 23谵语:神识不清,语无伦次,声高有力者---热扰神明(实证) 24.郑声:神识不清,语言重复,时断时续,声音低弱 ---心气大伤(虚证) 25.证:是对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因、病位、病性及邪正盛衰等 方面的病理概括,是疾病本质的反映。

《中医诊断学》学习笔记:望诊之望形体与姿态

《中医诊断学》学习笔记:望诊之望形体与姿态 望形体既望人体的宏观外貌,包括身体的强弱胖瘦,体型特征、躯干四肢、皮肉筋骨等等。人的形体组织内合五脏,故望形体可以测知内脏精气的盛衰。内盛则外强,内衰则外弱。人的形体有壮、弱、肥、瘦之分。凡形体强壮者,多表现为骨骼粗大,胸廓宽厚、肌肉强健、皮肤润泽,反映脏腑精气充实,虽然有病,但正气尚充,预后多佳。凡形体衰弱者,多表现为骨骼细小,胸廓狭窄、肌肉消瘦,皮肤干涩,反映脏腑精气不足,体弱易病,若病则预后较差。肥而食少为形盛气虚,多肤白无华,少气乏力,精神不振。这类病人还常因阳虚水湿不化而聚湿生痰,故有“肥人多湿”之说。如瘦而食少为脾胃虚弱。形体消瘦,皮肤干燥不荣,并常伴有两颧发红,潮热盗汗,五心烦热等症者,多属阴血不足,内有虚火之证,故又有“瘦人多火”之说。其严重者,消瘦若达到“大肉脱失”的程度,卧床不起,则是脏腑精气衰竭的危象。 望姿态 正常的姿态是舒适自然,运动自如,反应灵敏,行住坐卧各随所愿,皆得其中。在疾病中,由于阴阳气血的盛衰,姿态也随之出现异常变化,不同的疾病产生不同的病态。望姿态,主要是观察病人的动静姿态、异常动作及与疾病有关的体位变化。如病人睑、面、唇、指(趾)不时颤动,在外感病中,多是发痉的预兆;在内伤杂病中,多是血虚阴亏,经脉失养。四肢抽搐或拘挛,项背强直,角弓反张,属

于痉病,常见于肝风内动之热极生风、小儿高热惊厥、温病热入营血、也常见于气血不足筋脉失养。此外,痫证、破伤风、狂犬病等,亦致动风发痉。战栗常见于疟疾发作,或外感邪正相争欲作战汗之兆。手足软弱无力,行动不灵而无痛,是为痿证。关节肿大或痛,以致肢体行动困难,是为痹证。四肢不用,麻木不仁,或拘挛,或痿软,皆为瘫痪。若卒然昏倒,而呼吸自续,多为厥证。痛证也有特殊姿态。以手护腹,行则前倾,弯腰屈背,多为腹痛,以手护腰,腰背板直,转动艰难,不得俯仰,多为腰腿痛;行走之际,突然停步,以手护心,不敢行动,多为真心痛。蹙额捧头,多为头痛。如病人畏缩多衣,必恶寒喜暖,非表寒即里寒;病人常欲揭衣被,则知其恶热喜冷,非表热即里热。伏首畏光,多为目疾;仰首喜光,多为热病,阳证多欲寒,欲得见人;阴证则欲得温,欲闭户独处,恶闻人声。从坐形来看,坐而喜伏,多为肺虚少气;坐而喜仰,多属肺实气逆;但坐不得卧,卧则气逆,多为咳喘肺胀,或为水饮停于胸腹。但卧不耐坐,坐则神疲或昏眩,多为气血双亏或脱血夺气。坐而不欲起者,多为阳气虚。坐卧不安是烦躁之征,或腹满胀痛之故。从卧式来看,卧时常向外,身轻能自转侧,为阳证、热证、实证;反之,卧时喜向里,身重不能转侧,多为阴证、寒证,虚证;若病重至不能自己翻身转侧时,多是气血衰败已极,预后不良。蜷卧成团者,多为阳虚畏寒,或有剧痛;反之,仰面伸足而卧,则为阳证热盛而恶热。 望诊之望神 神是生命活动的总称,其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神,是

中医诊断学复习题

中医诊断学复习题A、风性开泄,腠理疏松B、外邪束表,卫阳闭郁 C、阳气虚于内D、肺卫气虚一、单项选择题 16、哪一项不属实热证表现:1、下列那一项可以确定为表证? ( C )( D ) A、壮热烦渴B、神昏谵语恶寒发热 C D 头身疼痛 E 鼻塞流涕C、尿赤便干D、脉细数 A 脉浮 B 舌红苔薄 17、表热证与里热证的辨证要点是:2、脉象特征具有轻举可得的脉为 ( C )( A ) A、发热是否伴有恶寒 E 微脉B、咳嗽是否伴有咯痰 A 虚脉 B 细脉 C 濡脉 D 弱脉C、出汗量之多少 ( D )D、头身疼痛与否3、既主疼痛又主食积的脉是 18、哪一项不属血虚证表现: A 实脉 B 洪脉 C 滑脉 D 紧脉E弦脉( A ) A、两颧潮红B、头晕目花(D )C、心悸失眠D、手足麻木、下列除___以外,均属得神表现:4 19、哪一项不属心血虚、心阴虚共有的症状:A、肌肉不削B、动作灵敏C、呼吸调匀D、食欲突增( D ) A、心悸B、失眠C、怔忡C 、面目肌肤俱黄,黄而晦暗如烟熏属于:5 ()D、眩晕 20、精神抑郁,胸闷喜太息,胸胁胀痛,舌苔薄白,脉弦,此属:(C、阴黄D、阳黄 D )B、黄胖A、萎黄 A、胆郁痰扰6、从舌象辨虚实,以下哪一项最隹:( B )B、痰迷心窍C、肝火上炎D、肝气郁结 21、脉象特征具有重按可得的脉为(A、舌苔的厚薄B、舌质的老嫩C、舌质的颜色D、舌苔的颜色 D ) A 虚脉 B 细脉 C 濡脉(B ) D 弱脉 E 微脉、气虚的面色多为:7 22、主实寒证的脉是C、苍白A、白而无华B、淡白D、黄白( D ) A 实脉 B 洪脉 C 滑脉 D 紧脉(8、脾胃虚弱的病人,面色多表现为: C )E弦脉 23、下列哪项不属于舌体强硬的主病( D D、苍白A、白B、青紫C、萎黄) A、热入心包B、高热伤津)C、痰浊内阻D、寒凝经脉(9、观察舌苔的厚薄,主要了解: D 24A、津液的存亡、从舌象辨虚实,以下哪一项最隹:C、湿浊的消长B、胃气的有无D、邪气的深浅( B ) A、舌苔的厚薄B、舌质的老嫩 A ()C、舌质的颜色D、舌苔的颜色、辨别病邪性质,主要是观察:10 25、正常舌象中下列哪一项不对:C、舌苔的润燥B、舌苔的有无A、舌苔的颜色D、舌苔的厚薄( B ) A、舌体柔软B、舌色鲜红C、大小适中D、舌苔薄白D (、午后热盛,身热不扬是:11 )

中医诊断学(舌诊、闻诊)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

中医诊断学(舌诊、闻诊)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 (总分:168.00,做题时间:90分钟) 一、 A2型题(总题数:37,分数:74.00) 1.热极津枯重证之人,可见( )(2007年第157题) A.干荔舌√ B.赭黑舌 C.火柿舌 D.雪花舌 此题考查危重舌象的临床意义,属于识记型考题。干荔舌为舌敛束而无津,形如干荔肉,主热极津枯,病危。B选项色赭带黑,主肾阴将绝,病危。C选项舌如火柿,或色紫而干晦如猪肝,主内脏败坏,病危。D 选项主脾阳衰败,胃无生气。 2.黄腻灰黑苔多提示( )(2007年第158题) A.热极津枯 B.湿热内蕴√ C.痰湿久郁 D.寒湿内阻 此题考查复合舌象的临床意义,属于应用型考题。灰黑苔可代表寒证和热证,苔黄腻代表湿热,故选B。 3.中风先兆的舌态是( )(2005年第17题) A.舌短 B.舌萎 C.弄舌 D.吐舌 E.舌强√ 此题考查舌态的临床意义,属于识记型考题。中风先兆为舌体强硬。故选E。 4.舌苔黑而润滑多属( )(2005年第18题) A.寒盛阳衰√ B.热盛伤津 C.阴虚火旺 D.痰火内蕴 E.湿热熏蒸 此题考查舌诊中望舌苔,属于应用型考题。苔黑而干燥属于热证,苔黑而润滑多属寒证。内有寒邪,津液不化故舌多润滑。排除BCDE,故选A。 5.外感秽浊之气,热毒内盛可见( )(2004年第15题) A.白腻苔 B.黄腻苔 C.积粉苔√ D.灰黑干燥苔 E.黑苔而滑 此题考查舌苔的临床意义,属于识记型考题。苔白如积粉,扪之不燥者,称为积粉萏,常见于瘟疫或内痈等病,系秽浊湿邪与热毒相结而成。故选C。 6.下列下j淡门舌最无关的主证是( )(2003年第16题) A.气血亏虚 B.阳虚 C.亡阳 D.阴虚√ E.寒实 此题考查舌诊中的望舌色,属于识记型考题。淡白舌主虚证和寒证,阴虚则热,舌色应为红。

中医诊断学——按诊

一、单项选择题 1.按胁部以下哪项最应注意排除肝癌() A.左胁下可触及痞块,按之硬 B.右胁下肿块,按之凹凸不平 C.胁下肿块,刺痛拒按 D.胁下肿块,软而不坚 E.胁痛喜按,按之空虚无力 2.触按疮疡局部,下列哪项属于虚证() A.肿而硬板不热 B.肿处烙手而压痛 C.根盘平塌漫肿 D.根盘收束隆起 E.肿处已软而痛甚 3.按上巨虚穴有显著压痛者多为() A.肺痈 B.肠痈 C.胃脘痛 D.虫积 E.泄泻 4.腹部肿块,痛无定处,按之无形,聚散不定者为()A.瘕聚 B.症积 C.食积 D.鼓胀 E.痞满 5.按脘腹不包括下述哪项() A.胃脘 B.脐腹 C.小腹 D.虚里 E.少腹 6.触按疮疡局部,下列哪项属于实证() A.肿而硬板不热 B.肿处烙手而压痛 C.根盘平塌漫肿 D.根盘收束隆起 E.肿处已软而痛甚 7.叩诊腹大而胀的病人,叩之如鼓者为() A.水臌 B.气胀 C.食积 D.症积 E.瘕聚 8.诊腹时,下列哪项不能用到()

B.察色泽 C.触包块 D.问喜恶 E.嗅气味 9.腹部肿块,推之不移,痛有定处者为() A.瘕聚 B.症积 C.食积 D.鼓胀 E.痞满 10.“诸病有声,鼓之如鼓”是何种诊法() A.触法 B.摸法 C.按法 D.叩法 E.压法 11.胸腹部按诊时,病人应采取() A.仰卧位 B.侧卧位 C.俯卧位 D.截石位 E.正坐位 12.初按不甚热,按久热明显,称为() A.骨蒸潮热 B.寒热往来 C.身热不扬 D.虚阳浮越 E.阴虚发热 13.按诊时以手指稍用力寻抚局部的诊法,称为()A.触法 B.叩法 C.按法 D.摸法 E.压法 14.久病体虚而虚里脉动迟者为() A.中气不守 B.心阳不足 C.心血不足 D.心气不足 E.心阴不足 15.左少腹作痛,按之累累有硬块者为() A.肠痈 B.痛经

中医诊断学综合试题一及答案

《中医诊断学》综合试题一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从A、B、C、D四个选项中选择最佳答案,填入题后括号内,共20小题,每题1分,共20分)1.下列何项对表证的诊断最有意义() A.发热 B.恶寒 C.苔薄 D.脉浮 【答案】B 2.下列何项与发热性疾病无关() A.恶风 B.恶寒 C.寒战 D.畏寒 【答案】D 3.冷汗淋漓见于() A.气虚证 B.阳虚证 C.亡阳证 D.亡阴证 【答案】C 4.饥不欲食见于() A.脾气虚证 B.脾阳虚证 C.胃气虚证 D.胃阴虚证 【答案】D 5.下列何项不属正常舌象() A.舌色淡红 B.舌质娇嫩 C.舌体柔软 D.舌苔藻白 【答案】B 6.舌苔颜色对辨何项最有意义() A.证之表里 B.证之寒热 C.证之虚实 D.证之真假 【答案】B 7.舌苔有根无据主要辨别() A.正邪盛衰 B.气血盛衰 C.胃气存亡 D.津液存亡

8.下列何脉并非细软并见() A.濡脉 B.弱脉 C.微脉 D.虚脉 【答案】D 9.结脉与促脉的区别在于() A.脉形 B.力度 C.脉律 D.脉率 【答案】D 10.濡脉与弱脉的区别在于() A.脉位 B.脉形 C.力度 D.脉率 【答案】A 11.迟脉除寒证外还可见于() A.湿热内蕴 B.邪热结聚 C.真寒假热 D.真热假寒 【答案】B 12.下列何项不是心阴虚证.心血虚证的共有表现()A.心悸 B.失眠 C.心烦 D.脉细 【答案】C 13.下列何项不属胃气上逆() A.呃逆 B.嗳气 C.太息 D.呕吐 【答案】C 14.下列何项不是气滞证的表现() A.头部胀痛 B.胸胁胀痛 C.乳房胀痛 D.少腹胀痛 【答案】A 15.心脾两虚证除脾气虚外.还有() A.心气虚

中医诊断学重点知识点

《中医诊断学》上篇四诊部分笔记 绪论 概念:根据中医学理论体系,运用一定的方法来收集资料,再加以分析判断从而对疾病进行辨证、诊断的一种方法 【目的要求】 1、掌握中医诊断学的含义、内容,中医诊断的基本原理和原则 2、了解中医诊断学的发展简史,明确学习方法 第一节中医诊断学发展简史 1、公元前五世纪扁鹊 “切脉、望色、听声、写形” 2、公元前三世纪《黄帝内经》 从理论上奠定了中医诊断学的基础 3、西汉淳如意创“诊籍” 4、东汉张仲景《伤寒论》 创六经辨证,概念清楚,层次分明 5、东汉华佗《中藏经》 论症、论脉、论脏腑寒热虚实,甚为精当中医诊断学发展简史 6、西晋王叔和《脉经》为我国最早的脉学专著 7、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是我国第一部病源诊断的专著 8、元朝敖氏《点点金》《金镜录》为论舌的第一部专著 9、明朝张景岳《景岳全书》 10、明朝李时珍《濒湖脉学》 11、清朝林之翰《四诊抉微》四诊并重,色脉并重 第二节中医诊断学的范围与原则 一、审察内外 必须从整体上进行多方面的考察,而不能只看到局部的表现。 1、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2、人与自然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二、辨证求因 病证结合,以证为主 三、中医诊断疾病的基本法则 “证”和“症”和概念“证”指的是一组症状群,这类症状具有相同的性质,或由某一共同的病机所引起。辨证就是对疾病的本质作出决定 如:痰热壅肺证肾阴虚证卫分证三、四诊合参 四诊并重,不可偏废 第三节中医诊断学的主要内容 (一)四诊:是中医诊察收集病情的基本方法望—诊察病人的神、色、形、态 闻—听声音、嗅气味 问—询问有关疾病的情况 切—诊脉和按诊 中医诊断学的主要内容 (二)八纲 (三)辨证:对表现出来的症状确定证型 辨证的方法 病因辨证气血津液辨证脏腑辨证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 第四节学习中医诊断学的方法 一、打好基础:掌握基本理论知识 二、博览群书:以教材为主,兼看一些其它书籍 三、参加临床实践: “熟读王叔和,不如临证多” 第二章四诊 第一节望诊 望诊注意事项: (1)光线 (2)动作熟练、敏捷“一望而得” (3)有步骤、有重点 先全身→分部;上→下,头→足 第一节全身望诊 一、望神 二、望色 三、望形态 四、望姿态 一、望神 (一)望神的含意: 神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总称

-中医诊断学复习题

中医诊断学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那一项可以确定为表证?(C ) A 脉浮 B 舌红苔薄 C 恶寒发热 D 头身疼痛 E 鼻塞流涕 2、脉象特征具有轻举可得的脉为( C ) A 虚脉 B 细脉 C 濡脉 D 弱脉 E 微脉 3、既主疼痛又主食积的脉是( D ) A 实脉 B 洪脉 C 滑脉 D 紧脉E弦脉 4、下列除___以外,均属得神表现:( D ) A、肌肉不削B、动作灵敏C、呼吸调匀D、食欲突增 5、面目肌肤俱黄,黄而晦暗如烟熏属于:( C ) A、萎黄B、黄胖C、阴黄D、阳黄 6、从舌象辨虚实,以下哪一项最隹:( B ) A、舌苔的厚薄B、舌质的老嫩C、舌质的颜色D、舌苔的颜色7、气虚的面色多为:(B ) A、白而无华B、淡白C、苍白D、黄白 8、脾胃虚弱的病人,面色多表现为:( C ) A、白B、青紫C、萎黄D、苍白 9、观察舌苔的厚薄,主要了解:( D )A、津液的存亡B、胃气的有无C、湿浊的消长D、邪气的深浅10、辨别病邪性质,主要是观察:( A )A、舌苔的颜色B、舌苔的有无C、舌苔的润燥D、舌苔的厚薄11、午后热盛,身热不扬是:( D ) A、气虚发热B、阴虚发热C、血虚发热D、湿温潮热12、下列除___外,均是里证的临床表现:( C ) A、但热不寒B、但寒不热C、寒热往来D、日晡潮热 13、八纲辨证是:( B )A、各种辨证的综合B、各种辨证的总纲 C、内伤杂病的辨证方法D、外感热病的辨证方法 14、阳虚证的主要临床表现是:( C ) A、形体消瘦B、冷汗淋漓C、形寒肢冷D、脉细舌净15、表证的恶寒是由于:( B )A、风性开泄,腠理疏松B、外邪束表,卫阳闭郁 C、阳气虚于内D、肺卫气虚 16、哪一项不属实热证表现:( D ) A、壮热烦渴B、神昏谵语C、尿赤便干D、脉细数 17、表热证与里热证的辨证要点是:( A ) A、发热是否伴有恶寒B、咳嗽是否伴有咯痰 C、出汗量之多少D、头身疼痛与否 18、哪一项不属血虚证表现:( A ) A、两颧潮红B、头晕目花C、心悸失眠D、手足麻木 19、哪一项不属心血虚、心阴虚共有的症状:( D ) A、心悸B、失眠C、怔忡D、眩晕 20、精神抑郁,胸闷喜太息,胸胁胀痛,舌苔薄白,脉弦,此属:(D ) A、胆郁痰扰B、痰迷心窍C、肝火上炎D、肝气郁结 21、脉象特征具有重按可得的脉为( D ) A 虚脉 B 细脉 C 濡脉 D 弱脉 E 微脉 22、主实寒证的脉是( D ) A 实脉 B 洪脉 C 滑脉 D 紧脉E弦脉 23、下列哪项不属于舌体强硬的主病( D ) A、热入心包B、高热伤津C、痰浊内阻D、寒凝经脉 24、从舌象辨虚实,以下哪一项最隹:( B ) A、舌苔的厚薄B、舌质的老嫩C、舌质的颜色D、舌苔的颜色 25、正常舌象中下列哪一项不对:( B ) A、舌体柔软B、舌色鲜红C、大小适中D、舌苔薄白 26、阴虚内热的舌象为:( C ) A、舌红绛苔薄白B、舌红绛苔黄腻C、舌红绛无苔D、舌红绛积粉苔27、诊察舌的有神无神可辨病情的:( B ) A、属阳属阴B、属善属恶C、属表属里D、属实属虚 28、辨别病邪性质,主要是观察:( A ) A、舌苔的颜色B、舌苔的有无C、舌苔的润燥D、舌苔的厚薄 29、面色苍白,颧红如妆是:( C ) A、湿热B、阴虚火旺C、虚阳浮越D、气随血脱 30、下列除__以外,均属喘证表现:( B )中医诊断学复习题(page one)

考研中医综合中医诊断学(望诊)模拟试卷3

考研中医综合中医诊断学(望诊)模拟试卷3 (总分:50.00,做题时间:90分钟) 一、 A1型题(总题数:12,分数:24.00) 1.神在全身皆有表现,却突出表现于 (分数:2.00) A.语言 B.动态 C.目光√ D.表情 解析:解析:神是机体生命活动及精神意识状态的综合体现,而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眼睛又被称为“心灵的窗户”,故神虽全身皆有表现,但却突出地反映于目光。 2.戴阳症的面色是 (分数:2.00) A.满面通红 B.颧部潮红 C.颧红如妆√ D.面青颊赤 解析:解析:戴阳证病人,由于阴不敛阳,以致虚阳浮越于上,而见颧红如妆。 3.形成面色黄的原因主要是 (分数:2.00) A.阴寒内盛 B.脾虚湿蕴√ C.心肺气虚 D.肾阴亏损 解析:解析:黄为脾虚湿蕴之象。脾失健运则水湿内停,气而不充,故面色发黄。 4.面色黄而虚浮,称为 (分数:2.00) A.萎黄 B.黄疸 C.阴黄 D.黄胖√ 解析:解析:脾失健运,水湿泛溢肌肤,故面黄虚浮。 5.“囟填”的形成,主要由于 (分数:2.00) A.肾气不足 B.气而不足 C.吐泻伤津 D.外感时邪√ 解析:解析:外感时邪,火毒上攻,致囟门高突而成。 6.热入营血。口唇可见 (分数:2.00) A.色泽红润 B.唇红绛而干√ C.唇色淡红 D.唇色鲜红 解析:解析:色红主热,邪热甚则色深红;热盛伤津,灼伤营阴,则唇绛而干。

7.舌体瘦薄,舌色淡白。说明 (分数:2.00) A.阴亏 B.伤津 C.气血两虚√ D.阳虚 解析:解析:气血两虚不能充盈于舌体所致。 8.目窠凹陷属于 (分数:2.00) A.水肿病 B.肝胆火炽 C.肾精耗竭 D.五脏精气衰竭√ 解析:解析: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精,五脏六腑精气衰竭,不能滋养于目,则目睛下陷窠内,病属难治。 9.小儿指纹紫红,多主 (分数:2.00) A.外感表证 B.里热实证√ C.痛证;惊风 D.血络郁闭 解析:解析:色红主热,鲜红多属外感表证,色紫红者,则提示邪热深入为内热。 10.阴囊肿大,皮泽透明的是 (分数:2.00) A.水疝√ B.寒疝 C.疝 D.狐疝 解析:解析:阴囊肿大,皮泽透明的,称“水疝“,是水湿停聚,下注阴囊所致。 11.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少神的临床表现的是 (分数:2.00) A.目光乏神,双目少动 B.少气懒言,食欲减退 C.精神萎靡,意识模糊√ D.动作迟缓,少气懒言 解析:解析:少神即神气不足,是精气不足、神气不旺的表现,介于得神与失神之间,临床表现为精神不振,嗜睡健忘;目光乏神,双目少动;面色恍白少华;肌肉松弛,倦怠乏力,动作迟缓;少气懒言,食欲减退等。而C选项精神萎靡,意识模糊属于精亏神衰而失神的表现,可见于久病虚衰或邪实神乱的重病患者,临床上可表现为精神萎靡,意识模糊;目暗睛迷,瞳神呆滞,或目翻上视;面色晦暗无华,表情淡漠;肌肉瘦削,大肉已脱,动作失灵;循衣摸床,撮空理线;呼吸异常,气息微弱。 12.面色青与面色白的共同主病是 (分数:2.00) A.疼痛 B.寒证√ C.失血 D.血瘀 解析:解析:(1)青色,主病是寒证、疼痛、血瘀、气滞、惊风。由于寒邪凝滞,或气滞血瘀,或疼痛剧烈,或筋脉拘急,或热盛动风,致脉络阻滞,血行不畅,故见青色。面色淡青或青黑者,多属阴寒内盛、痛剧,可见于骤起的气滞腹痛、寒滞肝脉等病证中。突见面色青灰,口唇青紫,肢凉脉微,为心阳不振、心血瘀

中医诊断学闻诊(综合试题三)

第二节闻诊 大纲要求 1.掌握闻诊的概念及其基本内容。 2.了解听声音诊病的原理及主要内容。 3.了解嗅病气诊病的原理及主要内容。 各类习题 一、选择题 (一)A1型题 1.失音是指() A.发音困难B.声音不清脆C.完全不能发音D.声音不响亮E.声音不圆润2."金实不鸣"的原因多为() A.邪气犯肺B.津枯肺损C.气虚无力D.虚火灼金E.悲忧伤肺 3.成年人的呼吸次数,正常值为() A.40次/分钟B.16─20次/分钟C.25次/分钟D.16次/分钟以下E.30次/分钟4.呼吸微弱,短而声低,称为() A.上气B.短气C.气微D.少气E.嗳气 5.阳虚久病,突发喷嚏连连,多为() A.阳气回复B.新感外邪C.阳气衰惫D.阳气亡失E.虚阳上越 6.神志不清,语言重复,声音低微,时断时续,称为() A.谵语B.郑声C.独语D.错语E.语謇 7.咳嗽声音重浊,吐痰质清色白,鼻塞不通,多为() A.外感风邪B.外感燥邪C.外感寒邪D.外感湿邪E.外感热邪 8.呕吐声音壮厉,吐物呈胶粘黄水,或酸或苦,多为() A.实热之证B.虚寒之证C.热扰神明D.食滞胃脘E.阴虚胃热 9.因情志抑郁不畅而发出长吁短叹声,称为() A.喷嚏B.嗳气C.太息D.呃逆E.短气 10.病室发出烂苹果气味,多为() A.病人脏腑败坏B.消渴病人C.水肿晚期病人D.失血病人E.重症肝病病人(二)A2型题 1.某病人呃逆三天。呃声连连,声高有力,且伴有嗳腐吞酸,口气酸臭,腹痛拒按,肠鸣、矢气频

2.某病人两天前感冒咳嗽,咳声不扬,吐痰黄稠,咽喉疼痛,呼吸气热。查体:面赤,舌红苔黄而干,脉数有力。其病症多属() A.风邪犯肺B.寒邪犯肺C.热邪犯肺D.燥邪犯肺E.湿邪犯肺 (三)B1型题 1.自言自语、喋喋不休、首尾不续、见人则止,称为()2.神志不清、语无伦次、声高有力,称为() A.独语B.错语C.郑声D.谵语E.狂言 3.呼吸气急而短,不足以息,数而不连续,似喘而不抬肩,称为()4.呼吸急促而喘,喉中痰鸣似哨,称为() A.喘B.哮C.上气D.短气E.少气 (四)X型题 1.下列哪些脏腑的病变可引起咳嗽() A.肺B.心C.大肠D.肝E.肾 2.引起呃逆的原因有() A.饮食匆忙B.肝火犯胃C.惊恐气乱D.胃气衰败E.寒邪犯胃 3.实喘发作时的常见症状特征有() A.气粗声高息涌B.但以引长一吸为快C.惟以呼出为快D.仰首目突E.动则喘甚4.正常声音的表现特点为() A.发音自然B.音调和谐C.欢快和畅D.言语清楚E.言与意符 二、词语解释 1.语言謇涩 2.子喑 3.顿咳 4.太息 三、填空题 1.闻诊包括()两个方面。

中医诊断按诊

中医诊断学第六单元按诊 一、A1 1、下列按诊手法中,属于确定病变的性质和程度的检查方法是 A、叩法 B、触法 C、按法 D、摸法 E、寻法 2、下列按诊手法中,可辨别病位及病性虚实的是 A、触法 B、摸法 C、按法 D、叩法 E、以上都不是 3、下列不属于按诊手法的是 A、触法 B、摸法 C、按法 D、叩法 E、循法 4、肌肤冷而大汗淋漓、面色苍白、脉微欲绝者属于 A、亡阳证

B、亡阴证 C、实热证 D、真热假寒证 E、真寒假热证 5、肌肤初扪之不觉很热,但扪之稍久即感灼手者属于 A、实热证 B、里热证 C、身热不扬 D、真热假寒证 E、真寒假热证 6、汗出如油,四肢肌肤尚温而脉躁疾无力者多为 A、亡阳证 B、亡阴证 C、实热证 D、真热假寒证 E、真寒假热证 7、久病肌肤枯涩者多为 A、气血两伤 B、津液不足 C、血虚不荣 D、瘀血内停 E、以上都不是

8、外感发热者,按其手足可见 A、手足俱冷 B、手足俱热 C、手足心热甚 D、手足背热甚 E、以上均不是 9、手足心热甚者多为 A、寒证 B、实证 C、温热证 D、外感发热 E、内伤发热 10、按腧穴中,诊断心病常用的腧穴是 A、日月、胆俞 B、期门、肝俞、太冲 C、巨阙、膻中、大陵 D、章门、太白、脾俞 E、中府、肺俞、太渊 11、按腧穴中,诊断痫病的特定穴位是 A、天枢 B、定志 C、天宗 D、中府

E、肾俞 12、按腧穴中,常用于诊断小肠病的腧穴是 A、期门 B、天枢 C、关元 D、日月 E、气海 13、按腧穴中,中极穴常用于诊断何种脏腑的病变 A、心病 B、脾病 C、小肠病 D、大肠病 E、膀胱病 14、脐部压痛常见于何部位的病变 A、小肠 B、肝胆 C、脾胃 D、肾 E、膀胱 15、虚里搏动迟弱,或久病体虚而动数者多为 A、宗气内虚 B、心阳不足 C、心肺气绝

《中医诊断学》综合试题一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从A、B、C、D四个选项中选择最佳答案,填入题后括号内,共20小题,每题1分,共20分) 1.下列何项对表证的诊断最有意义() A.发热 B.恶寒 C.苔薄 D.脉浮 【答案】B 2.下列何项与发热性疾病无关() A.恶风 B.恶寒 C.寒战 D.畏寒 【答案】D 3.冷汗淋漓见于() A.气虚证 B.阳虚证 C.亡阳证 D.亡阴证 【答案】C 4.饥不欲食见于() A.脾气虚证 B.脾阳虚证 C.胃气虚证 D.胃阴虚证 【答案】D 5.下列何项不属正常舌象() A.舌色淡红 B.舌质娇嫩 C.舌体柔软 D.舌苔藻白 【答案】B 6.舌苔颜色对辨何项最有意义() A.证之表里 B.证之寒热 C.证之虚实 D.证之真假 【答案】B 7.舌苔有根无据主要辨别() A.正邪盛衰 B.气血盛衰 C.胃气存亡

D.津液存亡 【答案】C 8.下列何脉并非细软并见() A.濡脉 B.弱脉 C.微脉 D.虚脉 【答案】D 9.结脉与促脉的区别在于() A.脉形 B.力度 C.脉律 D.脉率 【答案】D 10.濡脉与弱脉的区别在于() A.脉位 B.脉形 C.力度 D.脉率 【答案】A 11.迟脉除寒证外还可见于() A.湿热内蕴 B.邪热结聚 C.真寒假热 D.真热假寒 【答案】B 12.下列何项不是心阴虚证.心血虚证的共有表现()A.心悸 B.失眠 C.心烦 D.脉细 【答案】C 13.下列何项不属胃气上逆() A.呃逆 B.嗳气 C.太息 D.呕吐 【答案】C 14.下列何项不是气滞证的表现() A.头部胀痛 B.胸胁胀痛 C.乳房胀痛

D.少腹胀痛 【答案】A 15.心脾两虚证除脾气虚外.还有() A.心气虚 B.心血虚 C.心阴虚 D.心阳虚 【答案】B 16.手足震颤与下列何项有关() A.阴虚动风证 B.血虚生风证 C.肝阳化风证 D.热极生风证 【答案】A 17.下列何项不是肾气不固证的表现() A.尿频遗尿 B.腰膝酸软 C.呼多吸少 D.滑精早泄 【答案】C 18.耳聋与下列何项无关() A.肾精不足 B.肾气不固 C.肝火炽盛 D.肝火犯肺 【答案】D 二、多项选择题(从每题五个选项中选择2—5个答案,共10小题,每题1分,共10分)1.寒热往来见于() A.太阳病 B.少阳病 C.表证 D.半表半里证 E.疟疾 【答案】BDE 2.自汗见于() A.气虚证 B.血虚证 C.阴虚证 D.阳虚证 E.亡阳证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