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学概论》可能涉及的名词解释(20200627171330)

  • 格式:docx
  • 大小:16.27 KB
  • 文档页数:5

下载文档原格式

  / 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绪论

1、媒介审判:是指新闻媒介超越正常的司法程序对被报道对象所作的一种先在性的“审判

预设”。它是新闻竞争日趋激烈下的产物,从法理学的视角看,“媒介审判”损害媒体作为社会公器的形象,是新闻媒体的职能错位,它使得司法独立和新闻自由的天平过分倾斜,有悖于法治精神。2、发展传播学:发展传播学主要在广大的发展中国家盛行,其核心内容是:国家的发展尤其经济发展是一

切发展中国家的首要任务,新闻媒介必须服务、服从、促进国家发展尤其经济发展。因此发展中国家的新闻媒介都程度不一地同政府保持一致,宣传政府的施政纲领,十分注重新闻媒介的守望、整合和教育功能。

3、党报理论:党报理论最早起源与苏联,后来在各社会主义国家和部分发展中国家流行。党报理论的核心

是:新闻媒介是党和政府的喉舌即宣传工具,必须无条件宣传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法令法规。

第二章:新闻活动

1、新闻活动:新闻活动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是人们传播和获取新闻的活动。不限于和大众传播工具的

直接接触,还包括人们为沟通客观世界新近变动的情况所进行的一切活动。

第三章:新闻

1、新闻:新闻有两种并行不悖的定义:新闻新近发生事实的报道,表达了新闻的形式是报道;新闻是新近

事实变动的信息,表达了新闻的实质是信息。

2、新闻本源:新闻本源指新闻报道的基础和客观依据。这一概念最早由陆定一在《我们对新闻学的基本观

点》一文中提出,并对这一概念做了唯物主义论述,认为新闻的本源是事实,事实是第一性的,新闻是第二性的,事实在前,新闻报道在后。事实是新闻的基础,对新闻有决定作用,新闻是事实的派生物,对事实进行能动的反映。

3、新闻要素:新闻要素是指构成新闻的必需材料。一般包括新闻人物、新闻事件、新闻发生的时间、发生

的地点、发生的原因、新闻事件的经过,即5W1H 。

4、突发性新闻:是对出乎人们预料而突然爆发的事件的报道。如突然发生的灾难,突然爆发的战争等。突

发性新闻通常有明确的发生时间

5、延缓性新闻:是对逐步发生变化的事情的报道。如物价上涨,政策执行效果等。延缓性新闻往往没有明

确的发生时间。

6、硬新闻:是指关系国计民生以及人们切身利益的新闻,包括党和国家重大方针政策的制定和改变,市场

行情的波动,天气变化,重大灾难事故等。这类新闻为人们的工作和日常生活的决策提供依据。

7、软新闻:是指富有人情味。知识性、纯趣味的新闻。它通常和人们的切身利益无关,只向人们提供娱

乐、知识或茶余饭后的谈资,多属于延缓性新闻。

8、新闻来源:又称新闻出处,是指新闻获得的源头和途径。新闻获得途径一般有:记者采访他人,记者现

场目睹和查阅有关资料或他人来信这三种。交代新闻来源是为了让受众了解新闻的权威性、可靠性,并揭示提供新闻的意图。

第四章:真实性是新闻的本质规定

1、新闻真实性:指新闻报道中的每一个具体事实及事实的组合必须合乎客观实际。即新闻报道中的时间、

地点、人物、事情、原因、经过和事物间的相关关系都要经得起核对。

2、新闻失实是指在新闻报道中所阐述的事实与客观实际不相符合的一种社会现象。新闻失

实就其性质来说,可分为:故意性失实,即明知自己所写的新闻与实际情况不符,却明知故犯,造成新闻失实;非故意性失实,即在新闻采写编过程中,作者并未意识到报道

的事实与实际情况不符,多半是由于采访中获得的原始材料失实导致。

3、新闻煽情和八卦:指在报道中提供带有娱乐性质的实时信息,只注重选择离奇的、情绪化的给受众带来

感官刺激的内容。

4、悬疑新闻:指对尚未发生的或者尚待求证的新闻事实进行不置可否的报道,试图通过

这一点悬疑来吸引和满足受众的知情的期待。

5、标题党:泛指那些利用各种颇具“创意”的标题赚取点击率的网民和网站管理者。

6、新闻报道的客观性:指传播主体在报道自身以外的对象时,不能用自己的意识、情感等改变对象事物本

来的面目。新闻报道的客观性的两个要求:新闻报道的理念客观,即传播主体在报道新闻事实时,要超越自己的兴趣、爱好及自身利益,反映新闻事实本来面目;新闻报道操作规范的方法客观,其核心是将事实与意见相分离。客观性原则是实现新闻真实的基本途径。

7、网帖新闻化:指专业媒体对网络社区上的网帖未经证实即转发,使得一些凭空杜撰的网络谣言变成有板

有眼的社会新闻,甚至经济新闻。

8、后真相:“后真相”一词原本用来形容一种不正常的舆论生态,指的是媒体传播起到的煽动情感、强

化偏见的作用所产生的影响超过了客观事实对人们的影响。牛津字典将后真相定义为:诉诸情感及个人信念,较客观事实更能影响民意。

9、回音壁效应:在媒体上是指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上,一些意见相近的声音不断重复,并已夸张或其他

扭曲形式重复,令处于相对封闭环境中的大多数人认为这些扭曲的故事就是事实的全部。

10、蚕茧效应:是指人们的信息领域会习惯性地被自己的兴趣所引导,从而将自己的生

活桎梏于像蚕茧一般的“茧房”中的现象。

11、合理想象:是指从已知的事实去推测记者没有采访到而可能发生的“事实” ,并将

之作为事实来报道。

第五章:新闻与信息、宣传、舆论

1、信息:广义的信息是指所有对象在相互联系的过程中呈现出来的各自的属性。一般意义的信息指与人类

的认识过程和传播活动相关的知识积累。在新闻学中,信息这一概念指狭义信息即消除守信者随即不确定性的东西。

2、宣传:是宣传者处于自身生存、发展的需要,运用各种有意义的符号传播一定的观念,以期影响受众的

思想,引导人们的行动的一种社会活行为

3、舆论:是在特定的时间空间里,公众对于特定的社会事务公开表达的基本一致的意见或态度。舆论作为

公众意见,是社会评价的一种,是社会心理的反映。

第六章:新闻事业的产生

1、新闻事业:是指专门从事新闻信息的收集、生产、发布等业务的新闻机构及其各项业务活动的总称。

第七章:互联网与新媒体

1、互联网:是指将若干地理位置不同的具有独立功能的多台计算机及其外部设备,通过通信线路连接起

来,在网络操作系统、网络管理软件及网络通信协议的管理和协调下,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传播的计算机系统。

2、博客:是一个以互联网为基础,用户以张贴文章的形式,发表自己的心得和思想,并与他人交流互动的

综合性平台。

3、论坛:是一种交互性强,内容丰富而即时的互联网电子信息服务系统,他提供一块公共电子白板,每个

用户都可以在上面发布信息、进行讨论和聊天。

4、网上网下互动:是指网民从参与网上群体性事件即网络舆情事件,延伸成参与社会性群

体性事件。

第八章:互联网造就传媒新业态

1、用户生成内容:指用户将自己原创的内容通过互联网平台进行展示或者提供给其他用户。

UGC是伴随着以提倡个性化为主要特点的Web2.0概念而兴起的。它并不是某一种具体

的业务,而是一种用户使用互联网的新方式,即由原来的以下载为主变成下载和上传并重。

2、众包新闻:是指新闻机构借助网络技术组织化地从用户那里获取报道灵感、素材以及资金等帮助的一种

新闻生产模式,它是新闻机构和用户之间一种通力合作。这一概念是伴随着西方新闻机构仿效商业公司开展众包式的新闻生产模式而被提出的。

3、迭代新闻:指新闻的报道流程是以互联网为核心平台进行的新闻生产,专业人员与用户进行广泛深入的

互动,在迭代过程中,在快速基础上,逐渐逼近事件真相,抵达受众对新闻深度的要求。他是由美国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