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中国传统节日电子小报节日手抄报模板节日画报剪报板报A3
- 格式:doc
- 大小:1.33 MB
- 文档页数:1
霜降小报手抄报霜降,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八个节气,也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
此时,天气渐寒,昼夜温差加大,霜花开始在大地悄然绽放。
一、霜降的由来霜降节气一般在每年公历 10 月 23 日左右。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九月中,气肃而凝,露结为霜矣。
”此时,地面的水汽由于温差变化遇到寒冷空气凝结成霜。
霜降并非表示“降霜”,而是表示气温骤降、昼夜温差大。
二、霜降的气候特点霜降时节,北方大部分地区已在秋收扫尾,即使耐寒的葱,也不能再长了。
在南方,却是“三秋”大忙季节,单季杂交稻、晚稻才在收割,种早茬麦,栽早茬油菜;摘棉花,拔除棉秸,耕翻整地。
霜降期间,一般从 10 月下旬至 11 月上旬,由于干冷空气逐渐一统天下,暖湿空气已被边缘化,带有夏季和初秋特征的许多天气退出,天气相对更为简单。
在立冬前后,往往出现较强的大风降温天气,一些地方在较短的时间里就跨入了冬季。
三、霜降的习俗1、赏菊古有“霜打菊花开”之说,所以登高山,赏菊花,也就成为了霜降这一节令的雅事。
南朝梁代吴均的《续齐谐记》上有记载。
“霜降之时,唯此草盛茂”,因此菊被古人视为“候时之草”,成为生命力的象征。
霜降时节正是秋菊盛开的时候,我国很多地方在这时要举行菊花会,赏菊饮酒,以示对菊花的崇敬和爱戴。
2、吃柿子在我国的一些地方,霜降时节要吃红柿子,在当地人看来,这样不但可以御寒保暖,同时还能补筋骨,是非常不错的霜降食品。
泉州老人对于霜降吃柿子的说法是:霜降吃丁柿,不会流鼻涕。
有些地方对于这个习俗的解释是:霜降这天要吃杮子,不然整个冬天嘴唇都会裂开。
3、进补民间有“补冬不如补霜降”的讲法。
霜降时节,天气越发寒冷,民间食俗也非常有特色。
人们认为先“补重阳”后“补霜降”,而且“秋补”比“冬补”更要紧。
因此,霜降时节,民间有“煲羊肉”“煲羊头”“迎霜兔肉”的食俗。
四、霜降的农事活动霜降后,北方大部分地区已在秋收扫尾。
即使耐寒的葱,也不能再长了,因为“霜降不起葱,越长越要空”。
日一二三四五六日一二三四五六日一二三四五六1休2345612312元旦廿一廿二廿三廿四小寒廿二北小年南小年廿一廿二789101112134班5678910休3456789廿六廿七廿八廿九腊月初二初三立春廿六廿七廿八廿九除夕春节廿三廿四惊蛰廿六廿七妇女节廿九1415161718192011休12休13休14休15休16休17休10111213141516初四初五初六初七腊八节初九大寒初二初三初四情人节初六初七初八二月初二植树节初四初五初六初七2122232425262718班19202122232417181920212223十一十二十三十四十五十六十七初九雨水十一十二十三十四元宵节初八初九初十春分十二十三十四28293031252627282924252627282930十八十九二十廿一十六十七十八十九二十十五十六十七十八十九二十廿一31廿二日一二三四五六日一二三四五六日一二三四五六1234休5休6休1休2休3休4休1愚人节廿四廿五清明廿七廿八劳动节廿四廿五青年节儿童节7班89101112135休67891011班2345678休廿九三十三月初二初三初四初五立夏廿八廿九四月初二初三初四廿六廿七廿八芒种五月初二初三14151617181920121314151617189休10休1112131415初六初七初八初九初十谷雨十二母亲节初六初七初八初九初十十一初四端午节初六初七初八初九初十212223242526271920212223242516171819202122十三十四十五十六十七十八十九十二小满十四十五十六十七十八父亲节十二十三十四十五夏至十七28班293026272829303123242526272829二十廿一廿二十九二十廿一廿二廿三廿四十八十九二十廿一廿二廿三廿四30廿五日一二三四五六日一二三四五六日一二三四五六1234561231234567建党节廿七廿八廿九三十小暑建军节廿八廿九廿九三十八月初二初三初四白露7891011121345678910891011121314班初二初三初四初五初六初七初八七月初二初三立秋初五初六七夕节初六初七教师节初九初十十一十二141516171819201112131415161715休16休17休18192021初九入伏十一十二十三十四十五初八初九初十末伏十二十三十四十三十四中秋节十六十七十八十九212223242526271819202122232422232425262728十六大暑十八十九中伏廿一廿二中元节十六十七十八处暑二十廿一秋分廿一廿二廿三廿四廿五廿六282930312526272829303129班30廿三廿四廿五廿六廿二廿三廿四廿五廿六廿七廿八廿七廿八日一二三四五六日一二三四五六日一二三四五六1休2休3休4休5休121234567国庆节三十九月初二初三十月初二冬月初二初三初四初五大雪初七6休7休89101112班3456789891011121314初四初五寒露初七初八重阳节初十初三初四初五初六立冬初八初九初八初九初十十一十二十三十四131415161718191011121314151615161718192021十一十二十三十四十五十六十七初十十一十二十三十四十五十六十五十六十七十八十九二十冬至202122232425261718192021222322232425262728十八十九二十霜降廿二廿三廿四十七十八十九二十廿一小雪廿三廿二廿三平安夜圣诞节廿六廿七廿八272829303124252627282930293031廿五廿六廿七廿八廿九廿四廿五廿六廿七感恩节廿九三十廿九三十腊月1月2月3月5月6月2024年日历(甲辰年 龙)11月12月4月7月8月9月10月。
霜降小报手抄报电子小报霜降,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八个节气,也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
每年公历 10 月 23 日左右,霜降节气来临。
此时,天气渐冷,初霜出现,意味着冬天即将开始。
霜降的气候特点十分明显。
随着霜降的到来,昼夜温差进一步加大,白天可能依旧温暖,但夜晚的寒意愈发浓重。
在北方地区,冷空气活动频繁,降温迅速,初霜往往更早降临;而南方的一些地方,虽然初霜出现得相对较晚,但气温也在逐渐下降,寒意逐渐弥漫。
霜降对农业生产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北方,秋收已接近尾声,此时需要抓紧时间完成农作物的收获和晾晒,防止因霜冻结冰而造成损失。
对于已经收获的粮食和果蔬,要妥善储存,以保证品质和防止霉变。
而在南方,一些农作物正处于生长的关键时期,如油菜、小麦等,需要加强田间管理,预防低温霜冻对其生长造成不利影响。
在这个节气里,大自然也呈现出独特的景象。
枫叶经霜之后,变得更加红艳,宛如一团团燃烧的火焰,为山林增添了一抹绚丽的色彩。
银杏叶也逐渐变黄,风一吹,金黄的叶子纷纷飘落,仿佛给大地铺上了一层金色的地毯。
菊花在此时盛开,它们形态各异,色彩缤纷,成为秋天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霜降时节,民间有着丰富的习俗。
在一些地方,人们会在这一天吃柿子。
据说,霜降吃柿子可以防寒保暖,不会流鼻涕,而且柿子在这个时候口感最佳,甜润可口。
还有的地方会举行赏菊活动,人们相聚在一起,欣赏菊花的美丽,感受秋天的韵味。
此外,霜降也是养生的重要时节。
由于气温下降,人体的新陈代谢相对减缓,容易出现各种疾病。
因此,要注意保暖,适时增添衣物,尤其是要注意脚部和腿部的保暖。
饮食方面,应以温润为主,多吃一些梨、苹果、白果、洋葱等食物,既能补充营养,又能润肺止咳。
同时,要保持适量的运动,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
在诗词中,霜降也常常被文人墨客所描绘。
“霜降水返壑,风落木归山。
冉冉岁将宴,物皆复本源。
”这是白居易笔下的霜降,描绘出了霜降水流、风落木枯的景象,以及岁月流逝、万物归源的感慨。
霜降小报手抄报霜降,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八个节气,也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
每年公历 10 月 23 日左右,太阳到达黄经 210 度时,即为霜降。
霜降节气意味着天气渐冷、初霜出现,昼夜温差变化大。
一、霜降的由来霜降节气的由来,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的天文观测和农业生产实践。
古人通过观察太阳的运行轨迹,将一年分为二十四节气,以指导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
霜降这个节气,标志着秋季即将结束,冬季即将来临。
在《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对霜降是这样解释的:“九月中,气肃而凝,露结为霜矣。
”此时,气温骤降,空气中的水汽在地面或植物上凝结成白色的冰晶,形成了初霜。
二、霜降的气候特点霜降时节,我国各地的气候差异较大。
在北方地区,冷空气活动频繁,气温下降明显,初霜已经普遍出现。
而在南方地区,气温相对较高,但昼夜温差也逐渐加大,有时也会出现短暂的低温天气。
这个时候,降水减少,空气干燥,很多地区会出现“秋高气爽”的天气特征。
同时,由于昼夜温差大,农作物容易受到低温冻害的影响,因此需要加强田间管理,采取相应的保暖措施。
三、霜降与农业霜降对于农业生产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北方,此时已经进入了秋收的尾声,大部分农作物已经收获完毕,开始进行晾晒、储存等工作。
而在南方,一些晚稻还在生长,需要注意防范低温对其生长造成的不利影响。
对于果树来说,霜降前后是进行修剪、施肥和防治病虫害的关键时期。
果农们会根据不同果树的生长特点,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以确保来年的丰收。
另外,霜降也是蔬菜种植和管理的重要时期。
一些耐寒的蔬菜,如白菜、萝卜等,可以在这个时候进行播种或移栽。
同时,要注意给蔬菜大棚做好保暖工作,防止蔬菜受冻。
四、霜降的习俗1、赏菊霜降时节,正是菊花盛开的时候。
古有“霜打菊花开”之说,所以赏菊也就成为了霜降这一节气的重要习俗之一。
在很多地方,都会举办菊花展,人们纷纷前往观赏,感受菊花的美丽和高洁。
2、吃柿子在我国一些地区,有霜降吃柿子的习俗。
据说这样可以御寒保暖,同时还能补筋骨。
24节气手抄报范文导语:这是我们国家传统农历上面的一些特定日子的名称,每个季节有6个节气,一年总共是24个节气。
下面是搜集的24节气手抄报。
希望能帮到你!24节气作文去年9月的一天,谈老师走进了我们的教室。
奇怪的是,他不教语文,不教数学,更不教英语,他教节气。
他告诉我们节气的由来,讲述那些跟二十四节气有关的神奇传说,更教会了我们如何观察节气的特征,如何看见平时不易看到的生活点滴。
于是,我们在节气的世界里,东奔西走,上蹿下跳,想怎么玩,就怎么玩。
我们逐渐变得留心观察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开始对一朵花微笑,为一片新叶欢欣和激动。
而这,与之前比较是质的改变。
时间飞快,谈老师的最后一课结束了,他留给我们的,不只是每个节气都写的作文,也不只是一本本《节气里的读写》。
他教给了我们一种能力,一种观察到别人忽视的事物的能力。
是的,这是一种能力,只不过不同于别的能力,它能触及到人们内心最柔软的一面。
因为,这是一种大自然的能量,只有有心观察的人,才能得到罢了。
今后,见到谈老师的机会可能会少很多。
这一年,我跟随着谈老师,循着二十四个节气一路学习,一路收获,一路探索,一路发现。
就这样子,我们慢慢地走过了中国传统的各个节气,也渐渐明白了传统文化的魅力所在。
24节气格言这一年,既漫长,又短暂。
这一年,我也为自己的成长而感动。
1、初一落雨,初二散,初三落雨到月半。
2、乌云若接日,明天不如今日。
3、正月雷,二月雪,三月无水过田岸。
4、早春好佚陶,早夏粒米无。
5、闪烁的星光,星下风会狂。
6、雷打蛰,雨天阴天四九日。
7、二月踏草青,二八三九乱穿衣。
8、透早东南黑,午前风甲雨。
9、二月三日若天清,著爱忌清明。
10、三日风,三日霜,三日以内天清光。
11、春天南,夏天北,无水通磨墨。
12、正月寒死猪,二月寒死牛。
三月寒著播田夫。
13、立夏小满雨水相赶。
14、云势若鱼鳞,来朝风不轻。
15、春茫曝死鬼,夏茫做大水。
16、四一落雨空欢喜,四二落雨有花无结子。
新年的初一,人们都早早起来,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齐齐,出门去走亲访拜年,春节拜年时,晚辈要先给长辈拜年,祝长辈人长寿安康,长辈可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
压岁钱可在晚辈拜年后当众赏给,亦可在除夕夜孩子睡着时,由家长偷偷地放在孩子的枕头底下。
现在长辈为晚辈分送压岁钱的习俗仍然盛行.元日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分为门心、框对、横披、春条、斗方等。
田 家 元 日 (唐)孟浩然 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 我年已强壮,无禄尚忧农。
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
拜 年 文征明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
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情嫌简不嫌虚。
春节俗称“年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
自汉武帝太初元年始,以夏年(农历)正月初一为“岁首”(即“年”),年节的日期由此固定下来,延续至今。
年节古称“元旦”。
1911年辛亥革命以后,开始采用公历(阳历)计年,遂称公历1月1日为“元旦”,称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
岁时节日,亦被称为“传统节日”。
它们历史悠久、流传面广,具有极大的普及性、群众性、甚至全民性的特点。
年节是除旧布新的日子。
年节虽定在农历正月初一,但年节的活动却并不止于正月初一这一天。
从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小年节起,人们便开始“忙年”:扫房屋、洗头沐 浴、准备年节器具等等。
所有这些活动,有一个共同的主题,即“辞旧迎新”。
人们以盛大的仪式和热情,迎接新年,迎接春天。
班级姓名。
从寒假走来, 我们又度过一个春节,在这个春节里,我们都做了什么呢?吃饭?游戏?睡觉?领红包?不止这些,我还做了一件有意义事 情——孝敬亲人。
孝是什么呢?孝是孝顺父母,孝是尊敬长辈,孝就是我们做儿女对长辈的爱!在日常生活中,妈妈非常辛苦,每次吃完饭,她把碗筷收拾下去,叫我赶快去学习,而自己独自去洗碗。
放假了,我觉得我应该帮妈妈干点家务,于是决定洗一次碗。
我对妈妈说:“妈妈,今天我洗碗,你休息。
”于是,我围上围裙,开始洗碗。
打开水龙头,把碗筷浸泡在里面。
然后把洗洁精滴在海绵上,取一个碗从里到外檫了一遍,接下来,再拿一个碗继续重复上面的工作,我把第一遍洗碗的水放掉,再拧开水龙头把碗和筷子反复冲洗,冲洗干净后,我把它们拿到碗架上摆放好。
看着这些干净的碗筷,我有一种说不出的高兴,因为,我替妈妈分担了家务。
寒假我要在奶奶爷爷家多住几天,过年了好好陪陪老人家。
没想到我随意做的一点事情竟然深深打动了老人。
当我一进家门,老人就开始给我准备好吃的、好玩的,看着老人看我的眼神,我就知道我在他们心里的份量,有时没事时,奶奶总要把我搂在怀里亲我,话虽然不多,但爱护之情让我有点伤感,奶奶身体不是很好,天气一变,她的腰、腿疼的病就犯了,我就让奶奶坐在沙发上我轻轻地为他锤腿、按摩,有一次我刚给爷爷锤完,看奶奶没反映,当我抬头看爷 爷时,发现奶奶眼睛里含着泪。
我知道只要我在家里住一天,我就会让他们处处感受我对 老人的孝心,希望这样能让老人生活的更开心、更幸福。
我会 每个星期给老人打两次电话,和他们聊聊天,把我快乐的心情传给老人,我想这也是一种孝心吧!吃年夜饭时,我拿起一瓶果汁给所有的杯子倒上,对大家说:“我请大家喝橙汁,就当做酒吧,我敬大家一杯,这一年里长辈们辛苦了”大家高兴的举杯:“干杯”!此时,我杯子里的橙汁那样的甜,饭桌上的菜品那么香,屋子里充满的幸福的气息。
孝心有时就是一句话,话在嘴边,暖在心田,我们应学会感恩。
班级姓名请在此处直接输入班级姓名。
霜降手抄报模板
气候特点
霜降节气含有天气渐冷、开始降霜的意思。
纬度偏南的南方地区,平
均气温多在16℃左右,离初霜日期还有三个节气。
在华南南部河谷地带,则要到隆冬时节,才能见霜。
霜降时节,凉爽的秋风已吹到花城广州。
东
北北部、内蒙东部和西北大部平均气温已在0℃以下。
节气的由来
每年阳历10月23日前后,太阳到达
黄经210度时为二十四节气中的霜降。
霜降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
是秋季到冬季的过渡节气。
秋晚地面上散热很多,温度骤然下降到0度以下,空气中的水蒸气在地面或植物上直接凝结形成细微的冰
针,有的成为六角形的霜花,色
白且结构疏松。
二十四节气之一
霜降,二十四节气之一,每年公历10月23日左右,霜降节气含有天
气渐冷、初霜出现的意思,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也意味着冬天即将开始。
霜降时节,养生保健尤为重要,民间有谚语“一年补透透,不如补霜降”,足见这个节气对人们的影响。
二十四节气简介
二十四节气能反映季节的变化,指导农事活动,影响着千家万户的衣食住行。
二十四节气是根据太阳在黄道(即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上的位置,2014年4月中国文化部正式启动将“二十四节气”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申报工作。
白露、寒露、霜降三个节气表面上反映的是水汽凝结、凝华现象,但实质上反映出了气温逐渐下降的过程和程度:气温下降到一定程度,水汽出现凝露现象;气温继续下降,不仅凝露增多,而且越来越凉;当温度降至摄氏零度以下,水汽凝华为霜。
小满、芒种则反映有关作物的成熟和收成情况;惊蛰、清明反映的是自然物候现象,尤其是惊蛰,它用天上初雷和地下蛰虫的复苏,来预示春天的回归。
二十四节气反映了太阳的周年视运动,所以节气在现行的公历中日期基本固定,上半年在6日、21日,下半年在8日、23日,前后不差1~2天。
二十四节气指二十四时节和气候,是中国古代订立的一种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
早在东周春秋战国时代,汉族劳动人民中就有了日南至、日北至的概念。
随后人们根据月初、月中的日月运行位置和天气及动植物生长等自然现象,利用之间的关系,把一年平分为二十四等份。
并且给每等份取了个专有名称,这就是二十四节气。
■立春:斗指东北。
太阳黄经为315度。
是二十四个节气的头一
个节气。
其含意是开始进入春天,“阳和起蛰,品物皆春”,过了立春,万物复苏生机勃勃,一年四季从此开始了。
■雨水:斗指壬。
太阳黄经为330°。
这时春风遍吹,冰雪融化,空气湿润,雨水增多,所以叫雨水。
人们常说:“立春天渐暖,雨水送肥忙”。
■惊蛰:斗指丁。
太阳黄经为345°。
这个节气表示“立春”以后天气转暖,春雷开始震响,蛰伏在泥土里的各种冬眠动物将苏醒过来开始活动起来,所以叫惊蛰。
这个时期过冬的虫排卵也要开始孵化。
我国部分地区过入了春耕季节。
谚语云:“惊蛰过,暖和和,蛤蟆老角唱山歌。
”“惊蛰一犁土,春分地气通。
”“惊蛰没到雷先鸣,大雨似蛟龙。
”
■春分:斗指壬。
太阳黄经为0°。
春分日太阳在赤道上方。
这是春季90天的中分点,这一天南北两半球昼夜相等,所以叫春分。
这天以后太阳直射位置便向北移,北半球昼长夜短。
所以春分是北半球春季开始。
我国大部分地区越冬作物进入春季生长阶段。
各地农谚有:“春分在前,斗米斗钱”(广东)、“春分甲子雨绵绵,夏分甲子火烧天”(四川)、“春分有雨家家忙,先种瓜豆后插秧”(湖北)、“春分种菜,大暑摘瓜”(湖南)、“春分种麻种豆,秋分种麦种蒜”(安徽)。
学校 班级 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