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催化材料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 格式:doc
- 大小:45.50 KB
- 文档页数:6
光催化技术在水生态环境净化中的应用随着我国工业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水污染问题越来越突出。
水是生命之源,水的清洁与否关系到人类的健康和经济发展。
在这种背景下,光催化技术作为一种高效、清洁的水处理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水生态环境净化中,成为近年来研究热点之一。
光催化技术的原理是利用光催化剂吸收光能形成活性氧,通过反应来去除水中有害物质。
该技术具有广泛应用、无二次污染、效率高等优点,在水生态环境净化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一、光催化技术的优点1.高效:光催化技术能够利用太阳光等光源,使光催化剂吸收光能,形成活性氧,去除水中有害物质。
与传统的水处理方法相比,光催化技术具有效率高、能耗低的特点。
2.清洁:光催化技术在反应过程中不需要添加任何化学药品,不会产生二次污染,是一种清洁的水处理技术。
同时,光催化技术不会产生固体污染物,有利于环境保护。
3.适用范围广:光催化技术对于水中的各种有害物质都具有去除作用,例如重金属、有机物、农药等。
同时,该技术也适用于不同的水源,如地下水、污水、高咸水等。
二、 1.光催化技术在饮用水净化中的应用光催化技术可以去除水中的微生物、有机物和重金属等有害物质,可以有效地提高饮用水的安全性。
对于水中的微生物,光催化技术可以破坏细菌的细胞膜,使其死亡,达到杀菌的效果。
对于水中的有机物和重金属等有害物质,光催化技术可以利用氧化还原反应去除。
2.光催化技术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光催化技术可以去除污水中的各种有害物质,例如有机物、硫化物、氨氮等。
对于有机物,光催化技术可以利用光催化剂对其进行氧化降解,使其转化为无害的物质。
对于硫化物和氨氮等有害物质,光催化技术可以通过光催化剂的还原和氧化功能进行去除。
3.光催化技术在水体修复中的应用水体修复是指通过各种手段对受到污染的水体进行治理,使其恢复到自然状态。
光催化技术可以快速去除水中的有害物质,达到净化水体的目的。
同时,在水体修复中,光催化技术还具有杀灭蓝藻等有害生物的功能,有利于水生态环境的恢复。
光催化发展过程光催化是一种通过光能激发催化剂来驱动化学反应的技术。
它在环境保护、能源转化和有机合成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本文将从光催化的起源和发展、光催化原理、光催化材料以及光催化应用等方面进行阐述,以展示光催化的发展过程。
一、光催化的起源和发展光催化的发展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的斯特兰斯基实验。
他发现,通过紫外线照射二氧化钛可以催化氧化水里的有机物质,这被认为是光催化的起源。
20世纪60年代,日本学者福田成彦在研究光催化水分解制氢的过程中,发现了光催化产生氢气的效果,并将其称为“光催化水解制氢”。
二、光催化原理光催化的原理是通过光照射激发催化剂表面的电子,使其跃迁到导带上,形成电子空穴对。
电子和空穴具有高能态,可以参与化学反应。
光催化反应的基本过程包括光吸收、电子和空穴的分离、电子和空穴的传输和催化反应。
三、光催化材料光催化材料是实现光催化反应的关键。
常见的光催化材料包括二氧化钛、铁酸铋、氧化锌等。
其中,二氧化钛是最常用的光催化材料之一,具有良好的光催化活性和稳定性。
近年来,石墨烯、金属有机框架等新型材料也被广泛应用于光催化领域。
四、光催化应用光催化技术在环境保护、能源转化和有机合成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
在环境保护方面,光催化可以降解有机污染物、净化水体和空气。
在能源转化方面,光催化可以实现光电转化、光解水制氢等能源转换过程。
在有机合成方面,光催化可以实现高效和选择性的有机合成反应。
光催化技术的发展离不开科学家们的不懈努力和创新。
他们通过优化催化剂的结构和性能,探索新型光催化材料,改进光催化反应体系,提高光催化效率和稳定性。
同时,光催化技术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如光催化材料的制备成本、光催化反应机理的解析等。
未来,科学家们将继续突破技术瓶颈,推动光催化技术的发展。
总结起来,光催化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和广泛应用前景的技术。
随着科学家们的不断努力和创新,光催化的研究和应用将会取得更大的突破。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光催化技术将为解决环境污染、能源危机等重大问题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
碳酸氢盐光催化co 理论说明以及概述1. 引言1.1 概述碳酸氢盐的光催化作用在环境和能源领域备受关注。
光催化是指在光照射下,一些物质具有吸收光能并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的特性。
而碳酸氢盐作为一种重要的材料,在光催化过程中具有独特的性质和结构,可以被用作高效的催化剂。
本文旨在探讨碳酸氢盐的光催化机理以及其在CO反应中的应用。
首先,将介绍碳酸氢盐的性质和结构,从理论上解释其为何适合用于光催化反应,并分析其不同应用领域。
然后,我们将深入探讨CO分子的特性和结构特点,阐述CO在光催化反应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并综述目前对于CO在碳酸氢盐光催化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接下来,我们将通过实验方法介绍与步骤说明,详细阐述如何进行实验并得出相关结果。
同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与讨论,并对验证结果进行进一步说明以及控制变量的解释。
最后,我们将总结实验数据并解释其结果,展望光催化CO反应在环境和能源领域中的前景,并提出研究限制以及未来研究方向。
本文旨在加深对碳酸氢盐的光催化作用以及CO分子在其中所起到的作用机制的理解,为进一步开展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和启示。
通过对这一领域的深入探讨,期望能够推动碳酸氢盐光催化技术在环境治理和可持续能源方面的应用。
2. 碳酸氢盐的光催化作用2.1 碳酸氢盐的性质和结构碳酸氢盐,也称为氢碳酸盐或重碳酸盐,是一类化学物质,在化学结构上包含碳、氧和水素元素。
它们具有分子式为HCO3-的共同特征。
碳酸氢盐具有稳定性较好、易溶于水等特点,并且在光照条件下能够发生光催化反应。
2.2 光催化反应原理光催化反应是指在光照下,通过催化剂促使化学物质之间发生反应的过程。
对于碳酸氢盐而言,在光照下可以发生光解,将其分解成二氧化碳(CO2)以及水分子(H2O)。
这个过程需要高能的紫外线或者可见光作为能量来源,同时还需要合适的催化剂存在。
2.3 碳酸氢盐光催化剂的应用领域碳酸氢盐的光催化作用在很多领域都有着潜在的应用价值。
首先,在环境保护方面,光催化碳酸氢盐能够促进二氧化碳的转化和减少,有助于降低大气中CO2的浓度。
TiO2光催化剂及其性能研究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意识的逐渐增强,环境问题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重要议题之一。
其中,水污染问题尤其严重,如何有效地处理废水和污水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
而TiO2光催化剂,作为一种重要的废水处理材料,已经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TiO2光催化剂,简单来说,就是一种以二氧化钛(TiO2)为主要组成部分的催化剂。
通过光照的方式,能够将废水中的有机物和无机物分解为水和二氧化碳等环境友好的物质。
相比于传统的化学废水处理方法,TiO2光催化剂不需要添加大量的化学物质,不会产生二次污染,并且在处理污水的同时还能够利用太阳光进行自我再生,降低了经济成本。
在TiO2光催化剂的研究中,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需要注意。
第一,TiO2的晶相类型。
TiO2晶相类型的不同对其光催化性能有着显著的影响。
在一般情况下,锐钛矿相(anatase)的TiO2比金红石相(rutile)的TiO2具有更好的光催化性能。
因此,在TiO2光催化剂的制备和研究中,需要选择锐钛矿相的TiO2作为主要的组成部分。
第二,TiO2的表面积。
TiO2的表面积越大,其光催化活性就越高。
因此,在TiO2光催化剂的制备中,需要采用纳米材料制备方法,以获得高表面积的TiO2纳米颗粒。
同时,为了进一步提高TiO2的表面积,一些研究人员还通过表面修饰等方式,对TiO2纳米颗粒进行了进一步改进。
第三,TiO2的光吸收范围。
由于TiO2只能吸收紫外线(UV)光线,因此其在太阳光照射下的催化活性受到了很大的限制。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研究人员提出了一系列方案,如添加其他光吸收剂或利用掺杂的方法扩展TiO2的吸收范围。
这些方法在提高TiO2的光催化活性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除了上述三个方面,还有一些其他的TiO2光催化剂相关研究也十分重要。
例如,TiO2光催化剂的载体、光照条件、反应器类型以及催化剂复合材料等问题都需要得到有效的解决。
同时,在实际应用中,TiO2光催化剂也需要考虑到一些具体的问题,如操作成本、催化剂寿命等方面的问题。
环境污染防治的新技术有哪些在当今社会,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峻,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构成了巨大威胁。
为了应对这一挑战,科学家们不断探索和创新,研发出了一系列环境污染防治的新技术。
这些新技术为改善环境质量、保护生态平衡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一、生物技术在环境污染防治中的应用生物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科学领域,在环境污染防治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其中,微生物修复技术是一项引人注目的技术。
微生物具有强大的代谢能力,能够分解和转化各种污染物。
例如,某些特定的细菌和真菌可以降解石油、农药等有机污染物,将其转化为无害物质。
通过在受污染的土壤或水体中引入这些有益微生物,可以加速污染物的降解过程,恢复生态系统的功能。
此外,植物修复技术也逐渐受到关注。
一些植物具有吸收、积累和转化污染物的能力。
例如,某些水生植物能够吸收水体中的重金属离子,从而降低水体中的重金属含量。
利用植物修复技术,可以在污染区域种植特定的植物,实现对土壤和水体的净化。
二、纳米技术在环境污染治理中的创新纳米技术为环境污染治理带来了新的机遇。
纳米材料具有独特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如高比表面积、强吸附能力等。
纳米吸附剂能够高效地去除水中的重金属离子、有机污染物等。
其吸附性能远远优于传统的吸附材料,能够大大提高污染治理的效率。
纳米催化剂在环境污染治理中也表现出色。
例如,纳米级的光催化剂可以利用光能将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如甲醛、苯等分解为无害物质。
在污水处理中,纳米催化剂可以促进有机物的氧化分解,提高废水处理的效果。
三、膜分离技术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膜分离技术是一种高效的污水处理技术。
它通过半透膜的选择性透过作用,实现对污水中不同物质的分离和提纯。
例如,反渗透膜可以去除水中的盐分、重金属离子等,超滤膜能够去除水中的大分子有机物和微生物。
膜生物反应器(MBR)是膜分离技术与生物处理技术的结合。
它将微生物固定在膜组件上,实现了高效的生物降解和膜过滤。
MBR 具有占地面积小、处理效率高、出水水质好等优点,在城市污水处理和工业废水处理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石墨烯的吸附性能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石墨烯具有出色的吸附性能,被广泛应用于环境保护领域。
本文将重点介绍石墨烯在
水污染、空气污染和土壤污染等方面的应用。
石墨烯在水污染治理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石墨烯具有高度的表面积和孔隙结构,
使其具有出色的吸附能力。
它可以吸附水中的重金属离子、有机物和微量有害物质,有效
净化水质。
石墨烯被广泛应用于废水处理中,可以高效吸附重金属离子,如铅、镉和铜等。
研究表明,石墨烯与金属离子之间通过静电作用和吸附作用结合,形成稳定的复合物,有
效去除了水中的有害物质。
石墨烯在空气污染治理中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石墨烯具有优异的吸附和催化性能,
可以吸附和分解大气中的有害气体。
石墨烯基复合纳米材料被广泛研究,它能够吸附和降
解VOCs(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和NOx(氮氧化物)等大气污染物。
石墨烯基光催化材料也
被用于净化有害气体。
石墨烯在光催化氧化反应中具有高光电化学转化效率,可以将有害
气体转化为无害物质,如二氧化碳和水。
石墨烯具有出色的吸附性能,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潜力巨大。
石墨烯在水污染治理、
空气污染治理和土壤污染修复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随着对石墨烯技术的进一步研究和
发展,相信石墨烯会在环境保护中起到更大的作用,为改善环境质量做出更大的贡献。
光催化静电势
光催化静电势是一种新型的环境净化技术,它结合了光催化和静电除尘两种技术的优势,能够高效地净化空气中的有害物质,为我们的生活环境带来清新的空气。
光催化静电势的原理是利用光催化材料吸收光能产生活性氧,通过静电场对有害气体或颗粒物进行捕集和分解,从而达到净化空气的目的。
光催化静电势可以有效去除空气中的甲醛、苯、TVOC等有害气体,同时也能去除颗粒物和细菌等。
相比传统的净化技术,光催化静电势具有很多优点。
首先,它具有高效净化性能,能够快速去除空气中的有害物质。
其次,它具有长效稳定性,不需要频繁更换滤网,减少了维护成本。
另外,光催化静电势还具有低噪音、低能耗、无二次污染等优点,符合现代人对于健康环保的追求。
在实际应用中,光催化静电势可以广泛用于家庭、办公室、商场、医院等各种场所。
它可以安装在空调、净化器、新风系统等设备上,通过人们平时的使用,起到保护健康的作用。
随着人们对于空气质量的重视,光催化静电势技术也将会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它不仅可以改善室内空气质量,还可以为城市空气治理提供新的解决方案。
同时,随着科技的发展,相信光催化静电势技术还会不断得到改进和完善,为人们创造更健康、更清新的生活环境。
总的来说,光催化静电势作为一种新兴的环境净化技术,具有很大的应用前景。
它能够有效净化空气,改善生活环境,为人们的健康保驾护航。
希望在未来的生活中,光催化静电势技术能够得到更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光催化材料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谭强150110115摘要:光催化材料对于环境的保护有着深远的意义,近几年来,光催化降解污染物发展成为了一种节能、高效的绿色环保新技术。
综述了光催化材料的反应机理和种类,阐述了影响光催化反应的条件和提高反应的效率等问题以及其在环保领域的应用,并提出了其今后的发展方向和前景的展望。
同时又介绍了光催化材料的特点及发展历程,对光催化纳米材料在处理水污染、治理大气污染、控制噪声污染等方面的应用进行了综合性的评述。
作为新功能材料,它也存在着一些局限性,例如:催化效率不高,催化剂产量不高,部分催化剂中含有有害重金属离子可能存在污染现象。
但是我们也应当看到它隐含的巨大发展潜力和市场利用价值,作为处理环境污染的一种方式,它凭借零二次污染,能源消耗为零,自发进行无需监控等一些优势必将居于污染控制的鳌头。
关键字:光催化材料应用催化效率环境保护引言光催化是半导体材料的独特性能之一 , 主要应用于环境保护方面。
光催化材料是指通过该材料、在光的作用下发生的光化学反应所需的催化剂,世界上能作为光催化材料的有很多,包括二氧化钛、氧化锌、氧化锡、二氧化锆、硫化镉等多种氧化物硫化物半导体,其中二氧化钛(Titanium Dioxide)因其氧化能力强,化学性质稳定无毒,成为世界上最当红的纳米光触媒材料。
1972年Fujishima 等人发现了TiO2微粒经过光的照射能使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并生成氢气,是光催化反应研究的开始。
特别是在近年来由于日益严重的污染状况 , 有机物的光催化降解研究受到了非常大的重视。
经过了近30年来的研究 ,特别是对光催化降解有机污染物的研究,使光催化在环境保护方面取得了比较大的进展。
由于经济的发展迅速,造成了环境的很大污染,迫使人们不断寻求方便快捷的处理污染的方法。
通过不断研究,已发现有3000多种难降解的有机化合物可以在紫外线的照射下通过纳米 TiO 来迅速降解。
特别是在水中有机污染物浓度较低或者用其它方法很难降解时,该技术就更显示出其更明显的优势和价值。
1.光催化材料的反应机理半导体粒子的能带结构通常是由一个低能的价带和高能的导带构成的。
价带和导带之间成为禁带。
相比较于金属 , 半导体粒子的能带之间是不连续的 ,一般来说半导体的禁带宽度小于 3eV。
当用能量大于或等于禁带宽度的紫外光照射半导体时 ,会产生电子跃迁 ,价带电子被激发而越过禁带进入导带 ,于是形成了空穴电子对。
吸附表面的水和氧气,反应生成了具有超强氧化性的羟基自由基 ,可诱发光化学反应。
根据Richard 等用红外光谱等已经证明生成的羟基就是光催化氧化反应的关键,因此半导体光催化作用机理反应如下:半导体光催化剂+ hv → h+ + e-h+ + OHˉ→ ·OHh+ + H2O → ·OH + H+e- + O2→O2-O2- + H+ →HO2·2HO2·→O2+ H2O2H2O2+ O2-→·OH + OHˉ+ O2其中的·OH的氧化能力比较强 ,能对大部分有机污染物进行氧化分解,最终将其降解为 CO2、H2O等无害物质。
·OH自由基有 402. 8 MJ/ mol 反应能 ,可以对有机物中存在的 C—C、C—H、C—O、N—H键进行破坏 , 它具有高效的分解有机物的能力。
因此光催化材料具有杀菌、除臭、光催化降解有机污染物等特性。
由此可见它对环境的保护有很大的开发价值。
2.光催化材料的种类当前作为光触媒的材料众多,包括二氧化钛(TiO2),氧化锌(ZnO),氧化锡(SnO2),二氧化锆(ZrO2),硫化镉(CdS)等多种氧化物硫化物半导体,其中二氧化钛(Titanium Dioxide)因其氧化能力强,化学性质稳定无毒,而且实验研究表明 ,TiO2至少可以经历 12 次的重复使用而依旧保持光分解效率基本不变, 连续 580 min 光照下还保持其光洁性, 因此其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成为世界上最当红的纳米光触媒材料。
2.1 TiO2结构及特点二氧化钛,化学式为TiO2,俗称钛白粉,多用于光触媒、化妆品,能靠紫外线消毒及杀菌,现正广泛开发,将来有机会成为新工业。
由于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 二氧化钛共有三种结构形式 ,即金红石结构、板钛矿结构及锐钛矿结构。
由于结构不同 ,其性质自然也不相同,板钛矿在自然界中很稀有,性质也很不稳定,是一种亚稳相 , 因此极少被应用。
现研究的大多是锐钛矿和金红石结构,其中以锐钛矿结构的催化活性最高。
锐钛矿的结构不如金红石稳定,表面对 O2的吸附能力比较强,电子空穴的复合率比金红石要慢,因此光催化能力比金红石强。
实验表明TiO2在 600 ℃时由锐钛矿型转化成金红石型,而按照一定的比例共存的锐钛矿和金红石型混晶催化活性高于两者。
因此可通过控制转变温度 ,可以得到最佳的复配晶型 ,取得较高的光催化性能。
3.光催化材料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3.1 在污水处理方面的应用污水中通常都含有细菌病毒、悬浮物、泥沙、铁锈等污染物。
传统的污水处理方法仅能处理一些浓度较低的污染物,而对浓度较高且难以转化的污染物的净化存在成本高、效率低、产生二次污染等问题,有时甚至无法处理,为此光催化纳米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很可能彻底解决这一难题,使一些难降解的污染物转化为H 0和 CO2等对环境无害的化合物。
3.1.1 工业废水的处理大量研究表明,光催化纳米技术能将工业废水中存在的绝大多数的有机物转化为无机物。
以太阳光为光源,可将氯仿、四氯化碳、氯代苯酚、氟里昂及有机染料等有害物质转化为 H2O和 CO2等无害物质。
同样,纳米 TiO2可使水溶性染料发生催化降解反应。
研究结果表明,利用纳米 TiO2可催化降解废水中的防治染料碱性红 18,处理后的废水染料的颜色基本退去,化学需氧量也大幅度降低,而且处理后的废水毒性很小,海洋生物在水中的死亡率显著降低。
3.1.2农业废水的处理农业废水中含有的大量的重金属会对人体产生危害,同时也会造成资源的浪费。
光催化纳米材料受激发后产生的电子和空穴可吸附高氧化态的Hg、Pt、Pb 等重金属,利用其产生的电子将重金属还原为细小的金属晶体沉积在催化剂的表面。
因此,利用纳米 TiO2的光催化技术即可减少农业废水中重金属的含量,又可对废水中贵重金属进行回收利用。
利用纳米 TiO2所具有的光催化活性及高吸附性能,能将有机磷农药吸附到催化剂的表面,随着时间的延长,有机磷农药的光解率会随之增高,可达到有效处理有机磷农药废水的目的。
利用 TiO2的光催化性能来处理废水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改善环境的方法。
纺织印染工业和照相工业的污染物,大多数是有毒的,且难以生物降解,近年来已证明可用 TiO2光催化降解。
工业有毒溶剂,化学杀虫剂,木材防腐剂、染料等,如卤代烃、有机酸类、苯的衍生物、烃类、酚类、表面活性剂等也可被 TiO2光催化降解。
3.2 在空气净化方面的应用TiO2作为空气净化材料可有效地降解室内外有机污染物,氧化除去大气中氯氧化物、硫化物以及各类臭气等,还可有效地降解室内有害气体如装饰材料等放出的甲醛及生活环境中产生的甲硫醇、硫化氢、氨等。
S02、CO 、NO 等大气中有害气体会严重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
光催化纳米材料可降解低浓度的有害气体,将超过滤技术与光催化技术结合可以发展家用空气净化机;在物体的表面涂上一层 TiO2纳米材料,可吸附 so:、H S、NO 等有害气体,在光的作用下转化为无害气体;在纳米 TiO2中加入 W O3,可增加催化剂表面的酸性,可长时间地保持纳米 TiO2对氟里昂的光催化活性,发展具有空气净化功能和杀菌作用的真正的健康型空调;纳米TiO2在紫外光的照射下还可降解室内装修产生的甲醛和乙醛等有害气体,但是光催化纳米材料仅能处理低浓度污染气体,对于高浓度的污染物,催化剂的活性会随着时间的增加而下降,甚至完全失活。
4 光催化材料的发展方向和应用前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 , 光催化氧化技术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和巨大的发展潜力。
但是由于该方法是近十几年才发展起来的 , 许多方面的研究还不是很成熟 , 故大量的研究只是停留在实验室阶段。
其中西方和日本的起步较早 ,我国是最近几年才开始重视和开展关于光催化氧化反应的工作。
光催化材料的研究趋势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TiO2和钙钛矿结构的材料已经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重视。
由于其成本低 ,催化活性好 ,有利于工业化大生产 , 未来几年对光催化材料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此。
(2)目前的研究都是用汞灯等作为激发光源 ,由于其成本高等原因 , 故很难实现光催化氧化反应的工业化。
利用新的光源 ----太阳能是研究的关键。
但是太阳光中能用于光催化的紫外线能量只占全部能量的 3 %~ 5 % ,如何加宽材料的吸光范围从而更有效地利用太阳能是今后研究的重点之一。
(3)对光催化反应加外场的研究是最近几年才开始的 , 比如光催化材料在电场、微波、超声波的作用下光催化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 可以确信 ,关于外场的研究有很广阔的应用前景 ,并成为光催化氧化反应产业化的关键。
总结本文简单的介绍了光催化剂,催化剂在可见光照射条件下对多种难降解有机染料废水有很好的降解作用。
与传统的光催化剂相比,制备工艺简单,成本较低,纳米级尺寸即有较好的光催化活性,而且可有效利用太阳光降解有机污染物,因而具有潜在的实际应用价值。
未来的必将实现大规模的集成化使用。
参考文献:[1] 权长刚. TiO2及其复合氧化物的光催化降解污染物的性能研究.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2003, 19(3):20-26.[2] 王朋 ,陈文新 ,刘应亮等 . 稀土离子掺杂对于 TiO2结构和光催化性能的影响 [J ] . 暨南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3, 24(5) :81~87.[3] 张耀中 , 孔欣 , 周岳溪等 . 光催化降解三类难降解有机工业废水的研究[J ]. 中国给水排水 ,2003,19(1) :5~8.[4] 张新荣 , 杨平 , 赵梦月 . 附载型复合光催化剂 TiO2 ·SiO2/beads 降解有机磷农药[J ] . 环境污染与防治 , 2002, 24(4) : 196~198.[5] 顾浩飞,安太成,文晟 ,等。
超声光催化降解苯胺及其衍生物研究[J ]. 环境科学学报 ,2003,23(5) :593~597.[6] 何春 ,安太成 ,熊亚 ,等 . 三维电极电化学反应器对有机废水的降解研究[J ]. 电化学 ,2002,8(3) :327~332.[7]吴合进 ,吴鸣 ,谢茂松 ,等 . 增强型电场协助光催化降解有机污染物的初步研究[J ]. 分子催化 ,2000,14(4) :241~242.[8]安太成 ,顾浩飞 ,陈卫国等 . 超声协同纳米 TiO2光催化降解活性染料的初步研究[J ] . 中山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1, 40(5) :131~132.[9]高濂 , 郑珊 , 张青红 . 纳米氧化钛光催化材料及应用[M]. 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2,34.[10]赵文宽,方佑龄.光催化降解水面石油污染的研究.宁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1,22(2) :2 l9 —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