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倍的认识》精品课件
- 格式:pptx
- 大小:2.13 MB
- 文档页数:24
三年级《倍的认识》优秀ppt课件•课程介绍与目标•倍数概念引入与理解•乘法口诀与倍数关系梳理•倍数应用举例与拓展延伸目录•课堂活动与互动环节•总结回顾与作业布置01课程介绍与目标教材分析与内容概述教材版本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内容概述本节课主要学习“倍”的概念,通过比较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理解“倍”的含义,并能够运用“倍”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知识与技能理解“倍”的概念,能够正确描述两个数量之间的倍数关系。
掌握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和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实际问题解决方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比较、操作等活动,经历“倍”的概念形成过程。
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数学思维和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热情。
培养合作交流和勇于探索的精神,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具准备多媒体资源其他资源投影仪、电脑、音响设备等。
学生自备计数器或算盘等计算工具。
0302 01教具准备及多媒体资源课件、小黑板、实物模型等。
02倍数概念引入与理解比较两个数量,如“小明有2个苹果,小红有4个苹果,小红的苹果是小明的几倍?”实例1通过年龄比较,如“爷爷60岁,小明6岁,爷爷的年龄是小明的几倍?”实例2价格比较,如“一支铅笔1元,一个笔记本5元,笔记本的价格是铅笔的几倍?”实例3从生活实例出发,感受倍数关系使用线段图表示两个数量的倍数关系,直观展示倍数差距。
利用面积模型,通过比较两个图形的面积来感受倍数关系。
引入数轴概念,将倍数关系在数轴上表示出来。
通过图形表示,建立倍数模型倍数的传递性倍数的可加性倍数的可减性倍数的乘除性质探究倍数性质,加深理解01020304如果A 是B 的n 倍,B 是C 的m 倍,那么A 是C 的n ×m 倍。
如果A 是B 的n 倍,C 是B 的m 倍,那么A+C 是B 的n+m 倍。
如果A 是B 的n 倍,C 是B 的m 倍,且n>m ,那么A-C 是B 的n-m倍。
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一课时
倍的认识
难点名称:倍的意义
10-2=8(条)问题:蓝鱼的条数和黄鱼的条数有什么关系呢?少8条多8条
相差8条
相差8条
相差8条
相差8条
相差8条
相差8条
1、相差8条不变,什么发生了变化?
2、随着鱼的数量越来越多,你感受到了什么?
3、为什么第一次看起来相差很多?最后一次看起来相差不多呢?
黄鱼有
个2条,蓝鱼有2条,相差8条黄鱼的条数是蓝鱼的5倍。
标准量
12
345
黄鱼有
蓝鱼有4条,相差8条
黄鱼的条数是蓝鱼的3倍。
个4条,123
黄鱼有
蓝鱼有8条,相差8条
黄鱼的条数是蓝鱼的2倍。
个8条,21
蓝鱼有2条,黄鱼有5个2条,黄鱼的条数是蓝鱼的5倍。
蓝鱼有4条,黄鱼有3个4条,黄鱼的条数是蓝鱼的3倍。
蓝鱼有8条,黄鱼有2个8条,黄鱼的条数是蓝鱼的2倍。
一个数里包含几个另一个数,就是这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的个数是 的( )倍。
的个数是 的( )倍。
3
6
1、
第二行摆( )个5根,一共是( )根。
2.第一行摆:第二行摆:第一行的4倍
20
44×5=20(根)
5×4=20(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