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伯帝国与奥斯曼帝国
- 格式:pptx
- 大小:54.44 KB
- 文档页数:11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思维导图纲要上:第3讲中古时期的亚洲、非洲和美洲【自主复习】考点一、中古时期的亚洲【知识清单】【名师点拨】1.阿拉伯文化的特点阿拉伯人在本民族文化的基础上,吸取亚非古国文明的营养,融汇古希腊罗马文明的精华,创造了兼容东西方文明的阿拉伯文化。
形成开放性、包容性、多元性、继承吸收、兼收并蓄、交流发展、开拓创新等特点。
2.奥斯曼帝国衰落原因3.日本中央官制4.日本封建等级制度【认知深化】一、阿拉伯对世界文化的贡献1.数学:阿拉伯人改造了古印度人从0到9的计数法,形成了我们现在常用的“阿拉伯数字”,并创造了完整的代数学。
2.医学:阿拉伯人著的《医学集成》和《医典》两部书,长期被欧洲医学界奉为经典。
3.文字:《天方夜谭》是阿拉伯文学的瑰宝。
4.沟通作用:中国的造纸术、指南针、火药等重大发明和印度的棉花、食糖等都是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的。
二、阿拉伯人对古代东西方文化的交流沟通1.保存并传播了古代文化。
在西罗马帝国灭亡前后的长期动乱中,许多希腊、罗马的文献通过拜占庭流传到阿拉伯帝国。
阿拉伯学者们将许多古代作品译成阿拉伯文。
西欧人后来是通过阿拉伯文译本才又重新认识希腊、罗马文化成就的。
2.阿拉伯人,成为东西方文化沟通的媒介。
他们把古代印度、中国文化成就介绍到西方;又把阿拉伯的科学成就和伊斯兰教传播到东方。
3.阿拉伯人不但善于吸收其他文化,而且还在钻研的基础上加以发展,在数学、天文学、医学、物理学、化学、建筑学、文学等方面,都取得了巨大成就。
三、阿拉伯帝国与奥斯曼帝国的对比比较项阿拉伯帝国奥斯曼帝国不同点时间632—1258年1299—1923年政治哈里发权力与地方割据势力和部族势力一直处于一种权力制衡态势确立了绝对君主制,苏丹统括军、政、神权,中央集权势力强大经济手工业、商业发达,阿拉伯商人在世界各地从事陆上和海上贸易帝国控制传统亚欧商路,对过往商品征收重税,导致欧洲商业危机东西交流阿拉伯商人和旅行家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中国的四大发明和印度的数字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促进了西欧文化的发展后期对东西方商路的控制,不利于东西方交流,成为促使新航路开辟的直接动因灭亡被蒙古帝国灭亡被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资产阶级革命所推翻相同点军事均积极对外扩张,成为地跨亚非欧三大洲的大帝国政治均属于君主专制的帝国经济一度非常繁荣,都城均属于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中心文化均由开放自由趋于封闭保守,由包容进步趋于压迫反动考点二、古代非洲和美洲文明【知识清单】【名师点拨】1.东非和西非的对比东非:城市国家,园艺业和环印度洋贸易发达。
古代地跨欧亚非大陆的6个帝国1、波斯帝国世界历史上第一个疆域跨越欧洲、亚洲、非洲的国家是波斯帝国的阿基曼尼斯王朝。
公元前550年,阿基曼尼斯王朝在第一位皇帝居鲁士的率领下,推翻了米提亚的统治,迅速崛起。
第二位皇帝冈比西斯二世即位后,于公元前525年征服了埃及,第三位皇帝大流士一世即位后,阿基曼尼斯王朝的疆域继续扩大。
从公元前330年阿基曼尼斯王朝被亚历山大帝国毁灭开始,一直到公元226年波斯帝国的萨珊Sassanid王朝重新崛起,其间的波斯帝国的帕提亚Parthia王朝一直碌碌无闻,但即便是萨珊王朝,它的疆域一直没能恢复到与阿基曼尼斯王朝一样跨越欧洲、亚洲、非洲。
2、亚历山大帝国亚历山大帝国,由希腊北部的马其顿发展起来,公元前338年控制希腊。
公元前334年,亚历山大开始东侵,他扫荡了小亚细亚和埃及,然后回师占领两河流域,灭波斯,建立起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首都巴比伦。
亚历山大帝国版图包括今天的希腊、马其顿、保加利亚、阿尔巴尼亚、塞浦路斯、土耳其、黎巴嫩、叙利亚、以色列、巴勒斯坦、埃及、约旦、伊拉克、科威特、伊朗、巴基斯坦、阿富汗全境或大部,印度小部分。
3、罗马帝国【首都】罗马;1世纪罗马帝国继续扩张,到2世纪,帝国版图确定下来,它东起幼发拉底河上游,西邻大西洋,南抵非洲撒哈拉大沙漠,北达不列颠、莱茵河和多瑙河。
成为一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地中海成为其内湖。
罗马帝国此时总共控制了大约59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
4、拜占庭帝国拜占庭帝国或东罗马帝国是在西罗马帝国崩溃后依然存在的罗马帝国东半部。
拜占庭帝国通常被认为开始自公元395年直至1453年(实际始于八世纪)。
在其上千年的存在期内它一般被人简单地称为“罗马帝国”。
5、阿拉伯帝国阿拉伯帝国(632年—1258年)是中世纪时阿拉伯人建立的伊斯兰教国家。
唐代以来的中国史书,称之为大食国,而西欧则习惯将其称作萨拉森帝国(在拉丁文中意指“东方人们的帝国”)。
《阿拉伯帝国与奥斯曼帝国》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阿拉伯帝国和奥斯曼帝国的兴起背景、发展历程。
2、掌握两个帝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重要特点和成就。
3、分析两个帝国对当时世界以及后世的影响。
二、知识梳理(一)阿拉伯帝国1、兴起背景阿拉伯半岛位于亚洲西南部,气候炎热干燥,大部分地区是沙漠和草原。
在伊斯兰教兴起之前,阿拉伯半岛上的部落各自为政,相互争斗。
6 世纪末7 世纪初,阿拉伯半岛的商业逐渐繁荣,麦加成为重要的商业中心。
同时,阿拉伯社会内部的阶级矛盾日益尖锐,人民渴望统一和和平。
2、发展历程(1)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穆罕默德在麦加宣传伊斯兰教的基本教义,主张信仰唯一的真主安拉。
他的教义得到了一些人的支持,但也遭到了麦加贵族的反对和迫害。
(2)麦地那时期622 年,穆罕默德率领信徒迁往麦地那,建立了政教合一的政权。
在麦地那,穆罕默德继续传播伊斯兰教,并通过一系列战争和外交手段,统一了阿拉伯半岛的大部分地区。
(3)阿拉伯帝国的扩张在穆罕默德去世后,他的继承者们继续向外扩张。
阿拉伯军队先后征服了叙利亚、伊拉克、埃及、波斯等地,建立了一个地跨亚、非、欧三大洲的庞大帝国。
3、政治制度阿拉伯帝国实行哈里发制度,哈里发是帝国的最高统治者,集政治、军事、宗教大权于一身。
帝国分为多个行省,由总督管理。
4、经济发展(1)农业在征服的地区,阿拉伯人引进了新的灌溉技术和农作物,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2)商业阿拉伯帝国地处东西方贸易的要道,商业十分繁荣。
巴格达、开罗等城市成为重要的商业中心,与中国、印度、欧洲等地有着广泛的贸易往来。
5、文化成就(1)文学《天方夜谭》是阿拉伯文学的瑰宝,它以丰富的想象、生动的描写和深刻的寓意,展现了阿拉伯社会的风貌。
(2)科学阿拉伯人在数学、天文学、医学等领域取得了重要成就。
他们发明了阿拉伯数字,对欧洲的数学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3)哲学阿拉伯哲学家对古希腊哲学进行了研究和发展,为后来欧洲哲学的复兴奠定了基础。
第四课中古时期的亚洲课标要求:了解中古时期亚洲地区不同国家、民族、宗教和社会的变化,以及世界其他地区的社会状况,认识这一时期世界各区域文明的多元面貌。
一、阿拉伯帝国(750—1258年)(一)帝国的建立1、7世纪初,默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
2、622年,穆罕默德迁居麦地那,建立政权,势力范围逐渐扩大。
3、632年,穆罕默德去世,阿拉伯半岛基本统一。
4、7世纪中期起,大规模对外扩张,先后征服叙利亚、两河流域、伊朗和北非的广大地区。
5、8世纪中期,建立起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
(二)帝国的统治1、政治稳定:形成了以哈里发为核心的政教合一的专制统治体系2、经济繁荣:手工业和商业发达、外贸繁荣,巴格达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3、文化兴盛:融合东西方文化,兼融并畜,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知识拓展:阿拉伯帝国在沟通世界贸易中的作用是什么?①通过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成为东西方贸易的中转站。
②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
③对东西方经济文化做出巨大贡献知识拓展:阿拉伯帝国文化的特点及繁荣的原因?特点:兼收并蓄,融合创新;各领域成就斐然;中西沟通的桥梁繁荣原因:①地处东西方传统商路的中心,交通便利。
②所征服地区有数千年的文化积淀。
③阿拉伯人的好学精神,广泛吸收各地区文化成就加以融合创造,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阿拉伯文化。
(三)灭亡:1258年,蒙古骑兵攻陷巴格达,阿拉伯帝国灭亡二、奥斯曼帝国(1299—1922年)(一)帝国的建立1、13世纪,奥斯曼土耳其人在两河流域发展起来,不断攻击拜占庭帝国,逐步征服小亚细亚。
2、14世纪中期,跨过今黑海海峡向欧洲进军,逐渐征服巴尔干和东南欧部分地区。
3、1453年,奥斯曼土耳其人灭亡拜占庭帝国,将君士坦丁堡改为伊斯坦布尔,定位帝国首都。
4、16世纪后期,先后征服西亚和北非部分地区,建立起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
知识拓展:奥斯曼土耳其人灭亡拜占庭帝国的影响?①文艺复兴:君士坦丁堡陷落后,大量拜占庭帝国的学者逃到意大利,推动了文艺复兴运动的发展。
第4课中古时期的亚洲要点学纲一、阿拉伯帝国(一)帝国的形成1.△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2.阿拉伯国家的建立与统一;3.阿拉伯国家的对外扩张。
(二)△政治统治:哈里发→中央官僚机构(各部大臣)(三)经济繁荣:工商业和城市(四)▲文化繁荣:原因、文化传播贡献二、奥斯曼帝国的兴起(一)帝国的兴起(13—16世纪)(二)政治统治1.△最高统治者——苏丹(地位和权力);2.阶级关系。
(三)▲在东西方交流中的作用(进步与阻碍)三、南亚和东亚的国家(一)南亚国家(参见表1)1.笈多帝国;2.△德里苏丹国家。
(二)东亚国家1.日本:⑴大化改新,⑵镰仓幕府的统治(建立、幕府体制的特点),⑶▲德川幕府的锁国政策;2.朝鲜:⑴新罗统一朝鲜半岛,⑵△高丽王朝的统治,⑶△朝鲜王朝建立与中朝联合抗日3.越南一、阿拉伯帝国1.7世纪初,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
622年,穆罕默德在麦地那建立政权,势力逐渐扩大。
7世纪前期,阿拉伯半岛基本统一,到8世纪中期建立起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都城巴格达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之一。
2.阿拉伯帝国的最高统治者哈里发掌握政治、军事和宗教大权,下设各部大臣,辅助他分掌行政、财政和宗教等方面的事务,其中以掌管财政和税务的部门最为重要。
3.阿拉伯帝国经济繁荣,阿拉伯商人在东到东亚、西到西欧、南至非洲的广大地区从事着陆上和海上贸易。
阿拉伯商人和旅行家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中国的造纸术、印度的数字先后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促进了西欧文化的发展。
二、奥斯曼帝国1.13—16世纪,奥斯曼土耳其人在攻灭拜占庭帝国的基础上,建立起一个地跨亚非欧三大洲的大帝国,定都伊斯坦布尔。
2.奥斯曼帝国的最高统治者是苏丹,他既是宗教领袖,也是国家和军队的主宰,还是全国土地的最高所有者。
3.15—16世纪,奥斯曼帝国首都伊斯坦布尔成为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中心。
但帝国控制连接亚欧的商路,对过往商品征收重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东西方之间的贸易。
世界历史上的十大帝国现在帝国一般是指领土辽阔,统治民族众多,拥有持续传统的强大君主制政体国家,其统治者在汉语中通常称为皇帝或女皇,或依其传统有不同称呼。
帝国通常是由兼并一系列小型的王国之后形成。
人类史上第一个帝国为阿卡德帝国。
下面就一起走进历史,了解那些强极一时的十大帝国吧(排名不分先后)。
十、俄罗斯帝国彼得大帝的改革使俄罗斯人逐渐开化,拥有了比他周边民族先进的文明和更强大的实力,俄罗斯人的野心使他们不断扩张,波兰、瑞典、土尔其、阿富汗、中国相继被北极熊的熊掌扫中,不过在与真正的列强交手中,俄罗斯却一直惨不忍睹,克里米亚战争一战都使俄军大量伤亡,国力大辐下降,直至被无产阶级推翻。
1613年,开创罗曼诺夫王朝。
1721年,彼得大帝与瑞典王国进行北方战争胜利,俄罗斯参政院授予俄国沙皇“俄罗斯皇帝”头衔,俄国成为正式意义上帝国。
后领土不断扩张成为全球帝国,长期充当“欧洲宪兵”的角色。
全盛时期领土面积达到2300万平方公里,‘西部包括芬兰、波兰,与德意志帝国、奥匈帝国、罗马尼亚接壤。
南部与穆斯林世界的奥斯曼帝国、波斯、阿富汗和儒家世界的中国、朝鲜接壤。
东部包括现今美国的阿拉斯加一带,与日本隔海相望。
1914年8月,俄罗斯帝国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不堪的战局直接导致了在1917年爆发二月革命,沙皇尼古拉二世签署退位声明,宣布沙皇俄国灭亡,临时政府建立,这个政府很快被共产主义布尔什维克通过十月革命推翻,建立苏联。
九、奥斯曼帝国一个西迁的民族成了西亚的主人,战争和杀戮使他们控制了广大的土地,东西方交流从此中断,直接促成了新航路的开辟,世界进入了新的时代。
奥斯曼土耳其帝国为土耳其人所建立的一个帝国,创立者为奥斯曼一世。
土耳其人初居中亚内陆地区,后迁至小亚细亚的安纳托利亚半岛,日渐兴盛。
极盛时势力达欧亚非三大洲,领有南欧、巴尔干半岛、中东及北非之大部分领土和属地,西达直布罗陀海峡,东抵里海及波斯湾,北及今之奥地利和斯洛文尼亚,南及今北苏丹与也门。
欧洲出现过的最强的五大帝国(地跨欧亚非的大帝国有哪些)#欧亚非三大陆地理上紧密相连,亚洲与欧洲和非洲直接接壤,欧洲与北非仅隔着浅浅的地中海。
这里诞生人类最早的文明,长期是人类文明的中心,也曾诞生过很多地跨欧亚非三大陆的庞大帝国。
1、波斯帝国波斯帝国波斯帝国(公元前550年—公元前330年)波斯帝国是第一个地跨欧亚非的帝国,处于鼎盛时期的它要比全世界任何一个国家都强大数倍!公元前6世纪,波斯人被米底王国统治,后在居鲁士二世的领导下反抗米底,公元前550年灭掉米底王国,建立波斯帝国。
此后,居鲁士二世和儿子冈比西斯二世又先后攻灭吕底亚王国、新巴比伦王国和埃及王国,扩大了波斯帝国疆域。
公元前513年,大流士一世攻占色雷斯,波斯帝国疆域横跨亚细亚洲、阿非利加洲、欧罗巴洲三大洲。
大流士一世统治时期,采取一系列,波斯帝国达到鼎盛。
大流士一世、薛西斯一世和阿尔塔薛西斯一世统治时期,波斯帝国为征服希腊城邦,发动了波希战争,最终失败,消耗了波斯帝国综合国力,波斯帝国从此衰落。
公元前334年,马其顿王国国王亚历山大三世东征,进攻波斯帝国。
衰败的波斯帝国一溃千里,丢失大片领土。
公元前330年,波斯帝国末代国王大流士三世被杀,波斯帝国灭亡。
2、亚历山大帝国亚历山大帝国亚历山大帝国(前336年~前323年),是对亚历山大大帝时期的马其顿王国的称呼,由著名的征服者亚历山大大帝开创,其版图东起葱岭与印度河平原,南至波斯湾并包括埃及,西到色雷斯和希腊,北抵黑海及阿姆河,是历史上继波斯阿契美尼德王朝之后第二个地跨亚欧非三洲的帝国。
其统治基本沿袭了波斯帝国的旧规,继承并改进了波斯的行政区划和管理体制,在原有的基础上并行马其顿军事体系,按照马其顿方式组建陆海军。
亚历山大死后,由部将发起的继承者战争连续不断,帝国陷入四分五裂的境地,一个空前强大的帝国仅仅维持了很短的时间便走向了瓦解。
亚历山大的帝国最初被分割埃及托勒密王朝、为塞琉西王国、卡山德的马其顿王国、利西马科斯的色雷斯王国3、罗马帝国罗马帝国罗马帝国(公元前27年—公元395年),是以地中海为中心,跨越欧、亚、非三大洲的大帝国,中国史书称为大秦。
中东简史:三大帝国轮番登场,波斯帝国,阿拉伯帝国,奥斯曼帝国中东如今是散装的状态。
在历史上,一战以前的中东,其实长期都处于统一的帝国领导之下。
大体上来看,中东至少被3大帝国统治过:•第一,波斯帝国(公元前550年到公元前330年,公元224年到公元651年)。
•第二,阿拉伯帝国(公元632年到公元1258年)。
•第三,奥斯曼帝国(公元1299年到公元1923年)。
这3大帝国中,大家最熟悉的,肯定是奥斯曼帝国。
因为奥斯曼土耳其的名号,在江湖上别提多响亮了。
人称“狗中哈士奇,国中土耳其”,虽然有点儿讽刺意味,可不得不说,土耳其横跨欧亚大陆,谁也打不过,但谁也不服的态度,的确令人佩服!土耳其之所以如此豪横,主要是因为他们自认为自己是奥斯曼帝国的继承者。
实际上他们的地盘,只有奥斯曼帝国的七分之一而已。
中东这3大帝国,整天都想着入主欧洲,只可惜,历经了两千多年,这事儿还是没办成。
哪怕是现在,土耳其也是整天腆着个大脸盘子,死活不承认自己是亚洲国家,其实他们的国土中,只有3%在欧洲。
一、波斯帝国,分成两个阶段,萨珊王朝比较著名。
波斯帝国兴起于公元前550年,相当于中国的春秋末期。
这一时期由于过分遥远,再加上那边的人不太喜欢写史料。
所以说这段历史,其实比较模糊。
绝大多数都是后人,根据零碎的资料拼凑出来的历史阶段,我们可以简单了解一下。
居鲁士二世灭掉了压迫波斯人的米底王国,建立起了波斯帝国。
此后波斯帝国攻占了吕底亚王国、新巴比伦王国、色雷斯等地,形成了一个横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强大帝国。
在《斯巴达和300勇士》中,那个入侵希腊的薛西斯一世,其实就是这一时期,波斯帝国的皇帝。
只可惜波希战争最终以波斯战败而告终。
自此这一时期的波斯帝国开始逐渐走下坡路。
公元前330年,波斯帝国末代君主大流士三世被杀,波斯帝国宣告灭亡。
为了区分方便,这一时期的波斯帝国,被称为阿契美尼德王朝。
时间来到公元224年,相当于中国的三国初期。
安息帝国的末代君王阿尔达班五世败给了法尔斯总督阿尔达希尔,战败身亡,安息帝国就此覆灭,阿尔达希尔一世获胜以后,便建立了赫赫有名的萨珊王朝。
第20讲中古时期的亚洲、非洲和美洲一、中古时期的亚洲1.阿拉伯帝国(1)建立政权①背景:位于阿拉伯半岛,多部落并存,相互混战。
7世纪初,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
②创建:622年,穆罕默德在麦地那建立政权,势力范围逐渐扩大。
到他去世时,阿拉伯半岛基本统一。
(2)创建帝国:7世纪中期起,阿拉伯人大规模向外扩张;到8世纪中期建立起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
(3)鼎盛时期①政治:政治稳定,最高统治者哈里发掌握政治、军事和宗教大权,下设各部大臣,辅助哈里发分掌行政、财政和宗教等方面的事务,以掌管财政和税务的部门最为重要。
②经济:经济繁荣,手工业和商业得到很大发展。
帝国境内有很多城市,都城巴格达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之一。
③文化:吸收了被征服地区的文化。
他们广泛翻译古代波斯、印度、希腊和罗马的文献,融合东西方文化,在文学、艺术、科学和思想等领域取得重要成就。
中国的造纸术、印度的数字等先后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促进了西欧文化的发展。
知识拓展阿拉伯文化的特点阿拉伯人在本民族文化的基础上,吸取亚非古国文明的营养,融汇古希腊罗马文明的精华,创造了兼容东西方文明的阿拉伯文化。
形成开放性、包容性、多元性、继承吸收、兼收并蓄、交流发展、开拓创新等特点。
2.奥斯曼帝国的兴起(1)兴起①13世纪,信奉伊斯兰教的奥斯曼土耳其人在小亚细亚发展起来,不断攻击拜占庭帝国,逐步征服小亚细亚。
②14世纪中期,跨过今黑海海峡向欧洲进军,逐渐征服巴尔干和东南欧部分地区。
③1453年,灭亡拜占庭帝国,将君士坦丁堡改名伊斯坦布尔,定为奥斯曼帝国的首都。
④到16世纪后期,先后征服西亚和北非部分地区,建立起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
(2)鼎盛:15-16世纪,帝国一度经济繁荣,伊斯坦布尔成为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中心。
帝国控制了连接亚欧的商路。
3.中古南亚与东亚的国家国家兴起概况南亚笈多帝国4世纪初,兴起于恒河中游直接控制地区主要为恒河中下游;政局稳定,经济繁荣;由婆罗门教演变而来的印度教得到统治阶级支持,以后逐渐发展为印度的主要宗教德里苏丹13世纪初,突厥人在印度建立以伊斯兰教为国教;最高统治者称苏丹,握有最高行政、立法、司法和军事权力;地方划分为行省,行省总督由苏丹任命,重要职位由穆斯林担任东亚日本646年“大化改新”,经过约半个世纪的改革,模仿中国建立了中央集权国家幕府统治:以天皇为首的朝廷只保有名义上的中央政府称号,以将军为首的幕府掌握实权;将军与武士结成主从关系,武士成为将军的家臣10世纪,中央集权体制开始瓦解;随着新土地的开垦,贵族、佛寺和神社广占土地,形成庄园;武士集团的重要性日益增强12世纪末,源赖朝在镰仓建立了自己的军事机构——幕府17世纪建立的德川幕府面对世界变局,意图以锁国加强统治,抵御外来影响朝鲜7世纪末,新罗初步统一了朝鲜半岛,模仿中国建立中央集权国家①高丽王朝:10世纪初,新罗人王建建立高丽王朝。
第4课中古时期的亚洲要点学纲一、阿拉伯帝国(一)帝国的形成1.△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2.阿拉伯国家的建立与统一;3.阿拉伯国家的对外扩张。
(二)△政治统治:哈里发→中央官僚机构(各部大臣)(三)经济繁荣:工商业和城市(四)▲文化繁荣:原因、文化传播贡献二、奥斯曼帝国的兴起(一)帝国的兴起(13—16世纪)(二)政治统治1.△最高统治者——苏丹(地位和权力);2.阶级关系。
(三)▲在东西方交流中的作用(进步与阻碍)三、南亚和东亚的国家(一)南亚国家(参见表1)1.笈多帝国;2.△德里苏丹国家。
(二)东亚国家1.日本:⑴大化改新,⑵镰仓幕府的统治(建立、幕府体制的特点),⑶▲德川幕府的锁国政策;2.朝鲜:⑴新罗统一朝鲜半岛,⑵△高丽王朝的统治,⑶△朝鲜王朝建立与中朝联合抗日3.越南一、阿拉伯帝国1.7世纪初,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
622年,穆罕默德在麦地那建立政权,势力逐渐扩大。
7世纪前期,阿拉伯半岛基本统一,到8世纪中期建立起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都城巴格达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之一。
2.阿拉伯帝国的最高统治者哈里发掌握政治、军事和宗教大权,下设各部大臣,辅助他分掌行政、财政和宗教等方面的事务,其中以掌管财政和税务的部门最为重要。
3.阿拉伯帝国经济繁荣,阿拉伯商人在东到东亚、西到西欧、南至非洲的广大地区从事着陆上和海上贸易。
阿拉伯商人和旅行家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中国的造纸术、印度的数字先后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促进了西欧文化的发展。
二、奥斯曼帝国1.13—16世纪,奥斯曼土耳其人在攻灭拜占庭帝国的基础上,建立起一个地跨亚非欧三大洲的大帝国,定都伊斯坦布尔。
2.奥斯曼帝国的最高统治者是苏丹,他既是宗教领袖,也是国家和军队的主宰,还是全国土地的最高所有者。
3.15—16世纪,奥斯曼帝国首都伊斯坦布尔成为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中心。
但帝国控制连接亚欧的商路,对过往商品征收重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东西方之间的贸易。
《阿拉伯帝国与奥斯曼帝国》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阿拉伯帝国和奥斯曼帝国的兴起背景、发展历程。
2、掌握两个帝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重要特点和成就。
3、分析两个帝国对世界历史产生的深远影响。
二、知识梳理(一)阿拉伯帝国1、兴起背景(1)阿拉伯半岛地处亚、非、欧三洲交界地带,商业贸易发达。
(2)6 世纪末 7 世纪初,阿拉伯半岛的部落之间为争夺水源和牧场,相互仇杀。
(3)伊斯兰教的创立和传播为阿拉伯半岛的统一奠定了思想基础。
2、发展历程(1)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后,在麦地那建立了政教合一的政权。
(2)630 年,穆罕默德率穆斯林占领麦加,此后半岛各部落纷纷遣使麦地那,承认穆罕默德的统治地位,阿拉伯半岛基本统一。
(3)8 世纪中期,阿拉伯帝国形成,版图横跨亚、非、欧三大洲。
(4)10 世纪后,阿拉伯帝国逐渐衰落。
3、政治制度(1)实行哈里发中央集权统治。
(2)哈里发为专制政体的最高首领,集政权、军权和神权于一身。
4、经济(1)商业繁荣,阿拉伯商人在东到东亚、西到西欧、南至非洲的广大地区从事着陆上和海上贸易。
(2)城市众多,都城巴格达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之一。
5、文化(1)阿拉伯人吸收了被征服地区的文化,融合了古代希腊罗马文化、古代波斯文化、古代印度文化等,创造了辉煌灿烂的阿拉伯文化。
(2)文学:《天方夜谭》(又名《一千零一夜》)是阿拉伯文学的瑰宝。
(3)数学:阿拉伯数字是阿拉伯人对世界文化的独特贡献。
(4)医学:《医学集成》和《医典》长期被欧洲医学界奉为经典。
(二)奥斯曼帝国1、兴起背景(1)13 世纪,奥斯曼人在小亚细亚发展起来。
(2)对外征服,扩张势力。
2、发展历程(1)14 世纪初,奥斯曼帝国建立。
(2)1453 年,奥斯曼帝国灭亡拜占庭帝国,定都伊斯坦布尔,改名为君士坦丁堡。
(3)16 世纪后期,奥斯曼帝国成为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
(4)17 世纪末,奥斯曼帝国开始衰落。
3、政治制度(1)最高统治者称苏丹,既是宗教领袖,也是国家和军队的主宰。
波斯帝国、阿拉伯帝国和奥斯曼帝国,在地中海东岸的千年争霸中,波斯帝国、阿拉伯帝国和奥斯曼帝国是中东的三个地跨亚欧非的帝国。
在这千年的时间中,这三个帝国都分别称霸一时。
那么,曾经在千年的时间中进行争霸的三个庞大的帝国,到底哪个帝国当时的综合实力最强?在小编看来,因为三个帝国分别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故不能简单地比较,只能是从横向进行比较或者从某个角度来看。
而且小编认为把中国的历史和这些古代文明的历史对照起来,会更加方便各位朋友的理解。
并且我们可以用中国古代的历史和帝国的实力作为一个参照物,这样在我们做出判断的时候,会更容易,并且更加的准确。
而且从这种角度去看,或许会发现一些我们在以前从未重视过的问题。
一、波斯帝国在波斯帝国刚刚建立的时候,处在亚洲大陆上的中国则是处在春秋时期。
在两个非常富有冒险精神的民族占据了旧世界文明的领地,并且建立了一个人类历史上最庞大帝国的时候,中国则是处在百家思想共鸣,追求人类文明的精神世界的阶段。
在波斯处于一个统一的状态,并且在不断的扩大自己疆域的时候,中国反而将更多的时间去追求在思想上的探索和突破。
而波斯人当时不仅统治者巴比伦,还征服了小亚细亚所有的希腊城邦。
但是这个帝国持续的时间却是三个国家中最短的一个,只有220年。
但是在这两百多年的时间里面,这个帝国的人口数量最多达到了将近两千万人。
并且在帝国统治的时期里,奴隶制经济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但是这个帝国刚刚建立不久,各个阶级的矛盾就已经出现,并且十分的尖锐。
而接连两次的希波战争则是这个帝国由盛而衰的转折点。
两场战争历时半个世纪,貌似强大的帝国被英勇捍卫自己独立的希腊城邦所击败。
二、阿拉伯帝国于阿拉伯帝国的时间所对应,中国的历史中应该是盛唐时期。
而且于其他两个帝国不同,这个帝国和中国的唐朝是有过直接接触的,并且在战争中占据了上方。
并且阿拉伯帝国就是中古时代与唐朝东西相对的亚欧大陆西部文明的时代代表性帝国,西部的东方帝国。
由于处于中古时代,又接近中亚靠近东方的地理位置,阿拉伯帝国成为宗教特征特别明显的帝国,又融合了几大文明圈文化而融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