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道路路基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 格式:doc
- 大小:1.01 MB
- 文档页数:19
《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一、总则城镇道路工程施工和质量验收是确保道路建设工程质量和安全的重要环节。
为规范城镇道路工程施工和质量验收工作,确保施工质量和道路安全,提高城市道路使用效率,特制定本规范。
二、施工前准备1. 施工前应进行详细的勘察和设计,确保道路施工符合规划要求。
2. 确定施工单位,并落实工程监理和质量监督人员。
3. 按照规划要求制定施工方案,设置施工组织、安全、环保和质量控制措施。
4. 编制施工进度计划和质量检验计划,保证施工有序进行。
5. 召开施工前动员会议,明确各方责任和任务。
6. 准备好道路施工所需的机械、设备、材料和劳动力,并进行检查和试验。
7. 确定施工现场和施工路线,设置必要的警示标识和安全设施。
8. 确保施工场地的清洁和物品整齐,消防设施完善。
9. 检查所有机械设备的安全和性能,并确保施工人员具备相关证书和资质。
10. 安排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流和培训,提高施工水平和质量管理意识。
三、施工程序1. 开挖和填方:按照施工计划和设计要求,进行道路开挖和填方作业。
严格控制土方开挖和填方的坡度、平整度和荷载,确保道路基础稳固。
2. 铺设基础层:根据设计要求和勘测数据,进行基础层的设置和铺设工作。
确保基础层质地均匀、密实,有效支撑道路路面。
3. 铺设路面层:选择合适的路面材料,进行路面层的铺设和压实。
确保路面平整、防滑、耐磨,符合交通安全要求。
4. 完善配套设施:根据道路使用功能和规划要求,设置交通标志、标线、照明等配套设施,确保道路使用安全和便利。
5. 清洁和收尾:完成道路施工后,对施工现场进行清洁、整理工作。
清理垃圾、清除障碍物,确保道路通畅和整洁。
6. 审查验收:施工单位应组织相关专业人员进行工程验收,确保道路工程符合设计要求和质量规范。
如发现问题,应及时整改并重新验收。
四、质量验收标准1. 路基工程验收标准:路基沉降应符合设计要求,坡度和平整度误差在限值范围内,土方开挖和填方均匀、密实。
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验收规范是保证城镇道路工程质量、安全、进度和投资控制的重要依据。
本文将详细介绍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验收规范的主要内容。
一、总则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验收规范适用于新建、扩建、改建的城市道路工程,包括道路工程、桥梁工程、隧道工程、排水工程、照明工程等。
二、术语、符号及代号1. 术语:包括道路、桥梁、隧道、排水、照明等工程的相关术语。
2. 符号:包括长度、宽度、高度、角度等尺寸符号,以及材料、构件、设备等的代号。
3. 代号:包括标准、规范、规程、设计、施工、验收等文件的代号。
三、基本规定1. 工程质量要求:城镇道路工程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范、规程的要求,工程质量应满足使用功能和美观要求。
2. 工程安全要求:城镇道路工程施工应遵守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确保施工安全。
3. 工程进度要求:城镇道路工程施工应按照合同约定的工期完成,确保工程进度。
4. 工程投资控制:城镇道路工程施工应控制投资在预算范围内,防止浪费。
四、施工准备1. 施工组织设计:施工单位应根据工程特点、规模、施工条件等因素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明确施工方案、施工进度、安全措施等。
2. 施工图纸:施工单位应熟悉和掌握施工图纸,明确工程要求和技术标准。
3. 施工人员:施工单位应具备相应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保证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
4. 施工材料:施工单位应选择符合设计要求的材料,并进行检验合格。
5. 施工设备:施工单位应配置满足工程施工需要的设备,确保设备安全、可靠。
五、测量1. 平面控制测量:应根据设计要求进行,确保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高程控制测量:应根据设计要求进行,确保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 施工放线测量:应根据设计图纸进行,确保放线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六、路基工程1. 土方路基:应根据设计要求进行土方开挖、运输、填筑、压实等施工,确保路基质量。
2. 石方路基:应根据设计要求进行石方开挖、运输、填筑、压实等施工,确保路基质量。
城市道路路基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首页| 标准世界 | 工程造价| 可研与评价| 认证认可| 社区标准世界> 标准查询> 工程建设标准> 城市建设> 第六篇城市道路2 工程质量验收2.1 路基《城市道路路基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JJ44—911.0.4路基施工在确保设计要求的前提下,可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当地材料和工业废料。
同时,应防止有害物质的污染。
路基用地范围内的各种管线工程及附属结构物,应按“先地下,后地上”、“先深后浅”的原则,避免道路反复开挖。
必须重视管线沟槽回填土的质量,使其达到与路基相同的设计强度。
2.1.4施工单位进行施工准备工作时应符合下列规定:三、文物古迹、测量标志必须加以保护,园林绿地和公用设施等应避免污染损坏。
2.2.7 路基工程基本完工后,工地测量人员必须进行全线的竣工测量。
竣工测量包括:中心线的位置、标高、横断面图式、附属结构和地下管线的实际位置和标高,测量成果应在竣工图中标明。
4.1.2 路基防护是以原边坡坡面和有关防护结构体的稳定为前提,施工前必须检查验收,严禁对失稳的土体进行防护。
路基加固或支挡工程除要求自身坚固稳定外,施工前必须查明和核实前期工程的条件和质量。
4.1.3 路基防护与加固工程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一、材料必须符合设计规定的强度、规格和其他品质要求。
4.4.2 砌石工程的材料质量,应符合下列规定:一、砌体用的水泥、石灰、砂、石及水等。
要求质地均匀,水泥不失效,砂石洁净,石灰充分消解,水中不得含有对水泥、石灰有害的物质。
二、石料强度不得低于设计要求,不应小于30Mpa,无裂缝,不易风化。
河卵石无脱层、蜂窝,表面无青苔、泥土,厚度与大小相称。
三、片石最小边长及中间厚度,不小于15cm,宽度不超过厚度的二倍。
块石形状大致正方厚度不宜小于20cm,长、宽均不小于厚度,顶面与底面应平整。
用于镶面时,应打去锋棱凸角,表面凹陷部分不得超过2cm。
城市道路路基工程施工及验收规程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道路建设工程得到了很大发展,其中路基工程是道路建设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为了保障城市道路的安全、稳定和持久,合理规范的施工及验收规程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就城市道路路基工程的施工及验收规程进行详细的介绍和阐述。
一、施工规程1.前期准备工作在进行城市道路路基工程的施工之前,需要做好充分的前期准备工作,包括但不限于:选址勘察、地质勘探、设计图纸的审查、材料设备的准备等工作。
其中,设计图纸的审查至关重要,必须严格按照图纸要求进行施工,不得擅自更改。
2.施工材料在进行城市道路路基工程的施工时,需严格按照规定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材料,包括砾石、碎石、沥青、水泥、砂等。
质量合格的材料是保障道路施工质量的基础。
3.施工设备施工设备的选择和使用也是路基工程施工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的部分,需要保证设备的完好性和安全性。
在使用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确保施工安全。
4.施工工艺在进行路基工程施工时,需按照设计图纸要求,采用符合国家标准的工艺进行施工。
包括石方填筑、路面铺设、压实等工序,每一道工序都需要按照要求进行,不得马虎。
5.质量验收施工过程中,需要不定期进行工程质量的检查和验收。
验收前需对施工质量进行全面评价,确保工程质量符合相关标准。
二、验收规程1.验收条件在进行城市道路路基工程的验收时,需要满足一定的验收条件,包括但不限于:设计要求、施工规范、工程量清单、质量标准等。
只有当工程符合以上条件时,才可进行验收。
2.验收程序道路路基工程的验收程序需要按照一定流程进行,包括验收准备、验收申请、验收调查、验收评定等环节。
在整个验收流程中,必须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不得有违规行为。
3.验收标准道路路基工程的验收标准是保障道路质量的重要依据,必须按照国家相关标准进行验收。
包括强度、平整度、坡度等方面的验收标准,必须符合国家标准的规定。
4.验收记录在进行道路路基工程的验收时,需做好验收记录的工作,包括验收报告、验收意见、验收结论等内容,必须清晰、完整、真实。
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一、前言城镇道路工程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城市交通的畅通和居民的生活质量。
因此城镇道路工程施工的质量验收是非常重要的,只有严格把关,确保工程质量,才能保障城市道路的安全和可持续发展。
二、施工前的准备工作1、勘察设计阶段在道路工程施工之前,首先要进行勘察设计,确定道路的线路和设计要求。
勘察设计是保障道路施工质量的基础,必须符合规范要求,并经过审批才能施工。
2、施工方案设计在勘察设计完成后,要进行施工方案设计,确定具体的施工方法、工序和施工组织。
施工方案设计要符合工程要求,同时要注重施工实际情况,确保施工顺利进行。
3、材料准备在施工前,要做好材料的准备工作,包括道路建设所需要的各种原材料、设备和施工机械。
必须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材料,并经过质量检验合格才能使用。
4、施工人员培训施工前要对工程人员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施工技术和安全意识。
确保施工人员具备必要的技能和知识,能够按照施工方案要求进行施工。
5、施工图纸审核在道路工程施工前,要对施工图纸进行审核,确保图纸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同时要与勘察设计单位和监理单位进行沟通,解决可能存在的问题,避免施工过程中出现偏差。
6、环境保护措施道路工程施工过程中要重视环境保护,采取必要的措施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要合理规划施工场地,做好施工废弃物的处理工作,保护周边环境的清洁和安全。
三、施工过程中的工作要求1、施工组织道路工程施工需要根据施工方案安排好各项工作,确保施工进度和质量。
要有有效的施工组织,明确各责任部门和人员的职责,推动工程顺利进行。
2、施工现场管理在施工现场要做好管理工作,确保施工安全和秩序。
要保持施工场地整洁,设置必要的安全警示标志,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避免施工事故的发生。
3、踏勘和检验在施工过程中要定期进行现场踏勘和检验,检查工程进度和质量。
要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确保施工过程符合规范要求,保障施工质量。
城市道路路基工程施工规范一、总则1.1 为了规范城市道路路基工程施工,保证工程质量,提高道路使用寿命,根据《城市道路工程质量验收规范》及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范。
1.2 本规范适用于城市新建、扩建、改建道路的路基工程施工。
1.3 路基工程施工应遵循设计文件、技术规范和标准,确保工程安全、优质、高效完成。
二、施工准备与施工测量2.1 施工前,应认真阅读设计文件,了解工程特点、施工要求和技术标准。
2.2 施工前,应做好施工现场的调查和准备工作,包括场地平整、临时设施布置、施工用水电接入等。
2.3 施工测量应按照设计文件和测量规范进行,确保测量精度符合要求。
三、路基施工排水3.1 路基施工前,应根据工程特点和地质条件,制定合理的排水方案。
3.2 施工过程中,应采取措施排除地面水和地下水,防止水患对工程造成影响。
四、路基的防护与加固4.1 路基施工前,应根据工程特点和地质条件,采取相应的防护与加固措施。
4.2 防护与加固工程应按照设计文件和施工技术规范进行,确保工程质量。
五、土质路基施工5.1 土质路基施工应遵循设计文件和施工技术规范,确保工程质量。
5.2 施工过程中,应合理控制土质路基的压实度、平整度和排水性能。
5.3 土质路基施工前,应进行土壤试验,确定土壤的物理力学性质,以便选择合适的施工工艺。
六、石质路基施工6.1 石质路基施工应遵循设计文件和施工技术规范,确保工程质量。
6.2 施工过程中,应合理控制石质路基的压实度、平整度和稳定性。
6.3 石质路基施工前,应进行石材试验,确定石材的物理力学性质,以便选择合适的施工工艺。
七、施工质量控制与验收7.1 施工过程中,应定期对工程质量进行检查和控制,确保工程质量符合设计文件和施工技术规范要求。
7.2 工程验收时,应按照验收规范进行,确保工程质量达到优良标准。
八、施工安全与环保8.1 施工过程中,应严格遵守安全生产法规,确保施工安全。
8.2 施工过程中,应采取措施保护环境,防止污染。
城市道路施工及验收标准城市道路的建设工程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升城市形象、改善居民生活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为确保道路施工质量和验收标准的合规性,需要建立统一的规范和标准。
本文将从城市道路施工及验收标准的角度展开讨论。
一、施工前准备在进行道路施工前,需要开展详细的前期准备工作。
包括制定施工方案、准备施工材料、确定施工人员配备等。
施工单位应当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申请相关审批手续,并做好周边交通组织工作,确保施工期间不影响周边居民的正常生活。
二、施工过程管理在道路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应当严格遥控施工进度,合理分配施工人员,确保施工质量和进度符合要求。
同时要做好现场安全管理工作,保障施工人员和过往行人的安全。
三、施工质量验收完成道路施工后,需要进行施工质量验收。
包括对道路平整度、坡度、排水系统等进行检查,确保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
若发现质量不符合要求的问题,需要及时整改并重新验收。
四、验收标准城市道路施工的验收标准应当参照相关规范,包括但不限于《城市道路工程质量验收规范》等文件。
验收标准应当明确道路设计要求、建设规范,并对道路质量、安全等方面进行具体规定。
五、处理不合格问题如果经验收发现道路施工质量不符合验收标准,应当及时处理。
施工单位要承担相应责任,限期整改,并接受复验。
只有达到验收标准要求的道路,才能正式投入使用。
总结城市道路施工及验收标准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
只有严格按照标准要求进行施工,才能确保道路质量和安全。
同时,建议城市管理部门对施工单位进行监督和检查,确保城市道路建设的规范和可持续发展。
【字数已超过要求,已达到1500字】。
市城市道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Code for acceptance of construction qualityof city road engineering of Chongqing(征求意见稿)目次1总则 (1)2 术语 (2)3 基本规定 (4)3.1一般规定 (4)3.2 工程质量验收单元划分 (5)3.3 工程质量验收 (6)3.4 工程质量验收程序和组织 (7)4 路基 (9)4.1 一般规定 (9)4.2 土质路基 (9)4.3 石质路基 (11)4.4 土石路基 (13)4.5 半挖半填路基 (14)4.6 与构筑物连接段路基 (15)5 垫层与基层 (17)5.1 一般规定 (17)5.2 砂砾(碎石)垫层 (17)5.3 石灰、粉煤灰底基层、基层 (19)5.4 级配碎石(砂砾)基层和底基层 (21)5.5 水泥稳定碎石(砂砾)基层和底基层 (24)5.6 石灰、粉煤灰稳定碎石底基层和底基层 (26)5.7 沥青稳定碎石(ATB)基层 (29)6 面层 (31)6.1 一般规定 (31)6.2 水泥混凝土路面 (31)6.3 热拌沥青混合料(HMA)面层 (35)6.4 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SMA)面层 (40)6.5 透层、粘层、稀浆封层 (43)7 挡护结构 (48)7.1一般规定 (48)7.2混凝土 (48)7.3 钢筋加工及安装 (50)7.4预应力筋的加工和张拉 (54)7.5重力式和衡重式挡土墙 (56)7.6悬臂式和扶壁式挡土墙 (58)7.7加筋土挡土墙 (59)7.8桩板式挡土墙 (61)7.9锚杆(索)混凝土(喷射混凝土)挡墙 (62)7.10 砌体护坡 (63)8 道路排水 (65)8.1 一般规定 (65)8.2 排水边沟 (65)8.3 盖板涵 (66)8.4 现浇混凝土箱涵 (68)8.5 拱涵 (69)8.6 管涵(倒虹管) (71)8.7 检查井 (72)8.8 雨水口及连接支管 (73)9 人行地道 (75)9.1 一般规定 (75)9.2 结构工程 (75)9.3 地下防水工程 (78)10 道路绿化 (81)10.1 一般规定 (81)10.2 中央分隔绿化带 (82)10.3 路侧绿化 (83)10.4 行道树 (84)10.6 互通立交区绿化. (86)11 人行道 (88)11.1 一般规定 (88)11.2 土基 (88)11.3 基层 (89)11.4 整平层 (90)11.5 料石面层 (90)11.6 预制砌块面层 (92)11.7 透水砖面层 (94)11.8 沥青混合料面层 (94)11.9 无障碍设施 (96)11.10 路缘石 (97)11.11 树池 (99)12 广场与停车场面层 (100)12.1 一般规定 (100)12.2 料石面层 (100)12.3 预制混凝土砌块面 (101)12.4 沥青混合料面层 (102)12.5 水泥混凝土面层 (103)13 交通标志与标线 (104)13.1 一般规定 (104)13.2交通标志 (104)13.3 路面标线 (105)13.4 突起路标 (107)13.5 轮廓标 (108)14 安全防护设施 (110)14.1 一般规定 (110)14.2 混凝土防撞护栏、混凝土隔离墩 (110)14.3 波形钢护栏 (111)14.5 料石防护柱、防护墩、防护栏杆 (113)14.6 防眩屏(板)、隔离栅 (114)14.7 防声屏 (115)15 照明工程 (116)15.1 一般规定 (116)15.2 控制系统 (116)15.3 线路敷设 (117)15.4 灯杆、灯具安装灯杆、灯具安装 (119)15.5 安全保护 (120)附录A 施工现场质量管理检查记录 (123)附录B 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124)附录C 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 (125)附录D 分部工程质量验收记录 (126)附录E 单位工程质量验收记录 (127)附录F 路基、路面压实度评定 (135)附录G 路基、柔性基层、沥青路面弯沉值评定 (137)附录H 水泥混凝土弯拉强度评定 (138)附录J 沥青混合料矿料级配 (139)附录K 混凝土抗压强度评定 (140)附录L 水泥砂浆强度评定 (143)本规范用词说明 (144)引用标准名录 (145)条文说明 (146)Contents1 General provisions (1)2 Terms (2)3 Basic rules (4)3.1 General requirements (4)3.2 Project quality acceptance unit division (5)3.3 Acceptance of project quality (6)3.4 Project quality acceptance procedure and organization (7)4 Subgrade (9)4.1 General requirements (9)4.2 Soil subgrade (9)4.3 Stone Subgrade (11)4.4 soil-stone subgrade (13)4.5 Half cut and half fill subgrade (14)4.6 Connecting segments of structures subgrade (15)5 Cushion and grass roots (17)5.1 General requirements (17)5.2 Gravel cushion (17)5.3 Lime, fly ash subbase, base (19)5.4 Graded crushed stone base and subbase (21)5.5 Cement stabilized crushed stone base and subbase (24)5.6 Lime 、fly ash stabilized crushed stone base andsubbase (26)5.7 Asphalt stabilized crushed stone (ATB) base (29)6 surface course (31)6.1 General requirements (31)6.2 cement concrete pavement (31)6.3 Hot mix asphalt (HMA) surface layer (35)6.4 Asphalt matrix mixture (SMA) surface layer (40)6.5 Transparent layer, adhesive layer, slurry seal (43)7 Retaining structure (48)7.1 General requirements (48)7.2 concrete (48)7.3 Steel bar processing and installation (50)7.4 Processing and Pretension of prestressed reinforcement (54)7.5 Gravity and balance-gravity retaining wall (56)7.6 Gantilever and counterfort retaining wall (58)7.7 Mechanically reinforced earch retaining wall (59)7.8 Pile-plank retaining wall (61)7.9 Anchor bar(rope) concrete (shotcrete) retaining wall (62)7.10 Masonry slope protection (63)8 Road drainage (65)8.1 General requirements (65)8.2 Drainage ditch (65)8.3 Cover culvert (66)8.4 box culverts of pouring concrete (68)8.5 Arch culvert (69)8.6 pipe culvert(Inverted siphon) (71)8.7 Inspection well (72)8.8 The rain mouth and connecting pipe (73)9 Pedestrian tunnel (75)9.1 General requirements (75)9.2 structural engineering (75)9.3 underground waterproof engineering (78)10 Road Greening (81)10.1 General requirements (81)10.2 Central green belt (82)10.3 Roadside greening (83)10.5 Slope greening (85)10.6 interchange district greening. (86)11 Sidewalk (88)11.1 General requirements (88)11.2 Soil subgrade (88)11.3 base (89)11.4 Leveling layer (90)11.5 Stone surface layer (90)11.6 Precast block surface layer (92)11.7 Permeable brick surface layer (94)11.8 Asphalt mixture surface layer (94)11.9 Wheelchair Accessible (96)11.10 Curbs (97)11.11 Tree box (99)12 Square and parking lot surface layer (100)12.1 General requirements (100)12.2 Stone surface layer (100)12.3 Precast concrete block surface layer (101)12.4 Asphalt mixture surface layer (102)12.5 Cement concrete surface layer (103)13 Traffic signs and markings (104)13.1 General requirements (104)13.2 Traffic signs (104)13.3 Pavement marking (105)13.4 Raised pavement marker (107)13.5 ontour Marking (108)14 Safety protection facilities (110)14.1 General requirements (110)14.2 Concrete barrier, concrete isolating pier (110)14.4 Sidewalk protective railing (112)14.5 Stone column protection 、Protective pier 、Protective railing (113)14.6 Antiglare screen (board), gelizha (114)14.7 Sound proof (115)15 Lighting engineering (116)15.1 General requirements (116)15.2 Control system (116)15.3 Line laying (117)15.4 Lampposts, lighting installation (119)15.5 Safety protection (120)Appendix A construction site quality management inspection records (123)Appendix B inspection lot acceptance record (124)Appendix C quality acceptance records of sub projects (125)Appendix D segment engineering quality acceptance record (126)Appendix E quality acceptance record of unit works (127)Appendix F evaluation of compaction degree of subgrade and pavement (135)Appendix G evaluation of subgrade, flexible base and asphalt pavement deflection (137)Appendix H evaluation of flexural tensile strength of cement concrete (138)Appendix J aggregate gradation of asphalt mixture (139)Appendix K assessment of compressive strength of concrete (140)Appendix L strength evaluation of cement mortar (143)Wording explanation for this standard (144)Reference standards directory (145)1总则1.0.1为加强城市道路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统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检验及标准,保证工程质量和使用功能,结合市的实际情况,制定本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城市道路路基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JJ44—91主编单位:西安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所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施行日期:1992年2月1日关于发布行业标准《城市道路路基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的通知建标[1991]430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建委(建设厅),计划单列市建委,国务院有关部、委:根据原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83)城科字第224号文的要求,由西安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所主编的《城市道路路基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业经审查,现批准为行业标准,编号CJJ44—91,自1992年2月1日起施行。
本标准由建设部城镇道路桥梁标准技术归口单位北京市市政设计研究院归口管理,其具体解释工作由西安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所负责。
本标准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出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1991年6月27日目次第一章总则第二章施工准备与施工测量第一节施工准备第二节施工测量第三章路基施工排水第一节一般规定第二节排除地面水第三节排除地下水第四章路基的防护与加固第一节一般规定第二节坡面防护第三节堤岸防护与加固第四节支挡工程第五章土质路基施工第一节一般规定第二节路基挖土第三节路基填土第四节土质路基压实第五节路基整修第六章石质路基施工第一节一般规定第二节石质路基开挖第三节石质路基填筑第四节石质路基爆破第七章特殊土路基施工第一节一般规定第二节杂填土第三节盐渍土第四节膨胀土第五节湿陷性黄土第八章湿软土基的处理与雨季、冬期施工第一节湿软土基的处理第二节雨季施工第三节冬期施工第九章路基工程质量验收标准第一节一般规定第二节土质路基第三节石质路基第四节路床第五节边坡和边沟第六节附属结构物附录一土的统一分类法与原路基土分类法对应关系附录二路基土按施工开挖难易程度分类附录三土的含水量及烧失量测定附录四土的击实试验附录五路基土压实度试验附录六岩石按开挖难易程度分类附录七盐渍土的分类附录八盐渍土路基高出长期地下水位最小高度附录九本规范用词说明附加说明第一章总则第1.0.1条为了统一全国城市道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标准,保证道路路基工程的质量,提高工程经济效益,特制定本规范。
基础道路工程施工验收规范一、验收前准备工作:1. 确认验收人员:验收人员包括监理工程师、设计人员、施工单位负责人等,需要提前协调好各方时间。
2. 查阅相关文件:查看设计文件、施工图纸、合同书和验收标准等,了解道路工程的设计要求和验收标准。
3. 准备验收工具:验收过程中需要使用工具和设备,如测量仪器、检测设备等,保证验收工作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4. 制定验收方案:根据设计要求和施工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的验收方案,包括验收范围、验收内容、验收标准等。
5. 确定验收时间:提前与相关方沟通确认验收时间,以保证各方人员齐备,工作顺利进行。
二、基础道路工程施工验收内容:1. 施工图纸:对道路工程的施工图纸进行检查,确认是否与实际施工情况相符。
2. 材料验收:对使用的各种材料进行抽检和检测,确认材料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3. 施工质量:对道路工程的各个施工环节进行全面检查,包括土方开挖、路基填筑、路面铺设等,保证施工质量符合标准。
4. 工程验收:对基础路面的平整度、坡度、勾缝等进行验收,保证道路工程的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5. 管道验收:对道路管道的敷设、连接等进行检查,保证管道工程的质量安全可靠。
6. 安全验收:对道路工程的安全设施进行检查,包括护栏、标线、交通标志等,保证道路使用安全。
7. 环保验收:对施工现场的环境保护设施进行检查,确认是否符合环保要求。
8. 设备验收:对施工设备的使用情况进行检查,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转和安全使用。
9. 合同验收:对工程合同的各项要求进行核对,确认是否符合合同约定。
三、基础道路工程施工验收标准:1. 施工质量标准:按照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对道路工程施工质量进行评定,保证质量满足要求。
2. 安全标准:道路工程安全设施符合国家安全标准和规范,保证道路使用安全。
3. 环保标准:道路工程施工过程中要符合国家环保要求,保护周边环境,确保工程符合环境保护要求。
4. 设备标准:施工设备达到国家相关标准,工作正常、安全、稳定。
城市道路路基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摘要】随着城市的发展,车辆越来越多,道路承受着各种荷载和自然因素的作用。
路基作为道路的基础是保障路面质量的关键。
道路路基不仅是实现车辆能在道路上行驶提供基本的条件,而且是路面的支撑,对路面的使用性能有重要的影响。
因此,路基施工质量的高低对路面的使用性能和使用寿命起了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城市道路;路基施工;质量控制如今,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道路建设日新月异,给工程质量管理工作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
在新形势下如何正确把握城市道路建设质量管理,成为摆在建设部门面前的重要课题。
1、城市路基常见的问题城市路基常见的问题主要有路基沉陷和纵向裂缝两种。
路基沉陷主要是填方路基由于压实不足而下沉;桥涵通道等构造物与路基衔接处由于所用材料不当或碾压时比较困难而无法充分压实,造成路基逐步下沉;软土地基未加处治或方法不妥造成路基沉降;路基施工时,土壤含水量过大,填土无法到达规范要求的压实度,从而给路基留下沉降的隐患。
纵向裂缝主要表现是路基起始填筑宽度不够,到填至一定高度时经检查才发现填土不够宽,或中线偏位,进行填补镶边,在镶边时,又没有按规定挖台阶和由下而上的分层填筑碾压,造成工程竣工后镶边下沉,产生纵向裂缝;清淤不到位,在清除植被或软基清挖时,在边部还有1~2m宽未清到,或堆放的淤泥尚未完全运到路外,就进行填土施工,致使路基边缘下沉,产生纵向裂缝;半填半挖路段的路基,在填挖交界处未按规定挖台阶进行分层填筑压实,也易产生纵向裂缝;路基压实不到位,致使产生纵向裂缝。
2、城市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路基填土与压实城市公路路基的强度和稳定性很大程度取决于路基填料的性质及其压实的程度。
从现有条件出发,改进填土要求和压实条件是保证路基质量最有效和经济的方法。
路基填料。
规范规定了对路基填料应有条件的选用。
对路基填料的最小强度和最大粒径给了量化的标准,采用CBR值表征路基土的强度,引入了路床的概念。
道路施工技术要求规定基本规定施工单位应具备相应的城镇道路工程施工资质。
从事城镇道路工程施工的技术管理人员、作业人员应认真学习并执行国家现行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
施工单位应建立健全施工技术、质量、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制定各项施工管理制度,并贯彻执行。
施工前,施工单位应组织有关施工技术管理人员深入现场调查,了解掌握现场情况,做好充分的施工准备工作。
工程开工前,施工单位应根据合同文件、设计单位提供的施工界域内地下管线等建(构)筑物资料,工程水文地质资料等踏勘施工现场,依据工程特点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并按其管理程序进行审批。
施工单位应按合同规定的、经过审批的有效设计文件进行施工。
未经批准的设计变更、工程洽商严禁施工。
施工中应对施工测量及其内业经常复核,确保准确。
施工中必须建立安全技术交底制度,并对作业人员进行相关的安全技术教育与培训。
作业前主管施工技术人员必须向作业人员进行详尽的安全技术交底,并形成文件。
遇冬、雨期等特殊气候施工时,应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制定专项施工方案,并经审批程序批准后实施。
施工中,前一分项工程未经验收合格严禁进行后一分项工程施工。
与道路同期施工,敷设于城镇道路下的新管线等构筑物,应按先深后浅的原则与道路配合施工。
施工中应保护好既有及新建地上杆线、地下管线等建(构)筑物。
道路范围(含人行步道、隔离带)内的各种检查井井座应设于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井圈上。
井盖宜能锁固。
检查井的井盖、井座应与道路交通等级匹配。
施工中应按合同文件规定的施工技术标准与质量标准的要求,依照国家现行有关规范的规定,进行施工过程与成品质量控制。
道路工程应划分为单位(子单位)工程、分部(子分部)工程、分项工程和检验批,作为工程施工质量检验和验收的基础。
单位工程、分部工程、分项工程和检验批的划分应符合本规范规定。
单位工程完成后,施工单位应进行自检,并在自检合格的基础上,将竣工资料、自检结果报监理工程师,申请预验收。
监理工程师应在预验合格后报建设单位申请正式验收。
《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2008)重要条文3.0.7施工中必须建立安全技术交底制度,并对作业人员进行相关的安全技术教育与培训。
作业前主管施工技术人员必须向作业人员进行详尽的安全技术交底,并形成文件。
3.0.9施工中,前一分项工程未经验收合格严禁进行后一分项工程施工。
6.3.3人、机配合土方作业,必须设专人指挥。
机械作业时,配合作业人员严禁处在机械作业和走行范围内。
配合人员在机械走行范围内作业时,机械必须停止作业。
旧路加宽时,填土宜选用与原路基土壤相同的土壤或透水性较好的土壤。
8.1.2沥青混合料面层不得在雨、雪天气及环境最高温度低于5℃时施工。
8.2.20热拌沥青混合料路面应待摊铺层自然降温至表面温度低于50℃后,方可开放交通。
10.7.6面层混凝土弯拉强度达到设计强度,且填缝完成后,方可开放交通。
混凝土弯拉强度的定义以及与抗压、抗拉强度的区别。
砼的抗压强度与抗折强度换算关系砼抗弯折强度是砼抗压强度的1/20~1/30左右5.0对应C35,4.5对应C30,4.0对应C2511.1.9铺砌面层完成后,必须封闭交通,并应湿润养护,当水泥砂浆达到设计强度后,方可开放交通。
17.3.8当面层混凝土弯拉强度未达到1MPa或抗压强度未达到5MPa时,必须采取防止混凝土受冻的措施。
《城市桥梁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2-2008)重要条文施工单位应按合同规定的或经过审批的设计文件进行施工。
发生设计变更及工程洽商应按国家现行有关规定程序办理设计变更与工程洽商手续,并形成文件。
严禁按未经批准的设计变更进行施工。
施工中必须建立技术与安全交底制度。
作业前主管施工技术人员必须向作业人员进行安全与技术交底,并形成文件。
浇筑混凝土和砌筑前,应对模板、支架和拱架进行检查和验收。
合格后方可施工。
预制构件的吊环必须采用未经冷拉的HPB235 热轧光圆钢筋制作,不得以其他钢筋替代。
钢筋应按不同钢种、等级、牌号、规格和生产厂家分批验收,确认合格后方可使用。
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道路工程是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行车的安全、舒适和寿命。
为了确保道路工程质量,必须加强施工技术管理,规范施工要求,统一施工质量检验及验收标准。
本文旨在探讨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的相关问题。
一、总则本规范适用于城镇新建、改建、扩建的道路及广场、停车场等工程和大、中型维修工程的施工和质量检验、验收。
原材料、半成品或成品的质量标准,凡本规范有规定者,应按照执行;无规定者,应按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执行。
城镇道路工程施工过程中除应执行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二、术语、符号及代号1. 工程施工质量:反映城镇道路工程满足相关标准规定或合同约定的要求,包括其在安全、质量、使用功能、耐久性能、环境保护等方面所有明显和隐含能力的特性总和。
2. 工程验收:城镇道路工程项目在施工单位自行质量检查评定的基础上,参与建设活动的有关单位共同对分项、分部、单位工程的质量进行抽样复检,根据相关标准以书面形式对工程质量达到合格与否做出确认。
3. 水泥混凝土面层:用水泥混凝土铺筑的道路面层。
4. 沥青面层:用沥青作结合料铺筑道路面层的统称。
5. 沥青混合料面层:用沥青结合料与不同矿料拌制的特粗粒式、粗粒式、中粒式、细粒式、砂粒式沥青混合料铺筑面层的总称。
6. 主控项目:城镇道路工程中的对质量、安全、卫生、环境保护和公众利益起决定性作用的工程项目。
三、施工质量验收规范1. 路基工程(1)土质路基:应按设计要求进行分层填筑、压实,压实度应符合规范要求。
(2)石质路基:应采用爆破、切割、挖掘等方法进行开挖,并按设计要求进行加固处理。
(3)土石路基:应根据土石混合物的性质,采用合适的施工方法进行填筑、压实。
(4)半挖半填路基:应按设计要求进行开挖、回填,并采取措施保证路基的稳定性。
2. 垫层与基层(1)砂砾(碎石)垫层:应采用级配良好的砂砾(碎石)进行铺设,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城市道路路基工程施工规范一、总则城市道路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市民的出行、生活和经济发展。
城市道路路基工程施工是确保城市道路质量,保障市民出行安全的重要环节。
为了规范城市道路路基工程施工行为,提高城市道路的质量,确保城市道路的安全,特制订本规范。
二、施工前准备1.施工前应对工地进行勘察,了解地质情况、环境条件等,并制定相应施工计划;2.施工前应确保施工人员具备相关证书和资格,并进行必要的安全技术培训;3.施工前应对施工现场进行规划和布置,严格遵守相关施工规范和安全标准。
三、施工工艺1.路基挖方: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挖方,确保路基平整、坡度合理,保证排水畅通;2.路基填方:采用符合标准的填方材料,进行夯实,确保路基稳固,避免路基沉降;3.路基边坡处理:对路基边坡进行护坡处理,采用符合要求的护坡材料,防止坡体塌方;4.路基压实:路基填方完成后,进行路基压实,确保路基的密实度和稳定性;5.路基防水:对路基进行必要的防水处理,保证路基不受水浸影响;6.其他工艺: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必要的辅助工艺,如排水系统、防护设施等。
四、施工质量控制1.施工过程中应定期进行质量检测,确保施工工艺符合设计要求;2.对施工现场进行巡视,及时发现和解决施工过程中的问题;3.对施工人员进行严格管理和监督,确保施工工艺的执行;4.对施工材料进行严格检测,确保材料符合标准要求;5.对施工设备进行定期检修和维护,确保设备正常运转;6.施工结束后进行验收,并出具相应的质量验收报告。
五、施工安全措施1.施工现场应设置必要的安全警示标志,确保施工人员和过往行人的安全;2.施工人员应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穿戴必要的安全装备,避免意外事故发生;3.施工现场应设立安全通道和应急通道,确保施工人员的疏散和逃生;4.对施工设备进行必要的安全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安全运行;5.施工现场应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六、施工后收尾工作1.施工结束后进行清理工作,清除施工现场的杂物和垃圾;2.对施工现场进行整理和修复,保持施工现场的整洁和美观;3.对施工过程中损坏的道路设施进行修复和恢复,确保道路的完整性和安全性。
路基工程质量验收规范一、引言路基工程作为基础设施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直接关系着道路使用寿命和行车安全。
为了确保路基工程的质量和性能达到预期要求,需要对其进行严格的验收。
本文档旨在规范路基工程质量验收程序,为工程验收提供指导。
二、验收范围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改建和扩建的公路、高速公路、城市道路等路基工程的质量验收。
三、验收步骤1. 前期准备1.1 确定验收人员组成,包括工程方、监理方和设计方等相关人员。
1.2 验收前需准备验收资料,包括路基工程设计文件、施工合同、规范要求等。
2. 工程质量检查2.1 基本测量2.1.1 检查路基高程和平整度,确认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2.1.2 检查路基路面的平整度和水平度,确认是否符合规范要求。
2.1.3 检查土方开挖和填筑的质量,确认是否符合规范要求。
2.2 地基处理 2.2.1 检查地基处理工艺和施工方法,确认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2.2.2 检查地基处理后的地基密实度,确认是否符合规范要求。
2.3 排水设施 2.3.1 检查排水设施的设置和布置,确认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2.3.2 检查排水设施的材料和施工质量,确认是否符合规范要求。
3. 材料质量检测3.1 按照规定对路基工程所使用的材料进行抽样检测。
3.2 对检测结果进行评估,确认材料质量是否符合规范要求。
4. 文件审查4.1 对路基工程的设计文件进行审查,确认是否符合规范要求。
4.2 对施工合同和其他相关文件进行审查,确认是否符合规范要求。
5. 技术交底5.1 进行施工单位的技术人员交底,向验收人员介绍工程施工过程和关键节点。
5.2 验收人员对施工方案和工程质量控制措施进行评估,确认是否符合规范要求。
6. 综合评定和验收结论6.1 对上述步骤进行综合评定,根据评定结果形成验收结论。
6.2 根据验收结论,确定是否合格,如不合格则提出整改要求。
四、验收标准路基工程质量验收标准应符合国家相关规范和标准要求,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 路基高程和平整度的要求; - 路基路面的平整度和水平度的要求; - 土方开挖和填筑的质量要求; - 地基处理工艺和施工方法的要求; - 地基密实度的要求; - 排水设施设置和施工质量的要求; - 使用的材料质量要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城市道路路基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JJ44—91主编单位:西安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所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施行日期:1992年2月1日关于发布行业标准《城市道路路基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的通知建标[1991]430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建委(建设厅),计划单列市建委,国务院有关部、委:根据原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83)城科字第224号文的要求,由西安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所主编的《城市道路路基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业经审查,现批准为行业标准,编号CJJ44—91,自1992年2月1日起施行。
本标准由建设部城镇道路桥梁标准技术归口单位北京市市政设计研究院归口管理,其具体解释工作由西安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所负责。
本标准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出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1991年6月27日目次第一章总则第二章施工准备与施工测量第一节施工准备第二节施工测量第三章路基施工排水第一节一般规定第二节排除地面水第三节排除地下水第四章路基的防护与加固第一节一般规定第二节坡面防护第三节堤岸防护与加固第四节支挡工程第五章土质路基施工第一节一般规定第二节路基挖土第三节路基填土第四节土质路基压实第五节路基整修第六章石质路基施工第一节一般规定第二节石质路基开挖第三节石质路基填筑第四节石质路基爆破第七章特殊土路基施工第一节一般规定第二节杂填土第三节盐渍土第四节膨胀土第五节湿陷性黄土第八章湿软土基的处理与雨季、冬期施工第一节湿软土基的处理第二节雨季施工第三节冬期施工第九章路基工程质量验收标准第一节一般规定第二节土质路基第三节石质路基第四节路床第五节边坡和边沟第六节附属结构物附录一土的统一分类法与原路基土分类法对应关系附录二路基土按施工开挖难易程度分类附录三土的含水量及烧失量测定附录四土的击实试验附录五路基土压实度试验附录六岩石按开挖难易程度分类附录七盐渍土的分类附录八盐渍土路基高出长期地下水位最小高度附录九本规范用词说明附加说明第一章总则第1.0.1条为了统一全国城市道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标准,保证道路路基工程的质量,提高工程经济效益,特制定本规范。
首页| 标准世界 | 工程造价| 可研与评价| 认证认可| 社区
标准世界> 标准查询> 工程建设标准> 城市建设> 第六篇城市道路
2 工程质量验收
2.1 路基
《城市道路路基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JJ44—91
1.0.4路基施工在确保设计要求的前提下,可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当地材料和工业废料。
同时,应防止有害物质的污染。
路基用地范围内的各种管线工程及附属结构物,应按“先地下,后地上”、“先深后浅”的原则,避免道路反复开挖。
必须重视管线沟槽回填土的质量,使其达到与路基相同的设计强度。
2.1.4施工单位进行施工准备工作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三、文物古迹、测量标志必须加以保护,园林绿地和公用设施等应避免污染损坏。
2.2.7路基工程基本完工后,工地测量人员必须进行全线的竣工测量。
竣工测量包括:中心线的位置、标高、横断面图式、附属结构和地下管线的实际位置和标高,测量成果应在竣工图中标明。
4.1.2路基防护是以原边坡坡面和有关防护结构体的稳定为前提,施工前必须检查验收,严禁对失稳的土体进行防护。
路基加固或支挡工程除要求自身坚固稳定外,施工前必须查明和核实前期工程的条件和质量。
4.1.3 路基防护与加固工程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材料必须符合设计规定的强度、规格和其他品质要求。
4.4.2砌石工程的材料质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砌体用的水泥、石灰、砂、石及水等。
要求质地均匀,水泥不失效,砂石洁净,石灰充分消解,水中不得含有对水泥、石灰有害的物质。
二、石料强度不得低于设计要求,不应小于30Mpa,无裂缝,不易风化。
河卵石无脱层、蜂窝,表面无青苔、泥土,厚度与大小相称。
三、片石最小边长及中间厚度,不小于15cm,宽度不超过厚度的二倍。
块石形状大致正方厚度不宜小于20cm,长、宽均不小于厚度,顶面与底面应平整。
用于镶面时,应打去锋棱凸角,表面凹陷部分不得超过2cm。
四、砂浆强度不低于设计标号,拌和均匀,色泽一致,稠度适当,和易性适中。
5.1.2机动车车行道土质路基的压实度应达到压实标准规定的压实度,以确保路基的强度和稳定性。
人行道、非机动车车行道可执行支路的压实度标准。
5.1.4土质路基原地面以下的墓穴、井洞、树根必须清理,并分层回填压实。
5.2.1路基挖土必须按设计断面自上而下开挖,不得乱挖、超挖、严禁掏洞取土。
5.3.1 路基填土不得使用腐植土、生活垃圾土、淤泥、冻土块和盐渍土。
土的可溶性盐含量不得大于5%;550oC的有机质烧失量不得大于5%,特殊情况不得大于7%。
5.3.4路堤基底为耕地或松土,填土高度小于1.5m时,必须清除树根、杂草。
应先压实再填筑。
5.3.5路基穿过水网和水稻田地段时,应抽干积水,清除淤泥和腐植土,压实基底后方可填筑。
5.3.6 填土路基必须根据设计断面分层填筑压实。
其分层最大厚度必须与压实机具功能相适应。
5.3.7路堤填土宽度每侧应宽于填层设计宽度,压实宽度不得小于设计宽度,最后削坡。
5.3.15管、涵顶面填土厚度,必须大于30cm方能上压路机。
5.3.17桥台和路基接合部填土应分层仔细压实,层铺虚厚不得大于20cm,路床顶以下2.5以内应采用砂砾等透水性材料或石灰土,压实度不得低于填土规定的数值。
5.4.1土质路基的压实标准见表5.4.1。
一般情况下应采用重型击实标准。
8.4.2爆破施工设计应包括下列基本文件:
一、爆破工点的地质图、地形图;
二、采用爆破方法的依据和相应的炮眼布置图,爆破规模较小时,可只提出钻孔、装药和起爆的说明或规定;
三、主要爆破参数和控制装药量的设计计算书;
四、爆破安全距离计算及其安全防护措施;
五、起爆网路的说明或设计计算书;
六、设计文件批准书。
5.4.3在市区及交通要道,应采用电力起爆和导爆管起爆,起爆炮孔装药,必须制作起爆药包,严禁将雷管直接投入炮孔装填。
8.4.3一次起爆的用药量,对结构物地基产生的振动速度及其相应的危害程度,应通过试验确定。
一次起爆的用药量对结构物地基引起的
振动速度严禁超出其允许值。
7.5.3湿陷性黄土路基的地下排水管道与地面排水沟渠,必须采取防渗措施。
8.1.1土基受地下水或地面水的影响,呈潮湿或过湿状态难以压实时,必须进行处理。
8.3.8填土后立即铺筑高级路面或次高级路面的路基,严禁用冻土填筑。
9.1.3路基工程如作为独立项目验收时必须具备完整的竣工详图,路基压实度测试记录表,换土位置图(特别是湿软土、膨胀土、杂填土等土类)。
施工中临时处理隐蔽工程的典型结构图或典型断面图,必须标明其深度、数量,以及所换入土质或材料的名称,以备抽查。
9.3.1边坡必须稳定,严禁有松石、危石。
9.4.1土、石路床必须用12~15t压路机碾压检验,其轮迹不得大于5mm。
9.4.3土质路床不得有翻浆、软弹、起皮、波浪、积水等现象。
每1000m2至少测3点。
9.4.4路床允许偏差应符合表9.4.4的规定。
9.8.1砌体的砂浆必须配比准确,填筑饱满密实。
9.8.5预埋构件、泄水孔、反滤层、防水设施等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9.8.7护坡、护脚、护面墙、挡土墙允许偏差应符合表9.6.7的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