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业资源基本术语
- 格式:doc
- 大小:100.50 KB
- 文档页数:20
水产贸易英语术语1. Aquaculture: The farming of aquatic organisms such as fish, crustaceans, mollusks, and aquatic plants.2. Fishery: The industry or occupation of catching, processing, and selling fish.3. Aquatic products: Products from the sea, including fish, shrimp, shellfish, and seaweed.4. Fishery resources: The fish and other organisms that live in the water and are used for food or other purposes.5. Fish processing: The process of preparing fish for consumer use, including cleaning, filleting, freezing, and packaging.6. Seafood trade: The buying and selling of fish and other sea creatures for food or other purposes.7. Import and export of aquatic products: The buying and selling of aquatic products between countries.8. Fish market: A place where fish and seafood are bought and sold, either wholesale or retail.9. Fish inspection: The process of examining fish and seafood for quality, safety, and compliance with regulations.10. Aquatic product transportation: The movement of fish and seafood from one place to another, often involving refrigeration or freezing.11. Aquatic product pricing: The determination of prices for fish and seafood based on market demand, supply, and other factors.12. Fishery management: The regulation and control of fishing activities to ensure sustainable use of fishery resources.13. Aquatic product marketing: The promotion and sale of fish and seafood to consumers, restaurants, and other buyers.14. Fishery policy: Government regulations and laws related to fishing and the seafood industry.15. Fishery trade association: An organization that represents the interests of businesses involved in the fishery and seafood trade.水产贸易英语术语1. 水产养殖:养殖水生生物,如鱼类、甲壳动物、软体动物和水生植物的农业。
国际渔业重点整理一、名词解释渔业:跟鱼(野生种群)有关的相关产业(近岸、远洋、增殖、贸易)的总称。
国际渔业:国与国之间、大洋与大洋之间的渔业。
包括过洋性渔业与大洋性渔业。
过洋性渔业:我国渔船到其他国家专属经济区戮鱼,需要购买政府的捕捞许可证进行捕捞。
作业区离基港较近。
大洋性渔业:又称公海渔业,我国渔船到公海捕鱼通过国际组织申请配额。
作业区域远离基港。
渔业管理:国家利用行政和法律手段调整渔业领域内人与人、人与自然关系,维护国家渔业权益、渔业生产过程合法利益,促进渔业生态平衡,持续发展渔业生产力,为社会和人民提供优质水产品而采取的一系列监督管理活动。
EBM Ecosystem Based ManagementEBFM Ecosystem Based Fisheries Management基于生态系统的渔业管理EAFM Ecosystem Approach to Fisheries ManagementSS Single Species渔场:渔业上把海洋经济鱼类和其他海洋经济动物比较集中,可以利用捕捞工具进行作业,且具有开发利用价值的海区成为渔场。
潮流渔场:寒暖流交汇形成的渔场。
如舟山渔场(地处长江、钱塘江、甬江入海口,沿岸流、台湾暖流和黄海冷水团交汇于此)、北海道渔场(日本暖流和千岛寒流)涌升流渔场:上升流形成的渔场。
二、简答题1.四大渔场:纽芬兰渔场(21)、秘鲁渔场(87)、北海道渔场(61)、北海渔场(27)2.世界渔区划分(FAO规定的渔业统计区)北冰洋:18区大西洋:西北大西洋(21)东北大西洋(27)中西大西洋(31)中东大西洋(34)西南大西洋(41)东南大西洋(47)地中海和黑海(37)印度洋:西印度洋(51)东印度洋(57)太平洋:东北太平洋(61、67)中西太平洋(71)中东太平洋(77)西南太平洋(81)东南太平洋(87)南极周围:大西洋南极区(48)印度洋南极区(58)太平洋南极区(88)3.导致渔业资源衰退的主要原因人类活动(过度捕捞、围填海、污染)、气候变化4.过度捕捞影响(1)渔业资源生物量急剧下降(2)资源结构发生变化(经济鱼类资源严重衰退、低值鱼类比例增加)(3)鱼类资源小型化、低龄化,短时间难以恢复5.合理的渔业管理策略:(1)减轻捕捞压力(伏季休渔、捕捞许可证、网目尺寸限制、渔船报废制度)(2)资源养护(增殖放流、人工鱼礁和海洋牧场)6.海洋牧场生态作用(1)为岩礁性鱼类提供生存环境、庇护所(2)提供食物(3)改变流场(4)提供幼鱼养护的人工草场7.EBFM经过(1)Ready to fish:quota a year(2)Data collection(3)Stock assessment and forecasting(4)Advice(5)Negotiation(6)Setting in TAC(total allowable catches)世界渔业管理的最终目标:资源的可持续利用8.渔业特征:(1)产量易变性(2)产品有限性(3)产品易腐性(4)渔业资源和渔场的共有性(重要特征)资源流动性,渔船、渔具的机动性导致渔业资源和渔场具有多变性产权不明晰常严重影响财富分配(5)鱼种和产品多样性9.现代渔业三大功能:(1)提供蛋白质(2)提供就业(3)创造社会和经济效益10.中国海四种典型头足类:金乌贼、枪乌贼、曼氏无针乌贼、剑尖枪乌贼11.一些专业名词缩写MPA:海洋保护区EEZ:专属经济区三、论述1.资源评述(一类找一个specie)(一)头足类(太平洋褶柔鱼Todarodes pacificus(Steenstrup,1880))①生物学特征:最大重量至少0.5千克,一般0.1至0.3千克。
渔业科学知识点渔业作为重要的产业之一,对于维持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了解和掌握渔业科学知识对于提高渔业生产效率、保护水生生物资源、促进渔业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下面将介绍一些关于渔业科学的重要知识点。
一、渔业资源1. 水生生物资源:水生生物资源是指生活在水中的各种生物,包括鱼类、虾蟹、藻类等。
不同种类的水生生物资源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对于维持水生生物生态平衡至关重要。
2. 渔业资源的分类:根据生活环境和生活习性的不同,可以将渔业资源分为近海渔业资源、远洋渔业资源、淡水渔业资源等。
不同类型的渔业资源对应着不同的开发利用方式和管理措施。
3. 渔业资源保护:保护渔业资源是渔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通过设立渔业保护区、控制捕捞强度、禁渔休渔等方式,可以有效保护水生生物资源,避免资源过度开发导致资源枯竭。
二、渔业生产1. 渔业生产方式:传统的渔业生产方式主要是依靠人力劳动进行捕捞,随着科技的发展,现代渔业生产逐渐引入了各种先进技术和设备,如拖网、围网、刺网等,提高了捕捞效率和产量。
2. 水产养殖:水产养殖是指人工养殖各种水生生物的生产活动,包括鱼类、虾蟹、贝类等。
水产养殖种类繁多,技术不断创新,为满足人们对水产品的需求提供了便利。
3. 渔业生产管理:为了保障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各国对渔业生产实行管理制度,包括渔业捕捞许可证、渔业捕捞季节、渔业禁渔区等。
通过管理措施,可以有效控制渔业资源开发的规模和强度。
三、渔业科学研究1. 渔业气象学:渔业气象学是研究气象因素对渔业生产的影响及其规律性的学科。
渔业气象学的发展,为预测渔业资源的分布和数量提供了科学依据。
2. 渔业生态学:渔业生态学是研究水生生物与其生活环境的相互关系及其影响因素的学科。
通过渔业生态学研究,可以有效规划渔业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
3. 渔业生物学:渔业生物学是研究水生生物的分类、生理特性、生态习性等内容的学科。
对水生生物的深入了解,有助于指导渔业生产实践,提高渔业生产效益。
GB 8588-88渔业资源基本术语 —第一部分 1 仔鱼 prelarva:从卵膜内孵出后靠卵黄供应营养的鱼类早期发育个体。
2 稚鱼 postlarva: 卵黄吸收完毕,开始主动掇取外界食饵,尚未出现性分化,正处 于变态期的鱼类早期发育个体。
3 幼鱼 juvenile: 完成了变态并具有与成鱼相同的形态特征,自性腺开始发育至性 成熟阶段的鱼类个体。
5 生长率 growth rate: 长(或体重)的比值。
6 生长系数 instantaneous rate of growth: 水生动物个体体长(或体重)的生长 速度(dL/dt 或dWUt )和该个体当时的体长(或体重)之比值,通常以符号 G 表示,与 瞬时生长率同义。
7 渐近体长 asymptotic length:水生动物的生长参数,体长生长的理论渐近值。
以符号L a 表示。
8 死亡率 mortality rate: 水生动物种群在一定时期内个体减少的数量与期初该种 群个体总数量之比值。
因捕捞所造成的死亡率称捕捞死亡率;因捕捞以外的自然原因所造 成的死亡率称自然死亡率。
9 死亡系数 instantaneous mortality rate: 水生动物种群的个体数量减少速度 (dN/dt )和该种群当时的个体数量 N 之比值。
以符号Z 表示。
10 残存率 survival rate: 在某一定时期(通常为一年)的终止时和起始时水生动 物种群中个体数量之比值。
以符号 S 表示。
11 世代 generation:在同年或同一繁殖期内出生的某水生动物种群个体之总称。
12 渔获量 catch: 在天然水域中所采捕的渔业生物的重量。
13 渔捞记录 fishing record: 捕捞作业的位置、时间、渔获物种类、渔获量和海洋 环境因子等与生产活动有关的记实。
14 捕捞过度 overfishing: 因捕捞量超过渔业资源再生产量,使平均单位捕捞力量 渔获量(CPUE 和总渔获量都持续下降。
渔业资源亦称水产资源,是具有经济性开发利用价值的水生生物资源。
如鱼、虾、贝、藻和海兽类等,它是渔业生产的自然资源和物质基础。
(一)按不同特性分类1)按食物生态特征分。
如浮游生物食性鱼类、底栖生物食性鱼类、地方性鱼类。
2)按鱼类洄游途径及性质分。
如溯河性鱼类、降河性鱼类、大洋性鱼类。
3)按水层划分。
底层鱼类、中下层鱼类、上层鱼类。
(二)按开发利用程度1)枯竭的渔业资源。
指资源量在相当长的时期内难以恢复到正常水平。
2)过度利用的渔业资源。
是指资源已经衰退,但采取保护措施尚能恢复。
3)充分利用的渔业资源。
指能适应资源自然更新能力,能保持最大的持续产量。
4) 未充分利用的渔业资源。
是指资源的利用尚有潜力,资源利用的数量小于资源再生更新的数量(三)按渔业资源蕴藏量分类1)总的渔业资源。
指在一定水域内渔业资源的蕴藏量,在目前条件下已被确定可以利用的。
2)潜在的渔业资源。
指总的渔业资源的一部分,就其性质来说可以利用但未完全查明,是制定渔业长期发展规划的重要依据。
3)查明的渔业资源。
是潜在渔业资源的组成部分,它已经查明,可以列入开发计划,是制定近期发展规划的重要依据4)确定的渔业资源。
是指查明的渔业资源的一部分,从经济上看可以在不损害其再生能力的情况下开发利用,并且是安排年度生产计划的重要依据。
(四)按渔业资源的生理习性分类1)产卵资源指准备产卵或正在产卵的那一部分资源,是保护渔业资源的重点。
2)索饵资源指在水域中摄食的那部分资源,应分清是幼鱼索饵还是成鱼索饵,幼鱼应保护,应控制成鱼的捕捞量。
3)越冬资源是指在冬季活动在水温较高的深水区的那部分资源,可以捕捞,但不宜过度。
此外,还可按水温、品种和作业渔法等标准来分类。
海洋渔业和海洋生物工程标准术语1 海洋渔业1.1 海洋渔业marine fishery开发利用海洋渔业资源的产业。
1.2 远洋渔业long-distant fishery远离本国渔港或渔业基地,在公海或其他国家海域从事的海洋渔业生产活动。
1.3 近海渔业offshore fishery在本国领海和专属经济区内从事的海洋渔业生产活动。
一般是指在本国领海内从事的渔业生产活动,是指在离岸12到200海里的经济海域之内从事的海洋渔业。
1.4 蓝色粮仓Blue Granary利用现代科技和先进的生产装备,通过人工增养殖、捕捞及水产品加工等生产行为,将蓝色海洋和近岸滩涂建设成为能持续高效为人类提供海产品和工业原料的区域。
1.5 渔业水域fishery waters鱼、虾、蟹、贝类的产卵场、索饵场、越冬场和洄游通道,以及海水增养殖海域。
渔业水域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水域中鱼、虾、蟹、贝类的产卵场、索饵场、越冬场、洄游通道和鱼、虾、蟹、贝、藻类及其他水生动植物的养殖场所。
1.6 海洋休闲渔业marine recreational fishery以休闲娱乐和体育运动为目的的海洋渔业服务产业。
1.7 海水养殖业mariculture industry利用海洋水域或海水人工水体从事鱼类以及其它海洋经济动植物养殖的产业。
1.8 海水养殖mariculture, marine aquaculture利用滩涂、海域及人工水体,进行饲养和繁殖海产经济动植物的生产活动。
1.9 海水养殖技术mariculture technique通过人工采苗、育苗,使海洋动物和海藻在天然或人为控制的海洋环境中生长、繁殖的技术。
1.10 海水育苗技术seawater breeding technology在特定场所进行海水养殖苗种的育成技术。
1.11 海水网箱sea cage设置在海域或围塘中,由网片和框架组成的箱状养殖设施。
1.12 海水网箱养殖net cage mariculture利用网箱养殖水产经济动物的一种生产方式。
中译英渔业海洋:fisheries oceanography沿岸渔场:coastal fishing ground近海渔场:inshore fishing ground远洋渔场:distant water fishing ground气候变化:climate change全球温暖化:global warming南方涛动:Southern Ocsillation海洋生态系统:marine ecosystem食物网(链):food web(chain)渔业资源:fishery resourses渔业资源丰度:the abundance of fishery resourses海平面高度:sea level海洋环境:marine environment鱼类栖息地:fish habitatSST:sea surface temperatureSSH:sea surface height洄游:migration集群:schooling产卵(场):spawning (ground)长鳍金枪鱼,蓝鳍金枪鱼,黄鳍金枪鱼,大眼金枪鱼:albacore ;blue-fin tuna ;yellow-fin tuna;big-eye tuna鲣鱼:skipjack捕捞过度:overfishing overfished过度开发:overexploited简答1)渔业海洋学与渔场学研究内容区别渔业海洋学是由渔场学发展而来的。
渔业海洋学基于生态系统●渔业海洋学:主要讲述重要经济价值(商业性开发)的鱼类或甲壳类生命史中的物理和生物过程、海洋环境变化与渔业资源的关系、渔场形成的原理和渔情预报技术、气候变化引起渔业资源变动、人类活动对海洋渔业资源的影响、渔业资源在海洋食物网中的地位,信息技术在渔业海洋学上的应用,以及我国与世界上主要渔业资源的分布和开发情况等内容。
●渔场学:研究捕捞对象集聚的环境条件及其机制与过程。
渔场学是研究渔业生物资源的行动状态(集群、分布和洄游运动等)及其与周围环境(生物环境和非生物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查明渔况变动规律和渔场形成原理的科学。
渔业资源名词解释渔业资源是指在渔业生产过程中利用天然水域中的鱼类、其它水生动植物和生物等能够直接或间接利用的各种生物学特性,进行捕捞并加工成为食品、工业原料或其它商品所需要的鱼类、水生动物和其它水生生物的总和。
渔业资源在自然界中的存在方式主要有四种,即初级生产力、次级生产力、第三级生产力和剩余生产力。
而按照生产对象可将渔业资源分为淡水渔业资源和海洋渔业资源两大类。
渔业资源名词解释名称:捕捞渔业资源,又叫生产力,通常以捕捞量为表示形式。
界定标准:《渔业法》第十六条规定:捕捞渔业资源应当遵循全面规划、合理布局、保护资源、增殖渔业资源的原则。
采用先进技术和设备,增强抗御风险能力,提高资源回收率。
因此,我们要正确看待这一概念,任何国家和地区都不会盲目限制或放开捕捞渔业资源的,只有把握好捕捞渔业资源的度才能更好地保护这一资源。
名称:养殖渔业资源,又叫第二次生产力,通常以生长量为表示形式。
界定标准:《渔业法》第十七条规定:养殖渔业资源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1)在国家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批准的水域内;( 2)在法律、法规规定的范围内。
界定标准:《渔业法》第十八条规定:渔业法第十六条规定的可捕捞的水产品的具体品种和可捕捞标准、禁渔区和禁渔期,由国务院渔业行政主管部门规定并公布。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可以规定其他品种和规格的可捕捞标准、禁渔区和禁渔期,并报国务院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名称:次级生产力,又叫加工转化率。
界定标准:《渔业法》第十九条规定:渔业法第十六条规定的可捕捞的水产品的具体品种和可捕捞标准、禁渔区和禁渔期,经国务院批准后,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渔业行政主管部门报国务院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国家鼓励从事捕捞业的单位和个人,采取合理的渔具和捕捞方法。
使用小于最小网目尺寸的网具进行捕捞或者使用禁用的渔具、捕捞方法和小于最小网目尺寸的网具进行捕捞的,没收渔获物和违法所得,可以并处一万元以下的罚款。
《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复习纲要1海洋渔业资源的特点1)移动性--大多数种类有洄游习性2)公有性--配额问题3)自我更新性--自我增殖、自我更新、自我调节,可再生4)波动性--自然环境变化、人为干扰5)有限性--环境容纳量、负载力6)生物资源数量的金字塔性--能量传递损耗7)未知性--难以准确计算2集群(定义、好处、缺点)2.1集群定义定义一:因某种原因(繁殖、索饵、越冬等),鱼类个体聚集在一起,通常是同种个体、大小、年龄相近,沿同一路径移动。
定义二:集群是由于鱼类生理的要求和生活的需要,生理状况相同又有共同生活需要的个体集合成群,以营共同生活。
2.2集群好处A提高繁殖成功率(四大家鱼B利于寻找食物;C利于抵御捕食者(沙丁鱼)D逃避网具;E利于洄游2.3集群缺点A破坏食物资源(僧多粥少)B 更易被捕食者发现3洄游的原因与机制3.1洄游的原因3.1.1历史原因:从短距离-长距离;冰川活动与地质变迁,如大西洋鲱,短距离,随冰川退缩,向北洄游距离增加3.1.2环境因素1)水温:寒温带鱼类洄游的主要因素-繁殖、饵料2)水流:特别对被动洄游-水流携带;成鱼回归3)水化学因子:盐度(河蟹)、pH、溶解氧、其它气体;大马哈鱼,'家乡味'4)饵料5)敌害3.1.3内在因素:生理-性腺、渗透调节等3.1.4遗传因素3.2洄游的机制定向机制1)天体:太阳、月亮、星辰、地磁等2)水文水化学:水流、水温、盐度等3)多种感觉器,如侧线2-10cm/s的流速;皮肤粘膜细胞对温度的敏感如鲱0.2℃的温差,盐度调节。
4)气味迁徙说:鲑科,20世纪50年代morpholine诱导4洋流(类型、暖流与寒流、世界主要洋流、中国近海主要洋流)4.1定义:海洋中除了由引潮力引起的潮汐运动外,海水沿一定途径的大规模流动4.2类型4.2.1按成因分类1)风海流(吹送流/漂流):在风力作用下形成的世界大洋表层的海流系统,大多属于风海流。
渔业名词术语
1. “鱼汛”,这就像是大自然给渔民们发出的邀请函,每年到了特定的时候,鱼群就会大量出现,就像过年大家都往家赶一样热闹!比如说东海的大黄鱼鱼汛,那可真是让人兴奋啊!
2. “渔获”,可不就是渔民们辛勤劳作后的成果嘛,就像学生考了好成绩一样让人开心!你看每次渔船满载而归的那些渔获,多让人有成就感呀!
3. “网具”,这可是渔民们的得力助手啊,各种各样的网具就如同战士手中的武器!像那种大拖网,一网下去能捞上来好多鱼呢!
4. “渔场”,那简直就是鱼儿们的乐园,也是渔民们的宝藏之地呀!像舟山渔场,那丰富的渔业资源,谁能不心动呢?
5. “渔具”,这是渔民吃饭的家伙什儿呀,没有它们怎么捕鱼呢?就像厨师没了锅铲一样不行!比如那精致的鱼竿,是多少钓鱼爱好者的宝贝呀!
6. “养殖”,不就是把鱼儿像养孩子一样养起来嘛!现在很多海鲜都是养殖的呢,就像那些养殖的虾,又大又肥!
7. “捕捞”,这可是渔民们每天都在干的事儿,把鱼儿从水里捞出来,就像从树上摘果子一样!你想想那些大渔船出海捕捞的场景,多壮观呀!
8. “鱼苗”,那就是渔业的未来呀,小小的鱼苗蕴含着大大的希望!就好像小孩子,以后能有无限可能!把鱼苗养好,才能有更多的鱼呀!
9. “鱼群”,它们总是成群结队的,就像我们一群朋友出去玩一样热闹!在大海里看到大片的鱼群游过,那感觉多神奇呀!
10. “休渔期”,这是让鱼儿们也休息休息呀,就像我们工作累了也要放假一样!在休渔期,大海也能喘口气啦!。
GB 8588─88 渔业资源基本术语—第一部分1 仔鱼prelarva: 从卵膜内孵出后靠卵黄供应营养的鱼类早期发育个体。
2 稚鱼postlarva: 卵黄吸收完毕,开始主动掇取外界食饵,尚未出现性分化,正处于变态期的鱼类早期发育个体。
3 幼鱼juvenile: 完成了变态并具有与成鱼相同的形态特征,自性腺开始发育至性成熟阶段的鱼类个体。
4 成鱼adult: 性成熟的鱼类个体。
5 生长率growth rate: 水生动物个体在一定时期内体长(或体重)的增量与期初体长(或体重)的比值。
6 生长系数instantaneous rate of growth: 水生动物个体体长(或体重)的生长速度(d L/d t或d W/d t)和该个体当时的体长(或体重)之比值,通常以符号G表示,与瞬时生长率同义。
7 渐近体长asymptotic length: 水生动物的生长参数,体长生长的理论渐近值。
以符号L∞表示。
8 死亡率mortality rate: 水生动物种群在一定时期内个体减少的数量与期初该种群个体总数量之比值。
因捕捞所造成的死亡率称捕捞死亡率;因捕捞以外的自然原因所造成的死亡率称自然死亡率。
9 死亡系数instantaneous mortality rate: 水生动物种群的个体数量减少速度(d N/d t)和该种群当时的个体数量N之比值。
以符号Z表示。
10 残存率survival rate: 在某一定时期(通常为一年)的终止时和起始时水生动物种群中个体数量之比值。
以符号S表示。
11 世代generation: 在同年或同一繁殖期内出生的某水生动物种群个体之总称。
12 渔获量catch: 在天然水域中所采捕的渔业生物的重量。
13 渔捞记录fishing record: 捕捞作业的位置、时间、渔获物种类、渔获量和海洋环境因子等与生产活动有关的记实。
14 捕捞过度overfishing: 因捕捞量超过渔业资源再生产量,使平均单位捕捞力量渔获量(CPUE)和总渔获量都持续下降。
渔业资源基本术语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渔业资源基础科学的通用术语与定义。
本标准适用于渔业资源基本术语和基本概念的统一理解与使用。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SC/T9111—2017海洋牧场分类3渔业资源基础科学资源学基础3.1.1渔业生物学fishery biology有关渔业生物生命物质的结构、功能、发生和发展规律以及与有关生物之间、环境之间的关系的科学。
3.1.2渔业生态学fishery ecology有关渔业生物与生物和非生物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
3.1.3内海inland sea深入大陆内部的仅有狭窄水道或海峡与大洋相通的海域。
3.1.4近海offshore waters沿岸水域与外海水域之间的水深40m~100m的海域。
3.1.5外海off sea远离海岸的水深100m~200m的海域。
3.1.6远洋distant water远离本国海域的其他海域。
3.1.7沿岸水域coastal waters沿岸低潮线以下水深40m以内的海域。
3.1.8内陆水域inland waters大陆之间的江河、湖泊、水库、池塘、沼泽和咸水湖泊等水域。
3.1.9渔业水域fisheries area从事渔业捕捞、养殖和增殖等生产活动的水域。
3.1.10贫营养型湖泊oligotrophic lake水体中营养盐贫乏,生物生产能力较小的湖泊。
3.1.11富营养型湖泊eutrophic lake水体中营养盐丰富,生物生产能力高的湖泊。
3.1.12滩涂tidal flat平均高潮线与平均低潮线之间的砂砾、泥沙、淤泥或软泥组成的地带。
3.1.13底质bottom material水域底部物质的性质和状态。
3.1.14临界深度critical depth水体中光照强度使植物从能到不能进行光合作用的深度。
1. 水螅型(polyp)亦称“多足体”。
腔肠动物部分种类生活史中出现的两种不同体型(即水螅型与水母型)之一。
体壁由内、外胚层及其所分泌的中胶层构成。
体呈圆筒状,基部称基盘,适于附着生活;与基部相对的一端称口盘,中央有口,口朝上,周围具触手。
体内为较大的呈盲管状或被垂直隔膜分成小室的原肠腔。
水螅型为腔肠动物生活史中的无性世代。
2. 水母型(medusa)腔肠动物部分种类生活史中出现的两种不同体型(即水螅型与水母型)之一。
基本结构同水螅型,惟水母型比较扁平,中胶层较厚,呈圆盘状或古钟状,适于水中漂浮生活;体分伞部与垂管两部分。
伞部上方隆起的一面称外伞,下方凹入的一面称内伞。
内伞中央着生延长的垂管,垂管末端有口,口朝下。
伞缘有1圈触手。
神经系统在伞缘比较集中,形成神经环,并且有感觉器官如平衡囊。
水母型的原肠腔分出辐管,通入环管。
水母型为腔肠动物生活史中的有性世代。
3. 刺细胞(cnidoblast)腔肠动物外胚层中的一种特殊细胞。
它遍布于体表,触手上特别多。
刺细胞内有一个细胞核和一个囊状的刺丝囊,囊内储有毒液及一卷曲的丝状管。
当受到刺激时,卷曲的刺丝立即翻出,刺入其他动物组织中,放出毒液,起麻醉或杀伤的作用;或不放出毒液,只缠绕被捕物。
4. 刺丝囊(capsule)见“刺细胞”。
5. 消化循环腔(gastrovascular cavity)亦称“消循腔”、“原肠腔”、“腔肠”。
腔肠动物体壁内侧围成的相当于原肠腔的管腔。
其周围为内胚层细胞。
它相当于多细胞动物个体发育过程中原肠胚时期的原肠腔,具有消化的功能,可以行细胞内消化和细胞外消化;又兼有循环的功能,能将消化后的营养物质输送到身体各部分。
它只有一个开口,此口兼有摄食和排遗的功能。
水螅型的消化腔简单,水母型的则较复杂。
在群体种类中,各个体的消化腔经共肉腔而连通。
6. 栉毛带(comb row)栉水母体表八列纵行的由栉毛板排列而成的纤毛带。
为运动器官。
GB 8588─88 渔业资源基本术语—第一部分
1 仔鱼prelarva: 从卵膜内孵出后靠卵黄供应营养的鱼类早期发育个体。
2 稚鱼postlarva: 卵黄吸收完毕,开始主动掇取外界食饵,尚未出现性分化,正处于变态期的鱼类早期发育个体。
3 幼鱼juvenile: 完成了变态并具有与成鱼相同的形态特征,自性腺开始发育至性成熟阶段的鱼类个体。
4 成鱼adult: 性成熟的鱼类个体。
5 生长率growth rate: 水生动物个体在一定时期内体长(或体重)的增量与期初体长(或体重)的比值。
6 生长系数instantaneous rate of growth: 水生动物个体体长(或体重)的生长速度(d L/d t或d W/d t)和该个体当时的体长(或体重)之比值,通常以符号G表示,与瞬时生长率同义。
7 渐近体长asymptotic length: 水生动物的生长参数,体长生长的理论渐近值。
以符号L∞表示。
8 死亡率mortality rate: 水生动物种群在一定时期内个体减少的数量与期初该种群个体总数量之比值。
因捕捞所造成的死亡率称捕捞死亡率;因捕捞以外的自然原因所造成的死亡率称自然死亡率。
9 死亡系数instantaneous mortality rate: 水生动物种群的个体数量减少速度(d N/d t)和该种群当时的个体数量N之比值。
以符号Z表示。
10 残存率survival rate: 在某一定时期(通常为一年)的终止时和起始时水生动物种群中个体数量之比值。
以符号S表示。
11 世代generation: 在同年或同一繁殖期内出生的某水生动物种群个体之总称。
12 渔获量catch: 在天然水域中所采捕的渔业生物的重量。
13 渔捞记录fishing record: 捕捞作业的位置、时间、渔获物种类、渔获量和海洋环境因子等与生产活动有关的记实。
14 捕捞过度overfishing: 因捕捞量超过渔业资源再生产量,使平均单位捕捞力量渔获量(CPUE)和总渔获量都持续下降。
15 禁渔期closed season: 在规定水域内禁止对某种渔业资源的捕捞或某类渔具作业的时期。
16 禁渔区closed area: 全面禁止一切捕捞生产或某类渔具作业的水域。
17 幼鱼保护区juvenile protection area:为禁止一切损害幼鱼的作业而划定的水域。
18 开捕期opening date:在规定水域内,准许开始某种渔业生产或某类渔具作业的法定日期。
19 人工鱼礁artificial fish reef: 改善水域生态环境,诱集鱼类栖息或繁殖的水中固定设施。
20 渔业资源评估fish stock assessment: 评价捕捞和环境因素对渔业资源种群数量和质量的影响程度。
21 渔业管理fishery management: 渔业上投入和产出关系间的决策和实施。
22 渔业管理目标objective of fishery management: 通过控制捕捞活动,保护和改良环境,从渔业资源获得某种预期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23 限额分配制quota system: 将某海区或某鱼种的允许捕捞量按一定的原则定量分配给各生产单位(国家、渔业公司或渔船)的分配办法。
24 捕捞能力指数power factor: 某渔船(或渔具)与选定的标准渔船(或标准渔具)在相同渔业资源密度和相同的渔场条件下单位时间内的渔获量之比值。
25 捕捞能力fishing power: 某种渔船(或渔具)的相对捕鱼效率,以参数“捕捞能力指数”计量。
26 捕捞强度fishing intensity:在单位时间、单位面积水域内投入作业的标准捕捞力量。
27 捕捞力量fishing effort: 在特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或一汛期)投入某渔业的标准作业单位数。
用“标准作业小时”作单位,以符号f表示。
28 单位捕捞力量渔获量catch per unit effort:单位捕捞力量的平均渔获量,通常用作资源密度的指标。
以符号CPUE表示。
29 可捕系数catchability coefficient:单位捕捞力量所能捕获某渔业资源种群的数量占该种群总数量的比值。
以符号q表示。
30 补充群体recruitment stock: 新参加捕捞群体的那部分渔业资源。
31 渔业水域fisheries area:人类从事水产捕捞、养殖和增殖等生产活动的水域。
32 资源增殖stock enhancememt:用人工的方法使渔业资源增加数量,提高质量的措施。
33 丰满度系数coefficient of fatness: 鱼体肥瘦的指标,以符号k表示。
以公式
k=100W/L3计算,式中W为鱼体重量(g),L为鱼体长度(cm)。
34 生殖力fecundity: 雌鱼在一个繁殖季节内的产卵数量。
35 鱼体长度length of fish body
35.1 全长total length: 吻端至尾鳍末端的距离,鳎类等鱼类以此代表鱼体长度。
35.2 体长body length: 吻端至尾椎骨末端的距离,石首鱼科、鲷科等鱼类以此代表鱼体长度。
35.3 叉长fork length: 自吻端至尾叉最深点的距离,科、鲱科等鱼类以此代表鱼体长度。
35.4 肛长anal length: 吻端至肛门前缘的距离,鲨鱼、海鳗、带鱼等鱼类以此代表鱼体长度。
35.5 体盘长disc length: 自吻端至胸鳍基底的距离,鳐、等鱼类以此代表鱼体长度。
36 暖水种warm water species: 生长、生殖适温高于20℃,自然分布区月平均水温高于15℃的水生动物。
暖水种包括亚热带种和热带种,前者适温范围为20~25℃,后者适温范围高于25℃。
37 温水种temperate water species: 生长、生殖适温范围为4~20℃,自然分布区月平均水温为0~25℃间的水生动物。
温水种包括冷温种和暖温种,前者适温范围为4~12℃,后者为12~20℃。
38 冷水种cold water species: 生长、生殖适温低于4℃,自然分布区月平均水温不高于10 ℃水域的水生动物。
冷水种包括寒带种和亚寒带种,前者适温为0℃左右,后者为0~4℃。
39 底层鱼类demersal fishes: 大部分时间生活在陆架区底层或近底层的鱼类。
40 上层鱼类pelagic fishes: 栖息在海洋表层或上层的鱼类,它和底层鱼类的区别在于它进行明显的远距离洄游。
41 中层鱼类mesopelagic fishes:栖息在外海和大洋的200至 1000 m水层内的鱼类。
42 深海鱼类abyssopelagic fishes: 栖息在大洋水深1000米以下深海底带(不包括深海床)的鱼类。
43 游乐渔业recreational fishery:以娱乐为目的的渔业,因多数用竿钓,故亦称游钓。
44 多鱼种渔业multispecies fishery:
同时以两种或两种以上鱼类种群为捕捞对象的渔业。
45 开发率rate of exploitation:鱼类种群在特定时期内被捕捞的数量和期初该种群总数量之比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