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次甲基四胺msds
- 格式:pdf
- 大小:128.67 KB
- 文档页数:3
中文名称:六次甲基四胺英文名称:Hexamethylenetetramine,Methenamine 分子式:C6H12N4 分子量:140.186 CAS RN:100-97-0性状为无色或白色结晶,溶于水、醇及醚中。
通用名: 乌洛托品,又称作六亚甲基四胺产品性能: 该品为白色具有光泽的结晶或结晶性粉末,对皮肤有刺激性,加热易升华并分解,易燃,易溶于水,难溶于乙醚、芳香烃等。
用途:广泛用于国防医药橡胶塑料化工食品等工业,与发烟硝酸反应生成爆炸性很强的“旋风炸药”RDX。
包装:用内衬塑料袋的编织袋包装,每袋净重25kg 六次甲基四胺是热塑性酚醛树脂最常用的固化剂,由于其常态为固体,可干法混料,广泛应用于钢铁、铸造、复合材料等领域。
理化特性⑴成分/组成信息:⑵外观与性状:白色细粒状结晶,味初甜后苦. ⑶熔点(℃):263(升华)⑷沸点(℃):无资料⑸相对密度(水=1):1.27 ⑹溶解性:溶于水,乙醇,氯仿,四氯化碳,不溶于乙醚,石油醚,芳烃. ⑺闪点:250℃用途:用作纺织品的防缩整理剂,亚氯酸钠漂白活化剂,防水剂CR的缓冲剂等.用作树脂和塑料的固化剂,橡胶的硫化促进剂(促进剂H),纺织品的防缩剂,并用于制杀菌剂,炸药等.药用时,内服后遇酸性尿分解产生甲醛而起杀菌作用,用于轻度尿路感染;外用于治癣,止汗,治腋臭.与烧碱和苯酚钠混合,用于防毒面具作光气吸收剂.乌洛托品还是一种常用的缓蚀剂,用于减缓金属材料的腐蚀酸洗——用六次甲基四胺——作缓蚀剂酸洗是为了除去钢铁表面的铁锈,常用酸类物质,但酸既能与铁锈反应,也能与基体铁反应而造成对钢铁基体的腐蚀,加入六次甲基四胺就可以减慢酸与铁基体的反应,却基本不影响除锈的速度。
实质上它就是能减慢化学反应的催化剂(又叫负催化剂)1、【摘要】:采用挂片失重法研究了乌洛托品在不同浓度和温度下在盐酸清洗剂中对碳钢的缓蚀行为。
结果表明:随着缓蚀剂乌洛托品浓度的增大,其浓度为1.5%时,缓蚀效率出现最大值,大于该浓度后,缓蚀效率下降;随着温度升高,乌洛托品的缓蚀作用效果降低。
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化学品中文名:六亚甲基四胺化学品英文名:hexamethylenetetramine;hexamine;urotropine;meth enamine化学品别名:六甲撑四胺;乌洛托品CAS No.:100-97-0EC No.:202-905-8分子式:C6H12N4第二部分危险性概述紧急情况概述固体。
易燃,其粉体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跟皮肤接触可能会引起敏化作用。
对水生物有毒。
GHS危险性类别根据GB30000-2013化学品分类和标签规范系列标准(参阅第十六部分),该产品分类如下:易燃固体,类别2;皮肤敏化作用,类别1;危害水生环境-急性毒性,类别2。
标签要素象形图警示词:警告危险信息:易燃固体,可能导致皮肤过敏反应,对水生生物有毒。
预防措施:远离热源、热表面、火花、明火以及其它点火源。
禁止吸烟。
容器和接收设备接地和等势联接。
避免吸入粉尘/烟/气体/烟雾/蒸气/喷雾。
受沾染的工作服不得带出工作场地。
避免释放到环境中。
戴防护手套/穿防护服/戴防护眼罩/戴防护面具。
事故响应:清洗后方可重新使用。
如发生皮肤刺激或皮疹:求医/就诊。
安全储存:不适用。
废弃处置:按照地方/区域/国家/国际规章处置内装物/容器。
物理化学危险:遇火或摩擦可被引燃,其粉体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健康危害:吸入该物质可能会引起对健康有害的影响或呼吸道不适。
意外食入本品可能对个体健康有害。
皮肤直接接触可能导致皮肤过敏反应。
通过割伤、擦伤或病变处进入血液,可能产生全身损伤的有害作用。
眼睛直接接触本品可导致暂时不适。
环境危害:本品对水生生物有毒。
请参阅SDS第十二部分。
第三部分成分/组成信息√物质混合物第四部分急救措施一般性建议:急救措施通常是需要的,请将本SDS出示给到达现场的医生。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物。
用大量肥皂水和清水冲洗皮肤。
如有不适,就医。
眼睛接触:用大量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化学品中文名:六亚甲基四胺;乌洛托品化学品英文名:hexamethylenetetramine;Urotropine企业名称:生产企业地址:邮编: 传真:企业应急电话:电子邮件地址:技术说明书编码: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纯品混合物有害物成分浓度CAS No.六亚甲基四胺100-97-0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第4.1类易燃固体侵入途径:吸入、食入健康危害:生产条件下,主要引起皮炎和湿疹。
皮疹多为多形性,奇痒,初起局限于接触部位,以后可蔓延,甚至遍及全身。
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害。
燃爆危险:易燃,其粉体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如有不适感,就医。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如有不适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呼吸、心跳停止,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
就医。
食入:饮水,禁止催吐。
如有不适感,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危险特性:遇明火有引起燃烧的危险。
受热分解放出有毒的氧化氮烟气。
与氧化剂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具有腐蚀性。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氮氧化物。
灭火方法:用泡沫、二氧化碳、雾状水、砂土灭火。
灭火注意事项及措施:消防人员必须佩戴空气呼吸器、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向灭火。
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应急行动:消除所有点火源。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口罩,穿防静电服。
禁止接触或跨越泄漏物。
小量泄漏:用洁净的铲子收集泄漏物,置于干净、干燥、盖子较松的容器中,将容器移离泄漏区。
大量泄漏:用水润湿,并筑堤收容。
防止泄漏物进入水体、下水道、地下室或密闭性空间。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局部排风。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化学物质安全数据表(MSDS清单)优选文档注:危害性:(1)爆炸性(2)易燃性(3)可燃性(4)自燃性(5)腐化刺激性(6)急性毒性(7)特定毒性(8)破坏臭氧层物质(9)氧化性(10)有机氯溶剂化学物质安全数据表(MSDS清单)5优选文档注:危害性:(1)爆炸性(2)易燃性(3)可燃性(4)自燃性(5)腐化刺激性(6)急性毒性(7)特定毒性(8)破坏臭氧层物质(9)氧化性(10)有机氯溶剂化学物质安全数据表(MSDS清单)优选文档优选文档注:危害性:(1)爆炸性(2)易燃性(3)可燃性(4)自燃性(5)腐化刺激性(6)急性毒性(7)特定毒性(8)破坏臭氧层物质(9)氧化性(10)有机氯溶剂化学物质安全数据表(MSDS清单)优选文档注:危害性:(1)爆炸性(2)易燃性(3)可燃性(4)自燃性(5)腐化刺激性(6)急性毒性(7)特定毒性(8)破坏臭氧层物质(9)氧化性(10)有机氯溶剂化学物质安全数据表(MSDS清单)优选文档优选文档注:危害性:(1)爆炸性(2)易燃性(3)可燃性(4)自燃性(5)腐化刺激性(6)急性毒性(7)特定毒性(8)破坏臭氧层物质(9)氧化性(10)有机氯溶剂化学物质安全数据表(MSDS清单)优选文档注:危害性:(1)爆炸性(2)易燃性(3)可燃性(4)自燃性(5)腐化刺激性(6)急性毒性(7)特定毒性(8)破坏臭氧层物质(9)氧化性(10)有机氯溶剂化学物质安全数据表(MSDS清单)优选文档注:危害性:(1)爆炸性(2)易燃性(3)可燃性(4)自燃性(5)腐化刺激性(6)急性毒性(7)特定毒性(8)破坏臭氧层物质(9)氧化性(10)有机氯溶剂化学物质安全数据表(MSDS清单)优选文档优选文档注:危害性:(1)爆炸性(2)易燃性(3)可燃性(4)自燃性(5)腐化刺激性(6)急性毒性(7)特定毒性(8)破坏臭氧层物质(9)氧化性(10)有机氯溶剂化学物质安全数据表(MSDS清单)优选文档注:危害性:(1)爆炸性(2)易燃性(3)可燃性(4)自燃性(5)腐化刺激性(6)急性毒性(7)特定毒性(8)破坏臭氧层物质(9)氧化性(10)有机氯溶剂优选文档。
六次甲基四胺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化学品中文名称:六亚甲基四胺化学品英文名称:Hexametylenteramine中文名称:乌洛托品英文名称Urotropine技术说明书编码:484CAS No.:100-97-0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侵入途径:健康危害:生产条件下,主要引起皮炎和湿疹。
皮疹多为多形性,奇痒,初起局限于接触部位,以后可蔓延,甚至遍及全身。
环境危害:燃爆危险:本品易燃,具腐蚀性,可致人体灼伤,接触可引起皮炎,奇痒。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物,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
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危险特性:遇明火有引起燃烧的危险。
受热分解放出有毒的氧化氮烟气。
与氧化剂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具有腐蚀性。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化氮。
灭火方法: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灭火剂:泡沫、二氧化碳、雾状水、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应急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
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防毒服。
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
小量泄漏: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
大量泄漏:用塑料布、帆布覆盖。
使用无火花工具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局部排风。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
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
避免产生粉尘。
避免与氧化剂、酸类接触。
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
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乌洛托品工艺技术规程一、产品概述1.产品名称乌洛托品化学名称:六次甲基四胺,又名H促进剂,分子式:(CH2)6N4,结构式:N CH2CH2CH2N CH2 NCH2N CH22.物理性质乌洛托品是白色粉状结晶物,无臭有甜味,对皮肤有刺激作用。
比重1.27(25℃)。
在空气中贮存性质安定,但易吸潮结块。
在常压下加热到100℃以上时,有少量挥发分解,但长时间加热40小时内能挥发18.38%。
加热到280℃时即开始升华,但并不溶化。
在常压下,当温度升至200℃,分解物中开始有氢氰酸、甲烷、氢、氮等产生。
在真空情况下当温度达到230~270℃时,升华极快,并发生分介。
乌洛托品易燃,燃烧火焰为无色。
乌洛托品极易溶解于水,但其在水中溶解度并不是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相反温度降低时溶解度反而增加。
(见表一)表一乌洛托品在水的溶解度序号温度(℃)溶解度(%)1047.322546.535045.0乌洛托品微溶于醚及芳香族碳氢化合物,在醇中稍能溶解,但在三氯甲烷中具有较高的溶解度。
(见表二)表二乌洛托品在各种溶剂中室温时的溶解度序号溶剂名称溶解度(g/100ml)1石油醚不溶2乙醚0.033苯0.24戊醇 1.85无水乙醇 2.86甲醇7.27三氯甲烷13.4乌洛托品在氨水中的溶解度是随氨水浓度升高而降低的(见图一)图一乌洛托品在氨水中的溶解度3.化学性质乌洛托品与盐酸、硫酸、醋酸和水杨酸的作用后即分解,生成甲醛、氨、碳酸和甲胺。
分解生成物的数量决定于所用酸的浓度、温度及其作用时间。
乌洛托品氢离子浓度愈大分解速度即愈快(见图二)图二六次甲基四胺的分解与氢离子浓度的关系曲线A—于38℃下经过1小时后六次甲基四胺的分解量%B—于38℃下经过6小时后六次甲基四胺的分解量%从上图中我们可以看到乌洛托品氢离子浓度愈大,六次甲基四胺的分解速度即愈快。
反应速度是随着氢离子浓度的降低而减慢的。
即使是在中性溶液中,在38℃下仍有六次甲基四胺的分解。
I4.3.1 澄清度实验称取8g 试样,溶于100 m L 水中,其浊度不得大于H G 3-1168中规定的澄清度标准: 分析纯······2号; 化学纯······5号。
4.3.2 水不溶物称取40 g 试样,溶于500 m L 水中,用已在105±2℃恒重的4号玻璃滤祸过滤,用水洗涤滤渣,于105±2℃的电烘箱中干燥至恒重。
结果按GB 9738中第7章之规定计算。
4.3.3 灼烧残渣称取10g 试样,按GB 9741中4.1条之规定测定。
结果按GB 9741中5条之规定计算。
4.3.4 氯化物称取1g 试样,溶于20 m L 水中,加2.5 m L 溶液(25%)及1 m L 溶液(17g/L),稀释至25 m L ,摇匀,放置10 m i n 。
溶液所呈浊度不得大于标准。
标准是取含下列数量氯化物的杂质标准溶液: 分析纯······0.01 m g Cl ; 化学纯······0.05 m g Cl 。
加20 m L 水,加1 m L 硝酸溶液(25%)及1 m L 硝酸银溶液(17g/L),稀释至25 m L ,与同体积试样溶液同时放置10 m i n 比浊。
4.3.5 硫酸盐称取1g 试样;溶于水,加1.5 m L 盘酸溶液(20%),稀释至20 m L,再加0.5 m L 盐酸溶液(20%)酸化后,按GB 9728之规定测定。
溶液所呈浊度不得大于标准。
标准是取含下列数量的杂质标准溶液: 分析纯······0.01 m g SO 4; 化学纯······0.03 m g SO 4。
工业六次甲基四胺(三)4.2.2.1无吡啶卡尔·费休试剂制备办法置63g碘于干燥的1L带塞的棕色玻璃瓶中,加入600mL,再加25g已在150℃干燥至恒重的及85g 已在150℃干燥至恒重的,塞上瓶塞,振荡至碘及盐类所有溶解(溶液A)。
通二氧化硫于用冰水冷却的无水甲醇中,使1L含256g(4mol/L)(溶液B)。
加90mL溶液B(含二氧化硫23g)或挺直通23g干燥二氧化硫气体于溶液A中,再用甲醇稀释至1L,混匀,置于暗处备用。
4.2.2.2分析步骤按GB/T6283规定举行。
两次平行测定结果的差值不得大于0.05%,取其算术平均值为测定结果。
4.3灰分的测定试样量为5g,炭化后的灼烧温度为(750±25)℃,其余按GB/T7531规定举行。
两次平行测定结果的差值不得大于0.01%,取其算术平均值为测定结果。
4.4 水溶液外观的测定 4.4.1 办法提要一定量试样的水溶液与标准比浊液举行比较。
4.4.2 试剂和材料 a)溶液:1+2; b)糊精溶液:20g/L;c)溶液:20g/L: d)氯化物标准溶液:1mL含有0.01mgCl。
4.4.3分析步骤称取2g试样,精确至0.1g于50mL比色管中,加水20mL溶解后,稀释至刻度摇匀。
与标准比浊溶液举行轴向比较,试样浊度不大于标准比浊溶液时即为合格。
标准比浊溶液的配制:吸取氯化物标准溶液0.2mL置于50mL比色管中,加水20mL,硝酸溶液1mL,糊精溶液0.2mL,硝酸银溶液1mL,稀释至刻度摇匀,放置15min。
4.5重金属的测定 4.5.1办法提要在乙酸酸性溶液中微量重金属与可生成黑褐色,与已知含量的标准比色溶液相比较。
4.5.2试剂和材料 a)溶液:300g/L; b)溶液:20g/L; c)铅标准溶液:1mL含有0.01mgPb。
4.5.3分析步骤称取5g试样,精确至0.1g,于50mL比色管中,加25mL水溶解,加溶液2滴及溶液2滴摇匀,放置5min,与标准比色溶液举行轴向比较,色彩不深于标准比色溶液色彩时即为合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