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话测试四项答题技巧
- 格式:doc
- 大小:34.50 KB
- 文档页数:6
考普通话需要注意的技巧考普通话是提高沟通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展现个人素质的重要方面。
为了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我们需要掌握一些技巧。
本文将从听、说、读、写四个方面为大家介绍考普通话的注意事项。
一、听力技巧1. 注意听清音节:普通话中的音节发音清晰,要注意区分每个音节,不要模糊不清。
2. 提高听音速度:普通话的语速比较快,考试中可能会有较长的对话或文章,要提高自己的听力速度,不要错过重要信息。
3. 注意重音和语调:普通话中的重音和语调对于理解意思非常重要,要注意听清楚每个音节的重音和语调变化。
二、口语技巧1. 练习口语表达:口语表达能力是考普通话中的重点,要多进行口语练习,提高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
2. 注意正确发音:普通话的发音规范,要注意正确发音,避免发错音。
3. 控制语速:口语中要注意控制语速,不要过快或过慢,要与考官保持一致的语速。
三、阅读技巧1. 提高阅读速度:考普通话中的阅读理解题要求在有限的时间内快速阅读并理解文章,要提高自己的阅读速度。
2. 注意关键词:阅读题中常常会出现一些关键词,要注意找出这些关键词,帮助理解文章。
3. 学会推测:有时候文章中的信息并不完整,需要通过推测来理解意思,要学会通过上下文推测出正确答案。
四、写作技巧1. 注意语法和用词:普通话写作要求语法正确,用词准确,要注意避免语法错误和词汇的重复使用。
2. 练习写作:写作能力是考普通话中的一项重要能力,要多进行写作练习,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3. 注意段落结构:写作中要注意段落结构的合理安排,每个段落的内容要有逻辑关系。
总结起来,要提高考普通话的技巧,我们需要在听、说、读、写四个方面下功夫。
从听力技巧、口语技巧、阅读技巧和写作技巧四个方面入手,不断练习和提高自己的能力。
只有掌握了这些技巧,我们才能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展现出自己良好的普通话水平。
普通话考试的技巧有哪些(通用10篇)普通话考试的技巧有哪些篇1(一)、要有充分的信心,我要相信我自己能够拿到自己想要的级数。
比如是二甲、二乙等等,信心最重要。
信心最重要下面就是具体方面的内容了:(二)语音基础知识及要求1. 普通话语音分析声母:讲解发音部位(唇音、双唇音、齿唇音、舌尖音、舌面音)、发音方法,开口呼零声母,非开口呼零声母(齐齿呼、合口呼、撮口呼)。
韵母:单韵母的发音:圆唇度及发音位置前后;复韵母的发音:舌位由低向高滑动,开头的元音音素响亮清晰,收尾的元音音素轻短模糊;鼻韵母的发音:前、后鼻尾音的韵母区分的主要特点。
声调:普通话共有四个声调。
阴平、阳平、上声、去声。
音节:普通话常用音节400个,按开口呼、齐齿呼、合口呼、撮口呼四类排列。
变调和音变:上声变调、“一”“不”的变调、“啊”的音变。
轻声:普通话轻声音节调值的两种形式。
儿化:儿化韵变规则。
以上辅导重点放在山西和太原方言与普通话发音的不同处:①突出强调声母中的平翘舌音;②韵母读音中的合口呼、撮口呼的韵母圆唇度明显不够,或开口度明显不够,或韵母舌位动程明显不够等;③声调调形、调式基本正确,但调值明显偏低或偏高,方音重的受测人对阴平阳平不分,声调中音程长短、调值是否到位。
④普通话双音节词语的语音轻重格式主要有三种,即重轻格(轻声词)、重中格和中重格。
这三种格式中,中重格的词语占绝大多数,但往往容易忽略重中格式。
2. 朗读的基本要求普通话朗读就是用爽朗生动的标准音,把书面上用文字写出成段成篇的文章作品念出来,成为有声有色的活语言,要求使用普通话语音,每句话都有要求按规范的标准音来念;再加上轻重缓急、抑扬顿挫的语调、语气,停顿恰当。
朗读的速度主要由作品和形式来确定,按平均速度,五百字可以读三分钟,不可回读。
朗读材料各篇字数略有出入,为了做到评分标准一致,各篇以400字为准(以//为标记),但语调、语速的考查要贯穿全篇。
3. 说话的基本要求说话是没有文字凭借的测试项,可全面反映应试人普通话的真实水平,不仅要注意训练成句成段话语语音的自然度,同时也要注意训练用词、造句以及快速思维的能力。
普通话考试技巧及方法普通话考试是评估个人普通话水平的一种方式,以下是一些普通话考试的技巧和方法:1. 阅读理解:阅读理解是普通话考试中常见的题型。
在阅读理解题中,首先要仔细理解文章的内容,提炼出关键信息。
可以通过标记重点词语,划线关键句子等方式帮助记忆和理解文章。
同时,要尽量利用文章本身的线索,如上下文逻辑关系、情节推理等来解答问题。
2. 听力理解:听力理解是普通话考试中的另一个重要部分。
在听力理解题中,要注意听清题目要求和听力材料的内容。
可以通过积极倾听、提炼信息、笔记等方式提高听力理解能力。
同时,要学会合理安排时间,根据题目的难易程度选择解答的顺序。
3. 口语表达:口语表达是普通话考试中检验个人口语水平的重要环节。
想要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可以多听、多模仿、多练习。
可以通过模仿优秀的普通话播音员、参加普通话角色扮演等方式提高发音、语调和语速的准确性。
此外,要养成多读书、多积累词汇和语法知识的习惯,以拓宽自己的词汇量和语言表达能力。
4. 书写能力:书写能力是普通话考试中的一项重要方面。
在书写方面,要注意练习书写规范、字形美观、书写速度等。
可以通过反复书写经典课文、短文等方式提高书写能力。
同时,要注意掌握正确的笔画顺序和书写规范,保证字迹清晰可辨。
5. 模拟练习:为了提高普通话考试的技巧和方法,可以进行模拟练习。
可以借助相关的练习资料,模拟考试环境,进行练习和评估。
通过不断的练习,可以熟悉考试的题型和要求,提前了解自己的薄弱环节,针对性地进行提高和强化。
总之,普通话考试是需要多方面综合能力的考试,需要在日常学习中不断积累、提高,并采取一些技巧和方法来应对考试。
希望上述的技巧和方法对您有所帮助。
普通话考试技巧和注意事项有哪些不管是在学习还是工作中,都需要用到普通话来交流,练好一口普通话是很重要的。
下面是由编辑为大家整理的“普通话考试技巧和注意事项有哪些”,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本文。
普通话考试技巧1 、声音要大考试时,每位同学各自在独立的小房间里,所以不要害羞,大声说出来吧!2、尽量不要回读读错的地方不要回过去重新读,否则会被扣分。
3、不要漏读在读的时候务必小心谨慎,漏读会扣分,即使是不会读的,你也要琢磨一下,把它读出来。
一不小心漏读,也不要想着回去把它读出来,漏掉的就自动忽略吧。
4、语速合理不要读太快,语速稍微慢一些,有节奏一些,会让你的普通话更标准。
5、表达流畅这主要是针对朗读和命题说话,这不仅仅是考察普通话标准与否的问题,还要注意表达流畅。
普通话考试的注意事项1、注意考试前的饮食规律考试前几天,正常的饮食规律也是非常重要的,也不需要喝太多所谓的补品,避免考试的时候出现一些类似肚子疼、不舒服等一些突发情况。
2、提前15分钟来到考场不管家离考场有多远,都要想办法提前10-15分钟来到考场,如果不能进到考场里面的话,也可以提前到考场门口,先熟悉一下这边的环境,避免到时候受环境影响发挥。
3、想办法舒缓紧张情绪每个人在面临考试时,都会有或多或少的紧张情绪,对考试结果越重视的人,就会更紧张,所以感觉到紧张的时候,可通过深呼吸,自我暗示等方式来舒缓紧张。
4、注意平翘舌音的发音在发音上,南方人跟北方人的区别很大,但不管怎样,发音时一定要注意标准,可在考试前进行平翘舌音的发音练习。
5、减少头脑中的理所当然我们在考试的时候,看试卷题目时会不知不觉运用以前养成的看书速度,很多单词、生词其实没有仔细去看,就一眼瞄过,然后理所当然在脑海中认为是这么读,其实,很多单词只要换一个偏旁读法就会有很大不同,所以一定要仔细看。
6、朗读时注意自己的节奏在朗读环节,对节奏的把握很重要,千万不要太快,快了容易读漏或者读错,建议可以把节奏压一下,适当的放慢一点,在放慢的过程中也是逐渐缓解紧张的过程,当然,需要注意一下时间。
普通话考试中如何正确应对答题技巧与方法随着普通话的普及和推广,普通话考试已经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评价标准。
无论是在求职面试还是在升学考试中,良好的普通话口语能力都是必备的技能之一。
然而,很多人在面对普通话考试时都会感到困惑和不知所措。
下面将介绍一些应对答题技巧和方法,帮助大家在普通话考试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首先,了解考试内容和要求是非常重要的。
普通话考试通常包括听力、口语、阅读和写作等部分。
在备考过程中,我们应该详细了解每个部分的考试形式和评分标准,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和训练。
例如,在口语部分,我们需要注意正确发音、流利表达和语调的准确运用。
在阅读部分,我们需要提高阅读理解和语境推测的能力。
了解这些要求,可以帮助我们有的放矢地进行备考和训练。
其次,积极参与口语练习是提高普通话口语能力的关键。
口语练习可以通过模拟考试、角色扮演等方式进行。
在模拟考试中,我们可以模拟真实考试的环境和时间限制,尽量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答题。
这样可以帮助我们熟悉考试形式和节奏,提高应对答题的效率。
在角色扮演中,我们可以扮演不同的角色,进行对话练习。
这样可以锻炼我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应对不同情境的能力。
通过积极参与口语练习,我们可以提高普通话口语的流利度和准确度,增加自信心。
此外,在答题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语速和语调的控制。
普通话考试中,流利的表达和准确的发音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应该尽量避免口齿不清、语速过快或过慢等问题。
在答题前,我们可以先深呼吸,放松身心,控制好自己的语速和语调。
在回答问题时,我们可以适当地停顿一下,给自己一些思考和调整的时间。
同时,我们还应该注意语调的运用,通过提高语调的变化和抑扬顿挫,使自己的表达更加生动有力。
最后,不断积累词汇和语法知识也是提高普通话口语能力的重要途径。
在普通话考试中,我们需要用到丰富的词汇和灵活的语法结构。
我们可以通过阅读、听力和写作等方式来积累词汇和语法知识。
在阅读中,我们可以注意词汇的使用和语法结构的运用。
普通话测试第四题
普通话水平测试第四题是命题说话,要求考生围绕一个指定的主题进行说话,时间大约为3分钟。
以下是一些关于普通话水平测试第四题的备考建议:
1. 提前准备:考生可以在考试前提前准备一些常见的话题,并针对每个话题列出说话的提纲或要点。
这样可以提高考试的应对能力。
2. 注意语音语调:命题说话部分对语音语调的要求比较高,考生需要注意发音的准确性和语调的自然流畅。
3. 表达清晰:在说话时,考生要确保表达清晰,让评委能够听明白所说的内容。
4. 控制时间:考生要严格控制说话的时间,不要超时也不要过短。
5. 避免口头禅:在说话时,考生要尽量避免使用过多的口头禅或不必要的话语。
6. 多练习:要想在命题说话部分取得好成绩,考生需要多加练习,提高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
总之,普通话水平测试第四题需要考生具备一定的口语表达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
通过提前准备、注意语音语调、表达清晰、控制时间、避免口头禅和多练习等备考措施,考生可以更好地应对这一考试环节,取得好成绩。
普通话考试技巧普通话考试高分技巧1.统观话题,把握类型在单音节字词上面,总共有100个字,考生在平常的时候应多加练习,无外乎就100个字,在练习的过程中,要把握读音的正确并吐字清晰。
多用口语词,少用书面语在说话时,应该尽可能多用口语词,少用“之乎者也”之类的古语词或“基本上”、“一般说来”之类的书面语、公文用语。
汉语书面语中保留了许多古汉语中的词语。
这些词语很文雅,很精炼,使用这些古语词可以使语言有庄重的色彩,但同时也就会使语句减少了几分生动和亲切,因此不适合在说话时使用。
例如“诸如”常用在公文里,口头上说,不妨改为“比方说……”更好。
“无须乎”也不如“不必”来得生动自然。
“午后二时许”就是“下午两点多钟”的意思,但用在小型联欢会上,就不如“下午两点多钟”更为活泼。
运用口语词可以使话语显得生动。
2.读音正确,切勿重复对于双音节词语,考生在读时,一定要把握字词的准确性,该停顿时就停顿,也不可一气呵成,如读错的字词,也不要再进行重复,继续读下去。
说话时也不要忽悲忽喜,情感大起大落,往往会因情绪激动而影响表达的流畅和语音的标准度。
避免同音词在口语中没有文字材料做依托,如果遇到同音现象,就容易造成误解。
“向前看”容易被误听为“向钱看”;“期中”也容易被误听为“期终”。
因此人们在说话时,应尽可能避免使用有同音词的语词。
据说有人出差到安徽,想品尝一下当地的小吃。
服务员指着一种宽面条问“面皮要不要?”当她听到“不要”的'答复时,随口说了一句:“你们上海人来这儿,怎么都是不要面皮的?”想不到这句话引起了旁边站着的一对年轻的上海夫妇极大的愤慨,认为这位服务员侮辱了上海人。
其实不是这么一回事。
这是方言词语加上同音现象所造成的一场误会。
服务员使用了一个方言词“面皮”,而这个词正好与上海话中表示脸面的“面皮”相同。
这样一来,原来服务员所讲的意思“不吃宽面条”就被误解为“不要脸”了。
由此可见,在口语中避免使用同音词也是非常重要的。
普通话考试的技巧与窍门普通话,也被称为标准汉语,是中国主流地区所使用的共同语言。
在现代社会中,普通话的掌握对个人发展和职业前景至关重要。
因此,通过参加普通话考试,提高口语和听力能力已成为很多人的追求目标。
本文将为大家分享一些普通话考试的技巧与窍门,帮助考生们在考试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1. 词汇积累与记忆词汇是语言运用的基础,也是普通话考试的重要内容之一。
为了提高词汇量和应对考试中的词汇测试,考生们可以采取以下策略:- 阅读:阅读是扩展词汇量的有效途径,可以选择报纸、杂志、经典文学作品等阅读材料加强自己的阅读能力,并将生词和短语记录下来,反复复习巩固记忆。
- 单词卡片:将生词写在卡片上,一面写单词,另一面写词汇释义和例句。
在学习或碎片时间中,翻看这些卡片,通过反复记忆来掌握词汇。
- 词汇应用:在日常生活中,尽量使用所学的词汇进行交流和表达,提高词汇的运用水平。
2. 口语训练与模仿普通话考试中的口语表达是重要的考查内容之一。
以下是一些建议,帮助考生们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听力材料:积极参与听力材料的学习和模仿,尤其是标准的普通话发音和语调。
可以选择一些听力材料,如新闻广播、播客或讲座音频等,模仿其中的语音语调和节奏。
- 录音练习:用手机或录音设备进行口语练习,然后对照标准发音进行比较和纠正。
要注意语音准确性、语调抑扬顿挫的合理运用以及流利的表达方式。
- 角色扮演:与朋友或同学进行角色扮演练习,模拟各种日常交流场景,如问路、购物、就餐等。
通过真实情境的模拟,提高口语表达的实际运用能力。
3. 听力技巧与训练普通话考试中的听力部分常常是考生们的短板,以下是一些提高听力能力的技巧与训练建议:- 多听听力材料:如听新闻、电视节目、广播讲座等。
初始时可以选择较慢、清晰的录音,逐渐提高听力难度和语速。
- 记笔记与整理:在听力过程中,要注意抓住关键词和信息,并记录下来。
听完材料后,可以整理笔记,将重点信息进行总结和归纳。
普通话二甲必过技巧好的,那我根据您的要求,为您整理普通话二甲必过的技巧。
普通话二甲考试主要分为听、说、读、写四个部分。
下面我们从这四个方面提出一些技巧,帮助您顺利通过考试。
一、听力部分1.注意听力材料的重点听力材料中的词汇量较大,因此,在考试中,除了注意词汇外,还要注意重点内容,抓住材料的主旨和重要细节。
2. 听力技巧在听力时,要有意识地分析材料的结构,在听取语言材料时,要注意理解语音、语调,充分发挥自己的语言感知能力,在听力过程中可以不时地做笔记。
二、口语部分1. 声音要清晰在考试中,如果能够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意思,是得分的基础,口语考试要求语音标准,发音清晰,声音洪亮,语调自然,语速适中,连读不死板。
2. 掌握做口头表述的常用语句准备考试时,要重点关注口头表述部分,多记一些常用的语句,做到熟练自如,同时在发音上也要注意模仿标准的语音,尽可能地减少口音。
三、阅读部分1. 多读多练通过阅读文章,可以提高自己的应试能力,阅读时,要注意掌握阅读技巧,包括理解文章的结构,抓住文章的主旨和重点,快速阅读等。
2. 训练阅读速度阅读时,可以通过一些方法提高自己的阅读速度,比如略读、跳读等方法,这样可以把更多的时间用于理解文章的重点和难点,从而提高答题的准确性。
四、写作部分1. 练习写作在备考期间,可以多进行写作练习,可以选择一些与考试相关的话题进行写作,这样也可以对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进行提高。
2. 注意语法、标点在写作过程中,要注意语法、标点等方面的错误,这些小错误虽然不会影响理解,但是往往容易引起阅读者的注意,影响文章的整体印象。
以上是普通话二甲必过的技巧,考生需要在备考期间认真掌握这些技巧,在考试时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尽可能地避免失误,从而达到顺利通过的效果。
普通话中的答题技巧与解题思路普通话是汉族主要的语言,也是中国的国家通用语言。
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正确地理解和应用普通话至关重要。
特别是在答题时,掌握一些答题技巧和解题思路,可以提高我们的答题能力,更好地应对各种考试。
本文将介绍几种在普通话中常用的答题技巧和解题思路,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理解题目信息首先,对于任何一道题目,我们要仔细阅读和理解题目信息。
通过理解题目背景、关键词和问句,我们可以准确把握题目的要求,进而选择正确的解题方法。
在阅读题目时,可以通过下划线、加粗等标记方式,将重要信息进行突出,以便在答题过程中快速回顾和核实。
二、注意语境和语义普通话中有许多词语和表达方式,其含义和用法可能因语境的不同而产生变化。
为了正确理解和回答题目,我们需要根据具体语境和句子结构,准确把握相关词语的含义和用法。
在遇到语义模糊或歧义的情况下,可以通过结合上下文、逻辑分析和常识推理等方式,进行合理判断和答题。
三、灵活运用语法规则普通话作为一种语言,有其独特的语法规则和表达方式。
在答题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灵活运用这些语法规则,提高解题效率和正确性。
比如,在填空题中,根据句子结构和语法要求,可以利用名词、动词、形容词等词性特点,选择合适的词汇填入空格中。
同时,在选择题中,还可以根据语法规则进行排除干扰项,找到正确答案。
四、审题严谨,防止偷换概念普通话中的问题常常会涉及到一些细微的语义差异,甚至出现近义词和同义词的替换。
为了防止陷阱答案和错误选项,我们在答题过程中要非常谨慎,仔细审题。
需要特别关注题干中的关键词和条件限制,避免被问题表面的言辞所迷惑,找出真正符合题意的答案。
五、多练习,总结经验最后,为了掌握普通话中的答题技巧和解题思路,我们需要进行大量的练习。
通过解答各类题目,我们可以锻炼我们的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
同时,我们还要总结解题思路和经验,建立自己的解题方法和策略。
这样,在以后的答题过程中,我们就能更加游刃有余地应对各种情况。
普通话考试高分技巧
1. 阅读理解:多读多练,增加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
可以逐段抓关键词,了解文章大意;也可以看标题、首尾句,了解主题;还可以猜测生词意思,提高阅读流畅度。
2. 听力理解:多听多练,提高听力技巧。
可以注意短语和固定搭配,理解整个对话或文章的脉络;也可以注意变调、停顿、重音等语言特点,猜测对话或文章的内容;还可以积累常用口语表达,提高听力理解的准确性。
3. 口语表达:多说多练,提高口语流利度和表达能力。
可以模仿标准的普通话发音和语调,提高语音语调的地道性;也可以增加词汇量、句型与用法,丰富口语表达的内容;还可以多参与口语练习和讨论,提高口语应用的实践能力。
4. 写作能力:多写多练,提高写作表达能力。
可以选择一些常用话题,进行写作练习;也可以积累一些常用的句型和词汇,提高写作的准确性和连贯性;还可以阅读一些范文,了解写作的逻辑和结构,提高写作的内容和组织能力。
5. 语法知识:了解和掌握常用的语法知识,可以通过做题和练习来巩固和提高。
可以找到一些语法练习题,进行有针对性的练习;也可以背诵和积累一些常用的语法知识,提高语法的应用能力。
6. 答题技巧:在考试中,注意时间分配,合理安排解题顺序;在阅读理解中,可以先读题目,再根据题目要求快速定位相关
信息;在听力理解中,可以注意关键词和主旨句,提高听力准确度;在口语表达和写作中,可以先审题,明确写作或说话的目的和要求。
7. 注意细节:在考试过程中,养成细心观察和思考的习惯,注意细节。
可以根据上下文推断生词的意思;也可以通过逻辑关系和搭配关系推测文章或对话的内容;还可以多进行模拟练习,提高对常见问题和答案的敏感度。
普通话考试命题说话有哪些备考技巧普通话考试命题说话有哪些备考技巧很多参加普通话水平测试的考生,都比较害怕最后一道考题:命题说话。
今天我们来看看命题说话考哪些内容,考前该如何准备才能顺利通过?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普通话考试命题说话有哪些备考技巧,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1.命题说话的基本要求命题说话是普通话水平测试的第四项测试内容,在整个测试中,此项分值最高,比重最大语音标准:说话时所有音节都达到普通话的标准,即声、韵、调正确,无系统的方音错误,无方音尾巴。
词汇准确:说话一项的评判标准中有一项,即词汇、语法完全无错误满分5分语流自然流畅:说话应当语速适中,娓娓道来,一些优秀者也能达到滔滔不绝,侃侃而谈。
对于多数人来讲,要自然,不卡壳,不重复,不带口头禅,逻辑清晰,语意连贯,语调流畅尽量口语化:说话本来是一种无文字底稿的即兴讲说,由于是测试,许多人准备了文字材料甚至能够背诵,如果把此项测试变为背诵材料,则会在语音中带上较浓的书面文字特色,失掉谈话应有的语调、情感的起伏,出现背书腔原文字稿件中地复句、长句改为短句,将一些拗口的词语改为平易、自然的口语词汇。
另外,即使所有内容已熟记于心,也要注意不能操之过急2.命题说话扣分标准普通话水平测试的命题说话是由普通话测试员人工审核评定,大致的评分扣分标准如下文,具体的扣分情况会存在一定的主观因素,视测试员最终评定为准。
(1)语音标准程度,共25分。
分六档:一档:语音标准,或极少有失误。
扣0分、1分、2分。
二档:语音失误在10次以下,有方音但不明显。
扣3分、4分。
三档:语音错误在10次以下,但方音比较明显;或语音错误在10次-15次之间,有方音但不明显。
扣5分、6分。
四档:语音错误在10-15次之间,方音比较明显。
扣7分、8分。
五档:语音错误超过15次,方音明显。
扣9分、10分、11分。
六档:语音错误多,方音重。
扣12分、13分、14分。
(2)词汇语法规范程度,共10分。
普通话水平测试及应试技巧第一篇:普通话水平测试及应试技巧普通话水平测试及应试技巧一、了解测试的基本要求和评分办法(一)读单音节字词(100个音节,不含轻声、儿化音节),限时3.5分钟,共10分。
1.目的:测查应试人声母、韵母、声调读音的标准程度。
2.要求:(1)词语的70%选自《普通话水平测试用普通话词语表》“表一”,30%选自“表二”。
(2)100个音节中,每个声母出现次数一般不少于3次,每个韵母出现次数一般不少于2次,4个声调出现次数大致均衡。
(3)音节的排列要避免同一测试要素连续出现。
3.评分:(1)语音错误,每个音节扣0.1分。
(2)语音缺陷,每个音节扣0.05分。
(3)超时1分钟以内,扣0.5分;超时1分钟以上(含1分钟),扣1分。
(二)读多音节词语(100个音节),限时2.5分钟,共20分。
1.目的:测查应试人声母、韵母、声调和变调、轻声、儿化读音的标准程度。
2.要求:(1)词语的70%选自《普通话水平测试用普通话词语表》“表一”,30%选自“表二”。
(2)声母、韵母、声调出现的次数与读单音节字词的要求相同。
(3)上声与上声相连的词语不少于3个,上声与非上声相连的词语不少于4个,轻声不少于3个,儿化不少于4个(应为不同的儿化韵母)。
(4)词语的排列要避免同一测试要素连续出现。
3.评分:(1)语音错误,每个音节扣0.2分。
(2)语音缺陷,每个音节扣0.1分。
(3)超时1分钟以内,扣0.5分;超时1分钟以上(含1分钟),扣1分。
(三)朗读短文(1篇,400个音节),限时4分钟,共30分。
1.目的:测查应试人使用普通话朗读书面作品的水平。
在测查声母、韵母、声调读音标准程度的同时,重点测查连读音变、停连、语调以及流畅程度。
2.要求:(1)短文从《普通话水平测试用朗读作品》中选取。
(2)评分以朗读作品的前400个音节(不含标点符号和括注的音节)为限。
3.评分:(1)每错1个音节,扣0.1分;漏读或增读1个音节,扣0.1分。
2023普通话等级考试各题型考试答题技巧第一题,单音节词语1、注意读的顺序,要从左到右,千万不要串行。
2、在读的过程中假如发现某个字错误了,可以再读一遍,评判以第二遍为准;假如第一遍读对了,第二遍又改错了,评判仍以第二遍为准。
3、音节间要有间隔,否那么会产生音变现象。
4、音节要发完好。
腔调是贯穿在整个音节之中的,要特别注意。
不能按平时语流当中的读法来读。
腔调中尤其要注意上声。
在语流中我们的上声往往读成半上,但在读单音节字词的时候,就一定要读成全上,生怕自己读得不够完好,又画蛇添足,夸大的、地读成降升降式,也是要丢分的。
5、注意不要因字行相近而读错。
由于紧张,应试人经常会将字形相近的读错,比方“棒”和“捧”、“揣”和“端”、“霎”和“雯”。
6、读字的时候,不要因联想而读错,例如将“览”读成“展”、“乒”读成“乓”。
7、语速要适中,过快会造成发音不到位,过慢那么可能超时。
第二题,双音节词语这一项除了考察声韵调的发音外,还考察上声变调、儿化词和轻声的标准程度。
应注意的方面除了第一项提到的,还有儿化词以及变调和轻声。
儿化词一般不少于4次,而且都标明了“儿”。
变调中的重点是上上相连的词的变调,不少于3次。
第三题,朗读短文1、发音准确明晰,防止漏字、添字、错字。
2、不能回读,即使发现某个字读错了,也不要重读。
回读会造成不连接,测试员会扣分。
3、不要出现字化、词化的现象。
很多应试人在朗读时,为了读准,一个字一个字或一个词一个词地往外蹦着读,听起来很不流畅,破坏了文章的整体感觉。
4、重视语调问题,要自然流畅,不要带朗读腔、播音腔,因为一旦把握不好,会使人感到太夸大、不自然。
另外,还要注意方言语调的纠正,特别是轻重音的问题。
方言语调主要表如今字调、句调、轻重音、语气、节奏等方面。
要想在测试中获得好成绩,必须在纠正方言语调上下大工夫。
5、语速要适中,不能过快或过慢,应试人对所读作品不熟,或普通话程度较差时,为了每个字都读对,就会一个字一个字的读,导致语速过慢;而留神情过于紧张时,语速会过快。
普通话考试命题说话答题要领普通话考试命题说话答题要领普通话考试中最后一道大题叫做命题说话,这是为了考查应试者在没有文字材料依托的情况下语音、词汇、语法的规范程度以及自然、流畅的水平。
以下是店铺整理的普通话考试命题说话答题要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在普通话水平测试中,还有“说话”一项。
这是为了考查应试者在没有文字材料依托的情况下语音、词汇、语法的规范程度以及自然、流畅的水平。
这不单单是对应试者语言水平的考查,同时也是对应试者心理素质的考验。
因为绝大多数人在即席讲话时,由于紧张或忙于确定说话中心、组织词句而顾此失彼、暴露出许多缺点。
因此,在说话训练时,不仅要注意训练成句成段话语语音的自然度,同时也要注意训练用词、造句以及快速思维的能力。
一、语音自然所谓“自然”指的是能按照日常口语的语音、语调来说话,不要带着朗诵或背诵的腔调。
照道理说,这是一个不成问题的问题。
谁会在日常生活中对着自己的亲朋好友朗诵呢?问题的产生是由于方言区不少同志在日常生活中是讲地方话的,除非背书、读报才用普通话。
许多同志都是用朗诵来作为学习普通话的主要手段。
再加上方言区的同志大多没有机会听到规范的日常口语。
久而久之,就把戏剧、朗诵的发音当作了楷模来仿效。
这就造成了不少同志在说话时的“朗诵腔”。
其实,仔细考究起来,说话是一种交际手段。
人与人交往时贵在真诚,人们希望听到的是亲切、自然、朴实无华的语音。
朗诵是一种艺术表演。
由于表演的'特殊环境(如场子大,观众多,表演者与听众距离远等),它需要进行艺术加工,也允许美化、夸张。
这两种语音在发声、共鸣甚至于吐字、节奏等等主面都是各有特点的。
它们各有各的用途,不能相互代替。
一位名演员下台回家之后,对家人使用的必然是日常口语发音而绝不可能仍然用台词的发音,就是这个道理。
二、用词恰当用词恰当首先是要用词规范,不用方言词语。
例如有的上海人把“用抹布擦擦桌子”说成“用揩布揩揩台子”,把“自行车”说成“脚踏车”,这就是用词不规范。
普通话水平测试技巧1.注意平翘舌音的发音在发音上,南方人跟北方人的区别很大,但不管怎样,发音时一定要注意标准,可在考试前进行平翘舌音的发音练习。
2.减少头脑中的理所当然我们在考试的时候,看试卷题目时会不知不觉运用以前养成的看书速度,很多单词、生词其实没有仔细去看,就一眼瞄过,然后理所当然在脑海中认为是这么读,其实,很多单词只要换一个偏旁读法就会有很大不同,所以一定要仔细看。
3.朗读时注意自己的节奏在朗读环节,对节奏的把握很重要,千万不要太快,快了容易读漏或者读错,建议可以把节奏压一下,适当的放慢一点,在放慢的过程中也是逐渐缓解紧张的过程,当然,需要注意一下时间。
4.自由说话的技巧这是很多人都担心的最后一题,担心没有内容说,然后紧张,接着发挥就更不好了,针对这个,我们在练习自由说话的时候,可以运用一套固定的框架,不管是什么话题,开场白、结束语设置是固定的,不同的是中间的稍微变化而已。
比如开场白设置为:我对这个XX的看法主要有3点,结束语设置为:这就是我对XX的看法,第1点,第二点,第三点的提炼总结,中间3点论据就是根据题目而变,不管什么题目,每个人都很容易想到第一点,所以先说第一点,然后再说第二、第三点,如果在第一点或者第二点卡住了,暂时想不到第三点的话,可以把前面的点继续延长,直到想到第三点为止。
1.读单音节字词100个(排除轻声、儿化音节)目的:考察应试人声母、韵母、声调的发音。
要求:100个音节里,每个声母出现一般不少于3次,方言里缺少的或容易混淆的酌量增加1-2次;每个韵母的出现一般不少于2次,方言里缺少的或容易混淆的韵母酌量增加1-2次。
字音声母或韵母相同的要隔开排列。
不使相邻的音节出现双声或叠韵的情况。
评分:此项成绩占总分的10%,即10分。
读错一个字的声母、韵母或声调扣0.1分。
读音有缺陷每个字扣0.05分。
一个字允许读两遍,即应试人发觉第一次读音有口误时可以改读,按第二次读音评判。
普通话水平测试四项答题技巧
一、读单音节字词(100个音节)限时
3、5分钟。
共10分
1、浏览一遍(异读词、多音字、生僻字),
从左向右横着念
2、声、韵、调读准、到位(平、翘;鼻、
边音;前、后鼻韵母;声调中阳平、
上声)
3、可以改读一次,以第二次为准。
不会
认的“蒙”一个(平少翘多,鼻少
边多)(形声字认半边)
4、语速适中,不要过快过慢、忽高忽低。
5、避免形近字误读和心理紧张的误判。
(奢)侈(蜿)蜒(沐)浴(葡)萄衰--哀坚--竖馅--掐啤--碑
二、读多音节词语(100个音节),限时
2.5分钟。
双音节两个三音节一个
四音节共20分
1、不要一个字一个字割裂开来读,要有
“节拍”。
2、声、韵、调到位,第二个音节是上声
的要读全上。
两个上声相连的,按规律变读。
3、可以改读一次,以第二次为准。
4、不轻易放弃一个词。
例:撇开谬论濒临挑衅
5、轻声词要准确判断。
例:规矩官司利索稳当钥匙首饰答应快活(头子的趋向词)注意:原子电子质子是专业术
语,不读轻声
6、儿化韵的词要把卷舌的色彩“化”到
第二个音节上(四个词)。
除健儿女儿婴儿混血儿幼儿(去掉儿意思发生改变)标志为“儿”(1)、有区别词性和词义的作用;(2)、表细小、轻微的意思;(3)、表喜爱、亲切的感情。
(信---信儿白面---白面儿);
(钉---钉儿点---点儿);
(头---头儿心肝---心肝儿)
7、读准双音节中的多音字(据词定音,
音随义转)
积累---劳累宁静—宁愿翘首--翘舌地壳--蛋壳儿卡车--卡具游说--说明坚强--强迫--倔强
8、异读词(《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
例:从容秩序亚洲脊梁角色呆板确凿档案召开掀起卑鄙凹凸9、读好“中重拍”及两个去声相连
尊敬名称;电话电扇
10、避免词的主观误判(颠词)
叨唠笤帚(扫帚) 啮齿(龋齿)
嚏喷北边(北面)村庄(农村)
三、朗读短文一篇(400个音节),限时
3分钟。
共30分
1、准确、清晰(“五不”原则:不错、不
漏、不添、不重复、不读破词),组
词成句,联句成篇。
2、自然流畅,语速适中
(1)、避免“念字式”和“和尚念经式”;
感情表达自然,不要拿腔拿调。
(2)、不中断、不重复,眼脑口并用、
看想说同步
(3)、不要过快或过慢。
太快:发音不到位,两个音节易合成一个(西
安xi-an),也容易吞字、漏字。
太慢:语句支离破碎,言不达意,
也易超时。
(4)、注意外国人名的读法,按普通话
正音读。
例:布鲁诺莎莉列夫•托尔斯泰(5)、注意作品中的核心词语(出现频率高的),拼音中有儿化韵而文本
中没有的要读出来。
(6)、不要出现方言语调(语气、语速、停连音变、轻重音、上声在句末,读全上)
(7)、读到划斜线的地方即可
四、说话(话题30个),在给出的两个
话题中任选一个,时间不少于3分钟,共40分
考察应试人在无文字凭借情况下讲、用普通话的水平、能力及所能达到的规范
程度。
连续说满3分钟。
分值最高。
分数处于临界状态的考生,级、等的上或下,往往由此项决定。
1、克服畏惧、紧张心理
2、3分钟命题说话的“语音标准程度”取决于“腔调”是否是普通话的声调
3、字音的正误---声、韵、调基本正确。
克服方言语气词、叹词、副词、名词、口头禅等
唦了(le--la)呢(ne--ni)蛮伢妈妈---姆妈闪电---扯霍土豆---洋芋出洋相---丢人现众冰棍儿---冰棒手绢儿—手袱子元宵—汤圆
上午---上半天
跌倒—摔了一跤---跶了一髙
别让他跑了-----莫緊他跑了
他累得满头大汗---他累得汗流
这东西能不能吃---这东西能吃不
开了刀,他笑都不能笑---开了刀,他
笑不得
4、一个素材可多用,学会转换(亲情友情爱情;人物事物各准备几个)
5、有“开头”不一定有“高潮”和“结
尾”;不一定都是真人真事
6、多用口语和短句
7、分层次、分阶段
例:过去---现在—将来
小学—中学—大学—现状
成家前---成家后
8、注意测试员听的只是你的发音没有
感情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