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构件荷载试验报告
- 格式:pdf
- 大小:1.13 MB
- 文档页数:13
第1篇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通过现场检测和室内分析,对某座桥梁的结构健康状况进行评估,了解其承载能力和安全性。
实验内容包括外观检查、无损检测、静载试验和动载试验,以全面掌握桥梁的力学性能和使用状况。
二、实验对象及环境实验对象:某市某桥梁,全长120米,宽20米,单跨结构,主梁为预应力混凝土箱梁。
实验环境:晴朗,风力适中,温度15-25摄氏度。
三、实验方法1. 外观检查- 对桥梁整体外观进行检查,包括桥面、桥墩、桥台、伸缩缝等部位。
- 观察并记录裂缝、剥落、变形、腐蚀等病害。
2. 无损检测- 使用超声波检测技术对桥梁混凝土构件进行无损检测,评估其内部质量。
- 使用红外热像仪检测桥梁结构温度场,分析其热应力分布。
3. 静载试验- 在桥梁指定位置进行静载试验,加载重量根据桥梁设计荷载确定。
- 测量并记录桥梁在加载过程中的变形、内力、位移等参数。
4. 动载试验- 使用激振器对桥梁进行动载试验,测量其自振频率、阻尼比等动态参数。
- 分析桥梁的动力特性,评估其抗振能力。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外观检查- 桥面、桥墩、桥台等部位存在少量裂缝,但未发现严重病害。
- 伸缩缝工作正常,无异常现象。
2. 无损检测- 超声波检测结果显示,桥梁混凝土构件内部质量良好,无较大缺陷。
- 红外热像仪检测结果显示,桥梁结构温度场分布均匀,热应力较小。
3. 静载试验- 静载试验过程中,桥梁变形和内力均在设计允许范围内。
- 桥梁整体结构稳定,无异常现象。
4. 动载试验- 动载试验结果显示,桥梁自振频率和阻尼比均在设计允许范围内。
- 桥梁抗振能力良好,可满足正常使用需求。
五、结论根据本次实验结果,该桥梁结构健康状况良好,承载能力和安全性满足设计要求。
但仍需注意以下几点:1. 定期对桥梁进行外观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裂缝、剥落等病害。
2. 加强桥梁养护工作,确保桥梁结构长期稳定。
3. 关注桥梁动力特性,防止桥梁发生共振现象。
六、实验总结本次桥梁结构检测实验采用多种检测方法,全面评估了桥梁的结构健康状况。
(首页)共页第页委托单位报告编号工程名称工程部位样品名称样品编号样品数量规格型号施工单位样品状态生产厂家生产工艺代表批量生产日期委托日期委托人检测设备联系电话抽样人检测类别抽样数量检测日期抽样地点检测环境检测场所地抽样时间址检测依据抽样基数检测项目检测结论批准:审核:主检:检测单位检测专用章(盖章)签发日期:年月日(附页)共页第页样品名称报告编号检测项目样品状态检测依据检测内容项目外型尺寸(mm)主肋(mm)副肋填充体自重(kN/m2)设计实测检测项目技术要求检测结果单项结论使用性能检验挠度(mm)卸载后残余变形(%)荷载-变形曲线承载力检验卸载后变形减少(%)破坏标志破坏性检验(kN)检测说明(附页)共页第页样品名称报告编号加载简图、仪表位置(加载简图、仪表位置及编号简图)及编号简图裂缝情况及破坏特(裂缝情况及破坏特征简图)征简图检测说明见证单位:见证人:共页第页构件名称构件型号图集编号样品编号生产厂家生产工艺生产日期环境条件检测地点检测依据设备名称设备编号设备状态项目外形尺寸(mm)主肋(mm)副肋(mm)填充体自重(kN/m2)允许外加均布荷载(kN/m2)使用性能检测承载力检测标准值设计值挠度(mm)卸载后残余变形荷载—变形曲线卸载后变形减少破坏标志设计实测加载简图、仪表位置及编号裂缝情况及破坏特征记录说明校核:主检:检测日期:共页第页构件名称规格型号样品编号检测依据加荷荷载(kN)各测点位移(mm)使用性能荷载(kN)承载力(kN)承载力状态挠度最大裂缝宽度实测值(mm) 1234最大变形量卸载后变形量系数时间每级累计读数差值读数差值读数差值读数差值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记录说明校核:主检:检测日期:。
钢结构的荷载试验钢结构是一种重要的建筑结构形式,通常要经过严格的荷载试验来确保其安全可靠性。
荷载试验是评估结构对外力负荷响应的重要手段,通过模拟真实工作条件下的荷载情况,验证结构的抗力和变形性能。
本文将介绍钢结构的荷载试验过程以及相关规范要求。
一、试验目的钢结构荷载试验的主要目的是验证结构的强度、刚度、稳定性和耐久性等性能指标,确保结构在正常使用情况下不会发生失稳、破坏或变形过大等问题。
试验结果将为结构设计、施工和使用提供参考依据。
二、试验方法1. 预试验:在正式试验前,通常会进行一系列预试验来评估试验方案的合理性和可行性,包括构件加工质量检测、材料力学性能检测等。
预试验结果将用于优化试验方案,确保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正式试验:正式试验包括单轴荷载试验和多轴荷载试验两种形式。
单轴荷载试验:主要针对单个构件进行,通过施加载荷,观察结构响应,评估结构强度和刚度等性能。
试验时需选取合适的荷载水平和加载路径,保证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试验中需记录荷载-变形曲线、结构的破坏形态等试验数据。
多轴荷载试验:主要针对整体结构进行,通过模拟实际工况下的复杂荷载组合,评估结构的整体性能。
试验需考虑到结构的各种可能荷载情况,并进行相应设计和加载方案的制定。
试验中需记录结构的荷载-变形曲线、位移响应、振动响应等试验数据。
三、试验要求1. 执行相关国家和行业规范:钢结构的荷载试验需按照国家和行业的相关规范进行,如《钢结构工程质量检验标准》、《钢结构工程验收规范》等。
试验过程中需严格遵循规范要求,选择合适的试验方法和加载条件。
2. 试验设备和仪器准确可靠:试验设备要具备足够的强度和刚度,能够满足试验的要求,并由专业人员进行操作和维护。
试验中所使用的测量仪器和传感器要准确可靠,能够获取准确的试验数据。
3. 记录试验过程和结果:试验时要详细记录试验过程和结果,包括试验方案、试验设备、试验加载情况、试验数据等。
建筑力学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本实验旨在通过建筑力学实验,探究建筑结构在不同受力状态下的变化规律,验证力学原理,加深对建筑力学知识的理解。
二、实验原理
建筑力学是力学在建筑结构中的应用,主要研究建筑结构在外部荷载作用下的受力及变形规律。
实验中将通过加载、应变测试等方法,测量建筑构件在不同受力状态下的应变、位移等参数,从而分析建筑物的力学性能。
三、实验装置
1. 试验仪器:包括拉力计、扭力计、压力计、位移计等;
2. 试验材料:各类建筑构件、模拟结构等;
3. 试验环境:安静、无干扰的实验室环境。
四、实验步骤
1. 测量建筑构件的几何参数;
2. 在试验装置上安装建筑构件,记录初始位置;
3. 逐渐加大外部荷载,测量构件在不同荷载下的应变和位移;
4. 记录实验数据,制作荷载-变形曲线及应力-应变曲线;
5. 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五、实验数据处理
1. 绘制荷载-变形曲线,分析建筑构件的受力性能;
2. 绘制应力-应变曲线,分析结构材料的力学性能;
3. 计算建筑构件的变形、变形后的形状、受力情况等参数。
六、实验结论
通过建筑力学实验,我们验证了建筑结构在外部荷载作用下的受力及变形规律,加深了对建筑力学知识的理解。
建筑力学实验不仅是理论知识的检验,在实践中还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为今后从事相关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以上是本次建筑力学实验的实验报告,谢谢阅读。
建筑结构试验报告引言本报告旨在记录建筑结构试验的全部过程和结果,并根据试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价。
试验的目的是通过对建筑结构进行负荷测试,评估其性能和稳定性,以保证建筑物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试验目标本次试验的主要目标是评估建筑结构在极限状态下的承载能力和变形性能,并根据试验结果分析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试验对象本次试验的对象是某高层建筑的主体结构,包括柱、梁和地板板等主要组成部分。
本次试验采用负荷试验方法,通过逐渐增加和减小施加在建筑结构上的荷载,观察和记录结构的变形情况和负荷承载能力。
试验过程试验前准备在正式进行试验之前,首先需要对试验对象进行检查和准备。
确定试验对象的尺寸、材料和连接方式,并清理试验现场,确保试验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试验装置搭建根据试验要求和试验对象的特点,搭建试验装置。
装置包括试验台架、负荷传感器、变形测量仪等。
将逐渐增加荷载施加在试验对象上,并记录荷载的大小和变形情况。
在荷载达到预定数值后,保持一定时间,并记录结构的变形稳定情况。
荷载卸载逐渐减小荷载,并记录结构的变形情况。
在荷载完全卸载后,观察结构的恢复程度。
试验结果和分析根据试验过程中记录的数据和观察到的现象,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价,以评估建筑结构的安全性。
荷载 - 变形关系根据荷载和变形记录的数据,绘制荷载 - 变形曲线。
通过曲线的变化趋势,可以评估结构的变形性能和承载能力。
结构的变形和破坏情况观察试验对象在负荷施加过程中的变形情况,并对结构的塑性变形和破坏情况进行分析。
根据观察和分析,评估结构的稳定性和抗震性能。
结构的安全性评估综合考虑荷载 - 变形关系、变形和破坏情况等因素,对结构的安全性进行评估。
根据评估结果,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改进措施。
结论通过本次试验,对建筑结构的性能和稳定性进行了全面的评估。
根据试验结果和分析,确认了试验对象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改进措施。
参考文献[1] XX标准:建筑结构试验方法[2] XX图册:建筑结构试验装置搭建指南。
某人行天桥外观质量及荷载试验检测报告1工程概况某人行天桥,桥梁上部结构为1跨35.7米等截面简支钢箱梁,梁高1.5米。
主桥及梯道均采用预制吊装钢箱梁结构,桥墩采用满灌混凝土钢管柱,主桥基础为桩基础,梯道基础为扩大基础。
钢箱梁采用Q235B钢材,人群荷载:5kN/m2。
2检测内容2.1 结构外观检测结构外观检查主要以目测为主,并辅助一定的检测工具(钢卷尺、裂缝测宽仪等);主要内容包括:(1)桥梁上部结构:主要查看桥梁构件是否变形、局部是否损坏;(2)桥梁下部结构:主要内容包括支座、墩台有无剥落等病害,墩台顶面是否清洁和是否漏水等病害;(3)附属结构体系检查:主要包括桥面铺装、护栏排水系统的检查。
2.2 静载试验本次静载试验选取第1跨,全桥共1跨进行试验检测评定,主要测试主梁相应正弯矩截面在相应控制荷载作用下的变形以及应力情况。
试验的主要测试项目有:(1)对应截面的挠度、应变测试;(2)对主梁相应截面观察可能发生的裂缝并检测其发展情况。
2.3 动载试验动荷载试验是为了测定桥梁结构的自振特性或在动力荷载作用下的受迫振动特性,通过动载试验评定该桥的行人性能以及行人安全和舒适度,本次主要测试内容有:(1)桥梁的自振性能:基频。
3 结构外观检测3.1 外观检查试验前对全桥外观质量进行了检查,并对挠度测点和控制试验断面进行了标记。
经检查发现该桥无明显病害。
4 静载试验桥梁静力荷载试验主要是通过测量桥梁结构在静力试验荷载作用下的变形和内力,比较桥梁结构的实际工作状态能否满足设计荷载作用下正常使用要求。
测定项目及内容为桥梁控制截面挠度以及箱梁控制截面应变或应力等。
4.1 加载工况龙里西关坡人行天桥共1个工况:工况Ⅰ:第1跨1-1截面在最不利人群荷载作用下的最大正弯矩效应;4.2 试验荷载效率及载位布置经计算,荷载试验方案确定由设计荷载(人群荷载)控制,加载时采用水箱注水均布荷载加载。
水箱大小为:18×3×0.7m。
《建筑结构试验》实验报告课程名称:《建筑结构试验》实验名称:混凝土简支梁的破坏性试验院(系):土木工程学院专业:土木工程专业2008 年《建筑结构试验》实验报告课程名称:《建筑结构试验》实验项目名称:试验3 钢筋混凝土简支梁试验实验类型:综合性实验地点:结构实验室实验日期;2008年一、实验目的和要求1、掌握制定结构构件试验方案的原则及试验的加荷方案和测试方案。
2、观察钢筋混凝土试件从开裂、受拉钢筋屈服、直至受压区混凝土被压碎这三个阶段的受力与破坏的过程。
3、能够对使用使用荷载作用下受弯构件的强度、刚度以及裂缝宽度等进行正确计算。
4、进一步学习常用仪表的选择和使用操作方法。
5、掌握测量数据的整理、分析和表达。
二、实验内容1、试件的安装:由四人把电阻应变片粘贴好的砼试件抬到结构试验室安装地,另外四人把反力架的螺帽旋开把钢横梁(每两人抬一边),再把试件搁置到横梁上。
量取距离做好记号,安装分配梁并固定好;同时,另外同学把电阻应变片导线与静态电阻应变仪连接好,并做好记录进行编号一一对应检查,确保准确无误。
取分配梁的中间点位置安装液压千斤顶(在其上面有机械式传感器)。
最后再次检查各螺帽是否拧紧,检查导线是否一一对应,检查仪器是否正常工作。
2、试验过程:第一步,预先加荷载,以确保仪器能正常工作和各接触点接触是否到位。
第二步,开始按照预先设定的荷载进行加载。
在加载的同时,我们在观察构件表面的和仪器数据。
第三步,在加载到我们预先计算好开裂荷载前时,我们特别的慢慢的加载防止因为加载过快而导致不能看得到开裂的准确荷载。
在这一步,看到在荷载作用下,梁上部受拉混凝土开始出现裂缝,随着荷载加大,裂缝不断延伸,宽度不断扩大。
第四步,当构件出现裂缝后,就一直加载到受压区混凝土被压碎。
在这过程中看见混凝土被慢慢的压碎。
三、加载和测试方案设计1、利用静载反力试验台上液压设备和荷载分配梁系统,对梁跨三分点处施集中荷载,使梁在跨中形成纯弯段。
钢结构基本原理自主实验“H型柱受压构件试验”实验报告小组成员:实验教师:杨彬实验时间: 2016.11.8一、实验目的1. 通过试验掌握钢构件的试验方法,包括试件设计、加载装置设计、测点布 置、试验结果整理等方法。
2. 通过试验观察工字形截面轴心受压柱的失稳过程和失稳模式。
3. 将理论极限承载力和实测承载力进行对比,加深对轴心受压构件稳定系数计算公式的理解。
二、实验原理1、轴心受压构件的可能破坏形式轴心受压构件的截面若无削弱,一般不会发生强度破坏,整体失稳或局部失稳总发生在强度破坏之前。
其中整体失稳破坏是轴心受压构件的主要破坏形式。
轴心受压构件在轴心压力较小时处于稳定平衡状态,如有微小干扰力使其偏离平衡位置, 则在干扰力除去后,仍能回复到原先的平衡状态。
随着轴心压力的增加,轴心受压构件会由稳定平衡状态逐步过渡到随遇平衡状态,这时如有微小干扰力使基偏离平衡位置,则在干扰力除去后,将停留在新的位置而不能回复到原先的平衡位置。
随遇平衡状态也称为临界状态,这时的轴心压力称为临界压力。
当轴心压力超过临界压力后,构件就不能维持平衡而失稳破坏。
轴心受压构件整体失稳的破坏形式与截面形式有密切关系,与构件的长细比也有关系。
一般情况下,双轴对称截面如工形截面、H 形截面在失稳时只出现弯曲变形,称为弯曲失稳。
2、基本微分方程(1)钢结构压杆一般都是开口薄壁杆件。
根据开口薄壁杆件理论,具有初始缺陷的轴心压杆的弹性微分方程为:由微分方程可以看出构件可能发生弯曲失稳,扭转失稳,或弯扭失稳。
对于H 型截面的构件来说由于 所以微分方程的变为:由以上三个方程可以看出: 3个微分方程相互独立只可能单独发生绕x 弯曲失稳,或绕y 轴弯曲失稳,或绕杆轴扭转失稳。
()()020000t IV0IV =''-''+''+''-''-''--θθθθθθωR N r u Ny v Nx GI EI ()00IVIV =''+''+-θNy u N u u EI y ()0IV0IV =''-''+-θNx v N v v EI x 000==y x ()()0200t 0IVω=''-''+''-''--θθθθθθR N r GI EI IV ()0IV 0IVy=''+-u N u uEI ()IV0IV x =''+-v N v v EI失稳形式的类型取决于长细比,长细比大的发生。
预制混凝土构件结构性能检
测报告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预制混凝土构件结构性能检测报告
检测单位:湖北陆诚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共页第页
工程名称中石A楼报告编
号
构件名称5#-A/5#-13~5#-16规格型
号
检测依据
GB/T50344-2004、GB50204-2002、
GB50010-2010
检测编
号
项目
外型尺
寸
(mm)
保护层
厚度
(mm)
主筋
规格
数量
混凝土
强度等
级
自重
(kN/
㎡)
荷载
标准值
(kN/
㎡)
荷载
设计值
(kN/
㎡)设计256Φ20C200.90 1.25 1.5实测256Φ20C200.90 1.25 1.5
加荷简图及承载力极限状态标志
检测数据
检测项目性能要求试验结果单项评定
承载力γ0[γu]max=1.20γu0=1.30合格挠度(mm)[аs]=10аs0=8合格
抗裂[γ
cr]=1.1γcr0=1.2合格
裂缝宽度(mm)W
max=1.5W0s.max=1.3合格。
1前言荷载试验是对桥梁承载能力最直接、最有效的评定方法。
2工程概况原桥上部结构为1X13米钢筋混凝土空心板梁,横向6片,板宽1.5m,板厚0.8m,下部结构为U型桥台,桥梁全长19.8米,全宽9.5米,车行道宽7米;桥面铺装为沥青混凝土,设计荷载等级为汽-15。
现拆除原桥上部结构、台帽及背墙后,新做钢筋混凝土台帽、背墙及搭板,原桥台身及基础修复利用。
新做1X13米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板宽1.24m,横向7片;桥面系为:10cmC40桥面现浇层+防水层+9cm沥青砼桥面铺装;新做桥宽10米,设计荷载为公路-Ⅰ级。
为了给桥梁竣工验收提供技术资料,我单位于2020年7月14日应业主要求抽取该桥1-7#预制空心板梁进行静载试验检测评定。
公路等级:二级公路;荷载等级:公路-Ⅰ级;设计速度:60km/h;桥面宽度:10.0m=净9.0m+2×0.5m防撞护栏;设计洪水频率:1/50;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动峰值加速度为0.15g。
图2-1 三条沟桥标准横断面(尺寸单位:mm)3试验依据(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14);(2)《公路桥梁承载能力检测评定规程》(JTG/T J21-2011);(3)《公路桥梁荷载试验规程》(JTG/T J21-01-2015);(4)《公路桥梁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15);(5)《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3362-2018);(6)《公路桥梁技术状况评定标准》(JTG/T H21-2011);(7)《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17);(8)《宝鸡市212省道三条沟桥应急抢险工程施工图》。
4主要仪器设备本次试验检测主要仪器设备见表4-1所示。
表4-1 主要检测仪器及设备一览表5检测评定目的和内容5.1检测评定目的本次试验的目的是检验空心板的承载能力是否达到设计要求。
即通过静载试验测试空心板在相当于设计荷载效应的试验荷载作用下的应变、位移和裂缝(如有)开展情况,评价结构构件的强度、刚度,并据此综合评定空心板的承载能力。
桥梁荷载试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次试验的目的是对桥梁的荷载能力进行测试和评估。
二、实验设备和材料1.模型桥梁:使用比例缩小的桥梁模型进行试验,模型尺寸为1:10。
2.荷载装置:用于产生不同类型和大小的荷载,并施加在模型桥梁上。
3.强度测试设备:用于测量模型桥梁的承载能力和变形情况。
三、实验步骤1.准备工作:a.检查模型桥梁的完整性和稳定性,确保无明显的结构缺陷。
b.确认实验材料的准备情况,包括荷载装置、强度测试设备等。
2.施加静态荷载:a.从小到大,依次施加不同大小的静态荷载,每次荷载施加后等待一段时间,观察模型桥梁的变形情况。
b.测量每次荷载施加后,模型桥梁的位移和变形情况,并记录下来。
3.施加动态荷载:a.使用动态荷载装置施加不同类型和频率的动态荷载,模拟实际桥梁的负载情况。
b.测量每次荷载施加后,模型桥梁的振动情况,并记录下来。
4.强度测试:a.使用强度测试设备对模型桥梁进行承载能力的测试。
b.逐渐增加荷载,直到模型桥梁发生破坏或无法继续承受荷载为止。
c.记录模型桥梁的承载能力和破坏情况。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静态荷载结果:a.经过静态荷载试验,发现模型桥梁在不同大小的荷载作用下,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形。
指定范围内的荷载下,模型桥梁具备了良好的稳定性和刚度。
b.静态荷载试验结果表明,模型桥梁对于垂直载荷和水平载荷具备了较好的抗力能力。
2.动态荷载结果:a.经过动态荷载试验,发现模型桥梁在不同类型和频率的动态荷载下,会出现振动现象。
b.振动情况的频率和幅度随着荷载类型和大小的改变而变化。
在一些频率下,模型桥梁可能会发生共振现象,导致加剧振动程度。
3.强度测试结果:a.强度测试试验中,模型桥梁在逐渐增加的荷载下表现出较好的承载能力。
b.在其中一荷载阈值下,模型桥梁发生了破坏,破坏形式包括变形、断裂等。
六、结论通过本次桥梁荷载试验,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模型桥梁在静态荷载下表现出良好的稳定性和刚度。
报告编号:JG-2016-013 正文页数:共2页XX省建设工程结构检测报告工程名称:XXXXX物流平台(2#楼)检测项目:混凝土结构构件荷载试验委托单位:海创高科科技XX检测类别:委托检测报告日期:2016年X月20日海创高科科技XX声明1、本检测报告未加盖本单位计量认证章与检测报告专用章者无效;2、本检测报告发生任何改动或复制后,未加盖本单位检测报告专用章者无效;3、本检测报告涂改、错页、缺页、换页者无效;4、本检测报告无检测人、审核人、批准人签字无效;5、本检测报告结论仅对受检部位与本次检测有效;6、对本检测报告若有异议或需要说明之处,应于收到报告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我单位书面提出,本单位将给予与时的解释或答复。
检测单位:海创高科科技XX检测资质证书:浙建检字〔XX〕XXXXX-D检测单位地址:市海淀区清河永泰庄西__100000:010-********、62323261检测:报告编号:JG-2016-013 共 3 页第 3 页检测结果〔混凝土结构构件荷载试验〕序号项目名称构件名称与部位二层结构4-5/C-D轴楼板委托或设计试验荷载〔KN/ m2〕2401 构件测量布置图板厚h=180mm试验结果加载截面加载分级加载效率加载量〔KN/m2〕实测弹性挠度ef(mm)板面均布加载补结构恒载1 0.2 480.682 0.4 96 1.363 0.6 144 2.044 0.8 192 2.725 1.0 240 3.40裂缝变化情况通过各级加载观察,在加载试验荷载前与试验加载的过程中,所检测钢筋混凝土结构楼板均没有发现明显的肉眼可见裂缝。
目录一、前言 (5)1.1 任务来源及具体任务 (5)1.2 检测对象 (6)1.3 工程质量检测依据 (8)1.4 检测人员情况 (8)1.5 主要检测仪器设备 (9)二、静载试验方案 (10)2.1 静载试验原则 (10)2.2 静载试验加载程序控制 (11)2.3 静载试验内容 (11)三、静载试验结果 (17)3.1 工况1试验结果分析(第1跨最大正弯矩) (17)3.2 工况2验结果分析(1号墩最大负弯矩) (23)3.3 工况3试验结果分析(第2跨最大正弯矩) (26)3.4 小结 (32)四、动载试验 (33)4.1 动载试验目的 (33)4.2 试验方案 (33)4.3 测试结果分析 (35)4.4 小结 (38)五、结论 (39)一、前言1.1任务来源及具体任务1.1.1任务来源国道210线添漫梁北至越家壕(查干)段公路路线总体呈东北至西南走向,起点位于添漫梁北,与G210线和G65高速公路相接,经万利区、冯家渠、包西铁路、包神铁路、塔罕铁路、问家湾、越家壕、康巴什,终点位于阿镇至四十里梁公路的查干日格尔处。
路线全长约62公里,主线采用双向四车道一级公路标准建设,设计时速100公里/小时,采用整体式路基断面,路基宽26米,路面宽23米。
主线设大桥10座,小桥22座,涵洞165道,互通立交3处,分离式立交10处,平面交叉27处,服务区1处,主线收费站1处。
另设18.96公里的添漫梁北至冯家渠连接线,按照一级公路一幅标准建设,设计时速100公里/小时,路基宽13米,设大中桥4座,小桥5座,分离式立交桥4处,涵洞45道,平面交叉8处。
全线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桥涵与路基同宽,桥涵设计汽车载荷为公路-Ⅰ级。
为了对K25+821.74安哈公路分离立交桥的工程质量和承载能力进行整体检测,以便为该桥交工验收提供技术资料。
受公司委托,于年月日至月日对其进行了静、动载试验,为桥梁的运营管理提供技术资料1.1.2试验目的(1)检验施工质量,为交工验收提供技术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