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组经济性
- 格式:doc
- 大小:44.50 KB
- 文档页数:6
提高单元制发电机组运行经济性的措施随着我国电力改革的不但深入,以及厂网分开,竟价上网的严峻事实,不但要求我们的发电厂仍至每一台机组不仅要安全可靠地运行,而且更要经济合理地运行。
本人从事运行工作十多年。
个人认为只要我们眼睛向内,真抓实干,降低成本,提高人员的,设备的经济运行水平,那么提高效率是可行的,必要的。
单元机组特别是大容量单元制发电机组的燃料消耗量是相当大的,但其中60%左右的能量都以各种不同形式损耗掉而未被利用,所以减少单元制发电机组运行中的各项损失和自用能量损耗,提高发电机组的效率,降低煤耗率对国民经济及人民生活水平具有很大的意义。
下面从四个方面谈提高单元制发电机组运行经济性的主要措施:1)提高循环热效率;2)维持各主要设备的经济运行;3)降低厂用电率;4)提高热控水平和自动装置投入率。
一、提高循环热效率提高循环热效率是提高单元制发电机组运行经济性的大头,必须重视起来。
其具体措施如下:1、维持额定的蒸汽参数规范。
根据热工基础理论和汽轮机运行理论可知,提高蒸汽初参数可以提高大容量发电机组的热经济性。
但对于已运行的发电机组来说,最佳初参数已经由设计确定,故维持额定参数是经济运行的主要内容。
如果降低运行发电机组的初参数,会降低其经济性。
如对于高压发电机组,初压头降低5%,汽耗将平均增加1%;初温度降低10℃会使循环效率下降0.5%。
所以应密切监视新蒸汽参数,并及时调整, 使之不超过规定的范围。
2、保持最佳真空。
提高汽轮机真空可以增加可用焓降,减少凝汽损失,提高循环效率,但循环水泵电耗将要增大,故应使汽轮机保持最佳真空运行。
实际上运行中较普遍的问题是真空偏低,达到最佳真空值,这个问题在夏季更为突出,所以提高真空是经济运行的重要措施。
其具体办法如下:1)降低循环水温度。
当循环水温度在20℃左右时,循环水温每降低1℃,真空约提高0.3%, 节约燃料0.3%--0.5%。
对于循环供水系统应采取提高冷水塔和冷却塔效率的措施来降低循环水温。
电厂深度调峰运行机组安全经济性分析及改进措施研究摘要:本文对电厂深度调峰运行机组进行研究,针对机组安全性及经济性进行分析,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以提高电厂深度调峰运行效果,为后续发展提供保障。
关键词:深度调峰;运行机组;经济性分析在电厂运行过程中,常有机组偏离设计工况运行的现象发生,这使得现场技术人员需要采用深度调峰的运行方式,保证机组的运行状态,为电厂生产流程的稳定运行提供保障。
此外,管理人员还需要对该运行机组的安全性及经济性进行分析,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以使生产现场的人员安全得到保障,电厂企业的经济效益也得以提升。
1电厂汽轮机组的运行方式1.1 定压运行方式当电厂生产压力保持恒定时,汽轮机组在运行方式上可以分为节流配汽与喷嘴配汽两种。
其中,节流配汽指生产人员同时开启多个气压调节阀,以对生产现场实施配汽。
该方法的应用优势在于汽轮机在进行第一级调速时载荷教较小,但这也会造成较大的节流损失,使机组运行效率发生下降[1]。
另外,当进气流量发生变化时,机组各级温度并不会出现较为明显的变化,这使得节流配汽方式的应用对负荷波动的适应性较强。
而在应用喷嘴配汽方式时,生产人员则需按照预先制定的顺序逐步开启调节阀门,对生产进气的方式进行针对性调整。
在这种运行方式的支持下,实际生产中只有一个气门会发挥节流作用,使节流损失得到有效遏制。
1.2 滑压运行方式滑压运行在电厂生产中可分为纯滑压运行及节流滑压运行两种。
首先,在应用纯滑压运行模式时,其主要应用方式为,将所有调节阀保持在全开的状态,仅由汽轮机在机组负荷发生变化时对其进行调节[2]。
具体而言,当机组运行功率稳定后,其就会通过对给水量及锅炉燃料量等指标进行调整,从而提高汽轮机对其内部蒸汽流量与压力的控制效果,有助于提高汽轮机对机组适应能力。
在这种应用方式的支持下,调节阀在运行过程中不会产生节流损失。
但该方法对锅炉的调节存在滞后性,使得其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很难满足电网调峰的需求,因此,当多数电厂都很少使用这一方式。
浅析百万机组高加运行对经济性的影响摘要:本文针对百万机组高压加热器运行情况,对机组经济性的影响进行浅析,文章采用变工况法对高加解列与高加运行经济性下降导致给水温度下降对机组经济性的影响,并与等效热降的方法进行了比较。
以实际应用为例,给出了不同计算及比较结果。
希望给同类型机组相关人员提供借鉴。
关键词:百万机组、高加、经济性一、百万机组高压加热器设备介绍抽汽回热系统是原则性热力系统最基本的组成部分。
现代电厂机组利用给水回热循环,将蒸汽从汽轮机中抽出并在给水加热器中凝结放热。
抽汽中的大部分热量(包括凝结热)传递至经过加热器的给水,使进入锅炉省煤器给水的最终温度比没有给水加热器的纯凝汽循环中获得的要高得多,减少了锅炉对能量的要求,提高了总的循环效率。
虽然与纯冷凝式汽轮机中同样的主蒸汽流量相比,它的输出功率要小(这是因为有一部分蒸汽并没有在汽轮机中做功完全,牺牲了一部分出力,用来加热给水、凝结水),但是整个锅炉汽机的联合热力循环性能的改进显得更为重要。
目前从百万机组火电厂的给水回热循环蒸汽热量的利用方面来看, 采用汽轮机抽汽在加热器中对给水加热,减少了凝汽器中的热损失, 从而使蒸汽的热量得到充分的利用, 提高了循环的热效率。
从给水加热的过程来看, 利用汽轮机抽汽对给水加热时, 换热温差要比用锅炉烟气加热时小得多, 因而减少了给水加热过程的不可逆性, 也就减少了冷源损失, 提高了循环的效率。
某厂1000MW 汽轮机有八段非调节抽汽,一、二、三段抽汽分别向三级高压加热器供汽,每级高加由两个50%容量的高压加热器组成。
四段抽汽供汽动给泵、除氧器和辅助蒸汽联箱。
五、六、七、八段抽汽供四台低压加热器。
高加为双列三级高压加热器,加热器型式为卧式。
高压加热器疏水在正常运行时采用逐级串联疏水方式,最后一级疏至除氧器。
每台高压加热器均设有危急疏水管道,经疏水立管接至凝汽器。
每列高压加热器水侧分别设有大旁路,在高加停用或高加水侧泄漏时使用。
300MW供热机组热力经济性分析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带动了各个行业的经济发展,对电力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因此,汽轮机的系统、结构等不断改善,逐渐向大容量发展。
若机组设备在多种因素影响下出现故障,则会降低其预期功能,降低其经济性,甚至对整个机组的安全运行带来较大影响。
所以,机组经济性性和安全性具有密切关系,只有确保机组运行的稳定性,才能提高其经济性。
文章主要对300MW供热机组热力经济性进行了分析。
标签:300MW供热机组;热力经济性;分析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促使我国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经济发展对电力的需求逐渐增加,火力发电比例非常大。
大部分火力发电机组投入生产后,不仅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机组运行效率,也节省了自然资源,改善了生态环境,也减少了劳动力,降低了投资成本。
对于大型火力发电机组而言,在发展过程中必须着重考虑的是发电对不可再生资源、环境等带来的影响。
因此,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就要采取措施提高发电技术。
只有确保了机组运行的稳定性,才能提高其生产的经济效益。
由于机组热力系统的安全性与经济性彼此互相影响,对机组运行状况进行实时监测,并分析其经济性具有重要意义。
1 300MW供热机组热力系统热经济性分析方法简介对火力发电机组的运行性能、热力系统性能等进行分析意义重大。
通过分析,可以对机组循环中的各项热力参数、流量平衡性等有充分的了解,利于机组各项热经济指标的计算。
目前采用的热力系统经济计算方法比较多,比如常规热平衡法、循环函数法、矩阵法以及等效热降法等。
1.1 常规热平衡法此方法应用比较广泛,是采用流量平衡与能量的方法。
在计算过程中主要用两种方法,即并联、串联。
常规热平衡发电原因是以物质平衡关系为基础,通过对热力系统的热经济性展开计算,可以计算出研究对象的N个热量平衡式、流量方程式,从而获得N+1个流量值,并根据得到的系统水、蒸汽的流量值、参数值,用吸热方程进行计算,就能获得系统热经济性指标。
这种方法应用比较方便,但要根据系统变化不断变化,适用性比较差。
机组运行经济性分析机组运行经济性分析是电力系统运行中的重要环节,通过对机组的运行参数、成本和效益进行评估,可以为电力系统的运行决策提供参考。
本文将从机组的技术经济性、能耗分析和环境经济性等方面进行分析,以期全面了解机组的运行经济性。
机组技术经济性分析是评估机组投资的基本环节,主要包括投资费用、折旧费用、运维费用和电量收益等指标。
投资费用包括机组采购费用、安装费用和附加设施费用等,折旧费用是指机组的经济寿命内分摊的投资费用,运维费用包括日常运行维护费用和定期检修维护费用。
机组的技术经济性分析需要综合考虑投资费用和运营费用与电量收益之间的关系。
通过对机组的均衡出力、负荷率、机组效率等参数进行分析,可以确定机组的最佳容量和运行方式,以最大化投资回报。
二、机组能耗分析机组的能耗分析是评估机组运行效率的重要手段,能耗分析主要包括燃料消耗和热耗指标的评估。
燃料消耗是指机组产出一定电量所需消耗的燃料量,热耗是指机组产生一定电量所需的热量。
能耗分析对机组的节能措施和技术改进具有指导作用。
通过提高机组的热利用率、燃烧效率和热耗比等指标,可以减少燃料消耗和排放量,降低机组的运行成本。
机组环境经济性分析主要关注机组对环境的影响程度及其经济代价。
环境经济性分析包括对机组的排放物消减成本、处理、排放物组成和影响程度等方面的评估。
机组环境经济性分析主要从降低机组的排放物、提高排放物处理效率和加强环境管理等方面入手。
通过采用高效过滤装置、燃烧控制技术和废气处理技术等手段,可以有效降低机组的排放量,同时降低环境治理成本。
此外,加强机组环境监测和管理,可以提高机组的可持续发展能力,降低环境风险。
四、机组运行经济性分析实例以火电厂一号机组为例,进行机组运行经济性分析。
首先进行机组技术经济性分析,根据机组的投资费用、折旧费用和运维费用等数据,计算机组每年的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
然后根据机组的效率参数、出力和运行时间等数据,计算机组每年的发电量和收入。
( 安全论文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燃气轮机和内燃机发电机组性能及经济性分析(通用版)Safety is inseparable from production and efficiency. Only when safety is good can we ensure better production. Pay attention to safety at all times.燃气轮机和内燃机发电机组性能及经济性分析(通用版)摘要:介绍燃气分布式能源系统配置。
对燃气轮机、燃气内燃机发电机组性能(性能参数、变工况特性、余热特性、燃气进气压力)、经济性等进行比较。
关键词:分布式能源系统;燃气轮机发电机组;燃气内燃机发电机组;经济性AnalysisonPerformanceandEconomyofGasTurbineandGasEngineGen eratorUnitsAbstract:Theconfigurationofgasdistributedenergysystemisintroduced.Theperformanceofgasturbinegeneratorunitincludingperformanceparameters,variableconditionscharacteristics,wasteheatcharacteristicsandgasinletpressureaswellastheecon omyarecomparedwithgasenginegeneratorunit.Keywords:distributedenergysystem:gasturbinegeneratorunit;gasenginegeneratorunit;eeonomy 1概述燃气分布式能源系统(以下简称分布系统)是指布置在用户附近,以天然气为主要一次能源,采用发电机组发电,并利用发电余热进行供冷、供热的能源系统[1-11]。
提高机组运行经济性的技术措施批准:审核:编制:2018年1月18日目录1总体要求 (2)2优化年度运行方式,实现高负荷率运行 (3)3优化机组负荷分配,推进全厂经济调度 (3)4优化辅机运行方式,降低中低负荷能耗 (4)5开展机组指标竞赛,促参数压红线运行 (4)6机组启停及备用方式优化. (5)7 汽机系统运行优化. (7)8 锅炉系统运行优化. (11)9 电气设备运行优化. (16)10热工控制系统优化 (18)11环保设施运行优化 (20)12辅助系统运行优化 (20)为落实“精准管理、务实高效、稳健经营”管理思想,全面开展机组运行优化工作,持续提升系统经济性,特制定本措施。
1总体要求1.1按照“机组运行方式调整、参数优化、新技术应用“三个方向,科学研究实施运行优化工作,追求机组最优能耗运行。
1.2坚持“安全、环保、经济、可靠”四项原则,对任何系统、设备、操作的优化工作,必须全面辨识对上、下游设备的匹配和影响,精细制定方案,实现系统优化。
1.3要结合系统、设备、环境和运行人员经验,对运行方式、负荷经济调度、机组启停操作、参数调整,以及汽机、锅炉、电气、热工控制、环保设施、辅助系统、供热设备等开展优化工作。
1.4机组运行优化应根据机组主、辅机设备运行状况,在与设计值、同类型机组标杆值对标的基础上,通过开展性能试验及综合分析,查找影响机组能耗的因素,加强操作调整、设备治理和技术改造,使机组始终保持最安全、最经济方式运行。
1.5充分调动全体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深入开展指标竞赛活动,以机组耗差分析为参考依据、绩效考核为保障,强化全员节能降耗意识。
1.6定期开展同工况、同条件下的同比(环比)分析,通过动态对标检验运行优化的效果。
总结经验,持续完善运行规程、标准操作票、定期工作标准等规章制度,实现机组运行优化的系统化、制度化、常态化。
1.7结合生产实际情况,制定运行优化重点项目,制定方案、组织实施、项目验收及经验推广。
技术创新27600MW机组热经济性能分析及优化◊国电荥阳煤电一体化有限公司康立强为了进一步降低火电厂的发电成本,对火电机组进行热 经济性能分析与系统优化是十分必要的。
本文从开口系能量 平衡出发与从汽轮机组功率平衡出发对比研究了在线计算汽 轮机组排汽焓的计算模型,其中从汽轮机功率平衡出发的在 线计算模型计算速度较快,精度较高。
同时,对机组通流部 分、加热器与凝汽器进行变工况分析,确定了机组在运行工 况下主要参数的目标值。
由于我国人均能源资源相对不足,而且燃煤机组发电童占 到总发电量的70%以上,发电耗煤占到全国耗煤约60%,所以我 国电力工业部门在电能生产、输送与使用中需要提高能源的利 用率。
因此,深入研究火电厂机组安全经济性,大力开展机组 节能降耗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随着电 力企业市场运行实行“厂网分开,竞价上网”以及煤炭等资源 价格的不断提高,发电企业将面临着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
在 保证机组运行安全性与环保性的同时,火电厂的发电成本与管 理成本需要进一步降低,所以降低机组能耗与对系统优化管理 的需求也越来越突出。
但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我国机组的运 行水平还有很大的差距。
据统计与国外同容量机组的运行情况 相比,我国亚临界机组的热效率低10%~ 18%,燃料量多耗25%~ 30%,污染物的总排放量多25%~ 30%,水量多耗6%~ 10%〇因此,对我国的火电机组进行热经济性能分析与系统优化 是十分必要的。
火电机组是高度非线性的连续生产系统,是典 型的能量转换系统。
所以提高机组的热经济性能是十分必要的,也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
機运行优化是在机组性能监测的基础上提出来的,通过对机组热力系统不同工况下热经济 指标的计算分析,运行参数的耗差分析指导机组热力系统的优 化。
1机组热力系统经济性状态方程热力系统经济性状态方程是机组热力系统热经济性能分析 的基础,该方程的核心思想是将系统工程的观点引入到热经济 性能分析中,并结合矩阵理论,建立了热力系统状态方程,该 方程由系统热力学状态参数及系统拓扑结构确定。
大型燃煤机组深度调峰运行经济性安全性分析及负荷优化摘要:煤炭是经济发展的重要能源,其对于国家经济发展社会的进步有着较为积极的促进作用。
但是,当前随着能源需求量的不断增长,煤炭数量大幅度减少。
而我国电力供应发展趋势正在迈向高参数、大容量阶段,在大力发展超临界火电技术的同时,配合我国电网负荷波动,深入研究大机组调峰性能。
本文将结合大型燃煤机组深度调峰运行经济性安全进行分析,同时探讨其负荷优化的方法,以求更好的发挥燃煤机组的作用,提升运行效率。
关键词:大型燃煤机组;深度调峰;经济性;安全性;负荷优化大型燃煤机组是电厂重要的能源设施,将大型燃煤机组应用于电网调峰中,合理的选择合适的调峰运行方式,能够有效的节约能源,达到最佳经济安全性指标,延长机组使用寿命这对于电厂供电效率的增长,经济的发展等都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
下面,笔者将结合自身的理解和认识等对相关问题进行详细的分析。
一、调峰问题与智能优化负荷分配1、调峰问题在电厂供电过程中之所以要对大型燃煤机组进行深度调峰就是因为我国电网的负荷高峰和低谷之间存在的差异越来越明显,不同时间段,如每天下午的17点至21点,在夏季时由于天气比较炎热属于用电高峰时段,同时,不同的地域如沿海发达地区属于用电高峰区域,峰谷差异达到10000MW以上,差异比较明显,而且该问题不仅在我国存在,国外都在机组高参数化、大容量化的基础之上,在大型燃煤机组运行过程中,挖掘其深度调峰的潜力,这种新变化也就对机组的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结合不同时段、地区用电的差异,合理的进行调峰就显得十分的重要了,做好调峰工作就显得十分必要了,能够科学合理地、进行用电规划,提供用电效率,节约能源。
2、智能优化负荷分配传统的火电厂及负荷优化分配是以机组煤耗特性曲线为基础的,通过满足系统的约束条件,进而达到全厂煤耗最少,这一经济性目标,以优化分配机组负荷。
智能化算法主要是通过模拟或揭示某些自然现象或者是过程发展而来的,与普通的搜索算法一样可以说是一种迭代算法,在使用数学知识对相关问题进行描述的时候,不需要进行满足可微性、凸性,是以一组讲解作为迭代的初始值,将问题的参数进行编码,其在应用过程中不必使用目标函数的导数信息,搜索策略是结构化和随机化,其主要优点为:具有全局的、并行高效的优化性能,通用性强等,文章将该方法应用于电厂厂级负荷优化分配,也是着眼于智能化算法的适用范围广泛,特别适用大规模并行计算的优势。
摘要:随着国家低碳政策的逐步实施,清洁能源发电比例不断增大,而清洁能源多为间歇性电源(风电、光伏),导致电网消纳问题和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对火电机组深度调峰的要求越来越高。
对于大容量火电来说,诸多因素制约着其深度调峰的安全经济运行,现以某地区某电厂350 MW燃煤机组为例,从深调煤耗增加影响成本、采用优质煤增加成本、深度调峰获得补偿等方面来开展深度调峰经济性综合测算分析,为参与深调市场获取收益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深度调峰;综合经济性;补偿收益;成本测算引言随着国家碳达峰、碳中和“3060”目标的提出,可再生能源发电在能源结构中的占比不断提高[1-2],传统燃煤电厂将逐渐由发电供给侧主力转变为维持电网稳定平衡的关键电源点,“压舱石”作用凸显。
在当前的电力生产中,风光条件良好的情况下,日间新能源发电大幅攀升,成为当下国内能源结构转型的新常态,而不断提高新能源利用率,降低弃风弃光率,最大程度解决新能源消纳问题,也是电网和发电企业需要不断探索的方向[3-4]。
由于目前新能源的大力推广和发展,电网清洁能源比例不断加大,但光伏和风电有较强的不稳定性,风电长期存在与电网负荷反调的情况,给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带来了极大的考验,对火电厂调峰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各地区对于火电厂的深度调峰补偿规则有较大差异,各火电厂参与深度调峰是否能获得实际效益也需要一个明确的测算标准。
下面以某地区某电厂350 MW机组为例开展深度调峰综合经济性分析,为参与深调市场提供依据。
1设备概述该350 MW机组为超临界纯凝机组,采用东方锅炉厂生产的超临界前后墙对冲直流锅炉,型号为DG1100/25.4-Ⅱ3,设计煤种为石柱县高硫烟煤,掺配巫山中硫无烟煤;采用哈尔滨汽轮机厂生产的CLN350-24.2/566/566型、超临界、反动式、轴流式、一次中间再热、凝汽式电站汽轮机;采用哈尔滨电机厂生产的QFSN-350-2型三相、二极、隐极式转子同步汽轮发电机。
提高机组运行经济性的主要措施
提高机组运行经济性的主要措施
随着技术的发展,机组运行经济性日益成为企业管理决策中不可忽视的因素。
改善机组运行经济性可以帮助企业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因此,本文将介绍提高机组运行经济性的主要措施。
第一,企业应关注机组设备运行状态。
要掌握机组设备实时运行参数,并及时发现参数异常数据,及时进行有效的处理措施。
因此,企业应统一使用智能设备,明确传感器位置,并采用可靠的分布式传感器网络系统,以实现机组设备参数实时监控。
第二,企业应优化机组参数设置。
针对不同机组设备型号,应实施严格的参数设置管理,定义运行参数范围,并根据实际情况,在合理范围内改变参数设置以达到改善机组运行经济性的目的。
第三,企业应采取有效的维护和保养措施。
企业应细化机组保养任务,定期进行机组部件的检查、润滑、清洁等维护工作,以确保机组正常运行。
另外,企业应采用预防性维修方式,定期做好计划性维修,以确保机组设备性能稳定,运行效率高。
第四,企业应采用智能化管理措施。
采用智能管理系统可以准确获取机组设备实时数据,并及时发现机组设备故障,从而指导机组运行,实现较高的运行经济性。
综上所述,提高机组运行经济性的主要措施包括:关注机组设
备运行状态、优化机组参数设置、采取有效的维护和保养措施以及采用智能化管理措施。
实施这些措施,可以有效改善机组的运行经济性,为企业节省成本,提高效率。
着重考虑高再的汽温及壁温偏差控制,尽量控制高再的温升水平,对机组的运行水平及运行控制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2 受热面用材的变化锅炉由常规超超临界提升为高效超超临界后,锅炉的蒸汽压力、温度等均有升高,在受热面面积发生变化的情况下,锅炉承压件的材质、规格等均会发生变化。
对于新方案一:再热汽温提升到610℃后(锅炉参数28.35MPa/605/613℃),锅炉低温再热器材质需要由SA-210C+15CrMoG+12Cr1MoVG+T91升级为SA-210C+15CrMoG+12Cr1MoVG+T91+T92,同时高温再热器、再蒸汽管道、再热器系统集箱管道需要进行强度核算,壁厚可能发生变化。
对于新方案二:再热汽温620℃(锅炉参数29.4MPa/605/623℃)。
2 各参数汽轮机方案该项目汽轮机原机型为2×660MW 一次中间再热、单轴、间接空冷、凝汽式汽轮机,型号NJK660-27/600/600,7级回热,THA 工况热耗7601kJ/kW ·h 。
汽轮机仍有参数提升、系统优化、热耗降低的空间,目前初步计算了以下两种参数提升的方案,并从各专业的角度进行说明。
2.1 热力原方案:汽机机型NJK660-27/600/600,7级回热,THA 工况热耗7601kJ/kW ·h 。
0 引言新疆准东某2×660MW 机组工程自2016年末开始停工缓建,复工后原方案机组指标已落后于同时期、同区域、同类型的其他项目机组指标。
结合技术进步和该项目特点,通过对原方案主机参数(27MPa/600℃/600℃)与方案一(27MPa/600℃/610℃)、方案二(28MPa/600℃/620℃)从锅炉方案、锅炉性能、汽机本体变化、初投资增加、边界煤价等方面的技术经济性进行综合比选,优化本项目主机参数。
1 各参数锅炉基本方案1.1 锅炉参数锅炉为(高效)超超临界参数、直流炉、单炉膛、一次再热、平衡通风、紧身封闭布置、固态排渣、全钢构架、全悬吊结构、对冲燃烧方式,Π型锅炉。
提高300MW汽轮机机组经济性的措施发布时间:2022-08-25T11:22:26.350Z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2年8期作者:王春龙[导读] 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工业生产在注重经济效益的同时,还要做好绿色环保。
汽轮机的运行存在能耗较高、污染较重的问题王春龙国家电投集团贵州金元股份有限公司纳雍发电厂贵州省毕节市 551700摘要: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工业生产在注重经济效益的同时,还要做好绿色环保。
汽轮机的运行存在能耗较高、污染较重的问题,为此必须要采取多样化的措施控制其能量损耗,避免过多的资源浪费。
通过合理的运行管理,引入先进的技能技术,切实发挥锅炉汽轮机的效用,保护生态环境。
关键词:汽轮机机组;经济性;措施前言随着时代的不断变更,我国经济建设的不断提升,国家及政府各部门逐渐增加了对汽轮机运行过程的关注力度。
企业为保证自身的经济效益,增加了对节能技术的研究,以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保证汽轮机能够在节能减排的条件下运行。
现如今,汽轮机已经是热电厂中不可缺少的设备,其对企业的发展影响巨大,为减少其运行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应增加节能技术的运用,实现节能减排的目的。
1汽轮机运行工作的主要内容汽轮机的基本工作原理从能量转换方面而言,是将机械运行过程中的热能蒸汽运用汽轮机内部喷嘴的膨胀而将其转变为汽流动能。
在工作进行时需要内部动叶片将机械能进行转换,从而形成反动式叶片,增加汽轮机内部叶片膨胀的概率,使热能转化成工作所需的机械能带动整台机械的运行。
汽轮机在工作过程中不可避免蒸汽的流动,若叶片的运转力度不足会增加内部机械设备的危害,应提高对汽轮机作用力的关注力度,保证汽轮机于不受外界因素影响,跟随其负荷变化而转换原有工作模式,减少级内损失问题出现的概率(喷嘴、静叶、动叶造成的损失)。
这样不仅可以降低轮盘摩擦,还能让工作人员可以及时观察到漏汽问题出现的位置,减少湿汽及进汽带来的影响,使汽轮机的运行更加稳固,将附加损失及轮周效率降到最低。
机组热经济性的影响因素分析孙明科X(华北电力大学经济管理系,河北保定071003)摘要:由于当前煤炭价格的逐步上涨,使得电厂的利润减少,因此必须提高机组的发电效率来减少发电成本,增加企业效益。
所以对火力发电厂来说如何提高机组的热经济性日益显得重要。
影响机组经济性的因素有很多,主要包括机组负荷、机组真空、机组回热系统运行情况、机组主再热蒸汽参数、机组通流部分效率、机组泄漏情况等方面。
本文结合我国300MW、600MW及以上容量大型机组,分别对影响机组热经济性的各个因素进行了分析,就如何改善这些因素提出一些建议,以达到提高机组热经济性的目的,供各发电厂参考。
关键词:热经济性;因素;分析热经济性用来说明火电厂燃料能量利用程度,以及热力过程中各部分的能量利用情况,这些均直接影响到火电厂的发电成本、利润和燃料节约量。
由于热经济性代表了火力发电厂能量利用、热功转换技术的先进性和运行的经济性,故提高机组热经济性可提高发电厂经济效益。
所以对大型机组如何提高机组的热经济性日益显得重要。
一般来说,影响热经济性的因素主要包括:机组真空、机组负荷、机组回热系统运行情况、机组主再热蒸汽参数、机组泄漏情况、机组通流部分效率等。
下面就各个因素分别进行分析。
一、机组真空1. 机组真空对经济性的影响真空系统运行的好坏对汽轮机运行的经济性有很大的影响。
一方面由于真空降低,蒸汽的有效焓降将减少,在蒸汽流量不变的情况下发电机出力下降,在发电机出力不变的情况下,机组的蒸汽流量将增大,机组经济性下降;另一方面机组真空降低,排汽缸温度上升,机组冷源损失增大,循环热效率降低。
一般情况下,真空度每变化1 % ,可使热耗率变化0. 7~1 % ,煤耗变化约1. 5gPkwh。
虽然提高真空可使汽轮机的理想焓降增大,功率增大,但是无论从设计角度,还是从运行角度来看,都不是真空越高越好。
运行机组主要靠增大循环水量来提高真空,然而循环水泵是厂用电的大用户之一,过分增大循环水量,可能使汽轮机真空提高而多发的电反而少于循环水泵多耗的电,得不偿失。
所以要根据季节变化和真空变化及时改变循环水泵的运行方式,以节省厂用电。
2. 如何提高真空①按规程规定定期进行真空严密性试验,加强对凝汽器进、出口水温、端差、真空、过冷度等运行参数的综合分析,若试验效果不好,要及时找出影响机组真空的主要原因,制定处理措施。
②若真空一直不好,采用氦质谱检漏、凝汽器灌水等方法认真做好真空系统查漏工作,对漏点及时彻底处理。
③注意对轴封汽压力的调整。
现场常常为了保证轴封汽不外冒,将低压轴封汽压力调整得较低,加上自密封系统中溢流控制站的调节门为气动门,调整波动比较大等等原因,造成低压轴封处泄露,这个问题比较常见。
④加强对凝汽器胶球系统的维护管理,提高清洗效果。
⑤加强对真空泵的工作水温以及真空泵分离水箱水位的检查,防止真空泵不出力。
⑥经常对循环水系统进行检查。
二、机组负荷1. 机组负荷应维持额定负荷运行因为机组的设计都是根据额定负荷进行的,所以机组在额定负荷时经济性是最好的,且机组额定负荷时如各运行参数维持设计值,此时节流损失最小,保证机组经济性最好。
2. 机组采取复合滑压运行方式随着电力工业的发展,大容量机组参与调峰是不可避免的事实,要保证机组在各种负荷时都保持较高热经济性就要采取复合滑压运行方式,即汽轮机采用喷嘴配汽方式,在高负荷区域内(如80 %~95 %额定负荷以上) 进行定压运行,用启闭调节汽门来调节负荷,汽轮机组初压较高,循环热效率较高,且负荷偏离设计值不远,相对内效率也较高。
在较低负荷区域内(如80 %~95 %与25 %~50 %额定负荷之间) 进行滑压运行,这时没有部分开启汽门,节流损失相对最小,而且主蒸汽温度不变,各种负荷下新汽容积流量基本不变,各级喷嘴、动叶出口流速不变,比焓降和内效率都不变,全机相对内效率接近设计值。
现在大型机组均采用可调速汽动给X作者简介:孙明科(1976 - ) ,男,山东石横人,华北电力大学经济管理系05 级工程硕士。
中国电力教育2008 年研究综述与技术论坛专刊水泵,滑压运行使给水压力降低,给水泵耗工降低。
当机组负荷急剧增减时,可启闭调节汽门进行应急调节。
在滑压运行的最低负荷点以下(如25 %~50 %额定负荷以下) 进行初压水平较低的定压运行,以免经济性降低太多。
三、机组回热系统运行情况1. 机组回热系统运行情况对经济性的影响回热系统是指从汽轮机某些级中抽出部分作过功的蒸汽用来加热送往锅炉的给水以提高给水温度的系统,由于回热具有明显的热经济效益,使它成为发电厂(或汽轮机) 最早最普遍采用的提高热经济性的基本手段。
回热系统运行不正常表现为给水温度降低、各段抽汽参数不正常、高加不能正常投入等方面。
对单位质量的抽汽而言,低压抽汽回热做功将大于高压抽汽,所以在多级回热系统中,应尽可能多利用低压抽汽来代替高压抽汽,如回热系统工作不正常,使得部分本级蒸汽流入低一级抽汽中,高压抽汽排挤低压抽汽,造成机组热经济性降低。
抽汽流入凝汽器还将造成机组冷源损失增大,给水温度降低造成给水在锅炉中吸热量增大都将使得机组热经济性降低。
造成回热系统运行不正常的因素主要有加热器端差增大、加热器停运、加热器汽侧无水位运行、抽汽压损增大、高压加热器旁路泄露等方面。
(1) 影响加热器端差的主要因素有:加热器内传热管的特性、传热管的尺寸、管内对流换热系数、管外凝结换热系数及管内外工质的温度等等。
对于已经投运的加热器来说,主要影响因素是管内外的换热系数,而影响换热系数的主要因素有加热器传热管脏污程度、加热器内是否有空气等不凝结气体等方面。
加热器端差增大直接导致出水温度降低,造成高一级抽汽量或在锅炉中吸热量的增大。
(2) 加热器停运的原因一般为加热器消缺,需要隔离。
加热器停运除了影响机组热经济性外,低压加热器停运会造成除氧器进水温度降低,如水温过低除氧器将产生振动,高压加热器停运将带来机组末级叶片湿度增加、锅炉过热器超温、再热器超压等严重后果。
(3) 加热器疏水调节系统不正常将造成加热器无水位运行,这样最明显的表现是出水温度降低。
某电厂资料表明,高压加热器有水位运行时给水温度比无水位运行时要高4~6 ℃,而且加热器无水位运行还使得抽汽还没有放出凝结热量就以蒸汽形式沿疏水管进入下一级加热器,排挤下级低压抽汽使机组热经济性下降,同时因汽水混合物进入疏水冷却段、疏水管、疏水阀而引起管束泄漏、疏水管振动、疏水阀冲蚀等危及设备安全的情况。
(4) 抽气压损增大通常是因为抽汽管道的逆止门、隔离门误关或开度不够造成,将造成本级抽汽减少,流入下一级抽汽而排挤低压抽汽,同时,抽汽减少造成出水温度降低。
(5) 高压加热器旁路泄露也是各电厂比较常见的,原因是大旁路电动门泄漏或进口联程阀开不到位造成小旁路泄漏,表现为汽机侧(最后一级高压加热器出口未与大旁路汇合处) 给水温度比锅炉侧高,这样不仅因为给水流量减少造成高压抽汽减少,而且造成最终给水温度降低。
2. 如何保证机组回热系统正常运行(1) 加强对加热器运行状况的监视,尽量利用停机时间进行消缺。
高压加热器参数高,热容量大,如抽汽管道上只有气动逆止门及电动隔离门,均不能可靠严密关闭,机组运行时高压加热器的隔离时间长,最好在抽汽管道上加装手动隔离门,减少检修时间。
(2) 加强对加热器水位的监视,保证加热器有水位运行,若发现水位调节不正常,及时联系检修处理。
(3) 加强对加热器端差的记录、分析,发现端差变大及时分析、处理,如是加热器内有空气等不凝结气体,可开大加热器抽空气门至端差正常,如是加热器传热管脏污可在隔离时进行清洗。
发现给水泵出口流量与给水流量偏差较大时,及时对加热器进行检漏。
(4) 按时记录加热器及抽汽参数,并且对各段抽汽气动逆止门门杆升程进行检查。
四、机组主、再热蒸汽参数1. 机组主、再热蒸汽参数对经济性的影响机组主、再热蒸汽温度、压力降低,蒸汽的有效焓降将减少,在蒸汽流量不变的情况下发电机出力下降,在发电机出力不变的情况下,机组的蒸汽流量将增大,机组经济性下降。
机组主、再热蒸汽温度、压力升高可提高机组经济性,但温度升高使得设备、管道温度也升高,材料蠕变速度加快,蠕变极限变小;主、再热蒸汽压力升高使得设备、管道内部应力增大,而且造成蒸汽最终湿度增大,对汽轮机末级叶片腐蚀加重,严重威胁机组运行安全性。
所以提高蒸汽初参数对热经济性的影响是双重的———有利与不利两方面。
只有当有利大于不利时,才能达到提高热经济性的目的,因此利用提高蒸汽初参数来提高热经济性是有条件的。
机组蒸汽减温水对热经济性影响也很大,对于过热器喷水减温来说,因为减温水大多为给水泵出口、高压加热器进口取出,不经过高压加热器,减少回热抽汽,降低回热程度,造成机组热经济性降低。
对于再热汽喷水减温来说,它的热力过程是沿再热压力线定压吸热蒸发、过热,然后进入汽轮机中、低压缸膨胀做功,它所完成的循环是一个非再热的中参数或更低参数的循环,与主循环相比,其热经济性要降低很多。
2. 如何保证机组主、再热蒸汽参数维持在额定值运行(1) 运行人员要精心调整,保持主、再热蒸汽“压红线”运行。
(2) 在保证主、再热蒸汽参数的前提下,尽量避免投入过多的减温水。
五、机组泄露情况1. 机组泄露情况对经济性的影响机组外漏是指由于管道或系统的不严密,造成汽、水泄270 机组热经济性的影响因素分析漏出热力系统。
随着这些工质的损失,伴随着各种品味的能量损失。
内漏是指由于阀门不严密,造成汽、水在热力系统中由高参数系统漏至低参数系统,虽然不像外漏有能量流出热力系统外,但这些工质只参加了低参数的热力循环,降低了工质的做功能力,使得机组热经济性下降。
2. 如何减少机组泄露(1) 加强设备系统的检查、巡视,采用手摸、耳听、鼻闻等各种方法检查系统泄漏情况,发现漏点及时彻底处理,机组运行中不能处理的要尽量隔绝。
(2) 汽轮机疏水系统因其系统复杂、阀门多,有些阀门位置不易操作等原因,每次启机正常后应全面检查是否全部严密关闭,特别是现在越来越多的机组采用SCS(顺序控制) ,疏水均有电动门自动控制,因电动门不易关闭严密,更应该仔细检查。
六、机组通流部分1. 机组通流部分效率对经济性的影响通流部分效率指各汽缸实际焓降与理想等熵焓降的比值,如通流部分结垢、堵塞,轴封、汽封间隙过大等原因将造成机组通流部分效率下降,直接影响机组热经济性,严重时还将影响机组出力。
老机组受当时设计、制造等方面的制约,通流部分效率普遍较低。
现在机组越来越多采用了DEH(电调) ,可实现阀门管理,在启动初期采用单阀控制,一定条件时切换为顺阀控制,提高机组启动速度并保证机组有较高经济性。
如在机组正常运行时仍采用单阀控制,将造成节流损失影响机组热经济性,某机组因顺阀控制时机组振动大,正常运行时均为单阀控制,经测试,高压缸效率在300MW、270MW 工况下分别比同型机组低3. 48 %及3. 7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