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4.1《种群的特征》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
- 格式:doc
- 大小:526.50 KB
- 文档页数:5
高中生物 4.1种群的特征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种群的特征【目标导航】种群的特征、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问题导学】【目标一】回忆种群的概念种群的概念:生活在的生物的个体。
例:下列属于种群的是()A、一个湖泊中的全部鱼B、校园内的所有乔木C、棉田中由幼蚜,有翅蚜和无翅成熟蚜组成的全部棉蚜D、一个池塘里所有的雄性鲤鱼【目标二】种群的特征一、种群的特征主要有和。
种群的数量特征主要研究:(1)(2)(3)(4)二、种群的数量特征1、种群密度概念:种群密度是指中的个体数,是种群的数量特征。
特点:同一环境条件下,不同物种;同一物种不同环境条件下。
调查方法:法和法。
样方法(1)含义:(2)适用范围:(3)常用的样方法:法和法。
(4)举例:例一:如下图如果要调查面积为100m 草地中某种杂草的种群密度,可用法。
步骤如下:例2:某同学在牛首山调查珍稀蝶类中华虎凤蝶幼虫的种群密度,得出5个样方(样方面积为1hm2)的种群数量分别为4、6、8、8、9只。
那么,该种蝶幼虫的种群密度(单位:只/hm2)?标志重捕法(1)含义:(2)计算公式:(3)适用范围:(4)举例:例:在1公顷范围内第一次捕获并标记39只田鼠,第二次捕获34只鼠,其中有被标记的鼠15只,那么该麦田中田鼠的种群密度约为只/公顷。
2、出生率和死亡率(1)概念:出生率:单位时间内的占的比率。
死亡率:单位时间内的占的比率。
(2)分析出生率和死亡率与种群密度的关系:出生率>死亡率,种群密度;出生率<死亡率,种群密度;出生率=死亡率,种群密度。
(3)意义:出生率和死亡率是决定种群大小和种群密度的重要因素,也是影响种群密度的根本原因。
3、迁入率和迁出率(1)概念:单位时间内的占的比率。
(2)分析迁入率和迁出率与种群密度的关系:(3)意义:是影响种群大小和种群密度密的重要因素4、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一)年龄组成。
(1)概念:(2)类型:分析图中A、B、C三种年龄组成的种群,并思考种群的年龄组成与种群的数量变化的关系。
高中生物 4.1 种群的特征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1、列举种群的特征2、尝试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自主学习一〗种群的特征一、种群的概念在一定的自然区内,生物的个体形成种群。
二、种群的特征1、种群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个体数就是。
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特征。
2、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有两种。
植物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一般用(5 ,动物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一般用。
3、出生率是指在单位时间内的个体数目占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
死亡率是指在单位时间内的个体数目占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
4、迁入率或迁出率是指在单位时间内或的个体占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
5、年龄组成是指一个种群中的个体数目的比例 , 大致可以分为三种:、、。
6、性别比例是指种群中个体数目的比例。
〖自主学习二〗种群的空间特征概念:组成种群的个体,在其生活空间中的或。
〖合作探究一〗1、判断种群和物种的标准是什么?2、标志重捕法的适用条件是什么?3、样方法要注意哪些事项?【例1】如图曲线a、b表示两类生物种群密度与存活率之间的关系。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曲线a代表的种群个体一般体型较大,营养级较高B、依据曲线b,人工养蜂时种群密度中等最好C、对大型动物迁地保护,迁移的种群密度不宜过大D、种群密度为d时,曲线b代表的种群个体间竞争最剧烈〖变式训练〗1、下列结合种群特征的概念图所作的分析,错误的是( )A、利用性引诱剂诱杀害虫会影响③B、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C、预测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依据是④D、广州人口在春运期间数量变化主要取决于图中①②〖合作探究二〗种群的空间特征4、种群的分布型哪种类型常见?5、种群均匀分布的原因是什么?【例2】下列叙述中,不属于种群空间特征描述的是( )A、斑马在草原上成群活动B、每毫升河水中有9个大肠杆菌C、稗草在稻田中随机分布D、木棉树在路旁每隔5米种植〖变式训练〗2、人工栽培的农作物一般以何种形式分布()A、集群分布B、随机分布C、均匀分布D、定向分布第2节种群数量的变化(导学案)编者:安艳艳校对:王美丽学习目标:1、说明建构种群增长模型的方法。
教学准备1. 教学目标1.列举种群的特征。
2.尝试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
2. 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种群的特征。
2.教学难点样方的选择和确定。
3. 教学用具4. 标签教学过程〖章引入〗学生阅读P59,特别强调种群的概念〖板书〗物种:是指分布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具有一定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而且在自然状态下能够相互交配和繁殖,并能够产生出可育后代的一群生物个体。
种群: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形成种群: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
〖节引入〗以“问题探讨”引入,生思考回答师提示。
提示:可采用课本介绍的两种取样方法取样,用样方法进行估算。
也可以将模拟草地平均分成若干等份,求得其中一份的数量后,再估算整体的数量。
〖问题〗以“本节聚焦”再次引起学生的思考,让学生带问题学本节。
〖板书〗第一节种群的特征一、调查种群密度(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的方法种群密度:是指种群在单位面积(或体积)中的个体数量。
(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探究〗学生阅读思考讨论,师提示。
〖讲述1〗样方法(quadrat method)样方法的方法繁多,依生物种类、具体环境不同而有所不同。
样方的面积有大有小,样方形状也有方形、长方形、圆形、条带状等多种,但是各种方法的原理却是相同的。
首先,在要调查的生物群落中,确定一个或数个范围相对较大区域作为样地;再在样地中随机选取若干个样方;然后计数各样方中的全部个体数量;最后,计算全部样方个体数量的平均数,通过数理统计,对种群总体数量进行估计。
例如,假设随机抽取样方n个,每个样方的生物个体数为X1,X2,X3,…Xn,则样方的平均数X=∑Xn/n。
〖探讨的讨论〗生思考回答师提示。
1.提示:“问题探讨”中调查对象是完全随机分布的,且调查区域是规则的,调查对象与其他物体的区分是显而易见的,因此,采用样方法得到的估算值与真实情况比较容易接近(误差小)。
而在实地调查中,调查对象的分布往往不是随机的,调查区域也往往不是规则的,还有许多其他因素会干扰和影响调查的准确性,因此,采用同样的方法其结果误差会比较大一些。
《种群的特征》教学设计章节名称(教学内容)本节内容选自新课标高中生物必修三第四章第一节,该内容是学生的视角从微观、个体水平到宏观、群体水平的转折点,对培养学生的整体意识有重要的意义。
教材讲述了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年龄组成、性别比例、种群分布型和种群的存活曲线等种群的特征,为学习本章重点内容之种群的增长方式和种群数量波动及调节打下基础,为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学习打下基础.计划学时 1教学内容及学情简 析学生在必修1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及必修2生物的进化部分对种群已经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而且在平时的生活学习中已经接触到了有关计划生育、物种保护等内容,迫切地想了解进一步的知识,想用专业的科学的知识来解决有关问题,可以此为切入点充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列举种群的特征(2)掌握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能力目标:(1)尝试运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2)利用种群的特征来分析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认同事物的发展性和多面性(2)体会“整体大于部分之和”。
教学重点具体内容解决措施种群的几个基本特征,及内在关系举出几个典型的种群资料和数据,并充分进行分析,达到突破的目的。
教学难点1.种群的存活曲线让学生先自主探究,然后教师引导分析讨论出现的问题,一块总结出样方2.示范样方法的正确操作,证实样方法的科学有效性。
法的注意事项。
标志重捕法的教学可设计一个数豆子的小实验进行类比,帮助学生理解掌握。
教学资源准备提前准备教学过程用到的蝗虫灾害的资料,并做成ppt在课堂上展示。
教学内容、过程备注教学子内容1 导入种群的定义教师活动前3章我们学习了生物体通过自身的调节维持各项生命活动的进行,但只研究生物个体还是远远不够的。
自然界中的任何生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往往组成一定的群体,相互影响,共同生活。
其中我们把一定自然区域内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叫种群。
作为个体的集合,种群并不是个体简单的累加,它具有个体不具备的特征。
第四章种群和群落第一节种群的特征一、学习目标1.列举种群的特征2.尝试用样方法调查种群的密度二、学习重点种群的特征三、学习难点样方的选择和确定四、学习过程(一)自主探究1.种群的特征包括、、,其中最基本的特征是。
2.估算种群密度最常用的方法之一是。
在被调查种群的分布范围内,选取若干个样方,通过计数每个样方的个体数,求得每个样方的种群密度,以所有样方种群密度的值作为该种群的种群密度的值。
3.常用的取样方法有法和法。
4.对于的动物可采用法来估算种群密度。
5.比较几种年龄型种群的特点:展趋势(二)典型题例分析1.下属于种群范畴的是()A.一座山上所有的马尾松B.一块草地上所有的昆虫C.一个池塘内所有的鱼类 D.一个公园内所有的树木2.在种群的下列特征中,对种群的数量的变动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 A.种群密度 B.年龄组成 C.性别比例 D.出生率和死亡率3.加拿大一枝黄花属双子叶多年生草本植物,原产北美,作为观赏植物引人我国,现已在一些地区蔓延成灾,有“植物杀手”之称.严重威胁这些地区的生物多样性。
为了研究加拿大一枝黄花在某地区的分布与危害性,有人做如下调查:将调查的地块划分成10等份,每份内取1个样方,分别统计各样方内的植物种类和数量,计算各种植物的种群密度。
近五年植物种群变化的调查结果汇总如下:-2(1)用坐标系绘出加拿大一枝黄花和繁缕的种群密度的变化曲线。
(2)本调查采用的方法是 ;取样的关键除应考虑样方的大小和数量外,还应 ;种群密度的计算方法是 。
(三)自我评价1.近十几年来,我国东部沿海城市人口密度急剧增长,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 .年龄组成呈增长型 B .性别比例适当C .迁入率大于迁出率D .出生率大于死亡率2.下列是生物兴趣小组开展人类遗传病调查的基本步骤。
( ) ①确定要调查的遗传病,掌握其症状及表现 ②汇总结果,统计分析③设计记录表格及调查要点 ④分多个小组调查,获得足够大的群体调查数据其正确的顺序是A .①③②④B .③①④②C .①③④②D .①④③②3.如下图所示,在下面四个年龄分布类型中,哪一类型种群灭绝的可能性最大 ( )4.调查某草原田鼠数量时,在设置1公顷的调查区内,放置100个捕鼠笼,一夜间捕获鼠32头,将捕获的鼠经标记后在原地释放。
第4章种群和群落目标导航学习要求1.列举种群的特征,并运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
2.解释种群的数量变化,并尝试建立数学模型。
3.描述群落的结构特征。
4.阐明群落的演替。
知识网络第1节种群的特征课前导读学习准备一、种群的概念在一定自然区域内的生物的全部个体。
二、种群的特征1.种群密度⑴概念:种群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个体数,是种群最基本的特征。
⑵调查方法:、。
2.出生率和死亡率⑴概念:新产生或死亡的个体数目占种群个体比率。
⑵意义:是决定种群大小和的重要因素。
3.迁入率和迁出率:单位时间内迁入和迁出的个体占该种群个体的比率。
4.年龄结构⑴概念:一个种群中个体数目的比例。
⑵类型:、、。
⑶意义:可预测的变化趋势。
5。
性别比例:种群中的比例。
三、用样方法调查植物的种群密度取样的关键是做到。
常用的方法有:和。
破疑解难一、种群概念及其实质1.种群是指生活在一定区域的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
一个种群中有不同年龄的个体;一个种群中可能有外表不同的个体;种群是宏观、群体水平上研究生物的基本单位,种群不等于个体简单累加,种群内个体之间通过特定关系构成一个整体,表现出个体不具备的特征;个体生命有限,而种群一般不会因为个体的消失而消失;同一区域中往往生活着多个生物种群,不同的种群之间构成一个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群体;种群是物种存在的具体形式;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也是生物繁殖的基本单位。
二、种群密度的取样调查方法1.实习原理:种群密度是指单位空间内某种群的个体数量。
在一般情况下,逐一计数某个种群的个体总数是困难的。
常常用取样调查法来估计整个种群的种群密度。
也就是在被调查种群的生存环境内,随机选取若干个样方,通过计数每个样方的个体数,求得每个样方的种群密度,以所有样方种群密度的平均值作为该种群的种群密度2.常用方法植物多采用“样方法”;动物一般采用“标志重捕法”三、“用样方法调查草地中某种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的有关问题这种方法是在原形示范和具体指导下,让学生完成尝试、模仿性的操作。
第1节种群的特征
一、设计理念:
新课程改革倡导探究行学习,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逐步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本节课就是以让学生亲历模拟实验及建立模型等探究活动来领悟科学研究的方法为设计理念。
二、教材分析:
《种群的特征》这节内容是人教版必修三第四章第一节内容,是学生在前面刚学了稳态及其调节机制的基础上,进一步从宏观层次来分析生命系统的特征。
依据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要求:“列举种群的特征”,因此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
1、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种群密度和种群的几个基本特征。
种群的特征之间的内在关系。
能力目标:初步学会调查种群的密度的方法。
分析种群其他特征对于种群密度的影响
情感目标:能用种群特征去描述身边的种群,并能对种群的研
究提出有建设性的看法;关注人口问题,认同计划
生育国策、关注濒危动物种群数量的变化及措施。
2.教学重点与难点
种群的几个基本特征,及内在关系
三、教学过程设计。
第1节种群的特征一.学习重点:种群的特征二.课堂互动1.什么叫种群【自学评价】在自然界里,任何一种生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
在一定的____________内,_______生物的全部个体形成种群。
【精典范例】下列各项中可以称为种群密度的是()A.一片稻田里的水稻的数量 B.一片稻田里的害虫的数量C.每平方米草地中杂草的数量 D.一个池塘内各种鱼的总数2.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1)种群密度是指种群在单位__________或单位____________中的____________。
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____________。
(2)调查种群密度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3)估算种群密度的样方法的做法:在被调查种群的分布范围内,_______选取若干个_________,通过计数________的个体数,求得________,以所有样方种群密度的________值作为该种群密度的___________值。
(4)取样的关键是做到_________________,不能掺入____________因素。
常用方法有__________和__________。
(5)调查某种昆虫卵的密度、作物植株上蚜虫的密度、跳蝻的密度等,可以采用_______。
对于有趋光性的昆虫,还可以用________的方法调查它们的种群密度。
许多动物的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不宜用__________来调查它们的种群密度,常用_____________来调查它们的种群密度。
(6)标志重捕法是在被调查种群的活动范围内,捕获一部分个体,________后再放回原来的环境,经过一段时间后进行________,根据___________数占_________数的比例,来估计种群的密度。
【精典范例】在调查一块方圆2hm2的农田中田鼠的数量时,放置100个捕鼠笼,一夜间捕获了42只,将捕获的田鼠经标记后在原地释放。
第1节 种群的特征
一.学习导航 1.知识网络
2.学习要求
(1)列举种群的特征。
▲
(2)尝试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
★
二.课堂互动
1.什么叫种群
【自学评价】
在自然界里,任何一种生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
在一定的____________内,_______生物的全部个体形成种群。
【精典范例】
例题 下列生物属于种群的是 ( )
A .一块水田里的全部水稻、水草、鱼以及其他生物
B .一个池塘中的全部鱼
C .一块朽木上的全部真菌
D .一块棉田中的全部幼蚜、有翅和无翅的成年蚜
分析 选项D 与种群概念相符。
A 明显不符,包含了多种生物。
B 项中的一个池塘里的全部鱼,一般不会由一种鱼组成。
C 项中一块朽木上的全部真菌也不会是单一的真菌。
答案 D
【思维点拨】
解答此题,要全面理解种群的概念。
【追踪训练】
(1)种群是指一个生态系统中 (
)
A .同种生物所有成熟个体的总和 种群的特征 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
出生率和死亡率
迁入率和迁出率
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
B.所有生物成熟个体的总和
C.同种生物所有个体的总和
D.所有生物个体的总和
(2)在一草原上,有8户牧民,每户牧民各
养了一群羊,其中有6户养的是绵羊,有2户养的是山羊,这8群羊是()
A.一个群落 B.一个种群
C.两个种群 D.8个种群
2.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
(1)种群密度是指种群在单位__________或单位____________中的____________。
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都需要对种群密度进行调查研究。
(3)调查种群密度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4)估算种群密度的样方法的做法:在被调查种群的分布范围内,___________选取若干个_____________,通过计数______________的个体数,求得____________,以所有样方种群密度的________________值作为该种群密度的____________值。
(5)单子叶植物常常是_____或_____的,从地上部分难以辨认是一株还是多株。
而双子叶草本植物则___________________。
单子叶的叶片一般呈________或________,叶脉一般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双子叶植物的叶脉一般是___________________。
(6)样方的大小一般以_________m2的_____为宜。
如果该种群的个体数较少,样方面积
可适当_______________。
取样的关键是做到_________________,不能掺入____________因素。
常用方法有__________和__________。
(7)调查某种昆虫卵的密度、作物植株上蚜虫的密度、跳蝻的密度等,可以采用_______。
对于有趋光性的昆虫,还可以用________的方法调查它们的种群密度。
许多动物的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不宜用__________来调查它们的种群密度,常用_____________来调查它们的种群密度。
(8)标志重捕法是在被调查种群的活动范围内,捕获一部分个体,________后再放回原来的环境,经过一段时间后进行________,根据___________数占_________数的比例,来估计种群的密度。
【精典范例】
例题下列关于种群密度调查的叙述,合理的是()
A.宜选择蔓生或丛生的单子叶植物作为抽样调查的对象
B.宜采用样方法调查活动能力强的高等动物的种群密度
C.取样的关键是要做到随机取样
D.种群密度能准确反映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
答案C
【追踪训练】
(1)运用标志重捕法对动物野外调查,下列哪一项假设不符合这一方面的调查()
A.被标志的动物在种群中完全混合
B.个体被捕捉的概率相等,与标志状况、年龄和性别无关
C.被标志的动物物种明显地群聚
D.动物在行为上不受标志物的影响,标志物不脱落
分析标志重捕法要尽量排除人为因素的干扰,注意随机性。
(2)农业科技人员在对草原鼠害进行调查时,随机选定某区域,第一次放置了100只鼠笼,捕获68只鼠,标记后原地放回,一段时间后在相同位点放置了100只鼠笼,捕获54只鼠,其中标记的鼠有12只,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A.该区域中鼠的种群密度较大,约为306只,必须积极防治
B.这种调查方法称为样方法
C.草原上鼠与牛羊等是竞争关系,鼠害严重会影响畜牧业的发展
D.如果在再次捕鼠期间发生草原大火,统计结果是不准确的
3.种群的特征
【自学评价】
(1)出生率是指种群在_____内___________数目占________的比率。
而死亡率是指种群在_______内数目占_______的比率。
(2)对一个种群来说,________内________的个体,占该种群____________的比率,分别称为迁入率和迁出率。
如果研究一座城市人口的变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不可忽视的因素。
(3)种群的年龄结构是指一个种群中______的个体数目的比例。
书P63如图A:种群中
________个体很多,_________个体很少,这样的种群称为_____________;如图B:种群中_______个体较少,而_______个体较多,这样的种群称为_____________;如图C:为_________型,其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
(4)性别比例是指种群中____________的比例。
性别比例对____________也有一定的影响。
(5)___________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其他几项数量特征都是影响种群密度的重要参数,其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直接影响种群密度,_________和__________都是通过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来影响种群密度的。
【精典范例】
例题1提倡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从种群特征看,这种措施直接调节()
A.种群密度 B.性别比例
C.出生率 D.年龄组成
分析提倡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是通过直接调节出生率来控制人口数量。
答案 C
例题2下列关于生物种群出生率和人口出生率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生物种群的出生率是指单位数量的个体在单位时间内新出生的个体数目占该种群总数的比率
B.人口出生率是指单位数量的人口在单位时间内新出生的人口数目占总人口的比率
C.影响人口出生率与生物种群出生率的因素完全相同
D.影响人口出生率与生物种群出生率的因素有很大区别
分析A、B两项关于种群出生率与人口出生率的概念都是正确的。
影响种群出生率和人口出生率的因素有很大区别。
种群出生率主要是受外界环境条件的制约,而影响人口出生率的因素除了一定的自然条件外,人口政策、人们的生育观念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口出生率。
答案 C
【追踪训练】
(1)预测一个国家和地区的人口数量未来动态的信息主要来自()A.居住人口不同年龄组成的比例
B.现有人口数量和密度
C.出生率、死亡率和迁移率
D.人口男女性别比
(2)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害虫的雄性个体,破坏了种群正常的性别比例,该害虫
的种群密度将()
A.明显增加B.明显减少
C.先减后增D.相对稳定
(3)下列现象中哪一项可能与种群密度无关()
A.气候不变 B.传染病易于流行
C.竞争加剧 D.繁殖率下降
(4)按一对夫妇生两个孩子计算,人口学家统计和预测,墨西哥等发展中国家的人口翻一番大约要20~40年,美国要40~80年,瑞典人口将会相对稳定,德国的人口将减少,预测人口的增减动态主要决定于()
A.种群的数量和密度 B.种群年龄结构
C.种群性别比例 D.出生率和死亡率
三.教师手记
本节中容易出错与混淆的几个问题:。